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简单说一下,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导致的恶劣后果。
毛文龙被袁崇焕擅自斩杀于崇祯二年。
袁崇焕于崇祯二年末被逮捕入狱,三年被凌迟处死。(背景:毛文龙死后,皇太极率领八旗军绕道蒙古,攻破喜峰口、长城防线,突进到北京城下)。
皇太极于崇祯九年(1636年),改金朝国号为清朝,改元崇德。
毛文龙在后金军大举入侵,辽东大部沦陷的背景下,率领死士收复了长山岛,广鹿岛等沿海岛屿,史称【镇江大捷】(天启元年)。凭此在敌后方建立了重要据点,收拢了大量溃散的军队,和后金军战斗数年,还收复了金州、旅顺、夏州、永宁。虽然后期不得不放弃退守皮岛,但也是在孤悬海外的情况下牵制住了后金大批军队,以至于每次皇太极出动军队都要好好掂量下后方稳不稳。而毛文龙被杀以后,所有后方根据地都被后金军队攻破,从此皇太极再无后顾之忧。这也是为什么皇太极敢在无法正面打赢辽西战场的情况下,硬是敢绕道蒙古搞了六次金/清军入塞(崇祯二年、七年、八年、九年、十一年、十五年)。其中三次打到了北京下,第五次甚至劫掠到了山东。原本仅限于辽东地区的战争,发展到如此地步。而原本有机会消灭农民军的明朝,不得不抽调前线部队阻击清军,给了农民军一次次死灰复燃的机会。
李氏朝鲜原本和毛文龙的东江镇军互相配合抵抗清军,而毛文龙死后(崇祯二年)清朝入侵朝鲜再无阻碍,八旗军直抵王京汉阳(崇祯十年),朝鲜国王南逃至南汉山城,被围困四十余日后不得不投降、臣服于清朝,改奉清朝为宗主国。史称【丙子胡乱】。后清朝在朝鲜军的配合下发动了皮岛海战,夺取了明军最后的重要据点皮岛。
毛文龙死后,其所率领的东江镇军队离心离德,很多将领、士兵投降了清朝,比如清朝开国的著名三个汉人藩王:尚可喜(平南王),耿仲明(靖南王),孔有德(定南王)都是毛文龙的部下。这些人不仅仅只是后来清军入关的精锐部队,最恶劣的是给当时的后金带来了火炮技术,还帮后金军建立了水军,从此明朝在辽西战场再无军事技术优势。
就凭以上几个原因,袁崇焕死的一点都不冤枉。
而且就当时的辽东局势,毛文龙部队孤悬敌后方,崇祯根本就无法、也没必要杀了毛文龙。所以,有理由认定,袁崇焕跟皇太极之间肯定有不可告人的PY交易。
不杀。
这里就不说他有什么功劳了,看看后金那些人对他是什么态度就好了。
我汗收罗豪杰,谫劣如芳,尚假重任,而更倾心于将军。倘肯易心,共图天下,我汗扬镳而叩山海,将军回舰而指登津,南归南,北归北,当不失鸿沟之约。不然敛弋自守,坐观两虎之斗,是亦去三面之危,而成鼎足之业也。
大汉奸李永芳说,毛文龙啊,如果你愿意背叛大明,和努尔哈赤一起夺取天下,你们可以平分大明。就算你不愿意背叛大明,只要不攻击后金,不插手后金和大明的战争,你也可以得到和后金,大明三国鼎立的结果。
我之意,以尔取朝鲜之义州城,与我相倚而居,则朝鲜岂敢犯尔。尔驻义州之后,朝鲜若降则罢,若不降,则来借用我兵。尔若如此与我相倚,迫使朝鲜投降,则尔之前途无量矣。尔既得罪於尔帝,已不能回明,而朝鲜又不容尔我能置尔於不雇乎?尔向何处?傥若尔因派遣奸细收纳逃人而恐我责备於尔,各为其主效力,岂有复存恶念之理乎?尔若降我,岂不亦如此效力於我乎?古之韩信,弃楚霸王而归汉;胡敬德弃刘武周而降唐,因其降而成大功,留美名於後世。有何人谓其不忠於君归叛他主?彼等只有天灾,而无人祸也。”
努尔哈赤说,毛文龙啊,你应该夺取朝鲜义州,如果他敢反抗,我借兵给你。如果明朝容不下你,我也会好好对你,以前你给我造成的伤害,我都不在乎,你可以和韩信,尉迟敬德这些人相提并论,不会有人说你不忠诚。在我手下,不会有奸人对付你。
先抢江东,以除根本之忧,次犯山海关、宁远等城
皇太极认为东江是根本之忧。
汗子虎口送家丁,请臣兰英,……又问:‘毛将今在何处’答曰:‘毛营事机与前不同,今日则我人不得任意出入,其详未能闻矣。六月间,闻毛将乘船巡审海岛云,而至八月未还,未知其由。’虎口以杖击棂曰:毛文龙,毛文龙!其有切齿之心可见
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对毛文龙切齿痛恨。
使宁远闻知,又疑毛文龙交通我国,叫他自相猜疑,彼果中我反间之计,不待动兵,而我坐取胜矣
汉奸祝世胤则害怕毛文龙杀他,还上奏劝皇太极用反间计杀毛文龙。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看后金这些人对毛文龙的态度,就算毛文龙罪大恶极,恶贯满盈,大明也不该杀他。更不用说毛文龙忠心耿耿,功勋盖世。
无论如何不该杀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