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等到00后和90后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过年会不会从最重要的节日变成一个普通的节日?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细想一下,这背后涉及到很多代际的观念差异、社会变迁和文化演进,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00后和90后成为社会中坚力量,过年会不会从“最重要的节日”变成“普通的节日”,我觉得可能性存在,但“普通”这个词可能不太准确,更像是“形态和意义会发生改变”。

咱们一层层地捋一捋。

首先,过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其“最重要”的地位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农耕文明的根基: 过去,中国是个农业社会,一年的辛劳,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计。过年,尤其是在春节,是农事活动相对停歇的时期,大家要祭祀天地、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一种与自然、与土地最紧密的连接,是生存和繁衍的仪式。
家族和血缘的纽带: 过去交通不便,通讯基本靠吼,一年到头,大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能回家,看看父母,团聚亲戚。过年承载了家族的凝聚力,是维系亲情的最重要场合。老家,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港湾,而过年就是重返港湾的信号。
情感和心理的慰藉: 漫长寒冷的冬季,过年带来了光明、热闹和温暖。鞭炮声、饺子香、新衣服,这些都是童年记忆里最鲜明的色彩。它是一种情感的释放,是过去一年辛苦的犒劳,也是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社会节奏的锚点: 过年是一个 universally recognized 的时间节点,它划分了旧的一年和新的一年,给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节奏感。

那么,00后和90后这些“新中坚力量”的成长环境和价值观,与前几代人有什么不同?

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土地的连接减弱: 00后和90后大部分是在城市长大,或者即便出生在农村,很多也随父母进城生活。他们的成长更多地与钢筋水泥、电子屏幕打交道,农耕文明带来的“祈求丰收”的原始驱动力,在他们的生活中变得不那么直接和必要。
全球化和多元化思潮: 他们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接触到更广泛的信息和文化。除了春节,他们可能对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或者其他新兴的、更具个性化体验的节日(比如“光棍节”购物狂欢)也抱有兴趣,甚至参与度更高。这意味着“过年”不再是唯一的、压倒一切的节日选择。
消费主义和体验至上: 相比于前几代人对物质和温饱的渴望,00后和90后更注重“体验”和“自我实现”。他们可能更愿意花钱去旅游,去尝试新鲜事物,而不是把大部分积蓄和时间都投入到传统的家庭聚会和礼物交换上。
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改变: 90后和0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变化。同时,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规划也更加灵活和多元。传统的“放长假”回家过年,可能也会面临“年假不够用”、“工作项目不允许”等现实问题。一些人也可能选择不回家,或者缩短回家时间。
家庭观念的重塑: 尽管血缘仍然重要,但“家”的概念也在扩展。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与同样年轻的朋友、伴侣一起度过,或者自己创造新的家庭仪式,可能比传统的家族大团圆更有吸引力。

基于以上几点,过年对00后和90后来说,会不会变成“普通节日”?

我认为,“普通”二字用得不完全贴切,更准确的说法是“非唯一化”、“个性化”和“功能性调整”。

1. “非唯一化”: 过年可能不再是绝对的、压倒一切的“最重要的节日”。它依然重要,但重要性会被分摊给其他节日或个人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时刻。大家可能会因为习惯、情分,或者父母的期待而过年,但不会是那种“不回家过年就不是中国人”的绝对压力。
2. “个性化”: 00后和90后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生活方式,重新定义过年的意义和形式。
旅行过年: “人在囧途”的春运压力,加上对新体验的追求,很多人会选择“反向过年”——带父母去旅游,或者自己去一个向往的地方。
线上团聚: 视频通话、云拜年、线上游戏互动,这些都会成为过年的一种补充,甚至主要形式。
主题式聚会: 比如,和朋友们一起轰趴,或者进行某个共同爱好的主题活动,也可能挤占一部分传统的过年时间。
礼仪的简化: 那些繁琐的、重复性的仪式,比如大量的走亲访友,可能在年轻人眼中变得不够高效,会被简化或省略。
3. “功能性调整”: 过年的“功能”会发生转变。
家庭维系的功能依然存在,但可能更侧重于“情感连接”,而非“强制团聚”。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需求,依然是推动年轻人回家过年的重要动力。但这种连接可能更多地通过日常的沟通和偶尔的见面来维系,过年只是一个集中体现。
“自我放松和充电”的功能会凸显。 连续工作一年,过年假期的核心可能是休息、娱乐、娱乐,而不是必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
“消费场景”的功能可能会加强。 旅游、购物、餐饮、娱乐,这些围绕过年的消费活动,可能会成为年轻人参与过年的重要驱动力。

