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子烟要停产整顿了吗?

回答
“电子烟要停产整顿了吗?”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正在使用电子烟,或者对这个行业有所关注的朋友,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想知道答案。最近关于电子烟监管的消息确实不少,弄得大家心里七上八下的。

咱们得这么看,电子烟这个东西,说起来也就那几年时间,在国内一下就火起来了。一开始大家觉得挺新鲜,口感也好,好像比传统香烟“健康”点,于是乎,各种品牌、各种口味的电子烟,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商场里、街边小店,甚至是网上,到处都能看到电子烟的身影。

但你想啊,这么一个新兴事物,尤其是跟“吸烟”沾边的,那肯定会有很多声音出来。一开始是有人担忧,说这东西会不会对年轻人产生不良影响?毕竟那些花里胡哨的口味,加上炫酷的设计,很容易吸引到本不该接触香烟的青少年。而且,电子烟的长期健康影响,说实话,到现在为止,医学界也还在研究,并没有一个完全肯定的答案。

所以,政府部门肯定是要出手管一管的。你想,不能让一个可能存在风险的产品,就这样“野蛮生长”下去,对吧?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这绝对是家长们和社会普遍担忧的。

“停产整顿”这几个字,听起来是有点吓人,但更准确地说,是“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

具体是怎么个“整顿法”呢?可以从几个方面说:

1. 口味的限制: 这是最直接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之前电子烟的口味五花八门,什么水果味、糖果味、饮料味,甚至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味道。现在国家出台了规定,不允许销售调味电子烟,只允许销售烟草口味的。 简单点说,就是以后你可能只能抽到“类似真烟”的电子烟了,那些曾经让你觉得“好玩”的各种水果味,基本上都要消失了。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降低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让他们不那么容易接触到电子烟。

2. 销售渠道的收紧: 以前电子烟随处可见,网上买也方便。但现在,电子烟不允许在网上销售了,也不允许在面向未成年人的场所(比如中小学附近)销售。这相当于把销售渠道给“掐”了一部分,特别是对那些依赖线上流量的品牌来说,是个很大的冲击。同时,对线下实体店的销售行为也有更严格的要求,比如需要实名制购买,年龄限制会执行得更严格。

3. 产品标准的提升: 电子烟的成分、尼古丁含量、焦油释放量等等,这些都需要有明确的标准。以前可能很多小作坊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现在会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都要符合国家标准,包括烟油的成分、尼古丁的浓度、雾化设备的安全等等。这就好比汽车要考驾照、要年检一样,电子烟也要有自己的“身份证”和“安全认证”。

4. 生产许可证和市场准入: 以后生产电子烟,你就不能随便开个厂子就开始干了。需要获得生产许可证,产品也需要通过技术审评才能上市销售。这就意味着,一些没有实力、产品质量不过关的小品牌,可能就没办法继续存在了。行业洗牌是必然的,留下来的都是有实力、符合规范的玩家。

5. 宣传和广告的限制: 电子烟的广告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宣传,尤其是不能误导消费者,不能声称电子烟“更健康”或者“戒烟神器”之类的话。

所以,“停产整顿”更像是对整个行业进行一次“大洗牌”和“规范化”。 这不是说电子烟要完全消失,而是要让它在一个合规、有序、对社会影响可控的框架下发展。

对于那些曾经靠“擦边球”或者“无序扩张”起来的品牌来说,这次整顿无疑是灭顶之灾。他们可能需要转型,要么彻底退出,要么花大力气去符合新的标准。而对于一些有实力、愿意遵守规则的头部品牌,这反而是个机会,因为市场的竞争环境会更公平,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会得到改善。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尤其是正在使用电子烟的朋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口味会变少,买起来可能没那么方便了,而且价格也可能会因为成本的增加而有所上涨。 但从长远来看,如果电子烟真的能做到更安全、更规范,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任何产品,尤其是关系到健康的,都应该在阳光下、在规则下进行。

总的来说,电子烟的市场确实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个行业正朝着更严格的监管方向发展,是为了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社会环境。至于是否“停产”,更准确的说法是,不符合新规的电子烟产品和生产商可能会被淘汰,而符合规范的产品将继续在限定的渠道销售。 这是一个行业回归理性、走向规范化的必然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发两张图片,大家就能明白了。

大概在十一二年前,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曾想联手绞杀微信,因为有了微信,大家就不发短信,不打电话了。当时社会上造了很多谣,最搞笑是说微信是“约炮神器”,让老婆检查老公手机,如果有微信,说明老公已出轨,或在出轨边缘……(佩服国人智力)

