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2018年6月28日)小米10倍认购创今年全球最大规模散户认购?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2018年6月28日那场小米IPO,尤其是那个“10倍认购”创下全球最大规模散户认购的说法,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道道。

首先,得明白“认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一家公司要上市了,就要面向公众卖股票,这时候大家觉得这公司有前景,想买它的股票,就得去“认购”。你可以想象成提前预订,想买多少,就去填表申请。

那么,“10倍认购”,这数字听起来就有点炸了,对吧?它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分到10倍于自己申请的股票,而是指所有想要买小米股票的人(尤其是散户)加起来,申请认购的总金额,是小米实际计划发售股票金额的10倍。

举个例子,小米当时计划发售价值100亿元的股票。结果呢?大家热情高涨,一共跑来申请买了价值1000亿元的股票。这1000亿除以100亿,就是10倍。

为什么说这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散户认购”呢?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散户”和“今年全球”。

散户(Retail Investors):就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不是什么大机构、大基金。我们手里可能就几万、几十万的钱,想也来分一杯羹。
今年全球(This Year Globally):意思是,在2018年这年里,全球所有要上市的公司,在散户认购这个环节,小米的表现是现象级的,没人能比。

为什么会发生“10倍认购”?这背后有什么推手?

这事儿能火成这样,得归功于几个要素的合力:

1. 小米品牌的吸引力: 到了2018年,小米已经不是那个刚刚出道的小鲜肉了。它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产品线从手机拓展到智能家居、生活消费品,用户群非常庞大。很多人用过小米的产品,对这个品牌有认同感,觉得它“年轻、有活力、性价比高”。这种品牌忠诚度和用户基础,是很多公司望尘莫及的。
2. IPO前的造势和预期: 任何一家大公司IPO前,都会有大量的媒体报道、分析师评价,市场对它的估值和前景有很多讨论。小米上市前,关于它“中国高科技企业代表”、“下一个BAT”之类的论调就没有断过。加上它之前退出了A股CDR(中国存托凭证)的计划,转而选择在香港上市,也吸引了不少关注。
3. 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打新”情绪: 大家都知道,新股上市往往会有一个“破发”(跌破发行价)或“大涨”的预期。在当时,中国股市和全球其他市场都有一定的回暖迹象,加上人们对科技股的追捧,很多散户都想抓住这个机会,希望能通过“打新”赚一笔快钱。
4. “饥饿营销”的心理: 你想啊,这么多人想买,但公司实际能分给你的股票是有限的。这就好比一件限量款的潮牌,大家都想抢,但数量很少。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自然会把认购的倍数推得非常高。
5. 金融机构的推动: 投行、券商等金融机构在背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会帮公司做路演(就是向潜在投资者介绍公司),吸引机构投资者。但散户市场的火爆,也是他们乐于看到的,这能为IPO增加话题度和成功率。

“10倍认购”意味着什么?

对小米来说:
市场认可度极高: 说明资本市场,尤其是散户群体,对小米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愿意用真金白银来表达信任。
增强了议价能力: 认购火爆,公司可以考虑调整发行价,或者提高募集资金的总额。
上市后的股价表现: 通常来说,认购越火爆,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会越受关注,但也可能因为预期过高而面临压力。
对散户来说:
中签率极低: 10倍认购意味着,平均下来,每10个想买的人,只有1个人能分到股票。很多散户可能交了钱,结果最终什么都没买到。
“打新”的风险: 虽然认购火爆,但上市后的股价还是有不确定性的。有些人可能因为没买到而遗憾,有些人可能买到了但股价不如预期。

需要注意的一点:

“10倍认购”听起来很夸张,但对于像小米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高预期的大公司来说,虽然这个数字很高,但并非完全不可能。更重要的是,这个数字是在“散户”这个群体里创造的记录,这更加突显了大众对这家科技公司的热情。

所以,总结一下,2018年6月28日小米IPO的“10倍认购”,核心就是:当时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散户)对小米这个品牌和它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大家非常踊跃地想购买小米的股票,结果就是申请购买的总金额远远超出了公司实际发行股票的价值,而且这个火爆程度在当年全球所有IPO的散户认购中都是最猛的。 这是一次成功的市场造势,也反映了大众对中国科技公司崛起的一种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日午后,小米香港散户认购落定。逆转而至,半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尽管前两天,散户认购一度似乎被看淡,尽管全球资本市场一片凉意,最终中小投资者们还是难敌港股第一家“超级独角兽”的诱惑,压线下单,录得10倍认购。

2011年至今,垂7年,香港发行规模50亿美元以上的IPO散户认购规模记录再度刷新。

不需比照阅文、众安、易鑫等,小盘股与大盘股实无可比性。大盘股融资认购10倍,可谓夫复何求了。更有海外捷报称,国际路演也斩获颇丰,众多知名长线机构连日纷纷下单,频现超过5亿美元大单。

