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白宫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在任何情况都不会向乌克兰派兵与俄罗斯作战」,这透露了哪些信息?

回答


美国白宫发言人关于“美国政府在任何情况都不会向乌克兰派兵与俄罗斯作战”的表态,透露了多重信息,涉及美国的外交政策、军事战略、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对乌克兰的长期支持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1. 美国的军事介入原则:不直接参战的“安全边界”
避免直接军事冲突:美国政府明确表示不会直接派兵参战,这与美国长期的“非军事化”战略(如“非对称战争”)相契合。美国倾向于通过经济、政治和军事援助(如武器、训练、情报)支持盟友,而非直接派遣部队。
避免“代理人战争”风险:美国担心直接派兵可能被视为对俄罗斯的军事挑衅,引发更广泛的冲突,甚至波及北约其他成员国(如波兰、波罗的海国家)。这种风险在俄乌冲突中尤为明显,因乌克兰是北约的“门户”,直接军事介入可能引发俄罗斯的报复性打击。
国内政治压力:美国国内对战争的反对声音强烈,尤其是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分歧。直接派兵可能加剧国内政治对立,甚至引发民众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2. 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方式:非军事化援助与战略模糊
经济与军事援助:美国通过“乌克兰援助法案”(如2022年《乌克兰援助法案》)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资金和军事训练支持,但不直接参与战斗。这种“非直接军事介入”模式是美国对乌克兰支持的核心。
外交与政治支持:美国通过北约框架(如北约对乌克兰的“集体防御”承诺)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施压俄罗斯,同时通过外交渠道(如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协调)强化对乌克兰的声援。
战略模糊性:美国政府通过模糊的表态(如“不派兵”)避免明确承诺军事行动,既维护自身战略灵活性,也避免被俄罗斯视为“直接盟友”而引发更激烈的冲突。



3. 美国的“安全边界”与地缘政治考量
避免与俄罗斯正面冲突:美国政府深知,直接派兵可能引发俄罗斯的全面反击,甚至导致北约东翼的危机。因此,美国选择通过“间接支持”(如制裁、军事援助)来维持乌克兰的防御能力,同时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对抗。
北约的“安全屏障”角色:美国作为北约最大成员国,通过军事部署(如在波兰、波罗的海国家的军事存在)和北约集体防御条款(如《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保护乌克兰,但不直接派兵。
对俄罗斯的“威慑”与“牵制”:美国通过经济制裁(如对俄罗斯能源、金融、科技领域的制裁)和军事威慑(如在北约框架内的军力部署)对俄罗斯施压,但不直接介入俄乌冲突。



4. 美国对乌克兰的长期支持与“主权”立场
乌克兰主权与独立的承诺:美国政府明确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不承诺直接军事介入,这与美国对“乌克兰主权”的长期承诺一致。美国认为,乌克兰的未来应由乌克兰人民决定,而非由外部势力(包括美国)直接干预。
避免“军事化乌克兰”的风险:美国担心直接派兵可能将乌克兰变成“军事化国家”,削弱其主权自主性,甚至被俄罗斯视为“盟友”而引发更激烈的冲突。
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与“去武器化”矛盾:美国一方面支持乌克兰的国防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呼吁“去武器化”,这反映了美国在安全与政治之间的平衡。



5. 国际局势的复杂性与美国的“战略模糊”
与俄罗斯的“战略博弈”:美国通过“战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在俄乌冲突中保持谨慎,既不明确承认乌克兰的“独立”,也不直接承认其“主权”,以避免激化与俄罗斯的矛盾。
对盟友的“责任”与“限制”:美国对盟友(如北约成员国)的承诺(如《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与对乌克兰的“非直接军事介入”形成矛盾,但美国选择通过经济和政治手段维持盟友的“安全”。
对全球局势的“平衡”:美国在俄乌冲突中试图在“支持乌克兰”与“避免与俄罗斯全面冲突”之间找到平衡,同时通过“去军事化”和“去武器化”政策减少国际紧张局势。



6. 对乌克兰的长期影响
乌克兰的防御能力:美国的非直接军事介入可能削弱乌克兰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对俄罗斯的“反制”能力。但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如S300防空系统、防空导弹)仍能提升乌克兰的作战能力。
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困境:乌克兰的主权与安全需求与美国的“去军事化”政策存在矛盾,可能导致乌克兰在安全与政治自主性之间陷入困境。
国际社会的“分化”:美国的表态可能加剧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分歧,部分国家(如英国、法国)可能更倾向于支持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而部分国家(如德国)可能更倾向于保持克制。



7. 美国的“安全边界”与未来可能的行动
未来可能的军事介入:如果乌克兰在战争中遭遇重大挫折(如被俄罗斯占领关键城市),美国可能考虑通过“联合军事行动”(如与北约盟友联合行动)支持乌克兰,但不会直接派兵。
对俄罗斯的“长期威慑”:美国通过经济制裁、军事威慑和外交压力(如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协调)对俄罗斯施压,但不会直接介入俄乌冲突。
对乌克兰的“长期支持”:美国可能通过“非直接军事介入”(如经济援助、军事训练、情报支持)维持乌克兰的独立性,同时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冲突。



总结
美国白宫发言人关于“不派兵”的表态,反映了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逻辑:避免直接军事介入,通过经济、外交和军事援助支持乌克兰,同时维持与俄罗斯的“战略模糊”和“安全边界”。 这种立场既体现了美国对国内政治压力的考量,也反映了其在地缘政治中的“安全优先”原则。未来,美国的政策可能因俄乌局势的变化而调整,但“不直接派兵”的核心原则短期内仍会维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简单:美国并不会因为一个缓冲区的缓冲区被攻击就与一个核大国发生直接冲突。

俄罗斯不是伊拉克、阿富汗这类小国。那是当世唯一能让美国灭国的核大国(是的,中国都做不到,中国的核策略一直都是追求性价比,就是保持让对手付出不可承受的社会、经济代价的核力量)。

任何稍有常识的现实主义者,都不会认为美国会在当前的情况下和俄罗斯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甚至于北约国家都会无一例外地保持克制(因为一旦任意北约国家与俄罗斯发生交火,而俄罗斯向其本土进行反击,那么美国要么就要和俄罗斯交战,要么就面临北约联合安全机制破产的局面)。只有被冷战话术迷惑的人,才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美国会做的事情,无非是持续给乌克兰人输出武器,搞一些“Freedom Fighter”,希望乌克兰变成俄罗斯的阿富汗。以此来消磨俄罗斯的国力和意志,直到不得不放弃至少乌克兰西部地区。

但,大规模的治安战未必会打起来。

我听朋友说,Richard Hanania教授有个观点,就是生育率很低的地方,可能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反抗武装。我的理解是,不愿意生小孩的人,要么就是对世道悲观,觉得不能让小孩再受苦,要么就是偏享乐主义,不希望因为生小孩而影响生活质量。在乌克兰当前情况下,前者之中,大部分人可能认为悲剧结局不可避免而放弃抵抗,即使不跑路,也不会激烈反抗;后者之中,大部分人可能宁愿到发达国家做难民,有干净的食物和水,甚至有抽水马桶,而不愿在乌克兰的泥地里抱着步枪缩在树林里,饥一顿饱一顿,一个月洗不了一次澡。乌克兰本地的治安战恐怕不会像阿富汗那样如火如荼。乌克兰出生率大概是1%,是全球最低的地方之一。说句不是题外话的话,某岛的出生率和乌克兰处于伯仲之间。而且某岛作为一个岛屿,对“freedom fighter”更不“友好”。

