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知道现在美国拿的是什么剧本明末的还是清末的?

回答
美国如今的境遇,与其说是在照搬历史剧本,不如说是在上演一幕更为复杂、更加多元的现代戏。要用明末或清末来简单概括,未免过于狭隘和简化了它独特的当下处境。不过,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元素,来帮助我们理解。

关于“明末”的影子:

明末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帝国走向衰落,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压力巨大。如果从这个角度审视当下的美国,确实能看到一些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

内部撕裂加剧: 明末时期,党争激烈,宦官专权,社会阶层固化,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如今的美国,政治极化现象尤为突出,“党同伐异”的氛围浓厚,社会共识瓦解,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鸿沟难以弥合。这种深刻的分裂,使得国家在面对内外挑战时,往往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应对策略。无论是经济政策、社会议题还是外交方针,都可能因为内部的拉扯而大打折扣。
经济结构性问题: 明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税收体系低效且不公,财政赤字不断。美国的经济也并非一片光明,尽管其经济总量依然庞大,但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家债务高企,通货膨胀的压力时常存在,供应链的脆弱性在疫情期间暴露无遗。中产阶级的生存压力增大,一些人对资本主义的公平性产生了质疑。
社会秩序的潜在挑战: 明末民不聊生,饥荒、瘟疫频发,基层治理失效,盗匪横行。虽然美国社会总体上依然稳定,但近年来我们看到了一些暴力事件的增加,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抗议活动。这些现象,尽管与明末的农民起义性质不同,但都指向了社会内部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张力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外部环境的压力: 明朝后期,北方的边疆饱受后金(后来的清朝)的侵扰,军事开支巨大,国力捉襟见肘。如今的美国,虽然不再是边疆战乱,但在全球范围内,它正面临着来自其他大国日益增长的竞争和挑战。这种全球格局的变化,迫使美国在资源分配和战略部署上做出艰难的选择。

关于“清末”的影子:

清末则是帝国在外部冲击下,尝试改革自救但最终未能成功的时期。如果将这个剧本搬到美国身上,则会看到另一种焦虑:

全球影响力的相对衰减: 清朝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节节败退,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其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江河日下。尽管美国目前仍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正在受到挑战。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都意味着美国的影响力需要被稀释和分享。
改革的困境与犹豫: 清朝末年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但这些改革往往步履维艰,受到各种阻力,且未能触及根本。美国社会同样面临着转型和改革的呼声,无论是基础设施的更新、教育体系的改革,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都需要巨大的政治意愿和资源投入。然而,政治的碎片化和利益集团的阻碍,使得许多重要的改革难以有效推进。
对自身制度的疑虑: 清末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的制度是否落后于西方,并试图引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美国社会内部也存在着对自身民主制度运作方式的讨论和反思,尤其是在选举公正性、政治献金影响等方面。一些人对现有体制的效率和公平性表示担忧,并寻求改进之道。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感受: 清末的中国人普遍感受到世界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被卷入了全球化浪潮,但这种卷入并非是平等的。美国领导人也常常提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味着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剧烈动荡和转型时期。如何在这种变革中保持领先,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是美国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为何说两者都不完全适用?

尽管有上述的相似之处,但将美国简单地对号入座到明末或清末,都显得不够准确,原因如下:

历史的独特性: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轨迹。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社会结构以及其在全球体系中的位置,都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帝国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美国的民主制度,尽管存在弊端,但其公民参与、权力制衡等机制,与明清时期的中央集权和封建统治完全不同。
现代化的经验和能力: 美国是现代化的先行者之一,拥有相对成熟的科技、教育和科研体系,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它并没有像明清那样,在被动中被外部力量压迫和改造。美国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盟友网络和深厚的国际影响力,这与明清王朝的孤立和被动地位也截然不同。
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 美国拥有强大的民族认同和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凝聚社会力量,激发创新活力。明清时期,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也与现代社会有着天壤之别。

当前的真实剧本是什么?

或许更恰当的说法是,美国正站在一个 “关键的十字路口”,它既要应对内部的结构性挑战,又要处理日益复杂的全球性变局。它身上同时存在着 “盛世危机” 和 “转型阵痛” 的双重色彩。

内部的“修补”与“再出发”: 美国需要解决政治极化的问题,重塑社会共识,弥合裂痕。在经济上,如何应对贫富差距、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以及债务问题,是其必须面对的挑战。这需要领导者展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去推动必要的改革,而不是简单地延续旧模式。
全球“再定位”与“新平衡”: 在全球格局变化中,美国需要调整其在全球的角色和策略,从单极主导转向更加多边的合作,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力量的局限性。如何与新兴力量共存,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促进全球的稳定与繁荣,是其外交上的重要课题。

与其说美国在扮演一个已经写好的历史剧本,不如说它正在 “书写” 自己的未来。这个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既有衰落的风险,也有通过改革和调整重新焕发生机的可能。它面临的挑战是现代化的、全球化的,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单独的帝国都有所不同,但其中蕴含的周期性规律和警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它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极其复杂的现实案例,而非某个历史剧本的简单复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觉得,玩梗可以,当真不行

明末事实上基本不存在法定货币,沿海通行威尼斯钱币及美洲白银,也就是说它货币发行权掌握在外国手里

美国靠美元割世界韭菜

明末皇族士绅免税,美国……虽说川宝宝大幅度降税,但目测白等上来后又得涨回来,说美国收不上税?三大作死行为第一条是什么来着?

