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苹果发布的第三代 AirPods,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回答
苹果发布第三代 AirPods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款产品在保持 AirPods 系列一贯的简洁设计风格的同时,也引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升级。那么,综合来看,第三代 AirPods 究竟是一款怎样的产品,它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又存在哪些让用户感到不那么完美的地方呢?咱们就来细细聊聊。

亮点一:全新设计,更贴合更舒适

第三代 AirPods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外观设计。苹果终于为这款入门级产品带来了更接近 AirPods Pro 的设计语言。

更短的耳机柄: 这是最显眼的改变。相比第二代那“长长”的耳机柄,第三代明显缩短了许多,整体看起来更加小巧精致。这不仅改善了美观度,也使得耳机在佩戴时更加稳定,不易因为头部晃动而移位,尤其是对于那些担心耳机掉落的用户来说是个福音。
圆润的耳机仓: 耳机仓也变得更加圆润,没有了第二代那种略显棱角的设计。整体手感更好,也更方便单手操作。当然,这个设计也让它更容易和 AirPods Pro 混淆,放在一起可能需要仔细辨认一下。
硅胶耳塞的缺失,依然是“开放式”设计: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三代 AirPods 并没有像 AirPods Pro 那样配备硅胶耳塞。它依旧采用了“开放式”设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一刀切”造型。这意味着它不提供主动降噪功能,并且隔音效果相对有限。这一点,对于追求极致静谧体验的用户来说,可能会觉得是个遗憾。不过,对于那些不喜欢耳塞塞满耳朵,追求自然舒适佩戴感受的用户来说,这反而是个优点。它在佩戴时对耳朵的压迫感很小,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

亮点二:空间音频与头部跟踪,带来沉浸式听觉体验

这是第三代 AirPods 在音质和听觉体验上的重大飞跃。

支持空间音频: 顾名思义,空间音频就是通过音频的处理,让声音听起来仿佛来自四面八方,营造出一种“3D”的声场效果。配合头部跟踪技术,当你转头时,声音的来源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就像你在电影院里一样,声音是从屏幕或者特定位置传来的。这一点在观看电影、听支持空间音频的音乐时,体验是相当惊艳的。尤其是在一些现场录音或者有环绕声效果的音乐中,你能够感受到更强的空间感和现场感。
头部跟踪的精准度: 苹果在头部跟踪方面的技术一直做得不错,第三代 AirPods 同样如此。当你观看视频时,头部移动的配合相当自然,画面和声音的同步性也很好,营造出一种“声音跟随你的头移动”的奇妙感觉。这让娱乐体验有了质的提升。
音质的提升: 虽然没有 AirPods Pro 的主动降噪,但苹果在驱动单元和音频芯片上都进行了升级。据官方和不少评测人士表示,第三代 AirPods 的音质相比前代有明显提升,低音更加饱满,整体声音的解析力也更好。虽然它仍然不是专业的监听耳机,但对于日常听歌、追剧来说,已经足够出色,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亮点三:续航升级,使用更持久

对于一款无线耳机来说,续航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单次续航的提升: 第三代 AirPods 在续航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官方数据显示,单次充电可提供长达 6 小时的聆听时间,配合充电盒更是可以提供长达 30 小时的总聆听时间。相比于第二代,单次续航能力有显著的提升。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享受音乐或者通话,不用频繁地担心电量问题。
充电盒的支持: 充电盒同样支持 MagSafe 无线充电,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充电便利。无论是通过 MagSafe 充电器还是传统的 Qi 无线充电器,都能轻松为其充电。当然,它也保留了 Lightning 充电接口,兼容性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亮点四:更智能的交互和功能

苹果在交互和功能方面也做了一些小巧思,让使用体验更加便捷。

力度感应器回归: 第三代 AirPods 重新引入了力度感应器,也就是那个可以按压的“柄”。这比第二代那触控式的操作方式要更直观,也更不容易误触。通过按压耳机柄,可以控制播放/暂停、下一曲、上一曲以及接听/挂断电话等操作,非常方便。
IPX4 防水等级: 这项功能是之前只有 AirPods Pro 才拥有的,现在也下放到了第三代 AirPods。这意味着耳机本体和充电盒都具备了防泼溅能力,即便是遇到汗水或者小雨,也不必太过担心损坏。对于喜欢运动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升级。
“查找”功能进一步优化: 苹果的“查找”网络一直以其强大的寻物能力而著称。第三代 AirPods 也加入了对“查找”网络的更好支持,即使耳机不在身边,你也可以通过“查找”应用来定位它们,或者让它们发出声音提示。对于那些容易丢失耳机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又一道保险。

