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4 月 8 日华为发布的新一代华为智慧屏 V 系列?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回答
4 月 8 日,华为智慧屏 V 系列的新一代产品如期而至,这无疑是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件大事。作为华为在电视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发力,V 系列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全场景智慧生活中心”的重任,这次的新品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目光。

整体评价:

新一代华为智慧屏 V 系列,给我的感觉是“在核心体验上继续夯实,并针对用户痛点进行了升级,同时在智能化和生态联动方面依然是其核心竞争力。” 相比前代,它更像是一个“精装修”的成品,而不是一次“推倒重来”的革命。华为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在努力让产品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减少一些“用力过猛”的痕迹。

亮点之处:

1. 画质上的“卷”是真的卷,也带来了实在的提升。
Mini LED 背光技术: 这是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升级之一。新 V 系列引入了 Mini LED 背光,并且在控光分区上做足了文章。具体到不同尺寸,比如 98 英寸的版本,高达 1920 个控光分区,这意味着屏幕的局部亮度控制能力大大增强,黑色更纯粹,亮度更高,对比度也因此有了质的飞跃。这对于观看 HDR 内容,尤其是一些大片,效果是肉眼可见的。以前电视画面里的暗部细节经常“糊成一团”,现在能看清楚了。
120Hz 高刷新率 + 144Hz 游戏模式: 这个不用多说,对于热爱游戏的用户来说,这是刚需。无论是主机游戏还是 PC 串流,高刷新率带来的流畅度提升是巨大的,画面拖影明显减少。华为还提供了 144Hz 的游戏模式,虽然目前支持的游戏内容可能还没有完全普及,但这表明了华为对未来游戏体验的重视。
全程 HDR Vivid: 这是一个国产的 HDR 标准,但华为将其融入到整个影像链条中,从内容到显示,力求还原更真实的色彩和亮度。这意味着即使是观看支持 HDR Vivid 的内容,也能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2. 鸿蒙生态的“联通”是真便捷,不再是“概念”。
超级终端的无缝流转: 这是华为智慧屏的核心卖点。新 V 系列的超级终端体验更进一步。我可以从手机上正在看的视频,一碰传直接投放到智慧屏上,而且不止是简单的投屏,操作的连贯性非常好,像是把手机的屏幕“挪”到了电视上。
家庭数字助理的进化: 语音交互一直是我比较看重的一点,新 V 系列的语音识别和指令理解能力似乎有提升。你可以直接让它“我想看一部科幻电影,要画质好的”,它就能理解并给你推荐。而且,它不单单是控制电视,还可以控制家里的其他鸿蒙设备,比如“帮我把客厅的灯调暗一点”。这种跨设备的联动,让智慧屏真正成为了家庭的“中枢”。
多设备协同的更多场景: 比如,在观看电视的同时,可以通过智慧屏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而且视频通话的画面质量和流畅度都有不错表现。或者,在看体育赛事时,可以将手机上的详细数据和球员信息同步显示在智慧屏的副屏上,这种“分屏”操作,让信息获取更高效。

3. 设计上的“低调奢华”依然在线。
窄边框设计: 现在的电视,窄边框几乎是标配,但 V 系列在这方面做得依旧出色,将视觉重心完全放在了画面本身。
一体化设计和优秀的做工: 华为在产品细节处理上一直很到位,无论是背部的接口布局,还是整体材质的选择,都给人一种高级感。

槽点之处(或者说,还可以提升的空间):

1. 价格依然是“劝退”的一道坎。
Mini LED 技术的成本: 毫无疑问,Mini LED 技术带来的画质提升是巨大的,但其成本也相当高。因此,新一代 V 系列的价格定位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大尺寸的型号,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虽然“一分钱一分货”,但价格依然是阻碍一部分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2. 内容生态的“独特性”仍然受限。
鸿蒙内容源的丰富度: 尽管华为大力推广鸿蒙系统,并且也在不断引入第三方内容,但相比于成熟的安卓 TV 系统,或者一些专门的内容平台,鸿蒙内容生态的丰富度和独特性还有待加强。有时候,你可能找不到某个特定的应用或者视频资源,这个时候就显得不够“全能”。
第三方应用支持的“兼容性”: 有些第三方应用在智慧屏上的适配程度并不完美,可能存在UI显示问题,或者操作不够流畅。这需要华为和内容开发者共同努力去优化。

