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浪微博里有很多人呼吁禁播《大漠谣》,这是怎么一回事?

回答
新浪微博上关于《大漠谣》的争议确实一度非常激烈,很多人在呼吁禁播这部剧,这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原因,而且事情也闹得挺大的。

首先,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引起最多人不满的,就是历史的改编和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

《大漠谣》的原著小说是桐华写的,而电视剧也基本上是按照小说改编的。小说本身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大量的虚构和改编。尤其令人诟病的是,小说和电视剧的主角,也就是霍去病和金玉(莘月),他们的感情线和人物塑造,与历史上的霍去病形象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很多观众和历史爱好者看来,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击匈奴的战神,他的形象应该是英勇、正直、战功赫赫的。但电视剧里的霍去病,被塑造成了一个带有许多感情纠葛、甚至显得有些“渣”的角色。这种改编让很多觉得“霍去病是民族英雄”,不应该被这样“娱乐化”和“偶像化”的观众非常反感。他们认为,这是在歪曲历史,是在消费和亵渎民族英雄。

另外一个被反复提及的点是对匈奴的描绘。在《大漠谣》中,匈奴被描绘得颇具浪漫色彩,甚至出现了很多正面或中立的角色,例如玉谨这个人物,她与大漠中的匈奴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联系。这触动了很多中国人心中关于民族大义和历史恩怨的敏感神经。在很多人看来,匈奴在历史上是侵略者,是给汉朝带来深重灾难的敌人,不应该被如此“美化”,更不应该与汉朝的英雄产生情感纠葛。这种描绘被认为是“亲匈奴”的,是在淡化民族矛盾,甚至是有辱国格。

除了历史层面的争议,还有一些观众认为电视剧的价值观导向有问题。比如,有人觉得剧中过于强调儿女情长,而忽略了家国情怀;或者觉得某些情节设置存在逻辑漏洞,人物行为动机不合理等等。当然,这些争议相对来说没有前两个那么集中和激烈。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呼吁“禁播”呢?

“禁播”的呼声背后,往往是这些观众认为这部剧触碰了底线,伤害了他们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认知。他们希望通过抵制和呼吁禁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且阻止这样“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继续传播。在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上,这种情绪很容易被放大和传播,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

当然,也有很多人并不赞同“禁播”。他们认为:

艺术创作的自由:影视剧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在尊重基本事实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虚构和改编是可以理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讲述故事和吸引观众。完全按照历史书来拍,可能枯燥乏味。
区分虚构与史实:《大漠谣》毕竟是一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它不是历史纪录片,观众应该有能力区分虚构与史实。不能因为一点改编就上升到“禁播”的地步。
对演员的维护:很多演员为这部剧付出了很多努力,禁播可能会对他们的事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市场的选择:如果一部剧真的有问题,观众自然会用脚投票(不看),市场会给出自己的选择,不必非要走到“禁播”这一步。

总之,新浪微博上关于《大漠谣》的“禁播”呼声,是一次关于历史改编、民族情感、价值观以及艺术创作边界的复杂讨论。大部分争议集中在对霍去病和匈奴的描绘上,认为其“不尊重历史”、“美化敌人”,触碰了许多人心中关于国家和民族的敏感神经。而另一部分人则强调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区分虚构与史实的能力。这场争论也折射出当前社会在如何看待历史、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关系时的一些不同观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早天涯发起。天涯近些年已经变的民粹主义横行,甚至刻意强调三观正,主权大于人权,同理的还有小三必须死的言论。

