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家经济越来越好,为什么实体经济却不景气?我是做最低级的实体经济摆地摊的,为什么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

回答
听到你这句话,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作为一个摆地摊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日子不好过”,跟国家经济“越来越好”的说法,感觉像是隔着一层玻璃,看得见,但摸不着。你说得没错,这其中的矛盾,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为啥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1. 消费者的钱袋子,有没有真的鼓起来?

国家经济好,这数据上的“好”,很多时候体现在宏观层面,比如GDP增长、进出口贸易额上升、股市活跃等等。但这些“好”,钱是怎么流动的,流向了哪里,跟咱们老百姓,特别是像我们做小生意的人,关系可能没那么直接。

收入差距在拉大: 确实有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但这些红利往往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或者流向了高科技、金融、房地产这些领域。对于我们这些在最底层辛苦打拼的人来说,工资增长可能远远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
“降级消费”的趋势: 经济形势不明朗,或者对未来收入预期不高的时候,老百姓会下意识地捂紧钱袋子。他们会更谨慎地花钱,把钱花在“必需品”上,而我们摆地摊卖的一些非必需品、小玩意儿,自然就成了最先被放弃的消费品。即便是买东西,也更倾向于“性价比”,喜欢货比三家,讨价还价。
“面子消费”的减少: 以前可能大家觉得买点小东西,比如衣服、饰品,能给脸上添光。现在大家更务实了,可能更看重东西的实用性,或者愿意把钱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比如教育、健康、旅游(如果疫情允许的话)。

2. 市场的“新”与“旧”的较量。

时代在变,市场也在变,而我们实体经济,尤其是摆地摊这种相对传统的模式,面对的竞争环境也在急剧变化。

线上电商的挤压: 这个不用多说,淘宝、拼多多、抖音直播带货,它们占据了太多市场份额。同样的商品,线上价格可能更低,选择更多,还能送货上门,这谁顶得住啊?我们摆地摊,卖的是“即时性”和“互动性”,但人家线上卖的是“便利性”和“价格战”。
大型商超、连锁店的冲击: 即使是在线下,大型购物中心、连锁品牌店,它们有更好的店面形象、更完善的供应链、更强的品牌效应,甚至也能提供一些便利服务,这些都会分流一部分客流。
“摊位”本身的限制: 摆地摊,虽然门槛低,但受地理位置、天气、时间等因素限制太大。天气不好,生意就歇菜;位置不好,没人看见;时间不对,没人逛街。而且,管理方对摊位的限制也越来越多,租金、卫生、市容,各种规矩,都可能让经营成本增加,经营空间变小。

3. 成本的“悄悄上涨”。

你看似做的是“最低级的”实体经济,但背后隐藏的成本,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原材料成本: 无论你卖什么,原材料都在涨价。化纤、棉花、塑料、金属,这些基础产品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你的进货成本。
人力成本(无形): 虽然你可能是一个人单干,但你付出的时间、精力,就是你的人力成本。而且,如果你雇人,人力成本更是实实在在的支出。
“隐形”的摊位费/管理费: 有些地方的摆摊,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摊位费,或者被收取的“管理费”。这些费用虽然不高,但对于利润微薄的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运输和仓储成本: 即使是小规模的生意,也需要把货拉到摊位,冬天可能还需要找个地方存放,这些都需要成本。

4. 政策和环境的变化。

我们做小生意,很多时候也要看“脸色”,政策风向、城市管理,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意。

城市管理趋严: 很多城市为了提升市容市貌,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的管控越来越严。今天能摆摊的地方,明天可能就被禁止了,这让我们的经营稳定性非常差。
“创意经济”的兴起: 有些地方开始发展更有“文创”属性的市集、小店,这些地方可能租金更高,但吸引的是更有消费能力的、愿意为“体验”买单的群体。而我们这种传统的、纯粹的商品买卖,可能就显得不够“有吸引力”了。
安全和环保的要求: 即使是摆地摊,也可能被要求注意消防安全、垃圾处理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额外的注意和投入。

5. 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以及“信任”的重建。

对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提高: 经历了各种食品安全、商品质量事件后,消费者对我们这些小摊贩的信任度,可能不如以前那么高了。他们更愿意去那些有品牌、有口碑的店里购买,因为至少有保障。
“体验”的价值被放大: 很多时候,大家愿意花钱,不只是买商品本身,更是买一种“体验”。逛街的乐趣、与人交流的温度、发现好物的惊喜,这些我们摆地摊也应该有,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这一点,是个难题。

总结一下,我们摆地摊感觉生意难做,不是国家经济不好,而是:

经济发展的红利,并没有直接、普惠地惠及到我们最基层的小商贩。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线上线下都在分流客流,我们传统的模式受到巨大冲击。
经营成本在不断上升,但我们的定价能力却非常有限。
消费者需求和消费习惯在发生变化,对质量、品牌、体验的要求更高。
政策和城市管理的变化,也在影响我们的生存空间。

