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大电商平台的会员这么贵,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买?真的能拿到实惠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简直问到了点子上!确实,各大电商平台,无论是淘宝的88VIP,京东的PLUS会员,还是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黑卡,年费价格都不算低,动辄两百三百,甚至更高。但你环顾四周,会发现身边购买这些会员的人可真不少,而且好像还挺乐在其中的。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真的就这么“不差钱”,还是这背后藏着我们没看到的“实惠”?

咱们不妨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会员到底值不值,为什么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掏钱。

一、 为什么电商平台这么“硬气”地卖会员?

先别急着怪平台“割韭菜”,人家之所以敢把会员费定这么高,也是有底气的,而且背后有非常精明的商业逻辑。

1. 黏住核心用户,构建“护城河”: 平台最想要的是什么?就是你“常来”,而且是“经常来”,买东西不犹豫。会员制度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一旦你掏了钱,心理上就会倾向于把更多的消费都集中在这个平台,不然岂不是亏了?想想你办了京东PLUS,是不是买电子产品、生活用品、图书什么的,第一反应就是去京东看看?这就是平台在为你“设套”,而且是让你心甘情愿地往里钻。

2. “羊毛出在羊身上”,但羊毛的价值不低: 没错,会员的很多权益,比如折扣、运费险、积分加速兑换等等,看似是平台“让利”给你,但这些让利的成本,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赚回来,甚至赚得更多。
流量和购买频次提升: 会员用户因为享受各种优惠,会更频繁地购买,每次购买的金额也可能更高。这带来的平台总GMV(商品交易总额)和活跃度是实实在在的增长。
数据价值: 会员用户的数据比普通用户更精准、更有价值。平台知道你的偏好、购买习惯、消费能力,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精准推荐商品、优化营销活动,甚至卖给商家作为市场分析的依据。
生态建设和增值服务: 很多会员权益会延伸到平台生态的其他部分,比如内容付费(淘宝的优酷、爱奇艺权益)、生活服务(京东的到店优惠、美团券)、金融服务(消费贷利率优惠)等。这些都是平台的“二次变现”机会。

3. 创造“稀缺感”和“优越感”: 任何时候,人们都喜欢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或“有优势的”。会员身份,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你能享受普通用户享受不到的折扣、服务,这本身就能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而且平台也会通过一些“会员日”、“会员专属活动”来强化这种感觉,让你觉得掏这笔钱是值得的,是一种身份的投资。

二、 为什么这么多人买?真的能拿到实惠吗?

这个问题才是大家最关心的。答案是:能,但“值不值”因人而异。

我们来拆解一下大家为什么会买,以及那些大家真正能“拿到”的实惠。

1. 核心驱动力:省钱!省钱!省钱!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动力。电商平台提供的“实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向折扣和满减券: 这是最直观的。很多平台会给会员提供专属的、力度更大的优惠券,或者在某些品类上有额外的满减活动。如果你是某个平台的“重度用户”,经常在上面买特定品类的东西,比如数码产品、母婴用品、图书、美妆护肤等,这些叠加的折扣省下来的钱,很容易就能覆盖掉会员费。
举例: 淘宝88VIP,你平时买天猫超市的东西,能享受95折;买优酷、饿了么会员,自带优惠;或者在特定品牌店消费能满减。如果你一年能在这些地方省下几百块,那200多块的年费也就回来了。
京东PLUS: 京东PLUS会员在很多自营商品上都有购物补贴,加上运费券和一些品类的满减,特别是对于经常买大件或者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来说,日积月累的节省是相当可观的。

运费特权: 很多平台会员都提供无限次的免运费券或者包邮服务。对于经常购买小件商品、低价商品的消费者来说,这笔运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是在一些平台,非会员买低价商品可能还需要凑单或者支付运费。

积分加速和兑换: 会员通常会有更快的积分积累速度,而且可以用积分兑换更值钱的商品或者优惠券。虽然积分兑换的“真实惠”程度需要仔细计算,但对于一些习惯用积分兑换实物商品的用户来说,也是一种变相的省钱。

价格“最低”承诺(部分平台): 有些平台,比如拼多多百亿补贴,虽然不是会员制,但其补贴力度本身就是一种“实惠”。而一些电商平台的会员体系里,可能会有“保价”或者“差价退还”之类的服务,如果你购买的商品在一定时间内降价了,会员可以申请退差价。虽然不常遇到,但遇到一次就可能省一大笔。