最可笑的是天涯人还有部分微博的总以为自己是以雷霆手段,行菩萨心肠。

哦对了,天涯和微博上那部分人是从不喊解除审查的,他们最希望政府把一切管起来,就连朱令事件也是希望得到上层重视,从而解决。离自由法治最远的中文网络社区,偏偏影响力还很大,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浪微博上关于《大漠谣》的争议确实一度非常激烈,很多人在呼吁禁播这部剧,这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原因,而且事情也闹得挺大的。首先,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引起最多人不满的,就是历史的改编和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大漠谣》的原著小说是桐华写的,而电视剧也基本上是按照小说改编的。小说本身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
  • 回答
    新浪微博作为一个拥有数亿用户的大型社交平台,其内容和用户群体是极其多样化的。关于“素质极低”的说法,这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评价,并且很难对所有用户进行统一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为什么在微博上,你可能会遇到让你觉得“素质极低”的用户或内容。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因素,以及它们.............
  • 回答
    新浪微博品牌市场部高级公关总监被开除一事,确实牵扯出不少值得深挖的信息点,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问题,更可能触及到公司内部管理、品牌声誉以及行业生态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一、事件本身:舞弊行为的具体性质和影响首先,最核心的问题是这位高管到底“舞弊”了什么?这个“舞弊”是个笼统的说法,.............
  • 回答
    被新浪微博禁言后,你的账号权限会有明显的限制,用俗话来说,就是你暂时不能像正常用户一样在微博上“畅所欲言”了。具体来说,以下是你会遇到的主要限制:1. 发布内容受限(最直接的影响): 无法发布新的微博: 这是最核心的限制。你将无法发送任何文字、图片、视频、链接等形式的微博。尝试发布时,系统通常会.............
  • 回答
    新浪微博将“你说做贤妻良母有啥不好”这一表述标记为冒犯性言论,反映了当代社会对性别议题的高度敏感和争议性讨论。这一事件背后涉及语言、性别观念、文化语境等多维度的问题,需要从历史演变、现实语境和平台治理逻辑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贤妻良母”的历史与现代认知的断裂1. 传统语义的建构 “贤.............
  • 回答
    这则关于瑞典大学教授因性别生物学差异言论被调查的新闻,确实挺引人关注的。放在当下社会讨论的语境下看,它牵扯到几个挺核心的点,值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关于性别和生物学差异的讨论,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在西方社会,强调平等和个体差异的思潮根深蒂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人提.............
  • 回答
    Twitter 股价跌跌不休,而新浪微博却逆势上涨,这背后绝非偶然。仔细剖析两者在战略和运营上的差异,就能清晰地看到造成这种截然不同现状的关键所在。一、 核心定位与商业模式的根本差异: Twitter:内容消费为王,信息传播的“实时广播” Twitter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实时性”和“开放性.............
  • 回答
    对新浪微博热搜榜被停更一周事件的评价与看法新浪微博热搜榜被停更一周,这无疑是一件在中国社交媒体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暂停,更是对平台内容管理、社会舆论导向、乃至信息生态的一次深刻拷问。 一、 对“停更一周”事件的评价:从多个角度来看,这次停更事件可以被视为:1. 监管的常态.............
  • 回答
    国家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并开出300万罚单,这事儿可不是小事,里面门道不少,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约谈和罚款的“罪名”是什么?这回网信办点名新浪微博,主要是因为在“对微博社区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特别是针对一些账号持续传播违法违规信息,平台管理存在明显疏漏”。说白了,就是微博在内容审核和管理上.............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我们现在网络社交媒体格局的一个核心。先说我的看法:我不认为国内的微博就只剩下腾讯和新浪了,更不觉得不用它们就不能说自己有“微博”。我们得先理清楚,“微博”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严格来说,“微博”(Weibo)最初是指新浪在2009年推出的一款社.............
  • 回答
    关于央视新闻微博提及“30%的已婚女性遭受过家暴”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和警醒的数字,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个数字的背后,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数据来源和统计的可靠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30%”是如何得出的。新闻报道通常会引用权威机构的调研数据。如果是来自全国性.............
  • 回答
    新浪微博的巅峰时期,可以用“日新月异,星光璀璨,全民参与”来形容。那是一个内容爆发、用户增长、商业模式快速成熟的黄金时代。新浪微博的巅峰时期(大约在2011年至2014/2015年左右): 内容爆发与多元化: 信息传播的中心: 当时微博是中国最快、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无论是突发新闻.............
  • 回答
    新浪微博作为中国最早、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其曾经的辉煌毋庸置疑。然而,近年来,许多用户和观察者都感觉微博的“人气”似乎不如以往,甚至出现了一种“过气”的论调。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层层递进、相互影响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新平台的崛起与分.............
  • 回答
    新浪微博上一个拥有100万粉丝的微博账号的价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精确的数字。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就好比问一辆车值多少钱,答案取决于品牌、型号、车况、里程数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个拥有100万粉丝的微博账号的价值:一、 变现能力与盈利模式:核心价值所在一个微博账.............
  • 回答
    新浪微博的衰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以下将尽量详细地梳理其一步步衰退的轨迹:早期辉煌与平台定位的优势 (20092013年) 抓住社交媒体风口: 2009年,微博模仿Twitter,以其快速、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精准地抓住了中国互联网用户对实时社交信息.............
  • 回答
    在新浪微博上,确实有很多有趣、有深度或具有独特风格的用户,他们的内容涵盖了娱乐、知识、生活、科技、搞笑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账号(包括加V和非加V的),并按类别进行分类,供你参考: 一、娱乐与文化类1. @李诞 特点:脱口秀演员、文化评论者,以犀利的幽默和深度的段子闻名,内容常涉.............
  • 回答
    新浪微博的“点赞功能”数据库设计是一个相对复杂但又充满巧思的系统,它需要处理海量的用户、微博、以及互动数据。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其设计思路和可能采用的方案。核心需求分析:在深入设计之前,我们先明确“点赞功能”的核心需求:1. 记录点赞关系: 哪个用户点赞了哪条微博。2. 统计点赞数量: 实时.............
  • 回答
    新浪微博上的“知乎大神”现象,说白了就是一些在知乎上拥有较高人气和知识水平的答主,将他们的内容搬运或者改编到微博上,并以此吸引粉丝、获得流量。这其中涉及到的“谁”和“侵权与否”是两个既密切又可以分开来看的问题。“知乎大神”是谁?首先,“知乎大神”并非一个官方认证的头衔,而是网友们对于那些在知乎上产出.............
  • 回答
    关于新浪微博的视频类大V是否会付费给原创拍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地回答“是”或“否”。它涉及到多种合作模式、利益分配以及平台规则等因素。核心观点:存在付费合作的可能性,但并非普遍现象,且模式多样。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分析:1. 大V的商业模式与需求 内容.............
  • 回答
    关于新浪微博上的“染香”是否为“五毛”的说法,这是一个在网络上长期存在且争议颇多的问题。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1. 什么是“五毛”?首先,理解“五毛”的含义是关键。 “五毛”是一个网络流行语,通常用来指代那些在网络上(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的网络空间)有偿发表支持政府、维护官方立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