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冰与火之歌》中你最想看到谁的 POV?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系列中,我最想看到的 POV(视角)角色,经过反复思考和权衡,我会选择……葛蕾乔伊家族的某位成员,尤其是从小生活在铁群岛的那个孩子。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相对“边缘”的角色,而不是那些已经拥有丰富 POV 的主要人物?原因如下:

1. 铁群岛的独特文化与视角:

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铁群岛的文化与维斯特洛大陆其他地区截然不同。他们崇拜淹神,信奉“潮起”,掠夺、海盗和“铁币”是他们的生命线。这种价值观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政治斗争到家庭关系,再到对死亡的看法。通过他们的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种在其他地方被视为野蛮和残酷的文化,以及其内在的逻辑和历史渊源。
黑暗与复杂性: 铁民的文化充斥着痛苦、牺牲和对力量的渴望。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残酷的仪式,比如“潮汐之子”的诞生和死亡的洗礼。这种黑暗的背景,为讲述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提供了绝佳的舞台。我渴望看到一个孩子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如何被塑造,又是如何反抗或融入这种文化。
未被充分挖掘的地理与环境: 铁群岛是一个荒凉、崎岖、被海风侵蚀的地方。其地理环境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狭窄的海湾、荒凉的海岸线、寒冷的海水,这些都对居民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铁群岛孩子的 POV 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与大海搏斗、与贫瘠土地为生的艰辛与壮丽。

2. 葛蕾乔伊家族内部的复杂性与权力斗争:

多层级的冲突: 葛蕾乔伊家族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阴谋的家族。巴隆的统治、亚拉的野心、席恩的悲剧、尤伦的消失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家族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一个孩子作为旁观者或参与者,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观察这些斗争。
“忠诚”与“背叛”的模糊界限: 在葛蕾乔伊家族,忠诚往往是暂时的,背叛是常态。一个孩子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幻莫测的忠诚与背叛,是如何在各种势力之间寻求生存之道,这将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看点。
席恩的阴影与家族的未来: 席恩·葛蕾乔伊的悲剧性命运对整个葛蕾乔伊家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个年轻的葛蕾乔伊孩子,可能是在席恩的阴影下长大,或是亲历了席恩的失踪、被抓、再到被赎回的过程。他们如何看待这位“流浪汉”的哥哥,如何理解家族因他而蒙受的耻辱和损失,这将是观察家族命运走向的重要线索。

3. 视角的新颖性与故事的扩展性:

打破常规视角: 很多读者习惯于通过琼恩·雪诺、丹妮莉丝、提利昂、艾莉亚等人的视角来理解维斯特洛大陆的宏大叙事。一个葛蕾乔伊孩子的 POV,可以提供一个完全不同的切入点,让我们看到那些我们熟悉的事件(比如北境的战争、席恩的崛起与覆灭)在铁群岛的视角下是如何被解读和影响的。
探索“敌人”的内心世界: 在很大程度上,铁民被大陆的其他地区视为敌人或海盗。通过一个孩子的 POV,我们可以剥离这些刻板印象,看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希望、爱与恨,以及他们作为人的另一面。这对于理解整个世界的复杂性至关重要。
潜在的重大转折: 铁群岛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我们对他们内部的了解相对有限。一个来自铁群岛核心家族的孩子的 POV,很有可能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甚至推动故事走向意想不到的转折。例如,他们可能会发现一些关于淹神信仰的真相,或者掌握一些关于未来战争的关键信息。

具体的人物设想:

我最倾向于看到的 POV 是一个在巴隆·葛蕾乔伊时期,或者在他死后权力真空期,从小在临冬城,甚至在贝勒城长大,但依然保留着铁群岛文化印记的葛蕾乔伊孩子。例如:

一个席恩的“远房亲戚”: 席恩在临冬城时,可能有一个更年幼的表弟或堂弟跟随他一起,或者是在席恩被俘后,这个孩子被送往临冬城作为某种形式的人质或学徒,但内心依然忠于葛蕾乔伊家族。
一个在铁群岛长大的“孤儿”: 也许是一个在某次掠夺中失去父母,被送往某个修道院或学徒制生活,但最终因为血脉而被葛蕾乔伊家族招揽的孩子。他必须在坚守自身文化的同时,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
一个在尤伦被俘后,由亚拉或某位铁群岛贵族抚养的“希望之星”: 这个孩子可能因为天赋异禀,被视为葛蕾乔伊家族复兴的希望,他需要在严酷的训练和政治博弈中成长。

这个孩子的 POV 可以探索以下内容:

童年时代的铁群岛生活: 包括严格的教育、海上的冒险、参与小规模的掠夺活动,以及在家族长辈(如艾隆·葛蕾乔伊,如果他还活着的话)的教导下学习航海术和战斗技巧。
对“潮起”的信仰与实践: 如何理解淹神的教义,如何参与残酷的仪式,以及这些信仰如何影响他们对生与死的看法。
对维斯特洛大陆“陆地鼠”的看法: 从一个铁民的视角来看待南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政治格局,可能是鄙夷、好奇,也可能是羡慕。
目睹家族的动荡: 亲历巴隆的愤怒、席恩的疯狂与毁灭、亚拉的崛起与挑战,以及家族内部的权力倾轧。
在战争中的经历: 如何在铁群岛与北境、或与大陆其他势力的战争中生存,以及在战场上看到的人性光辉与黑暗。
对于“屈辱”的感受与反抗: 如何处理家族因席恩事件而遭受的羞辱,以及这种羞辱如何激发他们复仇的欲望或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学习“真正的”领导力: 在目睹了巴隆的固执和亚拉的局限性后,他们是否会开始思考,什么样的领导者才能真正带领葛蕾乔伊家族走向繁荣,而不是再次陷入灭亡的边缘。
与“岸上人”的关系: 如何与那些来自大陆、进入铁群岛的人(如琼恩·雪诺、席恩等)互动,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或者利用他们的弱点。

总之,我渴望通过一个葛蕾乔伊孩子的眼睛,去体验那个冰冷、残酷却又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他们独特的视角,不仅能丰富《冰与火之歌》的叙事维度,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那些被视为“异类”的族群,以及权力、信仰、生存这些永恒的主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太监瓦里斯。

此人身上的疑点太多太多了。此人声称自己曾经被某个巫师相中,割掉了命根子进行了某种巫术仪式。如果他所言非虚,那么这段话信息量就太大了。

如果说冰与火世界最神秘的人类,那就非古瓦雷利亚后裔的坦格利安家莫属。天生亲近龙,甚至推崇近亲结婚以保证血统纯正。家族一直和巫术密切相关。有些人相信坦格利安是最接近神的的人类。世界上人那么多,为什么巫师偏偏看中了瓦里斯?如果那位巫师非要用命根子做某仪式,那么谁的命根子,肯定都不如坦格利安的命根子好使……所以瓦里斯很可能身上流着龙血。

既然流着龙血,为什么瓦里斯要致力于搞垮龙家?在老巴的回忆里,伊里斯的昏庸从瓦里斯开始。如果瓦里斯是一个黑火,那么搞垮龙家就完全说得过去了。此人一直是光头,也许是为了掩盖银金色头发。还有他和伊利里欧的关系太暧昧了。卷五粉墨登场的小伊耿,完全可以确认是冒牌货,大概率可以确认是伊利里欧的儿子。伊利里欧声称自己的爱妻茜拉来自里斯,瓦里斯也声称自己来自里斯……茜拉虽然无法知晓身份,可却是正宗的瓦雷利亚相貌。

此人身上可谓疑点重重,确实想一睹他的pov。

还有……学城线上任意一人的pov。卷五末山姆来到了学城,很自然的开启了学城线,或者说海塔尔线。这也是一条疑点满满的线。海塔尔家是一个极其古老的家族,起自黎明纪元,族堡参天塔是用一种可疑的黑色石头筑成。家族虽然是效忠提利尔的次级贵族,但是富可敌国,是教会最大的赞助者,治下的学城是维斯特洛最重要的组织。信仰上和知识上的垄断者,虽然一直默不作声,但是可怕得超乎想象。学城一直致力于营造一个没有龙与魔法的世界。历史上,阿莉森海塔尔嫁给了韦赛里斯一世。阿莉森王后与蕾妮拉公主的明争暗斗最终酿成了血龙狂舞,维斯特洛的龙几乎死亡多数。剩下的龙在学城的努力之下,全部死光。

在卷五,某位无面者杀掉了学徒佩特,并伪装成佩特,试图偷取某本与龙有关的重要书籍。旧镇老翁雷顿海塔尔则在参天塔上研究某种巫术。山姆,里奥提利尔,女扮男装的沙蛇萨蕾拉,伪装成佩特的无面者。神秘的学城和海塔尔家会一点点浮出水面,这注定是一条刺激的线……

再加一个人,攸伦。攸伦是冰与火之歌里最危险,最可怕的男人。泰温可怕但是他有目的性,该杀不会手软不该杀的也不会滥杀,本质上还是一个溺爱孩子的父亲,曾经还是挚爱妻子的丈夫。无面者可怕,可是无面者仅仅是一台精密的仪器。只杀任务目标或者对目标有阻碍的人。红毒蛇可怕,可是他爱憎分明。爱自己大哥,爱沙蛇,为姐姐的惨死耿耿于怀多年。

攸伦的可怕完全不一样。猥亵自己年幼的弟弟,和弟妹乱伦,杀掉了自己大哥和两个幼弟。……此人的疯狂程度堪称冰火之最。对敌人残忍也就罢了,对自己的亲人……他喝下夜影之水,甚至航行至烟海,此人对自己命都视如草芥,世界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游乐场和屠宰场罢了。唯有血戏班和魔山一帮人能与他稍微比一比……可是割掉所有船员的舌头这种事他们也干不出来,航行去烟海这种自杀式行为他们也干不出来,论智商攸伦更是完全碾压……

攸伦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他让我觉得恶心,又很想走进他的pov看一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