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苹果发布的 Studio Display 显示器,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回答
Studio Display:工作室的艺术家之选,还是昂贵的镜子?

苹果在 M1 Max 和 Ultra 芯片首次亮相后不久,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 Studio Display 的显示器。这款显示器定位精准,直指那些使用 Mac Studio 的创意专业人士以及追求极致体验的苹果用户。那么,它究竟值不值这笔钱?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

优势:大师级的视觉呈现与无缝的苹果生态

Studio Display 最令人称道的,无疑是它那块 5K 分辨率的 Retina 显示屏。这块 27 英寸的屏幕拥有 5120 x 2880 的像素密度,这意味着文本会如印刷品般锐利清晰,图像细节更是纤毫毕现。无论是照片编辑、视频剪辑,还是简单的文档阅读,Studio Display 都能提供令人愉悦的视觉体验。它所采用的 IPS 技术保证了 出色的色彩准确性(支持 P3 广色域)和宽广的可视角度,色彩过渡自然,即使多人同时观看屏幕,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偏。

除了分辨率和色彩,亮度方面 Studio Display 也表现不俗,能够达到 600 尼特的峰值亮度。这对于在明亮环境下工作,或者需要处理 HDR 内容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虽然它没有达到专业级显示器的极致亮度,但对于大多数创意工作流程来说已经绰绰有余。

Studio Display 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深度整合的苹果生态系统。内置的 A13 Bionic 芯片,虽然我们无法像在 iPhone 上那样感知它的具体性能,但它却为显示器带来了许多智能功能。最显著的莫过于 “人物居中” (Center Stage) 功能。配合内置的 12MP 超广角摄像头,当你在视频通话中移动时,画面会自动进行裁剪和缩放,让你始终保持在画面中央。对于需要经常进行远程会议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沟通的便捷性和沉浸感。

同时,Studio Display 集成的扬声器系统也相当出色。苹果为其配备了四颗低音扬声器和两颗高音扬声器,经过精心调校,能够提供比大多数笔记本电脑自带扬声器更宽广、更具空间感的音效。音量充沛,低频饱满,中高频清晰,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音频播放需求,甚至在不使用外接音箱的情况下,也能提供不错的听觉体验。

连接性方面,Studio Display 提供了一个 Thunderbolt 4 (USBC) 端口,这不仅仅是用来连接 Mac 的,它还 支持高达 96W 的供电,可以直接为 MacBook Pro 等设备充电,省去了额外的充电器,让桌面更加整洁。另外,它还提供了三个额外的 USBC 端口,方便连接其他外设。

设计方面,Studio Display 继承了苹果一贯的极简主义美学。铝合金的机身,窄边框设计,配合各种支架选项(例如标准倾斜调节支架、高度可调的倾斜和高度调节支架,以及用于 VESA 挂载的支架),能够轻松融入各种工作空间。它的整体观感非常精致、高端。

不足:定价、功能限制与缺乏专业级特性

然而,Studio Display 并非完美无瑕,它的几个主要不足之处,也成为了许多用户犹豫不决的关键原因。

首先,定价是 Studio Display 最受争议的一点。其基础款的价格就已经不菲,而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支架(例如高度可调的那个)或者加入抗眩光纳米纹理玻璃,价格还会进一步攀升。对于一款显示器而言,这样的定价无疑是将它推向了“奢侈品”的行列。虽然它提供了优秀的 Retina 显示效果和苹果生态的便利性,但相比市面上同等尺寸、分辨率和素质的其他显示器,它的性价比显得并不突出。

其次,对于一款定位为“工作室”显示器的产品来说,Studio Display 在专业级特性上有所缺失。它虽然拥有不错的色彩准确性,但 缺乏局部调光(Local Dimming)技术,这意味着它在对比度表现上不如采用 MiniLED 技术的显示器那样出色,黑色表现相对不够深邃。对于需要处理高动态范围(HDR)内容的专业人士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点。此外,它也 不支持高刷新率(仅为 60Hz),对于一些对流畅度有极致追求的游戏玩家或者专业视频剪辑师来说,可能会感到遗憾。

