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通家庭一辈子最高能够存下多少钱?

回答
一个普通家庭一生能存下多少钱,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受到太多变量的影响,而且“普通家庭”的定义本身就很模糊。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来估算出可能的范围,并理解其中的关键因素。

核心概念:收入 支出 = 储蓄

这是最基础的储蓄公式。要估算能存下多少钱,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收入”和“支出”这两大块。

一、 收入篇:能赚多少是基础

1. 家庭成员数量和收入能力:
双职工家庭: 通常情况下,两个主要劳动力的家庭收入潜力更大。
单职工家庭: 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储蓄能力可能受限。
退休后家庭: 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养老金、投资收益等,稳定性高但增长性可能较低。
职业类型和行业: 高收入行业(如IT、金融、医学、法律)的家庭,相比于低收入行业(如服务业、制造业基础岗位)的家庭,收入基础就高很多。
教育程度和技能: 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通常能带来更高的薪资水平。
职业发展和晋升: 一辈子能存多少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或家庭成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轨迹,能否持续提升收入。

2. 平均收入水平(以中国为例,2023年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191元。
但这是一个全国平均数,不同地区差异巨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平均收入远高于此,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收入可能低于此。
我们假设一个“普通家庭”是两个成年人,并且两人都有稳定工作,我们取一个略高于平均水平的家庭年收入作为基准,例如 20万元/年(假设两人月收入各约8300元)。请注意,这个数字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能代表一个“有一定储蓄能力”的普通家庭。

3. 收入增长的预期:
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会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积累、技能提升而增长。
假设一个家庭在30岁开始认真储蓄,到60岁退休,中间有30年的储蓄期。
如果我们假设年均收入增长率在 5% 左右(考虑到通货膨胀和职业发展),那么30年后的收入会比现在高出很多。

二、 支出篇:钱花在哪里是关键

1. 刚性支出: 这些是生活中必须的开销,很难大幅削减。
住房: 这是最大的支出项之一。
房贷: 如果需要贷款买房,月供会占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假设一套房贷20年,每月还款5000元(这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可能只够还月供,在中等城市则可能买到不错的房子了)。
租房: 如果选择租房,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且通常会随着市场价格上涨。
物业费、取暖费等。
食品: 维持基本生活所需。
交通: 燃油费、公共交通费、车辆保养费、保险费等。
医疗: 社保基本覆盖,但大病、慢性病、看病挂号、药品等仍有额外支出。
通讯、水电煤等基本生活费用。

2. 弹性支出: 这些是可调节的开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的储蓄能力。
子女教育: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支出是一个持续且可能巨大的开销。私立学校、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等都会显著增加成本。
养育子女: 除了教育,还有衣食住行、医疗、零用钱等。
赡养父母: 如果父母没有退休金或收入较低,子女可能需要承担赡养责任。
改善生活品质: 旅行、娱乐、社交、餐饮、衣物更新、兴趣爱好、购买大件商品(家电、家具)等。
人情往来: 婚庆、节日、生日、丧葬等红包支出。
车辆: 购车费用、保险、养路费、停车费等。
家庭装修、维修。
不良消费习惯: 冲动消费、过度消费、高额娱乐支出等。

三、 估算储蓄的几个场景(以一个普通三口之家为例)

我们设定一个基准:
储蓄年限: 30年(从25岁到55岁,考虑一些提前储蓄和退休后仍有少量储蓄)
初始年家庭收入: 20万元
年收入增长率: 5%
年通货膨胀率: 3% (这意味着实际购买力增长是2%)

场景一:精打细算型家庭(储蓄率较高)

支出控制严格: 优先考虑刚性支出,弹性支出压缩到最低。
住房: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租金较低的区域,并努力提前还贷,假设月均支出占收入的25%(例如每月贷款5000元,生活其他刚需2000元,总计7000元)。
子女教育:选择公立学校为主,课外班适度。
交通:以公共交通或经济型汽车为主。
娱乐/旅行:每年有计划性的旅行,但控制预算。
其他:严格控制非必要开销。
年储蓄率目标: 30% 或更高。