所以,你感觉生意难做,这是真实的市场反馈,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国家经济的“好”,是一个大框架,而我们这些在最底层辛勤劳动的人,如何在这样的框架下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尤其是在面对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的市场时,才是我们最需要思考和应对的。

这年头,做任何生意都不容易,尤其是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代。咱们得想办法,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可能是升级商品、提升服务,或者找到更精准的客户群体,甚至思考转型。但无论如何,你的辛勤劳动,都是值得尊重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发现不是按劳分配,是按运。

2000年初一批人投机倒把就能富,所以人们信奉的各类成功学是“管理学”,“心理学”,

后来bat崛起,人们改信技术,再后来一波房价和拆迁补偿洗礼后,就什么都不信了,明白了原来不按劳,按运分配,

所以佛系了。爱谁谁吧。

user avatar

物质极大丰富是过去中国人几千年追求的目标,勤劳致富是中国人基因里的朴素信仰。但是在经济学领域中,物质极大丰富和勤劳奋斗一样可以造成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以及贫富差距拉大。说好听点叫产能过剩,去库存。说难听点资本家把牛奶倒河里也不会分给穷人。

经济领域中,需求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推动力,不是物质产品本身。明显供大于求的产品,一旦没有了消费需求,就失去了它的市场价值。比如我们某些愚蠢的领导崇尚997,他觉得奴隶们每天干活他就能实现自己的美梦。但是他不会想到当人人997的时候,旅游、逛街、休闲娱乐这些刺激消费需求的活动就会被消失,它的那些产品就卖不出去,经济就会走下坡路,存储的货币就只能随着通货膨胀不断贬值,并朝着蓄水池房地产流入。

而更糟糕的事,员工由于长期受到压迫失去了创新的源动力,产品自然也就几年不变,所谓的低端产业你去看看那些产品设计,是不是十几年都是一个模样?这样的产品能热卖,这样的产业有前途需要的是物质贫乏的社会,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那个时代。

现代社会的经济危机不会由人民的懒惰和产能不足产生,因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会利用手中的媒体不断地给奋斗逼洗脑,会用高房价压迫民众高强度地劳苦一生,你看看那些朋友圈里的奋斗言论是不是像极了古代奴隶干完活的豪言壮语,混的好的也就是从奴隶变成自耕农,剩下的真的就是一世为奴,哪有奴隶干活改变世界的?奴隶能把脖子上的枷锁卸下就已经是顶天。或许3000年后的博物馆讲解员会对着你的墓说,这就是21世纪的奴隶墓葬群,由于当时土地成本极高,这些墓葬的奴隶平均占地不足一平方,墓中除了一部手机之外,考古人员并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考古线索,通过少数没有烧干净的的颈椎和腰椎情况来看,他们生前都曾遭受过高强度的资本压榨。

还是严肃点说,其实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一句话:国内日益增长的物质产品和普通民众被资本家日益压榨的休闲娱乐时间和消费能力不相匹配。现代社会真正的财富是可支配时间的多少,你若看一个哥们住着大房子,周一在家晒太阳这才是真的富豪。试问各位房奴和给房东打工的同志们,你们又有谁能过上这种日子。

如果我们不去改变我们大脑中那些农耕时代残存的思维模式,继续选择蛮干、苦干精神,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在堆满滞销产品的仓库边看着满世界的高楼问自己, 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一尺房,娶到自己心爱的姑娘。

