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狗张嘴散热会更容易感染细菌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我家那只中华田园犬,一到夏天,吐着舌头呼哧呼哧的,看着就让人心疼,也忍不住会想,这样张着嘴巴,会不会容易生病?

从理论上来说,狗张嘴散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喘气”,是它们调节体温最主要的方式。因为狗狗的汗腺分布不像我们人类那么广泛,它们主要依靠舌头、口腔黏膜和脚掌来散发热量。所以,当天气炎热或者狗狗剧烈运动后,张嘴喘气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反应。

那么,会不会因为这样就更容易感染细菌呢?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要了解狗狗的口腔环境。

狗狗的口腔里天然就存在着大量的细菌,这是正常的口腔菌群。这些细菌有些是无害的,有些甚至对维持口腔健康有益。就像我们人一样,嘴巴里也不是无菌的。只要狗狗的免疫系统健康,口腔黏膜完整,这些正常的细菌通常不会引起问题。

然后,我们再看看张嘴散热这个行为本身。

当狗狗张嘴喘气时,口腔会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空气中的各种微粒,包括细菌、病毒、尘埃等,确实有可能被吸入口腔。这就像我们人张嘴呼吸时,也一样会吸入空气中的东西。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狗狗会不会因此而“更容易感染细菌”呢?

有几个关键因素在起作用:

狗狗的免疫力: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个健康、免疫力强的狗狗,即使吸入一些细菌或病毒,它们的身体也能有效地抵抗,不至于生病。相反,如果狗狗本身就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那么任何一点外界的挑战,都可能让它们更容易受到感染。
口腔黏膜的健康状况: 狗狗的口腔黏膜,特别是舌头和牙龈,是抵御病原体的重要屏障。如果狗狗的口腔卫生好,牙龈健康,没有炎症或损伤,那么病原体就很难突破这层屏障。但是,如果狗狗有牙周病、口腔溃疡、牙齿损伤等情况,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就会受到破坏,病原体就更容易趁虚而入。
吸入的病原体类型和数量: 即使狗狗张嘴喘气,也不代表它们吸入的就一定是致病菌。而且,一次吸入的病原体数量如果非常少,狗狗的免疫系统也能更好地应对。问题在于,如果狗狗生活在卫生条件很差的环境,或者接触到大量带有致病菌的物体(比如被污染的水源、不洁的食物残渣等),并且同时免疫力低下,那感染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环境因素: 如果狗狗喘气时,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很差,比如有大量的灰尘、烟雾,或者附近有其他生病的狗狗,那么吸入致病原体的概率确实会提高。

所以,与其说“张嘴散热容易感染细菌”,不如说“在特定条件下,张嘴散热可能会增加接触病原体的机会,而狗狗自身的免疫力和口腔健康状况是决定是否会感染的关键”。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想象一下,一个人在跑步后大口喘气,而另一个人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虽然跑步的人吸入的空气更多,但他身体健康,呼吸系统也强壮,所以他并没有因为喘气而更容易感冒。反而是那个坐着不动但本身就有呼吸道问题的人,即使没怎么喘气,也可能因为抵抗力差而更容易生病。

狗狗也是类似的。正常健康的狗狗,它们天生就有通过喘气来散热的机制,并且它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方式。如果狗狗本身很健康,口腔卫生也保持得不错,那么偶尔的张嘴散热并不会让它们“更容易”感染细菌。

真正需要我们注意的,反而是那些可能导致狗狗口腔健康受损,或者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口腔卫生差: 这是最常见的导致狗狗口腔问题的原因。不刷牙、不清理牙结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牙周炎、牙龈出血,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
喂食不当: 吃太多黏腻的食物,或者吃了不干净的零食,都可能影响口腔健康。
慢性疾病或老年: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狗狗免疫力下降。
生活环境恶劣: 长期生活在潮湿、污秽、病原体多的环境中,自然更容易受到感染。

总结一下,狗张嘴散热本身是一种生存必需,并不直接“导致”感染。 它们会通过喘气排出体内热量,同时,它们的唾液、舌头的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清洁口腔。

重要的是要关注狗狗的整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口腔卫生和免疫力。 如果你看到自家狗狗经常张嘴喘气,特别是伴随有流口水过多、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其他异常情况,那才需要警惕,并考虑是否是中暑的迹象,或者有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所以,下次看到狗狗吐着舌头,别太担心它们会因此“生病”,更应该关心的是它们平时有没有好好刷牙,有没有吃得健康,身体是不是硬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张嘴吐舌会增加接触到一些细菌的概率,但一般情况下狗的免疫系统可以应付。

