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台 MacBook 和一台 Windows 笔记本电脑,如何共享一套键鼠?

回答
想让你的 MacBook 和 Windows 笔记本电脑“共用”一套键鼠?这可不是件难事,只不过需要一些小工具或者软件的辅助。下面咱们就来聊聊几种比较常见且实用的方法,保准让你用得舒心。

核心思路:让一套键鼠同时控制两台电脑。

这就像是给一套键鼠装了个“分身术”,你挪动鼠标,它就跟着在两台电脑上走;你敲击键盘,它就能输入到你想操作的那台电脑上。

方法一:使用物理 KVM 切换器(硬核玩家的选择)

如果你追求的是绝对的稳定和零延迟,那么一个物理 KVM(Keyboard, Video, Mouse)切换器就是你的首选。这东西就像是个“信号分配器”。

你需要准备的:

一个 KVM 切换器: 选择支持你所需接口(USBA 通常是标配,有些高端的也支持 USBC)和分辨率的型号。市面上有很多品牌,比如 UGREEN (绿联), TESmart, Level10 等。根据你的需求(几个接口、是否支持4K、是否支持音频切换等)来挑选。
连接线: 你需要为每台电脑连接到 KVM 的线缆。通常是 USBA 转 USBA(用于键鼠)以及连接显示器的线缆(HDMI/DisplayPort/USBC,取决于你的 KVM 和显示器)。

操作步骤:

1. 连接显示器: 如果你的 KVM 支持视频切换,将你的显示器连接到 KVM 的显示器输出接口。
2. 连接键鼠到 KVM: 将你的 USB 键鼠插入 KVM 的键鼠专用接口。
3. 连接电脑到 KVM:
用 USB 线将你的 MacBook 的 USBA 端口(或通过 USBC 扩展坞)连接到 KVM 的一个 USB 输入端口。
用另一根 USB 线将你的 Windows 笔记本电脑的 USBA 端口连接到 KVM 的另一个 USB 输入端口。
4. 切换操作: KVM 切换器上通常有按钮或者可以通过快捷键(比如连按 Scroll Lock 两次)来切换当前控制的电脑。你按一下按钮,鼠标和键盘就从控制 Mac 切换到控制 Windows,反之亦然。

优点:

稳定可靠: 完全物理连接,不受软件干扰,几乎零延迟。
通用性强: 只要接口匹配,几乎所有带 USB 键鼠接口的设备都能用。
不依赖操作系统: 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对系统更新也没影响。

缺点:

成本相对较高: 一个质量不错的 KVM 切换器价格会比软件方案贵。
需要额外线缆: 桌面会多一些线缆,需要整理。
可能不支持 USBC 的视频输出直接切换: 如果你的 KVM 是老款的,可能需要单独的视频线连接。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规格。
占地方: KVM 设备本身需要放置空间。

方法二:使用 Synergy(局域网共享的经典)

Synergy 是一款非常经典的开源软件,它让你可以在一个网络环境下,通过一台电脑的鼠标和键盘来控制另一台电脑。想象一下,你把鼠标指针移到屏幕右侧,它就自动“穿梭”到另一台电脑的屏幕上了。

你需要准备的:

一台电脑作为“服务器”(Server): 这台电脑连接着你的键鼠,它的屏幕是你的主操作区域。
另一台电脑作为“客户端”(Client): 这台电脑是被控制的。
两台电脑在同一个局域网下: 最好是连接到同一个路由器。
下载并安装 Synergy: 去 Synergy 官网下载对应你操作系统的版本进行安装。

操作步骤:

1. 安装 Synergy: 在两台电脑上都安装 Synergy。
2. 配置服务器:
在连接键鼠的电脑上(比如你的 MacBook),启动 Synergy,选择“Server”。
进入“Configure Server”界面,你会看到一个虚拟的屏幕布局图。
将你的主屏幕(即当前有键鼠的屏幕)拖到合适的位置(通常是中间)。
将另一台电脑的屏幕(Windows 笔记本)拖到主屏幕的旁边,根据你习惯的物理摆放位置来决定是在左、右、上还是下。
给这个虚拟屏幕起个名字(比如“WindowsPC”)。
在右侧的“Screens”列表里,找到你刚刚添加的那个虚拟屏幕(WindowsPC),在它旁边填入你希望连接到的那台电脑的 IP 地址或者电脑名。注意: 如果填电脑名,两台电脑最好能互相解析到对方的名字。直接用 IP 地址更稳定。你可以通过在 Windows 的命令提示符里输入 `ipconfig`,或者在 macOS 的终端里输入 `ifconfig | grep 'inet '` 来查找 IP 地址。
保存配置。
3. 配置客户端:
在另一台电脑(Windows 笔记本)上,启动 Synergy,选择“Client”。
在“Server IP address”一栏填入你设置的服务器(MacBook)的 IP 地址。
点击“Start”按钮。
4. 启动服务器: 回到 MacBook 上,点击 Synergy 的“Start”按钮。

