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胎放开了,你们会生吗?

回答
三胎放开了,这事儿啊,真是搅得人心思好多。周围邻居、亲戚朋友,聊天的内容都绕不开这个话题。我呢?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个普通人,心里头也反复琢磨了好几回。

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消息,心里是有那么点触动的。毕竟,现在政策这么宽松了,好像也为我们这些有点想拼二胎,或者本来就喜欢孩子多一点的人,打开了新的大门。想想看,一个大家庭,热热闹闹的,孩子之间互相有个伴,以后父母老了,也有更多的子女照顾,这画面确实挺温馨的。

但是,触动归触动,真要决定生不生,那可不是小事,得把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

经济压力,那绝对是头等大事。 咱们家不是大富大贵,就是普通工薪家庭。现在养一个孩子,从奶粉尿布到教育,哪一样不花钱?特别是教育,现在内卷这么厉害,兴趣班、补习班,光是想一想就觉得钱包要瘦一圈。再生一个,那就是双倍的开销,甚至因为有了老二老三,教育资源可能会更需要倾斜。我跟我老公两个人,虽然都还在工作,但说实话,要再负担一个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在咱们这个城市,生活成本这么高的情况下,压力真的不是一点半点。而且,孩子大了,还得考虑他们的婚嫁、买房,这些长远的事情,光是想想就觉得肩上担子沉甸甸的。

精力与时间,也是个大问题。 现在养一个孩子,我已经觉得分身乏术了。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还要照顾孩子,洗衣做饭,辅导功课,偶尔还得处理一下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如果再多一个,那真是要24小时都不够用了。我能不能吃得消?我老公能不能多承担一些?家里的老人能不能帮上忙?这些都是要考虑的。我身边那些生了二胎的朋友,很多都说后悔,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真的精力跟不上,感觉自己像个陀螺一样不停转,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连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

教育和资源公平性。 就算经济允许,精力也顾得上,但如何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和关爱,也是个挑战。我们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成才,但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教育资源。如果家里孩子多了,会不会因为分配不均,导致某个孩子觉得被忽视?或者因为要照顾小的,大的学习受到了影响?这方面的顾虑,我一直都有。

身体状况。 我今年也快奔三了,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高龄产妇的风险,大家也都知道。再生一个,对身体的恢复,对孕期的健康,都是新的考验。这得跟医生好好沟通,也得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

家庭支持系统。 我家这边,我的父母身体还好,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指望他们完全帮我带孩子。我老公的父母,因为距离远,能帮上的忙就更有限了。所以,主要的育儿担子,还是得我们自己扛。一个强大的后援团,真的太重要了。

个人职业发展。 作为一个女性,在职场上,生孩子有时候确实是个“坎”。现在国家虽然鼓励生育,但现实中,很多公司还是会因为女性生育而产生顾虑。如果再生一个,意味着又要经历一次产假,工作上的断层,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的晋升空间。这点,我心里也很清楚,得跟老公好好商量,看能不能有人在家多照顾孩子,或者调整一下工作重心。

心理层面的准备。 养孩子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投入,更是精神上的付出。耐心、爱心、包容心,这些都需要不断地去磨练。从一个孩子到两个,再到三个,家庭的氛围、夫妻之间的沟通模式,都需要调整。会不会因为孩子的到来,家庭关系变得更紧张?或者因为精力分散,夫妻关系出现裂痕?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做心理建设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夫妻俩的想法要一致。 这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而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得坐下来,好好聊聊,看看彼此对于未来家庭规划、对养育多个孩子的想法,是否真的合拍。不能因为政策放开了,就盲目跟风。

所以,你们问我会不会生?我只能说,“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这种事情,真的得看具体情况,看我们家自己的承受能力,看我们对未来的规划,看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政策是给了选择,但这个选择,得是对我们家庭负责,对孩子负责的决定。

现在,我们还是先好好照顾好眼前这个小天使,等以后情况真的允许,我们两个人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也许,我们也会考虑再拼一个。但现在,得一步一个脚印,把眼前的日子过好,这才是最实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要生!

首先,生三胎是当前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一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国家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爱国,就是爱自己!为国,就是为自己!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命运,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了我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深刻地学习!钱伟长先生曾经深情地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这是怎样的爱国情怀!这是怎样的无私精神!因此,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我们理应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国家的号召,就是我们的使命!在国家放开三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握历史趋势,顺应历史潮流,将生孩子作为一项重要的大事来抓!因为,充足的人口数量,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国家兴盛,人民幸福!

