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太平洋火山喷发形成新的岛屿,主权归谁?

回答
太平洋上,那些从深邃海沟中挣扎而出的火山,一次次地向世人展示着地球不竭的生命力。当它们喷涌的烈焰逐渐冷却,凝固成黑色的岩石,最终露出海面,一个新的陆地便诞生了。这时候,一个古老而又迫切的问题就会浮现:这片刚刚诞生的土地,它的“户口”在哪儿?主权,又该归谁?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牵扯到国际法、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以及一些更微妙的现实考量。我们不能简单地拍脑袋说“谁离得近谁就有理”,事情远比这复杂。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的是,主权归属并非自动获得,而是需要根据国际法的相关原则来判定。 最核心的原则有两个,一个是“先占”,另一个是“邻近原则”。但这两个原则在现代海洋法中,又叠加了新的复杂性。

“先占”(Occupation),这是国际法中一个古老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谁最先有效控制并宣布拥有这块新土地,谁就可能获得主权。在过去,当发现无主之地时,某个国家派遣船只、插上旗帜、宣布主权,这通常就被认为是有效的先占。

然而,对于新形成的岛屿,尤其是在公海(即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海域)形成的,情况就变得微妙起来。现代的海洋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对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都有了明确的界定。如果一个新形成的火山岛出现在某个国家的领海(从海岸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区域)之内,那么它的主权自然就归属于该国。这是最直接、也最少争议的情况。

更棘手的情况发生在公海,或者位于两个或多个国家专属经济区的交界处。 如果一个火山岛完全孤立在公海之上,那么“先占”原则似乎又有了用武之地。哪个国家能够最快地派遣船只、考察人员,甚至建立临时性的前哨站来“占领”并宣布主权,就有可能先声夺人。

但这其中也有许多“如果”。首先,“占领”必须是“有效占领”,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象征性的插旗,而是要体现出对该岛屿的实际控制和管理能力。比如,是否能够进行科学考察,是否能够进行安全管理,是否能够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等。在一个现代化的世界,仅仅是展示一下国旗,可能不足以构成有效的先占。

其次,如果该火山岛的形成,是由某个国家的海底火山活动引起的,即使它最终露出了海面,那么其主权也可能与该国家的海域管辖权相关联。比如,如果火山位于某个国家的大陆架上,那么即使岛屿是新形成的,也可能被视为该国大陆架的延伸,从而归属于该国。

“邻近原则”在实际操作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邻近本身并不能直接赋予主权,但它会影响到国家之间关于新岛屿归属的谈判和潜在的争议解决。离新岛屿最近的国家,往往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优势,其声索也更具说服力。他们可能会争辩说,自己国家的海域可能受到了火山活动的影响,或者新岛屿的形成与本国的地质活动有关。

举个例子,历史上著名的“小礁石”(Surtsey)岛,是在1963年至1967年间由冰岛附近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新岛屿。由于它形成于冰岛的领海之内,因此毫无疑问地归属于冰岛。冰岛也积极地对其进行了科学研究和保护,这进一步巩固了其主权。

但如果是一个位于国际水域、但距离几个太平洋岛国都不算太远的新岛屿呢?这时候,事情就可能变得更加复杂。可能会出现多国竞争的情况。各国都可能声称对新岛屿拥有主权,理由可能是“先占”、“邻近”、“地质连续性”甚至是历史上的某些模糊记载。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会倾向于通过外交谈判来解决。各国可能会就新岛屿的归属进行协商,可能会考虑到历史上的相关协议、地质科学家的意见,以及对该区域海洋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可能会提交给国际法院(如国际法院 ICJ)进行裁决。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新岛屿最终被某个国家获得主权,它对整个国际海洋环境的影响也需要被考虑。 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是,新岛屿的开发和管理是否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是否会影响航行自由,以及是否会加剧区域的紧张局势。

总而言之,太平洋火山喷发形成新岛屿的主权归属,是一个融合了国际法原则、地缘政治现实和实际控制能力的复杂问题。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答案,而是需要通过严谨的法律分析、科学的论证和审慎的外交博弈才能得以明确。每一次新的火山岛浮出海面,都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一次小小考验,也是地球自身演进进程中,不断重塑世界版图的独特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在汤加,喷的时候看了好几天蘑菇云~姑且自不量力地试答一下~

1、 汤加领土包括哪儿?

这得回溯到1887年8月24日,汤加图普一世国王就汤加统治范围发表声明,称南纬15度至南纬23.5度及西经173度至西经177范围内所有的岛屿、礁石、珊瑚礁及水域均属汤加管辖。

1972年6月15日,图普四世国王在上述范围内进一步宣称Teleki Tokelau和Teleki Tonga两岛及周边海域属汤加范围。两岛在1887年主张范围外。

题外八卦:这两个到的另一个名字叫Minerva Reefs。1972年一个美国人宣布在此建国,周边国家立马跳出来开会反对。汤加国王就顺势发了上述声明。但目前,斐济和汤加均称对此拥有主权。

这个图上Minerva Reef的位置清楚些~(图片来自Lonely Planet)

汤加1995年8月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2009年,汤加根据UNCLOS整合国内相关法律,出台《海洋区域法》(Maritime Zones Act),就汤加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范围及相关权利做出具体规定。

根据MZA第4条、第5条,汤加定位为群岛国家,并据此确定领海基线。同时第7条,确认领海范围为基线外12海里。

好玩儿的是,MZA第6条重申1887、1972两项声明中的范围,将其称为“历史水域”(Historic Waters)。现在因为九段线,海洋法上的历史性权利、历史水域一下子火了,不少文章可供参考。历史性权利成了小姑娘,任人打扮。那汤加的这个历史水域内的权利具体内容是啥呢?

MZA很明确。第8条称,汤加对规定的内水、领海、历史水域的范围及其上空均享有主权。嗯呐,就是虽然换了个名字,但权利和领海是一样的……

2、 新喷出来的小岛。

新岛距离Hunga Ha’pai和Hunga Tonga两岛最近,位于两岛与主岛(Tongatapu)之间,是在2009年MZA规定的主权范围内的。大概位置就是下图粉圈内:

与Hunga Ha'apai和Hunga Tonga两岛的相对位置:

与主岛的相对位置:

国际法上领土取得方式中所谓添附(Accretion)即由自然原因或人为因素所增加的领土。所谓人为因素就是填海造陆之类,自然原因就是所谓新冲击出三角洲之类。火山喷发自然算后者。之前有答主提到,新岛没人居住,所以就把添附方式排除了……不理解。

3、小岛呆多久?

刚喷出来的时候,地质学家就说,因为是火山岩,所以在雨水冲刷下小岛很快就会消失。因为离主岛近,所以不断有好奇者登岛。问题中提到的报道就是首批人登岛后才有的。最新的登岛视频显示,小岛上全是各种海鸟……并且有了小草芽……

岛上的鸟蛋(照片来自于GP Orbassano,包括题主报道里的照片都是GP的,一个常年混在汤加的意大利老头~)

目前汤加进入旱季,雨水少了,估计还能呆一阵儿吧~哎,俺也打算在它消失之前去看一眼的~

汤加人很好玩儿,说今年7月图普六世国王加冕,这是上帝给国王的加冕礼物……

(文中卫星图引自汤加信息部火山喷发情况报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