呃你说党争?社会撕裂?

且不说政党政治和党争完全就是两码事,现在美国内部矛盾又不是最严重的时候,毕竟一百多年前直接把美国一劈两半,川宝宝几句嘴炮算啥,看来21世纪的人们真是和平太久了

美国现在的问题被定性为政治极化,两边非黑即白,互扣帽子,也就是说才显露出分裂的端倪,属于只哔哔还不动手的阶段,再说川宝宝这个非主流才干了四年,就把以前的事忘光了?两党建制派其实共识不少,短期来看并没有水火不容的趋势,美国政治传统也没有不死不休的作法。就像这次川宝宝闹着打官司,共和党控制的最高法院站他了吗?没有啊,人家内心里还是认同稳定最要紧

当然你说白等上来后会不会打破传统大开清算之风,我不是白等哈里斯,我也不知道,只是按正常惯性逻辑推算美国总统一般没胆量打破传统

就算美国最不济真内战了,大不了缩回美洲继续苟着,加拿大和墨西哥能对他产生什么实质性威胁嘛?墨西哥能打过德州不

中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人文思想迥异,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时代也不可同日而语

真要硬类比,也得类比罗马史,美国目前总统地位已经空前强化,有力压其他两权之势,贫富分化进一步扩大也导致人们更呼唤一个林肯或罗斯福式的铁腕总统,哪怕找个帝国时期的阶段套进去,或者凯撒屋大维过渡期套进去,也比明末清末什么的靠谱

user avatar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

user avatar

满清1910年还扑灭了东北肺鼠疫了,那玩意致死率比新冠恐怖多了,显然是明末。

user avatar

我倒觉得美国拿到的是东晋(或西晋)的剧本。

东晋之前是三国,英雄辈出,对应一战,二战,冷战。而后三家归晋,对应冷战结束。这些年的类似90年代的网络泡沫,次贷危机和新冠疫情可视为八王之乱,都是祸起萧墙自损国力。故事接着走就是“五胡乱华”,北方全部沦丧。放在大美利坚的视角就是西太平洋被碾压,不得不撤退。

然后就是南北朝对峙,北方政权虽然强却有多个民族国家相互掣肘,而且因为是少数民族政权而缺少必须的“正统性”。东晋以及宋齐梁陈,虽然朝局混乱,门阀林立,阶层固化,清谈误国,但是一来是中华正统,二来有天险长江,所以270多年南北对峙。直到北方民族大融合完成,大一统形成,南朝才被灭。

具体到今日,美利坚西有太平洋,东有大西洋,先天就是天险。欧亚大陆的五胡,则是,中,俄,西欧,中东,南亚,五大势力。这五大势力也是相互掣肘,如果没有美国张牙舞爪它们自己就会对立起来。

而美国跟东晋和后来的南朝一样,有“正统”的加持,也有较为先进的文化和科技。

而明末和清末的剧本跟当今美国的状态有非常大的出入。

明朝的生死存亡几乎都押在山海关一线,美国的战略纵深比明好太多。而且明朝跟清朝几乎是二元对立,满清跟朱明,你死我活。而中美目前真正的局势不是你死我活,是你弄不死我,我也搞不死你,长期对峙。此外明清大局势上是天下一统的,人心对于大一统有着强烈的认同。而当今世界一超横行也不过三十年,人心未定。

而清朝是两千年封建王朝遭受到降维打击,而美国就算傲慢自大也不至于像清朝那样那么难以转圜。何况清朝闭关锁国,而美国是不可能闭关锁国的。至于中国达到能够降维打击美国的程度,我虽乐见其成但觉得我的有生之年恐怕是见不到。

因此,美国现在应该是西晋和东晋的交接处。也即是西晋尚未灭亡,东晋尚未建立。等到中国势力扩出第三岛链,就是美国的东晋时代。

要记住淝水之战前秦百万都被东晋打得丢盔弃甲,风声鹤唳。从逻辑上来说,中国如果不能清醒的意识到两强对峙会是一个百年时长的大进程,贸然行动也会有一样的下场。

当然,如果把苏联必做前秦似乎也说得通。毕竟只是一个粗糙的类比,无法合丝合缝。总之,指望中国入关三下五除二荡平美利坚极度不现实。指望中国发起“鸦片战争”降维打击美利坚,有些痴人说梦。还是如魏孝文帝,隋文帝一样,一面进一步“汉化”(深化改革),一面努力经营北方(欧亚大陆),然后等到北方(欧亚)整合完毕,南朝(美利坚)自然会被统一。反过来,如果先用兵南朝,再整合北面,结果就如前秦(苏联)一样,必然解体。