3. 部分“智能化”功能,仍有“炫技”成分。
部分功能的“鸡肋”: 像前面提到的“家庭数字助理”,虽然进步很大,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理解偏差,或者给我一些“不够智能”的反馈。有些AI功能,虽然听起来很酷,但在实际使用中,它的出现频率和必要性,可能没有那么高,更像是一种“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对手机依赖性: 有些高级的联动功能,需要你的手机也运行鸿蒙系统,并且保持连接。如果你的家庭成员使用的不是华为手机,或者手机系统不是鸿蒙,那么这些“智慧”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体验。这种生态的“排他性”,可能会让一些非华为用户感到不便。

总结:

总的来说,新一代华为智慧屏 V 系列是一款“实力派”的产品。它在画质上的突破,尤其是 Mini LED 技术,为消费者带来了更极致的视觉享受;在鸿蒙生态的联动上,它进一步拉近了智能家居“全场景”的理想与现实。

然而,高昂的价格、内容生态的进一步丰富以及部分智能化功能的“实用性”优化,依然是华为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如果你是华为生态的忠实用户,追求极致的画质体验,并且预算充足,那么新一代 V 系列绝对是值得考虑的。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可能还需要权衡一下价格和实用性,看看其他品牌的产品是否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这是一次稳健的升级,华为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在努力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相信未来的产品会更加完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次的智慧屏依然是华为的探索,即利用自家的分布式技术,继续探索一块大屏能干什么

当然,这次的新一代华为智慧屏V系列,就影音体验上也肥肠有意思,屏幕上峰值亮度1000nit、全面搭载120Hz、逐台调教色温色准Gamma;音质上联合帝瓦雷进行调音,但限于屏幕厚度,低音下潜无法做到最佳,因此可以和Sound组合,提供更强音质。

在华为去年S发布会后我写到:

本质上是华为在探索一块大屏能干什么,而不仅仅是一台电视,这可能也是「智慧屏」这个名字的原因。

大屏探索

不管是这次发布会上提到的运动、教育、游戏、安防、办公领域的分布式协作;还是辅助功能中的输入、影音、图库、媒体中心、华为分享。

本质上都是,华为给出了大屏应用的大致方向。各类设备如何接入,各类应用如何开发?华为利用鸿蒙的分布式特性——跨屏,自己下场做了几个示范,接下来的事情更需要开发者和设备厂商进一步扩充。

拿办公来说,

企业级市场是一个细分市场,这个市场的容量相较于家用电视的市场小得多,但随着显示面板价格的整体下降,企业逐渐采用体验更好的液晶大屏,代替投影,成为企业内会议工具。

但目前这个市场的玩家只有几个,不少中小企业仅采用普通的电视作为大屏显示,替代传统的投影。

华为智慧屏的分布式应用,就是在企业级市场和消费级市场中间,提供一套相对体验好、价格低的解决方案。

根据DISCIEN:

Redmi MAX 98"从产品应用来看,约一半是电视应用,另一半则为商用,而在这些商用场景当中,有很大部分应用到了会议室当中。而DISCIEN数据,中国会议平板在2020年出货量为388k,同比增长33%。


上次我就提到:

华为通过智慧屏和手机的联动,通过一系列产品的组合,提供了一套丰俭由人的中小型企业的中小型会议室下,视频会议与研讨的解决方案。

当然,在这个领域华为还有更专业的产品,CP系列。从特性上看,也搭载了大量华为鸿蒙分布式特性。


教育市场也是类似。

虽然随着近几年,交互式大屏在教育市场的普及,教育市场平板显示数量增速低于办公市场。但随着远程教育的兴起,可提供交互的大屏也是重要实现方式之一。

同样还是来自于DISCIEN的数据:

教育市场当中,教育平板产品多用于本地教学,且从市场产品品类来看,应用于远程教学的场景愈发倾向于使用常态化/精品录播设备,交互大屏产品自身对远程要求不高。

相较于会议市场,教育市场目前市场盘更大,据DISCIEN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教育市场交互大屏总出货量达1067K,约2020年会议平板总出货量的三倍。


其他领域也是类似,几年以来华为在试图拓宽一块大屏应用的边界。

让大屏不仅仅是电视,而是在各种领域都可以显示和交互的一部分。

影音体验

差不多一年半以前,国内电视市场还处于低价恶性竞争中。

我这个回答中,拉了一堆数据出来:

国内线上线下电视市场上,国产品牌和合资品牌(索尼、三星、夏普)比起来都是要多惨有多惨,索尼线下市场均价超过了一万元,线上市场均价也超过7000元,考虑市场份额因素,算下来光是线上部分,销售额基本跟小米持平。线上市场,除了索尼夏普三星以外,几乎所有国产品牌都在2000元左右的均价上徘徊。


