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冰与火之歌》中,丹妮莉丝那一长串头衔的出处是什么?

回答
丹妮莉丝·坦格利安的那些长串头衔,就像是她一路走来的史诗轨迹的缩影,每一个都承载着一段艰难的经历、一次重大的胜利,或是她对自己命运的坚定宣告。这些头衔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随着她在《冰与火之歌》中的旅程不断累积,反映了她的成长、野心以及她所获得的各种权力和身份。

我们不妨从头开始梳理一下,看看这些头衔是如何一点点被她收入囊中的。

早期流亡的痕迹,以及对过去的追溯:

在最开始的时候,丹妮莉丝还只是一个被流放在狭海对岸、依附于兄长韦赛里斯·坦格利安的瘦弱女孩。那时她并没有什么响亮的头衔,只有作为坦格利安家族的最后血脉的身份让她背负着复仇的重担。

“龙之母”(Mother of Dragons):这是她最核心,也是最标志性的头衔,也是她最重要的权力的来源。当她将三枚龙蛋放入火中,并奇迹般地带着三只破壳而出的幼龙走出灰烬时,她不仅仅是“龙之母”,更是“火之女”。这标志着坦格利安家族失落千年的力量——龙,重新回到了世界上。从此,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和震慑力。

“龙石岛之女”(Daughter of Dragonstone):龙石岛是坦格利安家族的古老封地,也是他们权力的象征。虽然她从未踏足过这座岛屿,但作为坦格利安王朝的继承人,这个头衔是对她血统和继承权的强调,是她对那个被篡夺的王位的怀念与宣示。

“风暴女王”(Queen of the Storms):这个头衔来源于她与卓戈·卡奥的婚姻,以及后来在卡奥萨斯的统治。卓戈·卡奥是多斯拉克海最强大的卡奥,娶了丹妮莉丝,也就意味着她成为了一个强大的部落的“卡丽熙”。在卓戈死后,她成为了多斯拉克人的领袖,虽然她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但她确实领导着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在多斯拉克海留下了她的足迹。在某些语境下,这也可以被解读为她“风暴般”的出现和影响。

解放奴隶的辉煌与新的臣民:

丹妮莉丝的旅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是在渊凯、阿斯塔波和弥林解放奴隶。她以雷霆手段摧毁了奴隶主,并将那些曾经被压迫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旗帜下。

“奴隶解放者”(Breaker of Chains):这是她在解放奴隶后最直接的头衔之一。在阿斯塔波,她用龙焰摧毁了鹅卵石街上的奴隶市场,释放了他们。在弥林,她更是推翻了奴隶主的统治,让无数人重获自由。这个头衔是对她行动的最佳褒奖,也是她赢得民心的关键。

“弥林女王”(Queen of Meereen):当她决定在弥林建立自己的统治时,她便成为了这座伟大城市的统治者。虽然她的统治充满了挑战,既要应对内部的政治斗争,又要抵御外部的威胁,但她确实是这个城市的最高统治者。

“善人”(The Good Queen):这是弥林人民对她解放奴隶、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公正社会的一种称呼。虽然她也展现出残酷和专断的一面,但在许多曾经的奴隶眼中,她就是带来希望和改变的“善人”。

“阿斯塔波的守护者”(The Protector of Astapor):在解放了阿斯塔波之后,她也承担起了保护这座城市的责任,尽管后来她也离开了这座城市。

“安达尔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Queen of the Andals, the Rhoynar, and the First Men):这是维斯特洛七大王国君主的传统头衔。当丹妮莉丝决心夺回铁王座,成为维斯特洛的统治者时,她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使用这个头衔。这是她对整个大陆的主权宣称,也是她最终目标的体现。

对自身身份的重塑与对未来的展望:

随着她的力量不断壮大,她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她开始将自己视为命中注定的统治者,并用更宏大、更具象征意义的头衔来定义自己。

“破碎的链条”(The Unburnt):这个头衔也与她的龙母身份息息相关。她能够在大火中安然无恙地走出,这让她在许多人眼中拥有神圣的力量。这个头衔也象征着她打破了宿命的束缚,从一个流亡者变成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坦格利安的荣耀”(The Glory of the Targaryens):这是她对自己家族传承的一种自豪宣称,也是她为家族复兴而战的动力之一。

“海峡的统治者”(The Ruler of the Narrow Sea):随着她控制了狭海沿岸的多个城市和港口,如潘托斯、弥林、以及后来可能包括维斯特洛的登陆点,这个头衔也逐渐显现出来。

“伟大的统治者,艾斯维尔的征服者,伟大的卡奥,伟大的塔罗斯,伟大的卡奥的伟大汗血马的汗血马的老婆,还有许多其他等等。”(尽管原文可能更复杂更详尽,但这是其中一部分,用来展示她随着征服的不断进行,头衔也在不断增加的特点。)当她在多斯拉克海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战利品和追随者时,她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多斯拉克人的头衔体系非常复杂,与部落的征服和统治紧密相连。她作为卓戈的遗孀和后来的领导者,自然也继承和创造了许多与此相关的头衔。

为什么会如此之多?