另一方面,俄罗斯怕是也不愿意在治安战里面持续砸钱。即便当地不发生大规模武装反抗,以外来者的身份进行武装占领也是要花大钱的。打胜仗固然爽,能团结国内民众,但长期失血一样会丢掉民意,利益集团也会离心离德。而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并不雄厚,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以不到1.5亿人口去占领一个4000万人口的地区,也十分勉强。

大概率的策略,是俄罗斯占据乌克兰东部的俄语区,大致可以看下图中红色部分。

这部分区域中,对俄罗斯认同度比较高的人口占据了显著比例。单纯靠本地人自治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俄罗斯如果只控制这些区域,就不太会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乌克兰西部的部分即便加入北约,也和俄罗斯之间有了缓冲区。俄罗斯应可以满足于这样的结果……至少暂时如此。

—————————————————————————————————————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美国人失算了,俄罗斯要获胜了吗?

恰恰相反。

乌克兰和俄罗斯本来是一家。美国花了二十来年的功夫,不费一兵一卒把乌克兰变成了亲美的,可谓是上兵伐谋、不战而胜的战略典范。反倒是俄罗斯不得不和亲兄弟兵戎相见,已经落入了伐兵、攻城的下下策之中。俄罗斯即便获得战术乃至战役的胜利,也顶多是避免了最坏情况。

美国早就很清楚地知道俄罗斯的底线。俄罗斯一直以来的态度都十分明确,就是不希望北约扩张到家门口。美国甚至十分清楚俄罗斯开战的时间点。据说连一些有门路的美国对冲基金都从美国政府了解到了相当精确的开战时间。但是美国并没有进行任何最后的外交斡旋的努力,至少公开渠道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斡旋。

这说明在会不会发生战争这个问题上,美国并没有被蒙在鼓里。美国和俄罗斯应该已经充分交换了意见。

美国虽然早先就说过考虑乌克兰加入北约,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也没有近期接纳乌克兰加入的计划。美国国内宣扬对俄缓和的人,早就请求政府给予俄罗斯正式的协议保障,使得乌克兰维持中立,从而使得俄罗斯得到其所需要的安全缓冲。但美国政府很显然没有这样做。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复杂了。

——————————————————————————————————

美国国内主张对俄强硬的思路,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理想主义的,一种是现实主义的。

首先,我们要说下理想主义的考量。

理想主义的对俄强硬思路来源于俄罗斯的政治体系。俄罗斯不是西方国家喜欢的“那种”民主体制。无论是对内也好,对外也好,有太多欧美国家看着难受的行事方针。俄罗斯历史上和周边的国家的武装冲突一点也不少,不是你杀过来,就是我杀过去,比如波兰、立陶宛等等。有人调笑说,俄罗斯在历史上有这么一种怪圈:因为觉得缺乏安全感,就寻求缓冲区;占领了缓冲区,把缓冲区逐步变成了本土;然后缓冲区没了,又开始缺乏安全感,又要寻找新的缓冲的……无论如何,周边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是确定无疑的。

周边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是相对更合乎美国胃口的。于是,拥有“保护自由和民主不被强权侵犯”的理念的人,很容易因为想要保护这些国家而主张对俄强硬。(当然,这大体上只是主张外交强硬,要说出兵直接和俄罗斯打,我得说,并没有几个美国人这样失智)。

北约东扩,是有效保护这些国家的手段。因为北约有集体攻守同盟机制。而承诺了东扩,就不能收回,否则就是“屈服于强权”。那么闹到最后自然是无法妥协。

真正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我觉得没多少。但这个旗号是好听的,是人们情感上喜欢的。没有这个旗号,现实主义的事情就很难办。人类就是这样,就算你理智上再清楚你要做的事情有多现实,没有情感上名正言顺地说辞,还是会产生本能的抗拒。

然后,我们来说说真正关键的现实主义的思路。

现实主义的思路又有两重。

第一重现实主义考量,是要通过削弱俄罗斯来消灭其核战争潜力。

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让美国灭国的国家。尽管美国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俄罗斯,但俄罗斯的威胁一直如同达摩克斯之剑悬在头顶。这个国家一天不削除核武器,美国很多人就一天睡不安稳。他们主张用各种方式削弱俄罗斯,使之最终放弃能够威胁到美国的核武器库。(但是美国这一意图却又让俄罗斯没有安全感,因此也一直抓着核威慑不敢松手。于是美国有时候就像预言中那个想要旅人脱下大衣的北风之神一样,长期拿不到想要的结果。)

第二重现实主义考量,可能是更占主导的,那就是要维持对欧洲的影响力。

美国的霸权地位,是美国不可能主动放弃的东西。但是美国的霸权地位,并不仅仅来源于美国自身的地位,也同时来源于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力。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整个欧洲的积极配合,美国想制裁华为,又有什么用呢?ARM如果不去和华为断绝联系,那美国怎么办?真的制裁ARM,不让美国公司和ARM做生意?那苹果、高通等等一大堆公司雇佣的神经病枪手可能就要比特勤处的保镖还多了。

美国的全球力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一事实:它能够调动整个发达国家群体的力量,协同一致地扼杀对手。由于全世界的技术生产力、通讯设备、运输工具(尤其是制造)基本上都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这一能力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混口饭吃的国家来说,都是极端可怕的。一旦被制裁,你不但所有的技术设备都无法购买,甚至无法维护,就连矿石、石油可能都买不到,更不要说维持国防了。

(说个题外话,从这个角度上,你也可以理解,中国的技术和工业实力的发展,是对美国霸权多么巨大的伤害。一个国家就算被美国全面制裁了,只要中国愿意中立地做生意,它就基本还能维持一个体面的发展中国家的样子。)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维持其对欧洲国家的影响力,是维持其全球霸权的必要条件。

如果美国失去了这种影响力,那么可不仅仅是失去了制裁其他国家的能力。产生了“自我意志”的欧洲,将会成为美国的另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很多政治家对欧元往往持有压制的态度。

既然如此,美国凭什么让欧洲国家团结在自己的旗帜下呢?

一方面当然是自由民主主义的意识形态认同。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以十年的维度上来观察,国家都是高度现实主义的。国家的团结,最终依靠的是共同的利益。而没有什么共同的利益能够大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强大的敌人”。

当年,这个敌人是苏联。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持续通过这个组织对欧洲国家的军事和外交政策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如今,如果俄罗斯是个人畜无伤的弱国,那么欧洲和美国的共同利益就会大幅度削减。因为惯性,短期未必会有问题。但长期上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一定会大大削弱,北约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这对美国霸权将是灾难性的结局,有这方面认知的的美国政治家一定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所以,为了美国的利益,俄罗斯必须和欧洲为敌。俄欧缓和是美国一部分现实主义者不能接受的(另一部分现实主义者则着眼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竞争,所以一切决策都面向与中国的竞争,为了这个目的就要和俄罗斯缓和,在此背景下也就能接受俄欧缓和)。

但是俄欧缓和却是地缘政治的趋势。欧洲本身对俄罗斯不构成威胁。俄罗斯本身的人口连续20年萎缩,除了建立缓冲区之外,并没有多少军事扩张的意愿。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油气资源。欧洲恰好需要油气资源。北溪2号一旦投产,俄欧关系就会变得更加紧密。即便是现在,你看俄罗斯做了西欧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如此无法认同的事情,法德在制裁问题上的态度又如何呢?是不是已经很明显了?

