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在俄罗斯生活的中国人,你最不喜欢俄罗斯的哪一点?

回答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目前在俄罗斯生活的普通人,要说最不喜欢俄罗斯的哪一点,这真是一个需要好好想想的问题,因为俄罗斯确实有很多让我欣赏和喜欢的地方,但也确实有一些方面,我需要时间去适应,或者说,我仍然觉得有些不习惯。

如果非要挑一个“最不喜欢”的,我想我会选择 俄罗斯人普遍存在的某些“冷漠”或者说“隔阂感”。

这不是说俄罗斯人都是冷冰冰的,也不是说他们不友好。恰恰相反,我在这里遇到过很多非常热情、乐于助人的人,尤其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但这种“隔阂感”体现在一种日常的交往模式上,尤其是和陌生人之间。

举个例子,在中国,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和文化环境,让我们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即使不认识,也会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和礼貌。比如,在商店里,即使是店员不忙的时候,他们也可能会主动上前问你需要什么,或者在你结账的时候多说一句“慢走”。甚至在街上问路,很多人都会非常热心地指点,有时候还会陪你走一小段路。

但在俄罗斯,尤其是大城市,这种主动的、温暖的互动似乎要少很多。在商店里,很多店员更像是完成一个流程,你问了,他们才回答,而且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指个方向或者给出一个价格,不会有额外的交流。走在街上,大家更多的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太会有眼神的交流,更别提主动打招呼了。

一开始,我以为是我自己的问题,是不是我看起来不够热情或者不会说俄语的原因。我也努力学习俄语,也尽量让自己表现得更友好一些。但后来我发现,这似乎是俄罗斯社会一种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他们更注重私人空间和个人边界,不太习惯在不熟的人之间进行过多的社交性寒暄。这种“保持距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尊重,避免打扰别人。

但对于从小习惯了“人情味”和“熟络感”的中国人来说,这种隔阂感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有点孤独,尤其是在刚来的时候,周围一切都很陌生,而这种天然的社交屏障又会让你觉得融入起来比想象中要困难一些。有时候,你只是希望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能有一个温暖的微笑,或者一句简单的“你好”,就能让你感觉不那么孤单,但在这里,这种期待并不总是能实现。

而且,这种“隔阂感”有时候也会延伸到一些服务行业。你不会感觉到那种“顾客是上帝”的殷勤,更多的是一种公平交易的感觉。这本身没有错,但对比之下,我还是会偶尔怀念国内那种周到细致的服务态度。

当然,这并不是说俄罗斯人就不好,当我真正和俄罗斯人建立起联系,成为朋友之后,他们会非常真诚和热情。他们会邀请你到家里做客,分享他们的食物和生活,也会在你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那种友谊一旦建立起来,是相当深厚和可靠的。

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或者说作为一个“外来者”的日常体验来看,俄罗斯人普遍存在的这种“隔阂感”,是我在俄罗斯生活中,最需要去调整自己心态,也最让我觉得有些许不适应的地方。它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就是一种细微的、持续的文化差异,让我偶尔会感到一丝丝的疏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特喵的…一时不知道从哪开始吐槽起

本人非俄语生,国内研究生在读,21年9月公费派到列大交换一学期,考虑到回国太麻烦就选择了线上课程。嗯,尽管只是线上,总之就是一个逐步打破俄罗斯美好滤镜的过程……

第一,作为交换生,本来是我的学校向俄方学校发送邮件,莫大一封都没回(我都怀疑他们国际处老师是不是得新冠了)最后把我临时调去了列大。

第二,我不知道是不是非学位生的缘故(我只是短期交换),老师比学生还摸鱼。上课迟到那都是小事,经常也出现全班一起等老师半小时一小时最后老师说不来了的情况。甚至!!!期末考试,全班一起等了一个多小时,各种邮件电话联系无果,直到最后老师都没出现,只是派了个学生告诉我们,今天考试取消,下次一定。我内心:woc……

