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论欧冠梅西真不如C罗 巴萨媒体也为他点赞」?

回答
这句标题“论欧冠梅西真不如C罗 巴萨媒体也为他点赞”本身就充满了争议性、片面性和引导性,对任何一个了解足球的观众来说,都很难简单地接受或否定。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 标题本身的核心观点及其潜在逻辑:

核心观点: 梅西在欧冠的表现不如C罗。
潜在逻辑: 标题将一个“论点”(梅西不如C罗)与一个“现象”(巴萨媒体为梅西点赞)并置,似乎暗示着巴萨媒体的赞美与梅西在欧冠的实际表现脱节,甚至可能是盲目吹捧。

二、 分析标题中的关键要素:

1. “论欧冠梅西真不如C罗”:
欧冠的重要性: 欧冠是俱乐部层面的最高荣誉,是衡量球员和球队实力的重要舞台。将其作为比较的维度是合理的,因为它是最能体现球员在最高级别竞争中表现的赛事。
“真不如”的绝对化: 这是一个非常绝对的论断。“真不如”意味着在任何方面、任何指标上梅西都处于劣势。这种绝对化的表述往往是为了吸引眼球,但忽略了足球统计和表现的复杂性。
比较的基础是什么? 标题没有说明比较的标准。是进球数?助攻数?关键进球?冠军数量?还是对球队整体的影响力?不同的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数据对比(常见维度):
进球数: C罗在欧冠的进球数长期高于梅西,是欧冠历史射手王。
助攻数: 梅西在欧冠的助攻数也非常高,并且在创造机会方面表现突出。
进球效率/场均进球: 梅西在欧冠的进球效率通常比C罗更高,尤其是考虑到他参与组织进攻的角色。
冠军数量: 两人的欧冠冠军数量都非常多,这是他们伟大之处的体现,很难说谁“真不如”谁。
关键表现(决赛、淘汰赛): 两人都有在关键比赛中力挽狂澜的表现,但也都有过表现不佳的时刻。
踢球风格和角色: 梅西更多是球队的组织核心、进攻发起者和终结者,他的影响力体现在多个层面。C罗更偏向于纯粹的得分手和终结者,他的作用更直接体现在进球上。将两人简单地“进球多就是强”来衡量是片面的。
忽略了时代和球队因素: 球员的表现与他们所在的球队、教练、队友以及对手的实力都有很大关系。比较两人在不同时期的欧冠表现,需要考虑这些背景因素。

2. “巴萨媒体也为他点赞”:
“巴萨媒体”的定义: 指的是西班牙,尤其是巴塞罗那当地的媒体,例如《每日体育报》、《世界体育报》、《Mundo Deportivo》等。这些媒体长期以来都被视为巴萨的喉舌,对巴萨和其球员持亲近和支持的态度。
“点赞”的含义: 意味着称赞、褒奖、肯定。
为何这与“不如C罗”并列? 标题暗示了一种“反差”或“矛盾”。意思是,既然梅西在欧冠“不如”C罗(按照标题的说法),那么巴萨媒体的赞美就显得不那么“客观”或“真实”,可能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维护。

三、 评价标题的“合理性”与“偏颇性”:

合理之处(有限):
标题确实指出了一个在足球界长期存在的、也颇有讨论价值的比较话题:梅西与C罗在欧冠的表现。
欧冠是衡量巨星的重要标尺,这一点无争议。

偏颇与片面性(非常明显):
绝对化的论断: “真不如”过于武断,回避了复杂的对比维度和两人各自的特点。
选择性呈现事实: 标题可能只聚焦于C罗在欧冠的某些突出数据(如进球总数),而忽略了梅西在其他方面(如助攻、组织、关键传球、效率等)的优势。
刻板印象的强化: 标题似乎在迎合一种“C罗是欧冠之王,梅西在欧冠不如C罗”的普遍认知,但这种认知可能过于简化。
暗示巴萨媒体“不客观”: 将媒体的“点赞”与“不如”并列,是在暗中指责巴萨媒体的报道带有偏见,缺乏客观性。这是对媒体报道动机的揣测,而非基于事实的分析。
缺乏证据支撑: 标题只是抛出了一个论点,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多角度的数据和分析来支撑“梅西不如C罗”的说法。

