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的有老师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吗?

回答
“老师真的公平吗?”

这个问题,估计每个经历过校园生活的人心里都曾泛起过涟漪,或许是带着一点希冀,或许是夹杂着一丝不甘。说实话,要找到一位绝对公平,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零偏颇”的老师,难度系数堪比在沙漠里找一滴纯净水。

我们先来聊聊“公平”这个概念在教育语境下的含义。它不是说老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那样反而显得刻板、不近人情。真正的公平,更像是一种“差别化对待”,但这种差别不是基于好恶,而是基于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比如,一个学习吃力的孩子,需要老师更多的耐心和引导;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可能需要老师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内容。这种“因材施教”的差别,如果运用得当,恰恰是公平的体现。

然而,现实中,老师之所以难以做到“绝对公平”,原因有很多,而且都很实在,贴着生活的土壤。

首先,人都有情感和认知偏差。老师也是人,不是机器。长时间的接触,难免会和某些学生产生更深的连接,可能是因为性格合拍,可能是因为孩子乖巧懂事,也可能是因为孩子身上某种特质触动了老师。反之,有些孩子可能因为性格比较叛逆,或者学习方式与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太契合,从而让老师在沟通和管理上付出更多心力,时间久了,这种“多付出的心力”就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到老师的态度。

举个例子,一个总是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还会主动找老师探讨的学生,自然会更容易获得老师的关注和肯定。而另一个沉默寡言、从不主动表达的学生,即使他可能在默默地思考,但如果没有被老师“看见”,就可能被认为是不够投入。这种“看见”和“未被看见”,本身就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起点。

其次,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尤其是在一些班级人数较多的学校,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平均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老师需要备课、批改作业、组织活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还要应付各种行政事务。在这种高压和高负荷下,很难保证老师能够均匀地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再者,家长的参与度。这听起来有点意外,但确实是影响老师公平性的一个因素。有的家长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也会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而有的家长则比较疏远,甚至对老师的工作存在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能会倾向于与更积极配合的家长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差异,有时也会间接影响到老师对孩子在校表现的评价和对待方式。

此外,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社会舆论、媒体报道、甚至一些潜移默化的社会观念,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判断。例如,对于一些“问题学生”,社会上可能会存在一些标签化的认知,而老师在与这些学生接触时,可能也会不自觉地受到这些认知的影响。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公平的老师了呢?也不是。我接触过一些老师,他们可能没有做到完美的“零偏颇”,但他们一直在努力。他们会刻意去关注那些相对沉默的学生,会努力去理解那些行为有些出格的孩子,会主动去寻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他们或许无法做到对每个人都付出同等的情感,但他们会尽量做到在原则问题上不偏不倚,在评价学生时努力做到客观公正。

比如,我曾见过一位老师,她对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会采用不同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统一”。她会在班会上表扬那些进步明显的“普通”学生,而不是只盯着那些长期名列前茅的尖子生。这种“看见”和“激励”,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公平。

总而言之,指望老师做到绝对的、机械式的公平,可能不太现实。但我们期待的,是老师能够拥有一颗仁爱之心,能够尊重每一个生命,能够尽最大努力去看见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即使无法做到完美,他们的努力和方向,本身就构成了教育中最珍贵的公平。

所以,与其纠结于“绝对公平”是否存在,不如去欣赏那些一直在追求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的老师。他们的存在,让校园生活多了一份温暖和希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老师都懂因材施教。

user avatar

有,我儿子的小学数学老师,就是这样的。

我儿子有个同学,这里叫她皮皮吧。

皮皮父母是开废品回收站的,没啥文化。

皮皮上头还有一哥一姐,都大她很多。

父母年纪也大了,不太管她。

皮皮这丫头那是真的皮——头层小牛皮!