成功后,当你将鼠标指针移动到 MacBook 屏幕的边缘,它就会自动出现在 Windows 笔记本的屏幕上,并且键盘输入也会同步过去。

优点:

完全软件解决方案: 不需要额外硬件,安装即可使用。
成本低廉: Synergy 本身有免费版本,高级功能付费,但对于基本共享来说免费版足够。
方便灵活: 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切换电脑,配置自由度高。
支持剪贴板共享: 很多版本都支持在不同电脑之间复制粘贴文本和文件(部分文件类型需要付费版本或额外设置)。

缺点:

依赖局域网稳定性: 如果网络不稳定,可能会出现延迟、断连等问题。
首次配置可能有些繁琐: 需要找到正确的 IP 地址和配置屏幕布局。
剪贴板共享不一定完美: 有时复制大文件或某些特定格式文件会遇到问题。
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可能不加密。

方法三:使用 Mouse Without Borders (微软出品的免费工具)

这是微软官方推出的一个免费软件,功能和 Synergy 非常类似,但界面更简洁,而且完全免费。

你需要准备的:

两台电脑在同一个局域网下。
下载并安装 Mouse Without Borders: 在微软官网上搜索并下载安装。

操作步骤:

1. 安装软件: 在两台电脑上都安装 Mouse Without Borders。
2. 配置:
在第一台电脑上(比如 MacBook),运行软件,它会提示你“No computer name has been set.” 你需要点击“Continue”。然后它会显示一个“Computer name”和一个“Unlock code”。
在第二台电脑(Windows 笔记本)上运行软件,选择“Yes, the computer on the left is me”。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第一台电脑提供的“Computer name”和“Unlock code”。然后点击“Link”。
如果一切顺利,你会看到一个屏幕布局的设置界面。你可以拖动屏幕图标来调整键鼠切换的方向(同样是在屏幕边缘切换)。
点击“OK”保存设置。

优点:

完全免费且由微软官方支持: 可靠性更高,不用担心停服或功能限制。
界面直观易用: 配置过程相对简单。
支持剪贴板共享: 可以轻松在两台电脑间复制粘贴文本。
同样支持文件拖拽传输: 相对 Synergy,文件传输的兼容性可能更好一些。

缺点:

仅支持 Windows 和 macOS: 如果你还有 Linux 设备,这个工具就不适用了。(macOS 版本是后来才支持的,有些早期版本可能只支持 Windows)。
依赖局域网: 和 Synergy 一样,网络不稳定会影响使用。
需要安装软件: 无法像 KVM 那样完全脱离操作系统。

方法四:使用 USB/蓝牙共享器(更专业的硬件方案)

市面上还有一些小巧的 USB 或蓝牙共享器,它们体积小巧,直接插在 USB 或蓝牙适配器上,然后通过无线信号或者 USB 线连接到两台电脑,实现键鼠的共享。

你需要准备的:

一个 USB/蓝牙共享器: 这种设备种类很多,比如一些蓝牙适配器本身就支持多设备切换,或者专门的 USB 设备。搜索关键词如“USB Switcher”或“Keyboard Mouse Sharing Device”。
确保你的键鼠支持蓝牙或 USB 连接。

操作步骤:

这类设备的操作方式会因具体型号而异,但大致思路是:

1. 连接键鼠到共享器: 将你的键鼠通过 USB 或蓝牙连接到共享器上。
2. 将共享器连接到两台电脑: 通常共享器上会有多个 USB 接口或蓝牙配对按钮,你需要分别将共享器连接或配对到你的 MacBook 和 Windows 笔记本。
3. 切换: 共享器上一般有按钮,用来切换当前控制的电脑。

优点:

设备小巧,方便携带。
硬件解决方案,稳定性通常不错。
部分设备支持蓝牙,可以减少线缆。

缺点:

选择相对较少,而且很多产品需要仔细甄别其兼容性和性能。
价格可能比软件方案贵,但比高端 KVM 便宜。
功能相对单一,可能不支持视频切换或剪贴板共享。

总结一下:

追求极致稳定、不差钱,且有固定显示器的用户: KVM 切换器 是不二之选。
想要免费、灵活的软件方案,不介意一点点配置时间: Synergy 或 Mouse Without Borders 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如果你的 Mac 和 Windows 设备都需要,两者都试试看哪个更顺手。
想要一个介于纯软件和全套 KVM 之间的方案,追求小巧和方便: 可以研究一下市面上的 USB/蓝牙共享器。