内置摄像头的功能,虽然有“人物居中”的加持,但整体素质也并非顶尖。在某些光线条件下,它的成像效果可能不如一些高端的独立网络摄像头。虽然对于一般的视频会议足够,但如果追求极致的视频通话质量,可能仍需考虑外接摄像头。

连接性方面,虽然 Thunderbolt 4 端口非常强大,但其数量相对有限。对于需要连接多个显示器、外置硬盘、音频接口等各种外设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依赖集线器或扩展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桌面复杂性。

最终的评价:一款为特定用户群体打造的精品

总而言之,苹果 Studio Display 不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的显示器。

如果你是以下用户,Studio Display 可能会是你的理想选择:

已深度绑定苹果生态的用户,尤其是使用 Mac Studio、MacBook Pro 或 Mac mini 的创意专业人士,能够充分利用其无缝的生态集成、便利的充电功能和优秀的屏幕表现。
注重视觉体验和设计美学,并且预算相对充裕的用户。
对视频会议有较高需求,并且希望获得“人物居中”等智能功能的用户。

而如果你是以下用户,你可能需要更谨慎考虑:

对性价比有较高要求,希望在同等价位获得更多功能或更专业特性的用户。
需要处理高动态范围(HDR)内容,或者对屏幕对比度和黑位有极致要求的专业人士。
对高刷新率有需求,例如游戏玩家或部分视频剪辑师。
使用 Windows 电脑或其他非苹果设备,希望获得最佳兼容性和性价比的用户(毕竟苹果生态的优势在其他平台上会大打折扣)。

Studio Display 就像是苹果精心雕琢的一件艺术品,它在视觉呈现、生态整合和设计美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为 Mac 用户带来了出色的使用体验。但同时,它的高昂定价和在某些专业领域功能的取舍,也使得它成为了一个“非必需品”,更像是一款“锦上添花”的配件,而不是所有用户都应该拥有的“刚需”。在购买前,仔细评估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或许能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XDR分区控光,从技术含量上讲还比不上12寸iPad Pro。本质和27 iMac的5K屏没什么区别。看看它自带摄像头、音箱,背后4个雷电,像不像一个被抠掉了主机的iMac。。。

可以看得出来今年苹果在高端市场不想玩iMac的买显示器送电脑了,分开卖Studio Display + Mac Studio,连广告图都是把这两个放在一起。

总之,并不是期望中的Pro Display XDR乞丐版。没意思

user avatar

又看了眼官网,1599刀的高端设计显示器居然连HDR都不支持。果子这次是真的拉。



2202年了,一款售价超过1500刀,定位专业显示器的产品,没有分区背光,没有高刷,官网上连对比度响应时间这种基本参数都不敢放,简直不可思议。600nit亮度,到底是HDR峰值亮度还是SDR最大亮度?至于色域,1000刀左右的显示器哪个不是10bit,哪个不是P3 97%,98%?

除去噱头,这块屏幕都比不上友商2021年的电竞产品,甚至不如2021款12.9寸iPad Pro。营销号们替苹果免费吹牛逼前还麻烦请多做点功课。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如果你不需要做什么HDR内容的生产,那这款显示器就是Mac生态里最佳的选择。

Studio Display选择了27寸这个尺寸的屏幕,对于大多数电脑桌面非常合适。并排摆两台也不需要调整角度,水平180度即可。

我现在使用两台32寸的Pro Display XDR, 两台显示器摆放必须要有角度,否则两端距离实在太远了。即使如此,也需要有较大的桌面和旋转座椅。下图的桌面尺寸160cmx80cm. 一台显示器摆在正中,垂直于视野,另一台则相对要调整30度左右。左侧是M1 Max MacBook Pro 16寸。完全使用了几乎全部桌面的空间。

