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善于使用逆向思维。他的思路从不呈直线运行,而是呈跳跃状,时而逆行时而是在某一点上扩散开,他的思维一旦进入军事领域,就变得异常敏锐。丁伟的论文语惊四座,在军事学院引起一场八级地震。我见过一些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家族人数一般都多达一二百人,家族的主宰是最年长的曾祖父,曾祖父的健在使这个庞大的家族充满凝聚力,而曾祖父的离世必然导致大家族的解体。由此,我得出结论,一个大家族的稳定是相对的,而分裂则是必然的,一旦这家族内部的平衡被打破,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一个负责审评的中将打断丁伟的话:丁伟少将,你到底要表达什么?
哦,请耐心听我说下去,我要说的是在当今世界的战略大格局下,我国领土的防御重点问题,请看地图,我国领土的南部最大威胁是来自台湾及国民党军队占领的诸岛屿,间接威胁是驻守在台湾海峡的美第七舰队。这些威胁不足为虑,凭台湾的军事实力,难以发动一场大战,充其量只是局部的有限战争,而美国刚刚在朝鲜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定,短时间无力再战,况且美国由于国家体制等诸因素限制不会轻易卷入一场大型战争。我国东部的日本在二战中军事工业被全部摧毁,二十年之内难以东山再起。我国的西部及西南部,惟一有能力搞起点事端的国家只有印度,我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我军有可能在中印边界地区的山地和印军进行一场有限的边境战争,印度的工业实力及军事实力都不足以构成对我国的威胁,从作战地域上看,地形对印军颇为不利,我看,我军只要拿下几十公里纵深的几个边境重镇,首都新德里便无险可守,我军便可挥师直捣黄龙。结论是,西南边境一旦发生战争,将是场有限的边境战争,我军所动用的兵力不会超过十个步兵团。我刚才说过了,我国的西部、西南部、南部及东部都无太大的威胁。说到这里,丁伟四处张望了一下道,哦,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没有苏联顾问,这样我有些话就敢说了。同志们,下面我想说的是,从军事角度,从国土防务角度上看,我认为,我国领土的防御重点应该放在西北部、北部、东北部……丁伟的话音未落,在座的将校们都大惊失色,这个丁伟简直吃了豹子胆,我国的西北部、北部、东北部是谁?是苏联和蒙古、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年长者、是老大哥、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帅、是列宁缔造的国家、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心脏,你把苏联当作假设敌,当作潜在的敌手,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将校们掏出手帕擦着脑门上渗出的冷汗,都一起把眼睛转向了坐在后排的院长,元帅的脸上毫无表情,多年的战争生涯使他养成喜怒不形于色的习惯,使人很难看出他的倾向性,元帅挥挥手,示意丁伟继续讲下去。我刚才讲过,任何一个大家族的稳定都是相对的,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国家与国家的军事联盟也是这样,兄弟手足之间可以为了利益反目成仇,那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盟就更为脆弱,在任何时候,民族利益要高于意识形态的信仰。既是老大哥,又同属社会主义大家庭,兄弟之间有什么事不好办呢?为什么不把老沙皇抢去的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给我们?我想老大哥不会还,且不说西伯利亚的资源,就是失去那个远东的不冻港,老大哥也受不了,那会失去对半个太平洋的控制权,看看吧,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四五年抗战胜利时我率部出关,和老大哥们打过交道,现在想起来,总觉得有点儿那个。在座的将校们鸦雀无声,室内静得连针尖落地都听得见,谁不为丁伟捏一把汗?同志们,今天我讲的不是政治问题,和兄弟国家建立军事联盟时间的长短也不在此范围内,作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我所考虑的是军事问题中的国土防务问题,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周边地区出现一个军事强国,不管这个军事强国有没有动手的打算,事实上,潜在的威胁已经构成,动手不动手的主动权在人家手里,我们要做的是未雨绸缪,等人家动了手就晚了。四五年老大哥出兵东北,战术上确实漂亮,机械化兵团的推进速度惊人,后勤保障能力简直无懈可击,受过二战洗礼的苏军将领们在战役指挥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专业化程度令人称道,合围80多万关东军如摧枯拉朽。当时,由于我们所处的地位,自然是拍手称快。但反过来想,将来有一天,老大哥故伎重演再照样给我们来上一手,我们可就笑不出来了。请看我国与苏联、蒙古的边境线,几乎无险可守,地形不利于我,极易受到攻击,新疆、内蒙古地区的戈壁和草原非常适合大规模装甲集群和摩托化纵队的展开,而苏军对此当是强项。我国的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前出,易受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对方一旦得手,我国将丧失重工业基地和战略资源基地,后果不堪设想,而旅顺港的失守将使对方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战略支撑点,他们的太平洋舰队可以沿我国海岸线巡航,黄海、东海甚至南海都将是太平洋舰队的游弋范围
引自《亮剑》第二十四章。
作者都梁是个煽动极端民族情绪的假军人,
1,攻打平安格勒。
好看之处在于一是独立团麾下一直分散潜伏的力量忽然集结起来,竟然发展到如此的强大。一扫之前独立团被偷袭,乡亲们被屠杀的阴霾。
二是李云龙的强攻行为带动周边各个势力的联动,每个配角的表演都非常有意思。“过瘾呐过瘾”和“我358团一定帮帮场子”,“晋西北乱成一锅粥”等名句都是出自这里。
三是在前面欢快,昂扬的气氛之后,又表现民兵组织的壮烈牺牲以及李云龙下令开炮的情节, 整体气氛一下又升华到悲壮沉郁。 最后以李云龙在秀芹墓前说知心话的情节来收尾这个篇章,观众情绪也渐渐平复。
2,宝庆溜冰。
和尚可以说是主角外人气最高的角色。他要是死于沙场拼杀倒也罢了,偏偏以这样一种阴沟翻船的方式遇害,观众的心情压抑悲愤到极点。
但是编剧没让这种心情持续太久,下一秒就是李云龙摔碗集结部队为和尚复仇。结果孔二愣子一来,大家心又提了起来,生怕和尚会在伟光正的说辞下枉死。但是李云龙毫不犹豫的把老战友下了枪关了起来,还让孔二愣子留下了“谢宝庆啊谢宝庆……”这样的千古名句。 紧张的情节又多了一种特别的幽默感。
攻打土匪寨子也很有意思。本来百战余生的正规军打这种蟊贼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但是李云龙依然是摆开阵势,吹冲锋号,那种狮子博兔全力一击的气势完全出来了。宝庆溜冰这样的名场面更是不用多说,在笑声中以及在李云龙亲手砍下加害者的脑袋之后,大家因为和尚之死积累的情绪也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之后想起和尚还是会怅然,但不再那么压抑。
然后还没完,赵刚赶来,两人又有一番感情激烈的对话,让剧情更加有深度。
3,军校风云。
这里名场面也非常多。“学习,学个屁”,“你爹的裤子才露着腚呢”,整体氛围欢快,表现这些沙场英雄可爱,任性,混蛋的一面,看得很好玩。但是这些都不是无节制的,无节制那就会轻浮,肤浅。所以这里要有老首长压着,镇着。尤其是对三人的训话,拍摄是一镜到底,酣畅淋漓,是整部剧真正的文眼。回答了我们的军队为何而战的问题,升华全剧主题。
婚外恋那里我觉得是画蛇添足,拍得不甚精彩。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这部剧的成功绝不仅仅是李幼斌等老师演得好,整个剧的节奏非常好,编剧导演非常能把握观众的情绪状态,想写网文的可以好好揣摩学习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