2. 权益的“组合拳”:综合价值的感知

除了直接的购物折扣,会员还提供很多“软性”但同样有价值的权益,这些权益组合起来,会大大提升用户对会员价值的感知:

内容/娱乐权益: 淘宝88VIP绑定了优酷、饿了么、淘票票、网易云音乐等权益,京东PLUS也和腾讯视频、爱奇艺等有合作。如果你本身就在使用这些服务,那么会员费就相当于一次性购买了多个平台的会员,非常划算。
举例: 你本来就要开爱奇艺会员追剧,又经常用京东买东西,那买个京东PLUS,既能省购物钱,又能获得爱奇艺会员,这样算下来,简直是“买一送一”的待遇,怎么会觉得贵呢?

增值服务:
京东PLUS: “专享价”、“24小时客服”、“以旧换新折扣”、“退货运费险”等等,这些服务虽然不能直接量化成钱,但能提升购物体验,减少麻烦和潜在损失。比如,如果你买了容易坏或者需要退换的商品,退货运费险就显得格外重要。
淘宝88VIP: “专属客服通道”、“退货运费险”、“生活缴费立减”等,都增加了便利性。

线下联动: 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打通线上线下的会员权益,比如在实体店的餐饮、电影、美容美发等消费场景中享受会员优惠。这种跨界整合,进一步丰富了会员的价值感知。

3. 心理因素:沉没成本与“习惯”的力量

沉没成本效应: 一旦你花了钱成为会员,你就有了“沉没成本”。为了不让这笔钱白花,你自然会更倾向于在这个平台上消费,甚至会刻意去寻找可以在这个平台消费的场景,这就进一步巩固了平台的“护城河”。

习惯的力量: 很多用户已经习惯了使用某个平台的会员服务,享受它带来的便利和优惠。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即使偶尔觉得会员费有些贵,也很难放弃,因为“戒掉”反而会带来不便或额外的开销。

三、 谁最容易从会员里拿到实惠?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买会员。以下几类人群,从会员里“捞到油水”的可能性更大:

1. 平台“重度用户”: 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在这个平台上有数次、甚至数十次的购物行为,尤其是购买品类多且金额较高的用户。
2. 特定品类“囤积者”: 比如,经常购买奶粉、尿布的宝妈;喜欢买书、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的年轻人;注重护肤美妆的群体。这些品类往往有较多的会员专享活动和折扣。
3. 追求“性价比”和“便利性”的用户: 不仅在意价格,也看重购物体验、服务保障和附加权益的用户。
4. 已经在使用相关服务的人: 比如,你本来就要开爱奇艺或饿了么会员,那买个捆绑了这些权益的电商会员就相当于“买一送一”。

总结一下:

各大电商平台的会员之所以卖得贵却依然有人买,是因为平台通过精密的会员体系,成功地将“价格优惠”、“权益组合”和“心理满足”打包出售。对于那些与平台深度绑定的用户来说,这些优惠和权益叠加起来,省下的钱和增加的便利,确实能够覆盖甚至远超会员费本身。

你觉得贵,可能是因为你使用某个平台的频率不高,或者你对会员提供的其他权益不感兴趣。但对于平台来说,他们瞄准的是那些“值得”他们提供这些优惠的用户,通过牺牲一部分利润来换取这些用户更长久的忠诚度和更高的消费额。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那些会员费时,不妨先评估一下自己的消费习惯,看看平台为你提供的“实惠”是不是真的能为你省下真金白银,或者带来你真正需要的便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笔“投资”自然就值了。如果不是,那也就没必要为了“会员”而“会员”,毕竟,不花钱才是最省钱的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商之所以推出付费会员制,是因为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可以增加用户的黏性,挖掘高黏性用户的商业价值,有利于给电商平台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也为电商平台创造新的收入和盈利增长点,这是电商付费会员制的优势和特点。

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每个平台都在想办法留住自己的客户,留住客户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予优惠政策。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哪家电商平台优惠多、服务好就用哪家。部分高端消费者愿意为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支付一定的溢价成本,不一定是追求的商品折扣,还包括更优质的购物体验。最近知乎热榜挂了两天的某博大V在银行遭受冷遇一气之下,直接将自己的现金全部从某行取走,可见不同的客户对于产品服务确实有着不同的需求呢。