有些人认为买这台显示器不如买两台UltraFine 4K. 但实际上,如果一台显示能够解决问题,一台27寸1470万像素的5K显示器肯定比两台24寸800万像素的4K显示器更好用;

而如果需要两台显示器,那显然,两台27寸5K显示器的体验绝对碾压两台24寸4K显示器。请不要提32寸4K显示器,那东西简直... 就跟几年前27寸1080p显示器一样。

在经历几代升级后,现在的MacOS系统对于自家显示器的支持非常好。以前Touch Bar时代,调节亮度时,Touch Bar上可以分别控制所有外接的Pro Display XDR显示器。而现在,Magic Keyboard的亮度功能键则会直接作用在鼠标激活了窗口的那台显示器上,效率更高。

另外新的雷电4接口Dock普遍提供多个雷电4输出的接口,比如Razer的Thunderbolt 4 Dock, 有3个输出的雷电4接口,可以带两台Pro Display XDR, 并实现几乎完整的功能,只是显示器后面接口的USB 3.1 Hub只能以USB 2.0的模式运行。其它6K 60Hz 10bit HDR功能等等都无缺失。

我现在就用Razer的Dock接入两台Pro Display XDR, 打印机, 千兆网和鼠标无线接收器,仅仅需要占用MacBook Pro上的一个雷电接口。

5K分辨率在市场上能够对标的除了6年前发布的LG UltraFine 5K之外,就是4万块的6K Pro Display XDR了。而LG UltraFine 5K几乎处于相同价位,但是无论是屏幕的素质,外观设计,相关的影音性能,都被远远地摔飞了。有人认为4K显示器足够了,5K/6K显示器没有必要的。我只能说,在用5K/6K显示器之前,难道我没用过4K显示器么?

UltraFine 5K的内置喇叭的素质大概与100块钱左右的蓝牙音箱差不多,而相比笔记本外放效果天花板的M1 Max MacBook Pro 16, Studio Display由于可利用的空间更大,表现应该会更好,基本上可以省下1000块左右的入门级桌面音响了。注意,低音轰头那种感觉是不会有的,毕竟发音单元的尺寸摆在那里。

苹果在这款显示器里集成了A13 Bionic处理,同系列的处理器也使用在了iPhone 11/11 Pro上。从而实现了自动人物居中(Center Stage)和空间音频(Spatial Audio).

前者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对大多数人用处不大;而后者的体验应该是非常不错的。我个人最明显的体验,当空间音频启用后,因为系统模拟了声音是从周围空间传来的效果,所以,带耳机的时候已经很难分出到底是机器在外放还是真的从耳机输出的,我经常要摘下耳机确认一下笔记本的扬声器被静音了才会继续。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MacOS系统里,空间音频并不是一直被激活的。比如,Chrome浏览器就不支持空间音频,即使大多数Youtube视频都支持空间音频,但是如果用Chrome浏览器打开,那就都灰了。很多播放器软件并不支持空间音频,比如支持HDR的Movist Pro就不支持。

在使用Safari的时候,Youtube, B站和Netflix都支持空间音频。

600尼特的亮度也是在普通LCD显示器里最高规格了。还提供了纳米纹理玻璃的选项。可以舒适的在自然光采光的环境下工作。除去播放HDR内容以外的大多数场景,这台显示器都比Pro Display XDR更亮。Pro Display XDR在一般场景下工作在SDR模式,亮度是500尼特。

其他方面也都是消费级显示器里的最佳的水准,肯定是超过iMac 27寸的那块屏幕了;而iMac 27寸那块屏幕吊打市面上所有传统LCD显示器。我在从普通的3000元-4000元价位的Dell 4K或者LG 4K显示器切换到iMac 27寸5K显示器时的使用体验的提升实在太明显了。

即使是后来很多品牌在高端显示器上逐渐支持P3甚至更高色域的显示器,也需要透光性更好的玻璃面板才能把色彩的冲击力体现出来;而即使使用了玻璃面板,如果没有很好的防反射涂层,也会导致玻璃表面的反射率过高而严重影响使用体验。而这方面只有苹果做的最好。

