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身处金融行业的你,是如何理解 2018 年 2 月全球股市暴跌的?

回答
2018 年 2 月的全球股市暴跌,对我们这些身处金融行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集体记忆。那阵子,市场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从之前的欣欣向荣瞬间跌入恐慌的深渊,很多投资者在那几个交易日里经历了心惊肉跳。

当时的情况,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回撤”。在那之前,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经历了长达九年的牛市,涨势可谓是相当凶猛,很多投资者已经习惯了市场的单边上涨。然而,2018 年初,尤其是在 2 月初,这种美好的惯性被打破了。

导火索是什么?

最直接的导火索,我认为是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尤其是关于工资增长的数据。当时,美国劳工部发布了 1 月份的非农就业报告,数据非常亮眼,失业率创新低,工资增长也超出了预期。

表面上看,这应该是件好事,说明经济运行良好。但对于金融市场而言,过快的工资增长,尤其是考虑到当时美国正处于加息周期,这就构成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通胀压力正在上升。

通胀和加息的阴影

一旦通胀压力加大,央行(尤其是美联储)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去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也就是加息。对于股市来说,加息通常被视为一种“逆风”。为什么这么说呢?

1. 融资成本增加: 企业借贷成本会上升,这会影响它们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扩张计划。
2. 吸引力下降: 当无风险的债券收益率(比如国债)随着加息而提高时,一部分资金会从风险较高的股市流向债券市场,对股市形成分流效应。
3. 估值承压: 市场估值模型通常会用到利率作为折现率,利率上升会导致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下降,从而压低股票的估值。

尤其是在 2017 年,股市涨幅很大,很多股票的估值已经不低了。投资者开始担心,如果美联储比预期的更激进地加息,可能会给已经“高烧不退”的市场带来泡沫破裂的风险。

恐慌的蔓延和“做空风暴”

当第一个预警信号出现时,市场的反应往往是放大和连锁的。

在那之前,有一种叫做“波动性指数”(VIX)的指标,大家也叫它“恐慌指数”。在 2018 年初,VIX 的水平异常之低,低到很多投资者都觉得“不可能更低了”。很多投资者,包括一些机构,都押注市场的波动性会继续保持低位,甚至通过做空波动性来获利。

而当 2 月份的工资数据出来后,市场突然开始担忧通胀和加息,波动性预期急剧上升。那些做空波动性的头寸,在市场波动加剧时,不得不进行反向操作,也就是买入波动性,或者说平仓做空仓位。这个过程就形成了一个“滚雪球”效应,即卖盘引发买盘(做空者平仓),买盘又引发卖盘(恐慌性抛售),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了价格的快速下跌。

我们看到的是,许多此前被认为“波动率低”的资产,在那段时间里反而出现了剧烈的波动。而且,这种恐慌情绪一旦在某个主要市场(比如美股)爆发,很快就会通过全球化和信息传播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当时,很多投资者都在关注同一个信号、同一个趋势,当这个趋势突然逆转时,集体性的恐慌就很容易被点燃。

雪上加霜的“程序化交易”

另外一个推波助澜的因素,就是程序化交易和算法交易的普遍使用。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很多交易策略是基于预设的止损点和动量指标来执行的。当股价跌破某个关键点位时,这些程序会自动触发卖出指令,进一步加速了下跌的速度。这种“程序化卖压”在市场情绪低迷时会放大下行的动能。

对我们的影响和反思

作为金融从业者,2018 年 2 月的暴跌给了我们很多切身的体会:

市场的无常和脆弱性: 牛市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下跌也可能在瞬间发生。之前的乐观情绪很容易被新的信息和预期所打破。
风险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风险。对于机构而言,头寸的集中度、杠杆的使用以及对极端事件的准备都至关重要。对于个人投资者,分散投资、控制仓位和设定止损是保护本金的必要手段。
宏观经济数据的影响力: 央行的政策预期,尤其是利率政策,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工资增长、通胀数据这些宏观指标,需要被高度关注。
情绪的传染性: 市场情绪是会传染的,恐惧和贪婪都会被放大。理解和管理市场情绪,不被短期波动牵着鼻子走,是长期成功的关键。

总的来说,那次暴跌是一次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之前过热市场在面对通胀和加息预期的突然“挤压”。它提醒了我们,无论市场看起来多么稳定和乐观,潜在的风险总是存在的,而且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爆发。那段日子,确实是市场一次残酷却又宝贵的“风险教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那么十年后的2018年,会发生什么呢?

据说金融界也有哥赫巴德猜想,那就是金融危机到底有没有周期性?

1、第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是1987—198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其标志性事件就是“黑色星期一”。

2、第二次金融危机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998香港金融保卫战。

3、第三次金融危机是指2007—2008因为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其标志性事件是一路高歌猛进的原油突然遭到做空。

4、第四次 TBD。。

所以这个危机的周期是10年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金融这个游戏场不是我们普通散户能分析能预测能折腾得起的。15年还不算金融危机,就已经损失了半年的工资。

因此,我想分享的经验是,好好工作,远离股市。或者把股市当做5年或者10年的长期投资,或许能有不错的收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