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出售一批82年的iPhone 8手机壳(原味)
这篇文章以分析市场为主,希望你能看完,以下是正文:
之前在聊国内产商集体涨价的时候写的:
今天智能手机消费结构改变、苹果巨头地位被挑战、5G市场正式拉开帷幕,市场处在剧烈的变革期当中,正是重塑消费者意识的最好时机。当然要开足马力全力冲刺高端。
搏一搏,说不定单车变摩托。
而定价5000档只是中国厂商高端战略和市场格局变化的表象。背后暗涌的,是各家想要乘机掠夺市场的野心。
2019年,苹果是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产商中唯一出货量同比衰退的。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高端市场被华为冲击,iPhone的产品线调整早已刻不容缓。
更不用说2020年我们的现实世界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新冠肆虐、美股熔断,资产大洗牌已经在来的路上。
手机行业也是一样。能顶住刺骨寒冬的人,才能在春天回暖时高歌猛进。
当年6s如日中天,初代SE的发布我们或许还可以用清理库存的猜测去解释。但此后国内厂商的奋力追赶,在快速地磨平我们与苹果的差距。
苹果在产品线的规划上已经不太可能那么肆意妄为了。
16年10月小米mix一代发布,国内手机厂商第一次做到对下一代手机形态的引领。虽然后来在实际意义上去掉了正面实体按键的是搭载结构光的iPhoneX。
但也正是那一年,成为国内厂商与iPhone战争的分水岭。
在国内市场上,18年上半年,华为P20pro发布,开始以手机影像王者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下半年里程碑之作mate20pro大杀四方,自研芯片980第一次站上了历史中央舞台。
在国际市场,18年华为、小米出货同比暴增30%以上,而苹果却在下滑。
同年蓝绿两厂的NEX、FIND X陆续发布,用弹出摄像头的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全面屏。手机形态的竞争算是进入全新纪元。
无刘海,窄边框、短下巴成为了所有安卓厂商的追求,这两年你要是没用个COF封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旗舰。
而iPhone呢?还抱着大黑边框跑马呢。
自此,苹果高端的垄断地位开始动摇。
根据IDC的出货数据,18年苹果同比出货衰退仅有3.2%,一年以后苹果的衰幅迅速扩大到了8.5%,且是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中唯一衰退的。
同时华为在出货量上实现了对iPhone的超越,成为出货量全球第二大的手机厂商,仅次于三星。
这就是我在最开始写的:苹果巨头地位被挑战。
那个曾经赚走智能手机行业90%利润的厂商,正在走下铁王座。他的危机已然来临。
iPhone se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这次是真真正正代表了竞争厂商的崛起,以及Apple对市场份额下跌的焦虑。
过去两年,我们都知道华为双旗舰战术如鱼得水。P系列主打时尚摄影,MATE系列全能旗舰,分别对应两个不同的细分市场。
不仅是华为,国内所有厂商对细分市场的挖掘都是十分深入的。
我们把【1000-5000各个价位】和【拍照、续航、外观、充电、屏幕显示等卖点】,随意排列组合,一定能找到对应的产品。
反观苹果,一直以来都是一年一旗舰,专吃高端份额,为什么?
因为过去iPhone实在太强了,市场几乎没有竞品能撼动其高端地位。如果苹果也采用机海战术,反而会自己吃掉自己高端份额。
毕竟市场需求总量是固定的,买了低端iPhone就不会再买高端iPhone。市占份额提升未必能抵消利润率降低的损失。
如此一来,不符合整体利益。
这几年iPhone销量下滑,市场压力迫使苹果做出改变。最近三年的发布会,每次都发布了3款机型,也是意在细分市场的体现。
太早的不说了,简单回顾一下过去6年iPhone发布的机型:
还是有迹可循的:14和15年两款机型,大小屏搭配;17年3款机型,全面屏与非全面屏的过渡衔接;之后两年都是全面屏,而且每年都发布了3款机型。
并且这几年的产品,都各自在形态、价格、续航、屏幕等有所侧重。
我们可以看到:iPhone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需要细分市场了。iPhone se只不过是加快了这种节奏了而已。
所以iPhone SE是什么?是搭载A13的小屏旗舰,是3299亲民的价格。
还是,iPhone产品的差异化。
这不就是摆明了要吃细分市场的意思嘛。
数据新闻公司Sqoop编制的美国专利列表中,2019年Apple申请专利数量2497件,排名第11。华为仍在其后两位。
眼看华为就要完成“追赶、持平、超越”三连跳,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艰苦奋斗逆袭居上的美妙故事。
土寇挑霸王,何不美哉?