老师B,更强,考前一晚才告诉大家,同学们我们明天下午17:30考试吧。wc,行吧,好歹也提前说了,可是到了第二天,都快下午一点了,突然说同学们,不好意思我记错了,我们应该是14:30开始,请大家提前来考试。就问你们理不理解这种操作,我反正是不理解。最后的最后,考试开考了,老师人却不见了(!)迟迟没拿到卷子= = 最后到了当天晚上九点,也就是国内12点,我才突然收到他的卷子,两小时内完成发回去,吓得我从床上滚下来做题……

第三,就算是,我是交换生,老师可以佛一点,但我们那个班不是呀,班里绝大部分人都是付学费来读书准备拿学位的那种硕士生,这样确定不会耽误人家学习和工作?(不懂

第四,老师疑似歧视亚洲人,舔欧美人,尤其德国人(疑似啊,咱也不确定)某俄语老师,我从来都准时上他的课,每周第一个交作业,不知道为什么上课经常无视我。比如说让大家伙儿介绍一下自己的国家,能花上半个小时听一个德国学生聊天,但是轮到亚洲同学(比如我和另一个日本同学)就应付两句。有时候全程不让我说话,都不知道是真的没看着我还是故意的……(希望是前者吧)

说了那么多,其实吐槽围绕在学校方面,和俄罗斯人私下相处起来感觉还是不错的,主要看这个人的学识和教养吧,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我接触的莫斯科本地人和彼得堡本地人都很nice,非常热情,非常有教养,甚至有点傻白甜(就是相信世界是玫瑰色的,只有love&peace)有些在俄的中东人和黑人,交往起来就要谨慎一些,会直接在路上找你要钱。