如果乌克兰保持中立,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就可能又往前走了一大步。但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大打出手,甚至在乌克兰土地上打出了惨绝人寰的治安战,那么欧洲民众会有什么感观?这时候欧洲政客们再有大局观,也没办法公开主张与俄罗斯缓和,因为那就是政治自杀。

更何况,如果斗争长期化,就会有大批量乌克兰难民涌入欧洲各国。这些人后续大概率会归化,并拥有选票。而这样的选民,一定是当地最反俄的群体(想想看美国的古巴移民群体),可以持续几代人地影响整个欧洲对俄罗斯的政治态度。

而只要欧洲和俄罗斯敌对,就不可避免路径依赖地去和美国合作。欧洲虽然有建立欧洲军的想法。但是要增加军事开支就要加税,民众有几个会喜欢加税吗?不加税就要削减福利,那民众喜欢吗?只要依赖美国的负面效应没那么大,欧洲政府国防自立的欲望就不会很强烈——不管你的主张多么有远见,你总得保证坐在总统宝座上的是你,然后才谈得上施政啊。

如果美国真的想要保护乌克兰,早早黑纸白字和俄罗斯签约,承诺北约不东扩就好。退一步讲,就算不签约,公开承诺不吸纳乌克兰作为北约成员国也可以。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些都不做,只要说服乌克兰遵守之前所谓的“明斯克协定”就好(尽管这对于乌克兰来说是丧权辱国的),也能维持和平的底线。

但是最终的最终,我们来到了这么一个结局。

当然,我并不是说俄罗斯发动战争是正义的或没有过错的。只是说,牺牲掉一个乌克兰,其实是符合美国的利益——至少目前看是如此。

——————————————————————————————

所以,我们不应过于乐观,认为美国缺乏保护盟友的意愿,并因此认为美国也可能没有保护某岛的意愿。乌克兰和某岛并不是一回事。

——————————————————————————————

俄罗斯有其自身的政治思潮的缺陷。摆在同样的位置,我国就不会做那么多多余的事情,对欧、对美缓和早就做到位了,这会儿估计已经快进到美欧联合援建156个项目了。

单说一件事,我国的核策略从来不追求对等地消灭对手。而是确保任何敢于对我国发动核攻击的国家必定付出极其惨重的社会和经济代价,从而没有人会愿意通过和战争的方式来消灭中国这个竞争对手。

更清晰地说,尽管美国拥有让中国灭国的能力,而中国没有让美国灭国的能力,但即使在美国先发制人的情况下,中国还是可以使得美国主要城市带大概率都吃到核弹。那么尽管在这样的核战争之后中国就基本从地图上消失了,但美国因为经济力量的毁灭,也不再是世界霸主了。欧洲,或者也许是印度,会取而代之。这就有效遏制了美国发动核战争的欲望。

中国的这种策略,既不用花特别多的钱,也不会导致核军备竞赛。即便退一万步,对方就是要搞核军备竞赛,偏要追求先发制人条件下消灭一切中国的核反击力量,那对方就要花费超过中国核预算几十倍的钱来实现目标。这种核军备竞赛,对方显然是赢不了的。

而且这种策略也让中国在核裁军问题上始终处于道德制高点。美国人来谈核裁军,中国就问,美国是不是考虑把核武器裁到中国的水平。无核国家来谈去核化,中国就鼓掌,然后给他们指一指美国的核武器数量。

————————————————————————————————

总而言之,不要真的觉得美国政经两界的“知俄派”都是养寇自重、刷存在感的“百万漕工”。当然我也不断言美国的俄罗斯专家们完全没有“为了提升自身地位而促使对俄强硬”的意图,但这些选择背后的现实主义考量可能是更加关键的。

只不过这种现实主义者和米尔斯海默那种现实主义者的考量略有不同。

这种现实主义者的考量更关注美国的影响力。一直到现在,整个欧洲还是比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更大。如果放欧洲“独立”,美国的霸主地位也许会受到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美国内部并没有定论说中国的发展一定会顺利,会一路畅通地达到比美国更加庞大的GDP。而欧盟的GDP之前一直是比中国的高的,现在起码也是在伯仲之间。所以,一个不东扩的、和俄罗斯敌对的欧盟,对美国来说,才是个好欧盟。否则,对美国造成的挑战未必比中国小。

甚至来说,就算“独立”的欧盟不会主动造成麻烦,可是没有欧盟的密切配合,对中国的遏制战略能否真正奏效都未可知。

真的搞了对俄缓和,然后俄罗斯和美国一起搞对华强硬。那欧洲还会像现在一样听话吗?如果欧洲没有现在这么听话,拿欧洲的配合度换来俄罗斯的配合度,这在对华战略的角度看,真的是划算的吗?会不会还不如现在这样?

所以美国的这种策略并不是盲目的。虽然内部反对声音很多,但整体而言只是两种国际竞争的策略差异(联俄制华 Vs. 制华制俄),两者的现实主义目的其实是一致的,就是维持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如果有一天,俄罗斯议题真的吓不住欧盟了,欧盟主要国家真的在对华强硬的议题上不配合美国了,我们可能就会看到美俄缓和、俄罗斯大规模裁减核武器、美国发动援助。

user avatar

这个发言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美国已经在这场斗鸡博弈中认输离场——如果美国「在任何情况都不会出兵」,俄罗斯为何要拒绝一次有胜无败的战争呢?

user avatar

乌克兰基辅的一家报社在最近的五、六个小时里是这样描述俄罗斯的:

第一个小时:来自东部的野蛮人正在围攻卢甘斯克;

第二个小时:吃人的反动分子向顿涅茨克前进;

第三个小时:极端民族主义者登陆敖德萨;

第四个小时:侵略者占领哈尔科夫;

第五个小时:俄罗斯军队接近切尔卡瑟;

第六个小时:普京大帝将抵达自己忠实的基辅。


user avatar

这事一开始就注定乌克兰是被卖了的。

美国以为是自己来卖。

法国觉得自己有机会卖。

甚至土耳其也觉得自己有能力卖。

结果俄罗斯反映过来了,人人能卖乌克兰,那我也可以卖呀,把乌克兰卖给我自己不就行了吗

user avatar

注意主语

这个时候需要高华自发组织前往乌克兰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我看他们挺急的

user avatar

现在欧洲每年从俄罗斯购买超过2000亿美金的石油和天然气(光是天然气就是2000亿立方米),俄罗斯的军队其实是靠老欧洲在养着。

对了,目前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天然气管道最大设计输送量是一年380亿立方米,只有欧洲的20%。

当欧洲不切断能源交易的情况下,美国人会进乌克兰和德法出钱支持的俄罗斯军队打仗?

ps:俄罗斯政府的财政收入才2500亿美元,军费不到700亿。

user avatar

Russia is too strong.

user avatar

翻译一下好了:

「美國政府在任何情況都不會向烏克蘭派兵與俄羅斯作戰」。

user avatar

今天仍然是美国赢麻的一天。

请问这次是直接赢麻,还是走程序赢麻?

user avatar

谢邀

我去瞅了眼白宫例行招待会的文本,Psaki有点惨,这个白宫发言人不好当啊。

所有记者都在反复问同一个问题:拜登会不会派兵?真的不会派兵吗?假设打下基辅了也不派兵吗?

