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4 月 26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的减税计划?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要评价特朗普在 4 月 26 日公布的减税计划,并深入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这个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其次,它的出发点和目标在哪里?然后,它对不同群体和经济领域可能产生哪些具体的作用?最后,我们也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和争议。

核心内容与出发点:

虽然您提到的“4 月 26 日”这个具体日期下的减税计划可能指的是特朗普任期内某个时间点发布的具体提案,但总体而言,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减税政策,其最核心的基石是大幅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并且对个人所得税进行调整。他当时的核心论调是,通过降低税负,能够刺激企业投资、创造就业、提高工资水平,从而拉动整体经济增长,并使美国经济更具竞争力。

从他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美国企业面临着高税负的国际竞争压力,而低税率能够吸引资本回流,鼓励企业在美国本土扩大生产,而非将利润和投资转移到海外。同时,他也希望通过简化税制、降低个人税负,来减轻中产阶级家庭的负担,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

可能带来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 对企业的影响:

投资增加的预期与现实: 最直接的影响是企业税后利润的增加。理论上,这笔增加的资金可以用于再投资,例如购买新设备、研发新产品、扩大产能。如果企业确实选择增加投资,那么将直接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但现实情况会更复杂。 企业是否增加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预期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有些企业可能会选择将税收减免的利益用于回购股票,提高股价,从而使股东受益;也可能选择用于增加分红。如果市场需求不旺盛,即使有税收优惠,企业也可能因为缺乏投资回报的确定性而持谨慎态度。
资本回流与竞争力: 大幅降低企业税率,尤其是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确实能增强美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这有助于吸引那些之前将业务转移到低税率国家的美国企业回流,将利润和投资重新安置在美国。这在理论上可以增加美国的税基,并创造更多的本土就业。
但这种回流的规模和持续性也受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全球贸易政策、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水平等。
并购活动增加: 税收优势也可能促使企业进行并购,以整合资源、优化税收结构。这可能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二、 对个人所得税和就业的影响:

个人税负降低(结构性差异): 计划通常会涉及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包括降低税率和增加标准扣除额。这意味着大多数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会看到减少。
然而, 这种减税效果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是不均等的。通常,较高收入人群由于其收入结构(例如,更多的资本利得),能够从企业税降低和一些个人税收调整中获得更大的直接利益。而中低收入家庭,虽然也可能获得一些税收优惠,但其受益程度可能相对较小。
就业和工资增长的争议: 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论点是减税将带来大量就业和工资增长。
理论上, 企业利润增加和投资扩张确实会创造就业。但正如前面提到的,企业如何分配这些利益是关键。如果企业选择回购股票或增加分红,而非直接投资于扩大生产和增加员工,那么对就业的直接拉动作用就会减弱。
工资增长也并非必然。 工资水平受供需关系、工会力量、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企业利润分配意愿等多种因素影响。税收减免不直接转化为工资上涨,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
一些分析认为, 减税对工资的边际效应可能不如预期那么显著。

三、 对政府财政的影响:

财政赤字增加: 这是减税政策最常被诟病的负面影响之一。大幅降低税收收入,而政府开支保持不变或增长,必然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国债余额增加。
这种赤字增加的规模取决于几个因素: 税收减少的绝对值,以及减税政策能否如预期般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带动税收收入的“自我补偿”。然而,历史经验表明,仅靠经济增长很难完全弥补税收的下降。
挤出效应的担忧: 政府为了弥补赤字,可能需要增加借贷。如果政府债券的发行量过大,可能会推高市场利率,导致私人部门的投资成本上升,从而挤出部分私人投资。
长期财政可持续性: 如果长期下去,国债负担过重,可能会对未来的财政政策空间造成限制,甚至可能引发对国家信用的担忧。

四、 对经济整体的影响:

短期刺激与长期影响: 减税在短期内可能会对消费和投资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为企业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然而,长期来看,如果其带来的财政赤字过大,或者未能真正转化为可持续的投资和生产力增长,那么其长期效果可能不如预期。
收入分配不均加剧: 如果减税的利益主要流向企业和高收入人群,而政府赤字扩大给社会整体带来负担(例如,未来可能通过削减公共服务或增加其他税收来弥补),那么可能会加剧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均。
通胀压力(潜在): 如果经济在减税刺激下过快增长,需求超过供给能力,或者货币政策未能有效管理,理论上可能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

