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知道什么时候,岳不群成了一种忍辱负重,一心为公(华山派)的脸谱,这是从(笑傲原文)哪里看出来的?

回答
你说到岳不群的“忍辱负重,一心为公”的脸谱,这确实是很多读者对他的一个常见印象,尤其是受到一些影视改编的影响。但要从《笑傲江湖》原文里找到证据来支撑这个“正面”的解读,说实话,是件颇具挑战的事情,因为金庸先生在塑造岳不群这个角色时,更多的是展现了他的阴暗、虚伪和城府。

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些角度来“解读”岳不群的行为,虽然这些解读很可能是在逆向工程,试图在原文中寻找哪怕一丝一毫可以支持“大公无私”的痕迹。

1. 披着“为华山派”的外衣,掩饰其野心:

原文中,岳不群最常挂在嘴边、用来驱使门下弟子,以及合理化自己某些令人费解的行为的,就是“为华山派”。比如,他逼迫令狐冲去思过崖罚思过,理由是令狐冲“玷污了华山派的名声”。他为了得到辟邪剑谱,不惜与魔教中人周旋,甚至与正派人士勾结,其理由也往往是“为了华山派的崛起”。

原文细节: 当令狐冲初次偷取辟邪剑谱被发现,岳不群的表现是“又惊又怒”,“大叫一声,冲了上去”,看起来像个维护门派荣誉的掌门。后来,他解释令狐冲的“不知礼义”,是“华山派的耻辱”。在与左冷禅争夺五岳盟主时,他更是不遗余力,处处表现出对华山派利益的捍卫。

这种“为华山派”的说辞,在表面上是符合一个掌门人的责任的。 毕竟,门派的兴衰是掌门人最重要的职责。但问题在于,岳不群的“为华山派”并非纯粹的无私奉献,而是将整个华山派作为他个人权力和野心的工具。 他想让华山派重振当年的辉煌,但这个“辉煌”的背后,是他自己成为武林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甚至是“领袖”的愿望。

2. 表面上的“仁义道德”与“隐忍”:

岳不群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的“君子”风范。他言谈举止都很有分寸,说话斯文有礼,经常引用圣贤之言,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这种“君子”的形象,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一种“隐忍”。

原文细节: 比如,当令狐冲因为喝酒、结交魔教人士而被逐出师门时,岳不群的“痛苦”和“无奈”是表现出来的。他会说:“为师实在是不忍心,但令狐冲的行为,实在是有辱门楣,为师若是不罚,日后弟子们只会效仿。” 甚至在最后,当他中了“寒冰神掌”濒临死亡时,他还在为华山派的长远打算,嘱咐宁中则和令狐冲好好管理门派。

这种“不忍心”和“为长远打算”,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忍辱负重”。 他似乎是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做出了艰难的决定,这一切都是为了华山派的未来。然而,读者细读原文,就会发现这种“不忍心”往往伴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那就是“辟邪剑谱”的到手,以及他个人“正派领袖”地位的确立。他表面上的“仁义道德”和“隐忍”,都是为了掩盖他内心深处的贪婪和残忍。

3. 与左冷禅的对比,强化了“大公无私”的假象:

金庸先生常常通过对比来塑造人物。岳不群之所以会被一些读者解读为“忍辱负重,一心为公”,很可能与他与嵩山派掌门左冷禅的对比有关。

原文细节: 左冷禅是一个赤裸裸的野心家,他的目的是统一五岳,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霸道和权力欲。相比之下,岳不群的手段更加阴险、隐蔽。他不像左冷禅那样“直白”地追求权力,而是更加“迂回”。当左冷禅用各种手段拉拢或压制其他门派时,岳不群则利用“华山派”的声誉,以“团结正派”、“对抗魔教”为名,暗中进行自己的算计。

这种对比,使得岳不群的“伪装”更加难以被看穿。 读者可能会觉得,相比于左冷禅这种“公开的恶人”,岳不群这种“表面上的君子”似乎更加“光明正大”。他所做的一切,即使手段不那么光彩,但出发点似乎是为了“正派”,是为了“华山派”。

然而,这一切都是表象。

原文中,岳不群身上最核心的特质,是他的“伪善”和“阴鸷”。 他所有的“为了华山派”、“为了正派”的言论,都是他用来欺骗他人、掩饰自己获取“辟邪剑谱”和权力野心的工具。