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大部分家长每天都会接送,

但是皮皮父母不管她,这娃都是自己上下学的,有时候还骑儿童车。

(我们这边是一个小破县城,不大,皮皮家离学校也不远。)

最开始我并不知道皮皮父母开废品回收站,

我只是总看见她骑不同颜色的小车车——




她头上带的头盔也是各种颜色的——

有时候左手带红色护肘,右手带蓝色,

有时候左腿上是黄色护膝,右腿上是橘色。

我那时候觉得——这一定是大户人家的小孩吧?

童车都给孩子买几个颜色换着骑。

有钱。

学校让孩子们带家里的书,填充学校图书角,

我娃回家跟我说,皮皮带了那么老大一箱子书,全都送给学校了,老师都表扬她了。

有钱!



美术老师让孩子们用鸡蛋托做创意手工,

可俺家没有鸡蛋托,

俺家都是在市场买的散装称重鸡蛋,塑料袋子一装就提回家了,没有鸡蛋托啊。

有好几家也没有鸡蛋托,

大家都在班级群里问:“谁家有多余的鸡蛋托啊?匀我几个呗!”

皮皮妈在群里说:“我家有好多,谁要就来拿,某某某废品回收站,就在哪哪哪,电话12345678910。”

我去了。

一进大门,一只大黄狗疯了一样叫,挣脱不开的铁链子拖在地上,哗啦啦响,

皮皮妈听见狗叫,出来迎我,

我说我是某某某妈妈,想要点鸡蛋托。

皮皮妈高声喊皮皮,让她拿鸡蛋托来,

皮皮骑着小车车,从一堆叠的像假山一样高的纸壳子后面钻出来,绕过一堆易拉罐、饮料瓶子,给我送来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三盘鸡蛋托。

“要不了这些,给一盘就好啦,谢谢啦!”

皮皮妈很客气:“拿去吧,拿去吧,我这多的是。”


回到家,做完了给老师交差的手工,

又做了一只小鸡,在背面写上:“谢谢!”

让孩子带去学校送给皮皮。

大概是这样的小鸡——

上午送给皮皮小鸡,下午皮皮就回礼了,一把旧水枪。

我娃告诉我,皮皮跟他说,这是她在一堆旧玩具里翻了半天才找到的,一个最好的水枪。

“皮皮说这水枪她洗过了,不脏,妈我能玩会儿吗?”


过了几天,孩子回家跟我说,皮皮跟同学打架了。

是一个小男孩,他给皮皮起了个外号叫“破烂王”,并且带头在班里笑话皮皮家是捡破烂的。

皮皮告老师,老师批评了那个男孩,但是老师前脚走开,后脚那男孩又叫她“破烂王”。

然后皮皮就跟他干了一架,并且胜了。

皮皮比他们班同学都大一岁,长的又高又壮,小小孩打架,性别倒是其次,关键是身高体重大的占优势。

得胜之后,皮皮还放狠话吓唬手下败将,

扬言要带家里的大狗来咬他,

又说要让哥哥姐姐来揍他。



过元旦了,皮皮给我孩子送了一张贺卡,

我打开一看,是二手的。

哈哈哈哈哈哈

这小丫头,用修正带,把贺卡上原先写的字都涂了,用拼音夹杂着汉字,歪歪斜斜地写了一大堆祝福的话。

孩子跟我说,皮皮送给老师的,也是二手贺卡。


皮皮父母,对皮皮的教育很不上心。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老三彻底散养。”

