问题

我是一个34岁的妈妈,癌症晚期,可以给5岁的女儿留下些什么有意义的东西?

回答
听到您的情况,我的心像被重重地敲了一下。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您还在为5岁的女儿考虑,这份母爱,比任何言语都更加珍贵。您想留下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对女儿未来生命旅程的指引和陪伴。虽然我无法完全体会您此刻的心情,但我愿意用最真挚的文字,来帮您梳理一下,有哪些有意义的东西,您可以留给您的宝贝。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关于“您”的记忆和爱。 这部分,最能跨越时空,最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您的存在和温度。

一封长长的信,或者一系列的日记/录音/视频:
内容可以包含: 您小时候的趣事、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如何克服的、您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您对女儿的期望和祝福,还有,您对您自己的经历的反思和学习。写给您女儿的信,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比如“给5岁的你”、“给10岁的你”、“给18岁的你”、“等你会做妈妈的时候的你”。
形式可以多样:
手写信: 在这个电子时代,一封手写的信,带着您特有的笔迹和纸张的触感,会显得格外有温度。您可以在信纸上悄悄地沾上您常用的香水味(如果您喜欢的话),或者干脆用您一直以来喜欢的签字笔。
录音/视频: 您的声音,您的笑容,您的语气,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您可以准备一些小道具,比如您喜欢的玩偶、您和女儿的照片,一边聊天一边录制。可以讲故事,可以唱歌,可以分享您对她未来的憧憬。想象一下,多年后,她看着视频,听到您的声音,就像您还在她身边一样。
数字档案: 如果您有一些想分享但觉得不方便写下来的,也可以用电子文档记录下来,或者录制音频文件,保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一本“人生小百科”或“妈妈的智慧语录”:
内容: 里面可以写一些您觉得很重要的人生道理,比如“遇到困难不要怕,总有办法解决”、“要善良,但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学会感恩”、“不要害怕犯错,犯错是学习的过程”等等。您也可以记录一些家常的实用小知识,比如怎么做一道您女儿爱吃的菜、怎么缝补一个小小的破洞、怎么应对生活中的一些小麻烦。
形式: 用一本漂亮的笔记本,一页一页地写下,您可以配上一些简单的插画,或者您随手画的小猫小狗。您也可以把这些零散的句子,整理成一个文档,方便日后查阅。

一个“记忆盒子”或“时光胶囊”:
里面可以放: 您和女儿的照片(可以是您怀孕时的B超照、刚出生时的照片、一起去游乐园的照片、生活中的点滴瞬间)、女儿的第一个玩具、您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女儿的手脚印、您写的小纸条、她小时候的涂鸦、您和她一起旅行时捡的小石子或贝壳……一切能勾起你们美好回忆的物品。
如何准备: 找一个精致的木盒子或者一个密封性好的金属盒子,把这些物品小心地放进去,写上日期,然后封存起来。您可以告诉女儿,这是一个特别的盒子,等她长大到某个年纪再打开。

一件您亲手制作的物品:
例如: 您亲手织的一条围巾、您亲手画的一幅画、您用剩下的布料做的一个小玩偶、您用珠子串成的一条手链……
意义所在: 即使不是很完美,但因为是您亲手制作,上面倾注了您的心血和爱,这件物品本身就带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是关于家庭的传承和情感的连接。

家族故事和家谱:
您可以把家族的故事,比如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经历,或者家里的长辈们的一些重要人生节点,用口头或者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告诉女儿。这能让她了解自己的根源,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您有家谱,也可以跟她讲讲,让她知道自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

家庭的特殊“仪式”或“传统”:
比如,每年的某个特殊日子(生日、纪念日),你们会做什么?有什么特殊的食物?有什么特殊的祝福?您可以把这些告诉她,鼓励她以后也继续传承下去,让这种连接感一直都在。