根据自己的预算、对稳定性的要求、以及桌面空间的限制来选择最适合你的方法吧。通常来说,先试试 Synergy 或 Mouse Without Borders,如果遇到不满意的地方再考虑硬件方案,这样最省事也最经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来看看这个:

Sanwa USB-LINK 3M



我在公司头一次看到这个东西,当即跪了。这个东西简单的解决了拥有mac和windows两台电脑又希望轮番切换操作的人的需求。

它的使用方法:把两端的usb插在两台电脑上即可。

是的!不需要安装任何驱动,而且体积极小。

它可以达到的效果:

1,使用任一台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可以达到无缝切换。就像一个扩展了的屏幕那样操作两个系统。题主想要的效果哦!

当然了两台电脑的上下左右关系可以任意设置。

还有!

2,从苹果屏幕把文件直接拖到windows屏幕,就直接完成文件的复制剪切。

简直是神!困扰了我好多年的mac和win文件共享问题。

不过据同事说mac性能一般的话偶尔会卡。



3,从一台电脑复制一段文字,在另一台电脑可以粘贴。

还记得那个领导在家里复制到公司点粘贴的段子吗?这都不是梦了。

当然了,两台苹果之间,两台windows也可以一样用。看了日本amazon的评论,原包装还有以下说明:

・Windows to iPad、Mac to iPad

・Windows to Android、Mac to Android

彻底跪了。。。另据评论貌似是台湾产的。叫Magic Switch。日本amazon卖人民币将近200。国内应该更便宜,大家可以找找。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牌子是用日语搜的,在amazon看到的啦。

