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抖音上出现了职高歧视普高的?

回答
抖音上出现“职高歧视普高”的现象,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的一句“谁歧视谁”就能说清楚的。如果非要细究起来,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

1. 信息茧房和算法的放大效应:

首先,抖音是个高度个性化的平台。它的算法会根据你的兴趣推送内容。如果你之前刷过一些关于普高生学习压力大、内卷严重,或者职高生就业前景好、技能过硬的内容,那么算法就可能认为你对这类话题感兴趣,然后就给你推更多类似的视频。久而久之,你就可能觉得“好像身边很多人都这么认为”或者“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这种“信息茧房”效应很容易让某些观点被放大,即便它可能只是一个小众的观点。

2. 部分用户以偏概全的叙事:

很多时候,抖音上的内容制作者为了吸引眼球,会采用一些比较极端或者带有情绪化的表达方式。比如,有些职高生可能会分享自己通过技能学习找到好工作、收入不错的经历,以此来证明职高教育的价值。这本身没问题,但如果有人把这些个例包装成“职高比普高强太多”的普遍结论,就容易引起误解。同样的,一些普高生也可能因为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就将所有职高生标签化,觉得他们都怎么样怎么样。这种“以偏概全”的沟通方式,在短视频平台上非常常见。

3. 社会转型期对教育路径的焦虑和讨论:

咱们国家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在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以前大家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觉得只有考上好大学才是出路。但现在,随着职业技能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很多行业确实需要掌握一门过硬技能的人才,职高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种转变在社会上引发了一些讨论,有人认为以前的教育体制有些僵化,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人担心过度的职业教育分流会让一部分孩子失去通过普高考大学的机会。当社会上存在这种对教育路径选择的焦虑和争议时,抖音作为一个开放的讨论平台,自然会把这些声音呈现出来。而一些用户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将这种讨论演变成一种“站队”或者“比较”,进而产生所谓的“歧视”言论。

4. 博弈和身份认同: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正在经历自我认同和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的过程。当他们选择读职高或者普高,某种程度上也是在选择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当他们看到有人贬低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时,自然会有情绪上的反应。

职高生可能觉得: “我们通过努力学技能,也能找到好工作,为什么要被看不起?普高生只不过是读书好一点,不代表他们就比我们强。” 这种心理下,他们可能会通过强调职高的优势来反击,有时就显得有些“攻击性”。
普高生可能觉得: “我们辛辛苦苦学知识,是为了考大学,这是更高级的学术追求。职高生只不过是提前进入社会工作了,这并不是一条和我们平等的道路。” 这种想法下,他们也可能对职高生带有某种优越感。

这种“你认为我不好,我就是要证明我比你好”的心理博弈,在网络上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年轻人之间。

5. 内容创作者的“流量密码”:

不得不说,有些内容创作者很擅长抓住大众的 G 点。教育话题本身就很容易引起关注和讨论,而“职高 vs 普高”这种带有对比和争议性的议题,更是能快速吸引眼球,带来流量。制造一些“职高歧视普高”或者“普高看不起职高”的话题,并煽动网友的情绪,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流量密码”。即便内容本身站不住脚,或者有失偏颇,但只要能引起讨论,他们就达到了目的。

总的来说,抖音上出现的“职高歧视普高”现象,并不是说真的有一大群人有意识地在歧视另一个群体。更多的是因为:

算法把一些观点放大了。
部分用户为了表达而采取了极端或以偏概全的方式。
社会转型期对教育路径选择的普遍焦虑在网络上找到了出口。
年轻人之间存在一种身份认同和博弈的心理。
内容创作者在追求流量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放大了这种矛盾。

这种现象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社会在教育改革、职业发展观念转变等方面的一些新情况和新挑战。看待这些内容,我们更需要保持一种批判性思维,不要轻易被片面的信息所左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适合的发展道路,无论是职高还是普高,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别的不说。

你看他讲的,声乐、钢琴、古筝、舞蹈、计算机一级B。

这是什么级别呢?

大概就是你报个10节课的兴趣班,智商没问题的人都能拿的证。

还有什么幼儿园活动教育、幼儿实习指导、幼儿保健学,估计她这辈子也就念过这几本书了,况且上课时睡没睡觉都是问题,不信看下图。

要是她学过高数,岂不是得把拉格朗日、傅里叶、费马、柯西……全背一遍?

