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昨天被公司约谈,要求由我来承担项目损失的责任,作为刚入职不到6个月的员工,该怎么办?

回答
昨天公司约谈,要求你承担项目损失的责任,而且你刚入职不到六个月,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和令人不安的情况。请先深呼吸,保持冷静,然后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分析和应对。

首先,理解公司的意图和你的处境:

公司的目的: 公司可能在寻找一个“替罪羊”,或者他们认为你的工作确实存在明显的疏忽,导致了项目损失。他们的目的是追究责任,并且可能希望通过你来弥补一部分损失。
你的处境: 你刚入职不久,对公司的流程、文化和项目细节可能还不完全熟悉。这使得你在辩护时可能缺乏足够的信息和经验。同时,公司的决策者在法律和公司制度上占据优势。
项目损失的性质: 项目损失的数额大小、原因、你在此中的具体作用和责任范围,是判断情况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步骤来应对:

第一步:冷静收集信息,了解全部事实

在正式回应公司之前,最重要的是 彻底了解情况。不要急于承认或否认任何事情。

1. 约谈的回顾:
谁约谈的你? 是你的直属领导、部门负责人,还是HR或更高层级的管理人员?不同的人员级别代表了公司的不同态度和意图。
约谈的具体内容: 公司指控你哪方面的失职?具体损失是多少?损失是直接由你的行为造成的,还是间接的?
是否有书面证据? 公司是否出示了任何文件、邮件、报告来支持他们的指控?
你的感受和想法: 在约谈中,你有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公司是否给了你解释的机会?你当时的回答是什么?

2. 项目细节的回顾:
你在这个项目中的具体角色和职责是什么? 认真回顾你的岗位描述和入职时的培训内容,明确你被赋予的权限和责任范围。
项目计划和目标是什么? 项目最初的设想是什么?预期的收益和风险是什么?
项目的关键节点和决策过程是什么?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决策点?是谁做的决策?你参与了哪些决策?
你在这个项目中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 列出你从入职到项目出现问题期间,你所做的所有具体工作,最好能有相应的记录或邮件证据。
项目的整体风险和问题是什么? 项目的损失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还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导致的?例如,外部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变更、公司内部资源不足、其他同事的失误等,是否也可能导致了项目损失?

3. 证据搜集(非常重要):
与项目相关的邮件往来: 你的工作汇报、对他人请示、收到的指令、项目进展更新等。
工作文档和报告: 你撰写的分析报告、计划书、会议纪要、工作日志等。
沟通记录: 如果有微信、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沟通记录,也要备份。
项目相关的制度和流程: 查看公司的项目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看公司在项目流程上有无漏洞,以及你的行为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谨慎): 如果可能,并且你信任的同事,可以侧面了解他们对项目的看法,以及你在这其中的角色定位。但要非常小心,避免被卷入更深的漩涡或被误解。

第二步:分析你的责任和公司的指控

在收集了足够的信息后,你需要客观地分析:

1. 你的过失是否存在?
是否存在直接的、可证实的失误? 例如,你没有按照既定流程操作,导致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你的行为是否属于疏忽大意? 即,你有能力避免错误,但没有做到。
你的行为是否构成违规? 是否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或合同约定。
你的过失是否是导致项目损失的根本原因? 还是仅仅是原因之一,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原因?

2. 是否存在其他责任方?
项目负责人是谁? 如果你不是项目负责人,项目损失的最终责任往往在项目负责人身上。
决策者是谁? 项目中的关键决策,特别是那些导致损失的决策,是由谁做出的?你是否只是执行者?
其他团队成员是否存在失误? 项目的失败往往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是否存在其他人的失职?
外部因素的影响? 市场变化、政策调整、客户原因等,是否对项目造成了不可控的影响?
公司制度或管理上的问题? 是否是公司在项目立项、资源分配、风险评估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了项目更容易失败?

3. 法律和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 查看你的劳动合同中是否有关于赔偿损失的条款。通常情况下,员工仅需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公司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承担经济赔偿的条件非常严格,通常需要证明劳动者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并且造成了实际损失。

第三步:准备应对方案和沟通策略

在充分了解情况并分析责任后,你可以准备与公司进行更深入的沟通。

1. 准备清晰的陈述:
事实陈述: 基于你搜集到的证据,清晰、客观地陈述你在项目中的工作、你的贡献以及你所面临的困难。
责任划分: 指出项目中其他可能存在的责任方和外部因素,用事实说话,说明导致项目损失的复杂性。
你的立场: 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重大过失或并非主要责任人,要明确表达你的立场,但要用事实和逻辑支撑。

