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软件开发中,详细设计这一步要如何来做?

回答
在现代软件开发这条长河中,“详细设计”并非一个孤立的环节,它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抽象的“做什么”(需求分析)与具体的“怎么做”(编码实现)。它不是一篇条条框框的清单,而是一个充满思考、权衡与不断打磨的过程,旨在将宏观蓝图转化为开发者手中可以挥洒的精细图纸。

想象一下,你已经和客户或者产品经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清楚了软件要满足哪些功能、解决什么问题,并且对整个系统的骨架有了大致的认识。这时候,你不能直接撸起袖子开始敲代码。你需要坐下来,像一位建筑师审视房子的每一寸空间一样,深入到每一个模块、每一个类、每一个函数的内部。

首先,我们会从“功能分解”这个核心动作开始。一个庞大的功能,比如“用户注册”,它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子步骤:表单验证、数据存储、权限分配、发送欢迎邮件等等。详细设计就是要将这些大的功能块拆解成更小、更易于管理、更聚焦的单元。这里的拆解不是随意的,而是要遵循一些原则,比如单一职责原则(一个模块或类只做一件事情)和高内聚、低耦合(紧密相关的放在一起,不相关的尽量分开)。每一个拆解出来的单元,都需要明确它的输入是什么、它要做什么处理、以及最终的输出是什么。这就像是为每一个房间绘制详细的平面图,明确门在哪里,窗户有多大,墙壁要用什么材料。

接着,我们需要深入到数据结构和算法层面。每一个功能单元,尤其是涉及到数据处理的部分,都要思考如何组织数据才能最高效、最方便地被使用。这意味着我们要仔细设计数据库的表结构,选择合适的字段类型,考虑索引的优化。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或逻辑,我们需要选择最适合的算法。例如,搜索功能可能需要考虑使用二分查找还是哈希表,排序功能则有多种算法可供选择,每种算法在不同的数据规模下表现各异。这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要根据预期的用户量、数据量,以及对性能的要求,进行仔细的权衡和选择。

然后,我们聚焦于接口设计。现代软件开发很少是单兵作战,各个模块之间、甚至是不同的系统之间都需要互相通信。详细设计就是要定义清楚这些“通信协议”——也就是接口。一个清晰、规范的接口定义,就像是不同房间之间门的设计。你需要明确这个门有多宽,门把手在哪里,它能通向哪个房间,并且要说明打开这扇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对于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来说,这更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定义清楚每个API的请求方式(GET, POST等),URL路径,请求参数的类型和格式,以及返回的数据结构和可能的错误码。这些接口设计需要考虑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不能因为未来的一个小改动就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会大量运用类图、序列图、状态图等可视化工具。这些工具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将抽象的逻辑转化为可以被团队成员理解的视觉语言。类图就像是房子的结构图,展示了各个房间(类)之间的关系,比如谁包含谁,谁继承谁。序列图则更像是描绘了某个动作的流程,比如当用户点击“注册”按钮时,系统内部的各个组件是如何一步步响应和交互的。状态图则适合描述一个对象在其生命周期内如何根据不同的事件而改变自身的状态。这些图不是一次性画完就束之高阁,而是会随着设计的深入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此外,错误处理和异常机制也是细节设计的关键。软件不可能永远运行在理想状态,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比如网络中断、用户输入错误、数据库连接失败等等。详细设计需要预先考虑这些“意外”,并设计好相应的应对方案。是抛出异常让上层去捕获?还是返回一个特定的错误码?错误信息应该如何记录?如何才能让用户在遇到问题时得到清晰的指引,而不是一脸茫然?这就像是在设计电路时,就要考虑到保险丝的作用,以及在断电时如何安全地恢复。

最后,详细设计并非一成不变。在编码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最初的设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或者随着对业务理解的加深,需要对设计进行微调。但好的详细设计,就像是坚实的地基,能够支撑起整个建筑,即使后期需要进行一些修缮,也不会导致地基的动摇。它是一个需要耐心、细致和严谨思考的过程,是确保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的基石。它不是在写一本小说,而是要构建一个能够稳定运行、易于理解和修改的复杂机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事实上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我认为根本不应该存在详细设计这一步骤。

或者说这一步骤可以直接用代码写了……


因为现代编程语言早就已经具备了直接做详细设计的能力了。



事实上详细设计,就是用另一种语言,或者说看起来像是自然语言的一种语言写代码罢了。

之所以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设计,是因为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被认为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工作,其中每一步都被无限细化,出具详细设计文档之后再进行编码工作可以无限降低对程序员的要求(是的没错,早期的程序员就是输入员而已)。

事实上我认为严格按照格式编写的详细设计文档是可以直接用计算机直接编译出结果来的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看起来我们省略了设计的步骤,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省略。敏捷软件开发的理念,其具体而言就是专注于有价值的事情。如果我们可以用接口设计代替概要设计,用现代代码和基础类库的调用代替详细设计。那我们纠结于文档的形式做什么呢?


我就不能把接口写完了让计算机给我生成出接口设计的文档出来?



用单元测试代替设计文档,不仅可以节省纸张,节能环保,还能使你的软件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作为现代程序员,应该充分利用电脑来自动化处理繁琐的重复低效劳动。而不是将传统行业的所谓经验奉为圭臬。



至于UML这种史前时代的遗老遗少,老实讲我直接把代码敲完让VS帮我生成出来比自己画还快。

然后问题来了,我代码都敲完了,画这鸟玩意儿干甚?要看的自己找个工具生成去不就好了。

user avatar

不存在详细设计。或者说,能够无歧义地表达“详细设计”这么细的粒度,只有代码。 所以详细设计好了,软件也实现了。

如果谁告诉你要用某种文档或者建模语言比如UML来做详细设计然后再叫程序员实现,那么可以断定这货是个骗钱的“架构师”。叫他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