最后,是一些物质上的馈赠,但重点在于它们的“故事”和“象征意义”。

对女儿来说有特殊意义的玩具或物品:
也许是她最喜欢的一件衣服,或者您曾经经常拿给她玩的一个玩具。您可以跟她说,这个东西陪伴了你多久,它给你带来了多少快乐。

您珍藏的、对您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比如,您大学时期的毕业照、您获得的某个奖项、您最喜欢的一本书、您收藏的一件首饰……您可以跟女儿讲讲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它们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即使这些物品对她来说可能不是多么贵重,但当您赋予它们故事和情感时,它们就变得无比珍贵了。

您的期望和祝福的具象化:
您可以为她准备一个“愿望基金”,虽然您不能陪她完成所有心愿,但您可以为她储备一部分资金,并附上一封信,告诉她这笔钱是用来支持她追求自己梦想的,希望她能勇敢地去尝试。
您可以为她挑选一些她未来可能会喜欢的书籍,或者音乐,并写上您对她的期待和鼓励。

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让这些更有力量:

1. 循序渐进,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您可以每天抽出一点点时间,比如1530分钟,去做其中一件事情。今天写一封信的开头,明天录一段视频,后天整理一个玩具。积少成多,总会完成。
2. 让女儿参与进来(如果她愿意): 在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您可以邀请女儿参与到一些简单的制作过程中,比如一起画一张画,一起挑选一些她喜欢的照片。让她感受到,这也是你们共同创造的回忆。但请记住,如果她累了或者不开心,立刻停止,不要强求。
3. 选择合适的时机: 您可以在感觉精力比较好的时候,或者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慢慢地去做这些事情。
4. 倾诉和支持: 如果您觉得孤单或者需要帮助,请不要犹豫,向您的家人、朋友倾诉。他们一定会给您最温暖的支持,也能帮助您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5. 最重要的是爱本身: 即使最后您没来得及完成所有计划,请您相信,您给予女儿的爱,您的陪伴,您的言传身教,这些都是最宝贵、最无法替代的财富。即使您不在了,这些爱也会一直滋养着她。

亲爱的妈妈,您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这些留给女儿的东西,不是为了弥补您的缺席,而是为了让她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依然感受到妈妈的爱,妈妈的智慧,妈妈的力量。

愿您一切安好,愿您的爱,化作最美的星光,永远照耀着您的女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一年我31岁得了癌症,女儿五岁。我以为我要永远的离开我爱的孩子了……


我关门在家谁也不见,不吃不喝哭了二天然后冷静的处理后事。给年迈的老妈准备好自己少的可怜的钱,给宝贝女儿写了五封信(从六岁到十岁),到商场买了五件羽绒服,五双小皮鞋。给每件羽绒服里放一封信,我想着:最起码这五封信可以陪她五年成长,于是我把我对女儿的爱和要求都长长的写在信里,期望她平安快乐的好好长大。等到十岁她也稍微懂事了我也就可以放心点了……


一眨眼,过去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我经历了化疗6次,手术7个多小时,离婚十年了,女儿十五岁了,一个品学兼优的漂漂亮亮的1.71的大姑凉……


人生就是:你努力的活着,你就能活出个样,祝福天下不幸的人都能幸福!

user avatar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建议生日信和礼物啊!我父亲也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去世的。我很多年才走出来。作为小朋友一点也不想在刚刚走出来的时候。或者是快乐的时候,每一年都要强行的回忆起自己最伤心的事情啊。每一年,当亲人把礼物送给你,告诉你这个是你逝去的母亲送你的礼物。不觉得对孩子有点残酷吗?