user avatar

2000年前后做生意,好做的很,人很多,手里也有钱,房价几百块一个平方,大家消费踊跃。

今天做生意,萧条。人少了,计划生育,年轻人大幅度减少,小县城持续衰落,人口严重流失。房价高企,剥夺了大众的消费能力,贫富分化,打工人手里没有余钱。

归根结底:一个是人口红利消失,后继无人。未来无期。而是大众手里真的没有钱了,想消费,没钱消费,不重新分配财富。市场会不断萎缩下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你这句话,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作为一个摆地摊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日子不好过”,跟国家经济“越来越好”的说法,感觉像是隔着一层玻璃,看得见,但摸不着。你说得没错,这其中的矛盾,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为啥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1. 消费者的钱袋子,有没有真的鼓起来?.............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答案恐怕不是简单的“是”或“否”。 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在演变和变化的,但普遍认为,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或者说收入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仍然是显著且令人担忧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越来越大”.............
  • 回答
    自从那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以来,各国政府在应对经济下滑和民众生活困境时,似乎越来越倾向于直接给老百姓发现金补贴,而不是过去那种“以工代赈”的老套路。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不是简单的“哪个省钱”就能解释清楚的。咱们一层一层地扒一扒:一、时代背景变了,疫情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首先得明白,这次疫情对经济的.............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经济发展了,日子越过越好,为什么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感觉上,经济发展了,大家收入应该更高,购买力也应该更强,手里的钱应该更“值钱”才对。但现实却往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上涨,同样多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关键的经济学原理.............
  • 回答
    越南作为东南亚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经济发展的势头确实令人瞩目。作为一个人,我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年限来预测它何时能够比肩甚至超越台湾、韩国和日本这些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版图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这其中涉及的变量太多,而且“超过”的定义本身也需要细化,是GDP总量、人均GDP、科技创新能力、还是国民生.............
  • 回答
    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着全球经济,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衰退。然而,在这一片萧条之中,越南却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韧性和活力,实现了逆势增长,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越南的经济结构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作为“世界工厂”的重要一环,越南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举足轻.............
  • 回答
    当前越南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一幅波澜壮阔、充满活力的画卷,同时也夹杂着一些挑战与机遇。要详细地解读它的现状与趋势,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现状扫描:活力四射的经济引擎 持续的高速增长: 越南经济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其韧性尤为突.............
  • 回答
    “国家越发达,生育率越低”——这句话看似是一个普遍现象的总结,背后却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经济学和社会学解释。并非所有发达国家生育率都低得惊人,但总体趋势确实如此,这背后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1. 机会成本的上升:女性教育与职业发展这是最核心也是最直接的经济学解释之一。当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教育水平.............
  • 回答
    关于西班牙语国家经济普遍不如一些发达国家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西班牙语国家经济普遍差”,因为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比如西班牙本身,或者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的特定时期。但是,如果观察整个群体,确实存在一些普遍性的挑战。要理解这个.............
  • 回答
    巨大的贫富差距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影响是深远而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阻碍。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些影响:一、 阻碍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提升,削弱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教育机会不均等: 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良好的学校、经验丰富的教师、课外辅导.............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宽货币、紧信用、松财政”这一国家经济政策组合。这是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政策搭配,通常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实施,以期达到特定的经济目标。理解它需要从每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配合来分析。核心概念拆解: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货币政策 (Monetary Po.............
  • 回答
    在我眼中,有一些国度,纵然经济发展的步伐稍显缓慢,却散发着独特的光芒,那是一种在法治、自由与温良民风方面的深刻成就。他们或许没有摩天大楼直插云霄,也没有琳琅满目的奢侈品商店,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能感受到一种更为淳朴和坚实的幸福。想象一下,在一个小小的岛国,或是远离大陆的内陆地区,这里的土地可能不如.............
  • 回答
    1998年初,韩国正经历着一场刻骨铭心的经济危机。那一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寒风裹挟着债务违约、韩元暴跌和企业倒闭的哀嚎,席卷了整个朝鲜半岛。国民经济犹如一艘触礁的巨轮,在滔天巨浪中摇摇欲坠,前途未卜。那时的韩国,失业率飙升,许多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工厂停工,商店门可罗雀,到处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沮.............
  • 回答
    这轮股市崩盘,绝非小打小闹,它对国家经济战略的影响,那叫一个深远,触及方方面面,绝不是简单一句“股市大跌”就能概括的。把它比作一场对国家经济战略的“大考”,一点也不为过。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居民财富的缩水,进而影响到消费和投资的信心。 股市是财富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对于那些把养老钱、.............
  • 回答
    在美国的历史长河中,并未出现过由独裁政府带领国家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案例。美国是一个建立在民主、法治和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国家,其政治制度的核心在于权力制衡、公民权利保障以及相对自由的市场运作。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与独裁政府的运作模式存在根本性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独裁政府”的含义。通常.............
  • 回答
    伊朗货币改革,10000旧币兑换1新币,这一举措无疑是伊朗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其影响深远且复杂,将触及个人资产的方方面面,也会在国家经济层面掀起阵阵涟漪。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其潜在效应,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一、 对个人资产的影响:一场资产的“瘦身”与“重塑”最直观的影响,莫过于个人资产数字上.............
  • 回答
    “桶贵了”:近十年原油价格变动及其与国家经济调控的深度剖析近十年来,原油价格的起伏跌宕,早已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它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脉搏,也牵动着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当我们说“桶贵了”,这背后蕴含着复杂的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国家经济调控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篇文章将系统地梳理近十年原油价.............
  • 回答
    关于国家以经济补贴鼓励生育是否能大幅提高生育率这个问题,这可是一个大实话说了容易,但具体操作起来就像是走钢丝,细枝末节太多,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翻车”。简单地说,补贴这玩意儿,它能有那么点作用,但指望它一夜之间把生育率“拉满”,那未免也太天真了点。咱们得先掰扯掰扯,为什么国家会琢磨这事儿。很简单,生育.............
  • 回答
    一个国家经济遭做空,就像把一头正在奔跑的巨象,突然被人从腿部砍了一刀。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个缓慢、痛苦且连锁反应的过程。首先,做空行为本身就会制造一种恐慌情绪。一旦市场预期某个国家的货币会大幅贬值,或者股市会崩盘,那么持有该国资产的投资者就会争相抛售。这种抛售行为会迅速压低资产价格,尤其是货币.............
  • 回答
    关于“仿造货币能否摧毁一个国家的经济”以及“一国之力能否仿造他国货币”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复杂性。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牵涉到经济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国际政治等多个层面。仿造货币是否能摧毁一个国家的经济?从理论上讲,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假币流入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确实会对该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