Psaki几段原话是这样的,大家品鉴一下“语言的艺术”:

我不知道我还要说多少次:没有(你们说的这些)场景——总统不会派兵到乌克兰和俄罗斯打仗的。我们在做很多其他的举措,就像你们知道的那样,不过我要说,这些举措很有效。

这个就是新闻上看到的内容的原话。但在这句话之后,紧接着一个问题的回答,她是这么说的:

我不会在这里概述“如果这样、那就那样”的内容。除非你知道一些我们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事情,否则我想没有人知道下一步要做啥。
我们准备了那么多,我们也看到了他们正在部署军队攻击。很明显,除非他们更深入的侵略,不过他们还没更深入侵略,对吗?
如果他们更深入侵略并且做了升级动作,我们也会采取升级动作。所有这些都取决于具体动作是什么。

这有点在台海问题上“战略模糊”的味道了:我没说要做,我也没说不要做,一切取决于未来的发展。最好保持现状不要变。


当然,目前拜登不想派兵也是自然的:美国人都不想打仗,更何况是去乌克兰、和俄罗斯打仗。

美联社今早紧急发布了一个民调,结果如下:

49%的人知道乌克兰那边发生了啥;

只有26%的人认为美国应该在乌克兰危机中做主要角色(Major Role)

有20%的人认为美国根本不应该掺和进去(No Role)


而美国人真正关心的“威胁”是什么呢?

75%的人说是网上的假信息;

63%的人说是美国国内的极端分子;

63%的人说是互联网攻击。


至于乌克兰,那在哪儿?和美国近吗?不近的话为啥要关心?

有些孤立主义再临的味道了。

user avatar

我一直以为战略腚力这个东西是我们的专属技

user avatar

美国人可能是真的觉得乌克兰杂牌军靠着北约援助的那点破烂能单扛俄罗斯,然后可以坐等俄罗斯打累了自己上谈判桌。他们对这个想法似乎确实颇有信心,以至于连预案都没做,开打16个小时仍然处在大脑宕机状态,跑得还没NED的水军快


不过考虑到王师在中东的光辉战绩,这种认知似乎也…情有可原?


百年未有之大便局,味儿是真的大

user avatar

卧槽你早说啊,白惠那么多年了。

我都不知道你有这等战略定力。

user avatar

估计,下次说这个话的时候,应该是解放军登陆台湾岛的时候吧

毕竟,这样的话能讲的时候不多啊。

user avatar

以前看日韩港台高华上蹿下跳的,气的不行,高层却很淡定。

现在终于理解了。

因为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高层看的清清楚楚。

什么叫实力,什么叫现代化战争。战争开始以后会是怎么样。

我们想不到,但是高层能看见。

在西方媒体带节奏的环境中,讨论是讨论不出结果的。

直到现实呈现在你眼前,你不承认也不行:

所以我们看见了什么呢:

1.颜色革命,英美整天拱火,德法一个个大义凛然,似乎俄罗斯是万恶之源的样子。

2.对峙时,一个个都放狠话,仿佛你动一动就要万劫不复,你现在没事是对你的恩赐。

马克龙表现的像救世主,网友一个个嘲讽普构。退兵是懦夫,不进军也是懦夫。连纳粹都出来刷存在感了,要对俄罗斯赶尽杀绝,做到希特勒都做不到的事。(港台的部分人和部分高华也是以纳粹的态度来对我们了,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他们如果有能力,会比侵华日军还要狠)

3.俄罗斯发布讨伐檄文,承认两州独立。一个个来劲了,骂的骂,制裁的制裁,仿佛即将天降正义。

4.好了,现在四面出击,炸机场占港口,坦克突飞猛进了。一个个不吱声了,甚至害怕引火上身,坚决说不出兵。

从2014到今天,8年了,就这一天,使这8年来所有的发言和制裁都显得像笑话。

你辱我,我忍。你挑衅,我讲道理。你说我没道理,我直接杀人,你继续说吧。

看看韩国,冬奥会闹成那样,在外网仿佛凭一己之力包围中国了。

现在被主人牵着脖子,不得不表态制裁俄罗斯。

希望在乌克兰的小西八们遇到毛子大兵时别装中国人,别贴中国国旗。不是之前冬奥会喷俄国挺爽嘛,你现在可以直面毛子兵了。小西八要是敢当面吐毛子大兵一口痰,我认你是英雄。

同样的亚洲之光,东亚文化的旗帜,日本,也被主人牵着脖子制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小日本们现在有机会给毛子兵展示一下武士道精神了。

至于宁可当英国大便上的苍蝇也不做中国人,跑去英国做二等人打黑工的港虫们,现在终于见到了他们心目中大英帝国的雄风了。

高华台民们也终于见识到他们信仰的美利坚正义了。(没闲着,在轰炸索马里)

说好的民主联军人呢?

人越成长,见识越多,心态也会变。经此以后,港台日韩高华越跳,我气不起来了,反而是越兴奋。

出气这一天俄罗斯人等了8年。

我们会等多久呢

user avatar

———————再次更新———————

看起来战争已经结束了,没想到普大帝的动作如此之快,距离我开始发这个回答不到半天,抖的机灵就被打脸了,搞得我很没有面子,呜呜

原回答发表的时间大概是在俄罗斯开始动手之前一个小时,第二次更新的时间是在俄罗斯开战大约半小时后,而现在一切已经结束。感觉今天真是充满魔幻。

今天真是键盘侠嘴炮和媒体发新闻的速度都跟不上普京大帝的坦克和空降军推进的速度了!

上次感觉这么魔幻的时候是哪次呢?恩,好像就是塔利班闪电推进一天攻陷十几个城市的那次……

现在看起来乌克兰军队已经彻底崩溃,海军和空军在开战的几十分钟内就不复存在,所有沿海城市和东部的战略要地均在第一时间被占领,首都基辅的机场也被空降部队控制。泽连斯基同志目前已经收拾东西逃往厄尔巴岛(大雾)。我们期待着他能再次归来(开玩笑)

最后,在今天的一切尘埃落定以后,我觉得自己身为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有必要对这场闪电战的总设计师—普京总统—喊句话: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你们怎么能这么凶残霸道呢?

你们做出这样的事情,

那你们跟美国有啥区别啊啊啊啊啊????