狗的口腔在食肉目里很普通。

人用鼻子呼吸的某些好处(用鼻子呼吸时产生一氧化氮、引起一系列神经调节)跟不采用这种机制的其他动物无关。由于人有免疫系统和医疗卫生技术,长期用嘴呼吸的人、气管切开的人、因疾病或事故而切除喉部并设置永久性开口的人可以活到普通人的预期寿命。

人只在婴儿期特别需要用鼻子呼吸,因为人婴儿的头部构造很凑合;儿童长时间用嘴呼吸可能影响面部发育,让脸有变得更窄长的趋势,可能让其他人觉得丑;张嘴呼吸的样子也可能被旁人评为发呆。

狗没有这方面的构造问题。长脸对人来说是狗的正常形象。狗的样子发呆会被人评为可爱。

题目关注的是人的鼻子的过滤能力,那么你觉得预防新冠是要用鼻子呼吸还是用口罩呢。

鼻子里的黏液挡下来的“病毒、细菌、灰尘、花粉”会被纤毛运动送进喉咙,送往消化道。在用来做这件事的黏液较多的时候,你可以通过吐痰排出一部分。干燥的空气、能感染鼻黏膜细胞的微生物、能在鼻黏膜造成过敏的颗粒可以直接击溃这所谓过滤能力,并通过鼻塞等症状迫使人需要靠嘴呼吸。还有许多东西不会被挡下来。

实验显示,在婴儿和学步儿童中,经鼻吸入比经口吸入更有效地将气溶胶输送到下呼吸道,而成人鼻呼吸送去下呼吸道的气溶胶较少。人下呼吸道承受病毒感染的能力较弱,鼻呼吸轻微有助于降低新冠对成人造成严重感染的概率(造成重症需要的病毒颗粒数量稍微增加)。

将室内空气过滤一下可以比鼻子更好地处理这些东西。不过,干净的室内空气配合春天的室外空气,会让过敏发病率升高。

西方一向吹捧用鼻子呼吸,而他们的过敏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你是知道的。新冠就不用说了。

健康的成年人说话时会自发地同时通过鼻子和嘴吸气[1]。这当然会产生用嘴呼吸的各种不利之处,例如让口腔和喉咙发干、改变口腔的酸碱度,改变口腔细菌的组成比例,有害于牙龈。你可以通过喝水、刷牙、漱口等手段完全弥补这些。