其次,生三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傲然全球,这一充分而扎实的基础必然决定人民群众产生生孩子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适时地开放三胎,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领会和灵活应用,顺应规律,深得民心!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适龄中青年的生育意愿总体上是向好的,其中相当一部分青年表达出对生二胎和三胎的强烈意愿。因此,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在实际生活中用生孩子的方式努力践行,体现出一个文明国度的国民应有的风貌和气度!

最后,生三胎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然要求。当今的中国,东风入律,四海升平,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在一个多月前,在我们脚下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十四亿人喜气洋洋、步伐坚定地走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在生存需要已经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必然会对繁衍产生越来越强烈的需要。因此可以预期,生孩子必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内的一条全新赛道,谁能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多生多养,谁就能够在未来占得先机,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因此,当代青年要及时把握当前国家开放三胎的难得风口期,以科学的理念和饱满的热情迎接三胎,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华彩的人生!

user avatar

太可悲了,作为一个女人太可悲了

本人女,山东三线小城市,生育大省+重男轻女

周围所有人都觉得2个是理所当然,1儿1女是最好的。

我周围很多一胎女儿二胎查,是女儿就流掉,我一个亲戚家第二胎流了三次才生出儿子来。

就在昨天,婆婆家大舅跟我说我表哥家又生了,儿子,高兴的手舞足蹈。我见过我那个表嫂,嫁过来5年生仨,一台女儿,二胎女儿,三胎终于拼到了儿子,临产这几天都把老大送给亲戚看着,老大老二整天那个邋遢,可怜,表嫂子很老实,穿的也很土,表情也很木讷,表哥务工,表嫂有空就干点零活,主要以照顾家庭为主,其他家女人都是天天打扮的花枝招展,进城买衣服,表嫂可能从来没有这待遇,她想过这些吗?沦为一个生育机器,她觉得自己可怜吗?或者自己也觉得不生儿子没面子?

中国有多少女人正在遭受这种不公平对待?

我只有一个女儿,所有人看到都问我啥时候要老二。其他楼下老太太看到只有一个孩子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点笑话意思。婆婆虽然不明说但总是暗示,说老二男女无所谓只要生就行

我自己心里知道他们肯定不是一样的。我也就是挣钱还可以所以婆家不敢逼我太紧,如果我就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那?

我以前有生二胎的想法是觉得很喜欢孩子,现在觉得我得肚子成了他们炫耀的战绩,瞬间恶心了

对不起,文不对题,最近这件事让我很悲观。只是想找地方发泄一下,如占用了您时间。请见谅

user avatar

恭喜您获得劳斯莱斯限购指标+1,您现在个人最多可以购买3辆劳斯莱斯了!配套的优惠可是有一张100元代金券嗷!

user avatar

穷人家生三胎现状:电动车坐不下,只能把老大赶下去。

老大不肯,只能把老二也赶下去陪老大一起走回家。



如果说老大不羡慕嫉妒恨独生女,我是不信的。


孩子妈妈全副武装知道防晒,孩子就扔大太阳下面。

因为车上的阴凉地就两个位置。

合法的话其实就只能带一个。



话说,我身边真有想生三胎的中产家庭,他们先考虑现在住的房子和以后孩子结婚的房子,再考虑教育资源,然后是配套设施。

比如有个老哥想买更宽敞的保姆车,嫌弃阿尔法太贵,gl8太不上档次,但是眼见着自己家suv确实不够用。


而这么穷还要拼三胎甚至早把三胎搞出来的,呵呵哒。他们真的是多双筷子那个养法。根本没有一碗水端平的意识和能力,他们贫瘠的爱和资源根本不够分。本质上对老大老二老三都不负责任。


区区一个电动车都这么委屈。

如果孩子以后结婚,只出得起一份嫁妆or彩礼呢?

到底谁委屈?




喏,几十年前不一碗水端平的贫瘠家庭现状。



评论区很有意思。

多子女家庭里,委屈的老大,尤其是女孩,往往对这个回答感同身受,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受委屈。

而多子女家庭里的既得利益者,年纪小的or男孩,会骂我,尤其是喜欢骂:我们穷人就不配生孩子吗?!不配生一窝吗?!