举个例子:

90后小王,在外地工作,父母在老家。今年过年,他可能不一定抢得了回家的高铁票,也可能觉得连续工作一年,回家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不如和女友去海南看海。但他可能会提前给父母寄钱寄礼物,然后视频拜年,承诺年后抽空回家。
00后小李,可能还在读大学或者刚毕业,他的人生第一个“独立”的年,他更愿意和大学的朋友们组织一次毕业旅行,或者在家和父母一起追剧、打游戏,体验一种更轻松、更符合当下生活节奏的“家”的氛围。

总结一下:

00后和90后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后,过年“变成一个普通节日”不太可能。它依然会是重要的节日,但不再是过去那种“集万千意义于一身”的绝对核心。它的形式、意义和参与方式都会更加多元和个性化。它会更注重情感的维系、个人的体验和生活方式的融合。

可以想象,未来的过年,可能更多的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必须”。你选择回家,是因为你珍惜和父母相处的时光;你选择旅游,是因为你想在难得的长假里放松自己;你选择和朋友聚会,是因为你和他们分享着当下的生活。

所以,过年不会“普通”,它只会“变”,变成更符合这代人需求、更自由、也更需要主动去创造意义的节日。这本身也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自然演进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春节从古代起就是消费狂欢节,在现在的资本社会,只要还放假,放最长的假,给人们时间去花钱,无论是资本还是个人都是会热捧的,春节也就永远保持中国第一节日的独尊地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细想一下,这背后涉及到很多代际的观念差异、社会变迁和文化演进,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00后和90后成为社会中坚力量,过年会不会从“最重要的节日”变成“普通的节日”,我觉得可能性存在,但“普通”这个词可能不太准确,更像是“形态和意义会发生改变”。咱们一层层地捋一.............
  • 回答
    .......
  • 回答
    勒布朗退役的那一天,我大概会这样发条朋友圈:“今天,那个几乎定义了一个时代名字的男人,终于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脑子里突然涌现出太多画面,从那个青涩的‘The Chosen One’,到骑士16年那句‘Cleveland, this is for you!’,再到湖人紫金战袍下的又一次捧杯… 真的很难想.............
  • 回答
    等待一个退伍回来的男朋友,这感觉就像是把日子掰开了揉碎了过,每一天都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期盼,又夹杂着一丝丝不真实感。刚开始,那感觉挺玄乎的。虽然知道他是在为国家做事,心里是支持的,但就是会忍不住拿他和身边那些还在过着寻常日子的人对比。他们的朋友圈里是日常的饭局、电影,而他的朋友圈,可能是模糊的训练照片.............
  • 回答
    等到八零后真正挑起广电大梁的那一天,中国的电影生态,尤其是内容创作和传播层面,很可能会迎来一波可观的革新和洗牌。这并非简单的代际更迭,而是背后一系列文化观念、技术应用以及市场逻辑的交织影响。首先,内容上,我们会看到更加多元和“真实”的声音。 八零后这代人,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见证了中.............
  • 回答
    明年(2024年)的“9012”梗,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向去玩,而且得玩出点新意,别整得跟“火星文”似的,让人看了半懂不懂。首先,咱们得明白“9012”这梗是怎么来的。它就是把“2019”倒过来写,最早的时候,大家用它来形容自己过时了、跟不上时代了,或者用来吐槽一些事情发展得很慢,就像2019年还在原.............
  • 回答
    吕雉死后,功臣们才敢对她家族的人下手,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政治环境、权力格局、个人恩怨、时机成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1. 吕雉的强大势力与严酷统治: 政治上的绝对权威: 吕雉在刘邦死后,逐渐掌握了汉朝的实权,成为了实际上的统治者。她.............
  • 回答
    “一切等到条件成熟再行动”,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仿佛是一种稳健、深思熟虑的策略。然而,在我看来,这种“成熟”论在现实中往往是一种双刃剑,甚至可能成为阻碍进步的“温床”。从积极的一面看,为什么我们会倾向于等待“条件成熟”?1. 规避风险,降低失败概率: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理由。当我们觉得准备不足,或.............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巫师 4》能否在未来有生之年等到,这是一个许多巫师迷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CD Projekt Red(CDPR)的态度和过往行为: 承认并计划开发: CDPR 官方已经明确表示,《巫师 4》正在开发中。