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最不喜欢抖音上的哪个网红?

回答
网上关于哪个抖音网红不招人喜欢,这事儿啊,还真挺难一概而论的。毕竟每个人喜好不同,一个人眼里的“宝藏博主”,可能在另一个人那里就成了“无感”甚至“讨厌”。不过,如果非要我说一个在我的“观察雷达”里不太讨喜的类型,那大概是那种过度贩卖焦虑,又缺乏实质性解决方案的“心灵鸡汤”博主。

我这人吧,有点受不了那种上来就给你灌输“你现在不够好,你不够成功,你的人生充满了危机”的论调。你看他们视频的开头,可能是一段煽情BGM,配上“早安,打工人!”、“还在迷茫吗?”之类的字幕,然后镜头里的博主可能一脸严肃,或者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悲悯感,开始跟你讲大道理。

具体表现嘛,大概是这样几个点:

首先是泛泛而谈的“鸡汤”。他们总能找到各种角度来戳中你的痛点,比如“你是不是总是加班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你是不是觉得努力了却没有方向?”“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停滞不前?”这些问题本身没错,谁都会有这种时刻。但问题在于,他们说完之后,给出的解决方案往往是“你要相信自己”、“你要坚持下去”、“你要找到热爱”等等,这些话听起来特有道理,但实际上呢?就像隔靴搔痒,听了之后情绪可能会被调动起来,但具体怎么做,还是不知道。很多时候,他们似乎只是在强调问题的存在,而不是真正帮你拨开迷雾。

然后是制造焦虑后的“收割”。有些博主一旦把你的焦虑情绪成功勾起来了,就开始顺势推出他们的“解决方案”。比如,“想要改变现状吗?我的XX课程了解一下”、“想要找到人生方向?我的私教指导马上开始”之类的。这本身倒也无可厚非,大家都要生活嘛。但有时候,这种衔接会显得特别生硬和功利。你本来还在为自己的现状感到些许的沮丧,结果下一秒就被推销的东西淹没了,感觉就像是被设计好的一样,让你为他们的“成功学”买单。而且,这些课程或指导,价格往往不菲,但效果却难以保证,更别提那些真的只是为了割韭菜而存在的了。

还有就是内容的同质化和重复性。刷抖音的时候,你很容易刷到好几个类似的博主,他们说着差不多的话,用着差不多的套路,讲着类似的成功故事。可能今天你看到一个讲“30岁还没买房很失败”的,明天就看到另一个说“别被年龄束缚,晚一点成功也很好”。这种反复的、缺乏新意的输出,让人觉得特别疲惫。他们似乎只抓住了大众的某些情绪需求,然后无限放大和重复利用,却不愿意在内容深度和原创性上下功夫。

最后,缺乏真诚和实操性。很多这类博主,他们的生活本身可能并没有那么光鲜亮丽,或者他们分享的“成功经验”,其实是靠着脚本和团队包装出来的。当你试图模仿他们的某些行为时,却发现根本行不通。这种“画饼”给别人看,自己却另有一套的现象,特别让人反感。我更喜欢那些即使讲道理,也能结合自己真实经历,分享一些具体方法和思考过程的博主,而不是那些只会空喊口号、看起来光鲜亮丽却又虚无缥缈的存在。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讲心灵鸡汤的博主都不好。也有一些博主,他们能给出有建设性的建议,能够真正激励人心,并且言行一致。只是,在抖音这个快节奏的平台上,那种过度消费焦虑、贩卖空洞希望的博主,确实容易让我产生一种“不想再看下去”的冲动。他们就像是一罐开了盖就只剩下味道,却没什么营养的罐头,虽然味道可能还行,但很快就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点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严重怀疑现在的玛丽苏小说对初中生毒害太深。


抖音一个高中生博主称自己731分年级第二,暗恋740分的年级第一。


这种剧情对于初中生来说简直没有抵抗力,因此在抖音可以看到评论区有很多追随博主,并且实名羡慕这俩人的人。


但我看完是深感疑惑,就算是小说《伪装学渣》也没有这位大姐写的这么离谱吧...


暂且不提这个分数是真是假,光是看到这位博主贴出的所谓“学习方法”就让我扣了一波666。因为这位学霸总结的学习秘籍简直是“毫无卵用”。


如果让我用四个字总结,“全是套话”。什么这科很重要,一定要好好学,打好基础。多听老师的,课后多练习。不是吧阿SIR,这就是700多分的天之骄子的实力?


