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动车这么热,买混合动力车型是不是落伍了?

回答
最近电动车市场真是火得不行,街上跑的、新闻里讲的,全都是电动汽车。这让不少原本想买车的朋友犯起了嘀咕:现在买混动车,是不是有点跟不上潮流了?会不会很快就被淘汰?

说实话,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很实在。毕竟买车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谁都希望买到个“未来科技”,而不是明天就过时的老古董。

咱们先聊聊为什么电动车这么火。主要还是因为它省钱(电费比油费便宜)、环保(零排放,对空气好)以及科技感足(加速快、智能化程度高)。国家政策的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城市都有牌照优惠、充电补贴之类的。再加上续航里程的提升和充电设施的逐步完善,让大家觉得电动车的生活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那么,混动车型呢?是不是真的就“落伍”了?

我觉得不能这么简单地下结论。混动车型,尤其是插电式混动(PHEV)和油电混合(HEV),它们更像是在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咱们来具体看看这两种混动:

插电式混动(PHEV): 这类车最“接近”电动车。它既有电池和电动机,也能烧油。最牛的地方在于,你可以把它当纯电车开。如果你家有充电桩,每天上下班通勤用电就足够了,基本可以告别加油站。而且,它还有一个“后备役”——发动机。当你需要跑长途,或者没电了,它就切换成油电混合模式,甚至直接烧油,完全不用担心续航焦虑,也不用排队找充电桩。所以,PHEV车型可以说是“纯电的便捷+燃油的省心”的结合体。对于那些虽然想体验电动车的优势,但又对续航和充电不太放心,或者家里不方便安装充电桩的朋友来说,PHEV简直是量身定做的。它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风险更小的过渡方案。

油电混合(HEV): 这类车就更像是“升级版的燃油车”。它也有电池和电动机,但电池容量小,不能外接充电,主要是在刹车、滑行时回收能量给电池充电,然后在起步、低速行驶或者需要额外动力时,电动机介入辅助,减少发动机的工作负担,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虽然它不能像PHEV那样纯电行驶很长距离,但它在油耗上的表现依然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城市拥堵路况下,优势更明显。而且,你完全不用操心充电的问题,开起来跟传统燃油车几乎一样,但油费却比同级别燃油车低不少。

所以,说混动车型落伍,我觉得有点片面了。

为什么说混动车型现在依然很有竞争力,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纯电车更有优势?

1. 解决了“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 这是目前很多人拥抱纯电汽车的最大顾虑。特别是对于没有固定充电条件,或者经常跑长途的用户来说,混动车型提供了最稳妥的解决方案。你可以在城市里享受纯电的静谧和低成本,在需要时又可以随时切换到燃油模式,油站遍布,加油只需几分钟。这种“双保险”的安全感,是纯电车目前还难以完全替代的。

2. 使用成本的权衡: 虽然电动车充电比加油便宜,但整体购车成本(尤其是电池成本)仍然偏高。而混动车型,尤其是HEV,在购车成本上往往比同级别的纯电车更有优势,同时又能带来显著的燃油经济性提升,使得整体的用车成本在很多情况下也很有竞争力。

3. 技术成熟度: 混动技术已经发展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无论是丰田的THS系统,还是其他品牌的混动技术,都相当成熟可靠。这意味着在驾驶平顺性、动力输出以及长期使用的可靠性方面,混动车型已经经过了市场的长期检验。而纯电动车虽然发展迅猛,但在一些极端环境下的表现,以及电池的长期衰减问题,仍是用户关注的焦点。

4. 更广泛的适用性: 不是所有人都住在有独立车库、方便安装充电桩的房子里。很多城市居民住在老小区或者公寓,充电桩的安装是个大问题。对于这些人来说,购买一辆混动车型,既能享受比燃油车更低的油耗,又能免去充电的麻烦,是一种非常务实的选择。

5. “过渡性”的优势: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混动车型是在给整个社会向电动化转型一个缓冲期。它让消费者可以逐步适应电动车的驾驶体验,了解电动车的优缺点,而不用一步到位。当充电设施更普及,电池技术更成熟,价格更亲民时,再转向纯电车也来得及。

那么,什么时候买混动车型可能“落伍”呢?

