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苹果2014年发布的 OS X Yosemite?

回答


苹果于2014年10月27日发布的 OS X Yosemite 是苹果在macOS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版本,标志着苹果在设计语言、用户体验和技术整合上的重大变革。以下从多个维度对Yosemite进行详细分析:



1. 设计哲学:统一的视觉语言
Yosemite 最显著的创新是 “扁平化设计”,这一理念源于苹果对iOS 7的视觉风格的延续。
界面简化:界面去除了复杂的图形元素(如阴影、渐变),采用纯色背景(主要为浅灰或白色),图标设计更简洁,整体视觉更现代。
颜色主题:首次引入“深色模式”(Dark Mode),用户可切换深色和浅色主题,提升屏幕的视觉舒适度,尤其适合夜间使用。
图标与字体:图标采用更简洁的线条设计,系统字体从“San Francisco”(iOS 7的字体)引入,增强跨平台一致性。

评价:Yosemite的设计语言让Mac的界面更加现代化,与iOS的视觉风格高度统一,强化了苹果“简约美学”的品牌形象。但部分用户认为“扁平化”缺乏层次感,导致界面显得过于单调。



2. 功能改进:更智能的系统体验
Yosemite在功能上进行了多项优化,提升了用户效率和系统性能:
Spotlight搜索增强:
支持更复杂的搜索语法(如“kind:photo”),可快速定位文件、邮件、联系人等。
引入“Spotlight Suggestions”,根据用户行为提供个性化推荐(如“最近打开的文件”)。
全屏应用支持:
引入“Full Screen”功能,允许用户将应用程序切换为全屏模式,提升专注性(类似iOS的“全屏”设计)。
支持“全屏应用”(Full Screen Apps)”的扩展,如“Safari”和“Mail”等应用可实现更沉浸的体验。
Siri深度整合:
在系统设置中直接启用Siri,用户可通过语音控制完成任务(如发送邮件、设置闹钟)。
支持与第三方应用联动(如通过Siri控制智能家居)。
文件系统改进:
引入 APFS(Apple File System),但此文件系统在Yosemite中未完全启用,后续版本(如Sierra)才全面采用。APFS优化了存储效率和性能,为后续的macOS版本打下基础。

评价:Yosemite的“全屏”和Spotlight功能显著提升了操作效率,但部分功能(如全屏应用)在当时仍处于实验阶段,后续版本进一步完善。



3. 技术整合:跨平台与硬件优化
Yosemite不仅优化了软件体验,还强化了苹果生态的整合:
iCloud深度整合:
在系统设置中直接支持iCloud同步,用户可快速同步照片、备忘录、日历等数据。
引入“iCloud Keychain”,安全存储密码和信用卡信息。
AirDrop与AirPlay改进:
AirDrop的文件传输速度更快,支持更大的文件(如视频)。
AirPlay支持更广泛的设备(如Apple TV 2)。
硬件兼容性:
对Intel处理器的优化,提升性能(如更高效的内存管理)。
支持更现代的硬件(如Retina显示器、触控板手势)。

评价:Yosemite的跨平台整合能力让Mac用户更便捷地连接苹果生态,但部分功能(如AirDrop)在当时仍依赖于苹果的硬件协同。



4. 用户反馈与市场影响
用户评价:
积极反馈:用户普遍认可Yosemite的简洁设计和功能改进,尤其是Spotlight和全屏功能。
批评声音:部分用户认为Yosemite的“扁平化”设计过于单调,且某些功能(如全屏应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局限性。
市场表现:
Yosemite的发布推动了Mac的销售,尤其在苹果推出MacBook Air(2014年)后,用户对轻薄Mac的接受度提升。
部分用户因Yosemite的更新要求(如需升级到Intel处理器)而转向其他操作系统(如Windows)。

评价:Yosemite在技术层面和用户体验上具有创新性,但其设计风格和功能深度未能完全满足所有用户需求,导致部分用户转向其他平台。



5. 对后续版本的影响
设计延续:Yosemite的扁平化设计影响了后续macOS版本(如El Capitan、Sierra),成为苹果设计语言的标杆。
技术铺垫:APFS文件系统的引入为后续的macOS版本(如High Sierra)提供了存储优化的基础。
跨平台整合:Yosemite的iCloud和Siri整合为苹果的“全生态体验”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续的iPadOS和watchOS设计。

评价:Yosemite不仅是苹果在macOS上的重要版本,更是其跨平台战略和设计哲学的体现,为后续的苹果操作系统发展提供了方向。



总结:Yosemite的评价
优点:
简洁的视觉设计与iOS风格统一,提升用户体验。
功能改进(如Spotlight、全屏应用)显著提升效率。
强化了苹果生态的整合能力。
缺点:
“扁平化”设计被部分用户认为缺乏层次感。
部分功能(如全屏应用)在当时仍处于实验阶段。
历史地位:Yosemite是苹果在macOS上的一次重要尝试,标志着苹果从“功能驱动”向“设计驱动”的转变,为后续的macOS版本(如macOS Sierra)奠定了基础。

最终评价:Yosemite是苹果在2014年的重要里程碑,其设计语言和功能改进对苹果生态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存在争议,但其创新性仍值得肯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友们的评价看起来都很全了,我只是来反对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的。

原因如下:

1、苹果这么做一定损害了开发此类APP的程序员的切身利益,但就长久而言,在系统层面整合此类功能是必然趋势;

2、任何系统都要进行改进,苹果也不例外,而创意这种东西是没有所有权的,不能说我今天晚上创意一场求婚别人就再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求婚了;

3、任何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对于此类弥补系统不足的APP,系统的升级改进就是此类APP生命的终结;

4、系统整合功能是为了让功能更高效的使用,这就使得系统必然存在一个边界,越是远离边界的APP被系统整合的风险越小。也就是说,我做一个跨设备传输屏幕显示的APP早晚会被系统整合,但我做一个实景导航的APP早晚会被地图整合(不会那么快),如果我做一个能控制某相机的APP同时有SONY、CANON、NIKON等公司采用我的技术标准,这个APP就很难被系统直接整合。

================================================================

综上,我的意思很明显,如果APP是抖机灵补系统功能的话,被吃掉是分分钟的事。

================================================================

从经济学观点出发,就是:需求大、功能简单,属于补充(拓展)系统功能的APP整合进系统之后的效率大于独立APP,就必然会被整合进系统。

==========

求折叠

==========2014.06.09更新==========评论内容摘录==========

在我的回答下Daniel Li 的评论颇具参考价值,我的理解是:对于一个点子(或称为 理念)这是一个创意,人人可以使用,但是,实体化的设计确实是有版权的。以问题提出的软件为例,苹果实现了相关的功能不算侵权,但如果实现同样的功能是抄袭了同一段代码就是侵权的。从软件设计的角度,外观相似度极高也是涉嫌侵权的。不过,设计上的侵权判定必然会参考是否有 [设计专利] 。至于这样的原因就再明显不过了,我有个创意,设计了带圆角的手机,是不是所有带有圆角的手机都侵权了呢?显然不是。判断需要根据我申请的设计专利来判断,在一定范围内相似的设计就是侵权行为,但“圆润的手机设计”这条创意本身是没有所有权的。

Ps.讨论问题不要涉及果粉下限之类的主观判断。我录音笔喜欢骚尼,DSLR喜欢泥坑,PC喜欢联想,平板喜欢Surface,爪机喜欢小米2s和iPhone5c,哪里有果粉的样子,不过是工具而已,拿来最适合工作用的就好,何必当成信仰。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