比如最常被推荐的Dell UP2720QM 显示器,标称的显示亮度只有350尼特,这种亮度级别的显示器,想在自然光照明的工作环境里舒服的看清屏幕是很困难的;而且基本上雾面面板的颜色不通透,光滑平面面板经常带来严重的镜面反射。

作为桌面显示器,Studio Display除了没有分区背光,导致不适合进行HDR内容创作或者观看HDR内容外,几乎并未比Pro Display XDR有什么实质性的差距。在日常观感上,仅仅是无法显示纯粹的黑色。

我现在已经没有普通LCD显示设备了,只能上张老图了,以前的iMac 27寸5K和Pro Display XDR的对比,当时Youtube还不支持苹果设备的HDR模式,所以视频都是普通SDR内容,左边是iMac 27寸, 右边是Pro Display XDR:

如果苹果同时发布Studio Display 和Pro Display XDR, 我肯定会毫无疑问的选择两台Studio Display 而不是两台Pro Display XDR. 可以省下七八万人民币。三星最新的分区背光HDR 4000尼特亮度的75寸8K电视75QN900A在欧洲大促销也才折合4万出头。

对于显示器的配置,双显示器的话,建议至少买一台有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的,摆放在最受反射影响的地方或者作为看视频的主力。价格贵了2000元,但是包含了145元都买不到的清洁布。

如果你拥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且喜欢那种简洁明快又不局促的桌面布置,那两台Studio Display显然是最适合的桌面显示器。

user avatar

没有mini-led明显收苹果税。

user avatar

原本以为是 Pro Display 青春版,没有想到是 LG 5K 的高端版。

Studio Display —— 不只是显示器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Studio Display :27 英寸全面屏,5K 分辨率,600nits 亮度,铝合金,纤细优雅,支持 VESA 壁挂,但是没有 mini-LED, 没有真正的 HDR 支持,它就是一个 Apple 重新设计的 LG 5K 屏幕。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自带 12MP 前置自拍摄像头,可能是 iPhone 同款。

自带 6 扬声器,四个低音喇叭,两个高音喇叭。

通过 A13 的加入,Studio Display 可以支持人物居中,空间音频和 Hey Siri, 所以... A13 对于苹果来说是真的有很多库存吗? 这个显示器打游戏可能比骁龙 SoC 的手机还要强?

后侧有 4 个 USB-C 接口,其中一个是雷电,支持 96W 供电。

但是,没有 mini-LED, 所以定位还是比 Display Pro XDR 低一档,11499 起步,算是之前 LG 5K 的高配 Apple 版本吧。

还是要期待 Pro Display XDR 的更新。

user avatar

一个万元的显示器连个miniled都不给,也就你果刀法这么精准。这就意味着这款显示器不能很好显示HDR效果,就相当于你拿ipad pro 11寸看hdr内容……

其余的部分我认为可以满分。

1200w摄像头+6扬声器系统+录音棚级别的mic,特别是后两个在macbook pro体验过后感觉很不错。A13我个人推测是为了最大化兼容多款mac才这么搞,这款显示器支持范围很广,16款的macbook pro都在支持行列,所以要一个A13用于让多个Mac拥有相同体验。不过目前看只有macOS才可以解锁这些功能,因为目前看是肯定要激活自带的那个A13才行。至于win能不能用的话,之前据说xdr显示器通过dp转雷电可以,通过安装bootcamp可以解锁功能,我估计这个显示器在win下可能也就是显示功能吧(win本现在也有不少可以用usb-c做显示输出),不知道有没有民间大神去开发个啥驱动能激活这个显示器的附加功能……

当然我为啥要提到这个呢,因为不少mac用户大多都是双机党,不过我感觉这类用户也不会选这个显示器或者说至少会配俩显示器 哈哈……

另外看了一眼支架,除了可调节角度那款(就是之前pro stand去掉磁吸连接头)要加钱外,剩下两个都不加钱。

注意,这个显示器支架并不像pro display xdr那样可以随意更换。你下单订的哪个就是哪个,之后不可以改。所以买前考虑清楚(不过我觉得会有人买么……)

