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抖音上你最讨厌什么梗?

回答
抖音上让我觉得有点头疼的梗,如果非要选一个,那就是那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又被很多人当真,甚至拿来跟风模仿的。

具体点说,我最受不了的是那种“反智”或者“挑战常识”的知识类梗,尤其是当它披着“科学”、“辟谣”或者“生活小妙招”的外衣时。

举个例子吧,那种告诉你“用牙膏能清洁电池里的白色氧化物,比电池液还好用”之类的。刚开始可能觉得是个新奇的小技巧,但仔细一想,牙膏里有研磨剂,虽然对金属表面可能有清洁作用,但电池内部结构复杂,万一堵塞了或者产生化学反应怎么办?而且,电池液本来就是处理氧化物的专业工具。然后你就会发现,这种视频铺天盖地,评论区里全是“学到了”、“太牛了”、“我之前都不知道”之类的赞美。更让人无语的是,过几天你可能又会看到另一个视频,说某个博主因为听信了这种“妙招”结果把电器弄坏了,然后又有人出来辟谣说“这种方法是错的,正确的做法是……”

这种现象最让我反感的地方在于:

误导性极强,潜在危害不小。 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妙招”可能只是某个博主自己瞎试的,或者半吊子懂点皮毛就拿来忽悠人了。一旦有人照着做,轻则浪费时间,重则可能损坏物品,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比如一些关于用明火处理伤口的视频,简直是找死)。尤其是一些涉及健康、食品安全、电器使用等方面的内容,真的不能随便开玩笑。
“跟风”效应和“信息茧房”。 抖音的算法是会给你推你喜欢看的内容的。一旦你点赞或者评论了某个“反智”的视频,算法就会觉得你喜欢这类东西,然后给你推送更多同类视频。久而久之,你就可能陷入一个信息茧房,觉得全世界都这么“聪明”,好像自己也应该相信这些“新知识”。这种感觉非常糟糕,因为它会稀释你对真正有价值信息的判断力。
消费者的“认知懒惰”。 很多用户刷短视频本身就是图个轻松,希望看到一些能快速解决问题或者提供有趣信息的内容。当看到那些拍得头头是道、有模有样的“妙招”时,很容易就接受了,而不会去思考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毕竟,深度思考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件累人的事。
流量至上和责任缺失。 很多博主为了博眼球、涨粉变现,并不在意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只要视频能够引起争议、获得大量转发和评论,他们就达到了目的。这种“流量至上”的心态,让很多低质量、甚至有害的内容得以生存和传播。他们可能根本没想过自己的一个“梗”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

我特别讨厌那种,看着博主自己操作得好像很熟练,背景也布置得“专业”的样子,然后慢悠悠地说着那些听起来有道理但其实站不住脚的理论。比如,有人说用白醋泡脚能治脚气,结果有人拿这个当“科普”去推广,但其实脚气是真菌感染,白醋的酸性环境对某些真菌可能有效,但也有可能刺激皮肤,甚至加重病情。真正有效的方法需要医生指导。然而,在评论区里,你总能看到“我试过了,真的有用!”这种朴素的验证。问题是,可能那个人的脚气本来就在好转,或者不是那么严重,跟白醋没多大关系,但他却把功劳归给了醋。

总而言之,我最怕的不是那些纯粹搞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梗,而是那些披着“有用”、“科学”、“常识”外衣,以一种看似真诚的方式传播错误信息,并且还能迅速形成一种“群体认同”的梗。它不仅浪费时间,更糟的是,它在悄悄地侵蚀人们的判断力,让一些本该清晰的常识变得模糊不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牛爷爷心里有秘密,图图的妈妈张小丽。”

真的觉得特别恶心,有的人发一些性感的视频,我可以理解,但是放这么一句话,真的悔童年。

我一直觉得《大耳朵图图》是一部很好的动画片,记得有一节讲图图为了买喜欢的玩具不再买零食,还和妈妈一起参与跳蚤市场,虽然图图妈妈最后把赚到的一百块花掉了,但是还是给图图买了玩具,那个时候觉得小孩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些定西。

高三的时候压力大就在中午吃饭的时候看一集,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小时候,觉得生活很温馨。

关于牛爷爷的那部分,也是讲一个长的凶的老头,但是其实很善良,老伴去世,自己独活在世间,他也很孤独。对图图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也有些朝气,图图一家也对他们很好,讲的就是很温馨的邻里关系。