我觉得日记的形式就很好。告诉她你的人生经验,告诉她你的所感所想,夹着你们一起去玩的照片,写下每次的心愿。。在孩子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孩子想念你的时候,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会非常想看的。

最后请楼主努力活着啊。

user avatar

我今年36岁,两个儿子的妈妈,大的10岁,小的7岁半。6年前,我查出了直肠癌3期B(中晚期)。同样的问题,我想了很久,日记写了半本,放弃了,不想让他们看到文字而更加想念我。在一个小城市,给每个小孩子买了一套小房子,希望他们有个避风港,即使很小;开始教大儿子做最简单的饭菜,希望他能带着弟弟,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吃到一口饱饭;和他们一起看了几本励志的书,不要对妈妈有过多的思念,对他们来讲,人生的路还很漫长,一定要坚强;还准备给他们录一段小视频,告诉他们妈妈曾经那么爱她。剩下的就是拼命的让自己和死神作斗争,争取更多的时间,因为孩子最需要的是我。6年过去了,可能我赢了,相信你也一定行!加油!坚强和勇敢虽不一定能完全战胜病魔,但一定会让他势穷力竭!

user avatar

首先不建议写信,目前中国人均寿命是76.25岁,你女儿现在5岁,还能活七十多年,假设这期间医疗发展,保守点参考日本的人均寿命83.98岁,稳妥起见,答主要写80封信给女儿。

这80封信,要写得不一样,很多时候,你是无法预料到女儿将来要面临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难度有些大,而且你想想,你女儿五六十岁看到三四十岁去世母亲留下的信,信件本身意义除了亡母遗物外,别的意义不大。

相比之下,我更建议你可以留下两样东西给女儿,这两样东西价值要远远高于生日的信。

记录自己一生的日记

题主可以写一本日记,记录你的一生中发生的有价值的事情以及当时的想法与感悟,留给女儿作参考。

可以写写第一次上学,在哪个学校,发生了什么,结识了哪些朋友,或者是写写自己喜欢什么,又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最终是否留下遗憾。

这样,待你女儿长大后,在她的眼里,母亲就不是一个记忆中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厌恶,她有面对死亡的勇敢,也有即将离开女儿的恐惧与不舍。

日记将母亲生命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给了女儿。

我觉得这样的类似人生传记式的日记,可能比信件更有意义,也更利于保存。当然你也可以借助录音、录像,可能表达更直接,也更有纪念意义。

生活技能和财产

  • 生活技能

不知道题主的家庭如何,但是无论再好的丈夫,一旦二婚,可能照顾女儿的精力都会受到影响,虽然残酷,但这是很现实的东西。

冒昧的问一下,题主的女儿是否具备独立吃饭、洗漱、如厕、整理自己卧室的技能?如果没有,得赶快练习起来了。

你很难要求深爱妻子的丈夫、痛失爱女的父母能快速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这期间,家人可能会由于悲痛难以很好的照顾你女儿的饮食起居。

“我没钱、没权、没地位,死之前完全不知道该给女儿留下什么。想了想,我只能教会她做饭、做家务,让她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即使自己一个人也能好好地活下去……”这是年轻的日本妈妈千惠在2008年去世时写下的话。

这个故事是讲日本妈妈千惠,身体羸弱,不适合生育。婚后怀孕了,她不顾医生劝阻,生下了一个小女孩,取名阿花。

从此,千惠身体每况愈下,她开始思考:

我将不久于人世,该给女儿留下点什么?

之后千惠选择了教4岁女儿阿花做菜,很快阿花学会了煮松软的米饭、煮美味的大酱汤,除此之外,只要是阿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工作,千惠都让阿花自己去做。

2008年,千惠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她去世前教给女儿阿花的财富——认真努力地过好每一天,将会伴随阿花的一生。

  • 财产

除了生活技能外,留给女儿足够的财产也是很重要的。

人心易变,最好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请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将房子过户给女儿,拜托别的家人照看监督丈夫,给孩子留下足够的钱,这些都能极大程度上保障女儿的未来生活。