但千万不能单纯地以为苹果黔驴技穷。可那是一个统治了智能手机多年的霸主,一个在研发仍投入天文数字的大佬,这么快就忘了曾经被苹果支配的恐惧了?
我们这一两年感觉iPhone创新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硬件领域更新边际递减效应愈发明显,使得我们的差距逐渐缩小。
不是苹果不研发,而是产品体验的提升确实到了瓶颈,以及iPhone单旗舰的产品策略使得其不得不保守。
因为过去的垄断地位,单旗舰策略可以为其赚足利润,但同时也绑住了技术下放的手脚。
不同于国内厂商普遍采用的机海战术。一年发布多款机型,不同系列可以在不同时期,以最快的速度搭载最新的技术。
可不要忽略了,技术使用本身是有风险的,或大或小。
比如快充会带来发热风险。国内厂商之所以敢这么快把快充技术从实验室里搬出来,是因为他们的单品出货量小,整体产品线够复杂。当一项技术或一款机型翻车时,仍然能够用其他产品替代,不至于失去整体战斗力。
苹果自然不存在这样的条件。
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单品出货量前十,iPhone包揽了其中前五名。
试想,如果iPhone11也搭载40W以上的快充技术。以iPhone11的出货量,就算故障率是竞品的十分之一,也会造成不小的风波。而且,短时间内没有替代品,这种潜在的风险成本实在太大。
产品线越单一,销售生态抗风险能力就越小。
这是为了赚取利润付出的代价——必须采用相对稳健、不容易出错的技术。
回到开头说的:今天智能手机消费结构改变、苹果巨头地位被挑战、5G市场正式拉开帷幕,市场处在剧烈的变革期当中。
大环境不好,苹果份额也被蚕食。既然赚钱的前提没有了,未来自然是要进场同台肉搏的。
iPhone SE二代发布只是开始,从今天起到市场没有重新回暖前,iPhone必定会重视更多的细分市场,发布更多对应机型。
也意味着,实验室技术下放的风险降低了。
所以未来的一到两年里,我们很可能可以看到苹果真正的底牌,看到他肚子里到底装了几瓶墨水,看到我们与国际大厂真正的差距。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的:
现在OPPO Find X2以5499起售和小米3999起售本质上是一样的,高售价背后意味的是智能手机市场决战序幕已经拉开。
接下来,中国厂商们唯有亮出底牌,才有可能杀出重围。
2020年,手机行业或许要开始洗牌了。
我还是保持之前的观点。5G以及今年这场百年一遇的世纪大病毒,一个在加速市场变革,一个在加剧市场萎缩。两个因素都对小厂商极不友好,决赛已经被提上日程。
总之,寒冬来临,没人能独善其身。末流厂商会加速淘汰,顶级厂商的大乱斗开始啦。
这篇其实是昨晚熬夜到2点写的,就因为知乎审核了8个小时都没让我发,气死我了!!
如果这么长你们都能看完了,说明写得还行嘛。
你手里的赞同,是筛选优质内容的权力,不要浪费了这个权力。
觉得好记得点赞啊!!!!
以上
我是子非鱼叶
感谢你的关注和点赞!
14年的造型
15年的指纹
16年的屏幕
17年的机身
18年的镜头
19年的处理器
20年的手机。
它不一定是个好手机,但一定是本好历史书。
苹果国企实锤
莫名的感觉到一种悲哀,如果其它厂家把现在用的旗舰处理器塞入6年前的手机中会是怎样呢?
