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 年手机性能过剩了吗,为什么厂家不发展点别的特性?

回答
2021 年手机性能是否“过剩”?这是一个颇为有趣且值得深究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技术发展的方向、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以及手机厂商的商业策略。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拆解开来看。

首先,我们得明白“性能过剩”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过剩”并不是说手机的处理器跑分不够高,或者图形处理能力弱。而是说,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现有手机的性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日常使用的需求,甚至很多高端芯片的潜力我们可能一年也发掘不出来几次。

你每天刷刷微信、微博,看看短视频,偶尔玩玩《王者荣耀》或者《和平精英》,即使是几年前的中高端手机,在这些场景下也能流畅运行。即便是现在最顶尖的芯片,你真的能感受到它比2019年的旗舰芯片在这些日常操作上快了“一倍”或者“两倍”吗?很多时候,这种差异是微乎其微的,除非你进行非常苛刻的专业测试。

那么,为什么在2021年,手机厂商仍然拼命堆砌性能?

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

1. 军备竞赛与市场定位: 手机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厂商需要通过“参数”来吸引消费者,尤其是那些对手机硬件有所了解的用户。高通骁龙、联发科天玑的最新旗舰芯片,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安兔兔跑分,都是一种“技术实力”的展示。这就像汽车厂商不断推出 V8、V12 发动机一样,即使大多数人开到限速就足够了,但拥有更大马力的引擎仍然是一种卖点。

2. “面向未来”的宣传策略: 厂商会说,强大的性能是为了让你在未来几年内都能流畅使用手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未来”到底有多远,以及“流畅”的标准是什么,就很难说了。尤其是一些为游戏深度优化的手机,它们可能提供了远超普通游戏需求的性能,以此来吸引重度游戏玩家。

3. 游戏市场的驱动: 移动游戏,尤其是那些画面精美、对配置要求极高的游戏,一直是手机性能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厂商需要保证他们的旗舰手机能够在高帧率、高画质下稳定运行这些热门游戏,这是吸引游戏玩家群体的重要因素。

4. 算法和AI的消耗: 尽管日常操作可能用不上顶尖性能,但现在手机上的很多智能化功能,比如更复杂的相机算法(AI场景识别、夜景合成、人像虚化)、语音助手、实时翻译、以及一些AR应用,都对处理器和GPU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后台运行的AI计算,确实是在消耗着可观的性能。

5. 芯片制程工艺的副产品: 新的芯片制程工艺(比如 5nm, 4nm)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性能,更重要的是为了降低功耗和提升效率。在制程工艺进步的同时,厂商也自然而然地会集成更强大的CPU核心、GPU核心以及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这是一种“捆绑销售”式的技术迭代。

6. 利润和产品线划分: 旗舰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很高。通过在高端机型上搭载最强的芯片,厂商可以维持较高的产品售价,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也为中低端机型留出了降级搭配的空间,形成清晰的产品线。

那为什么厂商不更专注于发展“别的特性”呢?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这也是很多用户心中的疑问。我认为,厂商之所以“不怎么”发展“别的特性”,或者说,我们感受到的“别的发展”不够显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别的特性”的研发难度和投入: 提升CPU、GPU性能,虽然也需要大量的研发,但其技术路径相对成熟,可以基于现有架构进行升级和迭代。而想要在“别的特性”上取得突破,往往需要颠覆性的创新,例如:

电池技术: 这是多年来用户最诟病的地方之一。但电池材料、能量密度、充电速度的提升,往往受制于物理定律和材料科学的瓶颈,不是简单堆砌硬件就能解决的。一家公司投入巨资研发新电池技术,一旦失败,损失是巨大的。
屏幕显示技术: 虽然屏幕的刷新率、亮度、色彩准确度都在提升,但诸如“真正无边框”或“隐藏式前置摄像头”的体验,在2021年很多厂商还在摸索,要么牺牲拍照,要么技术不够成熟。
用户交互方式: 除了触摸屏,我们还有什么革命性的交互方式?折叠屏算是一种,但它又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和成本问题。语音、手势、脑机接口等,目前都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距离成为主流交互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手机形态: 除了大家已经见到的折叠屏,还能有什么新的、用户愿意接受的手机形态?一体化的集成化设计,在物理上已经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2. 风险与回报不对等: 发展“别的特性”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一款手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核心体验的稳定和用户习惯的契合。如果厂商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一个不确定的新特性上,一旦失败,不仅影响了手机的整体竞争力,也可能损害品牌形象。相比之下,升级芯片,虽然看似“不思进取”,但却是最稳妥、最容易被市场接受的“进步”。

