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不记得中越边境十年轮战?记不记得苏联被坑在阿富汗也是差不多放了十年血?
我觉得对于对抗“流量”有借鉴作用。
首先,我不建议直接将“饭圈”作为敌人。因为,你不论是情怀也好,优越感也罢,又或者是狂热空虚寂寞冷,只要是个人,总归要有精神寄托,这是刚需,即便没有流量明星,也会粉别的人和事物,依然会在其他领域形成饭圈。
其次,我也不建议将肖战等流量明星当做目标。很多人,脾气上来了,高呼“肖战必糊”,这是远远不够的。流量明星只不过是资本利用的工具,要多少有多少。
我们应当明确一点,饭圈与流量背后的,起组织,指挥,支持,引导作用的资本才是真正的敌人。
把阿富汗,老山这些地理区域炸烂是没有用的,你得在这些地方,吸引敌人,坑在泥潭里,给他们(苏联,越南)放血。
同理,打流量,你也得给投注的资本放血。
我先举几个以往的战例:
2015年,《小时代4:灵魂尽头》上映,结果被《大圣归来》当头一棒。
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登场,然后,半路杀出个《战狼2》。
2019年,《上海堡垒》出来,然而,前有春节档《流浪地球》,后有同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两头一夹击,惨淡扑街,沦为笑柄。
这还没算《红海行动》,《你好,李焕英》,同档期几乎没有流量电影同场竞技。
说白了,流量其实真的不能打。
在我的记忆中,自从《大圣归来》开了这个头,差不多每一部流量都能遭遇阻击战。
与中越边境和阿富汗的“放血战法”何其相似!
上面那几部流量电影,那些个流量明星,哪个没大额投入?哪个没大肆宣发?结果,全都被截胡了。无论是钱还是名,都让同档期的“硬菜”挣走了。
看起来咋咋乎乎,合着热闹一场,给人当了陪练,被人刷了军功。
挺像苏联和越南,持续不断的投入资源,兵力,血肉,好处是别人的,自己被放了血。
所以,你能看到流量们疯狂砸钱买热搜,发通稿,控粉控评,投入是惊人的,但产出是不明显的。
在这样的收益导向和此消彼长之下,长此以往,是流量之类的投机力量越来越壮大,还是正经投资创作的力量越来越壮大?
其实,流量影视不论是在质还是量上,都没有以前嚣张了。别看在热搜和网络讨论平台上水军粉丝不可一世,但在真金白银的票房和收益上已经是被正经作品按着打。
就像我前面说的,《红海行动》和《你好,李焕英》,都没碰到同档期的流量电影对手。与2015年一堆流量烂片轮番围剿《大圣归来》截然相反,敌方甚至连相应的兵力都凑不出来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奇怪了,都这样了,怎么还有人愿意投资流量?莫非是洗钱或者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在我看来,这些无关紧要了。只要能通过这样的票房对决,让真正想挣钱的资本意识到,投流量挣不了钱,转而老老实实投资正经的影视创作,挤掉泡沫和水分,即便还残留一些洗钱的或者心怀鬼胎捧流量的,也当不得主流,破坏不了大局。
阿富汗也好,老山也好,苏联,越南也罢,存不存在又如何呢?只要能给敌人放血,同时还锻炼和促进了己方力量的成长壮大,就是好的。
总之,我劝同志们要成熟,冷静。不要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要幻想“策马奔腾,杀个痛快”。
而是要讲究战略战术。
放血,还是要放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