华为:Mate7+麒麟990 5G
用户:呵呵,就知道打爱国牌割韭菜。
三星:Galaxy S5+骁龙865+X55
用户:活该在中国份额不足1%,去国外坑人去吧。
小米:小米4 + 骁龙865+X55
用户:99亿都进雷军腰包了,不搞研发没前途。
OPPO:Find7+骁龙865 +X55
用户:继续去线下骗钱吧。
vivo:2014年我没旗舰机。
用户:6年后你的旗舰机也跟没有一样。
苹果:iPhone6 + A13
部分用户:3000元的新iPhone,IOS+A13就够了。
哦,对了,前两天诺基亚还发了一个复刻版的5310
6年前的苹果傲视群雄,6年来Android厂商们都在快速的成长,6年后苹果说,论品牌我不是针对谁,我把新处理器装到6年前的机子上就会有一堆人喊真香!
对于厂商的不思进取,还有很多人叫好,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估计是ip8的壳攒得太多了,得充分利用吧~
拍照部分说一下。
日常你用广角,长焦拍摄的比例不高,用的多的还是主摄。不信你查查相册。
苹果的1200万和其他手机的1200万模式,在日常拍照类似。
最新的大底手机,因为镜头品质弱,在边角甚至还不如iPhone的1200万。
三星和华为都虚了,华为虚的还挺厉害。
真正拍照好的是6400万全像素模式,边角画质下降少,全像素细节就比1200万多了
默认出图,谁像素高谁厉害。
边角上,6400万比较平衡
所以,这次se2你用于日常拍照是没有问题的。
新出的手机,你只有开全像素,才会比1200万拍照更高。
而最新的大底,会有边缘下降的问题,即使问题最小的三星也会下降,华为P40下降的比较大,几款6400万的全像素画质比较平衡。
比中心画质,108m的全像素出图第一,比边缘,有几款64m的最好。
而你日常用,不开全像素,所有主流手机都查不多。
se2的单摄1200万不算短板。
屏幕尺寸看起来像小,实际4.7寸的屏幕是16比9,比现在的手机可用面积小不了多少。有5.5寸的就更好了。
看看5.5和6.5的区别
显示的内容其实差不多,看视频几乎一样大小。
iPhone SE 第二代广告有一个地方非常戳我笑点,就是这个被众多自媒体纷纷笑称“库克火线入党实锤了”的《我和我的祖国》植入广告:
我对着这个截图笑了整整一分钟!!
顺手查了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苹果官网,发现这个甚至并非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的本地化修改。不仅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日本、西班牙、俄罗斯官网上是同一部《Dickinson》,连香港都是《Dickinson》。
换句话说,这些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得到像中国大陆官网这样的专门选一个“本地的”热播剧的特殊待遇。
为了节省你们的流量,前面提到的还有几个国家的截图就不继续贴了。
发现这个事实之后,我又为库克这个堪比定向交入党申请书的行为笑了五分钟。
但是,笑完之后,我开始思考:苹果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官网上的第二代iPhone SE的宣传上选了《我和我的祖国》,真的只是因为他突然想起来要“交一份入党申请书”吗?
因为在家呆着太无聊了,我就考了一下据。
如果你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展示了《Dickinson》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官网,截图右下角都有一个Apple TV+的标志:
考虑到Apple TV+在中国地区并不可用,而《Dickinson》是苹果的Apple TV+服务的独播剧,我便开始猜测,会不会是这个内容的可及性的问题?