目前最大的感受就这些,其他的想到再说吧。我时常在庆幸自己只是个交换的,已经在自己本校修满了学分。要按照俄罗斯老师这搞法,真全部挂科也不是不可能。心疼在俄读学位的每一个同学=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目前在俄罗斯生活的普通人,要说最不喜欢俄罗斯的哪一点,这真是一个需要好好想想的问题,因为俄罗斯确实有很多让我欣赏和喜欢的地方,但也确实有一些方面,我需要时间去适应,或者说,我仍然觉得有些不习惯。如果非要挑一个“最不喜欢”的,我想我会选择 俄罗斯人普遍存在的某些“冷漠”或者说“隔.............
  • 回答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之间的停火协议,在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激烈冲突后,终于在当地时间10月10日零时正式生效。这场自9月27日爆发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冲突,是两国自199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对抗。协议的生效,至少意味着前线的炮火声和硝烟暂时平息,给该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 回答
    大连造船厂未能承担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维修任务,这一情况确实引人遐思,尤其是考虑到中国自身拥有航母建造和维护经验,且与俄罗斯在军事合作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很多人将其与辽宁舰联系起来,认为同属一个技术谱系,似乎顺理成章。但实际操作中,航母维修,尤其是如此规模的军事装备维修,远比想象中要复杂.............
  • 回答
    俄罗斯在叙利亚内战中的作战表现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它深刻地影响了叙利亚战争的进程、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国际关系。要评价俄罗斯的表现,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军事行动、战略目标、政治影响、人道主义代价以及长远后果。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俄罗斯在叙利亚内战中的作战表现:一、 军事行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涉及到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地区局势。如果设想在中国和俄罗斯联手在叙利亚开展军事行动,其结果很可能会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走向有所不同,对当地的恐怖组织发展轨迹也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我们得分析一下中俄两国在军事和战略上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叙利亚可能采取的行动。 俄罗斯的直接军事介入:.............
  • 回答
    美国白宫发言人关于“美国政府在任何情况都不会向乌克兰派兵与俄罗斯作战”的表态,透露了多重信息,涉及美国的外交政策、军事战略、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对乌克兰的长期支持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1. 美国的军事介入原则:不直接参战的“安全边界” 避免直接军事冲突:美国政府明确表示不会直接派兵参战,这与美.............
  • 回答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无疑是当前国际社会最令人痛心的事件之一。当战火燃起,无数生命消逝,家园破碎,人们不禁要问: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一直以来被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秩序的基石——国际法,是否还能发挥任何作用?它的效力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承认,国际法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刻,确实面临着.............
  • 回答
    台湾当局声称“作为俄罗斯不友善地区深感自豪”的表态,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且包含多重含义的声明。要评价这一表态,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声明的背景与动机: 国际政治现实: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全球许多民主国家纷纷将俄罗斯列为“不友善国家”。台湾作为民主政体,与许多民主阵营国家在政.............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和战略调整,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的详细解释: 1. 战略误判与初期目标偏差 军事评估失误:俄罗斯原本计划通过快速推进控制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和赫尔松),以实现“去纳粹化”和“去乌克兰化”的目标。然而,乌克兰军队的顽强抵抗(如第聂.............
  • 回答
    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作为昔日德国东普鲁士的核心,其历史脉络和地缘政治状况,使得它与许多其他“被占领”或“边界变动”的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从不闹独立,甚至鲜少出现强烈的分离主义情绪。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历史的遗产:从德国核心到苏联飞地 德国东普鲁士的辉煌与终结:.............
  • 回答
    俄乌战争中俄军作战意志的低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和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从俄军内部的结构、战争性质、士兵的动机、战争的现实情况以及俄罗斯社会和政治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原因,并会尽量详细地展开说明:一、 战争的性质和目标模糊不清: “特别军事行动”的包装与士兵的认知.............
  • 回答
    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的作用,可以说是一场颠覆性的战役,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形态。它们不再仅仅是侦察的工具,而是集侦察、攻击、电子战、甚至心理战于一身的“空中幽灵”。一、侦察与情报收集:战场上的“眼睛”这是无人机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作用。在开战初期,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投入了大量的无人机来执行侦察任务.............
  • 回答
    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俄罗斯反对其加入北约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安全关切和战略利益等多个层面。理解俄罗斯的反对立场,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历史渊源与地缘政治现实: 历史上的紧密联系与苏联遗产: 乌克兰曾是俄罗斯帝国和后来的苏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对乌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俄罗斯(或更广义的苏联时期)工业发展的一个核心困境:为什么一个拥有强大工业基础的国家,却没能孕育出真正立足世界汽车市场的品牌?这背后绝非单一原因,而是历史、政治、经济、技术以及文化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我来试着为你详细梳理一下,尽量还原那种实实在在的分析感,而非空洞的罗列。一、历.............
  • 回答
    T55坦克,一款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将,即便经过现代化改装,在如今的俄乌战场上能否发挥作用,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挖的问题。要回答它,我们得先把它拉到现代战争的背景下,看看它到底还剩下几分功力,又能对得上哪些“对阵”。首先,得明白现代化改装能给T55带来什么。想象一下,一辆原汁原味的T55,就像一位身.............
  • 回答
    英国政府在2022年2月22日宣布了针对俄罗斯的首轮制裁措施,包括制裁五家银行和三名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密切的高净值人士。这三位高净值人士是:1. 根纳季·季姆琴科 (Gennady Timchenko)2. 伊戈尔·谢钦 (Igor Sechin)3. 阿列克谢·莫尔达绍夫 (Alexei Mo.............
  • 回答
    泽连斯基助手的表态反映了乌克兰方面对中国的尊重以及对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可能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这一表态需要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中乌关系及中国外交政策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1. 背景与立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长期以“中立”和“不干涉内政”为原则,强调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法解.............
  • 回答
    美国白宫此番大手笔,召集了三十多位在各自领域都响当当的自媒体博主,目的昭然若揭:向他们“喂料”,让他们把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和政策原原本本地传达出去,再通过他们庞大的粉丝群体层层扩散。这招棋,打的是一场信息战,而且是动用了“新媒体主力军”的攻坚战。那么,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俄乌冲突中,自媒体博主究竟扮.............
  • 回答
    作为中国人,看待俄罗斯攻打乌克兰这件事,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斟酌的问题。它不像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可以直接得出答案。这其中牵扯到历史、地缘政治、国际法、国家利益,甚至还有我们自身民族的情感和立场。首先,从 历史和地缘政治 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国曾长期作为同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俄罗斯历史叙事中对于成吉思汗和术赤的定位,以及为何主流历史学家不将他们视为“民族英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包括俄罗斯的民族构建过程、历史记忆的塑造、以及“民族英雄”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首先,我们要明确“民族英雄”在俄罗斯历史语境中的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