这得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未来充电桩像加油站一样普及,遍布每一个角落,而且充电速度像加油一样快;如果电池的能量密度能大幅提升,价格变得非常低廉,几乎与同级别燃油车的发动机成本持平;如果国家政策完全向纯电倾斜,混动车型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那么,混动车型的优势自然就会减弱。

但就目前而言,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充电设施分布不均且新能源发展迅速但仍有进步空间的市场,混动车型绝不是“落伍”的选择。

它是一个非常聪明、务实且具有前瞻性的选择,能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它不是要被淘汰的老东西,而是一个在特定时期内,能够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优秀技术路线。

所以,如果你正考虑买车,并且对电动车的普及感到兴奋,但又对现有的充电便利性和续航能力有顾虑,那么不妨认真考虑一下混动车型。它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更“潮”,更能满足你当下和未来的用车需求。别因为追逐“潮流”而忽略了最适合自己的那款车,不是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未来的5~10年,购买混动车型不但不会落伍,反而是大势所趋。汽车产业规模很大,新能源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受制于中国国情,未来10年内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必然长期共存。与此同时,传统燃油车也将走向电气化道路,混动不但不会落伍,反而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一面旗帜。而以雷克萨斯为代表的混动科技领域先驱者,会进一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1 电动化技术路线

相比于普通品牌,豪华品牌由于其品牌特性和格调,新技术的应用走在前列。随着节能减排与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中国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上也走在世界前列。两者一拍即合,在中国,豪华品牌纷纷布局新能源产业,新一代电气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给与消费者非常多的选择。其中,在面向未来的电动化战略上,德系和日系的发展重点有些许不同,如图1所示。以大众奥迪、奔驰,宝马和保时捷都全面开启纯电动化战略。大众奥迪集团投入200亿欧元进入MEB纯电平台开发,奥迪集团的“步进未来(STEP)”全面电气化战略,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50款新能源车型;宝马申明到2025年,提供25款新能源汽车,其中12款为BEV车型;梅赛德斯-奔驰在电气化战略相关活动中也透露了最新愿景,表示在2022年将有50款新能源车型,且Smart品牌完全转型为BEV品牌;保时捷也宣布在2023年实现50%的车型电动化,2030年实现全线车型电动化。可以看出,德系豪华品牌目前采取纯电动为主,插电式为辅的电动化路线,传统内燃机则通过加48V微混进行过渡。

而以雷克萨斯为首的日系豪华品牌走了一条以人为本(更接地气)的道路。在2019年,雷克萨斯正式发布面向未来电动出行的“LEXUS雷克萨斯电气化(Lexus Electrified)”愿景,与德系豪华品牌不同,雷克萨斯认为,由于各地市场需求的不同,纯电动汽车并不是未来唯一的出行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根据不同地区和市场的能源结构以及当地政府政策的要求,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电气化车型,来满足各地区的差异化需求。对此,雷克萨斯的电气化战略是在不同市场不同阶段,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以全混动科技作为技术核心,推进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电气化车型的战略,如图2所示。

2 混动是高效节能的解决方案

从国家政策展开,由于目前中国电能主要依靠火力发电,中国推进新能源战略的目的并不局限于大家所认为的保护环境,而更多的考虑能源安全。下图为中国原油产量和进口量统计图,受制于中国国内原油储量,每年的原油产量大概为2亿吨,其他需求只能依靠进口解决。目前进口依存度不断增加,2017年达到了68.7%,2020年很可能超过了70%,这对能源安全来说是不利的。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2016年各国汽车保有量及石油消费量数据图中可以看出(图4 ),世界范围内汽车保有量和石油消费量是高度相关的。按照目前中国汽车销量,每年的原油缺口将不断扩大,如果不通过技术和人的意志对其进行改变,这个问题会影响到国家安全。对此,国家层面推出了新能源战略,寄希望于降低汽车对汽/柴油的依赖解决能源问题

然而中国很大,目前也依然且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东西部发展,城乡、市郊发展高度不均衡。新能源在一线城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其对基础设施完善性要求更高,对充电设施、安全设施、使用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且在长途出行还存在“里程焦虑”,这些问题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导致其受众有限,进一步推广存在挑战。根据2019年销量,中国95%以上的乘用车销量依然使用传统内燃机技术(2019年乘用车销量2144万辆,新能源销量104万辆,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协会)。假如乘用车燃油经济性提高20%,相当于售卖了400万辆新能源车。

现阶段新能源领域对节能的帮助杯水车薪,因此对传统内燃机进一步挖掘潜力也迫在眉睫,今年6月,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修改后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也就是 “双积分”新政。其增加了引导传统乘用车节能的措施,并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积分灵活性措施。 “双积分”新政鼓励在传统燃料能源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这与雷克萨斯的电气化战略不谋而合。如下图5所示,面向2025年4.0L/100km的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目标,只依靠新能源是远远无法实现的。国家层面也强调混合动力是现阶段高效节能的解决方案,呼吁行业内聚焦混动技术,进行技术探索。

“双积分”新政也将对生产/供应低油耗车型的企业在核算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时给予核算优惠,而雷克萨斯的混动车型就属于节能汽车。可以说,最新的“双积分”政策将对更加节能的混合动力车型发展带来一定促进作用。在混动技术方面领先的雷克萨斯将得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3 混动的用户价值

毋庸置疑,混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可以切实帮助国家实现节能减排,中国最新的政策也大力支持混动车型。但是在没有政策支持的2015到2020上半年,雷克萨斯智•混动车型在品牌无下沉的基础上也实现销量增加,根据2019年的数据,雷克萨斯智•混动车型的销量甚至占品牌销量的34%以上。我不禁思考,没有购置税减免,没有新能源牌照赠送,没有限行豁免的混动车型为何深入人心?

