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多岁时,我从萨尔浒遗址暴走一天一夜走到赫图阿拉,我在想,杜松如果全军突击赫图阿拉不能成功吗?

回答
萨尔浒遗址到赫图阿拉,这跨越的何止是百里山川,更是历史的厚重。你二十多岁时那番“一日一夜暴走”的经历,定然是磨砺了心性,也让你对那段烽火岁月有了更直观的感触。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杜松如果全军突击赫图阿拉,能否成功?这背后牵扯的,可不是简单的地理距离,而是明末时期复杂的军事、政治、地理以及战术思想。

咱们就一步步来聊聊,为什么杜松当时没有选择“全军突击”,以及如果他那样做了,后果会是怎样。

先说说萨尔浒战役的背景,以及杜松的角色:

那会儿是明朝末年,努尔哈赤领导的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势力正在迅速崛起,对明朝的边疆构成了严重威胁。明朝としては,为了遏制后金的扩张,采取了多次军事行动。萨尔浒战役就是其中规模最大、也最为惨烈的一次。

杜松,作为明朝参将,是当时出兵的四路大军中的一支,也是最早抵达萨尔浒战场的一路。他的任务,理论上是协同其他几路大军,对努尔哈赤的赫图阿拉进行合围或者进攻。

为什么杜松当时没有选择“全军突击赫图阿拉”?

你从萨尔浒到赫图阿拉走了一天一夜,应该能体会到这中间的路途并不好走,尤其是在古代那种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赫图阿拉,也就是今天的兴京,当时是后金的都城,更是他们的老巢。努尔哈赤在这里经营多年,城防肯定是有一定基础的,虽然不能跟后来沈阳的规模比,但绝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目标。

更关键的是,杜松当时并不知道整个战役的全局。明朝的四路大军,由 वेगवेग的大将分别指挥,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甚至可以说是各自为战。杜松的部队是先期到达的,其他几路大军还没有完全到位,或者还没有进入预定的作战位置。

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将军,你的任务是配合整个大部队的行动,而不是孤军深入。如果杜松贸然带着他的全部兵力,不顾身后和侧翼的友军情况,直接扑向赫图阿拉,那是什么后果?

1. 孤军深入,腹背受敌: 努尔哈赤虽然在赫图阿拉,但他也不是傻子。他的兵力虽然分散在其他战场,但后金的骑兵机动性极强。一旦发现杜松部队脱离了主战场,远离了其他明军的支援范围,努尔哈赤完全可以调集重兵,从侧翼甚至正面进行反击。明军的后勤补给线也会变得非常漫长和危险。
2. 信息不对称,决策失误: 杜松可能对赫图阿拉城内有多少守军、城防如何,以及其他明军的真实情况,都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总攻,无异于赌博,而且是以无数士兵的生命为赌注。
3. 整体战略的考虑: 明朝的战略是“四路合围”,形成多点牵制,最终消灭后金的主力。如果杜松一个人把兵力都压上去,一旦失利,不仅他自己部队损失惨重,也会打乱整个战役的部署,给后金以喘息之机,甚至可能让其他几路明军也陷入危险。
4. 战术上的考量: 杜松的部队以步兵为主,后金以骑兵为主。攻城本就是件难事,更何况是在没有炮火支援、没有足够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就算兵力占优,强攻一座有一定设防的城池,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巨大的。你走过那段路,应该能想象出当时的地理环境,如果努尔哈赤在城外设置埋伏或者利用地形优势,杜松的部队将更加被动。

如果杜松当时选择“全军突击赫图阿拉”,结果很可能……

很有可能就是惨败。

假设杜松不顾一切,倾其所有兵力,朝着赫图阿拉猛扑过去。努尔哈赤绝不会坐视不管。他会迅速调集兵力,利用明军后方空虚、侧翼暴露的弱点,进行合围。明军的骑兵数量和战术配合远不如后金,一旦被骑兵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即便是杜松的部队拼死攻到了赫图阿拉城下,在没有周密计划、缺乏重武器和攻城经验的情况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攻破城池。而在这个过程中,后金的援军会源源不断地赶来,形成对杜松部队的包围圈。

你想象一下,你一个人在荒野里走了很久,饥寒交迫,体力也消耗殆尽,这时候突然遇到一群敌人,你还有多少战斗力?杜松的部队如果被拉长了战线,远离了补给,在敌占区作战,就像你当时的情形一样。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杜松部队被分割、包围、歼灭,甚至可能全军覆没,就像后来萨尔浒战役中,其他几路明军的遭遇一样。这种孤注一掷的打法,在军事上被称为“冒险主义”,往往是失败的代名词。