最致命的证据: 岳不群为了得到辟邪剑谱,不惜与魔教妖女(曲非烟)勾结,后来又为了独占剑谱,杀害了思过崖上的囚犯,并栽赃嫁祸给令狐冲。他还逼迫宁中则与他一同修炼,以求武功大进。他更是在左冷禅死后,为了争夺五岳盟主之位,不惜用卑鄙的手段,用毒酒毒死了不肯屈服于他的恒山派掌门定静师太。

这些行为,都与“忍辱负重,一心为公”完全背道而驰。 他的“忍辱”是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得逞,他的“为公”不过是为他个人的私欲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

结论:

所以,如果你问“这是从《笑傲江湖》原文哪里看出来的?”,实际上,在原文中,找不到明确的证据来支撑“岳不群是忍辱负重,一心为公”的正面解读。

相反,原文通过大量细节,尤其是他为了获取辟邪剑谱所做的种种卑劣行径,以及他对待令狐冲、对待其他门派的真实态度,都在无情地揭示他“伪君子”的本质。

岳不群之所以会被一些人解读为“忍辱负重”,更多的是因为:

1. 影视改编的过度“净化”: 许多影视作品为了塑造更加戏剧化的冲突,可能会故意淡化或修改岳不群的阴暗面,甚至将其塑造成一个被逼无奈的悲情英雄。
2. 读者对“君子”形象的天然好感: 人们容易被表面的斯文、礼貌所迷惑,忽略了其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
3. 对比效应: 相较于更极端的反派,岳不群的“隐藏”手段,反而可能让一部分读者觉得他“情有可原”或“身不由己”。

但如果我们严格按照金庸先生的原著来理解,岳不群的“忍辱负重”和“一心为公”,不过是他精心编织的谎言,是为了掩盖他那颗阴鸷、自私、权欲熏心、手段狠毒的灵魂。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而他身上最令人警醒的,恰恰是他能够将虚伪包装得如此完美,以至于让许多读者都为之“误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金庸在描述“伪君子”岳不群时真的搞砸了。

比方说岳不群和令狐冲撕破脸时说的那句:

那日在黄河舟中、五霸冈上,你勾结一帮旁门左道,故意削我面子,其时我便已决意杀你,隐忍至今,已便宜了你。

看上去伪君子面目暴露了吧,实锤有没有!

然而读者们回过头去看五霸冈,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岳不群心想:“聚集在五霸冈上的,显然没一个正派之士,如何可跟他们混在一起?这些人颇似欲以恭谨之礼,诱引冲儿入伙。衡山派刘正风前车之辙,一与邪徒接近,终不免身败名裂。可是在眼前情势之下,这‘不去’二字,又如何说得出口?”


岳不群皱起了眉头,寻思:“冲儿行事好生鲁莽任性,不顾前,不顾后,眼见这些人对他好,便跟他们说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些人中只怕没一个是规规矩矩的人物,尽是田伯光一类的家伙。他们奸淫掳掠,打家劫舍,你也跟他们有福同享?我正派之士要剿灭这些恶徒,你便跟他们有难同当?”

岳不群如何在意令狐冲削他面子没见到,倒是一副师长忧心子弟误入歧途的拳拳之心看得明白。要知道这可是本人的心理活动,权威性等同于旁白的说。


据说岳不群觊觎林家辟邪剑法,然而在明知青城派对林家有很大的动作,派出去的却是一个从来没闯荡过江湖的岳大小姐,一个嵩山派派到华山的卧底。

到了福建,坐视着林平之去找剑谱,自己端坐家中不闻不问,最后还是宁中则去老宅找女儿才把令狐冲捡回来,疗伤时才见到辟邪剑谱,要不是令狐冲横插一杠子,这辟邪剑谱就到了嵩山派手中,关他岳大先生毛事。

据说二定死于心脉中针,但是只要记忆力不算太差的读者肯定能回忆到嵩山飞针绝技在刘正风金盆洗手大会上的表现是如何风骚。

眼见这一次再也没人能加阻止,突然银光闪动,一件细微的暗器破空而至。刘正风退后两步,只听得叮的一声轻响,那暗器打在金盆边缘。金盆倾倒,掉下地来,呛啷啷一声响,盆子翻转,盆底向天,满盆清水都泼在地下。


丁勉左手一扬,嗤的一声轻响,一丝银光电射而出。刘正风一惊,伸手在米为义右膀上一推,内力到处,米为义向左撞出,那银光便向刘正风胸口射来。向大年护师心切,纵身而上,只听他大叫一声,那银针正好射中心脏,立时气绝身亡。