2. 选择沟通方式:
书面沟通: 如果公司的约谈方式是口头的,你可以考虑写一份书面的情况说明,将你的观点、证据和分析提交给公司。这有助于留下正式的书面记录,避免口头沟通的模糊性。
再次约谈: 如果需要再次沟通,最好争取有HR或公司其他中立人员在场,确保沟通的公正性。

3. 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保持专业和冷静: 即使感到委屈或愤怒,也要保持职业态度,避免情绪化的言辞。
用事实和证据说话: 避免空泛的辩解,用你搜集到的具体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承认合理的责任(如果有): 如果你确实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承认并提出改进措施,但这不代表全盘接受责任。例如,你可以说:“我在XX方面确实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未来我会更加注意……”
提出解决方案或协商: 如果确实存在一定的责任,但并非你一人全部承担,可以尝试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例如分担一部分责任,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如积极完成后续工作)来弥补。
了解公司的底线: 听听公司对你的期望和要求,看是否存在妥协的空间。

第四步:可能采取的行动和策略

根据你的分析和沟通结果,你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行动:

1. 承认部分合理责任,协商解决:
如果分析发现你确实存在一定的过失,但并非全部责任,可以尝试与公司协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例如,公司可能提出让你承担一部分损失,或者通过扣除一部分奖金、年终奖等方式来体现。
注意:即使同意赔偿,也要明确赔偿的金额和方式,并最好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责任范围。

2. 坚决否认不合理指控,争取权益:
如果经过分析,你认为自己完全没有过失,或者损失的责任与你无关,那么你需要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公司坚持让你承担不合理的责任,并且威胁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你可能需要咨询劳动法律师,了解你的权利和可行的法律途径。
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 如果公司采取不正当手段,例如威胁、恐吓,或者违反劳动法规,你可以考虑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准备离职(备选方案): 如果公司的处理方式让你感到无法接受,并且你认为公司环境已经不适合你发展,你也可以开始考虑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在离职前,也要确保公司按照法律规定结算你的工资和办理离职手续。

具体到刚入职不到六个月的员工,你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公司规章制度的熟悉程度: 在你入职初期,公司是否有充分的培训,让你了解项目流程和公司规章制度?如果公司在培训和告知方面存在不足,这可能成为你辩护的有利因素。
“试用期”的特殊性(如果还在): 如果你还在试用期内(六个月),公司的解雇权比正式员工要大一些,但即使是试用期内的员工,公司要求赔偿损失,也需要证明你的行为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定”或者“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普通的工作失误,通常不能作为试用期内无理由解雇或要求赔偿的理由。
避免被孤立: 在处理此事时,尽量保持与同事的良好关系,但也要避免过度透露信息,以免被利用。

总结一下应对的流程和心态:

1. 不慌乱,不承认,不拒绝(先收集信息)。
2. 细致回顾,全面收集证据。
3. 客观分析,明确责任,找寻关键证据。
4. 准备充分,逻辑清晰地沟通。
5. 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但请相信,通过冷静的分析和有条理的应对,你有机会保护自己。记住,公司要求你承担责任时,是他们需要拿出证据来证明你的责任,而不是你需要证明自己的清白。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啊,你这个弱爆了,你不是还没背锅吗?怕什么?直接跑路不就好了,不是你的责任你为什么要承担?

我之前在联想专卖店上班的时候,我们领导自己装b,拆打印机,当着我们面拆坏了,然后让我赔。

对,你没听错,他明明不会拆,还强行装b,然后装b失败了,恼羞成怒,直接让我背锅。

事情是这样的:

还记得在2015年的时候,我还在联想专卖店上班,当时有个客户买了台“富士施乐158b”打印机,客户自己加碳粉给搞坏了,拿到我们这来修,我们这边是第三方维修店,除了联想机器其他机器也修。

富士施乐的机器我们都没修过,不知道如何下手,这个时候我们领导,也就是我们维修部长,亲自上阵了,他上来就是一句:“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技术咋这么差呢?”,“这种机器有什么好修的?”。

话音刚落,领导便拿出螺丝刀,上来就是一波猛操作,我们也只能在一旁围观大佬修机,可是没想到,被他拆完以后,机器彻底坏了,本来只是打印颜色浅,现在被他弄得开不了机。

这个时候呢,刷新我三观的时刻就到了,领导一看不对,想要甩锅跑路,就指着我说:“让你别动你就是不听,不会修就别乱拆”。那个时候我刚来不久,什么也不会,我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所以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拆了什么。

以下就是我们当初的对话,时间太久,可能在细节上有所变动。

我:“我没拆,全程都是你在拆,再说了我刚来也不会,你自己拆坏的为什么要赖我?”