不过我要选的话,我应该会考虑VESA然后自己配喜欢的支架,当然我也没钱买~

---------------

看了一眼评论区,我对比了一下目前京东在售价格相近的几款显示器

可以说studio display的水平应该是在10000~20000这个价位中处于中等水平吧,我目前看到的比他高的是LG的电竞显示器,hdr600+144hz,不过用的也是ips面板。其他的看到的就是一些miniled的产品 ,个人评价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为一个10000出头的显示器只能说合格吧……毕竟空间音频还有摄像头在那里

其实我个人略失望的一点是,你macbook pro显示器都是120hz+miniled,这个却没有是不是有点太精准了。当然也可能是27寸级以上显示器miniled价格确实高很多?

总之来说我觉得如果是专业显示器来说还可以吧,就是不能win比较局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Studio Display:工作室的艺术家之选,还是昂贵的镜子?苹果在 M1 Max 和 Ultra 芯片首次亮相后不久,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 Studio Display 的显示器。这款显示器定位精准,直指那些使用 Mac Studio 的创意专业人士以及追求极致体验的苹果用户。那么,它究竟值不值.............
  • 回答
    iOS 14 详细评价:一次深刻的用户体验革新苹果在 2020 年发布的 iOS 14,绝对是近年来一次 “动静最大” 的系统更新,它不仅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界面的布局和交互逻辑上进行了深度调整,对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将从多个维度,尽可能详细地评价 .............
  • 回答
    苹果最近发布的全新一代 MacBook Pro,说实话,这代产品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但也并非完美无瑕。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它到底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地方让人觉得不够到位。亮点分析:这块“刘海”带来的改变你感受到了吗?首先,最显眼的改变,那必然是屏幕顶部的那个“刘海”了。别说,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苹果在2022年发布的这款iPhone SE,俗称“SE3”。作为一款定位中端,但身上流淌着“旗舰血脉”的产品,它就像一个“老瓶装新酒”的经典案例,既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也免不了留下一些遗憾。亮点: A15仿生芯片,性能的“越级”体验: 这绝对是SE 2022最大的杀手锏。苹果.............
  • 回答
    苹果发布第三代 AirPods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款产品在保持 AirPods 系列一贯的简洁设计风格的同时,也引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升级。那么,综合来看,第三代 AirPods 究竟是一款怎样的产品,它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又存在哪些让用户感到不那么完美的地方呢?咱们就来细细聊聊。亮点一:全新.............
  • 回答
    苹果 M1 芯片的发布,在我看来,是个人电脑行业的一次重大地震,它不仅仅是苹果一次成功的硬件迭代,更是对整个芯片设计和 PC 生态系统的一次有力冲击。这枚小小的芯片,承载着苹果深耕芯片领域多年来的心血,带来的变化,绝对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M1 芯片的核心亮点与技术突破:要评价 M1,我们得从它的“.............
  • 回答
    苹果于2014年10月27日发布的 OS X Yosemite 是苹果在macOS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版本,标志着苹果在设计语言、用户体验和技术整合上的重大变革。以下从多个维度对Yosemite进行详细分析: 1. 设计哲学:统一的视觉语言Yosemite 最显著的创新是 “扁平化设计”,这一理念.............
  • 回答
    2020年11月10日(美国时间),苹果的发布会,像往常一样,准时开始。屏幕上,蒂姆·库克依然是那副沉稳的模样,但这次他带来的信息,足以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Apple Silicon的首款自研芯片,M1,正式登场。在我看来,M1的发布,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产品更新,不如说是苹果在PC领域.............
  • 回答
    苹果在2016年10月27日发布的全新MacBook Pro系列,可以说是一款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争议。为了全面评价这款产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核心亮点与技术创新: 革命性的“触控栏”(Touch Bar)和“触控ID”(Touch .............
  • 回答
