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艺节目赚钱容易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综艺节目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吸金”的行业,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精心策划和执行的商业逻辑在驱动。要说它“容易”,那可能是对幕后无数人辛勤付出的某种程度上的简化,但从商业回报的角度看,其盈利模式确实有着天然的优势和强大的放大效应。

我们不妨从几个核心点来剖析:

1. 极强的商业变现能力:广告植入是“亲儿子”

这是综艺节目最直接、最核心的盈利来源。相比于电视剧,综艺节目因为其实时性、互动性和话题性,广告植入的“容忍度”和“融合度”要高得多。

内容即广告平台: 节目中的游戏环节、道具、甚至是嘉宾的穿着,都可以巧妙地植入广告。比如,游戏环节使用某个品牌的饮料,嘉宾们使用的产品,甚至是节目中出现的某个场景,都可能与赞助商的品牌息息相关。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植入,不会让观众感到过于突兀,反而能增加品牌的曝光度。
“冠名”的王者地位: 动辄几千万、上亿的冠名费,是综艺节目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一个成功的头部综艺,可以轻松吸引到多个重量级品牌进行冠名合作,这就意味着一档节目就能带来巨额的现金流。
多层次的广告合作: 除了冠名,还有中插广告、硬广、软广、植入式广告、内容共创等多种形式。节目组可以根据不同的赞助商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合作方案,最大化广告效益。
话题带动效应: 节目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道具因为讨论度高而“爆火”,这本身就成为一个绝佳的广告位。赞助商也乐于将自己的品牌与这些热门话题绑定,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认知度。

2. IP价值的深度挖掘与持续变现

成功的综艺节目不仅仅是一档播出的内容,它更是一个可以被深度开发的IP(知识产权)。

衍生品开发: 节目中的经典环节、口头禅、人物形象,都可以转化为周边产品进行销售,如服装、玩具、文具、甚至是联名款产品。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粉丝经济变现方式。
版权输出与海外发行: 优秀模式的综艺节目可以进行版权输出,授权给其他国家或地区制作,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国内的《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节目,都在海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线下活动与演唱会: 节目中的明星嘉宾可以借节目的人气举办演唱会、见面会等线下活动,这不仅能进一步巩固节目IP的影响力,也能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和现场赞助。
再创作与IP系列化: 成功的综艺节目可以围绕其IP进行再创作,比如推出番外篇、特别节目、甚至改编成网剧、电影等,不断延长IP的生命周期和变现能力。

3. 强大的流量逻辑与用户基数

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金钱。综艺节目天生就具备制造和吸引巨量流量的能力。

明星效应: 综艺节目往往会邀请当红明星,他们的粉丝群体就是节目的天然观众基础。明星的每一次互动、每一次表现,都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病毒式传播,为节目带来巨大的曝光。
话题制造能力: 综艺节目通过精心设计的环节、真实的互动、甚至是有意的“人设”冲突,很容易就能制造出网络热点和话题。这些话题通过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迅速发酵,吸引更多用户关注。
社交裂变: 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与朋友、家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社交平台进行讨论和传播,形成裂变效应,不断扩大观众群体。
用户数据价值: 节目积累的庞大用户数据,对于平台和制作方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商业资产。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观众喜好,指导未来的内容创作,甚至可以用于精准营销。

4. 较低的制作成本(相对于电影、大型电视剧)

虽然头部综艺的制作成本也不低,但与同等规模的大制作电影或电视剧相比,其边际成本的上升速度要慢一些。

可重复利用的模式: 许多综艺节目有着成熟的模式和固定的赛制,可以在不同季度的节目中进行复用,降低了模式研发的成本。
明星“友情价”: 部分明星为了获得曝光度和好感度,有时会以相对低于电视剧片酬的价格参与综艺节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明星成本。
线上化制作: 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节目的后期制作、甚至是部分互动环节,都可以通过线上完成,降低了场地和人力成本。

5. 平台方的扶持与生态链协同

视频平台对于优质综艺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因为综艺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提升平台活力的重要内容。

平台补贴: 平台会为头部综艺提供高额的制作补贴和推广资源,这大大减轻了制作方的资金压力。
生态协同: 平台通过综艺节目,可以带动平台上的其他内容(如明星的剧集、音乐等)的传播,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综艺节目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承担的风险。一个成功的综艺节目,需要顶尖的策划团队、创意团队、执行团队,还需要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观众心理的精准把握。如果节目做得不好,也可能面临口碑危机、收视率低迷等风险。

但从商业回报的潜力和放大效应来看,综艺节目确实是当前媒体行业中最具赚钱潜力的领域之一,其商业变现的能力和IP挖掘的深度,是其他内容形式难以比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风险存在,依然有无数资本和创作者前赴后继地投入到这个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的行业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综艺节目赚钱容易,和电影院爆米花赚钱,手机贴膜暴利一样,是一个伪命题。