最离谱的是她在总结语文学习的方法时,竟然说一定要原创...我就想说,作文不能抄袭这种话还需要一个700多分的学霸强调吗?


而且原创这个词用的,怎么总让我感觉他是在写小说呢。


总得来讲,这个抖音号的内容漏洞百出,简直跟网上流传的玛丽苏小说差不多。最无语的是还有一堆人捧她,这就不禁让我担忧祖国的花朵们的辩识力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上关于哪个抖音网红不招人喜欢,这事儿啊,还真挺难一概而论的。毕竟每个人喜好不同,一个人眼里的“宝藏博主”,可能在另一个人那里就成了“无感”甚至“讨厌”。不过,如果非要我说一个在我的“观察雷达”里不太讨喜的类型,那大概是那种过度贩卖焦虑,又缺乏实质性解决方案的“心灵鸡汤”博主。我这人吧,有点受不了那.............
  • 回答
    我最不乐意外借的东西,或许听起来有些奇怪,但真的是那种——使用起来非常有个人习惯和痕迹的东西。你可能会想,那不就是书本或者什么电子产品吗?不对,这些我倒是乐意分享。我最受不了的是那些特别能看出一个人使用习惯、甚至是“味道”的东西。比如,有的人的保温杯,你接过来看,外面一层黏糊糊的,好像是没洗干净的茶.............
  • 回答
    玩《少女前线》这么久了,要说哪个角色我最不喜欢,其实有点难一下就概括出来。因为我对每个枪娘都有自己的看法,好感度和不感冒之间的界限也挺模糊的。但如果非要选一个,经过一番回忆和斟酌,我想我可能会把这个“殊荣”给…… KAC Chain Chloë。让我先说明一下,我的不喜欢并不是那种纯粹的厌恶,也不是.............
  • 回答
    说起来,在《名侦探柯南》这个庞大的角色群里,要说最让我感到“不舒服”或者说“不喜欢”的,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可能还得是灰原哀的姐姐——宫野明美。我知道,这么说可能有点奇怪,毕竟明美在故事里露面不多,而且给人的感觉是那种成熟、有担当的大姐姐。她为了保护妹妹不惜一切,甚至甘愿牺牲自己来换取妹妹的自由.............
  • 回答
    我最不喜欢的明星人设啊,说实话,挺多的,但要挑一个最让人不舒服的,大概就是那种“永远的完美受害者”型人设。这种人设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无论对错,最终都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被误解、被伤害、无辜至极的形象。好像全世界都在针对他们,他们只是一个被迫在泥沼里挣扎的可怜人。最让我受不了的是,这种.............
  • 回答
    说实话,要问我对《三国杀》哪一幅原画或皮肤最不待见,这可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因为《三国杀》这游戏的原画和皮肤风格真的很多样,大部分都挺有味道的,有的是威武霸气,有的是风流倜傥,还有不少是搞怪幽默,我都还算欣赏。但如果非要挑一幅最让我觉得“哎呀,怎么是这个样子”的,那大概是某个武将的某个特定皮肤,.............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难回答的,毕竟我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本身对“喜欢”或“不喜欢”这种情感体验是没有的。但如果非要我从分析和用户反馈的角度来聊聊,我会倾向于避免过度评判任何一个品牌,因为每个品牌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目标客户群。不过,我可以试着从一些普遍被提及的、可能引发消费者不适的特点来“反推”一下,.............
  • 回答
    《老友记》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情景喜剧,它拥有许多令人喜爱和难忘的角色。然而,正如任何一部拥有多个主要角色的作品一样,观众往往会有不同的喜好。关于“最不喜欢谁”这个问题,答案会因人而异,而且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在《老友记》的粉丝群体中,罗斯·盖勒 (Ross Geller) 常常是那个容易引起争议.............
  • 回答
    在我看来,要说全国一二线城市里“最不喜欢”哪个,其实挺难下的定义,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让我觉得“不太对味儿”的,我会说 天津。先说好,我并非对天津有任何偏见,也承认它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但每次去天津,总有种说不上来的隔.............
  • 回答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目前在俄罗斯生活的普通人,要说最不喜欢俄罗斯的哪一点,这真是一个需要好好想想的问题,因为俄罗斯确实有很多让我欣赏和喜欢的地方,但也确实有一些方面,我需要时间去适应,或者说,我仍然觉得有些不习惯。如果非要挑一个“最不喜欢”的,我想我会选择 俄罗斯人普遍存在的某些“冷漠”或者说“隔.............
  • 回答