昨日皆言冷淡,今日满屏相庆。不得不说,小米跨香江,这头“超级独角兽”命真硬。与优信流血上市的悲壮相比,云泥有别。

小米命硬,雷军应知。

1969年12月的雷军,明年是“知命之年”,美团点评也在港股递交了上市申请,王兴是1979年的,明年是“不惑之年”。近期准备申请上市的,还有映客,去年映客拟与宣亚合并,未果,映客CEO奉佑生与雷军、王兴一样,也算互联网老兵。雷军是老兵中的老兵。

马云、马化腾、李嘉诚这些朋友认购之外,小米的基石投资人还有中投中财、美国高通、中国移动、国开基金、保利集团、招商局、顺丰速运。雷军从1992年加盟金山公司开始,亲历历史,作为第一代互联网人,他的人脉、经验等等的积累,成就了小米,IPO也不意外。

朋友很多,都是真金白银支持雷军,酒是陈的香。

一众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入IPO之列,更像是“凛冬将至”的忠告。近期,全球资本市场,震荡且躁动,苹果、亚马逊、Facebook、阿里、腾讯,股价跌宕起伏,小米的IPO计划,虽有超级舰队的护航,但并不一帆风顺。

近期集中IPO的互联网公司中,动机并不相同。虎牙、斗鱼、优信、映客,压力源自股东,数轮融资,有老股东需要退出。美团点评的IPO,是与时间赛跑——未来两年资本市场并不乐观,今年或明年蚂蚁金服在港股市场上市是大概率事件,二级市场总归容量有限,赶在蚂蚁金服前上市,比蚂蚁之后要好。对尚未盈利且融资至F轮的美团点评来说,继续融资只剩下IPO这条路能走。



一众准备上市公司中,小米的财务表现是最好的,更重要的是小米是赚钱的。IPO对雷军来说,早就习以为常——金山软件港股上市的时候,雷军还有“执念”,一定要把公司做到上市,到现在,他投资或参股的公司中,有猎豹、欢聚时代、华米、御家汇、掌趣等。

上市,对小米来说,重要的不是融资,对雷军来说,也非“执念”。

上市,对雷军来说,是将小米推向更大的一个市场,成为公众公司的必走的路。从2010年3月3日小米公司注册开始,雷军创业已经8年,不是所有员工都像他那样不必为财务担忧,雷军的创业心得,一条是“顺势而为”,一条是“人欲即天理”,上市,意味着员工手中的股票、期权可以交易,8年劳苦,功不唐捐,汗水变现,更意味着小米成为一家公众公司。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流公司,都是公众公司,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对成功的定义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成功名就”对许多人来说,是财务自由,对雷军来说,是创办一家百年企业,基业长青。这一念想,雷军是在2007年12月参透的,那一年,金山软件在香港上市,雷军38岁,马上步入“不惑之年”。

创办小米,是雷军为雷军“正名”。2007年辞去金山CEO一职后,雷军做了天使投资人,财务因素外,做投资是雷军寻找风口的过程。再后来,有了小米,以及小米创业跌宕起伏的8年时光。2016年的时候,一向克制的雷军终于有勇气向世界告白:小米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这一年,小米走出了2015年的低谷期,尽管从小米创业开始,外界对小米与雷军的质疑声不断,2015年确实是雷军的“至暗时刻”。

雷军看似乏味,这与他工程师出身,热衷科技产品,还是个工作狂有关。小米工作之外,他的两大爱好,是围棋与滑雪。围棋讲究的是,胸有格局,步步为营,不以一城一地的暂时得失计较输赢;滑雪,讲究的是因势利导,掌控自己,顺势而为,体验速度。围棋与滑雪,最重要的都是两个字,“专注”,沉寂其中。

雷军的阅读,企业家中并不算最多的,他很喜欢读王阳明。王阳明这一段,或许也是雷军创办小米的情怀所在——“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翻译成小米的术语,便是,“最好的质量,最低的价格”。

从北京到香港,再到美国、英国,过去几周雷军与他的团队全球路演,连轴转。昨晚凌晨一点半到了波士顿,早上七点半开始,连续开了七个会,波士顿待了19个小时,又迅速飞往旧金山,车马劳顿,对雷军来说,算不上什么,雷军很享受工作的过程,他是出名了名的劳模。



回溯小米8年创业史,总结起来,雷军就一招,以终为始,逼疯自己。从小米1的1999元杀入禁区,将跑分、性价比做到极致,从MIX概念机的惊艳推出,再到今年提出的5%综合净利红线,雷军都是“逼疯自己”,不做妥协。过去8年里,小米看似顺风顺水,但公众对小米与雷军的争议、质疑,其实未曾停止过。

