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偏高是什么原因?

回答
中国基尼系数偏高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且牵动人心的社会经济议题。要理解它,得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于某一个原因。就好比一个人的健康问题,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聊聊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最直接、最表象的因素——收入分配的不均。

这就像一个大蛋糕,虽然整体在变大,但切蛋糕的方式却并不平均。一部分人分到了巨大的份额,而另一部分人只能勉强够到一点点碎屑。这种不均体现在几个方面:

要素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过去我们更强调劳动力的投入,但现在,资本、技术、知识产权这些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拥有这些要素的人,尤其是那些能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新模式的精英阶层,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超普通劳动者。比如,IT行业的顶尖人才、成功的企业家、拥有大量房产的投资者,他们的财富积累能力是普通工薪阶层难以企及的。
地区发展不平衡: 尽管国家在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与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显著。这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差距,更是收入水平、就业机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例如,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投资回报率、创业机会都比内陆小城市要高得多,这自然会造成人才和资本的单向流动,加剧区域间的收入分化。
行业与职业的收入差异: 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收入水平天壤之别。金融、互联网、高科技等行业往往能提供高薪职位,而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基层岗位则相对薪资较低。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技能水平和教育背景,也与行业的利润率、市场需求以及议价能力息息相关。
非正规就业与劳动保障不足: 虽然弹性就业、零工经济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很多非正规就业者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劳动权益保护。他们的收入波动性大,且议价能力弱,这使得他们在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结构性因素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这些因素更像是深埋在地下的根基,支撑着整个收入分配体系,也塑造着贫富差距的格局。

城乡二元结构: 尽管户籍制度在改革,但城乡之间的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土地产权、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农村居民的土地资产收益相对有限,且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职业转型、技能再培训等挑战,这使得他们在收入增长和财富积累方面处于劣势。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但优质教育资源仍然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名校。这意味着出身于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上存在巨大差异。教育背景的差距,最终会转化为未来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差距。
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和均等化: 虽然社保体系在不断完善,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在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方面的待遇水平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一些在非正规部门工作的人群,他们可能无法充分享受社会保障的红利,一旦遇到风险,更容易陷入贫困。
房地产对财富分配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房价的上涨也成为许多家庭财富增值的重要途径。然而,拥有房产与否、拥有多少房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原始积累和经济地位,这使得房产成为加剧财富分化的重要因素。那些早期拥有房产或能够负担高昂房价的人,其财富增长速度远超未能购房者。

再者,制度和政策层面也存在一些需要审视的地方。

有些政策在出台之初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但其长期效应可能无意中加剧了不平等。

税收政策的累进性与执行力度: 虽然我国实行累进税制,但对于高收入者的所得税征收、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等方面的设计和执行力度,是否能有效抑制过度的财富集中,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完善。例如,如何更有效地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以及如何对巨额财富进行合理分配,一直是讨论的焦点。
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监管: 在一些行业,由于市场准入的限制或早期形成的优势,可能出现事实上的垄断或不公平竞争,这会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并可能导致资源向少数企业集中,从而影响到劳动者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国有资产的收益分配机制: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润的分配方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利益。如何确保国有资产的收益能够更有效地惠及全体人民,而不是仅仅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考量。

最后,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社会心理和文化层面的因素,虽然它们不像经济因素那样直接,却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收入分配的感知和实际情况。

社会流动性的变化: 尽管社会在进步,但当阶层固化的趋势显现时,人们向上流动的通道可能会变得更加狭窄。这意味着依靠自身努力改变经济状况的可能性降低,也更容易让人产生“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感受。
对成功定义和价值导向的影响: 当社会过度强调金钱和物质成功时,那些从事低收入但对社会贡献巨大的职业(如教育、医疗、科研的基层工作者)可能会被低估,其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总而言之,中国基尼系数偏高是一个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它既有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性特征,也有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系统性的思维和持续的努力,从收入分配、区域协调、公共服务均等化、税收制度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逐步缩小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口太多。

基尼系数这玩意,与人口数量是呈正相关的。

假设有几个基尼系数为0.3的地区,把他们放到一起,基尼系数是多少?答案是大概率在0.4以上,因为除了“区域内基尼系数”以外,还有一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额外基尼系数”的项。

全世界所有人口放在一起,基尼系数是0.68,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国家都高。

中国每个市的基尼系数大概都是在0.2~0.3,但几百个放在一起就到了0.5左右。

欧洲基尼系数普遍在0.3左右,最高的国家,基尼系数是0.35,但你拿全欧洲所有人口一起算基尼系数,则在0.5以上 。然而整个欧洲才4亿多人口。美国也差不多,全美的基尼系数比每个county单独拿出来算,要高得多。