顺便,有评论区朋友问我,俄罗斯今天的行动是不是一次侵略战争。

我的意见是:俄罗斯今天对乌克兰的突袭,本质上和1998年北约空袭南联盟,2003年美英进攻伊拉克一样,都是一场大国无视安理会存在,绕开联合国框架对主权独立国家发起的单方面的军事进攻行为。

换句话说,虽然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立场,但是不应该双标。比如1990年的海湾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军事行动,因此就不是侵略行为,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但是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就不是。北约空袭南联盟,美英进攻伊拉克,和今天俄罗斯闪击乌克兰一样,都没有经过联合国授权,完全可以认为是一次非法的军事侵略行为

也就是说:

如果你认为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北约和美英的侵略行为,那么你就应该认为今天俄罗斯进行的也是侵略行为。

反之如果你否认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北约和美英的侵略行为,那么你就应该认为今天俄罗斯进行的也不是侵略行为。

乌克兰和南联盟,伊拉克一样,都是联合国认定的主权独立国家。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情况下对他们进行军事攻击,无论有什么理由,都是彻头彻尾的侵略行为。

总之,不能因为立场问题就改变评判事情的态度,这是我的看法。

————更新————

更新!更新!先不抖机灵了

普京发飙了!大战开始了!关注新闻!

俄罗斯已经向乌克兰宣战!

赶紧关注新闻!

炒股的朋友们盯着点股市!

这次战争的规模,比所有人想象的规模还要大!!

注意关键!

敖德萨!

俄军在敖德萨登陆,说明这场战争的性质就变了!

这不是局部冲突,普京要的也不只是顿巴斯!

他要的是下图中的蓝色地区全部!也就是第聂伯河以东的整个东乌克兰!

敖德萨在哪儿?这张图的左下角,克里米亚的西边!

俄罗斯这次是从东乌克兰的南,北,东路三面进攻,对顿巴斯,哈尔科夫,敖德萨同时发动攻击!

战争爆发的话,所有人都知道顿巴斯会第一个被进攻,也有一些人猜到了哈尔科夫会被进攻。

但是恐怕没人能想到普大帝会直接在敖德萨登陆,事先没人想到他会玩这么大!

所有人都盯着顿巴斯,结果普京玩了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了一记左勾拳!


与此同时,基辅也遭到了导弹袭击!

这不是局部冲突,这是全面战争!

不只是顿巴斯了!普京的目标起码是整个东乌克兰!

现在看来 普大帝是打算一口气拿下第聂伯河以东!

见证历史的时候!真的是见证历史!

也不知道泽连斯基能不能让我的机灵变现,雄起一把!

——————原回答————

我刚刚发现一个大秘密

美国根本不需要帮助乌克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有足够的能力挡住俄国的进攻。

甚至要是不拦一下的话,泽连斯基还能反攻回去俄罗斯!

是的,虽然你看不起泽连斯基,觉得他就是一个戏子。

但是泽连斯基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有超能力的戏子,他的超能力就是可以把自己演过的角色变现。

众所周知,泽连斯基是因为演了乌克兰总统,之后被真的选成了乌克兰总统。

但是,但是,你以为他只演过乌克兰总统?

你知道他还演过谁吗?

知道吗?

亮瞎你们的眼!

是的!泽连斯基还演过拿破仑•波拿巴!


虽然这只是一部恶搞拿破仑的喜剧,但是我们的泽连斯基总统毕竟也是演过拿破仑的!



而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他有把角色变为现实的超能力!

18世纪末的法国,国内政治混乱,党派纷争,内乱不休,外部强敌环饲,大军压境,国土沦丧,与今日之乌克兰何其相似!

此时天降猛男拿破仑,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屡败强敌,让法兰西重新伟大,称霸欧洲!

这个时候,又到了泽连斯基同志发挥超能力,让角色现实化的时候了!

带领你的近卫军们,出发吧!让欧洲再次在你脚下颤抖吧!让你的敌人们再次见识一下战神的威力!


user avatar

谁说美国没出兵!

美国:不是哥不帮你,哥现在忙腾不开手

乌克兰:我这里还可以,还能再扌————————————

user avatar

受疫情影响,美国及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改为线上。

user avatar

我替各位长篇大论总结一下:美再崩,俄或赢,中必赢。

user avatar

这是在强调美国当前军事部署与力量投送没有变。




大家先不要急着高兴,在我看来这个表态实际上对于我们是个不利消息


目前整个中文互联网的头号热点就是乌克兰局势,其中有一部分网民对此感到很高兴,觉得我们是不是“有机会了”。至于是哪里的机会,我不说大家也是知道的:台湾。


这个表态,表明了美国现在还是非常清醒的,他深知自己面对的最大威胁在哪里,也非常清楚一时脑子发热的结果是什么,才会做出这个表态。他的军事部署不会因为俄罗斯最近的军事行动而有所调整,始终是把军事战略重心放在了西太平洋也就是我们这边。


因此,乌克兰局势不是什么“时间窗口”




目前看来唯一能够确定的一点是,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但是这个纸老虎的出现也是有条件的:


1、你要有实力


你是龙,你是熊,它才是纸老虎;你要是鸡,是猪,它就是真的老虎。


2、你要有依靠


你背后有人做你的战略支撑,他是纸老虎;你要是没有战略支撑,他还是真老虎。


3、你要有打老虎的必要性


有必要打得时候它是纸老虎,没必要打得时候,它在旁边嗷嗷它自己的,你管它是纸老虎还是真老虎呢。


目前看来美国纸老虎的本质已经暴露无遗,有不少美国的乖儿子自己都慌了神,开始嚷嚷给自己打气了:


你说这种时候你把自己跟乌克兰并列比较,你心里琢磨的是个啥?兔死狐悲呢还是物伤其类呢?我看都不是,一个是拼命分裂祖国,一个是在维护自己的统一,你伤个鸡毛的类?说白了还是自己认清了美国的纸老虎本质,知道爸爸靠不住了心慌而已。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它是纸老虎而掉以轻心,否则它就有可能变成真老虎,咬你一口。


这叫辩证法




目前看来美国的战略定力还是非常可以的,俄罗斯都骑在脸上take a shit了,屁都不敢放一个,算是怂到了极致。


但是:他连国际脸面都不要了,是在坚持什么


隔岸观火也好,看出殡不嫌弃殡大也好,欢呼雀跃也罢,看笑话也罢,我们自己不能头晕。


从这个发言人的表态来看,美国实际上非常清楚当前最大威胁还是中国,还是在西太平洋,俄罗斯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已,其战略诉求无非是“北约停止东扩”,没有什么更大的野心。而西太平洋这边不同,这是真正可以埋葬他的力量。


所以他才会被人骑着脸输出也不下场,用最强硬的姿态,说最怂的屁话


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清醒,美国白宫发言人的表态透露出来的就是这个信息,就是在强调美国当前军事部署与力量投送没有变。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束手无策无法应对消极等待呢?


