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做普通人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做个普通人,这事儿说起来好像稀松平常,但细细品味,那滋味可就复杂多了。它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记,也不是什么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而是藏在生活琐碎里,一点点熬出来的,或者说是,安安静静地活着的,一种状态。

首先,关于“普通”本身,它就不是一个固定的标杆。 我想大多数人理解的“普通”,可能就是那种生活轨迹相对平稳,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也没有刻骨铭心的失败。日子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阴雨绵绵的时候,但总体来说,波澜不惊。你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回家吃饭,洗碗,看会儿电视,睡觉。周末的时候,可能约上三五好友吃顿饭,或者在家陪陪家人,做做家务,偶尔看看书或者追个剧。这样的日子,就像你常穿的那件旧T恤,虽然不是最时髦的,但舒服,自在,知道它的每一个地方都适合你。

这种“普通”的体验,很大一部分在于“可预测性”。 你知道明天早上大概几点会被闹钟叫醒,知道上班的路线上会遇到哪些熟悉的面孔,知道工作日大概会处理哪些重复性的事情。这种可预测性,既是一种安全感,也是一种束缚感。安全感在于,你好像掌握了生活的大部分节奏,不用每天提心吊吊地去迎接未知。但束缚感也随之而来,有时候会觉得生活像一部已经被写好的剧本,每一页的内容都提前知晓,少了点惊喜,多了点单调。

“普通人”的烦恼,往往是接地气的。 它不是世界经济格局的担忧,也不是什么宏大叙事的苦恼。你的烦恼,可能是月底的信用卡账单,可能是孩子开学要交的学费,可能是父母身体的小毛病,或者是工作中一个棘手的客户,或者是一次没能得到老板的认可。这些烦恼,听起来琐碎,但它们实实在在地占据着你的生活空间,让你在某个夜晚难以入睡,或者在某个早晨觉得有些沉重。但换个角度想,这些琐碎的烦恼,恰恰证明了你的存在是真实的,你是在为生活而努力。

“普通人”的快乐,也往往是细腻的。 它不是什么万人瞩目的掌声,也不是什么巨大的财富。你的快乐,可能是在忙碌一天后,吃到一顿可口的家常菜;可能是周末陪孩子在公园里玩耍时,看到他纯真的笑容;可能是和爱人分享一个生活中的小趣事,然后相视一笑;也可能是读完一本好书,心中涌起的淡淡的感动;又或者,是在路边看到一朵开得正好的小花,停下来欣赏了一会儿。这些快乐,就像散落在生活角落里的珍珠,需要你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它们可能微小,但足够温暖你内心的角落。

融入群体也是“普通人”体验很重要的一部分。 你是某个单位的一员,是某个社区的居民,是某个家庭的孩子、父母、爱人。你和同事一起讨论工作,和邻居打招呼,和家人分享日常。你不需要成为焦点,但你属于某个圈子,你知道自己在那里有位置,有连接。这种连接,有时是温暖的,有时是平淡的,但它让你不至于感到孤独。你知道,即使你今天过得不那么出色,明天依然有很多人和你一样,继续他们的“普通”生活。

当然,“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那些不被任何人看到的时间里,你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憧憬。你可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想过如果人生能重来一次,你会不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你可能在看到别人的成功时,也会有过一丝羡慕,然后默默地告诉自己,也要加油;你也可能对未来的某件事情抱有小小的期待,比如下一次放假去哪里玩,或者什么时候能买上一件心仪的东西。这些内心的波动,构成了你作为“普通人”的另一层真实。

总的来说,做个普通人,就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存在感。你不是追逐星辰大海的探险家,也不是改变世界的那个人,你只是认真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感受着生活带来的喜怒哀乐,努力地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点,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一些温暖。这是一种平凡的伟大,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跌宕的剧情,但它是大多数人真实的人生写照,也因此,显得尤为珍贵和深刻。它让你懂得,生命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藏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中时候有一次春游,我们去苏州乐园(一个游乐场)玩。所有人约好了下午三点集合返程,就各自四散去玩了。

我记得那天天很热,我和几个同学,玩了几个项目,又排队排了几个项目中途放弃了,找了地方吃东西,沿着欧风街散步,坐在路边吃冰淇淋……就到了集合时间了。

全班集合之后,互相聊天才知道其他同学去玩了高空滑翔伞,过山车,高空弹跳……等等好多我都没见过的项目,去了园区好多我都不知道有的地方。

当时的心情,怎么说呢……就是震惊于在同一个游乐场,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我们过得完全不一样。