简而言之,还是要沉住气,哪怕gdp超越了,依然还是要沉住气。

如果这个类比大致方向正确,那么前秦宰相王景略临终的遗言就格外具有参考价值。

晋朝虽然僻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

简而言之,中国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急着跟美国死磕妄图“一劳永逸”的快速解决问题,局势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反过来,如果定不住,受不住挑衅和辱骂,跟美国死磕起来,反而会丧失优势。

user avatar

如果从精英阶层和民族政策来看的话,显然是明末的。

清末的高层实际上是蒙,满和汉三方博弈。对于党争,或者分裂这样的行为,都是特别敏感的,所以,三方都是,能和和气气就和和气气。有问题就是商量,因为都知道,一旦撕破脸,双方就没有和谈的回旋余地了。这种小心翼翼反而让清朝能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眼前的问题,先谈共识,分歧以后再说,甚至最后翻了脸,比如东南互保事件,也能靠强大的政治惯性体面收场。

而明朝的高层都是汉人。这些人天生就觉得,分裂不可怕,可以随便闹,动不动就党争,而且是不择手段的。看明朝末年的历史,你就会有种感觉,这些明朝大臣根本没把撕破脸当回事。仿佛只要撕破脸了,过几天喝几杯酒,就能恢复过来,反正都是汉人,随便闹嘛。后来他们才意识到,脸一旦撕破了,就只能斗到底。

美国虽然表面上推崇所谓的四海一家,实际上高层都是白人,讲究华夷之辨,就你是不是白人。

日本,韩国,在美国人眼里,或者西方人眼里,那就是小中华。俄罗斯,那就是北元余孽,狗鞑子,自窜于苦寒塞外,俄罗斯那地方也确实挺苦寒的。来归化的女真人,动不动肆意辱骂,或者干脆犁庭扫穴冲业绩。

明朝典型的例子就是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爸爸,那真是铁杆的向往自由的大明,王师来了还亲自带路劝降。结果被明军冲业绩了。努尔哈赤找明朝要说法,明朝人傲慢地说,我们不小心打死的。不过打死也活该,你们这些狗鞑子,畏威而不怀德,蛇种豺性,死了最好。那一年是1583年,努尔哈赤25岁,以13副盔甲起兵。

三十年之后,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一声令下,十万铁骑杀入辽东。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

美国的党争,在特朗普这个时期,显然是已经撕破脸了,连起码面子上的和气都装不下去了。白人的各大利益集团死命下黑手,甚至不惜搞所谓的黑命贵,metoo,这种引犬戎,让妃嫔干政,能动摇白人男性权威的运动。这不仅仅是挖美国的国本,是整个西方的国本。

今年美国通俄门调查结果披露,特朗普和俄罗斯关系居然不浅,俄罗斯没少帮特朗普选总统,不光是钱,还有其他方面的支持,特朗普也给了大量的机密作为回报。这事如果是假的话,那这个造谣的调查,就为了把特朗普搞下去,可是真下作无耻。但如果是真的话,特朗普也是够可以,堪比戈尔巴乔夫。

最要命的是经济问题。

特朗普是靠白人男性起来的。这里面除了一部分是精英,绝大部分都是底层的白人男性。这些人想要工作,想要制造业企业,他们好上班赚钱。这些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高负债率,积蓄率极低。

这不是他们没有脑子,不懂存钱。

正如明朝时期的汉人农民一样,他们有脑子,知道存钱的意义。但是存不下,因为首先是赋税高昂,然后是杂税比正税还高,第三是,汉人地主利用合法的方式,低价收取其汉人农民的资产和其妻子儿女。

其实主要是第三条。

比如,闹灾了,但是税不减杂税还更多了,你交不上,xx善人看你可怜,就提出低价买你的地,你用这个卖地的钱把税交了。要是还不够,你就把你老婆女儿给我瞧瞧,要是好看,我就收下了,不好看,建议你直接卖到妓院里。

或者,你正在自己家里干活,结果有差人把你抓了起来,说你陷入到了XX官司中,然后就把你关进了班房中,关入班房的人,不算囚犯,理论上你还是没有犯罪的正常人,你在里面天天挨打,也不见人审问你,最后经过高人指点,你把地低价典押给了某个善人,然后你就被提审了,大老爷经过慎重调查,发现你是被冤枉的,把你放回家了。在整个过程中,一切都是合法的。

美国呢,当然也是这个情况,善人们的一切挣钱方法都是合法的。你要是不信可以自己去查,人家有最牛的律师团和会计团,而且还能随时通过有利于自己的法案,你随便查。

明朝也是,善人们的每一块土地都是有地契的,上面都有手印。

但是,这一切的最终结果就是,大量的资产快速向少数人聚集。

user avatar

明清最强盛的时候也还不如如今这个白死30万当没死的美国呢……更别提什么“末”了。

可以看做是东汉末年的剧本吧……

董宝受大将军之托进京勤王拨乱反正,后行废立之事,乾纲独断,女儿封中郎将,女婿同封中郎将,近臣就任大司马,车骑大将军,开府选官,假节。

坐等快进到天下三分,肯尼迪家族之后盐湖城三顾茅庐请卧龙出山~

不过同时我也希望不会看到曹操北拒匈奴单于夜遁逃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