领导:“不会你咋不学呢?你这孩子整天就知道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我拆机的时候你都不知道操点心?我说话你咋不听呢?让你学你不学,你看现在拆坏了咋办?”

我:“螺丝刀在你手上我怎么操心?”

领导:“那要你有什么用?我拆机的时候你都不知道看着点?”

我:“我又不会我怎么看?是你拆坏的关我什么事?”

其他同事,居然没有一个人替我说话,一看情况不对,都转身离去。

就在我们僵持不下的时候,客户来取机器了,问领导机器修好了没有?领导居然给客户说是我拆坏了,还没修好,需要返厂维修,还用眼神“暗示”我闭嘴。

我一口咬定自己没拆,全程只是围观,客户也没办法只能给老板打电话投诉。

过了一会,老板打电话过来问我:“那个机器你拆没拆?到底是不是你拆坏的?”,我一口咬定是领导拆坏的,他又问:“你确定?”我说我确定,他又问:“你真的确定?”,我说我真的确定。

老板这个时候不耐烦了,开始呵斥我:“到底是谁拆坏的”?“自己做错了事,就要勇于承认,做人要有责任和担当”。

我说是我“孙子”拆坏的,我全程只是围观吃瓜群众,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

老板大概在电话里沉默了十几秒,说了句:“好了我知道了,你不用管了”。

然后,给店长打电话,让给客户拿一台新的机器,这才把客户打发走。从那以后,领导再也没和我说过话,后来我才知道,领导居然是老板他弟弟。

老板是70年的,领导是72年的,如果说90后连“斥责”都接受不了的话,那么,70后连错误都不敢承担,这也暴露了他们的家庭教养,自己也没有责任和担当,子不教父之过,上梁不正下梁歪。

并不是所有的斥责都是为了你好,也不是所有的斥责都是“善意的”,很多时候,对方之所以斥责你,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而是对方觉得“你做错了”。

我仔细的想了很久,此次“打印机事件”并非“偶然”而是“必然”。之前我就替他背过很多黑锅;比如:自己判断问题失误,拿错了配件,怪我不操心,说我没帮他判断问题。

修好了就是他技术高超,修不好就说我不操心,或者骂厂家脑残设计。

在他眼里我本来就是个“怂包软蛋”,肯定是背这口黑锅的不二人选,所以他没甩锅给别人,而是直接甩锅给我,其他同事一看不妙,也都识相转身离去。

那个时候,我刚毕业,社会经验几乎0,从小到大父母也一直教导我,让我,“听话”,“懂事”,“要乖”。在这个“70后老阴比”面前,完全不是对手,只能任由其“宰割”为了学点东西,同时也为了维持生计,我也只能忍气吞声。

领导也对我的处境是了如指掌,所以,他也理所应当的让我替他背锅,毕竟,我在他眼里一直都是“怂包软蛋”知道我不敢反抗。

他经常拿我当“背锅侠”和“出气筒”,高兴的时候骂我,不高兴的时候也骂我,反正就是时不时的就要骂我,不断地打击我,贬低我,刺激我。

上班来的比他早了,他骂我sb,来的比他晚了他又骂我2b。我会的,他不会就说我装b。

之前替他背锅的时候,也只有我和他在场,我脸皮厚觉得没什么,附和一下,笑笑也就过去了,但是此次“打印机事件”,大家都在围观,我也是出于本能反应,一口咬定不是我的错,领导自己也很意外,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已经远远超出,他所能控制范围。

在中国这个以“长者为尊”,“论资排辈”的社会背景下,不管对方“是对是错”,“是人是鬼”,只要对方年龄比你大,那么他一定是对的,当他理论不过你的时候,就会用“辈分”来“弹压”你,这是一种“无能的行为”,也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例如:“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我说话你怎么不呢?”............

2020年12月3日更新:

从那以后,老板和领导再也没和我说过话,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后来我才发现我实在是太天真。

直到天快下班的时候,老板让所有人都先走,把我一个人留下来加班。据说是,因为其他人不好说话,问他要加班费。

老板笑着问我:“晚上没事吧?”