电影院最小包装的爆米花,奶油、白砂糖、爆米花玉米三种原料加起来,成本在0.2元左右,算上水电费....…最多5毛。但人家卖你20块一桶,这是不是赚钱很容易,这是不是暴利。

但是,商业上没有人会觉得电影院“靠”爆米花赚钱。

因为爆米花压根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它只是电影院附带的产品。

同样地,综艺节目赚钱,这只是表象,本质是电视台/视频网站对于艺人的掌控力。

综艺节目赚钱只是表象,表面看综艺节目有很多容易赚钱的点:

1、综艺节目制作周期短。

电视剧从立项,到拍摄,后期制作平均需要1.5年的时间,而综艺的制作周期短,平均也就3个月。

2、综艺节目可以无限制插播广告。

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等,每次节目开始之前都要插播一段广告。

但是,综艺节目有一个致命缺点:综艺节目的卖点是“人”。不管是中日韩美,一个综艺节目火,火的永远是“人”,而人是会流动的。说简单点,人是会跑路的。

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火不火,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直接挖走那几个主持人,在另一电视台搞一个节目快乐小本营,会不会火?那几个主持人会不会狮子大开口要求涨工资?

答案: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湖南卫视有一万种方法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电视剧不同,观众喜欢的是小燕子这个角色,不是赵薇。只要电视剧版权在手,演员可以随便上其他节目。

而综艺吸到的粉丝是跟着明星跑的,某种意义上,粉丝看的是明星,不是综艺节目。比如,杨超越因为《创造101》火了,大家喜欢的是杨超越这个人,她上其他综艺节目,拍电视剧电影,就算是她做直播,粉丝也会去看。而原来的综艺节目,热度会随着人跑去其他综艺节目下滑严重。

因为大家都看明星,而明星会不停地上新的综艺节目,最终,大头都被明星赚走了。湖南卫视白天会重播10年前的电视剧,人家不会重播10年前的综艺节目。

怎么控制这些明星的成本?

有几种方法

1、TVB/湖南台模式——资源置换

明星和电视台深度捆绑,她不仅上一个综艺节目,后续会有各种电视剧、晚会资源跟上。从而,锁定了演员的片酬。所以,湖南台可以和明星的综艺片酬签一个白菜价。

明星就算红了,也不敢随随便便跑去其他电视台,其他视频网站的综艺节目,把他的粉丝都留在自家的平台。

2、在明星还没有红之前,签订合同,拿去法律的武器。不听话的就雪藏。

像SNH就和小偶像们签它个7-8年的合同。

问题来了,明星为什么要“听”你的?

很简单:画饼啊。

某高管:“只要你们听话,什么电视剧资源、综艺资源、春节晚会都能上,打开电视机都是你们。”