题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为。


最后,拜托题主努力活着,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守护孩子,加油。

user avatar

42岁,女儿刚上初中,三年前确诊滤泡淋巴瘤晚期,做过无数次化疗放疗,无奈属于复发难治型,治疗手段已经越来越少,目前还有几个实验类型的治疗方法可以尝试,好在肿瘤属于惰性,还有一些时间....这几年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要给女儿留下什么,能尽量保证她未来可以顺畅一些
首先我给她留了一套房子,因为手里钱大部分需要留着治病,所以买了一套公寓给她,也许很多人觉得公寓有很多弊端,但是总价低这点确实是一个优势,而且交通便利,爸爸以后如果再婚甚至再生一个孩子,那时也许她不愿意再回现在的家了,有一个自己的住处,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她的未来,化疗期间我还跑着装修,就是想留给女儿一个小窝



房子按照我喜欢的样子布置,给她买了舒服的床品,还有一个很大的衣帽间,希望她以后能住的舒适一点

给她买了大额年金保险,大概从她18岁之后就可以领取,如果想出国或是创业,也可以把保险抵押银行进行贷款

给她录了很多语音,因为怕她经常看到录像会很难过,录下语音,跟她聊聊日常,在她孤单时,害怕时,应该怎么办....没有录生日视频,结婚视频这些,我不希望在她开心的时候带给她难过,只希望在她难过时给她一些慰藉

把所有给她留下的财产,都用一个本子记录好,包括密码,单独放在保险箱里

亲手做了一些娃娃给她,可以抱着的那种

慢慢在教给她一些安全知识,女孩子要如何保护自己,万一出了问题要怎样处理,怎样处理感情问题

买了自动料理机,教她做了简单的饭菜和烘培,希望她以后不会饿着自己,偶尔能做点好吃的让自己感到小小的幸福,把她喜欢吃的菜都详细的写了菜谱存在本子里

告诉她没有另外一个世界,人就和其他生物一样,由细胞组成,当脑细胞死亡,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人就消失了(告诉她这一点主要是担心她以后会产生去另一个世界找妈妈之类的想法)告诉她,她是我的一部分,只要她活着,我就有一部分也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想妈妈的时候可以看着镜子,会发现妈妈的影子就在你身上....因为我们俩真的很像

最后,就算只有一种治疗方法,我也会努力尝试,努力的活下去,陪她越久越好......

我女儿三年前给我写的,咱们就像这朵花的根一样,永不分离,如果那根根断了,那这朵花就没有了,所以加油吧,保住这朵花,因为这朵花就是——幸福

user avatar

我的建议是,什么都别留。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您在留东西之前,最好冷静的想一想,这个行为究竟是为了您自己还是您的孩子?

您的孩子还那么小,您就已经进入生命的倒计时了,而在未来您不在的日子里,孩子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甚至她还有十三年才成年。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生前带给孩子的影响,除了物质(遗产),等到死后都会变成孩子的一种枷锁和负担,甚至会成为她未来融入新家庭的阻碍。我直接难听的大道理摆在您面前:您要是真为了孩子好,那么最好尽量抹掉您在孩子生命中的痕迹。

我不知道您的家庭情况,但只要孩子的爸爸还健在,他就会在您走后成为孩子唯一的监护人,那他是否会在孩子成年前再组建家庭呢?如果您哪怕有那么一丝不确定,就请继续往下看。

我闺蜜的两个继女。

她老公和原配的两个孩子,大的17岁,小的7岁。原配是因为生二胎时子痫没了的,丧妻一年后认识我闺蜜,又一年半后再婚。不存在什么三/出轨/不守男女德,一切合法合理。

婚房是闺蜜爸妈给她全款买的婚前个人财产。男方带着孩子们拎包入住,所以也不存在她是“加入”这个家庭的情况。

男方和前妻的房子在结婚前就卖了,双方为了避免日后的纠纷,特地请了律师公正,前妻的财产以及夫妻共同财产按照法律规定划分好了,该给老人和两个孩子的,全部都放在他前岳母那边了。