不足之处:

尽管第三代 AirPods 带来了不少亮点,但它也并非完美无缺,一些方面还是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

没有主动降噪 (ANC): 这是最明显也是最被诟病的一点。要知道,AirPods Pro 的出现已经让很多人尝到了主动降噪带来的甜头。在噪音环境下,能够屏蔽外界的嘈杂声,让你更专注于音乐本身。第三代 AirPods 作为一款定位在入门级到中高端之间的产品,却依然没有这个功能,这让它在面对竞争对手时,显得有些竞争力不足。尤其是当你需要在嘈杂的地铁、办公室等环境中安静地听音乐时,它的开放式设计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开放式”设计带来的隔音和漏音问题: 与没有主动降噪相辅相成的是,第三代 AirPods 的开放式设计意味着它在隔音方面表现一般。外界的声音很容易传入耳中,同时,在你听音乐时,声音也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外泄,特别是在音量较大的情况下。这在公共场合可能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困扰,也影响了你自身的听音沉浸感。
价格相对偏高: 虽然相比 AirPods Pro 要便宜一些,但第三代 AirPods 的定价仍然不算低。考虑到它没有主动降噪这个重要功能,对于一些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苹果生态的用户来说,可能会觉得性价比不够高。市面上同样价位或者更低价位的产品,往往已经提供了主动降噪和更好的隔音效果。
不易更换耳塞: 依然是“一刀切”的设计,这意味着你无法像 AirPods Pro 那样根据自己的耳道大小选择不同尺寸的硅胶耳塞来获得更佳的贴合度和隔音效果。虽然苹果宣称它的设计更贴合大众耳道,但每个人的耳道形状都是不同的,这种“一刀切”的设计注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它不够牢固,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它不够舒适。

总结来说:

第三代 AirPods 是一款在设计、音质和续航方面都有显著提升的产品。它为用户带来了更舒适的佩戴体验、更具沉浸感的空间音频,以及更持久的续航能力。如果你是苹果生态的忠实用户,并且对空间音频感到好奇,又不太在意主动降噪功能,那么它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在日常通勤、工作、运动等场景下都能提供良好的音频体验。

然而,如果你非常看重主动降噪功能,希望在嘈杂环境下获得绝对的静谧,或者对音质有更高的要求,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 AirPods Pro 甚至是其他品牌的降噪耳机。第三代 AirPods 依然是一款“看菜下饭”的产品,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便利性、易用性以及与苹果生态的无缝连接上,而非单纯的音频性能的极致追求。最终的选择,还是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盼星星盼月亮,大家终于盼到了苹果发布AirPods系列的正统续作AirPods3了。然而也许令一些人失望的是,苹果这款耳机却没有搭载主动降噪功能。那么这款售价高达1399元的非降噪TWS耳机表现究竟如何呢?希望本篇测评给你答案~


客观测试环节

这里采用的是更新到最新iOS15.1固件的苹果设备作为前端,播放Pink Noise信号测试的频响曲线。所以低频看上去不平滑,与sweep的结果显示起来会有所不同。稍后会解释为什么这样测试。

首先我们可以从频响曲线中看出苹果AirPods3的调音大致上还是说得过去的。3kHz左右稍微多一些,这一点的具体实际听感在下文主观评价中再描述。低频下潜还是不足,这是半入耳式的通病。应该在200~300Hz左右的坑出现在400Hz左右。

这三条曲线是把耳机分别三次不同放置在人工耳上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苹果这款耳机的自适应补偿算法的实际表现是比较优秀的,低频整体基本上重合。

刚才讲到了以上测试结果是采用最新iOS固件的苹果设备播放Pink Noise测试的。为什么要这样测试呢?当我刚开箱用的测试设备输出蓝牙测试时,就会得到像下面这样的鬼畜结果。