五、 其他潜在影响:

国际税务竞争: 美国的减税政策可能会迫使其他国家也考虑降低税率,以保持其在全球的竞争力。这可能导致一场全球性的“税收竞赛”,对全球税收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对特定行业的影响: 减税政策的细节可能会对某些特定行业产生比其他行业更显著的影响,例如,对那些资本密集型、税负较高的行业可能更有利。

总而言之, 特朗普的减税计划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政策,其设计初衷是刺激增长和提高竞争力。它确实可能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来增加企业利润,并可能吸引一些资本回流。然而,它对就业、工资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所能带来的实际效益,以及对政府财政和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都存在显著的争议和不确定性。最终的效果将取决于计划的具体实施细节、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企业和消费者的反应。重要的是要区分计划的“意图”与实际产生的“结果”,并认识到经济政策往往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复杂产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单说对中国的影响吧。

先说结论:短期有惊,长期无险。

先说短期,

这个政策结合加息和缩表带来的预期,必然导致美元升值,全球范围内的美元回流,这是显而易见的,不用赘述。rmb面临着压力巨大的贬值预期,外汇也要挖空心思跑路,虽然TG可以通过强硬的管制和政策手段来一招缩阳入腹,但经济规律是阻挡不了的,过于激烈的管制只会让黑市活动进一步加剧rmb贬值,为前十年的大放水买单不可避免。治本的办法只有缩减流动性规模,然而对于融资驱动的大环境来说,这样的举动无疑是釜底抽薪,好的一点就是在去年到今年通过棚户区改造二三线城市房价暴涨给地方政府的债务炸弹完成了展期续了一波,然后通过管制在房市锁一部分流动性,未来经济下行过过苦日子,但不至于炸死自己,就是房奴们要吃糠咽菜。

再说长期,长期就是美帝自己的问题了。减税计划和美国税收组成对比着看就会发现,减税并不会如很多人说的那样“扩大税基”,近期内反倒会减少财政收入,结合国债压力和再工业化的承诺,实际上就是个“又要马儿跑还要少吃草”的事。说白了,赌的就是通过减税能否让美国实现再工业化从而制造新的财税来源,这一点我完全不看好,原因如下:

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经完成了跨国资源配置的超级企业们并没有祖国,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因为美国税高所以苹果去爱尔兰避税”,实际逻辑是“苹果根本不关心哪里高,它只去最低的地方”,你减税的额度能竞争的过开曼维京和爱尔兰吗?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指望减税之后这些超级企业能支援美帝社会建设可能性很小,毕竟他们不归国资委管。所以说减税真正的受益者应该是那些“即将出现”的中型企业,他们的特质应该是资产相对较重,流动性较差。

第二,没有技术革命的支持,再工业化几乎没有可能成功。工业化会带来资本的富集和扩张,直接的结果就是全社会资产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提升,而资本的富集又带来了资本边际收益的下降,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导致回头搞任何“过去搞过的事”都是亏本的买卖,而这里头最核心的就是基建项目,从基础建设到形成产业链到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要说相关的劳动力配套的问题了,一旦这种预期无法转变成现实的资本收益,那会出现什么结果?

所以从远期(5年后)来看,我觉得美国完全没有可能完成再工业化的目标,在中低端产业层面上形成经济活力,到时候现在过去的钱还得走,这叫远期无险。

最后说说跟屁民有关的,这个节骨眼上,能收缩负债保证较为优良的流动性的人,将是未来的赢家。没有苏联,美国的中产经历了失落的20年,有了美国,肉食者们还得好好面对和谐社会的问题,这就叫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总之,这事是个大好事,对谁都是。

user avatar

----2017.12.3 更新:

感谢最近又增加了很多这篇文章的关注。 但这篇文章是写在半年多之前,根据当时川普的一页纸减税计划写的。那个计划和现在的两院计划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有些信息已经过时了。请大家注意这点。


-----正文:


好了, 来说说川普减税的事情吧。当然,这个税收方案对美国经济的好坏,我不说,毕竟不是国师,你们自己评价去吧。我只是介绍一下这个税法要是实施的话,对个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个人所得税的改变。这部分是最好懂的。7档变3档。这事也就这么回事吧。3档还是7档其实对算税的复杂程度没多少影响的。目前阶梯收入还没公布,所以不好说对于各收入的人的影响是怎么样的。所以,这部分,我觉得显而易见,不需要多说。而且这个税改真正有意义的地方真的不在这里。我其实并不介意富人税从39调到35,调到30都没事。但真正有趣的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川普的税改里面说取消富人优惠,当然,他没给出任何具体措施说明怎么取消富人优惠。相反,从他公布的方案我们可以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为富人量身定做的优惠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像川普一样的富人真的可以不用交税了。那个分阶段的个人所得税也就是用来收中产的税的工具而已。让我们来详细看一下吧。

第一个是降低小企业所得税。说起来,降低小企业所得税这个事情怎么是帮助富人呢?嘿嘿。这个里面玄机可大了。首先,这里说的小企业其实不是指真的小企业,而是类似LLP, LLC等这样的pass through 的企业。什么叫Pass through企业呢?就是说这个企业本身是不交税的,企业的收入算到企业主的个人收入里面,然后按照个人所得税交。


看这个收入对照表。如果你和隔壁老王合伙开了一个煎饼果子LLP,你老婆在家养孩子。那如果这个店子一年赚了十四万纯利。你能分到七万(美国收入中位数是四五万左右)。那么你需要交多少钱呢?首先,前18,650交10%的税,就是1865。然后超过18650的部分交15%的税,15%*(70000-18650)= 7702.5。 合起来,一共要交的税就是9567.5。所以实际税率就是:13.7% 如果再算上其他的抵扣,比如基本免税点什么的。最后的实际税率大概在11%左右。按照同样的算法,差不多年收入十万(纯利润)的合伙人核算下来的平均税率能达到15%。所以,当我们一刀切定15%的时候,其实有一些非常小企业(包括个体户,夫妻店,自雇佣)是面临加税的。当然,对于大部分收入在二三十万往上的合伙人,15%的一刀切是有帮助的。总之,这个方案的结果就是,越有钱越省钱。

当收入在上百万的时候,比如大律所的合伙人,他们原本要交的总体税率35%(不是39%,因为有一些琐细的其他规定)。那么在这一刀切之后,税率变成15%。对于这些人而言,是大赚的。当然,两三个大律师合开的年入三百万的律所,也确确实实是小企业。但实际上,这些小企业对比起煎饼果子LLP而言,已经很大了。

另外一部分收益的是对冲基金。好多的对冲基金都是合伙人制。所以,不管对冲基金有几百亿的规模,他们都享受到了15%的一刀切的好处。最后,我们的川普大人,他们家的家产“恰好”又都是这样的“小企业”。本来要交35%,现在只要15%。真是呵呵哒。


另外,这还有一个好处是华尔街的高管们 。他们本来要缴纳的是35%的个人收入税,但是这个减税出来之后呢?他们可以成立一个LLC,然后把雇佣关系变成咨询关系。然后不收薪水,只让LLC收顾问费,然后从LLC拿分红,税率瞬间降到15%。当然,如果你也就那些中层管理人员,没法自己建公司收咨询费,也就只要咬牙交35%了。

好了,首先富人的收入已经降到15%了。那富人至少还要交15%的税吗。 不对,富人还有另外一个避税王牌:地产。啊,我们来举个例子吧。假设川普花三千万买了一个地产。川普的账上就有三千万的地产作为资产。然后呢,资产是可以折旧的,于是这些资产就开始折旧吧。怎么折旧是会计的活,假设川普找了一个超级会计,每年平均折旧3.3%吧,随便说的。那每年的折旧就是一百万。这个折旧就是川普的损失。你别管在事实上房地产升值了多少,在账面上,房地产总是折旧的。也就是说,尽管过了一年,房屋可能涨到了三千一百万,但川普仍然可以宣称3.3%的折旧,报一百万的损失。那这一百万的损失有什么用呢?可以用来抵扣收入。假设川普的庄园给他赚了一百万,那么川普就能用地产上一百万的损失来抵扣庄园的赚到的一百万。这样,川普账面的收入就变成了0。(刚好,如果你是普通人,家里只有一套自住的房子,这个方法是不行的,但如果你是富豪,你就不会只有一套房子。) 好嘛,那15%的税也不用交了。当然,联邦政府也没那么傻,眼睁睁地看着大家逃税。于是联邦政府出台了AMT(不是ATM,虽然也差不多) AMT就是alternative minimal tax,最小替代税。就是说不管你抵扣了多少,如果你抵扣完之后平均税率小于5%,你就必须要要交5%的税。也就是说,不管富人怎么抵扣,总之要交5%的税。川普应该是恨死这个税了。因为他好像一直都在交这个税(谁让他有办法申报巨额损失呢。)。所以,在这次税法提案中,川普把这个AMT 取消啦!