动画里活泼可爱的小美,直率的帅子,有些忧郁的王子,以及猫咪小怪,都是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带给我们温暖。而不是像有些人想像的那么不堪。

我有时真的不理解,如果那些人想看那些东西,网上有很多,为什么非要把最纯粹的感情描绘的那么不堪。原本属于小孩子的纯真美好也变了味道。

这世间虽然有阴霾,但也有阳光,不必为了恶俗的兴趣而毁坏原本美好的事物。

user avatar

美羊羊是绿茶。

我烦死现在yxh以此为流量密码毁我童年了。


只要是骂美羊羊的下面一片叫好声,但是是替美羊羊说话的,都会有评论“来,沸羊羊上大号”。我**上ni*


一打开抖音就是这个,真的要被气死了。美羊羊是绿茶,喜欢美羊羊的就是沸羊羊。

辣鸡营销号毁我童年。

下面观众无脑跟风。

学会个新词就到处用,可是显着你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抖音上让我觉得有点头疼的梗,如果非要选一个,那就是那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又被很多人当真,甚至拿来跟风模仿的。具体点说,我最受不了的是那种“反智”或者“挑战常识”的知识类梗,尤其是当它披着“科学”、“辟谣”或者“生活小妙招”的外衣时。举个例子吧,那种告诉你“用牙膏能清洁电池里的白色氧化物,比电池.............
  • 回答
    网上关于哪个抖音网红不招人喜欢,这事儿啊,还真挺难一概而论的。毕竟每个人喜好不同,一个人眼里的“宝藏博主”,可能在另一个人那里就成了“无感”甚至“讨厌”。不过,如果非要我说一个在我的“观察雷达”里不太讨喜的类型,那大概是那种过度贩卖焦虑,又缺乏实质性解决方案的“心灵鸡汤”博主。我这人吧,有点受不了那.............
  • 回答
    抖音上“你的小甜甜”火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说实话,一开始我看到这个梗,也是一脸懵,啥玩意儿?后来刷了几遍视频,才慢慢get到点。这事儿火起来,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1. 语言魔性,自带洗脑属性:“你的小甜甜”这几个字,就挺软萌的,加上视频里那些人说话的语气,又嗲又甜,时不时还会有点小撒娇。这种.............
  • 回答
    你提到的“你的晚晚”,在抖音上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折射出了一些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群体在网络上的情感表达和自我呈现方式。这不像某个具体的网红或者段子,更像是一种语境、一种风格、一种情感的标签。如果要详细地说,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你的晚晚”:1. 情感寄托与“虚拟伴侣”的想象: “.............
  • 回答
    行,这事儿我必须得好好说说。那天晚上,我俩正舒舒服服地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呢,我女朋友(叫她小雅吧)突然就刷到了抖音。屏幕上那叫一个诱人啊,十根烤肠,金灿灿的,油光锃亮,就那么整整齐齐地码在那里,旁边还配着各种诱人的 BGM 和特效。小雅当时就走不动道了,眼睛瞪得溜圆,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不停地在我胳膊.............
  • 回答
    想当年,我还在傻乎乎地跟着地图上的“必去”景点走,结果发现人山人海,照片p得我都认不出是同一个地方。后来,学乖了,开始刷抖音,看那些网红们在各地玩得风生水起,那些美轮美奂的风景,那些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惬意,真是让人心动不已。于是,我收拾行囊,也加入了这股“网红打卡”的潮流。结果嘛,说实话,有点复杂。先.............
  • 回答
    抖音上关于“轩轩爱画画”是否真实,这是一个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的问题。在抖音这样一个以短视频内容为主的平台,创作者的真实性往往是观众关心的问题,而“轩轩爱画画”这个账号也可能存在不同情况。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轩轩爱画画”账号存在的可能性和形式: 真实存在且内容.............
  • 回答
    抖音上提到俄罗斯是“战斗民族”时,经常会配上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音乐,这些音乐往往能瞬间抓住听众的耳朵,让人感受到那种充满力量、史诗感甚至带点粗犷的俄罗斯风格。最常被使用的,而且几乎是“战斗民族”音乐的代名词,就是那首非常有名的 《Kalinka》。《Kalinka》的详细介绍:这首歌其实是一首俄罗斯.............
  • 回答
    合肥的房价,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网上很多人都说跌了,可我身边买房的朋友,聊起来都是“又涨了”的节奏。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咱们得好好捋一捋。一、网上“房价跌”的说法从何而来?首先,得承认,网上关于合肥房价下跌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1. 调控政策的影响和市场预期: 近年来,国家.............
