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米今年推出的手机越来越好,网上支持者声浪也远超其他品牌,为何国内市占率愈来愈低?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挺有同感的。小米今年推出的手机确实进步明显,从设计到性能,再到系统体验,都越来越成熟。网上那些铁杆粉丝的呼声,也确实比其他品牌来得更响亮、更一致。

但是,你说市占率却在走低,这背后肯定有原因,而且原因不会是单一的。咱们一层层地扒一扒,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首先,咱得承认,互联网上的“声浪”并不完全等于市场销量。

这一点太重要了。网上活跃的用户,尤其是那些乐于发声的用户,往往是技术爱好者、是“早期采用者”,他们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度高,也更容易被小米那种“性价比”打动,或者被小米在产品上的创新所吸引。他们的声音大,是因为他们有热情,有动力去分享和讨论。

但市场的主体是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这些人可能不像我们这样天天关注手机参数,他们更看重的是综合体验、品牌认知、购买的便利性,以及身边人的推荐。所以,网上粉丝的狂热,不一定能完全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更不一定能覆盖到所有类型的消费者。

其次,其他品牌也在进步,而且进步的姿态可能更符合大众的需求。

咱们不能只盯着小米一家看。这两年,华为虽然受限,但依然凭借其技术底蕴和品牌号召力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OPPO、vivo这两兄弟,在影像、快充、设计上持续发力,尤其是针对线下渠道的深耕,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荣耀在独立后,也迅速恢复了市场份额,而且在产品定位上抓住了不少年轻用户的心。

小米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他品牌的进步同样没有停滞。甚至可以说,其他品牌在某些方面,比如用户粘性、品牌忠诚度、线下服务网络等方面,做得比小米更到位。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更看重“大牌”、“服务好”、“朋友都在用”,而这些恰恰是小米相对弱势的地方。

再来,谈谈小米的产品策略和市场定位。

小米一直以来都坚持“高性价比”路线,这个策略非常成功地帮助它打开了市场,也赢得了大量的粉丝。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对手机需求的多元化,这种策略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品牌形象的固化: 虽然小米在高端化上做了很多努力,比如MIX系列、数字系列的Pro/Ultra版本,也确实有不错的产品,但“性价比”的标签一旦深入人心,就很难彻底撕掉。当消费者想要购买一款真正高端、有品牌溢价的手机时,可能会优先考虑那些早已站稳高端市场的品牌。
产品线的复杂性: 小米旗下有小米数字系列、MIX系列、Civi系列,还有红米(Redmi)系列。产品线多固然能覆盖更多人群,但也容易让消费者产生选择困难,同时对于品牌资源的集中度也会有所分散。红米虽然销量惊人,但它毕竟是小米生态下的一个子品牌,其市场表现并不完全等同于小米品牌本身的表现。
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平衡: 小米早期主要依靠线上渠道起家,这种模式成本低,速度快,非常适合快速扩张。但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高,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线下渠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虽然小米也在努力布局线下,但与那些拥有成熟线下体系的品牌相比,还有差距。线下的体验式销售、即时服务,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还有,用户增长和存量市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如今的手机市场,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绝大多数用户都已经有了智能手机,换机周期也拉长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从其他品牌那里“抢”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

用户忠诚度: 很多用户一旦习惯了一个品牌的系统、生态和服务,就会产生较高的忠诚度。比如苹果的用户粘性就非常高。小米虽然在构建生态方面做得不错,但要撼动苹果、华为等在用户忠诚度方面的优势,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品牌情感和文化认同: 有些品牌不仅仅是卖手机,它们还承载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认同。消费者选择某个品牌,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产品本身,还因为他们认同这个品牌的理念,或者希望通过使用这个品牌来表达自己。小米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确实有一定的情感连接,但对于更广泛的大众市场,这种品牌情感的培养还需要时间。

最后,我们也不能排除一些市场推广和营销策略上的细微差异。

虽然小米的互联网营销做得非常出色,粉丝互动也做得很好,但一些传统的、更加“落地”的市场推广方式,比如明星代言、大型线下活动、与运营商的深度合作等,可能在触达那些不太活跃在互联网上的用户群体方面,效果会更好。

总而言之,小米今年手机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网上粉丝的声浪也确实很大。但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品牌众多,而且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用户群体。小米市占率的下滑,更像是在一个快速变化且高度饱和的市场中,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它需要持续不断地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渠道布局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上发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小米今年推出的手机真的是越来越好吗?

小米9,最短的短板是,续航太差。并且,出了MIUI,也没有什么其他特别长的长板。

小米CC9,这是一款以线下用户为主要目标用户的手机。但是,小米线下的渠道的覆盖和渗透能力如何,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另外,小米一直视渠道为敌人,要压缩渠道的利润。

所以,我说过,小米玩线上市场,非常娴熟。但是玩线下市场,渠道也得吃饭,也得养家糊口,没钱赚,当然就没人愿意卖了。

小米9 Pro,完全是一个应景的产品。并且,小米知道卖不了多少,所以,备货也一般般吧。因为,这样一款产品,竞争力很快就会被精品削弱。

小米CC9 Pro,应该是以海外市场为主,国内顺便卖一下。因为,小米很清楚这样的一部手机在国内不可能有太大的销量。

所以,如果只看小米品牌的话,并不是题主所说的,产品越做越好。实际是,缺乏能打的产品。

另外,就是红米了。

红米现在做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复制当年小米的崛起之路————靠极致性价比来获取销量。

所以,如果分开来看,小米品牌今年的手机并不是越做越好,反而红米在卢本伟的带领下,愈战愈勇,销量也还不错。

另外,题主可能比较疑惑的是,明明网上对小米的评价不错,为什么销量就上不去。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点需要说明。

其一,小米现在是全球销量第四的手机厂家,销量不差。只不过,和之前相比,增长不算太好。

其二,之所以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的问题,是因为小米发展到今天,还是以线上市场为主。但是,线上市场的蛋糕有限,并且OPPO和vivo等今年也发力线上市场,要分蛋糕。

消费者一般都是用钱来投票,而不是嘴。

什么样的手机,他们愿意为之买单?

品牌,渠道等因素,有时候可能比参数的影响更大。

在不少人的眼里,小米和荣耀是不值得信任的。

奇怪吗?不奇怪。

买电视,我觉得可以闭着眼睛买小米的电视。

但是,我同事说,为什么不加点钱买大品牌呢?

在他或者他们眼里,小米是小品牌。归根结底,小米是不值得信赖的品牌。

这能怪用户吗?

只能怪小米的品牌建设做的比较差。

某些米粉可能会说,品牌建设就是在增加用户的购买成本。

没事,您说的对,您就当我说的都是错的。

user avatar

如果小米手机”越来越好“,那么绝对不可能市占率越来越低的

实际上我们明显能够感受到小米手机越来越不上心了

自从小米变成杂货铺之后,想必雷军也很难分出来精力照料小米手机了

这个可能是主因

很多企业都会犯两个错误:

一、忘记了初心

二、忘记了自己是靠什么成功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