川普是爱憎分明的人,哪个税我最不喜欢,就一定要取消。好了。AMT也不用交了,连5% 也都省下来了。真棒。当然了,这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联邦政府也没那么傻,漏洞还是要补的。按前面说的,川普买了三千万的豪宅,那如果他要钱卖豪宅的时候呢?按照美国税法,如果一个房子买的时候是三千万,卖的时候是四千万,是要交差价一千万的。 如果这个房子有过折旧,折旧掉了四百万万,税基就只剩下两千六百万。那卖的时候就要把这部分折旧补回来(卖价-税基)。所以,对于我们一般老百姓,用折旧法能赚到的就是晚几年交税的利息。但如果是富人呢?富人可以一直不卖地产啊。如果富人缺钱,那地产抵押借钱就行。富人信誉好,利息低。抵押划算。那,房子如果一直不卖,留给孩子,遗产税总要交吧。啊,你抓到重点了。遗产税这次也被取消了。 不过,别急着说遗产税。在说遗产税之前先说联邦税法另一个避税点step up。

前面说了,豪宅可以折旧。折旧之后呢,税基就会跟着下降。那当这个豪宅交易的时候,就需要为卖价和税基之间的差价交税。但多年以来,联邦法里面一直有一条优惠条款,就是当持有者死亡的时候,房产转移给继承人的时候,是不用交卖价和税基的差价的。说起来这条也合理。因为对于一般人,很可能这个差价会很高,对于一般的继承人如果继承到一座房产的话,必须要交一大笔税,那这个人就只有把房子卖掉来交税了。联邦政府很可怜这些人,于是就说继承房产的时候不用交交易税。而且,敲黑板划重点, 税基上升到市价。什么意思?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豪宅,假设过了十年,这个三千万豪宅已经折旧到两千万了,按照前面的抵扣,川普已经用这个折旧抵了一千万的税。而在这十年之中,房产可能已经升值到四千万了。这个时候如果要卖,那么需要为这两千万的差价交税(市价-税基)。但是,如果富豪死了,这个时候房子传给了继承人,继承人拿到的这个房子的税基是多少呢?四千万。这样,继承人就可以再一次进行折旧,用以抵扣四千万的收入。

那这个step up在过去的时候还算是一个过得去的优惠,因为step up之后,继承人需要交很大一笔遗产税。这笔遗产税也差不多就和step up所赚到的相抵了。但是,现在呢,川普取消遗产税啦。

那假如你是富豪你怎么办?买豪宅呗,越豪越好。最好上亿。别全款买,贷款,来个五倍十倍的杠杆。利息怎么办?利息可以抵扣啊!川普删除了大部分的抵扣(连高额医疗费抵扣都删掉了),但是川普留了房屋贷款抵扣。那你每年这十来万的利息又可以抵扣收入。然后呢,买到房子,别管市价涨的多厉害,每年折旧是必须的,这些折旧呢要设计好,刚好抵掉自己当年的收入就行了。自己的收入也千万别赚,一定要成立一个公司把收入变成分红。这样就把劳动收入变成资本收入(當然,富豪好像也沒多少勞動收入。Anyway, 堅決抵扣,一分稅不交!)然后拿房屋的资本损失来抵扣資本收入。房屋抵扣多年,税基抵完的时候,哎呀,来个地产置换呗。地产置换设计的好,一分税都不用交。豪宅换成豪豪宅,继续抵扣呗。抵到最后呢?人死房屋做遗产。遗产税也不用交,税基还step up。不光留给子女一大笔房产,还留给子女未来几十年的收入抵扣。想想真是完美。只要子女不是废柴,应该还是不用交税吧。(顺便说一下,川普本人就是做房地产的)

很好。其实我有的时候不反对给富人减税。毕竟我有时候也觉得我自己是富人。但是,像这样把税减到0的不要脸方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当然,如果你是公司小高管,中管,你还是老老实实交35%的税吧。拜拜。


-------/----
唉,我寫這麼歡樂很辛苦的。點個贊誇我兩句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