当时的情况是:

打开购物网站,电视要么就是扎堆的低端机器,国产品牌偶有中高端产品,也就是在外观上下下功夫,多给俩A72级别的大核就算是良心了。想要画质,几乎只能选择索尼三星,而这俩牌子下,画质值得称道的电视,价钱都不菲。兼顾画质和屏幕的中档电视,一只手指就能数过来。

而国内厂商虽然有技术,但中端好机器都卖到了海外。

歪果测评网站Ritings上,电视得分前25里面,除了索尼三星LG刷屏以外,只有两个品牌上榜,海信和vizio。

TCL的R615/617系列则是拿下了Ritings的2018 Best Bugdet TV,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成2018最具性价比机型?其55寸型号价钱也不贵,在Bestbuy上价格为499.99美元,折合人民币不到3600元。更别说TCL家还有华星光电——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领先厂商。

随着「智慧屏」系列把国产品牌电视的价格撑起来,让大家不至于在低端市场泥潭里打滚,能够在线下门店体验到除了索尼三星LG之外还不错的影音体验。具体参数我就不赘述了,别的答主已经说的够多了。

一年半过去了,我当时的想法成真了:

我还是希望,通过华为的「智慧屏」撑起来电视整体的价格,让市场上有得选,国产厂商的外贸产品不仅是外贸产品,也能在国内让大家能以合适的价格买到。

最后,对于华为来说,智慧屏依然是对于一块大屏能干什么的继续探索和尝试,它是华为家庭,乃至商业、企业市场的一块探索。

而对于国内电视市场而言,华为「智慧屏」更多是一个标杆,把整体市场“支棱”起来了,让具有性价比的中端产品能为消费者所用。

user avatar

谢邀,利益相关。嗯哼,难得我标注这个词。

关于产品评测,大家可以看其他小伙伴的回答,更为详细。我就简单概括下基础卖点:

  • 设计:一体超薄、三面无边视野设计
  • 画质:120 Hz 高刷 4K 屏、1000 nit 峰值亮度
  • 音质:帝瓦雷联合设计、
  • 芯片:鸿鹄 818 智慧芯片
  • 其他:2400 万AI慧眼,实现畅连通话、AI 健身、AI Kids

好了,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聊一个话题。

余总在发布会上所说的「华为智慧屏,越用越增值」是什么意思?这背后影射的是华为怎样的思考以及产品价值设计理念?

这个话题估计你在其他的回答里看不到,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有趣的思考。

前段时间,智慧屏项目组拉了一个紧急会议,我也在场。

他们问了一个问题,智慧屏应该传递一个怎样的信息?于是,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当时的我,分析了全部因素,提出了八个字:历久弥新,越用越值。

是的,这个概念,最后也出现在了发布会上。

所以,为什么在这个品类上,我们会去强调「增值」这个点?对于产品的价值设计,以及消费者的使用感知上,有哪些帮助?我来说一下。

在我们眼中,随着时间的变化,产品会越来越贬值。

比如一个热水壶,当你购买的时候,它的价值是 200 元。

但过了一年,由于各种磕碰、老化,导致价值出现一定折损,所以贬值。这个点大家都清楚,也符合大家的常识。

那有没有可能,这个价值曲线,反过来呢?

电子产品目前的赛道以及认知,都在于产品发布的时候,就是产品最好的时候。随着时间流逝,产品逐渐走上贬值的道路。

但可不可能,产品随着时间延长,越用越增值?有这个可能。

在理解这点之前,我跟大家聊两个小故事。也正因为这两个小故事,我才有了这个想法,才提出了所谓「增值」的概念。

之前我买了一个华为智选的热水壶,功能非常多,我很满意。比如上面这个图,我可以选择诸多烧水的模式,比如柠檬水,比如咖啡。

但我觉得,它依然有大量提升空间。

假设买来的时候,模式总共有 10 种,那有没有可能购买半年后,模式更新为 40 种呢?