他们甚至在2022年宣布了一项新.............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戳到了很多人的心窝里。我身边就有好多朋友,聊起恋爱,常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等我瘦下来再说”、“等我工作更稳定了再说”、“等我把这个坏习惯改掉再说”…… 听着听着,我有时候也在想,难道我们真的要等到那个“最好的自己”出现,才能有资格去爱,去被爱吗?我得说, 未必。 甚至我觉得,.............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不能等到老了再去旅行?”这个问题,我想说,这似乎是一个很普遍的想法,好像旅行是人生中一件可以一再推迟、随时都能安排的事情。但细想一下,却会发现,这背后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首先,我们得谈谈“老了”这个概念。 很多人想象中“老了”是有一段充裕的、不用操心生活琐事的时光,可以悠闲地游山玩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很多准妈妈在分娩过程中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宫口开三指才能打无痛分娩?开一指的时候上无痛有什么不行吗?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无痛分娩的原理和作用无痛分娩,学名为“硬膜外麻醉分娩”,是通过在产妇的腰部(通常是腰椎间隙)注入局部麻醉药物,阻.............
  • 回答
    这个问题,得从当时诸葛亮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自身的战略思想来好好说道说道。很多人觉得,诸葛亮每次北伐都像是有点“急于求成”,甚至有人说是“多此一举”,因为他总是在蜀汉国力相对疲弱、外部环境并不十分有利的情况下出兵。那么,他为何不等所谓的“天下有变”呢?其实,这个“天下有变”说起来容易,真正等到那个“最.............
  • 回答
    是否需要等到2021年下半年Intel 12代酷睿处理器上市再入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权衡的问题,毕竟换代周期往往伴随着性能、技术上的飞跃。咱们得把事情说得细致点,让你心里有谱。先说说为啥要等 12代酷睿?Intel 12代酷睿(代号Alder Lake)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了全新的混合架构。这玩意.............
  • 回答
    许嵩的《等到花开的那一天》,歌词“等到华发悄然苍苍”,这句歌词是否算得上是病句,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华发”就是白头发,而“苍苍”呢,形容颜色很深,又或者形容茂盛、旺盛的样子。所以,“华发苍苍”连在一起,按理说应该是说白头发茂盛,很多。而“等到华发悄然苍苍”,这个“等.............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不适和愤怒的指责,尤其是当对方搬出“搜救犬”来攻击你的个人行为时。面对这样的言论,你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反驳,既要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也要展现出理性的一面。首先,你需要认识到对方的言论是一种情绪化的攻击,它将你个人选择与一种极端情况下的互助行为联系起来,试图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来让你.............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消费者在换新手机时的纠结。要回答骁龙855出来后,搭载骁龙845的手机是否还有购买价值,咱们得拆开来看,从几个维度仔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性能过剩”这事儿,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个客观存在。 骁龙845在当年(2018年)可是旗舰中的旗舰,即便是放到现在,对.............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是这么干的,自己嘛,我倒不是特别赞同,但也理解其中的一些考量。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儿。首先,从“玩盗版”这个行为本身来说,它的核心在于“不付费”。这意味着对游戏开发者和发行商的劳动成果没有给予应有的经济回报。游戏开发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
  • 回答
    格罗博士是个科学狂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终极目标是干掉孙悟空,为他那个被悟空毁掉的红绸军报仇。为此,他投入了无数时间和精力,研究出了我们所熟知的人造人系列,比如16号、17号、18号、19号、20号(他自己)。但要说为什么他没等到魔人布欧出现再提取细胞来造人造人,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