再婚的时候大的12岁,小的2岁多一些。

当时小的还处在懵懂无知的状态,自然而然的就把闺蜜当成了生母,闺蜜打心眼里也把她当亲生闺女,该疼的时候疼,该管教的时候管教,她自己说,就算动手母女之间也没有隔夜仇。婚后一年多她又生了个小女儿,小的姐妹俩感情好得不行,整天粘一起跟大小俩套娃似的。

老大则不一样,对生母感情很好,很难接受继母,从来没喊过一句妈。闺蜜理解孩子想生母,从不强求。

但这也就造成了,孩子很难管教。不仅是生母的因素,也有青春期+周围大人的原因,但生母死亡放大了这些矛盾。稍有不顺她的意,(比如让她改一下和同学游玩的计划,先在周六把作业写完周日再去玩)她就会跑去找爷爷奶奶姥姥告黑状,说后妈欺负她刻薄她。还接着拉着她爹哭,要她亲妈还在,她也不会那么可怜被虐待。

这也就罢了,还会把丧母的怨恨撒在继母和妹妹身上,并且战斗力极强。能骂亲妹杀人凶手,在继母新婚的时候直接把生母的婚纱照给挂在客厅玄关恶心她,把碎玻璃死老鼠死蟑螂扔已经怀孕的继母床上,诅咒继母一尸两命。

这还都是小事,最离谱的是蓄意把她妹从四五米高的楼梯给推下来。

只要孩子一闹幺蛾子,公婆老公几乎无条件的站在孩子那边,不管孩子是否无理取闹。加上个丧女战斗力十足的姥姥,继母根本就无可奈何。

从一进门我闺蜜就发现这个模式行不通,一次次跟和稀泥的男方说,这样她没法管,管不来。男方只会接着和稀泥。

“女孩子嘛,哪有不任性的。”

一次两次,事不过三,次数多了心也就凉了,再也不管了。不就是顺她的心意吗,那还不简单。即使拿着四十分的考卷要后妈签名,她也照签不误,问都不带问的。

成绩下滑要后妈给她辅导作业?对不起人家要养胎,找补习班呗,挑个最贵的,或者找个一对一私教,无所谓,反正家里也不缺这点钱。

一段时间后,她老公觉察到不对劲了,找闺蜜单独谈了,闺蜜直接明了的跟他分析利弊。

父母之爱子,才会为之计深远。

她和这孩子是既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母女之情。

管,是因为有怜悯心,觉得原配那么年轻人就没了,怪可怜的,才会去费心费力,顶着三位老人和配偶的压力,冒着里外不是人的风险去管。

不管,是因为她压根不在乎了,她也可以甩手掌柜做个老好人。

反正说难听点,这孩子未来好与坏,和后妈有多大关系吗。

孩子好,也不会孝顺她。孩子坏,她又能受什么罪?

她既不是生母,也不是s母,用不着天天舔着热脸贴冷屁股自我感动。


她老公被说得语塞。


从此之后,男方就只能硬着头皮去教育老大,管教孩子吃力不讨好的事都由亲爹承包了,她继续做她的三不管老好人。

父女俩矛盾从此产生,从要不要去参加晚自习,到零花钱的数额,青春期交男友,再到她要求换手机,以及考试作弊被全校通报批评等等等等,基本上三天一小吵每周一大吵,这几年家里就没安宁过。

初升高毕业季,孩子高中志愿的填报,则让矛盾爆发。这孩子中考是一塌糊涂,本市普通的公立高中肯定没戏,男方就想着花点钱让孩子去就近的私立校(这所私立校在我市属于中上水平吧)离得近接送方便,孩子在他眼皮底下也管得到。

孩子自己的意思,想去全市最好的那所私立校和她所谓的男友继续你侬我侬,直接砸钱上所谓的贵族班。砸钱的学费大概一年18w左右,家里完全能负担,但这所学校离家里比较远,得横跨两个区。

