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27群体向迪士尼举报肖战粉丝小飞侠名字侵权?

回答
227事件中,一部分参与者(通常被称为“227群体”)向迪士尼举报肖战粉丝的称谓“小飞侠”涉嫌侵犯其版权,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行为,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景、动机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事件的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227事件”的起因。2020年初,一篇以肖战为主角的同人文章因其内容被一些读者认为涉及不良信息而引发了大规模的抵制和举报。这次事件迅速演变成了一场涉及粉丝、作者、平台以及公众舆论的复杂冲突,其中“227”这个日期也成为了这场网络风暴的标志。

在这个大背景下,“小飞侠”这个粉丝群体称谓的出现,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粉丝文化属性。在中国的饭圈文化中,粉丝为自己的偶像群体起一个具有辨识度和归属感的称谓是常见的做法。例如,TFBOYS的粉丝叫“四叶草”,蔡徐坤的粉丝叫“ikun”。“小飞侠”这个称谓据称来源于肖战主演的一部电视剧中,他饰演的角色的一些特质被粉丝解读为“小飞侠”的形象。

举报动机的分析:

那么,为什么227群体会选择举报“小飞侠”的名字涉嫌侵权呢?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扩大打击范围与施加舆论压力: 举报行为本身是227事件中一种主要的“维权”或“抵制”手段。在最初的同人文章事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被认为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一些参与者可能会寻求新的途径来表达不满,并希望通过法律或舆论的压力迫使肖战及其粉丝群体采取某些行动。举报“小飞侠”可能被视为一种将战火延烧到粉丝群体本身,从而间接给偶像本人施压的方式。他们可能认为,如果粉丝群体的存在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偶像也难以独善其身。
“上纲上线”与“对等报复”心态: 227事件是一个高度情绪化的对抗过程。在这场对抗中,一些人可能抱着“你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你”的心态。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或者在某个层面“被攻击”了,他们也可能采取一些在对方看来是“过激”或“不正当”的手段来回应。将“小飞侠”这个粉丝称谓与“版权侵权”联系起来,是一种将对方的标签化行为上升到法律层面、试图对其进行反击的尝试。
对“饭圈文化”的批判: 部分参与者可能本身就对当下盛行的“饭圈文化”持批判态度。他们可能认为这种文化过于狂热、不理智,甚至带有某种“群体性迷失”。通过举报粉丝称谓,他们也可能是在表达对这种文化现象的不满和否定,试图通过法律途径来“整顿”或“清理”这种他们认为不健康的文化生态。
“发现”迪士尼版权? 关于“小飞侠”(Peter Pan)的版权归属,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小飞侠(Peter Pan)是詹姆斯·马修·巴利(J.M. Barrie)创作的经典文学形象,其版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特别是涉及到不同版本的改编和演绎。迪士尼拥有基于巴利作品的多个著名动画和电影的改编版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53年的动画电影《小飞侠》。如果227群体举报的是“小飞侠”这个名字本身,或者在某些语境下使用这个名字会影射迪士尼的特定作品,那么从版权角度出发进行举报,理论上是存在一定依据的。但关键在于,粉丝群体使用“小飞侠”这个称谓,是否构成对迪士尼版权的实质性侵犯。

举报行为的性质与争议:

将一个粉丝群体的称谓与“版权侵权”联系起来,并向迪士尼这样的公司进行举报,这本身就带有相当大的争议性。

是否构成侵权? 粉丝群体使用“小飞侠”作为对偶像的爱称,通常是为了表达喜爱和归属感,与迪士尼的“小飞侠”形象在商业用途、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法律上的侵权判断,需要看是否存在混淆、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仅仅是称谓上的重合,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必然构成侵权。因此,这种举报是否能够成功,其法律依据是薄弱的,更多地是一种策略性行为。
举报的善意与恶意: 举报者是否出于善意寻求法律保护,还是以举报为工具进行网络攻击,这是评价其行为的重要标准。如果举报者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个看似合法的途径来打击、羞辱对方,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被认为是恶意的。
对粉丝文化的影响: 这种举报行为,无论成功与否,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粉丝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它可能促使粉丝在行为和言论上更加谨慎;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剧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和不信任感。
舆论的解读: 对于大众而言,如何看待这一举报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整个227事件以及肖战和其粉丝群体的立场。支持227的群体可能会认为这是“正义的维权”,而支持肖战的群体则可能认为这是“无理取闹”和“恶意打压”。

总结:

总的来说,227群体向迪士尼举报肖战粉丝“小飞侠”名字侵权,是227事件衍生的一个复杂且颇具争议的现象。它并非一个孤立的法律事件,而是深度嵌入了网络对抗的语境中。其动机可能包含扩大打击范围、施加舆论压力、对饭圈文化的不满以及一种“对等报复”的心态。从法律上讲,粉丝称谓是否构成迪士尼版权侵权,需要具体分析,但其法律基础并不牢固。更重要的是,这一行为反映了在网络舆论战中,各种策略和手段的运用,以及群体情绪的发酵和影响。理解这一事件,需要我们跳出单纯的法律框架,去审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群体冲突、文化现象和社会心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直接结论,不会有事的

截止到目前,肖战光新浪微博就有2400W+粉丝,而2018年,国产粪作《汽车人总动员》侵权迪士尼,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二审判决片方赔偿迪士尼和相关公司135万余元,也就是说换做肖战,粉丝每人出六分钱就能把这事办了,这回哪怕迪士尼开价5亿美刀,小飞侠们人均150人民币就能把这钱出了,洒洒水啦。

不就是抄你个形象而已嘛,抄你是看得起你,建议加大力度再抄个十个八个亿,肖战的女人赔得起。

227事件发生至今本质是否已发生改变? - 可可老爹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786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