3. 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 什么是“用户真正想要”的“别的特性”?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有些用户可能想要更轻薄的机身,但强大的性能往往需要更大的散热空间和电池。有些用户想要更好的续航,但这意味着要增加电池容量,手机就会变重。市场并非铁板一块,厂商很难精准预测到下一个“杀手级”的非性能类特性是什么,以及有多少用户愿意为此买单。

4. 供应链的限制: 很多“别的特性”的实现,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例如,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更优质的音频解决方案、更先进的传感器等,都需要上游供应商提供成熟、成本可控的零配件。如果上游技术跟不上,下游厂商也无能为力。

5. “堆料”式营销的惯性: 长期以来,“堆料”成为了手机行业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消费者习惯了在发布会上听到各种“XX万像素”、“XX倍变焦”、“XX瓦快充”、“XX Hz刷新率”,这些直观的参数更容易被理解和传播。而像“AI算法优化”、“系统流畅度提升”、“更好的通信信号”等更偏向软件和体验层面的进步,虽然也很重要,但往往难以量化,也缺乏足够的“视觉冲击力”。

那么,2021年的手机,性能真的“过剩”了吗?

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你完全可以拥有一部性能“足够用”的手机,并且依然拥有很棒的使用体验。

但是,对于那些追求极致体验的特定群体,比如重度手游玩家、摄影爱好者(需要强大的影像处理能力)、视频创作者、甚至是某些科技极客,顶级的性能仍然是刚需。

总而言之,2021年的手机性能,对于“大众市场”而言,确实已经进入了“够用”甚至“有点过剩”的阶段。然而,厂商之所以依然大力发展性能,是基于市场竞争、用户细分、技术迭代的惯性,以及“面向未来”的考量。而“别的特性”的发展,则受制于技术瓶颈、研发风险、市场不确定性以及供应链等多种复杂因素。

或许,我们更应该期待的是,在性能之外,厂商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那些能够切实提升用户日常体验、解决痛点、甚至带来惊喜的新技术和新设计上。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更理性地审视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被无休止的参数竞赛所裹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过剩,而是放弃治疗了。