父女俩每天上演父慈女孝名场面。一个反复解释了自己综合考虑的原因,另一个认死理觉得大人就是有意要棒打鸳鸯,大放厥词说管不到她更好。

孩子爷爷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说是找闺蜜商量主意问她的意见,实则是想让她出面缓和。

闺蜜原话:呵 这会想起我来了?刚结婚那会是谁指着我的鼻子说我这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心疼让我少管?我回他们,我这做人后妈的哪敢有意见,人父女俩协商一致就成。直接把皮球踢回去。

求助爷爷奶奶无果后,孩子没任何预兆忽然跑去她外婆那边哭,告黑状说她爹嫌贵不愿意给她出学费,果然是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过不下去了,家里要逼死她。

老人家气得,拉着外孙女直奔回家,劈头盖脸把她爹一顿臭骂,说闺女人走茶凉,遇上个没良心的男人。还放话夫妻俩要实在不愿意出这个钱,她来给外孙女出。

那天晚上熄灯后,她老公一夜没睡,抽着烟不停的掉眼泪。闺蜜一直陪着他,直到天蒙蒙亮,他掐掉了最后一根烟,嘶哑的说他只求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和前妻的那一段情谊。

第二天,他叫来了前岳母和孩子。让闺蜜把55w的存折交给了老人家,顺了孩子的意让她去想去的学校。

祖孙俩拿着存折,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到了报完名那天,男方留了前岳母在家里吃晚饭。问孩子以后生活要怎么安排。祖孙俩二脸懵逼,什么安排?

男方说,先前跟孩子解释过,跨两个区的距离,人家司机没办法接送,只能住校,孩子自己说她愿意。现在看是要让她住校还是租套附近的房子由老人家去照顾饮食起居,祖孙俩自己决定。租房和生活的费用他会承担。

孩子当场摔了碗筷,哭着闹着说她不住校要让家里的司机每天往返接送,一定要住校就退学不读了。

老太太直呼一句“你是她爸爸啊”

男方没接茬,直接说,司机要送他上下班,还有俩小的,一个上幼儿园一个上小学,也得他接送。跨两个区来回得两三个钟头,回程赶不上老二上小学。再者说五点半跑操,总不能让司机每天三点半来接她吧。

孩子不停的哭 闹 撒泼打滚,夫妻俩一律假装看不到。等两天后开学直接被她爹塞进司机车里送去了学校。


中间过程不赘述,总而言之她不在家之后,家庭氛围明显和谐多了,住在对门的我几乎再也没听到她家爆发任何激烈的争吵。

至于后续,老太太坚持没三个月就撤了,她儿子生了二胎,得回家看顾她的宝贝大孙砸,于是孩子只能强制性的去住了校。

她爹对这个孩子伤透了心,放弃了她,准备练小号了。直言读啥样算啥样,考不上本科读个带专学门手艺能养活自己就行。


那么请问,已知闺蜜并不是小心眼会嫉妒丈夫前妻刻薄对待继子女的带恶人后妈,男方也并非什么渣爹,造成这俩孩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我不否认孩子青春期叛逆和周围大人拉胯也都是原因,但您就能够保证,在您走后,留在孩子身边的大人们老人们就都能讲道理明是非吗?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其实是二胎的成长轨迹,直接抹去生母的存在感,孩子只要遇上个品行正常的继母,是可以直接无缝衔接当做亲母女来处的,若孩子对生母依恋到有了执念,那除非父亲不在婚,否则下场你也能参考一下。

————

评论区那几个,一张口就是“果然就不是亲妈,亲妈绝不会放弃孩子balabala”

说的什么废话,亲妈压根就不会让情况恶化到“放弃孩子”的边缘。

真正的亲妈会怎么做?

我自己就有个一周半的女儿,要我女儿敢因为我的教育问题跟老人告状,

信不信我一个大嘴巴子给她抽地心里?

继母能吗?

求求你们,打字之前能不能先过过nao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