四、 深入探讨标题背后的可能意图和解读:

吸引眼球与制造话题: 足球界关于梅西和C罗的比较从未停止,利用这种话题性来吸引读者是常见的营销手段。
特定群体的情绪共鸣: 标题可能试图迎合一部分更偏爱C罗的球迷,让他们觉得“看吧,连巴萨媒体都承认梅西不如C罗了(隐含意思)”。
对巴萨媒体的“反击”: 也许在某些语境下,巴萨媒体对梅西有过非常高的评价,而这个标题则是一种“反驳”,认为这种评价与事实不符。
对足球评论的简化倾向: 足球评论很容易陷入数据至上或情绪化的泥潭,这种标题正是这种简化的体现。

五、 如何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一个更客观的评价应该包含:

详细的数据对比: 进球、助攻、关键数据(如淘汰赛进球、决赛进球)、效率、冠军数量等。
对比赛风格和角色定位的分析: 梅西和C罗在球队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他们的影响力也体现在不同方面。
对球队整体表现的影响: 两人在带领球队取得欧冠成绩方面,都起到了核心作用。
历史地位的综合考量: 不能仅仅因为某项数据或某场比赛就断定谁不如谁。
避免绝对化和情绪化: 使用更严谨的语言,承认两位球员的伟大。

总结:

这个标题“论欧冠梅西真不如C罗 巴萨媒体也为他点赞”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片面性且可能带有误导性的表述。它试图通过对比两人的欧冠表现,并暗指巴萨媒体的赞美与事实不符来吸引眼球。

从数据上看: C罗在欧冠总进球数上占优,是历史射手王,这是他的一大优势。但梅西在欧冠的效率、组织串联以及对球队整体进攻的影响力也非常突出。将两人进行简单粗暴的“不如”判断,忽视了他们不同的踢球风格、所处球队环境以及所扮演的角色。
从巴萨媒体的角度: 巴萨媒体长期以来都是梅西的支持者,为他点赞是符合其一贯立场的,并不能直接反驳梅西在欧冠的表现。这种并列,意在制造一种“即使是被吹捧,梅西在欧冠的成就依然不如C罗”的观感。

因此,对于这个标题的评价是:它是一个具有煽动性和片面性的论调,旨在制造话题和吸引关注,而非提供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 真正评价两位球员在欧冠的表现,需要更详尽的数据、更深入的比赛分析以及更审慎的语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再强调一次:不是任何一个俱乐部的球迷,不是C罗和梅西的球迷。唯一的偶像就是头像里那一位。

然后,现在的标题党,看看就好。看球看比赛,不仅要有连续性,还要有自己清晰的判断。说梅西欧冠不如C罗,如果单纯从成绩和个人投入程度来看,似乎如此,但大背景来看绝对不是这样。

第一,巴萨输给罗马,作俑者是主教练巴尔韦德,这场比赛再次说明,现代足球的大背景下,结构化防守对球王级别的球员限制到了怎样的程度。

围追堵截、多人逼抢、高度协作,封死梅西的带球路线,全面限制他的提速,这是一个方面;切割梅西和大部分队友的有效联系,不让巴萨的整体、局部、个体战术流畅实施,是另一个方面。为什么说这场比赛巴塞罗那被踢成了阿根廷国家队,就在于后者的战术实施。

罗马恰恰两个方面都做到了,这是非常可怕的整体战术执行力。这个赛季的欧战当中,在限制巴萨和梅西上,没有哪个俱乐部能比他们更成功。

第二,客场惨负罗马之前,梅西和巴萨其实消耗都很大。为了联赛夺冠、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出线,梅西从赛季一开始就全面释放自己的火力,对于一名30岁的球员来说非常辛苦。

如果有人硬要拿C罗也打世界杯预选赛来对比,我觉得还是停止这种幼稚的比较为好。单以巴塞罗那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例,常规航班单程需要13小时。C罗在欧洲范围内去哪个国家打世界杯预选赛,单程要飞13小时?