于是,我去检查了苹果的服务可及性列表,发现无法访问Apple TV+服务、但有自己的本地官网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土耳其和韩国。
而果然,在土耳其、韩国的官网上,宣传网页的这一页的确也就没有使用全球统一的《Dickinson》,而是换成了别的剧。
并且,这一“因为展示的内容无法访问而更换宣传材料”的行为并不只是Apple TV+才有,Apple Arcade也有。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A13处理器宣传内容,是三个Apple Arcade游戏的视频:
而全球仅有的三个不能使用Apple Arcade服务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则换成了一个非Apple Arcade的视频:
所以:
考虑到苹果某一服务并不会因为官网展示而所以可用,也即反向因果关系不存在可能性,由此可得:
《Dickinson》是苹果的Apple TV+服务的独播剧,而Apple TV+服务在中国大陆尚不可用。因此,《Dickinson》在中国大陆不可合法合规获取。考虑到展示当地不可及的服务可能涉嫌虚假宣传,这一推论应该是合理的。
因此,驱使苹果“为中国大陆换一个和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的《Dickinson》不一样的剧”,也就是“专门为中国大陆定制本地化广告”的原因,其实并不主要因为是“想交入党申请书”所驱动的,而很可能首先是考虑到其所展示内容的可及性,避免虚假宣传的嫌疑。
不过,这个“避嫌虚假宣传”的原因只能驱使苹果去“选一个非Apple TV+独占的、在中国大陆可以合法合规获取的影视作品”。那么,中国火过的非Apple TV+独占的剧和电影那么多,苹果为什么在中国选择了《我和我的祖国》呢?
在其他同样没有Apple TV+服务却有自己独立官网的两个国家/地区,土耳其和韩国,苹果使用的《The New Pope》、《리틀 드러머 걸》,根据维基百科内容、结合Google搜索趋势来看,都是约一年内播出、而且在当地一度爆红的剧集或电影。
对于中国,虽然热播剧、热播电影有很多,但在“约一年内播出且爆红”的限制下,选择范围实际上非常窄。
首先,因为疫情,我们没有了春节档,疫情期间也没有现象级爆红的影视作品,于是2020年就这样被排除了。
然后,对于2019年,通过观察维基百科的中国大陆2019年电视剧列表可知,2019年上映且爆红的,电视剧这块只有《陈情令》能在16-25岁群体里算一个,但很遗憾它的主演之一肖战最近受到了非常大的非议。通过观察2019年中国大陆上映电影列表则可以发现,在电影这块,只有《流浪地球》和《我和我的祖国》实现过全年龄层的现象级爆红。
因此,苹果现在可以用来展示在第二代iPhone SE上的影视作品的选项,就剩下《流浪地球》和《我和我的祖国》。
考虑到《我和我的祖国》播出时间离现在只有五个月,比十四个月前上映的《流浪地球》离现在可以说是近得多,观众的记忆也更新鲜,我们可以推测,最后驱使苹果选择《我和我的祖国》的原因,与其说是“交入党申请书”,倒不如说是为了“保命”。
试想,如果故意躲开上映时间离现在更近的《我和我的祖国》不选,而选择了《流浪地球》,难道不会反而显得政治上很可疑吗?如果由此引起舆情,招致监管上的小动作,导致第二代iPhone SE发售推迟甚至流产,那就真的亏大了。
在风平浪静的平时,这倒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近期,因为疫情,国内民族情绪和爱国热情已经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涉及政治和国家认同的话题就像火药桶,一点小错就能炸出冲天炮一样的负面舆情。此时此刻,在二者中选《我和我的祖国》,对苹果来说基本可以说就是个顺坡下驴的选择了。