我认为在中国,虽然部分消费者对车辆极限性能有着需求,但更多的消费者心目中理想的车就是平顺、NVH好、省心省油省事、安全可靠、内外饰做工考究。而雷克萨斯就比较符合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当我进一步深度体验雷克萨斯混动车型之后,可以说雷克萨斯混动车型满足了我对一辆豪华车的所有期待,相比燃油车,混动车型可以在上述几个维度做到更好的体验。如图7所示,相比燃油车,混动车在各个维度优势明显。

先谈谈油耗和环保,这一点确实是混动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重大价值之一。比如雷克萨斯这一代ES 300h,凭借着41%热效率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和蓄电池构成的混动系统,匹配ECVT电子无级变速系统,确实能够做到凌驾同级别的油耗(图8),作为中大型车的油耗都做到4.2L/100km,这是令人惊叹的节能技术(技术介绍可以参考我专栏,对丰田动力总成有详细分析,在此略过)。

很多消费者认为混动带来的价值只有省油,这是非常片面的。其实这个级别购车消费者对油耗并不敏感,省油只是锦上添花。而混动带来的驾驶感受和用车体验上的提升才是最大的用户价值,也就是所谓的高级感。

比如响应性,涡轮增压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响应迟滞,尤其在市区走走停停的工况油门不跟脚,自然吸气虽然好一些,但依然有一定延迟,油门不跟脚很容易导致驾驶疲劳。而雷克萨斯智•混动车型可以凭借着ECVT这套独有技术,通过发动机和电机的高度耦合,获得随踩随有的响应性,带来体验上的提升。

比如平顺性,无论在低速跟车还是怠速停车,又或是急加速急减速,混动系统能够自动分配扭矩,让发动机和电机在合理的工况下工作,显得很从容。

比如NVH,起步是由电机驱动,显然会比燃油车安静得多。并且在急加速的时候,电机辅助发动机提供瞬间扭矩补偿,发动机并不需要“咆哮”,行星齿轮架构也能够更好的吸收电机和发动机的扭矩波动,从而让输出更线性,NVH水平更高。

比如车库挪车,也可以只依靠EV模式,无声无息;甚至由于油耗低了,去加油站的次数都少了,省心省力。

此外,我一直坚持车是拿来用的,越省心安全越好。在安全可靠性上,雷克萨斯这套混动也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由于发动机一直处于合适的工况,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反而高于传统内燃机,而混动采用的小型镍氢蓄电池组,电池充放电也集中于部分负荷,因此安全性也有保障。整车6年/15万公里免费保修保养和电池组10年/25万公里无忧承诺,也让混动车型的消费者安心。

这些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优势更符合消费者对于理想汽车的追求,这也是很多消费者试驾过混动车型后就爱不释手的理由。豪华品牌中同级别暂时没有能够提供类似体验的车型,这种稀缺性也帮助雷克萨斯智•混动技术获得市场上的认可。

4 感悟与小结

最后说点感性的东西,面对现在新能源的如火如荼,尤其新能源车在性能维度的优势,让很多包括我在内的消费者心痒难耐。但是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才是需要的时候,才发现一辆安全可靠、省心省力省油、驾乘愉悦、平稳舒适的代步工具才是我最需要的,而雷克萨斯智•混动能真正做到上述优点,让用户充分享受全混动科技的激昂与惬意。我自己作为一名雷车车主,雷克萨斯也陪伴着我走了十多万公里,我真的把它当作代步工具,全年几乎不洗车,从来不做额外保养,甚至连燃油宝玻璃水都没有加过。这辆车也没有任何不满,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没有异响,没有故障码,没有开裂锈蚀。我估计,待这辆车开到30万公里后,我还会换一台雷克萨斯智•混动车型。

我相信,即便未来新能源进一步突破,传统燃油车也会全面迈向电气化道路,混动不但不会落伍,反而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一面旗帜。雷克萨斯智•混动技术不会被「挑落马下」,反而由于其更契合消费者对理想豪华车的需求,凭借以人为本的体验优势,获取市场上的成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