年收入逐年增长:
第1年:20万
第10年(约35岁):20万 (1.05)^9 ≈ 31万
第20年(约45岁):20万 (1.05)^19 ≈ 50万
第30年(约55岁):20万 (1.05)^29 ≈ 81万
假设年均储蓄率为30%:
第1年储蓄:20万 30% = 6万
第10年储蓄:31万 30% = 9.3万
第20年储蓄:50万 30% = 15万
第30年储蓄:81万 30% = 24.3万
总储蓄估算(未考虑投资收益): 将每年的储蓄累加。由于收入逐年增长,每年的储蓄额也在增长。简单估算(忽略精确的复利计算,取平均值处理)的话,平均年收入约为(20+81)/2 = 50.5万,年平均储蓄率30%的话,年均储蓄15.15万。30年总储蓄约为 15.15万 30 ≈ 454.5万。
考虑投资收益: 如果将储蓄进行稳健投资(例如年化收益率5%8%),这笔钱的增长会更可观。如果年化收益率7%,30年后,这笔钱可能累计到 600700万 左右(这需要复杂的复利计算,这里仅为粗略估计)。

场景二:普遍型家庭(储蓄率中等)

支出适中: 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不会过于节俭,但也会避免过度消费。
住房:可能贷款购买普通商品房,月供占收入的30%40%。
子女教育:可能会选择不错的公立或私立学校,课外辅导费用较高。
交通:拥有私家车,并有一定程度的车辆支出。
娱乐/旅行:每年有几次较好的旅行,娱乐消费也比较正常。
人情往来:按照当地习俗,支出也较多。
年储蓄率目标: 15%25%。

假设年均储蓄率为20%:
第1年储蓄:20万 20% = 4万
第10年储蓄:31万 20% = 6.2万
第20年储蓄:50万 20% = 10万
第30年储蓄:81万 20% = 16.2万
总储蓄估算(未考虑投资收益): 平均年收入约50.5万,年均储蓄率20%的话,年均储蓄10.1万。30年总储蓄约为 10.1万 30 ≈ 303万。
考虑投资收益: 如果年化收益率7%,这笔钱可能累计到 400500万 左右。

场景三:消费享乐型家庭(储蓄率较低)

支出较高: 注重当下生活品质和享受,消费欲望较强。
住房:可能贷款购买高价位房产,月供占比较高,或者租住在条件优越的地段。
子女教育:选择高端私立学校,各类兴趣班,教育投入巨大。
交通:可能购买中高档汽车,养车费用高。
娱乐/旅行:频繁外出旅行,高档餐饮,购物等消费。
品牌消费:追求品牌服饰、电子产品等。
年储蓄率目标: 5%15%。

假设年均储蓄率为10%:
第1年储蓄:20万 10% = 2万
第10年储蓄:31万 10% = 3.1万
第20年储蓄:50万 10% = 5万
第30年储蓄:81万 10% = 8.1万
总储蓄估算(未考虑投资收益): 平均年收入约50.5万,年均储蓄率10%的话,年均储蓄5.05万。30年总储蓄约为 5.05万 30 ≈ 151.5万。
考虑投资收益: 如果年化收益率7%,这笔钱可能累计到 200250万 左右。

重要影响因素总结:

1. 初始收入水平: 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
2. 收入增长速度: 职业发展和收入提升至关重要。
3. 生活地点: 一线城市的高成本会大幅增加支出,尤其是在住房和教育方面,可能导致储蓄能力下降,但也可能因为高收入而抵消部分影响。
4. 家庭结构和生育数量: 子女人数越多,教育和抚养费用越高。
5. 消费观念和习惯: 节俭与否直接影响储蓄率。
6. 大额支出的时机和处理: 例如买房、买车、重大疾病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消耗大量积蓄。
7. 投资理财能力: 将储蓄进行合理投资,可以加速财富积累。
8. 重大疾病或意外: 一次严重的疾病可能瞬间清空多年的积蓄,甚至导致负债。

“一辈子最高能存多少钱?”的极限估算:

如果我们考虑一个高收入家庭(例如双职工,年收入稳定在50万以上,且持续增长),非常注重储蓄和投资,并控制了消费,而且没有遭遇重大意外,他们的储蓄上限可能会非常可观。

假设高收入家庭:
初始年收入:50万
年收入增长率:5%
储蓄年限:30年
储蓄率:40%

第30年收入:50万 (1.05)^29 ≈ 207万
平均年收入约为 (50+207)/2 = 128.5万
年均储蓄:128.5万 40% ≈ 51.4万
30年总储蓄(未考虑投资):51.4万 30 ≈ 1542万
考虑年化7%投资收益: 累计财富可能达到 2000万+ 甚至更多。

结论:

对于一个典型的普通家庭,如果从工作开始到退休,能够持续储蓄并有一定的投资收益,一辈子最高能存下多少钱,可以大致落在 300万到800万人民币 的范围内。

300万左右:代表着相对节俭,但也要面对较多生活开销的家庭。
500万600万:代表着普遍型的家庭,能在保障生活品质的同时,维持中等水平的储蓄率。
800万以上:代表着非常注重储蓄,并有较好收入增长的家庭,或者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

而对于极少数高收入群体,并且将储蓄和投资做得非常出色,财富累计到千万甚至过亿也是有可能的。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有数字都只是基于假设的估算,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最重要的不是具体数字,而是理解影响储蓄的因素,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规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想起来前年跟知乎上的几个朋友线下聚餐的时候,其中一个人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她说,我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故意在整我,我过去这几年,就想存够50万现金,但每次差几万的时候,总会出一些破事,让我花个十几万,然后又重新开始攒。

我说,你定这个目标几年了?

她说,都10年了。

其实说起来她收入也不算低,在老家的四线城市,每个月也能挣两三万,家里的房、车也都不缺。但即便如此,日常生活中这儿花点那儿花点,十年下来也没攒下50万。

这还是在她没结婚,父母都有退休金的前提下。

当然,她的情况还已经算好的。我爸这一代的同龄人里,至今三五万块也得靠拆借来凑的人也不在少数。

普通家庭一辈子能存多少钱?我觉得在现实中,得有一般左右的家庭,是存不下什么钱的。就拿当下来说,想要维持相对还有点质量的生活,哪怕是在有房无贷的前提下,每人每个月至少也得花个三五千块钱,但能挣到这个工资的其实都不多。当然,对有些人来说,也的确可以靠降低生活质量的方式来生活,这样每个月也能存个一两千,但即便如此攒下的钱也很难抵御意外的冲击。

从数字来看,就拿之前被人广泛使用的招行零售业务数据来说(虽然拿这个账户来分析中国的财富分布完全站不住脚,但分析人均存款还是靠得住的),非金葵花账户的人均平均存款也就是1万多元。

需要注意的是,招商银行作为股份制银行,在全国的营业网点并不算多。目前,招行网点还是主要分布在一二三线城市,有招行的县城都不多,更不用说乡镇了。而在县城及城市里,招行非金葵花的人均存款尚且只有1万多,在农村和乡镇,普通家庭能存下多少钱也就不言而喻了。

user avatar

存不下多少钱。

因为有几个大过滤器,老人生病、孩子上学、房子、孩子结婚、亲戚借钱、发财陷阱。

我奶奶生病把自己作死那一波,光我自己就直接20w没了,我这个孙子已经够意思了,虽然她对我不怎么样,我也没见她最后一面,但是她icu的钱,都是我出的,把我一波归零了都。我爸也花了大十几个w,结果被我奶奶偷偷拿给堂弟买车了,我只能说,她在坑我们家这块上是非常专业的。再算上来回奔波和误工费用(含半夜急着上医院没注意路上有什么东西把胎戳破了,结果我爸一怒之下直接换了个五菱宏光),还有疏通关系找专家的费用,幸亏我爸多年前对中间人有恩,不然有钱都没的门路,还有前后被骂跑了的五六个护工,全花费起码50多个w吧。再加丧礼费用,快60个w了,我爸孝子的名号真的成本太高了。

其实这里面很多费用都没必要的,比如找专家,专家来了之后说这手术问题不大,普通医生一样能做,只要注意术后调养就行,是的,我奶奶就是因为比专家聪明才死的,估计专家以为老太婆豁出性命准备医闹了,最后才知道是我奶奶生性要强,没人比她更懂自己。

各位扪心自问,家里长辈身体不好,救不救?就算明知救不活,那也是富有富的救法,穷有穷的救法,起码放点血,不然就算不怕托梦,也要被人戳脊梁骨。

这是过滤器1号。

上学这事看天赋,反正我上学就没花几个钱,但是我知道这玩意烧钱的速度也慢不到哪里去,一个好的学区名额值多少钱?一个好学校的入学资格值多少钱?还有补课?还有送礼?苏联的点招,原二本学校都要一台车才能进得去,而且独生子女家庭就一个孩子,那可劲造啊。从小吃穿用度都是好的,俗称四脚吞金兽。