还没等我开口,他就又补充了一句:“晚上库房卸货,500箱打印纸,好几个客户都没纸用了,催了好几天,其他人家里有事,你就辛苦一下吧,年轻人就应该多锻炼”。

他说完看我没吭声,轻藐的看了我一眼,便去取车,正好那个时候他弟弟还没走,老板叫住了他,让他和我们一起去卸货。

毕竟,500箱打印纸可不是闹着玩的,一箱a4纸起码22公斤,500箱就是11000公斤,又没有手推车,全靠手提,两个人肯定会吃不消。

老板他弟弟是我们部门的部长,也就是我的直属领导。

领导一听,马上就要下班了,还让他去卸货,卸的还是打印纸,立马不高兴了,但是他又不能,骂老板,毕竟老板是他哥哥。

他只能拿我出气,坐着车上不光抽烟,还一个劲的数落我:“你们这些九零后啊,这么喜欢偷懒?卸几箱子打印纸,还要把我这个老头子叫上?想当年,我一天就吃一顿饭,又要放牛,又要下地干活,你叔我14岁就出来上班了,15岁就给家里赚钱,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拉胯了,和我们70后真是没法比。”

他看我没有说话,又问我:“嗯?叔跟你说话呢?你咋不吭声呢?嗯?嗯?嗯?倒是说话啊?”

我一直没理他,只是低头玩手机,他看我不说话,便没有再说什么,老板全程没有参与,只是在默默的边开车边抽烟。

我当时也知道他说的不对,可是我不敢顶嘴,老板毕竟是他哥哥,我要是说了让他不爽的话,他肯定会给我“穿小鞋”

我本以为,他会这样放过我,可是到了库房我才发现我错了,刚下车,老板在开库房门,领导发现自己没烟抽了,让我去给他买包烟,还让我给他买“芙蓉王”当时库房离商店比较远,我大概花了5分钟的时间,才把烟买回来。

我刚把“烟”买回来,他就呵斥我:“你干啥去了?叫你干活你干啥去?一到卸货的时候就跑了,你们这些年轻人怎么这样。”

说着便从我的手里把“烟”抢走,老板没说话,瞪了我一眼,好像是他也认为我去偷懒了一样。我当时被吓得惊慌失措,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敢解释,怕领导接着“训”我。

只能赶紧去卸货,领导坐着货车驾驶室和司机吹着牛逼聊着天,他们还抽着我买的烟,顺便吐槽一下我这个90后是多么的懒散。

时隔三年,我至今都忘不了,那500箱打印纸是多么的恐怖,老板嫌我用手拎太慢了,给我找了个小推车,他装车我负责拉,接着还得给垒起来,那500箱打印纸垒起来和小山一般。

那天晚上我从6点干到了,晚上12点,卸完货以后,老板说了句,没什么事的你先走吧,我们和司机还有点事要商量。

其实,我知道他们肯定是去吃饭了,只是不想叫我而已,我也只能自己打车回家,那时候一天的工资是80块钱,给他买了包烟花了30,打车花了30,等于那天白干了,还当了两次“出气筒”。

后来,我干满了两个月,就提出了辞职,因为我实在是受了那个环境,老阴比太多了,各种套路我,真是可怕。老板也很爽快的答应了,也没有为难我,这或许就是他裁人的手段吧。

时隔多年,我也有了自己的事业,不再寄人篱下给人打工,可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都会有一种冲动,一种想要打人的冲动。

可是我不敢,毕竟我很“怂”,也不敢动手,他们俩一个是70年的一个是72年的,一旦动手,他们又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我,甚至躺地上讹我。

唯一报复他的方式,只有把他们的客户,变成我的客户,这或许才是对他最好的报复方式。

都说“子不教父之过”,“上梁不正下梁歪”。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两位70后的父亲,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的,连起码尊重都不会,连起码的教养都没有,或者他们没有父亲,也就没有所谓的教养,很有可能他们只是孤儿。

完结。

user avatar

首先看看你和公司签的劳动合同里有没有关于工作失误承担多少责任的条款,一般来说正规公司都会用当地政府部门监制的制式合同,通常都不会有类似的条款。

再一个看看你和公司签没签别的合同、协议是关于这个内容的。

如果没有类似的东西那你就当公司在说胡话吧,辞职就完了。

user avatar

老板:这个项目公司损失了6万元,你是负责人,就都赔出来吧。

我:好呀。我负责的另一个项目,给公司挣了100万,那是不是给我分100万?

老板:想p吃呢?没有公司给你提供的平台,你能挣100万?1000块奖金拿好!

我:没有公司提供的平台,我也亏不了6万啊!就按奖励比例来好了,我认罚60,谢谢了!

老板拿着60元罚款,陷入了沉思……

user avatar

如果提主负责的这个项目赚了,收益全部归提主,那么搞砸了,损失全部由提主来承担还说的过去。

平时收益归公司,出了问题损失要员工承担,玩的好一手双标,这样的公司不去也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