我看不一定。


还有一个热点地区没动静呢,以色列跟叙利亚这点小打小闹也是常态,不过不等于就不能搞事情。


中国、俄罗斯、伊朗的“深度合作”绝对不仅仅是限于经济领域而已,而是明确的涉及到了国际战略合作与安全领域


美国在乌克兰变成了纸老虎还闹得全世界都知道了,正是因为至少俄罗斯能够确信中国不会参与对他的制裁,不会背后捅他一刀,不会利用乌克兰局势做危害俄罗斯的事情,就算不帮他至少不害他,所以才敢放手一搏,把美国打成了纸老虎。


下一步有什么“深入合作”,让我们拭目以待。




总之,美国白宫发言人这个表态证明火拱起来了,但是还不够旺。

这才三成呢,等会儿才五成,到了七成,才算差不多。

user avatar

斗胆嘴炮,美国的眼睛不在乌克兰,其实他拱火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是超出它的预期太远,谁能想到俄罗斯能这么快速稳准,连国际关系专家都表示看不太懂,知乎一众大V分析说不会开打——确实也没有开打,这叫单方面输出。

变局波云诡谲,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可能明天一觉醒来,泽连斯基成为座上宾客也未可知。

在激烈的大变局下,美国说最狠的话,做最怂的事,这本身就表明人家脑袋清晰,国内deep state可太明白了,乌克兰或许重要,俄罗斯或许可怕,但埋葬它帝国霸权的力量不在东欧。只要欧盟顶上去自插九刀——因美英打人权牌成功使欧盟停止中欧贸易投资协定,打乌克兰牌成功狙击北溪二号线,使欧盟与俄罗斯处于对抗的最前线。自插九刀的欧盟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你说它没有格局高远的政治家也好,充满美国小弟也罢,处在它那个位置,也只能顶了,不然这组织得散。

欧盟这块肉是让美国吃到口了,代价就是乌克兰和自身信誉,北约仍然在俄罗斯门口,乌克兰后持续而缓慢的治安流血对美国来说正中下怀,大乱是掺沙子的最好时机。

总之,不要小觑美国,当然,不要高看也就是了。

user avatar

这也太魔幻了。

这不是美国出卖了乌克兰,

这是美国逼乌克兰出来卖。

user avatar

我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美国把乌克兰卖给俄罗斯

用来换取俄罗斯恐吓欧洲(发动战争)

促使资本从欧洲流入美国

从而高位接盘美国

以达到缓解美国经济压力的目的

并且俄罗斯也可以乘机推高石油天然气价格再收割一波欧洲。


如果真的是这样,只能说大国永远是一致的。无论冲突爆发之前他们彼此放出多少狠话。当冲突真正爆发面局势变的危险并向失控发展时,他们总会达成一种默契并且克制。在一定范围内各取所需且不过分伤害对方。

毕竟

user avatar

要是这句话是跟4V讲的,那该多好

user avatar

那么问题来了,就算美国不帮乌克兰…

和对岸有什么关系呢?→_→

user avatar

会带来连锁反应,出现不可思议且截然不同的反应。


user avatar

我很好奇,美国的政治信誉还能维持多久?

海洋文明的基础难道不是合约,贸易和金融么?有再多的舰队,当你的合约一文不值时,当你的允诺如同废纸,你的影响力将何去何从呢?当年英国可以为了葡萄牙,再次介入欧洲大陆,和拿破仑在伊比利亚半岛死磕到底;可以为了比利时,和德二在法国北部以及伊普尔杀得难解难分,最终搭进去自己整整一代的贵族精英;哪怕是到了二战,英国依然可以为了波兰,果断和法国绑在一起,即使希特勒一再释放善意,哪怕赫斯飞到伦敦,都不管用。

为什么?因为政治信誉。因为从一战和二战结果来看,英国都不能说是真正意义的胜利者,其中一战更是如此,几乎是完全出于政治允诺而被裹挟进了大战。你可以说是为了大陆均势,你可以说是为了自身利益,但是真金白银加上身家性命投进去,你不得不承认,比起近日美帝狂打嘴炮,甩几个制裁而言,老昂撒还是有些骨气的。

多讲两句,张伯伦在慕尼黑后,其实已经透支了自己最后一分的政治资本,也让法国充满了疑虑。即使最近,开始有很多人给张伯伦洗地,说什么他让战争延缓了1年爆发,让英国有了充足的备战时间,但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否认,1939年的英国,如果再抛弃波兰,将让法国彻底动摇对其的信心,甚至不排除会主动对希特勒做出更大让步换取对德关系改善甚至联盟的机会(要知道,法国在对德再次开战上,一直非常犹豫,尤其是民众反对意见更大)。被逼到墙角的英国,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均势政策破产,不想被踢出欧洲大陆决策圈,就必须要开战,哪怕彻底搭进去大英帝国百年基业,也在所不惜(结果来看,的确是这样的)。

一个国家,如果只看着眼前的利益,出卖了一个又一个小弟,让自己的盟友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那么他的圈子最终将会会崩离席,最终他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挽回之前的一次次嘴炮。大家再想想,今日之景,和当年苏台德比,几何?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战争背后,美国煽风点火绝对是功不可没。但没人想到,美国真的可以这么彻底的抛弃乌克兰,哪怕是炮灰,你最起码得给人家一把枪吧。

现在战线眼看着会跨过第聂伯河,向德涅斯特河-涅曼河推进,你美国的底线在哪里?摩尔多瓦算不算?芬兰算不算(可能还好,芬兰很精明)?北约下一步怎么办?波兰可是出了名的反俄国家,接下里会不会有摩擦?罗马尼亚估计也在瑟瑟发抖吧。。。。

通过拱火,牺牲自己政治资本为代价,把欧盟“绑”到自己的马车上,看起来高明,但是你以为欧盟各国都是傻子?多花的那些买能源的钱,包括欧元上面信誉度的损失,难道德法没有怨言?从长远来看,拜登政府打嘴炮的代价,未必有他们想的那么轻微。

至于对东亚,我相信不仅是我们关心的某个方向的某些人心里在犯嘀咕,韩国,日本会怎么想?东盟呢?所有人都会问,美国的底线在哪里?多少钱可以让美国“出卖”自己?做美国的“狗”,一定都会是好下场么?

最后,要"感谢”俄罗斯,向全世界展示了什么叫“现代闪电战”,时间太久远,大家已经要忘记真正的Blitzkreig是什么样的了。看惯了中东的菜鸡互啄,让很多小国(地区)产生了对自己势力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什么抵抗7天,坚持一个月等等都出来了。

在绝对力量碾压面前,弱势那一方,根本不会有二战时期的那种抵抗程度。波兰还可能坚持1个月,而今天的乌克兰,能坚持48小时都已经很不错了。当你的上级指挥机构被快速的摧毁,当无线电里全是杂音,当网络开始中断,除了PLA这种支部建在连上的bug外,绝大部分军队在战争迷雾中会开始分崩离析。失去了空军掩护和炮兵支援的部队,在敌人不间断的炮火导弹打击面前就是一盘菜,战争很快就会进入“抓猪”时间。

估计战争结束后,PLA会和俄军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学习。

此外,希望战争赶快结束,毕竟任何战争,最受伤的还是老百姓。

user avatar

这神神们要么忙着科普毛熊对兔子的威胁,要么声嘶力竭的控诉毛熊对乌克兰的欺压,都没人意淫鹰酱神兵天降暴走毛熊了。

他们也不相信美爹真的会动手了,只是泽连斯基一直相信……

user avatar

哈克: 我们应该锄强扶弱。

汉弗莱:那我们为什么不派军队去阿富汗对抗俄国人呢?