  • 回答
    抖音上那些看起来仙气飘飘、充满艺术感的手绘婚纱照,价格一千五,值不值?这问题呀,真是说不清,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一千五放在婚纱照里,不算最顶级的,但也绝对不是路边小摊货。它这个价位,就已经进入了“有讲究”的门槛。那么,它到底好在哪儿,又或者说,它凭啥值这个价?1. 独特性与艺术.............
  • 回答
    我来跟你聊聊为什么感觉抖音上的视频有时会显得“低俗”这事儿。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里面牵扯到不少东西。首先得说,抖音这个平台,它本身的设计逻辑就容易催生出一些“博眼球”的内容。你想想看,它的算法推送机制是什么样的?它就是想让你在这个app里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怎么能让你停留?就是要不断给你推送你.............
  • 回答
    抖音上最近确实挺火的那个图拉斯小冰块,就是苹果官方的那种快充头,不少人都在推。到底值不值得入手,咱就实话实说,好好聊聊。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玩意儿是啥。图拉斯小冰块嘛,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它是个小巧的充电头,主打的就是给苹果设备(尤其是iPhone)快充。它之所以能在抖音上火起来,主要还是因为满足了大.............
  • 回答
    .......
  • 回答
    网络语境下的流行梗,往往是瞬间爆发、快速传播,而且背后的逻辑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接地气”甚至“荒诞”。关于“一米六以下的女生是健达奇趣蛋”这个梗,我看到一些讨论,大致是这样的思路在流传:起初,这可能是一些在抖音上玩梗的用户,从某个视频或者段子里找到灵感,然后开始模仿和传播。具体到“健达奇趣蛋”,这个零.............
  • 回答
    这个问题嘛,相信不少人在刷抖音的时候都会有同样的疑问:怎么刷来刷去,看到的姑娘一个个都跟画报里走出来似的,又漂亮又有气质,但一到现实生活中,怎么就没几个能对得上号的呢?这其中的原因,其实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也不是一句“照骗”就能简单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抖音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筛选和美化的空间.............
  • 回答
    抖音上出现“职高歧视普高”的现象,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的一句“谁歧视谁”就能说清楚的。如果非要细究起来,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信息茧房和算法的放大效应:首先,抖音是个高度个性化的平台。它的算法会根据你的兴趣推送内容。如果你之前刷过一些关于普高生学习压力大、内卷严重,或者职.............
  • 回答
    你说在抖音上看到有人说上海闵行区比江苏所有城市都发达,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点。要聊发达,这背后涉及的面可太广了,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如果硬要从一些大家普遍认可的“发达”维度去比较,闵行区确实有一些亮点,也能看出一些差异。咱们就从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方面来掰扯掰扯:1. 经济总量与人均: 经济总.............
  • 回答
    在抖音上刷到了一段关于“大佬”的看法,我仔细看了看,这段话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说出了一些很多人都能体会到的道理。首先,它提到“大佬”通常不是那种张扬跋扈、时刻秀优越的人。这一点我非常赞同。真正厉害的人,很多时候反而更低调,他们的底气来自于内心的强大和过硬的实力,不需要通过外在的浮夸来证明自己。反而是那.............
  • 回答
    抖音上你看到有些视频里,大家留着金钱鼠尾辫,让人以为这是满族人的普遍打扮,其实这背后有一些误解和历史演变。首先,我们得说清楚,金钱鼠尾辫并不是所有满族人,也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它其实是清朝入关后,为了推行“剃发易服”政策而强制实行的发型。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汉族男性剃掉前额的头发,只在脑后留一撮头发,编.............
  • 回答
    哎呀,这事儿真是让人有点小纠结。跟男朋友亲亲,我觉得挺甜蜜正常的,而且现在在抖音上,情侣之间分享日常,亲个小嘴什么的,确实也挺常见的,好多人也都是这么做的。你发的照片,可能就是想记录一下你们俩的幸福时刻,或者跟朋友们分享一下喜悦,这心情我完全理解。但是呢,你妈妈让你删掉,估计也不是真的觉得亲吻本身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