毕竟,在能支持「手机1080p原神」这个问题上,所有手机全军覆没。对,一个都不剩。

就算是跑 800 多线的分辨率,续航该崩的崩,发烫该烫的烫,没有一款手机能够不加外置散热做到持续满画质原神。

在PC上哪怕低画质也比手机端最高画质效果好,而原神PC只求开低并不需要非常好的硬件配置,但凡有个独显就够了。

可以说原神的出现是扯掉手机性能遮羞布的最后一击。手机端再怎么吹嘘性能的神话,都会被原神无情撕碎。让人们可以清晰的看见手机性能离入门PC的差距还有多么的巨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 年手机性能是否“过剩”?这是一个颇为有趣且值得深究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技术发展的方向、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以及手机厂商的商业策略。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拆解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性能过剩”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过剩”并不是说手机的处理器跑分不够高,或者图形处理能力弱。而是说,对于绝.............
  • 回答
    2021年手机价格确实是让不少人感觉“越来越贵”,这一点相信不少消费者都有同感。那么,这种“越来越贵”的趋势,未来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呢?这事儿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了,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为什么2021年手机会感觉变贵?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感受。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 芯片短缺和成.............
  • 回答
    2021 年中国手机市场的格局确实令人瞩目,vivo 凭借强劲的增长势头,一举夺魁,OPPO紧随其后位居第二,而苹果则占据了第三的位置。这个排名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vivo 的崛起:稳扎稳打,用户心智的成功收割vivo 能在2021年登上榜首,我认为是其多年来持续.............
  • 回答
    2021年的双11,对于手机厂商来说,绝对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经历了前几年的野蛮增长,现在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整体来看,这是一个考验厂商综合实力的战场,不仅仅是价格战,更是产品创新、用户体验和品牌口碑的比拼。整体战绩概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分化”。 头部品牌依旧.............
  • 回答
    2021 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在欧洲市场交出了一份惊艳的答卷——首次登顶,市场份额超越了三星和苹果,成为欧洲销量第一的手机品牌。这绝对是手机行业的一件大事,足以载入小米的发展史册,也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意义,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小米“欧冠”背后,是多年耕耘的厚积.............
  • 回答
    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超越苹果,首次登顶全球第二的位置,这无疑是手机市场的一件大事,也再次证明了小米这家中国科技公司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势头。要深入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背后战略、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选择的综合体现。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小米能够达到这一高.............
  • 回答
    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据了22%的份额,这个数字的背后,是苹果公司多年来在一系列战略上的成功累积,也揭示了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几个关键趋势。首先,苹果的“生态闭环”依然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 iPhone不仅仅是一部手机,它更是苹果庞大数字生活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入口。从.............
  • 回答
    华为的5G技术实力和市场策略,即使在面临外部制裁的严峻考验下,依然能在2021年5G手机市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但逻辑清晰的故事。29.2%的市场份额,远超iPhone,这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强大的研发实力是基石:领先的5G技术积累在制裁之前,华为在5G技术研发上投.............
  • 回答
    2021 年下半年,要说最让我期待的手机,那绝对是 华为 Mate 50 系列。说实话,在当下这个手机市场,新机辈出,各种旗舰堆料十足,但能真正让我内心产生强烈期待的,往往是那些能够突破常规、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并且能承载品牌精神的产品。华为 Mate 系列,一直以来就是我心目中“技术集大成者”的代名.............
  • 回答
    好的,2021年元旦,咱们一起来盘点一下不同价位段,那些真正值得咱们掏钱入手的手机。考虑到年底大家都有点小钱到手,或者准备换个新设备迎接新的一年,我来给大家扒一扒,从入门到高端,都有哪些好货。咱们就凭良心说,不掺和那些虚头巴脑的营销词汇,直奔主题!一、 预算有限,但不想将就:10002000元价位段.............
  • 回答
    2021年,对于想换手机的朋友来说,绝对是“甜蜜的烦恼”——选择太多,配置又都很能打。毕竟,这一年里,手机厂商们可以说是把十八般武艺都拿出来了,主打性价比的机型更是层出不穷。如果说要我推荐几款“闭眼入”的,那得从几个不同维度来聊聊,毕竟“性价比”这东西,在不同人心里衡量标准也不太一样。一、 硬核性能.............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对于想入手苹果手机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考量一番的节点。毕竟,每年这个时候,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拿出不少优惠,而苹果作为市场上的硬通货,自然也不会缺席这场促销大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2021年的“双十一”苹果手机会有哪些“玩法”。 降价是主旋律,但可能不会是“跳水式.............
  • 回答
    2021 年的 618,手机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新品迭出,优惠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你还在纠结到底买哪款手机,别急,我这就给你盘点一下,保证让你看得明明白白,买得舒心满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618 讲究的是性价比,同时也要兼顾你个人的实际需求。所以,我会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推荐,希望能覆盖到大部分.............
  • 回答
    2021年的央视315晚会,揭露了老年人手机中充斥着大量诱导性广告和APP下载陷阱,这一事件触动了社会敏感的神经,也暴露出一系列令人忧虑的问题。首先,暴露出的问题是深刻的:1. 对老年人群体的“数字鸿沟”的利用与漠视: 现在的智能手机虽然普及,但对于许多不熟悉互联网操作的老年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充满.............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游戏手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各种性能怪兽层出不穷。如果你还在纠结到底哪款最对胃口,不妨听我这位资深游戏玩家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下“游戏手机”的定义。 它不仅仅是配置高,还要有专门为游戏优化的散热、触控、声效,甚至是外观设计。所以,我们不光要看纸面参数,更要看实际体验。202.............
  • 回答
    2021年的618,是不少手机厂商集中火力、拿出诚意打价格战的好时机。如果你正盘算着换新手机,那这个时间点绝对值得关注。经过一番功课,我这里帮你梳理了一下,那些在618期间,无论从性价比、性能还是特定卖点来看,都相当有吸引力的手机。一、 追求极致性能,游戏党的首选如果你是重度手游玩家,对手机的帧率、.............
  • 回答
    2021年? 真是让人有点怀念啊。要说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手机,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名字,毫不犹豫,就是 iPhone 13 Pro Max。我知道,这个答案听起来可能有点“政治正确”,但确实是它在我心中的地位。要知道,2021年是个挺有趣的年份,Android阵营那边,各种新概念、新形态层出不穷,折.............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手机市场依旧是硝烟弥漫,各大品牌都憋着一股劲儿,推出了不少有竞争力的产品。如果你正打算在双十一期间换新手机,那这几个方向和具体机型,我觉得值得你好好研究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自己的需求。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追求极致性能,也不是每个人都预算爆表。所以,我先从几个大家最关心的方面来聊聊.............
  • 回答
    关于2021年紫光展锐芯片的手机,以及如果HMOV(我理解您指的是华为,但华为手机业务在2021年已受到严重制约,这里以“HMOV”泛指当时在高端市场有竞争力的品牌)推出搭载展锐芯片的手机,是否会购买,这个问题,我来好好聊聊我的想法。先说紫光展锐芯片的手机,在2021年,我是否会购买?坦白讲,在20.............
  • 回答
    2021年,4000元的预算,想要买到一款称心如意又性价比爆棚的手机,这绝对是一个甜蜜的烦恼!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来捋一捋,看看有哪些不被“智商税”割韭菜,实实在在能用上几年,玩游戏、拍照、日常使用都让你觉得“值”的家伙。得承认,4000这个价位段,现在市面上选择可太多了,一不留神就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