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苹果发布的全新一代 MacBook Pro,搭载刘海屏,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回答
苹果最近发布的全新一代 MacBook Pro,说实话,这代产品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但也并非完美无瑕。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它到底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地方让人觉得不够到位。

亮点分析:这块“刘海”带来的改变你感受到了吗?

首先,最显眼的改变,那必然是屏幕顶部的那个“刘海”了。别说,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争议是真不小。但说实话,用了一段时间,我反而觉得它存在的“合理性”越来越强了。

屏幕素质的飞跃:Liquid Retina XDR 显示屏是真香!
不得不说,这次苹果把自家在 Pro Display XDR 上积累的技术下放到了 MacBook Pro 上,这块屏幕是真的养眼。MiniLED 背光技术带来的高亮度、超高的对比度,以及惊人的 HDR 表现,让观看 HDR 内容的时候,那种明暗细节的层次感完全是另一个次元的。无论是看电影、剪辑照片,还是处理需要精准色彩的专业工作,这块屏幕都能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和专业感。而且,120Hz 的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让滚动、动画的流畅度简直丝滑得不像话,特别是用惯了高刷新率手机的人,再用回 60Hz 的屏幕,那种卡顿感会非常明显。这次的 MacBook Pro,在这块屏幕上算是彻底把“屏幕”这个概念给玩明白了。

M1 Pro 和 M1 Max 芯片:性能与能效的完美平衡
这绝对是这次更新的重头戏。苹果自研的这几代芯片,真是让人刮目相看。M1 Pro 和 M1 Max 的性能提升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实打实的飞跃。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大量图形处理、视频剪辑、3D 渲染的专业用户来说,这芯片的威力绝对能让你体验到什么叫“秒天秒地”。渲染速度、转码速度,这些以往需要漫长等待的时间,现在缩短了太多。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带来如此强悍性能的同时,它在能效比方面依旧保持了苹果一贯的高水准。就算在高负载运行时,发热控制也做得相当不错,风扇噪音也比老款安静了许多,续航表现依旧是行业的标杆。这才是“Pro”应有的样子。

回归的端口:终于不用再到处找转接头了!
这一代 MacBook Pro 最让人拍手称快的一点,就是苹果终于良心发现,把 HDMI 端口、SD 卡读卡器这些实用的端口给带回来了!这意味着,对于很多摄影师、摄像师,或者需要连接外部显示器的用户来说,终于不用再背着沉甸甸的转接坞到处跑了,直接插拔,方便太多了。这可以说是对用户痛点的直接回应,细节之处见真章。

设计语言的延续与优化:更扎实,更专业
虽然外观上依然是苹果的设计语言,但仔细看,细节上还是有不少优化的。机身更加方正,整体感觉更厚实、更稳重,充满了专业设备的质感。键盘手感依旧出色,触控板依旧是业界标杆。整个机身给我一种“能打”的感觉,无论是放在办公室还是咖啡馆,都显得格调十足。

不足之处:那些让人忍不住吐槽的小瑕疵

当然,再好的产品也难免会有一些让人觉得不够完美的地方,这次的 MacBook Pro 也不例外。

那个“刘海”的尴尬时刻:刘海内建摄像头与软件兼容
虽然我们前面说了,用着用着就习惯了,但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全屏的应用或者特定场景下,那个“刘海”确实会稍微影响一点视觉的完整性。特别是当界面设计没有针对这个刘海做特别优化的时候,会显得有点突兀。另外,虽然苹果表示会通过软件适配解决刘海遮挡问题,但在实际使用中,偶尔还是会遇到一些第三方应用没有完全适配的情况。而且,虽然摄像头升级了 1080p,但严格来说,放在这个价位的“专业”笔记本上,一个高素质的非刘海嵌入式摄像头或许会更令人满意。

高昂的售价:钱包君在哭泣
这绝对是影响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苹果的产品从来都不便宜,而这次的全新 MacBook Pro,价格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M1 Max 版本的顶配价格,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虽然性能强悍,屏幕惊艳,但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只能说,这是为真正需要它性能的专业人士准备的“生产力工具”。