从此以后人生对于我就变成了一个定时要关门的游乐场,芸芸游客那么多,谁也没有特权。

我拿着和所有人一样的门票,用和所有人一样的时间,我想要值回这张入场券,我想珍惜这再也不能重来的旅游,我要争分夺秒,去尽可能多的看看那些我所不知道的角落。

user avatar

去美国读书的第一年加入了学校的交响乐团,每到周三下午上完数学课,我就提着我的乐器,乐颠颠的去音乐楼参加排练。乐团的指导老师很有童心,常常在演出中加入有趣的情节,选的曲子都很动听,但难度又不高,像我这种业余九级的选手无需预习就可以轻松走一遍。于是周三成了我最期盼的一天,排练的几个小时,可以让我忘了所有的烦恼,跟着音乐去热带雨林探险,去星空银河翱翔,去中世纪的教堂祈祷,去拉丁美洲的广场舞蹈。

那时候我开始觉得也许音乐才是我一生所爱,金融啊数学啊,跟跳跃的音符比真是枯燥极了。如果能在交响乐团工作,哪怕每月只赚1000元,我也一定会活的很开心很快乐。

我开始懊恼,学乐器的那七年里,为什么就是不敢踏出勇敢的一步去做艺术生。

那时候我以为,我不能过想要的生活,仅仅是因为选错了路,仅仅是因为太胆怯,仅仅是因为阴差阳错。


直到有一天跟乐队的二提琴闲聊天的时候,他说他今年毕业要去当中学老师了。我非常惊讶,因为跟我这种业余选手不一样,他出身音乐世家,在我们学校提琴专业的硕士里也能排到前两名,属于专业高手中的高手,为什么不去职业乐团呢?是喜欢小孩子所以主动想当老师的么?他回答:“不是的,因为我不够优秀,我也很想去职业乐团,可惜乐团今年一个空缺的小提琴位置有四百个乐手在争夺,而且那四百个人每一个都水平比我高。”他说这话的时候浅蓝色的眼睛好像愈加的水汪汪了。

再看着他因练琴太多而导致红肿的侧颚,我安慰的话竟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那一刻,我突然清醒的意识到,即使我当年选了艺术生这条路,即使父母可以提供优渥的教育环境,即使请很厉害的私人教师或出国深造,我依然无法完成所谓的音乐梦。什么不够勇敢,什么阴错阳差,根本全是错觉,我不能过梦想中的生活,仅仅是因为我是个普通人。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才智普通,天赋普通,家境普通,际遇普通,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就会有太多事想做而做不到,也会有很远的梦要追却追不上。


这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比我有天赋比我勤奋比我起点高的人,可当他们长大的时候,却也不得不告别童年时天真烂漫的梦想,不得不辜负少年时许下的壮志豪言,而我又何德何能,竟幻想可以摆脱普通人的宿命,把梦想攥在手心?


那年想成为银行家,叱咤华尔街弄潮金融市场的你,如今做了企业会计,正计算着隔壁办公室的老王是不是少交了计程车费的票子。

那年想成为建筑师,去设计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你,如今做了工程造价,正在某个郊区的厂房记录着老掉牙的设备型号。


但奇怪的是,

你依然很快乐。

在疲惫的工作后回家看到孩子红苹果般笑脸的一刻,

在寒冷的冬天里大口大口吃到热腾腾火锅的一刻,

在过年的餐桌上被大笑着的长辈强灌了口好酒的一刻,

梦想能否实现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


原来,

作为一个普通人所能感受到的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

已足够报偿我们来这烟火凡世间走一遭。


三千微尘里,吾宁爱与憎。与诸君共勉。


同类回答链接:

关键词:人生zhihu.com/question/2772

关键词:精致zhihu.com/question/2820

user avatar

当我发现自己一直都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就是很普通的二十多岁的小姑娘。

以后还会变成三十多岁的大龄未婚女青年, 四十岁的婆婆妈妈中年妇女,

五六十岁的广场舞大妈,

七八十岁的别扭老太太。

也许会因为害怕孤独找到一个人相互饲养,携手步入坟墓

可是我还是我,开心的时候就开花,高兴的时候就结果,常常为生活的艰辛感到困惑,也有空找一两个小爱好填补自己的生活。

等到可以结婚生了小朋友的时候,我大约会像我的妈妈对我一样对她抱有很多希望。

富裕就送她学钢琴和芭蕾,拮据也得买几张画纸和笔回来让她试试,虽然我知道我和我的先生生出来的可能也是一个普通的小姑娘。

但是这个普通的小姑娘也会是我们的无价之宝,我总有一天会接受她的平庸,她也会接受自己的普通。

可我还是会告诉她“在妈妈心里你就是最棒的!”

每一个普通的我们,即使再普通不过,也会在某一段时间的某一个人心里,是最棒,这么一想是不是要开花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