我不太清楚这到底是因为前端不是苹果设备导致的,还是耳机没有更新最新固件。总之,这款耳机只有搭载最新固件的苹果设备才能有较好的表现。


主观评价环节

先说高频,3kHz左右的音染确实存在,人声的高频会稍微亮一些,但由于中低频的关系并不会过亮,实际听感是可以接受且不明显的。此外,这款耳机的超高频略有不足,但不会过于暗淡。也不会有清晰度不足的情况。人声的高频延展没有明显问题。这样的超高频某些人会觉得比较耐听,但也会有些人觉得差点意思,有点出不来的感觉。好在没有缺一大截那种程度。或者说这款耳机的高频表现总的来说是不错的,是相对均衡的。只是有小部分音染或者说瑕疵。

这款耳机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低频。首先,超低下潜不足,这应该还是半入耳这种声学结构的局限性。单元的f0在那里,自适应补偿也没法弥补。此外,低频有些轰头,这是70Hz左右相对偏多导致的。一方面低频下潜有所不足,另一方面又有些轰头,会显得低频有些假,像一些手机外放的虚拟低音算法那种感觉,当然,没有手机那么差。半入耳做到这样应该已经是很不错了。而且半入耳的佩戴确实是一个优势。只不过之前的AirPods2反倒没有这样轰头的感觉,可能是苹果为了表示这次配合自适应算法,能够在低频不乱调多25dB的情况下,比前代做的更多。但其实还是没法解决低频下潜的问题而导致有些适得其反。当然,总的来说轰头情况也不是特别严重,估计如果是一些听音经验有限的人可能压根很难察觉或反而觉得低频正好。

低频部分的表现,对于我个人而言,AirPods3相比于AirPods2是有些许退步的。但考虑到强大的自适应补偿算法能够对每次不同佩戴或者不同人耳佩戴进行优秀的补偿。低频部分算是和前代一样优秀。而高频部分相比于前代调音更均衡一些。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AirPods3的综合音质还是要略优于前代AirPods2的。

关于底噪表现。AirPods3的底噪控制较好,但存在轻微电流声,尤其是不听音乐只是在系统中操作时,能够感受到。

空间音频

简单来说,这次的AirPods3配合iOS15.1,空间音频在音乐中的表现相比之前大幅度提升。已经到了可用的级别。

开启追踪转动头部,整体声场的方向定位大致是正确的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距离感。虽然说和音箱系统以及实际舞台的距离感仍然有差距,但确实已经有了距离感。和头中效应形成鲜明对比。

我是用网易云音乐这样的APP,在系统开启空间音频和追踪,效果完爆之前iOS14苹果自家music的杜比全景声空间音频。

虽然说和真正的多声道家庭影院还是没法比,偶尔也会有头部已经回到正前方但声场依旧偏向侧方一定角度的bug,但是在耳机中绝对算是做的不错且可用的了。

总结

我认为AirPods3的表现以及各种新增的功能,是能够接过AirPods2,成为新一代旗舰半入耳式非降噪TWS耳机的。我认为AirPods3适合以下几类人群:

  1. 手里AirPods2、AirPods Pro、AirPods Max都有,买耳机随便买不差钱的土豪,买AirPods3就是玩。。。
  2. 比较看重音质和佩戴,不需要主动降噪功能且预算充足对价格不是很敏感的苹果手机用户;

但如果需要主动降噪功能且预算充足,只需要考虑AirPods Pro即可。

即便在2021年双十一这样的时间节点,AirPods Pro依旧是一款综合表现十分优秀的TWS降噪耳机。是苹果用户的首选。

而如果预算不是很充足又需要主动降噪功能的苹果用户,非常适合考虑Beats Studio Buds

更多2022年耳机选购请看:


(以下是原回答)

这几天(双11)之前会测评,但这里还是先简单说两句。

快2022年了,出一款不带降噪功能的tws耳机卖1399,苹果真的很有想法。

目前TWS耳机音质的天花板依旧是三星Galaxy Buds+。新款AirPods3由于其声学结构本身的局限性,即便有自适应EQ的加持,顶天能达到三星Buds+的音质就不错了。很有可能还是略逊于Buds+。

半入耳式耳机先天低频泄露,自适应EQ是为了自动补偿泄露的能量。然而这会加大作用在单元上的功率。通常半入耳式耳机低频已经有一定的失真,这会进一步增加低频失真。即便改善单元特性,但很可能还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苹果此举还是优先保证低频量感。(某些低频多25dB的半入耳表示很淦)

而Buds+目前价格在600左右。所以我们看看AirPods3还有哪些额外功能。

em。。。防水还是给个好评。以目前空间音频的效果,还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空间音频和主动降噪谁更实用更重要我觉得大家心里都清楚。

可是苹果为什么不做呢?是他们不会做嘛?是他们做不好嘛?