接口的回归,但也有遗憾:为何只有一个 HDMI 接口?
虽然很欣慰苹果把 HDMI 和 SD 卡槽带回来了,但对于一些需要连接多个外设的用户来说,一个 HDMI 接口可能还是不够用。而且,相比于某些竞争对手提供更丰富接口的方案,MacBook Pro 在接口的多样性上仍有提升空间。虽然 Thunderbolt 4 接口的扩展性很强,但毕竟还需要转接,能原生支持的越多,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就越高。

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在某些工作场景下的局限性
虽然 Liquid Retina XDR 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已经非常出色,但对于一些需要在极度强光的户外环境下工作的用户来说,或者在一些对绝对亮度有极致要求的专业场景下,它可能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当然,这已经是目前消费级笔记本屏幕的顶尖水平了,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远都是可以追求的目标。

总结一下:

总的来说,全新一代 MacBook Pro 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升级,甚至可以说是苹果在笔记本领域的一次“回归初心”的举动。它在性能、屏幕、续航以及用户体验上都带来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于专业用户而言,这绝对是一款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那个“刘海”虽然争议,但从技术和整体设计上看,似乎是苹果为了在保证轻薄机身和强大性能的同时,塞进更多好东西而做出的权衡。

当然,高昂的价格、偶尔出现的软件适配问题,以及一些接口上的小遗憾,也是它不那么完美的地方。如果你是苹果的忠实用户,对性能有极致追求,并且预算充足,那么这代 MacBook Pro 绝对值得考虑。但如果你的需求相对简单,或者预算有限,那么可能需要再权衡一下,毕竟市面上还有其他同样优秀的笔记本电脑可以选择。