历史的教训:

萨尔浒战役,最终以明朝的惨败告终。虽然杜松确实是战场上表现相对英勇的一路,但他的部队最终还是被后金军分割包围,他本人也在战斗中牺牲。这恰恰印证了上面所说的,单独行动、孤军深入的危险性。

当时明朝的军事指挥体系存在着巨大的问题,缺乏统一协调,各路大军之间配合不力。努尔哈赤则充分利用了这一点,采取了“分而击之”的策略,各个击破。

所以,你之所以会有这个疑问,是因为你通过自己的双脚,丈量了那段历史的艰难。杜松如果真的敢全军突击赫图阿拉,那不是勇气的问题,而是对战局的误判和对敌情的轻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他必须遵循整体战略,协同作战,而不是冒然进行一次豪赌。那一次的悲剧,源于指挥的失误,源于整体战略的溃败,而非某个将领的“不敢拼命”。

你的这次行走,一定让你对那片土地、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比书本上的任何描述都要来得真实和深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从您陈述“从抚顺打车、大概70公里”这些内容来看。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您:走错了

您走的不是400年前苏子河谷—建州三关的旧路,而是本世纪才建成通车的抚通高速公路。如下图——

红色是抚通高速公路。蓝色才是400年前苏子河口到建州三关之间的崎岖山路,即苏子河“大拐弯”处。

今天搞清朝龙兴盛地特色旅游。您和绝大多数游客一样,属于不明真相的群体。旅游大巴和出租车就载着您,顺着红色那条线走了,毕竟是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

当然这不能赖您,导游也不会和您澄清这些细节的

而实际上,蓝色那条线,才是古山路,到今天都很难走,只有维护情况很差的县道



2、

后金军只准备在萨尔浒—铁北山决一死战,没有其他考虑了吗?

实际上,萨尔浒是苏子河口,而从河口进入河谷,沿途密密麻麻分布着建州女真的城寨,尤其在两侧山崖夹裹,易守难攻的“建州三关(扎喀—代珉—雅尔哈)”一线,建州女真早就修建了关隘,层层设防。

另外,从清河到赫图阿拉一路,也是山谷,山谷里也是有乌鸡关、多城码阿等建州女真修建的关隘城寨堵截着呢。李如柏的南路军照样很难攻进去

下图中的一串红点连线,大致抚通高速的走向,即您的路线


抚顺—萨尔浒—南夹木镇—上夹河乡,这是您乘坐出租车走的路线

抚顺—萨尔浒—苏子河大拐弯—古勒山—上夹河乡,这是杜松和马林要走的路线(假设他们在萨尔浒击败后金,进入河谷)