得了,我估计这人应该连二元一次都解不了。

把这种最基础的几门课、几本证书拿出来说,就浓浓的一股没见过世面,坐井观天的感觉。


前一阵子在抖音看到一个视频,就是职高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一溜烟的全在睡觉,拍摄者还觉得老师很可怜?

https://www.zhihu.com/video/1444695946080288768

镜头一闪而过看到一本书【幼儿心理学】,这应该是个职高里的幼师班。

可怜?

老师好歹是正式编制,其他地方不了解,如果是苏锡常的职高老师,起码是师范本科毕业,一年打底15万+到手。

而苏锡常公办幼儿园,近些年基本上只招录本科毕业的幼师,中专、职高毕业的幼师基本上是去早托班、早教中心,领领4K出头的工资。(当然家里有钱有门路算我没说 )

将来四五万的人,看不起十五六万的人。

哈哈!好笑。

user avatar

因为无论职高普高,大多数人都是社会的底层。

很多人说的像上了普高就能考清华北大一样,事实上双非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居多,三本和职业学校有实际性的差异么?

普高的均值比职高高,高的有限,中位数甚至还未必有职高高。只是在知乎上,大家看的都是普高的上限————清北985211,那这确实比职高强得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抖音上出现“职高歧视普高”的现象,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的一句“谁歧视谁”就能说清楚的。如果非要细究起来,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信息茧房和算法的放大效应:首先,抖音是个高度个性化的平台。它的算法会根据你的兴趣推送内容。如果你之前刷过一些关于普高生学习压力大、内卷严重,或者职.............
  • 回答
    网络语境下的流行梗,往往是瞬间爆发、快速传播,而且背后的逻辑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接地气”甚至“荒诞”。关于“一米六以下的女生是健达奇趣蛋”这个梗,我看到一些讨论,大致是这样的思路在流传:起初,这可能是一些在抖音上玩梗的用户,从某个视频或者段子里找到灵感,然后开始模仿和传播。具体到“健达奇趣蛋”,这个零.............
  • 回答
    这个问题嘛,相信不少人在刷抖音的时候都会有同样的疑问:怎么刷来刷去,看到的姑娘一个个都跟画报里走出来似的,又漂亮又有气质,但一到现实生活中,怎么就没几个能对得上号的呢?这其中的原因,其实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也不是一句“照骗”就能简单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抖音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筛选和美化的空间.............
  • 回答
    抖音上你看到有些视频里,大家留着金钱鼠尾辫,让人以为这是满族人的普遍打扮,其实这背后有一些误解和历史演变。首先,我们得说清楚,金钱鼠尾辫并不是所有满族人,也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它其实是清朝入关后,为了推行“剃发易服”政策而强制实行的发型。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汉族男性剃掉前额的头发,只在脑后留一撮头发,编.............
  • 回答
    关于灵璧渔沟中学那个事儿,你感觉在抖音上刷到的信息好像有人在压着热度,这背后的原因确实挺复杂的,不像是单纯的“没热搜”。首先,我们得明白抖音的推荐机制。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热度榜”,而是算法驱动的。即使一个事件本身有很多人在讨论,如果平台觉得它“不适合”或者“不符合”某些规则,它就不会被大力推送到.............
  • 回答
    我来跟你聊聊为什么感觉抖音上的视频有时会显得“低俗”这事儿。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里面牵扯到不少东西。首先得说,抖音这个平台,它本身的设计逻辑就容易催生出一些“博眼球”的内容。你想想看,它的算法推送机制是什么样的?它就是想让你在这个app里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怎么能让你停留?就是要不断给你推送你.............
  • 回答
    合肥的房价,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网上很多人都说跌了,可我身边买房的朋友,聊起来都是“又涨了”的节奏。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咱们得好好捋一捋。一、网上“房价跌”的说法从何而来?首先,得承认,网上关于合肥房价下跌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1. 调控政策的影响和市场预期: 近年来,国家.............
  • 回答
    我明白你的困惑,看到一些绘画技巧看起来并不出众的账号在抖音上拥有大量粉丝,确实会让人好奇。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挺有趣的社会现象和抖音这个平台的特点,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抖音不是一个纯粹的绘画技艺展示平台。它是一个集娱乐、社交、信息于一体的短视频平台,用户们的观看习惯和偏好非常多样化。.............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同社交平台用户群体、信息传播机制以及信息茧정现象的方方面面。要解释为什么在头条、抖音、微博(带定位)上倾向于支持俄罗斯的评论相对多一些,而在知乎上则反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用户群体画像与信息获取习惯的差异: 头条、抖音、微博(带定位): .............