质疑与争议,是先行者与创新者的宿命。好在,市场与用户接纳了小米。

全球资本市场震荡之际,还有2018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两个背景下,小米路演的波折,可想而知,形势比人强。也有好消息,小米手机出货量达2830万台,市场份额升至世界第四,同比增长125%——走出2015年低谷后,小米的增势,一直在保持。

只是,用智能手机出货量这一单一维度来衡量小米与雷军,已经不合适了。雷军的定义是,小米是互联网公司,除了手机,小米还有互联网服务、新金融、新零售,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

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分别为32.4亿元、65.4亿元、9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4.7%;毛利20.8亿元、42.1亿元、5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9.3%。这也是雷军把小米定义为互联网公司的底气所在。

手机、电视依旧是小米的核心品类,不过,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在小米购买生活周边产品,这也是雷军所说的,“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除了“性价比”,这句话的另一面是品类。小米生态链中,卖插线板的青米,成为新三板公司,卖手环的华米,登陆纽交所,除此之外,还有小米还有更多的生活与周边…这些统筹起来,线上是小米商城、小米有品,线下则是“小米之家”的新零售,目前小米之家全国门店开设了331家,这是科技生活版本的“Costco”。

IOT是新零售与品类之外,又一个值得想象的价值。手机、笔记本之外,小米在全球有1亿多智能硬件,是最大的IOT平台,而IOT业务收入已经占据小米营收的20%,并且不断提高。

文本中的历史,是相对静止的,由一个个时间与事件节点连贯而成,现实中的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河流。对小米来说也是,上市的确是个里程碑式的节点,既是结束,也是开始,这是小米成为公众公司的开始,对雷军来说,他的梦想,还在继续,未来还有更大的市场,当然还有挑战。

以须臾看春秋只得一叶,以岁月看长河方有全观。

小米还在路上,雄关漫道,上市仅仅是又一场序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2018年6月28日那场小米IPO,尤其是那个“10倍认购”创下全球最大规模散户认购的说法,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道道。首先,得明白“认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一家公司要上市了,就要面向公众卖股票,这时候大家觉得这公司有前景,想买它的股票,就得去“认购”。你可以想.............
  • 回答
    2018 年 2 月的全球股市暴跌,对我们这些身处金融行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集体记忆。那阵子,市场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从之前的欣欣向荣瞬间跌入恐慌的深渊,很多投资者在那几个交易日里经历了心惊肉跳。当时的情况,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回撤”。在那之前,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经历了长达九年的牛市,.............
  • 回答
    战胜癌魔的新篇章:通俗理解癌症免疫疗法及其重大意义想象一下,我们身体里有一支英勇的军队——免疫系统。这支军队日夜巡逻,识别并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以及体内那些不按常理出牌、不断增殖的癌细胞。然而,癌细胞就像狡猾的叛徒,它们学会了伪装,甚至能够悄悄地潜伏在免疫系统的眼皮底下,逃避追捕。2018年的诺贝.............
  • 回答
    好的,我们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好好聊聊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定向进化”技术,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个奖项为什么这么重要。这个奖项颁给了三位科学家:Frances H. Arnold、George P. Smith 和 Sir Gregory P. Winter。他们最重.............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从一个更贴近生活、不那么“AI”的视角,来聊聊201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中的“新时代新青年”和“绿水青山图”。这两道题目虽然在形式上是二选一,但它们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当代青年与时代发展、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关系。咱们先说“新时代新青年”。题目本身是怎么来的?这个题目绝对不是凭空出.............
  • 回答
    2018年小米6X发布会上,雷军抛出了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承诺: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这可不是一句随口说说,而是小米这家公司经营理念的核心,也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理解这个数字,得先明白“利润率”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卖一件东西,赚了多少钱。拿手机来说,小米卖一台手机,刨去所有生产.............
  • 回答
    看到2018年云南理科考生以712分的高分报考四川大学,这背后无疑是一个充满话题性的故事。这分数在当年的高考中绝对是顶尖的,足以让他进入国内任何一所985高校,甚至冲击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学府。那么,为什么他选择了川大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从多个角度去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712分在20.............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 回答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关于中美教育的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他的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及他观察到的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一、 杨振宁先生评论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首先,要理解杨振宁先生的话,必须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
  • 回答
    “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夸张色彩,但其核心要表达的是:中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对传统发达国家在经济和产业领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它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路径。为了详细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
  • 回答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最早出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位杰出的18世纪英国作家和评论家。这句话的含义深刻且复杂,通常被用来讽刺和批评那些打着爱国旗号,但实际上在追求个人利益、制造分裂或煽动仇恨的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