避免虚假宣传的客观动机,驱使了苹果选择在中国及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官网上修改全球版本通用的第二代iPhone广告;而从过去一年到现在的电影票房和舆论环境,则逐渐把苹果对影视作品展示的选择缩小到了只剩下《我和我的祖国》。
从结果上来看,苹果的行为固然客观上成为了“交入党申请书”一样的效果,但其背后真正的原因中,苹果主观的因素占比可能非常低。据此推测出“库克代表美国资本向中国表忠心”之类的结论,就大可不必了。
因为这破玩意儿果子为了做区分,后壳跟7/8都有一丢丢区别。
目前所有网络上关于SE2/iPhone 9的价格消息都是来自于郭对于价格的预测,即399刀。
所以,目前网络上的“不到3000”,“2xxx”,“约2800”都是来自于这。
我个人预估,苹果定价应该会在3200~4000这个区间。
同样,根据郭明錤的预测,由于产线基本都是旧的,以及成本节约,这款机器毛利率仍然可以达到50%以上。
这款机器更多是瞄准海外市场和新兴市场换机需求。
当年苹果为了印度市场,一度重启了iPhone 6的生产线。地球上很多地区均价也差不多在399这个价格上。
我之前也提过:
根据库克在2019年电话会议上的数据,全球iOS设备存量大概是10个亿。
这10亿里头,iPhone 6/6s的老用户还茫茫多。所以,从换机角度来看,让这些老用户,在基本不改变使用习惯的前提下,大幅升级性能,是苹果的想法。
好了,热点蹭完了,接着加班画PPT去了。
哦对了,这位朋友 @奕霖 ,放完嘴炮别跑啊,我喊你回来了:
iPhone 8的库存配件,清库的策略,注意是INTC的基带(当年8的美版器件,下行只相当于骁龙x10LTE),那么热爱上山下乡的户外活动者要当心信号质量了。
看来当年美版iphone 8的BOM规模不小。
参与 iPhone SE 知乎众测的测评文章已经发出来啦,非常认真非常用心、非常接地气的万字长文,推荐大家去看
话说,数码圈“尼斯湖水怪”三大未解之谜:华为的石墨烯电池,小米的冲击高端,苹果的 iPhone SE 二代,有人一等就是两年呢……
而就在刚刚,养活了无数自媒体营销号的全新 iPhone SE 终于还是来了
注意:为了方便阅读,后面会把四年前的老款 iPhone SE 简称为 SE ,把今天发布的全新 iPhone SE 简称为 SE2 ,但苹果最官方的叫法是 “iPhone SE(第二代)”
Slogan:称心称手,超值入手。
开始讲解今天发布的 iPhone SE2 前,先来梳理几个时间点
看出规律了吗?苹果是在某一个设计彻底退市的时间点,即
的半年前,推出一款这个设计的特别版产品,用上最新的处理器、镜头等硬件,给这个设计再续命两年(所以可以大胆预言,今天发的 SE2,会在 2022 年 9 月下架)
好了,现在你应该清楚为什么 SE2 会在这个时间点上市,而不是之前的任何时间点了
那么进入正题,来看看今天发布的 iPhone SE2 参数:
然后是大家最关心的价格
SE2 起售价延续了 SE 的 $399 / ¥3299 ,国内售价比我想的高一点
重点来了,今天发布的 SE2 和 11 的差异呢?
iPhone 11 和 SE2 差距的确大,但价格差距也很大。而如果你偏爱全面屏,预算不是很充裕、但不太介意二手的话,也可以考虑选购二手或官换 iPhone XR,价格和 SE2 差别就不大了。
想了解 iPhone XR 和 SE2 对比的朋友,可以点最开头的链接看我的测评~
说完了 iPhone 11 和 XR,最后再来看看 SE2 和 iPhone 8 的对比,看看苹果在同样的机身里究竟做了哪些提升:
看到这里,我们再来回顾下过去,来看看第一代 iPhone SE 和 iPhone 6s 的对比。
其实,老 SE 和 6s 还是有很多差异的,外观设计和尺寸上的区别当然是最基本的,但硬件方面也有缩水:
所以,SE2 相比于 8 ,主要提升
另外,对比两代 SE,有什么共同点?
那不同点呢?