来,签了这份合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综艺节目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吸金”的行业,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精心策划和执行的商业逻辑在驱动。要说它“容易”,那可能是对幕后无数人辛勤付出的某种程度上的简化,但从商业回报的角度看,其盈利模式确实有着天然的优势和强大的放大效应。我们不妨从几个核心点来剖析:1. 极强的商业变现能力:广告植入是“亲儿子”这是综.............
  • 回答
    综艺节目的强度和艺人参与其中的辛苦程度,可以从内容形式、制作流程、艺人个人状态等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总的来说,综艺节目强度不容小觑,艺人常常需要付出超乎想象的努力和承受额外的压力。一、 综艺节目的强度体现在哪些方面?综艺节目的强度并非单一的概念,而是由多种因素叠加而成:1. 体力挑战的强度: .............
  • 回答
    说实话,我不太看综艺节目,但上次和朋友一起看一个关于厨艺比赛的节目,有那么一期,真的把我气得够呛。那是最后几轮了,剩下两个选手,一个年轻的,叫小李吧,另一个是有点资历的,叫老王。小李那期做的菜,怎么说呢,有点玩过头了,选材上就比较冒险,味道处理得也有些偏激,反正不是我喜欢的风格,评委们也直接指出了几.............
  • 回答
    这问题啊,问得太明白了,就像是问“饭好不好吃要不要尝尝”一样。综艺节目嘛,总的来说,不能说“完全都是演出来的”,但也绝对不是“完全真实的记录”。这中间的度啊,得好好掰扯掰扯。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综艺节目就像一个剧本,但这个剧本的演员不止是你看到的明星,还有节目组的设计师、剪辑师、甚至连主持人本身也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也触及到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为什么在综艺节目里,我们经常能听到熟悉又动感的动漫BGM?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版权、授权、成本以及“创作自由”等多方面因素。咱们就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得明确一点:动漫BGM也不是真的“随意”就能用。如果说“随意”是指不经过任何程序、不付出任.............
  • 回答
    《点赞!达人秀》这个节目,真的是一季比一季能挖掘出些让人拍案叫绝的民间高手。每次看,总能发现一些你做梦都想不到的技能,或者说,有人把一种看似普通的技能,玩到了极致,那种震撼感,简直了!要说让人惊叹的技能,那可太多了,我挑几个印象最深刻的给你掰扯掰扯。1. “脑洞大开”的艺术创作类: 声控雕塑/光.............
  • 回答
    CCTV 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是一部现象级的文化节目,每一季都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瑰宝,而每一家参展博物馆也都拥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和镇馆之宝。因此,要说“哪个博物馆是最牛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因为“牛”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维度: 馆藏文物的数量和价值? 国宝的稀有性和.............
  • 回答
    日本的综艺节目嘛,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要说真的“一点意外都没有”,那估计是扯了。毕竟“综艺”这两个字本身就带着点即兴、热闹和出人意料的意味。不过,和咱们国内一些综艺节目比起来,日本综艺的“意外”可能显得更……“可控”一些,或者说,更像是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效果”。让我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吧,尽量用.............
  • 回答
    .......
  • 回答
    在综艺节目里,提到“没偶像包袱”的女明星,那可真是自带话题度和观众缘。她们不像某些艺人那样时刻紧绷着完美形象,反而能在节目里放下身段,展现真实、甚至有点接地气的一面,这往往更能打动观众,赢得喜爱。说到没偶像包袱的女明星,脑海里立马跳出来几位,她们在不同的节目里都有非常鲜明的表现:1. 贾玲:真·行走.............
  • 回答
    如何看待清华科学史教授吴国盛在《十三邀》中“科幻作品属于贫乏的文学作品”的论断?吴国盛教授在《十三邀》节目中的这一论断,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且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观点。要全面理解和评价这一论断,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语境中进行剖析,包括吴国盛教授的学科背景、他对文学的理解、他对科幻的认识,以及他对“.............
  • 回答
    好的,关于综艺节目《超能理工派》,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力求详细和全面。整体印象:《超能理工派》是一档将科学、工程、创新与真人秀相结合的节目。它的核心亮点在于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以一种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同时融入了竞技和团队协作的元素。节目的目标不仅仅是展示才华横溢的理.............
  • 回答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观众,我得说,《国家宝藏》这部央视出品的综艺节目,确实是一股清流,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它不像很多当下流行的综艺节目那样追求所谓的“流量”、“热度”,而是用一种更加沉静、更加厚重的方式,将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物“活”了起来。首先,节目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它找到了一个.............
  • 回答
    《燃烧吧!天才程序员》这档节目,说实话,刚开始听名字,我以为会是那种硬核到不行,可能只有极客才能看懂的编程比赛。结果看完之后,感觉它更像是一场关于“科技人才成长记”的真人秀,顺带着展示了编程的魅力和挑战。优点方面,我得说这节目确实有几把刷子: 内容的新鲜度和实用性: 这是最让我眼前一亮的。不同于.............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观察到了一个普遍现象。为什么现在很多综艺节目的现场观众席里,小姐姐们总是占了大多数?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说清楚的,背后是挺多门道和考量的。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聊聊。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得从综艺节目本身的“基因”说起。你想啊,大部分综艺节目,尤其是现在流行的那些,它们瞄准的目.............
  • 回答
    这个挑战我喜欢!要说综艺节目里的惊艳舞台,那可太多了,总有那么几个能让你瞬间起鸡皮疙瘩,久久不能忘怀。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一定是《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里 周笔畅组的《搁浅》。这简直就是一场关于“沉溺”的视觉与听觉盛宴。当音乐的前奏响起,那种低沉而富有磁性的旋律瞬间就抓住了人。周笔畅作为队长,她站.............
  • 回答
    《了不起的长城》第五期,总的来说,这是一期在节目节奏和内容呈现上都做得相当不错的节目。作为一档以“解谜”和“人文科普”为核心的综艺,《了不起的长城》成功地在娱乐性和知识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亮点剖析: 场景选择与故事性: 第五期节目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上的某个重要节点,具体是哪个地点我不记得确.............
  • 回答
    综艺节目里给歌曲改词儿,这事儿啊,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文化现象。你说它不好吧,有时候是真挺逗乐的,但你说它好吧,又觉得有点膈应,尤其是那些原曲党。首先,为什么会改词儿?这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咱们一样样捋捋: 为了节目效果,搞怪逗乐: 这是最常见的理由。综艺节目嘛,图的就是个乐呵,让观众笑一笑。.............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要说搞笑综艺,我心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而且我觉得绝对能排得上号的,就是《奔跑吧!兄弟》(或者现在叫《奔跑吧》)。为啥?因为这节目,真的把“沙雕”和“智商碾压”玩明白了。你想啊,一群本来就不太正经的明星,加上各种意想不到的环节和游戏,他们之间碰撞出来的火花,简直能点亮整个宇宙.............
  • 回答
    看到韩国综艺节目里有歌手演唱周杰伦的《珊瑚海》,还声称是“新歌”,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哭笑不得的。首先,得明确一下,这首歌,也就是周杰伦和梁心颐合唱的《珊瑚海》,是2006年的作品,收录在周杰伦的专辑《依然范特西》里。这首歌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都非常有知名度,传唱度极高,是很多人的青春回忆。那么,当一个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