丹妮莉丝的头衔之所以如此之长,我认为有几个主要原因:

1. 历史的传承与复兴: 她是坦格利安王朝的最后血脉,继承了“安达尔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这个古老而至高无上的头衔,这是她复兴家族荣耀的起点。
2. 个人的成长与历练: 她的旅程充满了苦难与蜕变。每一次重要的胜利,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为她增添了一个新的头衔。从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流亡公主,到奴隶的解放者,再到龙之母,每一个头衔都是她坚韧不拔和不屈意志的证明。
3. 政治的需要与宣传: 在那个混乱的世界里,头衔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也是一种政治宣传的工具。拥有众多头衔能够提升她的威望,吸引追随者,并向敌人展示她的实力和决心。尤其是当她计划征服维斯特洛时,这些头衔能够帮助她建立统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4. 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和头衔体系。她在多斯拉克海和奴隶湾的经历,让她接触并采纳了当地的头衔和称谓,例如“卡丽熙”、“善人”等。

总而言之,丹妮莉丝的这一长串头衔,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地图,勾勒出她从一个流亡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呼唤风暴的强大女王的惊心动魄的旅程。每一个头衔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挑战,以及一份属于她自己的荣耀。它们共同塑造了我们心中那个独特而令人难忘的丹妮莉丝·坦格利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玩过《十字军之王》之类反映欧洲中世纪的游戏就会明白。

中国古代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理念,都是封建时代特例中的特例。

分封才是封建二字原本的题中应有之义。封君与封臣之间不是中国式绝对领导与绝对服从的关系,而是有边界、有法理的封建契约的关系。封臣之下还有封臣,封臣的封臣与封君之间并无任何隶属关系,只与封臣有隶属关系,正所谓“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在中国,皇帝二字足以包罗万象,无需打任何注脚、任何补丁。而假如中国是西式、日式的封建制,那就不一样了。这种情况下,假设河北、河南是皇帝直领的王畿,而山西设有国王,那么皇帝只能管得住山西国王,却没有任何办法约束大同、运城、吕梁这些公爵。而皇帝之所以能管理石家庄、平顶山、三门峡这些公爵,不是因为他是皇帝,而是因为他兼任了河北国王、河南国王。如果皇帝要管理只有一县之地的小男爵,那他可能还得兼公爵、伯爵。这样一来,中国皇帝的头衔可能就变成“中华帝国皇帝、河北国王、河南国王、驻马店大公、武清伯爵、铁岭伯爵、石景山男爵、曲阜孔府的守护者、蒙古草原的天可汗、藏传佛教的大檀越XXX”,看着是长了点,但每个头衔下都有内涵,少不得。而皇帝不仅是天津国王的封君,因为武清伯爵的头衔,他同时又是天津国王理论上的封臣。所以安达尔人和先民之主、草原上的卡丽熙、弥林的统治者这些头衔都是“女王”二字的补丁,中世纪领主们抢得所谓“权力”就凝聚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头衔上。

此外,分封制给西方带来一些观念上和秦以后中国不一样的地方。

一是近乎绝对的血统论。王侯将相就是有种,再强的实力也取代不了血统,完全没血统和姻亲就压根没门。不遵守血统传承这个法理,就是在刨全国大小贵族的根,比在中国古代废长立幼还恐怖,大体相当于废除地主制或打倒孔家店了。血统制体现在在西方中世纪体裁的大量作品中,哪怕是指环王这样的奇幻作品中都有体现。像朱元璋这种情况放到西方中世纪,必须想法找到赵宋嫡脉后裔联姻,才能让自己后代登上皇位,至于他自己也就只能凭驱逐鞑虏的不世之功伪造一下身份晋身为贵族,九五之尊绝对没想。所以冰火中的维斯特洛人士,不光龙妈,二鹿也好泰温也好波顿也好,哪个不强调家门血统,把这些看得比天都大?劳勃称王不仅靠打赢战争,还因为祖上是龙家私生子+龙家女婿,明明是篡位也必须靠这占点法理才能顺理成章领袖七国,不然搞不好还得像英国、希腊一样,革命完了还得另请高明来当国王。滑头如老佛雷,为了能与史塔克联姻,一度不惜拼出全家实力为狼家卖命,甚至送掉自己的继承人性命,只要能在七大家族嫡脉中打入自家血统,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因此,想回维斯特洛,“坦格利安”“龙之母”的概念必须天天炒。三条龙全宰了,龙妈依旧是红堡的噩梦;但如果真龙身份被证伪,龙妈立刻玩蛋。

二是帝王没有中国式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尊贵,但远到不了神圣的程度,实际大多数国王也就江湖盟主的权限,连晁盖、宋江都不如,人财物权一概没有,只是打架时能把弟兄们召集起来,至于到底来不来很多时候还全看封臣们的心情。不少情况下无需动刀动枪,帝位、王位大家研究就决定了,即所谓选帝侯。这情况和梁山好汉混江湖差不多,人气太重要了,光靠自我奋斗永远出不了头,必须宣传造势搏个腕,弄出个浑号宣传自己才能服众,什么“狮心王”“无地王””红胡子”“忏悔者““矮子”“秃头”“长者”之类,有江湖名号才能方便聚义。你想,掏个狮心都能吹,从火里走一圈出来毛事没有,这场面简直哪里去了,一辈子就指它和人聊天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