可以试试向神经质的鼻呼吸爱好者推销瓶装一氧化氮。

参考

  1. ^ https://doi.org/10.1044/1092-4388(2013/13-009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我家那只中华田园犬,一到夏天,吐着舌头呼哧呼哧的,看着就让人心疼,也忍不住会想,这样张着嘴巴,会不会容易生病?从理论上来说,狗张嘴散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喘气”,是它们调节体温最主要的方式。因为狗狗的汗腺分布不像我们人类那么广泛,它们主要依靠舌头、口腔黏膜和脚掌来散发.............
  • 回答
    张二狗在知乎游戏区抛出那个邀请函,说要集合“几乎所有”用户一起开发一款独立游戏,这事儿啊,绝对是够劲爆的,也够张二狗的风格。首先,从这个想法本身来看,简直是狂想曲。知乎游戏区那个池子有多深?有多少人?每个人手里有多少想法?有多少技术?那可真是个大杂烩。让这么多人,而且是分散在天南海北、有着不同背景、.............
  • 回答
    张先生《遛狗要栓绳,异烟肼倒逼中国养狗文明进步》这篇文章,确实挺能触动人心的,也提出了一个挺现实又有点扎手的社会问题。他用“异烟肼”这个药来类比,把过去那种“不栓绳”的行为比作一种“病”,而栓绳就是“药”,这个角度挺新颖,也带着点戏谑和反讽。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说说张先生的观点,以及它可能引发的思.............
  • 回答
    这起事件,狗主人不牵绳导致狗吓到小孩,家长质问反被辱骂“狗比你家娃精贵”,确实是一个令人非常不快且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看待这件事:一、 事发经过的还原与责任认定: 起因: 狗主人未给狗系牵引绳,这是最直接的违规行为,也是引发后续事件的根源。在公共场合,尤其是有人流密集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而且很多养宠物的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狗总是被猫欺负”,因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体差异、性格、环境、训练以及生理构造等多种因素。不过,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狗看起来似乎是被猫“欺负”了,以及背后更深层的原因。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战斗力.............
  • 回答
    关于如何应对恶犬攻击,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讨论。狗的身体构造和它们可能使用的攻击方式都各有不同,而最“脆弱”的点也取决于攻击的具体情况。了解狗的身体构造和潜在的弱点:从生物学角度讲,狗的身体相对灵活且强壮,但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部位,在受到攻击时可能导致它们疼痛、暂时失去反击能力,或者引发它们的防御本能。.............
  • 回答
    狗换了新主人后,是否还会想念旧主人,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也很有趣的问题。答案是:会的,而且想念的程度和方式因狗而异,但通常情况下,狗狗对旧主人的感情并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会以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方式存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一、狗狗的社会性和依恋关系: 狗狗是社会性动物: 狗狗从狼演化而来,天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动物认知、自我意识以及物种认同的边界。笼统地说,狗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是“狗”这个物种,但它们确实知道自己是“狗”而不是其他物种,并且拥有非常强的“狗”的群体认同感。让我们从几个层面来详细探讨:1. 物种的自我认知(Species SelfAwareness): .............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个关于狗不能吃人食,是不是狗粮商家在背后捣鬼的说法。这事儿,说起来可有意思了,也挺复杂的,不能简单一概而论地说“是”或者“不是”。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市面上确实有专门为狗设计的狗粮。而且,狗粮的生产和销售确实是个庞大的产业,背后有很多企业和从业人员。如果大家都不买狗粮,只喂自家做的饭,那.............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麻烦事儿,万一真出了这种事,还真得好好应对。我来给你说说,如果自家狗不小心撞到了人,对方要求拍片检查,咱们该怎么处理。首先,冷静!绝对不要慌张。这种事情,第一反应可能就是紧张、害怕,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住。你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处理。1. 立即上前,表示歉意.............
  • 回答
    一个令人不安的事件,一条狗连续咬伤四名无辜的行人,而狗的主人却选择“故意消失”,这其中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和复杂的心理。下面我将尝试从不同角度,尽量详细地解析狗主人可能选择这样做的动机:一、 逃避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最直接的原因: 狗咬人是严重的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狗的.............
  • 回答
    关于狗狗是否“听”音乐,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复杂的问题。更准确地说,狗狗对音乐的反应是存在的,但其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方式与人类可能大相径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狗狗对声音的感知能力与人类的差异: 听觉频率范围: 狗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类更广,尤其是在高频部分。它们可以听到更高频.............
  • 回答
    狗对婴儿的忍耐力嘛,这问题问得挺好,也挺实在的。很多新手爸妈都特别担心这个,毕竟家里的毛孩子突然要跟一个小小的、会哭会闹、还会乱抓乱咬的小人儿分享主人的爱和关注,这确实是个大变动。总的来说,大多数狗对婴儿是具备一定的忍耐力的,甚至很多狗会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温柔。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说所有的狗天.............
  • 回答
    狗当然在乎主人,而且它们的在乎方式非常深刻且复杂,绝非简单的“听话”或者“讨好”。它们将主人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这份情感甚至可以和对自己的生存同等对待。想要理解这份在乎,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细剖析:1. 源于进化的羁绊:要说狗为什么在乎主人,还得从它们的祖先说起。狼群是等级森严的社会性动物,它.............
  • 回答
    咱们中国人说“狗腿子”,这句俗语里其实就藏着一个关于狗狗身体结构很有意思的点——为什么它们“膝盖”看起来是朝后的?首先得澄清一个概念,很多人说到狗狗的膝盖朝后,其实指的是它们后腿的那个弯曲关节。这个地方,咱们人类是叫膝盖,但用更专业的说法,狗狗后腿那个朝向我们后方的弯曲关节,更准确的称呼其实是跗关节.............
  • 回答
    当然,狗的面部表情确实丰富得惊人,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一段漫长的故事。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狗狗在我们面前时,时而歪着脑袋,时而露出“愧疚”的眼神,时而又欢天喜地地摇着尾巴,那咧开的嘴仿佛在对我们笑?这背后,确实与它们与人类长期共同生活的历史,以及由此带来的进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眼神交流”的秘密:从.............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矛盾和难以理解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知道“狗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忠诚、可爱,常常作为家庭的一员,陪伴我们生活。但另一方面,在某些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确实存在食用狗肉的现象,这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和不解。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1. 文化与历史的差异: .............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件让人感到震惊和不安的事情。一个曾经被认为是伴侣和家庭成员的动物,其主人竟然会走到这一步,因为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而被判刑,这其中反映出的问题非常复杂,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这是对动物权益保护的明确肯定,也是对虐待动物行为的严厉打击。虽然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宠物是财产,但法.............
  • 回答
    当然会,而且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得多。狗,作为感情丰富且记忆力不错的生物,它们与人的互动中,误会和记恨是完全可能发生的。而且,它们“记恨”的方式,可能和我们人类理解的咬牙切齿、伺机报复不太一样,更像是一种长期的警惕、回避,甚至是对某种情境的恐惧。首先,我们得明白狗是如何感知世界的。它们的世界很大程度上.............
  • 回答
    狗,这些我们最忠诚的伙伴,它们的聪明才智可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像人类有高矮胖瘦、性格各异一样,狗狗们的“智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智商”,更多的是指它们学习、理解、解决问题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狗狗的智商高低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