作为一个厦门人,平日里都喝茶,各种茶叶所对应的温度并不一样。

武夷山岩茶比较耐泡,可以用滚烫的开水。但绿茶却比较嫩,水温不能太高。

所以,能不能开发红茶模式?绿茶模式?甚至白茶模式?黑茶模式?普洱茶模式?等等等等。

另外,虽然我没遇到,但我不确定这款产品未来会不会出现水垢。

所以,能不能开发一个模式,叫做智能识别水垢。它能够智能监测热水壶中水垢的情况,然后短信或通知栏提醒,提示当前热水壶出现了一定水垢,需及时清理,保证自己的饮水健康。

你看,虽然刚买的时候功能已经不少,但贪心的我依然想得到更多。

随着时间流逝,产品经历不断 OTA 升级,不断的软件功能得到开发,我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在我刚买的时候我是没有用到的,这就是「增值」的概念。

再举个例子。

因为我买了一只布偶猫,月底到家,即将加入铲屎官的列队。所以最近的我除了平常奋斗 996 搬砖之外,还在学习各种养猫知识。

当我在面对猫砂盆的时候,我打算买个智能猫砂盆,省心省力。

但我看了市场上大多数的猫砂盆,我都不满意,因为他们智能的点实在太少,而且功能更新不及时。

我当时就在想,假设我菊立项了一款产品叫做华为智选猫砂盆,假设我是这款产品的产品经理,假设这款产品目前已经上市开售,我会怎么做?

我一定会不断的继续开发一些有趣的功能,然后给所有已购买的人不断推送。

假设华为智选猫砂盆,现在消费者买到手中,只能实现这几个功能,分别是猫咪体重监测、猫砂余量监测、如厕数据分析。

那么优秀的我,会继续开发一些有趣的小功能。比如

  • 清仓模式,一键清空所有猫砂;
  • 定时模式,AI 学习猫猫如厕的习惯,然后定时清理;
  • 猫砂质量监测模式,智能分析现在猫砂的质量,如果猫砂出现问题会立马更换;
  • 开发幼猫模式,如果监测到现在所养的是幼猫,猫砂盆的入口会进行适度调节,避免猫猫被卡住。

而这,也是所谓「增值」的道理。

所以,价值曲线有没有可能是相反的?有可能。

常规认知是产品在发布时,一定是产品全生命周期最好的时候。

但其实并不然,产品刚发布的时候,应该是这款产品当下所能实现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但我觉得所有企业都应该更多的去思考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让你的产品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能够有越用越值的感觉,能够有不断的新功能让消费者得到体验。

这一点,在手机上尤为明显。

手机一旦 OTA 升级,很多朋友会感觉手机焕然一新。

全新的软件体验,让你和手机的交互有更多可能。持续更新的固件,让你拍照的成片质量越来越好。

以上这些,都会让你觉得手机越来越值。

但其他产品呢?至少目前,都没有这种越用越值的感觉。

回到智慧屏。

不需要说行业数据,大家都清楚,电视行业换机周期实在太长太长。

如果家里的电视没有到一个你实在无法忍受的地步,大概率是不会更换的。

所以,我们应该去思考一个问题:用户买完了我的智慧屏后,就结束了吗?不应该。对于电视这个行业,更应该提供越用越值的感觉。

所以,华为在做的事情是什么?

硬件工程师,保证最基本的硬件体验,因为这是体验的下限和基础保障。

而大量的软件工程师,去不断的推送最新的功能,不断升级,这决定了体验上线的突破。

我们看一下畅连通话。

最开始,畅连通话原本能实现的是智能人像追踪算法,让摄像头在不移动的情况下也能智能识别人像,让人物显示总是在屏幕中间位置。

再之后,华为实现了手机与大屏畅连通话,手机可以发起屏幕共享,将手机界面投到智慧屏上,两方共享画面。

这个比较适合年轻人远程教家里的老人使用手机。

现在呢?新增边看边聊功能。让你在用智慧屏观看视频时,可实现边看剧边聊天。

也就是一个电视画面能够显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播电视剧,一部分以小窗的位置出现在右下角,和朋友一边聊天。这是这一代智慧屏V系列全新的功能。

好,假设我是 2019 年买的智慧屏,那时候只能实现智能人像追踪,还不能实现屏幕共享和边看边聊。但现在呢?只要升级,就一定能体验到。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我们对于电视的认知,就是买来的第一时刻体验是怎么样,两年后体验还是那样。

华为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情况,买来的时候是一个样,用了两年之后,反而有更多功能可以使用。