哈克: 俄国人太强了。


user avatar

现在媒体这么发达,你封推特也好,推FB也好,有些事还是在全世界人民眼前发生

美国去年把阿富汉卖了

美国今年把乌克兰卖了


全世界人民可全看在眼里,你美国还有多少可以卖的,你这个尿样,只怕是卖都都不出一个好价钱了,比如ww

user avatar

4V人看会瑟瑟发抖的一条新闻,今夜注定是个不眠夜。

user avatar

透露了『美国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向台湾派兵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

user avatar

问题是,谁会相信美国会为了乌克兰和俄罗斯开战?

同样的,谁又会相信美国会为了台湾和大陆开战?

很明显有些人希望有人信,从而牟取利益,虽然他们自己是绝不会信的。


但,凡是有点脑子也会知道,美国现在是绝没胆子和中/俄开战的,没有理由的,单纯的军事和经济问题。美国离世界二流国家就只差一场局部战争了,美国会为某个棋子打这一场战争?

user avatar

如果美帝无力干涉,那么证明其已经没法维持世界秩序了。

美国已经无力维持世界秩序的话,这样的局面下,东亚破局已经不需要以梧桐为手段。

原先梧桐可以被认为是证明美国无力维持东亚秩序的标志,梧桐之后日韩自然导向我国。现在乌克兰事件已经证明美国的无力,那么建立新秩序就不一定非要动手。

等新秩序大成,和统水到渠成。实在不行,啥时候梧桐我说了算,已经不需要挑所谓的“好时机”了。


反正美帝不敢干涉,那么天天都是好时机。

user avatar

美国赢麻了,我要看到欧洲的资本回流美国,消除美国的通货膨胀,我要看到欧洲全面制裁俄罗斯,花更高的价钱买美国的天然气,欧洲为美国助力梦想,实现美国的伟大复兴。

请欧洲国家准备好钱袋,购买美国军事武器,加强防守,以防侵略。各欧洲国家配合美国的制裁工作,坚决抵制俄罗斯的平价资源,购买美国的高成本优质资源,每一次购买,都是美国复兴的助力。


请欧洲的资本立刻回流美国,欧洲已经不安全了,华沙,布拉迪斯拉发,布拉格等等,全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不再适合经商,赶紧跑路才是王道,现在跑路还来得及,晚点就跑不动了,在美国,可以安身立命。


如果俄乌战争还不能促使美国经济恢复,那过段时间再宣布16号俄罗斯攻打法国吧……

user avatar

乌克兰:在?

美国:爱过。

user avatar

普京在讲话中明确了几点,1.乌克兰拒不履行明斯克协议,8年来对俄罗斯采取敌视态度;2.俄罗斯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支持顿巴斯地区人民追求主权独立的权力,而乌克兰的军事镇压是不正当的;3.乌克兰意欲加入北约,接受北约的武装化改造,是对俄罗斯的严重威胁。

由此,俄罗斯援引联合国宪章第51条,可行使集体自卫权。俄罗斯的作战目的:1.维持顿巴斯地区的和平稳定;2.不占领乌克兰领土;3.乌克兰要非军事化。

宗上,俄罗斯在联合国宪章范围内开展军事行动,现场仅限于乌克兰领土范围内,乌克兰解除武装或无条件投降即可结束军事行动,如果美国派兵进入乌克兰境内,并攻击俄军,将引发俄罗斯自卫权扩大,俄军可以合法进攻美军和俄罗斯认为有威胁的目标,而这将导致北约行使集体自卫权,结果就是世界大战。美国只是想赚钱,没想自己下场,法国和德国更不会亲自下场,乌克兰是北约的域外国家,北约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为了北约行使集体自卫权。

结果很明显,乌克兰将被解除武装,被阉割成下一个日本。

user avatar

你们这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在这挑事。万一美国人真去了,小心打到你们看客身上。。。

user avatar

paper tiger?

user avatar

别问了,美国大兵们正忙着在索马里剿匪。

索马里海盗历经联合国五大国及其他军事强国十数年来的军事打击,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业务范围越来越广,试问这战斗力在当今地球上还有哪只军队能比得上?

大阿美莉卡军队连索马里海盗都敢去剿,会怕俄罗斯?

——既然不怕那为什么不去乌克兰?

——都说了正忙着在索马里剿匪啊!!

user avatar

不排除这是烟雾弹的可能。

对米国最大的利好是米国现在明确派哪怕一个连的兵力进驻西乌。一般情况毛子也不会反向直接打米帝。

这样既维护了在小弟中的形象,又使乌克兰问题复杂化,长期化,烂泥化。

我当然不希望此发生。但如果真发生,那至少得高看米帝一个量级。

俄罗斯要掐死这种可能性,就得封锁乌克兰空域。并明确外国势力谁进来打谁,莫谓言之不预也。

米俄都不可能直接打对方,就看谁先撒尿圈地成功,并向对方展示“有种你打我啊”。

user avatar

如果不知悬崖勒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也将在台湾省上演

这是牧之野写作的第7年

第1042篇原创文章


我还以为这个俄乌局势的小连载会像疫情的连载一样持续一段时间,看来还是低估了普京的决心。

俄乌局势系列跟踪研判连载: 【001】2022年1月6日《关于哈萨克斯坦暴乱的联想:人类可能进入了另一个历史周期 【002】2022年1月12日《我们可能没意识到普京要做什么 【003】2022年2月22日《历史在今天发生了极为重要的改变 【004】2022年2月23日《记住:一个国家的边界不是由山川河流形成,而是上一场战争的结果


先说说战况。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

正好下午一点多在医院等着做心脏造影,直到刚才两点我看到乌克兰紧急情况部发布的乌克兰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摧毁的消息,间隔一个多小时。

我为什么要等乌克兰发布消息呢?其实不光是等乌克兰的消息,我还要看西方媒体的最新报道。

纽约时报大标题的如丧考妣在向全世界传递恐慌。


因为这是战争!

战争是什么?它不是谁的大炮钢铁洪流红警游戏,战争是混合战,电子战、网络战、信息战、定点战、精准战。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一会乌克兰说打下俄罗斯五架飞机和一架战斗机,马上俄罗斯铺天盖地的辟谣就来了,说乌克兰防空系统都瘫痪了。

我们真的以为中国民众是天之骄子,能像坐在军情室大屏幕像上帝一样掌握最新的战争动态么?