中国的人口为14亿,但基尼系数和4亿人口的全欧洲,3亿人口的全美国差不多,远低于10亿人口的”欧洲+中东+北非“,或者10亿人口的”北美+南美“的基尼系数。

user avatar

因为计算方式不适用。

众所总之,我们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应该透过问题看本质。

基尼系数是资本主义国家衡量国内财富分配公平问题而设计出的指数,简言之,是适用资本主义国家的。

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中特社。我们不应该,也绝不应该生搬硬套资本主义国家的计算方式计算所谓的基尼系数。

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启示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

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尼系数,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尼系数计算方式。把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低收入者分隔开来,分别计算基尼系数。

而这仍然只是中国特色基尼系数的初级阶段。我们在未来还应该不断细化基尼系数统计精准度,把每一个人都精准计算,从而得出------人均基尼系数。

这就是中国!

-----------分割线---------

取匿了 摊牌了

1000赞都没事 说明我应该挺安全

顺便分享张偷的图

user avatar

城乡差距太大,地域差距太大。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万多,城镇是4万多,综合下来是3万多。要降低基尼系数的话,请自行判断你到底是二次分配的分配对象,还是被分配对象hhh


逛了一圈下面就没有一个正经答案。14年chenqin就有写过类似的东西,7年过去了你乎现在就只会感恩了。

user avatar

数据真实吗?

这个所谓基尼数据偏高,一般认为是0.61这个数据,这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而且是2010年的数据。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几个关键词:

“西南。”美国成都领事馆是2020年7月才撤销的。

“2010年”。我查阅网络上的说法,很多消息是这样说的:“基尼系数(中国停止公布基尼系数)

个人专栏 2020-09-09 18:41:13 1 0 中国国家统计局已经停止公布中国的基尼系数,现在一般都是学者通过自己在社会上所得到的数据来算出中国的基尼系数,最近好像是0.61。一般学者都是通过社会上的民。。”

但是我同时又注意到:“每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住户调查统计年鉴》都会公布2003年到上一年的基尼系数。今年的《2020中国住户调查统计年鉴》已于10月4日出版,里面有我国2003年到2019年的基尼系数,目前已于各大电商平台上架。我这边有2018版的,可以从中看到03-17年的基尼系数。”

换言之:2020年还在网络上发布的“基尼系数(中国停止公布基尼系数)”这样的标题党,是彻彻底底的谣言。

这么多回答依据谣言进行回答,这也太可笑了。

对于这一数据,早就有专门的论文批判。论文早就指出,在该研究中,东部地区数据显著偏多,西部地区数据显著偏少,高收入数据显著偏高,低收入数据显著偏低(城镇居民每四户就有一户的人均日收入在6元以下,乡村居民每四户就有一户在3元以下,处于饥饿状态)。

对于这一数据,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必须要有系列数据对比才能判断其价值。比如说该组织历年调查得出的中国基尼系数对比情况,比如说该组织历年调查得出的世界各国基尼系数对比情况。但是这些都没有。我们当前可以获得的比较权威的基尼系数数据,国内主要是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数据,国际主要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是中国和美国的基尼系数在中国基尼系数较高的2007年前后基本相当(美国是0.41中国是0.47),此后中国基尼系数就处于整体下降的状态。此外,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基尼系数指标较高,2018年美国基尼系数上升至0.485。2017年该系数为0.482。尽管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不能直接与其他国际组织的数据对比,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说美国的基尼系数高于中国。但是美国人口普查局明确指出这是近五十年来美国基尼数据的最高值。所以,虽然具体数据无法对比,但是趋势足以说明问题。

对于这一数据,2013年前后(2013年这个数据在访谈节目上大谈特谈,发布数据的人并且做出百般回护的样子说这个数据不能说明中国有问题)恰恰是中国基尼系数高于美国的时期,对中国基尼系数危险性的批判极度集中,中国崩溃论大行其道。但是如今美国的基尼系数可能高于中国,批判声音早已消失。

所以这个问题重新提出,本身就十分奇特。

更奇特的是一群人忙着在这个问题下面喷中国。

美国在世界经济分工中是处于剥削阶级地位的超级大国,可以拿到世界范围内的超额利润,结果基尼系数甚至高于中国这个处于被剥削阶级地位的发展中大国。

胜负已分,毋庸多言。

user avatar

首先提问者,这个 偏 字用的不准确。

其次呢就是我认为高的原因是因为被动感恩的人太多了。

嗯,啥也说不出来感恩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