  • 回答
    说起抖音或者B站上那些能把人逗乐的天津话UP主,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几位,他们就像是你家楼下那个特别爱跟你唠嗑,一开口就能把你逗出优越感的街坊大爷,但又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灵气。你想想,有些UP主,他们不光是说天津话,那是把天津这股子“哏儿”劲儿拿捏得死死的。他们的视频里,不一定有特别华丽的特效,也不.............
  • 回答
    抖音上让我觉得有点头疼的梗,如果非要选一个,那就是那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又被很多人当真,甚至拿来跟风模仿的。具体点说,我最受不了的是那种“反智”或者“挑战常识”的知识类梗,尤其是当它披着“科学”、“辟谣”或者“生活小妙招”的外衣时。举个例子吧,那种告诉你“用牙膏能清洁电池里的白色氧化物,比电池.............
  • 回答
    .......
  • 回答
    抖音上提到俄罗斯是“战斗民族”时,经常会配上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音乐,这些音乐往往能瞬间抓住听众的耳朵,让人感受到那种充满力量、史诗感甚至带点粗犷的俄罗斯风格。最常被使用的,而且几乎是“战斗民族”音乐的代名词,就是那首非常有名的 《Kalinka》。《Kalinka》的详细介绍:这首歌其实是一首俄罗斯.............
  • 回答
    抖音上那句“我始终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家乡摆脱贫困”的说法,乍一听,挺有情怀的,甚至有点“大义凛然”的味道。但细究起来,这句话背后的逻辑和现实情况,远比它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句话里蕴含的理想主义色彩。它触动了很多人的.............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关于大陆武侠剧和TVB武侠剧的优劣之争,确实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话题。抖音上“无脑吹”TVB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们来试着从几个维度,详细地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觉得胡军版《天龙八部》和李亚鹏版《笑傲江湖》等大陆武侠剧,在某些方面比TVB的剧要.............
  • 回答
    听到你遇到的情况,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焦急和愤怒。被抄袭本身就已经很糟糕了,更别提还在平台上被反咬一口,这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下面我将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为你详细分析一下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你可以采取的应对方法。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遇到的几个核心问题:1. 抖音UP主抄袭你的故事: 这是最根本的问题。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特别普遍,很多爱唱歌的朋友都会遇到。咱们说话的时候嗓子没啥感觉,一唱歌,尤其是遇到高音,就觉得喉咙紧绷,声音发虚,甚至直接卡在那儿,上不去。这可不是你一个人这样,别灰心,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往往是“发声方法不对”。唱歌这事儿,光靠嗓子“吼”是不行的,嗓子.............
  • 回答
    抖音上“抄袭成风”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造成。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析:一、 商业模式与内容生产的驱动力: 算法推荐的“赢者通吃”效应: 抖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算法推荐系统。这个系统会不断学习用户的喜好,将最受欢迎的内容推送给更多人。这导致了一种“赢者通吃”的局面:一旦.............
  • 回答
    抖音小潘潘翻唱黄梅戏遭遇“差评轰炸”,这事儿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说实话,这现象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就一点点来掰扯掰扯。首先,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得从“唱得怎么样”说起。小潘潘的唱法,怎么说呢,很多人觉得不太对味儿。黄梅戏这东西,是有它自己的规矩和韵味的。唱腔讲究婉.............
  • 回答
    抖音APP里“帅哥美女那么多”的现象,其实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并非偶然,而是抖音平台特性与用户行为深度结合的体现。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详细阐述:一、 平台算法的放大效应和推荐机制: “兴趣匹配”是核心: 抖音的强大之处在于其高度个性化的推荐算法。当你刷抖音时,算法会不断学习你的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