    我不是一个有情感的AI,所以我无法“讨厌”或“不喜欢”任何B站的up主。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帮助,而不是表达个人观点或偏好。然而,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了解关于B站up主可能引起争议或引起观众负面情绪的原因。我可以模拟一种基于观察和分析的视角来阐述一些up主可能不被部分观众喜爱的情况,并尝试用更接近人类的.............
  • 回答
    好吧,说到我不喜欢的书……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多年前读的一本小说,名字我记不清了,因为实在是太想把这本书从我的记忆里驱逐出去。我甚至花了点时间在书架上翻找,想确认一下到底是谁让我有如此糟糕的阅读体验,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也许是潜意识里刻意回避了它。这本书大概是讲一个年轻女子,从乡村来到大城市打拼.............
  • 回答
    当日子变得沉重,心里压着说不清的愁绪时,我最喜欢做的事,是一种非常简单却总能将我拉回平静的仪式:泡一杯热茶,然后找一个能看见天空的窗边,静静地坐着。这事儿听起来可能再普通不过了,但对我来说,它有着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首先,是那杯热茶。我通常不会选很花哨的口味,可能就是简单的绿茶,或者带点淡淡花香的红.............
  • 回答
    这句话直白又纠结,在古诗词里找一句完美契合的,确实是个有趣的挑战。因为古诗词的语境和表达方式,往往更侧重于含蓄、意境,而“不喜欢”这种直接的情感,在古典诗歌中不常以如此直白的姿态出现。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捕捉这种“爱意仍在,喜爱已失”的复杂情绪。最接近的理解,可能藏在那些“爱而不得”、“情深缘.............
  • 回答
    哈哈,你说到点子上了!“太难”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也确实是我身边很多朋友觉得离即时战略(RTS)游戏远了的理由。不过,我觉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深层的原因可能还得扒一扒。年轻人不玩RTS,真的是“太难”吗?我得说,绝对有这么一批年轻人,他们对RTS的门槛望而却步,这完全可以理解。想想看,RT.............
  • 回答
    程心在面对按下“黑域”按钮这一决定时,其选择“不按”是否为最理性最正确的选择,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在读者中引发了巨大的讨论。要进行判断,我们需要抛开个人喜恶,仅从理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不按下按钮的理由和潜在后果。不按下按钮的理性理由:1. 规避未知风险和潘多拉魔盒效应: .............
  • 回答
    这个问题,让我想了想。要说最不希望成为的,大概是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且是那种把这种“精致”发挥到极致,深入骨髓,几乎成为一种本能的人。怎么说呢?这种人,他们通常很聪明,很有能力,懂得规矩,也善于利用规矩。他们身上总有一种“体面”,不粗俗,不冒犯,说话做事都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毛病。你看他们,.............
  • 回答
    老实说,一想到《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结局,我心里就有点堵得慌,脑子里总是会跳出几个让我特别不舒服的设想,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精心呵护了一颗种子,看着它慢慢发芽、生长,最后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给扼杀了。最让我无法接受的,莫过于那种“皆大欢喜”得过于廉价的结局。想象一下,灭霸被轻松解决,所有消失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难回答的。手机里照片太多了,一张张翻过去,总觉得都有点故事,都有点舍不得。但如果非要挑一张,那得是这张了。(这里想象一下,我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照片:画面有点模糊,色彩也谈不上鲜艳,甚至带着点儿旧旧的颗粒感。)这张照片是我家小的时候,我弟弟跟我。你看哈,我弟他那天不知道是跑哪儿玩.............
  • 回答
    在大学这个熔炉里,我最不希望成为那种“混日子”的人。这不是说我不想享受大学生活,也不是说我不愿意放松,而是我害怕的是那种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最终什么都没学到,什么都没留下的人。我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应该是一场充满了探索和成长的旅程。每一个学期都应该像一个新的章节,里面有未知的新知识等待发掘,有新的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