这是我之前做的归纳表格,看黄色区域,可以发现
同容量 SE 比 6s 便宜 2000 块,同容量 SE2 比 11 便宜 2200 块;也就是说,在硬件缩水幅度上,SE2 / 11 相比于 SE / 6s 的确更大一些,但也多便宜了两百。
看在现在安卓中端机也要两千多的份上,也还行吧,个人认为 ¥3799 的 128GB 版本和红色版会卖得比较好。
iPhone SE(第二代)虽然是一款中端机,但它有着傲视群雄的性能;尺寸不大但素质挺强的 LCD 屏幕;虽然只有一个但不错的镜头(不过夜间模式被砍让我很失望)顶尖的视频拍摄能力、出色的人像模式人像光效等玩法;更有无线充电、防尘抗水、Wi-Fi 6 等亮点;而双卡的缺失和续航是最大的槽点。即便外观确实过时,工业设计依然出色;加上绝佳的手感,确实是小屏党的福音。
请有关部门现在、马上、立刻、火速安排库克同志入党(狗头)
彩蛋补丁:我非常清楚美国、英国、日本等绝大部分国家的官网,此处是 Apple TV+ 原创剧Dickinson,我也清楚 Apple TV+ 在中国大陆无法正常使用。
有答主指出,苹果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嫌虚假宣传」。诚然,这是原因的一部分,但我不认为这是全部原因。
比如 iOS13 介绍页面就把「Look Around」功能放在「地图」部分的首位做重点宣传;然而,小角标又标注「仅于美国部分城市提供」(而且其实全球都是这样宣传的)
实际上,如果身处中国大陆,这个功能需要利用某种方式才能使用,但众所周知 App Store 内是没有相应软件的,所以这个功能「理论上」在中国大陆是无法使用的。
也就是说,苹果完全可以也在 iPhone SE 页面这样做、然后在末尾加上「Apple TV+ 仅于部分国家和地区提供」,但苹果没有这样做,而是特意选择了《我和我的祖国》作为展示,我认为已经是比较难得的了。
另外,同样获得这个待遇的还有韩国、土耳其和科威特。
你们可能不知道 A13 顶级SoC是什么概念,高通骁龙865带不动1080p的后崩坏书稳定60帧,海思麒麟995也一样带不动1080p的后崩坏书稳定60帧,但大家都知道A13一定能带得动后崩坏书流畅稳定。你要是去三蹦子板块问什么手机能稳定带的动后崩坏书,能回答的只有A13。
--
言归正传,这是一台什么手机?这是一台阉割得只剩下 SoC 跟 iOS 的手机。如果不配备顶级SoC,它只能跟千元级电子垃圾为伍。但配备了性能超越安卓阵营一两年的A13,结果就不一样了。它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款在特定条件下值得选择的机型。
虽然它的配置在今天看来很一般,但它确实全面超越了 iPhone8,把它叫做 iPhone 9 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如果你对处理器跟系统以外的任何环节有追求,那么这款手机不适合。
但如果你确实只想要一台流畅的手机,并且能忍受极小的屏幕,它对一部分人来说会是个可选的选择。
库克今天一进门就拿出苹果最新发布的iPhone SE,所有机友看到外观就都慌了起来。
有的机友叫道,“你这肯定苹果8卖不出去了,换个A13处理器来清库存!”
库克不回答,对说:“快来感受一下苹果迄今为止最快的处理器吧!”
说着说着就开始讲自己家的A13仿生处理器性能拳打高通小龙,脚踩海寺麒麟,连星星星的猎户座都不放在眼里。
他们又惊恐的高声嚷道:“你是来卖苹果标割韭菜的!”
库克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库克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4.7寸视网膜显示屏色彩绚丽,玻璃配铝金属经久耐用,人像模式背景虚化媲美单反,怎么能算清库存?”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防渗抗水,最多1米水下停留一小时”,什么“触控ID带着口罩也能用”,什么“iOS13用起来流畅不卡”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整个知乎机圈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后来听别人议论家境贫寒的果粉纷纷表示要去买台小米10支持一下安卓。
另外一部分果粉觉得苹果11降价后离真全面屏更近了一步。
库克最终还是希望大家明白他出这台手机就是希望给大家一个最美好的祝愿。
OV当年低配高价,用个次顶级处理器卖3000被一帮人骂成收智商税,谁买谁傻逼,苹果这次反着来,缩配置上顶级处理器,还是那帮人在骂。换个角度想,苹果3000+的A13吊打5000+的865,怎么不去骂安卓低配高价了?
3000元手机中最强劲的CPU
3000元手机中最好的拍照和视频拍摄效果
3000元手机中最优秀的操作系统
3000元手机中最好的录音效果
如果能做到这四点,我认为还是有相当的竞争优势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