而这得益于鸿蒙系统的属性,以及大量软件工程师的努力。只要更新,2019 年所买的智慧屏,也能实现 2021 年才发布的功能。

再比如鸿蒙分布式的能力。

分布式运动,当在大屏启动运动健康后,会实时在大屏显示华为 WATCH GT2 Pro 上的心率、卡路里消耗、锻炼目标的情况。

分布式教育,学而思等直播课程在电视上播放,而答题和留言等操作在平板上完成。

虽然华为目前没有公布未来更新的时间轴,但只要更新,体验就会得到快速下放。

「增值」的概念就这么简单。

各大企业和用户对于手机 OTA 升级已经习以为常,而这个价值点最后也被运动到车企上,但仍旧有大量的终端设备并不具备这种思维以及能力。

但华为在做了,并且不断强调这种能力也应该被电子行业所一起重视。

刚才说的是软件更新,现在再说一些生态的例子。

2019 年所发布的智慧屏,那时候生态比较一般,可支撑的 App 远不如现在。

但两年后,华为智慧屏与全民 K 歌合作开发智慧屏K歌功能,越来越多的生态企业也在不断加入。

芒果 TV、极光 TV、哔哩哔哩 TV 版,喜马拉雅、蜻蜓 FM,学而思、洋葱学院、作业帮等,都在加入到华为的生态之中,带给用户给多的可能。所有生态,均可共享所有设备。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

余总在发布会上所说的「华为智慧屏,越用越增值」是什么意思?这背后影射的是华为怎样的思考以及产品价值设计理念?

如果简单概括,就一句话,持续的「OTA 升级」实现「用户使用价值」增长。

我说过,这项能力目前主要应用在手机上,也延续到了车企上,但大多数终端设备并不具备这种思维以及能力。

而大量用户群体,也暂时还没关注到这一点。

我们想讲的是,在购买产品的当下,你所购买的,一定是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

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它并不会贬值,而是会有更多功能与体验不断推送,不断呈现在你的面前,不断给予用户更多的价值体验。