如果你说你一概都没遇到,无灾无害211,那你说的对,还是我见识太少,太年轻。

更别说一对一遇到跑路的,损失几万小意思,多的几十个w,我听学生说这个,我都忍不住有大胆的想法。

这是过滤器2号。

有房贷的不说,想想之前字节跳动员工一个月21000的房贷,在北京也就是个普通老破小,听说在广州,那也不过是还行而已,但是三十年都得每个月出21000,我真没这个勇气,我选择回老家。然而老家的房子。。。。虽然没有一线城市的贵,但是收入也低啊,而且农村往往有攀比的恶习,我tm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男人都要建套房子表明实力,我爸建了,我舅舅买了个商品房,被人看不起,怕我表弟相亲失败,又tm盖了个别野,找我妈借钱,最后还是我出的,好歹今年过年还了。

这是过滤器3号。

孩子结婚我本来觉得可以跟上面合并,基本都是为了结婚搞房子,但是一想到彩礼。。。。。幸亏江苏南部地区没有什么彩礼的说法,不然一波又20个w下去了,而且对方看你家有钱,搞不好还多要点,我这种起码也得50个w吧,毕竟又丑又胖,然后婚礼也是因人而异,我表妹结婚直接在厂里就办了,宰了两条猪两条羊,但我爸认识的人多,我妈估算了估计要花十几个w。现在结婚女方还要车,这起码也是十几个w吧,所以我之前发了我妈的存单,虽然有95w,但是真的,不经花,再加上首付得先卖一套房,亏得我是省钱小能手,真的,花那钱不如两个人吃喝玩乐。

这算过滤器4号吧。

亲戚借钱,这个也是真没办法,当年大家一起苦过的,感情在这里摆着,特别我妈这种扶弟魔,我舅和我姨还好最近都把钱还清了,巅峰时期我舅欠二三十个w,我姨直接一套房,上文说的帮我爸找专家的那个叔叔,年轻的时候要结婚,穷的连结婚照都拍不起,我爸预支了三个月工资帮他渡过难关。我爸结婚的时候,一帮亲戚朋友同事也一样的凑钱,这人情都是要还的。城市还好点,农村这种沾亲带故的遇上点事情,那是真的不出钱不行,传出去你连畜生都不如。

这算过滤器5号吧。

最后一个是地雷,从网贷到裸贷,从直销到传销,从蚁力神到杀猪盘,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陷阱等着你,甚至于我觉得搞传销的素质还高点,调研后发现一般中国家庭就拿的出7w还是8w,骗也就骗这么多,那些网贷赌博嘎腰子什么的,一下几十个w,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积蓄一波清空。

之前熔喷布火的时候,全县人民都疯了一样搞,我家坚决不上,厂房就在那空着,后面租厂房的人居然把价格开到几千一天,当场就要给我爸现金,我爸锁门上车关机跑路回家睡觉,真的是疯了。先入场的发了,后面的呢?亏个十几w算一般,多的亏几百个w卖房卖厂。隔壁孙阿姨,现在家里还有几吨熔喷布,肯定是卖不出去了。

后来挖矿火了,我买的硬盘价格翻倍还多,咸鱼上卖了之后发快递,老板直接说这个不敢发,让我找顺丰,7600买的,1w8卖的,现在值6800,我也不知道谁赚了钱,不感兴趣,反正总有人亏钱的。

这算是过滤器6号吧。


真的,能存下多少钱不是看你家赚多少,而是这些过滤器能躲多少,搞不好一波返贫。

虽然我经常在知乎被当成保守主义分子被小将们锤爆狗头,但是我还是得说,我家这条路真的是普通家庭的最优解了,父亲一心钻研技术搞厂,母亲全力辅助,从不指望一波暴富,对身边的亲戚朋友尽可能救急,换取未来的回报,亲戚朋友遇到事也真帮忙,孩子依赖天赋打赢了氪金党,爷爷奶奶没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出事,这种家庭养出来的孩子如果不是保守主义分子的话,那才奇怪。天气暖和的时候我就劝大家要居安思危,我的精神虽然不正常,但是我的逻辑还是正常的,天冷了,苦难纪元里,希望我们都活下去吧。

最后,如果不是拆迁分了一波地,我爸搞厂三十年大概也就能攒个一百小几十万现金,然后遇上某个过滤器,一下清空都有可能。

user avatar

增发货币不可预测,所以存下多少钱,这个概念就没意义。正确的概念应该是,如何保持购买力,不被各种显性、隐性的税收淹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