一会儿俄军去了奥德赛,一会从白俄罗斯入境大量装甲车队,一会基辅城内军火库爆炸。

殊不知,我们都在俄罗斯的综合战覆盖范围内。

所以当大家从社交媒体不断看到普京慷慨激昂的动员讲话和俄罗斯闪击的成果时,其实是俄罗斯掌控信息战,向世界持续宣传“必胜”“必拿下”“瘫痪乌克兰军队军心”“避免反抗”的心理战。

事实上,在战火中的乌克兰民众还没有我们掌握的信息多,因为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表示,乌克兰整晚遭受网络攻击。

乌克兰军队的信号大部分被切断了,各自为战,没有多少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哪里有抵抗哪里投降,泽连斯基到底有没有跑到国外。

也没人知道真实死多少人,什么战况,以后也不会有人知道。

这就是真实的战争。

但在乌克兰和整个西方完全陷入懵逼的状态下,普京这种志在必得,确实能够让绝大多数的乌克兰军队处于混乱状态,也能最低程度的降低流血。

即便此次大多是精确打击,普京一直喜欢精准手术刀式的解决问题,所以没有大仗可打。

但是,记得我说的,最低程度降低流血而不是不流血,这是战争,不流血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句话说在前面,想要不靠战争解决某些问题,是天真的,所以,要想好。

再说说整体局势。

我对普京的政治脸谱分析核心一直有几个点:

  1. 在势力范围和领土方面有执念。
  2. 务实和经济。
  3. 做什么都有充分准备。
  4. 通常在最后关头才做决策。
  5. 果断不拖泥带水。

我一直坚信乌克兰这个问题必须用战争解决,但以为节奏会缓一缓,试探一下西方的反应再策反立亲俄政府或逼着谈判签协议会更好。但事实证明,普京在所有人都没有准备的时候闪击乌克兰,横扫了西方,狠狠捅了北约和美国一刀,让他们像喜剧演员一样显得特别傻,这个效果,真的比假想的那个好得多。

回过头来总结,我也在想,那就像谈恋爱,如果所有的选项都已经交给对方,但对方从不当回事的时候,其实也就没必要再自己说服自己了和自我入戏感动了。

美国就是要牺牲乌克兰,北约就是在直接指挥乌克兰前线部队炮击乌东,那再等待和说那么多废话又有什么用呢?

那我们再想想与我们类似的情况,仔细想想。

第三说说对中国的影响。

好的前两篇都说过了,不赘述,今天直接分析另外一个维度的,需要好好动脑筋思考的。

我想很多人最疑惑两个问题。

一个是普京冬奥到北京来说没说这事?

站在那个层面假想一下,我觉得是不会的。

就像之前写的,战争时间是一个国家最机密的动态,在这个地球上最多只有不到一只手人了解,而普京的个性又是最后才定。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俄罗斯高官都大吐口水说搞不清楚普京怎么想的原因,在决定之前,准备早就做好了,都是工具包的选项。

但是,当签了15项重大协议之后,这个意义就不太一样了。给世界的感觉是什么,自己想一想。

另一个问题是:俄罗斯到底是否值得相信?

我们永远不要用历史来推断未来,历史只能是参考。

从普京的个性已经这么多年的中俄合作来说,现在我认为,普京麾下的俄罗斯是值得相信的。

像普京这样多疑和笃定性格的地球上为数不多的政治家,中国赢得他的尊重和实打实的合作靠的是实力、道义。

普京最烦的,就是背叛。

他能把后背亮给你,这对俄罗斯来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不要求我们事事珠联璧合,毕竟文化和思路都不同。

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信任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北溪二号花了多少钱,说停就停,四次申请加入北约都被打脸,我相信普京这次是真的看清楚了,真的下了重大决心,也做好了各方面与西方脱钩的准备,才有了今天的闪击乌克兰。

俄与西方的难以调解的矛盾,又划上了至少一代人深深的伤痕,无解。

也正因此,这同时也是中俄没法结盟的原因。

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国情也有很大的不同,俄罗斯那么大的土地养那点人足够了,中国如果被制裁,与俄罗斯不可同日而语。

普京会不会对中国不利?

个人觉得不会。

十五项长期合作是需要巨大成本的,而且未来随着俄罗斯被制裁,中俄之间的各项合作可能更深入,如果哪天俄罗斯的现代舰船在中国制造,那就真的是更高层面的合作了。

但:

我提醒两个问题:

一是斯大林到底是被投毒还是医疗延误导致中风去世的?真相没有人知道。苏联解体中的很多关键人物,是西方选出和培养的,最终导致了政策的变化。

话就说到这儿。

二是西方现在已经急眼了,面对未来的制裁力度,我们敢不敢突破,需要智慧和勇气。

还是之前文章说的,我们到底要什么,甘蔗没法两头甜,有得就有失。

刚才我又看到一个很不搭界的新闻出现在RT:《海关总署: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还有华阿姨的新闻发布,so.......

我相信我们的决策是英明和有远见的,毕竟我们那么早就看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最后说说未来。

刚看到新消息,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大批乌军士兵放下武器并丢弃阵地。俄罗斯国防部说,不会对放下武器的阵地进行攻击。

乌克兰有40万军队,按照目前四路进军的俄罗斯军队来看,数量未必有那么多,但之前也分析过,普京作战都是用最经济、最快速的方法解决,当人人都以为俄罗斯陷入叙利亚泥潭时,普京不但掌握了局势,还赚了不少钱。

今天的讲话,普京说了几个关键字:

  1. 去军事化。
  2. 去纳粹化。
  3. 不是侵略。
  4. 没有占领计划。
  5. 专项行动

这种情况,推翻泽连斯基政府,建立亲俄政府,或者逼迫乌克兰政府进入谈判,停战求和,签下不加入北约等协议,实现白俄、乌克兰、俄罗斯小沙俄的防御线可能是很大的。

然后俄罗斯大概率会快进快出,结束战争。

所以,不会有什么世界大战,宽心。

因为即便这些全部顺利完成,也只是对北约的防御而已。

但是,即便戛然而止,普京今天的行动,也比喀布尔美国仓皇撤退的影响大一万倍,对北约、欧盟、拜登政府的影响都是摧毁性的。

会提前让拜登的民主党失去中期选举。

美国不仅放弃了乌克兰,而且被扇了大嘴巴子,成了一个笑话,全世界的格局再一次改变。

美国能不能熬得住,放下亚太地区的重心转向两头作战?我觉得如今的局面只会让美国进退两难,金融危机必将提前到来。

但你说我希望一个衰落的美国吗?

说句出人意料的话,我不认为美国过快衰落对中国是好事,因为我们还需要经历这样的博弈才能成长,否则永远难以真正成为老大,也没法让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取代丛林法则。

好了,说了这么多,就到这里吧。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的分析、研判,直到看到第一只黑天鹅,我今天才感到真正有些放松下来,虽然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整三个月前,我写了《未来三个月非常非常重要》。

2022年,无论你说英国女王病逝或者哪国元首被杀,或者火山地震还是新的疫情,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惊讶,因为,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重点是,我们能做什么?

哦,对了,好多读者问我昨天杀进股市买了什么,我买了农业股,当然,今天暴跌的时候我又买了些别的,无它,我没想赚钱,因为还不到时候,其实我就是检验一下如果市场动荡里到底什么逻辑是不变的,自己看得准不准。

最后点个题,因为我不想太给很多汉奸长脸,完全不值得浪费笔墨。当我看到泽林斯基在慕安会上的表演,当看到今天早上他还想给普京打电话,想到北约在乌克兰这么多年援助的新装备,培训老百姓“巷战”,就会想到那张大圆脸,脸越大,到时候只会打得更响。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在咫尺,怎能不欢喜啊。

user avatar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user avatar

以不变应万变

美国棋高一着 赢了又赢 麻了又麻


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军演

布林肯:美国没有向乌克兰派兵的计划


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增兵

国防部发言人: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出军队


俄罗斯承认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独立

拜登:美国绝对不会派出一兵一卒


俄军空降基辅 登敖德萨 攻入哈尔科夫

白宫: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派兵乌克兰


美国:套娃竟是我自己

英文:我和乌克兰感同身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