当然,有人也许要说,皇马也有踢了世俱杯(2016年在日本,2017年在迪拜)。问题是,世俱杯的强度能和南美区世界杯预选赛相比?那两场比赛皇马踢得就跟自家后花园闲逛一样。换了巴萨也一样如此。

第三,本赛季的比赛时间。

截止2018年4月14日,巴萨在西甲25胜7平不败,领先马竞11分;不出大的意外,将保持这一积分优势,在5月6日第36轮国家德比第二回合之前就确定夺冠。梅西肯定会踢国家德比,但之后的比赛有极大可能可能不再上场。理想状况下,梅西将有多达39天的时间休息和备战世界杯。

这很有可能是梅西和俱乐部之间的约定,也就是:三冠至少保证联赛夺冠压过皇马,中等目标是保底联赛然后再拿一个冠军,这样可以节省下赛季末的时间调整(世界杯6月14日开赛,哪怕比别人多一天休息都是奢侈的)。

从2017年7月23日国际杯对尤文图斯开始,到2018年4月14日联赛对瓦伦西亚,梅西踢了56场比赛,只有4场替补,52场首发,联赛出场时间达到2675分钟。为了确保巴萨在三线都有竞争力,以及,为了保证能在2018年有足够的缓冲期储备体能,帮助阿根廷队在俄罗斯世界杯上走得更远,梅西的付出已经非常惊人。

从2017年8月9日超级杯对曼联,到2018年4月11日欧冠对尤文图斯,C罗踢了45场比赛,其中3场替补,41场首发。他在赛季初被停赛5场,其中红牌停赛一场,推搡主裁判被追加四场。假设这5场比赛C罗都首发,那也只是踢了50场,比梅西少了540分钟的上场时间。

当然,C罗已经33岁,梅西31岁,年龄是前者更大,自律和勤奋的程度前者也是世界第一。但我还是要说,不需要飞十几个小时去南美踢世界杯预选赛,就会减少非常多的消耗。除了飞行距离和时间,还要考虑时差、气候、当地比赛条件造成的影响,真的要精打细算,还是梅西消耗更大。

在比赛强度上,顶级职业球员多踢一场和少踢一场,消耗截然不同。

第四,人员配备。

根据这篇“新闻”的内容:

数据统计显示,最近7个赛季,梅西在欧冠1/4决赛以及半决赛中打入7球,而C罗打入了25球。而最近3个赛季,梅西都没有在1/4决赛以及半决赛中取得进球。

这的确不假。但是这7个赛季,巴萨的中场和后防有过怎样的补强?哈维1980年生人,2015年转会离开;阿尔维斯1983年生人,2016年转会离开。马斯切拉诺1984年生人,2018年转会离开。最进补的是来了苏亚雷斯和内马尔,拉基蒂奇算是个合格转会,但短短时间内又被过度使用。这三个人对中后场的防守、抗压、稳定性没有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哦不对,巴萨后卫线还有一桩交易,那就是吃进了躺冠英雄、饮水机吉祥物费尔马伦。

看看皇马这边,走了阿隆索,来了莫德里奇;走了厄齐尔,来了托尼·克罗斯;走了赫迪拉,来了卡塞米罗。被公认最弱的环节是门将,走了卡西利亚斯,来了纳瓦斯。除了贝尔从热刺转会,弄了一个“两亿齐飞”,中场的转会,不但性价比极高,还扎扎实实打造出了每个俱乐部都羡慕嫉妒恨的外战稳定性。这里忍不住又要吹一波莫德里奇。他转会而来的这5年,皇马中场攻守平衡能力、抗压能力、稳定性都上了一个台阶,拿到三个欧冠冠军,他自己也三次入选欧冠最佳阵容,这就是C罗身后最大的硬实力。