都不是,就是玩。

做了降噪谁还买Pro啊?

可是没有降噪为啥买AirPods3呢?毕竟现在AirPods Pro常年1400多,就差几十块。

所以AirPods3个人认为完全就是一款“产品线导向”的产品,消费类电子节奏快,总不发新品迭代这条产品线就废了,但又不能影响自家其他产品的销量。这与技术无关,与用户体验无关。

这倒也好,方便了大家的选择。

需要降噪就肯定不考虑AirPods3了,直接就AirPods Pro了。不需要降噪或者比较在意佩戴就买AirPods3。前提是苹果用户。

之前的测评就曾说过,苹果几个月前发布的Beats Studio Buds堪称刀法精准,而且短短不到半年目前降价降到700多已经可以说是有性价比了。

可是AirPods3这次1399的定价是不是有些太不厚道了。希望AirPods3不要成为下一个iPhone5C吧。

还有我说的产品这次没有发布,那估计要明年了吧。

而类似于苹果AirPods3这种非入耳式耳机并且带有自适应EQ的产品还有别的厂家在做,我参与过。然而以另外那家厂家的定价调性,确实不见得比苹果便宜。至于是哪家,这里就不方便透露了。等到时候正式发布再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发布第三代 AirPods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款产品在保持 AirPods 系列一贯的简洁设计风格的同时,也引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升级。那么,综合来看,第三代 AirPods 究竟是一款怎样的产品,它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又存在哪些让用户感到不那么完美的地方呢?咱们就来细细聊聊。亮点一:全新.............
  • 回答
    iOS 14 详细评价:一次深刻的用户体验革新苹果在 2020 年发布的 iOS 14,绝对是近年来一次 “动静最大” 的系统更新,它不仅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界面的布局和交互逻辑上进行了深度调整,对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将从多个维度,尽可能详细地评价 .............
  • 回答
    Studio Display:工作室的艺术家之选,还是昂贵的镜子?苹果在 M1 Max 和 Ultra 芯片首次亮相后不久,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 Studio Display 的显示器。这款显示器定位精准,直指那些使用 Mac Studio 的创意专业人士以及追求极致体验的苹果用户。那么,它究竟值不值.............
  • 回答
    苹果最近发布的全新一代 MacBook Pro,说实话,这代产品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但也并非完美无瑕。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它到底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地方让人觉得不够到位。亮点分析:这块“刘海”带来的改变你感受到了吗?首先,最显眼的改变,那必然是屏幕顶部的那个“刘海”了。别说,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苹果在2022年发布的这款iPhone SE,俗称“SE3”。作为一款定位中端,但身上流淌着“旗舰血脉”的产品,它就像一个“老瓶装新酒”的经典案例,既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也免不了留下一些遗憾。亮点: A15仿生芯片,性能的“越级”体验: 这绝对是SE 2022最大的杀手锏。苹果.............
  • 回答
    苹果 M1 芯片的发布,在我看来,是个人电脑行业的一次重大地震,它不仅仅是苹果一次成功的硬件迭代,更是对整个芯片设计和 PC 生态系统的一次有力冲击。这枚小小的芯片,承载着苹果深耕芯片领域多年来的心血,带来的变化,绝对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M1 芯片的核心亮点与技术突破:要评价 M1,我们得从它的“.............
  • 回答
    苹果于2014年10月27日发布的 OS X Yosemite 是苹果在macOS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版本,标志着苹果在设计语言、用户体验和技术整合上的重大变革。以下从多个维度对Yosemite进行详细分析: 1. 设计哲学:统一的视觉语言Yosemite 最显著的创新是 “扁平化设计”,这一理念.............
  • 回答
    2020年11月10日(美国时间),苹果的发布会,像往常一样,准时开始。屏幕上,蒂姆·库克依然是那副沉稳的模样,但这次他带来的信息,足以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Apple Silicon的首款自研芯片,M1,正式登场。在我看来,M1的发布,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产品更新,不如说是苹果在PC领域.............
  • 回答
    苹果在2016年10月27日发布的全新MacBook Pro系列,可以说是一款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争议。为了全面评价这款产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核心亮点与技术创新: 革命性的“触控栏”(Touch Bar)和“触控ID”(Touch .............