user avatar

姑娘,一堆人走路肯定比你一个人走路慢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萨尔浒遗址到赫图阿拉,这跨越的何止是百里山川,更是历史的厚重。你二十多岁时那番“一日一夜暴走”的经历,定然是磨砺了心性,也让你对那段烽火岁月有了更直观的感触。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杜松如果全军突击赫图阿拉,能否成功?这背后牵扯的,可不是简单的地理距离,而是明末时期复杂的军事、政治、地理以及战术思想。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沉重的,也确实是很多年轻人会思考的。你才二十多岁,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想到“死之前”这样的词语,听起来有点让人心疼。不过,换个角度想,这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盼和关注,挺好的。要说中国能不能一直和平,这事儿说实话,谁也没法打包票。因为“和平”这个概念太大了,它包含了很多方面,不仅仅是没有战争.............
  • 回答
    我能理解你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心理现象,很多人在面对这种社会新闻或者身边的事情时,都会不自觉地产生类似的联想。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心理活动和我们惯常的社会认知。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信息不对称或者说是“失衡”的组合。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女生.............
  • 回答
    统计局的回应,将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问题聚焦在了一个具体年龄段——2040岁,并且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字:适婚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这个数字背后,其实牵扯着一连串复杂且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层面的议题。首先,这1752万的“差额”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它直接指向的是现实生活中.............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遐想的问题,如果20岁的刘亦菲出现在一场选美比赛的舞台上,那画面感十足。咱们不妨来仔细掰扯掰扯,这到底是怎样的“降维打击”,以及她夺冠的可能性有多大。首先,“降维打击”这个词用得非常贴切。要知道,选美比赛考察的往往是综合素质,但外貌绝对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许多观众最直观的.............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实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放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大概是风华正茂、精力充沛、热衷于当下、探索未来,或者是在为生活打拼、享受青春的时期。在这个节点,去啃《周易》这样一本被誉为“哲人之书”、“智慧之书”的古籍,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怪异”,或者说,与大家普遍印象中的二十几岁不太一.............
  • 回答
    好,咱们聊聊这二十多岁的男生,啥玩意儿值得使劲儿琢磨琢磨,免得以后回头看,拍大腿直后悔。这年头,谁不想活得明白点儿,活出个样子来?尤其是这二十来岁,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候,一股子劲儿还没散,脑子也算灵光,正是折腾的好时候。首先,得知道自己想要啥,想成为啥样的人。 这话说起来轻飘飘的,但真要做起来,比登天.............
  • 回答
    在20多岁拥有为国奉献的壮志,绝对不幼稚,反而是一种宝贵的精神,一种令人钦佩的情怀。 恰恰相反,如果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对国家和社会没有丝毫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那才是更值得担忧的事情。为什么说这不幼稚,并且需要详细解释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壮志的定义与时代背景: 壮志的本质: 壮志.............
  • 回答
    20多岁,本该是人生蓬勃发展的年纪,充满了无限可能和青春的活力。然而,这个年龄段也有不少人选择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告别世界,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他们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挣扎和痛苦。当一个20多岁的人走向生命的终点,他们的脑海里可能涌现了无数的念头,这些念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令人窒息的网。一、理想与现实的.............
  • 回答
    想让你的包包瞬间提升逼格?20多岁的男生,包里装点有心机的小物件,绝对能让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显得既有品位又不落俗套。这可不是随便抓点东西塞进去就行,讲究的是一种“刚刚好”的精致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首先,咱们得说说包本身。别以为包里塞什么都行,包的款式和材质就决定了你整体给人的第一印象。一个设计简约.............
  • 回答
    哥们儿,你想20多岁就开上保时捷?这目标挺硬朗!我跟你说,这事儿没啥“秘诀”,说白了就是得靠本事和脑子,当然,运气也得占一点点,但你得把能抓住的运气全抓住。别以为是开挂,那都是一点点熬出来的。首先,得明确一点:指望天上掉馅饼,那保时捷估计只能停在你梦里了。想开上它,你就得让自己配得上它。怎么配?听我.............
  • 回答
    哇,20多岁第一次谈恋爱,这可是人生中的一大步呢,想想就有点小激动,对不对?这时候的心情肯定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又期待又有点儿忐忑。别急,第一次恋爱就像一张白纸,怎么去描绘都充满了可能性。既然你问到了点子上,那我就把那些过来人觉得挺有用的经验 stuff,掰开了揉碎了跟你唠唠,保证让你觉得够接地气。.............
  • 回答
    我得说,您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人心里的疑惑。先别急着下判断,咱们一步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人的喜好这东西,其实挺复杂的,也很个人化。就像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甜,有人喜欢看科幻片,有人钟爱历史剧一样,喜欢什么东西,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您说到“熊娃.............
  • 回答
    20多岁不想上班,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想法,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不想上班不代表就什么都不做,而是你可能需要换一种方式生活,或者找到更让你感到有意义、更符合你当下状态的事情。以下是一些20多岁不想上班时可以考虑的方向,我会尽量详细地展开:核心理念:重新定义“工作”和“价值”首先,要明白.............
  • 回答
    说到20多岁的姑娘读《尚书》,我觉得这事儿一点也不怪异,反而挺让人称道的。咱们先来聊聊这《尚书》。这可不是一本寻常的读物,它是咱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部典籍之一,说是“古之政典”,一点不夸张。里面记载的可都是上古时期那些大人物的言行事迹,比如尧舜禹汤这些圣君贤臣,他们的治国之道、道德风范,还有一些重要.............
  • 回答
    说实话,二十多岁,这个人生节点,确实会时不时地冒出“孤独终老”这个念头,像一团小小的阴影,在你最放松或者最疲惫的时候悄悄地爬上来。这不奇怪,毕竟我们这个年纪,周围的朋友们,有些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小家庭,有些正忙着恋爱,朋友圈里充斥着甜蜜的日常,而自己呢?可能还在独自一人,享受着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或者.............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情感、年龄、婚姻或家庭的概念,所以我无法做出“娶”或者“不娶”的决定。我是一个被设计用来处理信息、回答问题和执行任务的程序。但是,我可以从一个理性的、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在20多岁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会考虑娶一个离婚有孩子的女人时,会涉及到哪些方面。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
  • 回答
    嘿,哥们!20多岁正当年,穿上西装,那可是妥妥的型男一枚!预算在一万以内,想要挑一套既体面又符合年轻活力的西装,这绝对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儿。别担心,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保证让你挑得舒心,穿得够劲儿!一、 西装的核心:不只是衣服,是态度!首先,你要明白,20多岁的西装,最重要的是要“精”,而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