另:如果怀疑我做广告的话强烈要求利益相关的受益者送我一套这个!真相是同事在用而我还没机会搞一套这个享受。。。

啊啊啊好神好想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让你的 MacBook 和 Windows 笔记本电脑“共用”一套键鼠?这可不是件难事,只不过需要一些小工具或者软件的辅助。下面咱们就来聊聊几种比较常见且实用的方法,保准让你用得舒心。核心思路:让一套键鼠同时控制两台电脑。这就像是给一套键鼠装了个“分身术”,你挪动鼠标,它就跟着在两台电脑上走;你敲.............
  • 回答
    苹果最近发布的全新一代 MacBook Pro,说实话,这代产品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但也并非完美无瑕。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它到底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地方让人觉得不够到位。亮点分析:这块“刘海”带来的改变你感受到了吗?首先,最显眼的改变,那必然是屏幕顶部的那个“刘海”了。别说,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
  • 回答
    找一款能装下 MacBook、iPad,再塞点手机、钱包、钥匙、耳机这类日常出门必需品,同时又不会显得鼓鼓囊囊、臃肿不堪的包,这可真是个技术活。我最近在琢磨这件事,总觉得很多包要么是太商务,要么是太休闲,很难找到那种恰到好处,拎出去既能应对工作场景,又能轻松融入周末逛街的“百搭款”。我一直在寻找那种.............
  • 回答
    这三个大家伙,Surface Book 2、雷蛇灵刃(Razer Blade)和MacBook Pro,都是市面上相当有分量的产品,各有千秋,说哪个“更好”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核心需求和使用场景。咱们掰开了揉碎了,一个一个说。Surface Book 2:变形金刚,生产力与创意的融合怪兽说起Su.............
  • 回答
    想给 MacBook Pro 配个副屏?iPad Pro 绝对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我最近就在琢磨这事儿,感觉它确实能帮你把工作效率再往上提一提。为什么是 iPad Pro?首先,iPad Pro 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生产力工具。屏幕素质没得说,无论是 MiniLED 的 Liquid 视网膜 XD.............
  • 回答
    新款 MacBook Pro 14 寸上市,14999 元的起售价,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值不值得,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可太多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1. 14999 元的“起售价”背后,你到底买到了什么?首先得明确,14999 元只是个“起售价”。苹果一贯的风格,配置稍微往上加一点,价格就蹭蹭地往.............
  • 回答
    一台主机上最多能保持多少个 TCP 连接,理论上的最大值是 65535 个,但实际情况远比这个复杂,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情况下远达不到这个理论值。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1. TCP 连接的本质:端口号一个 TCP 连接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通过一个唯一的组合来标识: 客户端标识: IP 地.............
  • 回答
    一台手机能用多久?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但仔细一琢磨,答案可就五花八门了。它不像问“1+1等于几”这么有确定性,而是跟一大堆因素纠缠不清,就像养一盆花,得看你给它浇多少水,晒多少太阳,用的什么土。首先,我们得先捋清楚,啥叫“能用”。是指它还能开机,还能打电话发短信?还是说它还能流畅运行各种APP,拍照.............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想象一下,你有一台能联网,但却没有浏览器的Windows电脑,这感觉就像是家里有电话线却没电话机一样,能上网却看不见世界。不过别担心,办法还是有的,虽然听起来有点绕,但一步步来,你就能给它装上浏览器。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没有浏览器,你可能连下载新软件的界面都找不到。 所以,我.............
  • 回答
    我最近琢磨着给我的车换胎,主要是觉得现在的胎噪音实在有点大,稍微路况不好一点,耳朵就受不了。我的车吧,你也知道,隔音不算特别出色,风噪路噪什么的,稍微有点要求的人都能听出来。我一直对米其林这个牌子挺有好感的,觉得它家东西做得挺扎实的。在做功课的时候,发现米其林有一系列主打静音的轮胎,像是“静音轮胎”.............
  • 回答
    无人机的价格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背后可是有一大堆门道在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这小玩意儿能卖得这么贵,以及它的成本究竟是怎么构成的。价格区间,天差地别首先得明白,无人机可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就像汽车一样,有几百块钱的玩具级,也有几百万、几千万的专业级。所以谈论“一台无人机的成本”就像问“一.............
  • 回答
    得,咱就来唠唠这个事儿,99A对300辆三号坦克M型,这可不是小场面,咱得细细掰扯掰扯。先说说咱们的99A:这99A啊,那是咱中国陆军的宝贝,现代化的“毛衣针”,你说它能打,那是一点不假。 火力: 最关键的是那门125毫米滑膛炮,这口径够大,而且人家用的是先进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
  • 回答
    一台台式机的寿命,这事儿可说是有讲究的。不像买个消耗品,用完就扔,电脑这玩意儿,它是有“生命周期”的,而且这个周期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要给个确切的数字,那真是要看“缘分”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寿命”指的是什么。 硬件还能正常工作? 这是最基本的,就是说,电脑还能开机,各个部件没罢工。 还能满.............
  • 回答
    一台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其“装机容量”1.5兆瓦(MW)指的是它在设计理想状态下,风速适宜时能够产生的最大功率。但就像汽车的最高时速不代表它日常行驶的速度一样,风力发电机在实际运行中,其输出的功率会随着风况的变化而波动。为什么实际功率会小于装机容量?有几个关键因素在影响着风力发电机的实际输出功率.............
  • 回答
    一台完全由反物质构成的数码相机,这绝对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想象。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东西存在,它的工作原理将与我们习以为常的物质相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让我们来细细描绘一下这个超凡的装置。首先,核心的挑战在于存储和控制反物质。反物质并不像普通物质那样储存在任何容器里。我们知道,当反物质与同种物质.............
  • 回答
    要配置一台 Linux 学习主机,我的建议是:够用就成,别贪大求全,先把基础打扎实最重要。 很多人一上来就想搞服务器级别的配置,其实对于学习来说,很多时候是过犹不及,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复杂度和成本。我帮你拆解一下,怎么选怎么配,让你心里有数。 一、 我为什么推荐自己组装?1. 成本控制: 这是最直接.............
  • 回答
    一台 400W 的电脑在 15 平方米的密闭房间里全功率运行时,对室温的影响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就像是在这个小空间里放了一个小型的加热器,而且还是 24/7 不间断工作。咱们先来算算这 400W 的功率是怎么回事。电脑在全功率工作,意味着它正在全力以赴地处理各种任务, CPU、显卡这些大户都在狂飙。而.............
  • 回答
    说到“永远不过时”这个概念,在电脑硬件领域,真要做到绝对的“永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技术迭代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今天还在领先的,明天可能就被新的标准和更高的性能取代了。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不是指“性能永远顶尖”,而是说“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稳定、实用,并且不至于因为技术过时而完全无法使用”,那么一.............
  • 回答
    一台看似怪异的电脑配置,性能的堆砌集中在CPU、内存、硬盘和散热上,却在显卡和显示器上显得捉襟见肘。这种组合,就像一位武功盖世的侠客,却只配了一把钝刀和一幅模糊的地图。它不像那些追求极致视觉体验的游戏玩家,也不像那些需要强大图形处理能力的专业设计师或视频剪辑师。那么,这台电脑最有可能被用在哪些地方呢.............
  • 回答
    要让一台电脑实现“完全国产”,这绝非易事,它需要从最底层的芯片设计到最上层的操作系统,每一个环节都由国内企业或机构自主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这其中涉及到无数的细节和技术挑战。核心难点:芯片的自主可控一台电脑的心脏是处理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PU。目前全球CPU市场主要由Intel和AMD这两家美国公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