然而身为和五岳剑派火拼无数的日月神教教主,还和左冷禅亲自放过对,而且还看过葵花宝典的任我行这个时候却说不知道哪里有这门功夫了。

十余年前任我行与左冷禅剧斗,未曾使用“吸星大法”,已然占上风,眼见便可制住了左冷禅,突感心口奇痛,真力几乎难以使用,心下惊骇无比,自知这是修练“吸星大法”的反击之力,若在平时,自可静坐运功,慢慢化解,但其时劲敌当前,如何有此余裕?正彷徨无计之际,忽见左冷禅身后出现了两人,乃左冷禅的师弟托塔手丁勉和大阴阳手乐厚。任我行立即跳出圈子,哈哈一笑,说道:“说好单打独斗,原来你暗中伏有帮手,君子不吃眼前亏,咱们后会有期,今日爷爷可不奉陪了。”


盈盈摇头道:“爹爹和向叔叔见闻极广,可是他们也不知道。爹爹说,这针并非毒针,其实是件兵刃,刺入要害,致人死命,只是刺入定闲师太心口那一针,略略偏斜了些。”


只见童百熊张大了口,忽然身子向前直扑下去,俯伏在地,就此一动也不动了。他摔倒时虽只一瞬之间,但任我行等高手均已看得清楚,他眉心、左右太阳穴、鼻下人中四处大穴上,都有一个细小红点,微微有血渗出,显是给东方不败以手中绣花针所刺。任我行等大骇之下,不由自主都退了几步。令狐冲左手将盈盈一扯,自己挡在她身前。一时房中一片寂静,谁也没喘一口大气。
任我行缓缓拔出长剑,说道:“东方不败,恭喜你练成了《葵花宝典》上的武功。”东方不败道:“任教主,这部《葵花宝典》是你传给我的。我一直念着你的好处。”


然后是受迫害狂林平之和岳灵珊翻脸,说的都是一些听墙角说吵架的破事,而岳不群砍他一剑的重大黑点却只字不提,还得要劳德诺把故事说圆了才对口供,而劳德诺人品竟然好到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林平之。林平之回头就感激地传授恩人辟邪剑法,劳德诺成功把自己练成了废人。


后面岳不群更是做出了这样的骚操作:

一边在华山举办效忠仪式和思过崖入洞参观活动,亲切接待了三岳群豪;

一边亲临恒山,领导了抓捕恒山弟子们的重大行动。

要知道令狐冲任盈盈和抓捕恒山弟子的人大概也就差上大半天功夫,令狐冲和任盈盈还要蓝凤凰一路紧赶慢赶花了多长时间呢?

答案是三日加数日

三人当下折而向西,兼程急赶,但一路之上竟没见到半点线索。令狐冲和盈盈都是心下嘀咕,均想:“一行数百之众,一路行来,定然有人瞧见,饭铺客店之中,也必留下形迹,难道他们走的不是这条路?”
【第三日上】,在一家小饭铺中见到了四名衡山派门人。


【数日后】三人到了华山脚下,已是黄昏。令狐冲自幼在华山长大,于周遭地势自是极为熟悉,说道:“咱们从后山小径上山,不会遇到人。”

为什么要算这个日子,因为这个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恒山派真是岳不群所掳走,那么岳不群必须要这么长时间不在华山。

而且在抓捕行动之前,有两个细节历来被讨论的网友所忽略,

其一就是抓捕行动之前,日月神教鲍大楚长老及其部下已经混进了恒山别院

王诚道:“属下查得泰山、衡山两派的门人,已陆续前往华山,只恒山派未有动静。向左使昨天传来号令,说道鲍大楚长老率同下属,已进恒山别院查察动静,命属下就近与之联络。属下正在等候鲍长老的讯息。”

其二则是,在日月神教眼中,岳不群的动作可能是对日月神教不利

王诚道:“教主他老人家得到讯息,华山派岳不群做了五岳派掌门之后,便欲不利于我神教,日来召集五岳派各派门人弟子,前赴华山。看他的用意,似要向我黑木崖大举进袭。”

后面思过崖石洞,明明动屠刀的是左冷禅林平之一行,而且他们明确说了犯罪目标里是有岳不群的,结果屎盆子还是扣在了本应该是受害人的岳不群身上。

所以但凡讲究逻辑读书仔细的读者,自然而然就会展开思考,然而在不违背作品全部内容的情况下,只有一种说法可以解释全部的Bug,那就是岳不群不是一开始就是个坏人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