最后一个,巴萨过分夸张的赛季策略。

如果有人记得巴塞罗那六冠王那个赛季,瓜迪奥拉志得意满之下说过的话,那么一定会认为,此后巴塞罗那“所有的冠军都要去夺取”的策略非常不符合逻辑。双冠王是一支顶级强队的常规目标,这个的确不假。但从双冠王往上,三冠王到六冠王,每多一个指标,球员的消耗就要极大地增加。很简单的道理,联赛和杯赛的双冠,那是在国内,各种消耗是可控的,但欧冠和世俱杯是在国外,世俱杯对巴萨和皇马来说都是后花园闲逛,只有欧冠是真刀真枪的厮杀,不带一点折扣。特别是每个赛季下半段,淘汰赛面对的每一个对手,都是“不死也要脱层皮”的节奏。三冠王如果包含欧冠冠军,那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巴萨在欧冠的沉淀本来就没有皇马深厚, 上场阵容和战术匹配度过于精细,门槛太高,攻强守弱,球员板凳深度差,连续几个赛季都是靠超一流球员的统治力打天下。遇到意甲防守结构化超级好、整体执行力又能拉平球员能力差距的强队,或者遇到德甲拜仁这样进攻非常立体的球队,能有六四开的胜率就已经很不错了。俱乐部自己,在转会、公关、政治等方面一而再、再而三各种让人吃惊的神操作,也形成了无谓的消耗。

巴萨欧冠踢成这样,如果真是梅西一手造成的,那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user avatar

现在骂巴萨,贬梅西是政治正确,和嘲笑赛季初内马尔出走一样。

其实更多的是源于这十多年巴萨的强势,至少比他们的主队强势,那个嫉妒啊,如今统治力不在,此时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

整个风向大概是这样的,赛季初西超杯巴萨被皇马血洗,加上内马尔出走,巴萨沦为了笑料,结果万万没想到这赛季巴萨运气还算不错,国内联赛杯赛一路凯歌,欧冠进八强都顺风顺水。不曾想打罗马翻车了,黑子憋了大半个赛季,这下可算找到机会了,这下简直全网狂欢,然后就出现了现在的搞笑情节:

明明是4:4,仅因客场进球少被淘汰的巴萨被各种嘲笑,靠一己之力干翻切尔西把巴萨带进八强的梅西各种被屌。

明明是4:3,在客场3:0的情况下,主场需要靠最后的补时点球才艰难过关的皇马却被各种夸。作为球队头牌,前一年的双冠王被他带得国内联赛杯赛早早出局,在唯一的希望欧冠赛场上,靠一个不是他创造的点球艰难取胜,C罗却被捧成了神。

想想两边的比赛,都是国内联赛杯赛均出局,欧冠单线作战的队伍获得了胜利。似乎巴萨尤文也没多丢人吧,至少巴萨每次拿欧冠都是双冠保底,放弃联赛打欧冠的事巴萨做不出来。

另外,看到利物浦晋级,居然有嘲笑库蒂尼奥哭晕的人,简直无法理解……库鸟的这几年来的第一个联赛冠军马上就要到手了,他有什么难过的。

最后

在赛季初外界一直不看好的情况下,巴萨和梅西闪耀了联赛杯赛欧冠一整个赛季,仅因为欧冠八强遗憾出局就被黑得一无是处。

相反,西超杯时不可一世的皇马和C罗,不曾想赛季过半就只有欧冠一条路了却被捧上了天。

捧到最后,就剩下什么身体好、斗志好了。拜托!他可是世界第一第二第三的C罗,5届金球奖得主,带着欧冠卫冕的团队,别人要打几十场比赛,他只用打几场欧冠,就这几场比赛,能不能打好你们没点逼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