它究竟好不好,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需要”和你的“钱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苹果这次是真的把“Pro”这个字,用得明明白白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九儿屏,比龅牙屏好听,自我安慰一下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最近发布的全新一代 MacBook Pro,说实话,这代产品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但也并非完美无瑕。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它到底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地方让人觉得不够到位。亮点分析:这块“刘海”带来的改变你感受到了吗?首先,最显眼的改变,那必然是屏幕顶部的那个“刘海”了。别说,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
  • 回答
    iOS 14 详细评价:一次深刻的用户体验革新苹果在 2020 年发布的 iOS 14,绝对是近年来一次 “动静最大” 的系统更新,它不仅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界面的布局和交互逻辑上进行了深度调整,对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将从多个维度,尽可能详细地评价 .............
  • 回答
    Studio Display:工作室的艺术家之选,还是昂贵的镜子?苹果在 M1 Max 和 Ultra 芯片首次亮相后不久,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 Studio Display 的显示器。这款显示器定位精准,直指那些使用 Mac Studio 的创意专业人士以及追求极致体验的苹果用户。那么,它究竟值不值.............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苹果在2022年发布的这款iPhone SE,俗称“SE3”。作为一款定位中端,但身上流淌着“旗舰血脉”的产品,它就像一个“老瓶装新酒”的经典案例,既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也免不了留下一些遗憾。亮点: A15仿生芯片,性能的“越级”体验: 这绝对是SE 2022最大的杀手锏。苹果.............
  • 回答
    苹果发布第三代 AirPods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款产品在保持 AirPods 系列一贯的简洁设计风格的同时,也引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升级。那么,综合来看,第三代 AirPods 究竟是一款怎样的产品,它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又存在哪些让用户感到不那么完美的地方呢?咱们就来细细聊聊。亮点一:全新.............
  • 回答
    苹果 M1 芯片的发布,在我看来,是个人电脑行业的一次重大地震,它不仅仅是苹果一次成功的硬件迭代,更是对整个芯片设计和 PC 生态系统的一次有力冲击。这枚小小的芯片,承载着苹果深耕芯片领域多年来的心血,带来的变化,绝对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M1 芯片的核心亮点与技术突破:要评价 M1,我们得从它的“.............
  • 回答
    苹果于2014年10月27日发布的 OS X Yosemite 是苹果在macOS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版本,标志着苹果在设计语言、用户体验和技术整合上的重大变革。以下从多个维度对Yosemite进行详细分析: 1. 设计哲学:统一的视觉语言Yosemite 最显著的创新是 “扁平化设计”,这一理念.............
  • 回答
    2020年11月10日(美国时间),苹果的发布会,像往常一样,准时开始。屏幕上,蒂姆·库克依然是那副沉稳的模样,但这次他带来的信息,足以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Apple Silicon的首款自研芯片,M1,正式登场。在我看来,M1的发布,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产品更新,不如说是苹果在PC领域.............
  • 回答
    苹果在2016年10月27日发布的全新MacBook Pro系列,可以说是一款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争议。为了全面评价这款产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核心亮点与技术创新: 革命性的“触控栏”(Touch Bar)和“触控ID”(Touch .............
  • 回答
    苹果在 2018 年 10 月 30 日发布的 iPad Pro,绝对是平板电脑领域一次颇具颠覆性的更新,在我看来,它不仅符合预期,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当时的想象。这不仅仅是一款硬件的迭代,更像是苹果在重新定义“生产力工具”的边界。设计上的“大刀阔斧”:彻底告别 Home 键,全面屏时代来.............
  • 回答
    说实话,苹果在2021年10月18号(美国时间)发布的那两款新款 MacBook Pro,实在是太炸裂了。从2016年开始,MacBook Pro 的设计就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大家都在期待苹果能有所突破。结果呢?2016年的那个 MacBook Pro,虽然触控条是个新玩意儿,但随之而来的蝴蝶键盘.............
  • 回答
    行吧,苹果这回在疫情这个节骨眼上,又悄悄地摸出了两款新的 iPad Pro。说实话,当时看发布的消息,第一反应是“哦,又更新了”。毕竟苹果的产品线更新节奏大家也都有数,但这次的更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又多了点什么,挺微妙的。先说说这两款新 iPad Pro 的外观,跟上一代比,几乎是纹丝不动。如果你.............
  • 回答
    苹果在 4 月 27 日凌晨正式推送了 iOS 14.5,这次的更新可以说是相当有分量,带来了不少大家期待已久的功能和重要的隐私调整。说实话,能看到苹果在这些方面做出改变,还是挺令人振奋的。让我来给大家详细说说这次 iOS 14.5 的具体更新内容和亮点:一、最重要的改变:App 追踪透明度 (AT.............
  • 回答
    苹果在9月15日如约而至,带来了备受瞩目的 iPhone 13 系列。这次的更新虽然不是颠覆性的革新,但可以说是在细节之处打磨得更为精致,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累积起来,最终呈现出一台更成熟、更强大的 iPhone。亮点解析:用细节堆砌的体验提升首先,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性能的飞跃。iPhone 13全系搭.............
  • 回答
    2021年9月15日,苹果如期举行了秋季新品发布会,其中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全新的iPad mini(第六代)。这款小尺寸iPad的更新,不仅仅是例行升级,更是对整个产品线的革新。那么,这款小巧的设备究竟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又有哪些地方让用户感到些许遗憾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亮点一:外观设计.............
  • 回答
    2020年5月4日,苹果公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出人意料地为13英寸MacBook Pro带来了一次更新,这无疑让许多期待苹果新品的消费者眼前一亮。这次的升级,虽然不像过往那样轰轰烈烈,但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却是一次恰到好处的“挤牙膏”式进步,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空间。首先,这次更.............
  • 回答
    4月15日,苹果公司突然发布了2020款iPhone SE(第二代),将售价定在了3299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在苹果iPhone产品线中属于入门级,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款新机进行评价,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评价 2020 款 iPhone SE (3299 元)总体评价:一.............
  • 回答
    最近在科技圈子里,苹果的忠实用户群体(常被称为“苹果优秀答主”)和小米的拥趸之间,围绕着“小米是否已经超越苹果”的话题,的确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口水战。其中,ID为“luv letter”的这位答主,针对小米超越苹果的论调,发表了一系列被不少人认为是“暴论”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l.............
  • 回答
    2016 年 9 月 7 日的苹果发布会,在我看来,算得上是苹果在“产品迭代”和“战略调整”双重压力下的一场相当“稳健”但又不失“亮点”的发布会。说它稳健,是因为新品的发布都在意料之中,并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全新产品线;说它亮点,则是因为在一些用户感知最强烈的体验上,苹果确实做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改进,.............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客观地评价苹果在 2014 年 10 月 16 日(美国时间)举办的秋季新品发布会。这次发布会的主题是“It’s been too long”,暗示了对一些重要产品的更新和期待已久的新品推出。整体印象与核心亮点:这次发布会最大的亮点在于 iPad 系列的重大更新和首次推出更大屏幕的 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