    苹果在 2018 年 10 月 30 日发布的 iPad Pro,绝对是平板电脑领域一次颇具颠覆性的更新,在我看来,它不仅符合预期,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当时的想象。这不仅仅是一款硬件的迭代,更像是苹果在重新定义“生产力工具”的边界。设计上的“大刀阔斧”:彻底告别 Home 键,全面屏时代来.............
  • 回答
    说实话,苹果在2021年10月18号(美国时间)发布的那两款新款 MacBook Pro,实在是太炸裂了。从2016年开始,MacBook Pro 的设计就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大家都在期待苹果能有所突破。结果呢?2016年的那个 MacBook Pro,虽然触控条是个新玩意儿,但随之而来的蝴蝶键盘.............
  • 回答
    行吧,苹果这回在疫情这个节骨眼上,又悄悄地摸出了两款新的 iPad Pro。说实话,当时看发布的消息,第一反应是“哦,又更新了”。毕竟苹果的产品线更新节奏大家也都有数,但这次的更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又多了点什么,挺微妙的。先说说这两款新 iPad Pro 的外观,跟上一代比,几乎是纹丝不动。如果你.............
  • 回答
    苹果在 4 月 27 日凌晨正式推送了 iOS 14.5,这次的更新可以说是相当有分量,带来了不少大家期待已久的功能和重要的隐私调整。说实话,能看到苹果在这些方面做出改变,还是挺令人振奋的。让我来给大家详细说说这次 iOS 14.5 的具体更新内容和亮点:一、最重要的改变:App 追踪透明度 (AT.............
  • 回答
    苹果在9月15日如约而至,带来了备受瞩目的 iPhone 13 系列。这次的更新虽然不是颠覆性的革新,但可以说是在细节之处打磨得更为精致,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累积起来,最终呈现出一台更成熟、更强大的 iPhone。亮点解析:用细节堆砌的体验提升首先,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性能的飞跃。iPhone 13全系搭.............
  • 回答
    2021年9月15日,苹果如期举行了秋季新品发布会,其中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全新的iPad mini(第六代)。这款小尺寸iPad的更新,不仅仅是例行升级,更是对整个产品线的革新。那么,这款小巧的设备究竟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又有哪些地方让用户感到些许遗憾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亮点一:外观设计.............
  • 回答
    2020年5月4日,苹果公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出人意料地为13英寸MacBook Pro带来了一次更新,这无疑让许多期待苹果新品的消费者眼前一亮。这次的升级,虽然不像过往那样轰轰烈烈,但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却是一次恰到好处的“挤牙膏”式进步,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空间。首先,这次更.............
  • 回答
    4月15日,苹果公司突然发布了2020款iPhone SE(第二代),将售价定在了3299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在苹果iPhone产品线中属于入门级,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款新机进行评价,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评价 2020 款 iPhone SE (3299 元)总体评价:一.............
  • 回答
    最近在科技圈子里,苹果的忠实用户群体(常被称为“苹果优秀答主”)和小米的拥趸之间,围绕着“小米是否已经超越苹果”的话题,的确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口水战。其中,ID为“luv letter”的这位答主,针对小米超越苹果的论调,发表了一系列被不少人认为是“暴论”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l.............
  • 回答
    2016 年 9 月 7 日的苹果发布会,在我看来,算得上是苹果在“产品迭代”和“战略调整”双重压力下的一场相当“稳健”但又不失“亮点”的发布会。说它稳健,是因为新品的发布都在意料之中,并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全新产品线;说它亮点,则是因为在一些用户感知最强烈的体验上,苹果确实做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改进,.............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客观地评价苹果在 2014 年 10 月 16 日(美国时间)举办的秋季新品发布会。这次发布会的主题是“It’s been too long”,暗示了对一些重要产品的更新和期待已久的新品推出。整体印象与核心亮点:这次发布会最大的亮点在于 iPad 系列的重大更新和首次推出更大屏幕的 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