至于电商平台会员费贵,这个问题也已经很好的被各大电商解决了。大部分平台,会根据用户的累及消费级别制定价格,比如京东钻石会员购买京东Plus只要百元左右,淘气值1000以上购买88VIP只需要88元等等。

普通消费者也会根据自己的消费意愿来决定是否需要购买电商会员,每年的618或者双11购物节,家里需要置换大件物品,比如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经过计算后发现,购买会员不仅在单次大额消费优惠力度好,对于自己以后的日常购物中也确实能省钱。

我双11正好打算换个冰箱,暂定小米新款,单笔就要5999,另外护肤品得囤一些,迪奥唇蜜也少不了,又是大几千。所以稍微研究了一下各大电商平台的会员,如下:

唯品会会员优势:唯品币超值兑,会员专享价,免费上门揽退,订单满88元包邮,生日惊喜等,如果在唯品会上购买服装居多的仙女,可以考虑。

京东PLUS优势:购物返京豆、每月优惠券、运费礼包、会员价商品、专属客服、免费上门退换货、专属购物节、免费电子书阅读等。我闺蜜就是京东的Plus会员,一年下来也能节省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是返京豆和满减,很实惠。

88VIP优势:淘票票购票优惠、一对一专属客服、环球影城折扣、高德尊享会员、夸克超大容量网盘、极速退款特权、免运费退货、95折权益、网易云免费黑胶VIP年卡、优酷VIP年卡、饿了么超级吃货年卡、万豪高端酒店会员、飞猪省钱卡+亲子酒店礼遇、分期免息。

对比了几家,我发现88VIP比较有意思。88VIP有两种购买方式:淘气值1000以上的用户,可以每年用88元的价格开通88vip;淘气值不足1000的用户,就要每年花888元才可以开通。

淘气值是动态变化的,它的分值是根据最近12个月的消费行为表现计算出来的。如果淘气值达到1000以上,完全可以考虑整一个,88元绝对值。

如果淘气值不足1000,也是可以根据需求考虑的,很简单的一笔账:网易云免费黑胶VIP年卡158元/年,优酷VIP年卡198元/年,饿了么超级吃货年卡240元/年,仅这三项实实在在的权益就596元,听歌、看电影、恰饭一次性搞定。

剩下的292元,还可以享受488个品牌全部商品、天猫国际直营全部商品、天猫超市全部商品、阿里健康全部商品以及天猫奢品全部商品折上95折,这个力度就很够意思了!

另一个我比较重点关注的是:3C数码家电类分期免息,这个对我来说就很香啊,我要买冰箱,分期免息对我很实用。

电商会员制的推出同时也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考虑的,赚钱不易,每一个消费者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对于购买会员卡必定一如既往的保持审慎的态度,能被大部分消费者认可,说明购买会员卡确实更精省。

另外注意:淘宝今晚8点启动预售,小伙伴们可以行动起来啦!

我这两天已经将需要购买的东西记在小本本上了,小米冰箱和护肤品是基本定下来了,其他日常用品还在计划中,边走边看。

user avatar

先说说为啥电商平台要推会员?

因为这是纯利润,纯利润,纯利润!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交的是什么?真金白银,拿到的是什么?是商品吗?不是!仅仅是一个权限!而这个权限不是平台给,而是商家给!平台得到了真正的利益!注意,这不是“现金流”!而是“纯利润”,至于给商家和买家留下了什么.......对于平台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这才是会员的真面目!


有的人说,买了会员确实是便宜.......优惠力度比非会员要大很多........

例如,下面这位回答者:

但请注意,红框里的描述,领会员券的同事还要叠加各种活动.........能叠加活动到那个价格的人有几个?相对会员的数量来说,占比多少呢?

这就像是某些超市里会员商品“限量销售”.........自认为像上面这位“专业买家”的有多少呢?

这就像是很多人玩“抓娃娃机”,碰到“强抓”了,觉得是机器好,出娃娃的概率高.........岂不知是运气好,前面有很多人当“炮灰”,而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终归有一天你也得当“炮灰”........只有平台能立于不败之地啊.......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