我们也希望用户能够看到这一点。

正如我在购买猫砂盆考虑的内容一样。我买猫砂盆,不仅仅在于当下它所能实现的功能如何,还看重企业是否能够不断更新,不断开发新模式让我消费和使用。

「购买在当下,着眼在未来」或许是对「增值」概念最好的解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4 月 8 日,华为智慧屏 V 系列的新一代产品如期而至,这无疑是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件大事。作为华为在电视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发力,V 系列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全场景智慧生活中心”的重任,这次的新品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目光。整体评价:新一代华为智慧屏 V 系列,给我的感觉是“在核心体验上继续夯实,并针对用户痛点.............
  • 回答
    华为手环 6:一款“超出预期”的智能手环2021年4月8日,华为如期发布了华为手环 6。在那个时间点,智能手环市场已经相当成熟,竞争也日益激烈。华为手环 6 的出现,无疑给这个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款定位主流的智能穿戴设备,它在继承华为一贯优秀基因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一些令人惊喜的亮点,同时也并非.............
  • 回答
    华为智慧屏 X65:2020 年的智能电视新标杆,还是曲高和寡?2020 年 4 月 8 日,华为在疫情的阴影下发布了其当时的旗舰智能电视——华为智慧屏 X65。这款产品承载了华为在智能家居领域野心勃勃的战略布局,也瞄准了高端市场,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整合,重新定义人们对电视的认知。那么,这款在当.............
  • 回答
    4月8日,华为在上海发布了其全屋智能2024年最新产品。这次发布会,与其说是发布新品,不如说是华为对“全屋智能”这一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生态构建的加速。在我看来,这次发布会释放出了几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信号,也展现了华为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野心和策略。首先,华为全屋智能已经进入了“生态协同”的2.0时代。 过.............
  • 回答
    2019 年 4 月 8 日,在休斯敦丰田中心响彻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火箭少女(Houston Rockets)不仅迎来了一场与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的精彩对决,更在 halftime show(中场休息)环节迎来了中国现象级女团火箭少女 101 的惊艳亮相。这场表演,对于很多球迷和粉丝来说,绝对是一次难.............
  • 回答
    8月4日,印度海军期待已久的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INS Vikrant)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开始了首次海试。这艘被寄予厚望的航母,其服役时间一再推迟,这次的海试无疑是印度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引发了多方面的关注和评价。历史性的时刻与漫长的等待“维克兰特”号的建造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 回答
    2020年4月16日,一加带来了备受瞩目的8系列,包括一加8和一加8 Pro两款旗舰机型。这一代产品,可以说是一加在稳扎稳打中,开始尝试向“更全面”的旗舰形象迈进的重要一步。那么,时隔一年多再回看,一加8系列究竟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又存在哪些遗憾呢?我们不妨来细细聊聊。亮点: 惊艳的屏幕体.............
  • 回答
    9月4日,保时捷终于揭开了其首款纯电动跑车Taycan的神秘面纱,并公布了售价区间:149.8万至179.8万元。这个价格无疑让无数车迷和潜在消费者屏息以待,既有对保时捷品牌电动化转型的期待,也有对这台纯电跑车性能和价值的审视。Taycan:保时捷DNA的电动化演绎从外观上看,Taycan保留了许多.............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大疆在8月26号发布的这款DJI OM 4手机云台。其实,对于很多喜欢用手机拍视频的朋友来说,这款新品绝对是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整体印象:熟悉的配方,更懂你的细节升级先说我的第一感觉,DJI OM 4 在外观上延续了上一代 OM 3 的折叠式设计,这无疑是它最受欢迎的特点之一,便携性.............
  • 回答
    4月15日,苹果公司突然发布了2020款iPhone SE(第二代),将售价定在了3299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在苹果iPhone产品线中属于入门级,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款新机进行评价,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评价 2020 款 iPhone SE (3299 元)总体评价:一.............
  • 回答
    要评价特朗普在 4 月 26 日公布的减税计划,并深入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这个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其次,它的出发点和目标在哪里?然后,它对不同群体和经济领域可能产生哪些具体的作用?最后,我们也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和争议。核心内容与出发点:虽然您提到的“4 月 26 日.............
  • 回答
    行,咱们就来聊聊4月27号发布的这款小米10青春版,这款手机啊,说实话,发布会上没怎么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因为它整体定位就比较“中规中矩”,不像小米数字系列那样总有那么一两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革新。不过呢,仔细掰扯一下,它也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和一些小小的“槽点”。整体评价:一个“水桶机”的野心之作.............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 OPPO Ace2,毕竟 OPPO 在这个系列上一直都挺有想法的,Ace2 也不例外。发布会是在 4 月 13 号,虽然过去有一段时间了,但它的一些特点还是值得拿出来说道说道的。亮点部分,OPPO Ace2 确实没少下功夫:1. 性能怪兽,够劲儿! 骁龙 .............
  • 回答
    4月3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对海外美国公民的旅行建议,敦促他们“立即”回国。这一举措立即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评价它。首先,从政府责任和公民保护的角度来看,这种敦促并非空穴来风。它通常是在海外出现重大、突发的安全风险时发布的。考虑到4月3日这个时间点,很可能与当时全球或特.............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4月30日海南省海口市暴力执法事件”,目前公开的权威信息较为有限,可能涉及以下背景和分析方向: 1. 事件背景与可能的争议点 时间与地点:若事件确实发生于2023年4月30日,需明确具体地点(如海口市某区或街道)及事件类型(如交通执法、治安管理、群体事件等)。但目前缺乏官方确认的详细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2021 年 4 月 15 日发布的《速度与激情 9》(F9)的预告片。这个预告片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讨论,也为影片上映积攒了不少期待。整体印象:用一句话概括,F9 的预告片展现了一个更加宏大、更加离谱、更加充满家族情感、同时带有明显怀旧元素的《速度与激情》宇宙。它延续.............
  • 回答
    4月份中国车市销量同比下跌18%,自主品牌几乎全军覆没,这个情况确实令人担忧,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理解其背后复杂的市场动态和驱动因素。一、 整体市场表现:销量大幅下滑的信号首先,中国车市4月份销量的同比下跌18%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信号。这意味着整个市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4月20日德国绿党在Forsa民调中跃升至支持率第一这件事。首先,得承认这个结果相当令人瞩目,而且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长期以来,在德国政坛,联盟党(CDU/CSU)和社民党(SPD)是两大传统强权,大家习惯了它们在民调中你追我赶,争夺第一的位置。绿党能在这个节点上超越它们,甚至成为目.............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 4 月 27 日发布的 Redmi K40 游戏增强版。这款手机自打消息出来就备受瞩目,毕竟 Redmi 之前已经用 K40 系列打下了一片天,大家对游戏版的期待值自然很高。上市后市场的反响也挺复杂,有叫好的也有吐槽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它到底是个啥水平。先说说它的亮点,为啥大家.............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 MIUI 12,特别是 4 月 27 日发布那个版本。说实话,MIUI 的每一次大版本更新,都能引起不少米粉和用户的好奇,也有不少争议。MIUI 12 也不例外,整体来看,它确实带来了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化,但也依然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MIUI 12 的亮点和优点:1. “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