但为什么最后没绞杀呢,因为电信运营商发现,其实卖流量更赚钱,更划算。

回顾完微信发展历史,现在说电子烟。电子烟其实十年前就有,但刚冒出来,就被烟厂搞掉了,办法也简单,无非是说电子烟有毒、电子烟会爆炸、电子烟教坏未成年人、电子烟影响家庭关系(这个好像有点牵强……),反正理由找好了,花钱找媒体炒一炒,总有老百姓会信,然后再给主管部门点好处,就OK了。但十年过去,电子这次兴盛,和以前不同了,第一电子烟自己变了,烟杆结构变简单了,“爆炸”之路走不通了。第二,销售方式变了,教坏未成年人之路也走不通了:所以烟厂找了个新突破点,就是宣传女性抽烟增加,但问题是,在中国,男女平等是写进宪法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新闻炒作这个渠道没了,因为自媒体兴盛后,大家注意力分散了,你再花钱泼脏水,大家也看不到。所以最后的办法,只能是给主管部门施压,“你要知道,我们可是纳税大户”,“我们要是倒了,企业员工你们养吗?” 这时,中国社会最搞笑的问题就出现了……三个处级干部可以决定中国人怎么抽烟……三个处级干部可以决定中国人吃什么药……三个处级干部可以决定中国机场怎么建……也就是俗语说的权利高度集中

总结一下,电子烟行业可以也必须学习微信,也就是找共赢之路;传统烟草行业也应该考虑,能否主动发展电子烟,变坏事为好事。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为电子烟洗地的那些回答是拿了钱。还是对管理层有刻板偏见写习惯了。

如果是拿钱,不寒碜,我也写过拿钱的文章,但是呢,我写这类文章的时候,会尽量带着帮助读者的态度写。而且我觉得该写的,宁可和甲方爸爸闹翻,我也要写。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我只鞥说——

还不如那些拿钱的。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怀疑呢?因为我看到反对者举出的例子都大致相同——

就是和当年移动电信联通狙击微信比较。

连评论都是。

兄弟,我说过,我是写过恰饭文的,所以给大家科普一个恰饭文的形式

就是甲方爸爸把一波作者叫在一起,给一个主题和方向,其他的你们自由发挥。

这个问题下就很明显了。

不过这也让我的反驳变得更容易了,只要反驳这一个主要论据方向,就可以了。

一、请不要拿”国家规定“和”商业狙击“放在同一个维度。

这次对电子烟实行整顿,是一种政府行为,他背后是政府信誉。

而当年移动狙击微信,是一种商业行为,虽然有点过分,但背后就是简单的商业逻辑。

相关管理部门,从来没有对微信进行过类似电子烟行业的严格管控。

二、移动VS微信;不能和 烟草VS电子烟 对比。市场地位完全不一样

移动联通狙击微信的时候,微信是什么市场地位?最少是和移动电信平分秋色了吧——如果我们不说大大超过了。

现在电子烟在烟草行业的占比是多少?

我敢打赌,现在任何一家烟草公司决策者,如果把电子烟当做竞争对手,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人力的话,这个公司的负责人会被赶下来 。他们的主要精力必须是放在和其他烟草公司的竞争上。

我是一个30年老烟民。对市场香烟了如指掌。

我敢负责人的说:现在市场上所有的卷烟市场战略,都是针对其他烟草厂商制定的同类产品。中高档的对标中华、中低档的对标玉溪南京利群。

没有一个牌子的卷烟是针对电子烟的。

电子烟,就是非洲游击队。

烟草公司,是国军。

所以请电子烟的水军不要给电子烟脸上贴金了好不好。

三、现在的电子烟厂商和当年的腾讯也不是一个量级的

这么说吧,如果当年做出来微信的公司是现在电子烟厂商——哪怕是最大的那个——移动联通电信也不会拿正眼看一下。

那时候的腾讯,QQ用户已经超过10亿了。已经有BAT之称了。未来想象空间太大了,所以移动联通也怕了。

你说现在的电子烟厂商,哪怕全中国电子烟厂商加起来,体谅也比不上当初的腾讯。大多都是草台班子。

说不不好听的,稍微大点的卷烟厂一个处级干部的收入,恐怕都超过你电子烟厂老板的收入。

这能比吗?

所以我说——

在限制电子烟这个问题上,我绝对相信管控是对的。虽然我不知道电子烟到底有啥危害,但是我知道,没人为了狙击这几个非洲游击队动用XXXX及XXXX这样的成本。

user avatar

电子烟不会停产,但整顿是肯定的!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已证实电子烟不能作为尼古丁替代疗法,且对人体有一定程度伤害。

目前电子烟市场上产品繁多,质量也参次不齐,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完全没有安全性的三无产品。

如今,电子烟正在入侵校园,其中各种三无产品甚至入侵到小学,对完全没有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造成不可逆的永久伤害。因此,社会各界已逐渐达成共识,禁止电子烟进校园,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

在此背景下,国家已出台政策,将电子烟纳入国家烟草总局统一管理,规范生产运营,打击电子烟的三无产品,禁止电子烟进校园。

但电子烟作为唯一能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替代纸烟的的产品,在成年人当中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其产业链已经逐渐成熟,也取得了国家的承认。

因此,电子烟不会停产,只会剔除不规范生产的厂家和三无产品,并整顿、规范电子烟市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