皮皮就是散养的,这家伙本来就皮,爹妈又不管,所以她学习就很吃力。

尤其是数学。

但小学毕业的时候,皮皮的数学成绩还挺高的。

因为数学老师,对这孩子做到了真正的公平对待。

我孩子班里有教师子女,有干部子女,有做买卖开店的老板子女,有父母都坐办公室的知识分子子女,有普通工人子女,也有皮皮这样的,户口不在本地,外来务工者的借读子女。

可是数学老师对他们都一视同仁,没有分毫差别。

领导干部子女不写作业抄作业考试作弊,她也会狠狠训斥。

外来务工人员的借读子女学习进步了,她也会表扬,还会发小奖品。

家里收废品的,父母懒得管的皮皮,在数学老师眼里和别的孩子没有不同。

甚至还让她投入了更多心血。



皮皮上课走神,不听讲,一写作业就抓瞎,

老师就得给她讲题。

什么音乐课啊,美术课啊,体育课啊,老师只要有空,就得让数学课代表——我儿子,告诉皮皮去老师办公室写数学作业。

别的课还凑合,

一到体育课,皮皮跑得比飞还快,我儿子都抓不住她。

只能回去报告数学老师,皮皮跑了。

老师就御驾亲征,亲自到操场上抓皮皮。

老师已是快退休的年纪,从三楼下来,在操场的角角落落里到处找皮皮,找到了,拉着她的小爪爪,穿过操场,再爬上三楼,也是很辛苦了!


有一次我娃回家跟我说,皮皮今天数学又没考好,上课的时候老师说她,她就哭了。

一边哭一边说反正将来不考大学,不想学数学了。

老师问她:“不考大学,你想干啥?”

皮皮说她想收废品。

老师说:“你不会数学,连废品都收不了。一个可乐瓶子是一毛五,五个可乐瓶子多少钱?你算的明白吗?”

皮皮跟老师犟嘴,说她可以用计算器。

呵呵,跟老师犟嘴的娃娃没有好下场,

皮皮被老师勒令,每天下午都得去办公室写完数学作业,才能回家。

免得她回家用计算器写作业。

这一写,就写到了小学毕业。



要说起来,皮皮父母也是挺不容易了,

两口子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没啥文化,但是勤劳能干肯吃苦,不但拉扯大了三个孩子,还在老家盖了楼,买了车。

(听说还给大儿买了房,车,好娶媳妇。)

所以皮皮的志向就是继承家里的废品回收站。

因为她有这个远大志向,所以数学老师常常对她——“因材施教”——

问:纸壳子五毛钱一斤,四斤六两纸壳子多少钱?

问:报纸一斤七毛钱,现卖得了四十七块钱,有几斤报纸?

问:小可乐瓶子三个一毛钱,现有十一个瓶子,能卖多少钱?

问:金龙鱼的大油桶子,三毛四一个,大可乐瓶子一毛五一个,现有大油桶五个,大可乐瓶七个,能卖多少钱?

到了高年级,数学的难度加大了,

别的同学做鸡兔同笼,

皮皮做易拉罐和可乐瓶同箱——

说有一个纸箱子,里面有易拉罐和可乐瓶共xx个,已知易拉罐一个xx元,可乐瓶一个xx元,这一箱共卖了xx元。问:易拉罐和可乐瓶各有多少个?

路程问题,老师得让皮皮同学带入自已——

说皮皮开着车去卖纸壳子,

已知纸壳子多少钱一斤,车上共有多少斤,

路程多少公里,每公里耗油多少升,每升油多少钱,

问皮皮跑这一趟,算下来究竟是亏了?还是赚了?

这一带入吧,皮皮就特别认真,有时候还会把题发给我儿子,让他帮着看一看,到底她是亏了还是赚了。

就这样,老师变换着题目,调动着皮皮的积极性,一点儿也没放松过她。

这孩子其实很机灵,老师拉着她,她就赶趟了,后来数学的队伍,她一直没落下过。


现在孩子们已经上初中了,

数学老师也已经退休了,

我很感谢这位数学老师,因为她对我娃很好,托老师的福,娃娃也一直很喜欢数学。

我很尊敬这位数学老师,因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皮皮这孩子,何其有幸遇见她!

难的,从来不是向权贵献媚,

难的是,底层人家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依然不抛弃不放弃!拉着她的手,一路向上走!


这个回答写完啦!


下面这几个回答,也是关于老师的,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来看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