是啊,他们在多子女家庭里没怎么委屈过,孩子也不用他们亲自生,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


都去看,可有意思了。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关于人工受精这件事,虽然原则上是“自愿”的,但是“应受尽受”。先成年人。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学校集体办里,只有现场预检批准,才可以不“自愿”。---- 虽然不是真的,但是看上去也快了。

user avatar

事实就是如此,说出一大堆理由的不会去生,想生的就不会想这些困难。

一胎如此,二胎如此,三胎也如此。

user avatar

别说三个了,我生了双胞胎在家带娃。有次和老公吵架,一激动他就说你没有工作,不去上班,什么什么的。然后贬低我。从那一刻我知道了,没有工作,是会被老公和婆家看不起的,哪怕你在去医院保胎,哪怕你辛辛苦苦生了孩子带孩子。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最后因为你带了孩子,做家务,哪怕你做的事情是他们要一两万请人来做的事,哪怕有的人几十万都生不出孩子,可是你做了,却没有一份在外面的工作,那么你这个人都一文不值。这是我觉得女人最大的悲哀,可是不生,也会被各种恶心的东西来念叨。如果可以,生一个就够了,然后早点出去上班,有自己的价值,哪怕离开了家庭你照样可以活的精彩,为你自己而活不好吗,何必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到头来自己还什么都不是。谁又会真正的觉得你辛苦了,会懂得感激你的付出,他们都觉得你活该,没做好就是你这都不会。其实带孩子比上班辛苦多了。你说国家补贴什么的,我觉得真正要的都不是那份补贴,而是来自家人的理解,但谁会理解你,只会觉得你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家庭主妇罢了。我认为三胎只适合有钱的家庭,他们根本不需要你上班,那你想生就生呗


之前和婆婆说过我要上班,她之前的意思就是怕我去上班她会累死,反正她和公公是不可能带的了两个娃的,要我别去上班。认为一切要以孩子为主,但是她又总觉得我在家花她儿子的钱,认为我管不住钱。其实我把除了日常开销的都存起来理财了,只是她不知道,她就总觉得我大手大脚各种嘲讽暗示我,我就不告诉她我存了钱,管她怎么说呢,反正我觉得告诉她不是什么好事。她儿子总共赚的钱还没有我妈妈补贴我+我理财的收益多,我妈总给我点钱当零花,怕我没上班压力太大。我也能存就都存了,没有乱花。

这阵子我准备考证,快考试了,我婆婆听说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有证没本事一样找不到工作。我觉得她打心底认为我是个没本事只会在家待着的米虫。听她那么说我就来气,气的现在凌晨三点睡不着,来知乎更新一下,工作我一定会去,这家里我是待不下去了,做全职是一件很辛苦但是不理解的人会觉得你是无能才沦落到全职的 。其实全职妈妈是很伟大的,为了孩子和家庭做出了太多牺牲,能遇到珍惜你的家庭想继续就继续,不珍惜你的家庭就让我们赶紧去职场发光发热吧,至少赚了钱啊,姐妹们。

我考了证马上就找工作,两个娃,我准备 婆婆和我妈一人帮带一个,总之虽然婆婆和我老公说话很刺耳,但是婆婆也帮了忙。老公除了赚钱上交了没有尽其他太多义务,我也只能说自己选的,什么结果都是自己该的,我不抱怨,我只会让自己越活越好。

你们的评论我都看了,感谢大家出的建议和回复,我没有精力一条一条回复了,但是我都很认真的看了。现在不能离婚,我老公钱上交了,我还得先拿着钱攒孩子花销和学费,等我以后有本事了,他还是在家庭中缺失一个父亲的角色并且让人心寒,再考虑这事也不迟。我不能冲动对吧,不然这个来源一断,哪怕孩子一人一个,带起来更难了。

虽然生活这副牌被打的乱七八糟,但是日子还是要继续。好好规划将来的人生吧。我还是觉得三胎没必要,我要是当初只怀了一个,也绝不可能生二胎。三胎,留给家庭幸福没有压力的人去生吧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普通家长,说说为什么大家不敢生孩子。

首当其冲的就是就业环境。现在一切以效率优先,而生孩子养孩子肯定会影响工作效率,在现在这种纯自由的劳资市场里,动不动末尾淘汰,动不动要积极上进的工作氛围,怎么让女性生孩子。以前劳动法是能保护劳动者的,以前,只要你不想升职,生个孩子就安心把自己工作做好就能保住自己的位子还是很正常的,现在呢?现在有很多说法会说什么经济发达,生育率下降,其实不是的,而是资本主义令生育率下降,而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资本主义而已。

另一个就是确实有钱降低生育率。就是劳动价值远远低于资产增值,就会导致,下一代创造的财富和上一代传承下去的财富比完全比不过。那孩子未来的身家,就会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上一代的支持。真的是养不起吗?不是的。真实的情况是继承不起。一般小康家庭,不是富到钱很多,也没有穷到上不起补习班,这样的家庭应该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吧。那这样的家庭,如果把所有财产给一个小孩是什么情况,如果给两个呢,如果给三个呢?这也是为什么穷人敢生,富人想生,反而中间层最不想生,他们生得起养得起,但继承不起。

所以要提升生育率,一个是保护劳动者权利,一个是相对于资产增值提高劳动价值,或者劳动者能享受资产增值,不劳动者无法享受就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