  • 回答
    苹果在 2018 年 10 月 30 日发布的 iPad Pro,绝对是平板电脑领域一次颇具颠覆性的更新,在我看来,它不仅符合预期,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当时的想象。这不仅仅是一款硬件的迭代,更像是苹果在重新定义“生产力工具”的边界。设计上的“大刀阔斧”:彻底告别 Home 键,全面屏时代来.............
  • 回答
    说实话,苹果在2021年10月18号(美国时间)发布的那两款新款 MacBook Pro,实在是太炸裂了。从2016年开始,MacBook Pro 的设计就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大家都在期待苹果能有所突破。结果呢?2016年的那个 MacBook Pro,虽然触控条是个新玩意儿,但随之而来的蝴蝶键盘.............
  • 回答
    行吧,苹果这回在疫情这个节骨眼上,又悄悄地摸出了两款新的 iPad Pro。说实话,当时看发布的消息,第一反应是“哦,又更新了”。毕竟苹果的产品线更新节奏大家也都有数,但这次的更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又多了点什么,挺微妙的。先说说这两款新 iPad Pro 的外观,跟上一代比,几乎是纹丝不动。如果你.............
  • 回答
    苹果在 4 月 27 日凌晨正式推送了 iOS 14.5,这次的更新可以说是相当有分量,带来了不少大家期待已久的功能和重要的隐私调整。说实话,能看到苹果在这些方面做出改变,还是挺令人振奋的。让我来给大家详细说说这次 iOS 14.5 的具体更新内容和亮点:一、最重要的改变:App 追踪透明度 (AT.............
  • 回答
    苹果在9月15日如约而至,带来了备受瞩目的 iPhone 13 系列。这次的更新虽然不是颠覆性的革新,但可以说是在细节之处打磨得更为精致,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累积起来,最终呈现出一台更成熟、更强大的 iPhone。亮点解析:用细节堆砌的体验提升首先,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性能的飞跃。iPhone 13全系搭.............
  • 回答
    2021年9月15日,苹果如期举行了秋季新品发布会,其中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全新的iPad mini(第六代)。这款小尺寸iPad的更新,不仅仅是例行升级,更是对整个产品线的革新。那么,这款小巧的设备究竟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又有哪些地方让用户感到些许遗憾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亮点一:外观设计.............
  • 回答
    2020年5月4日,苹果公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出人意料地为13英寸MacBook Pro带来了一次更新,这无疑让许多期待苹果新品的消费者眼前一亮。这次的升级,虽然不像过往那样轰轰烈烈,但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却是一次恰到好处的“挤牙膏”式进步,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空间。首先,这次更.............
  • 回答
    4月15日,苹果公司突然发布了2020款iPhone SE(第二代),将售价定在了3299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在苹果iPhone产品线中属于入门级,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款新机进行评价,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评价 2020 款 iPhone SE (3299 元)总体评价:一.............
  • 回答
    最近在科技圈子里,苹果的忠实用户群体(常被称为“苹果优秀答主”)和小米的拥趸之间,围绕着“小米是否已经超越苹果”的话题,的确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口水战。其中,ID为“luv letter”的这位答主,针对小米超越苹果的论调,发表了一系列被不少人认为是“暴论”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l.............
  • 回答
    2016 年 9 月 7 日的苹果发布会,在我看来,算得上是苹果在“产品迭代”和“战略调整”双重压力下的一场相当“稳健”但又不失“亮点”的发布会。说它稳健,是因为新品的发布都在意料之中,并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全新产品线;说它亮点,则是因为在一些用户感知最强烈的体验上,苹果确实做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改进,.............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客观地评价苹果在 2014 年 10 月 16 日(美国时间)举办的秋季新品发布会。这次发布会的主题是“It’s been too long”,暗示了对一些重要产品的更新和期待已久的新品推出。整体印象与核心亮点:这次发布会最大的亮点在于 iPad 系列的重大更新和首次推出更大屏幕的 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