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产妇为什么要等到宫口开三指才能上无痛,开一指的时候上无痛不行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很多准妈妈在分娩过程中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宫口开三指才能打无痛分娩?开一指的时候上无痛有什么不行吗?

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无痛分娩的原理和作用

无痛分娩,学名为“硬膜外麻醉分娩”,是通过在产妇的腰部(通常是腰椎间隙)注入局部麻醉药物,阻滞传递疼痛信号的神经。这就像在分娩疼痛的“电线”上加了一个绝缘层,使得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从而减轻甚至消除宫缩带来的剧烈疼痛。

2. 宫口扩张的意义与产程进程

宫口扩张是产妇分娩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它代表着子宫颈的成熟和软化,为胎儿顺利娩出创造条件。产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 这是最漫长也最疼痛的阶段。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完全扩张(10厘米)为止。这个阶段又可以细分为潜伏期(宫口开03厘米)、活跃期(宫口开37厘米)和过渡期(宫口开710厘米)。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3. 为什么通常建议宫口开三指后上无痛?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涉及到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产程的进展:

降低感染风险:
操作位置的确定: 打无痛需要在腰部进行穿刺,这个位置需要相对稳定。在产程早期,宫缩可能还不规律,强度也不大,产妇的姿势可能不稳定,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和失败的几率。
穿刺点周围的清洁: 分娩过程中,产妇的身体会有分泌物,包括羊水和血液。宫口未完全扩张时,这些分泌物可能更多,增加了穿刺点周围的污染机会,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等到宫口开到一定程度,产妇的活动相对减少,配合度也可能更高,有利于保持穿刺区域的清洁。
保证麻醉效果的最佳化:
硬膜外腔的稳定性: 硬膜外腔是进行穿刺和注入药物的空间。宫口开到三指时,子宫颈扩张的幅度已经足够,胎头下入盆腔并对宫颈产生一定程度的压迫,这有助于稳定硬膜外腔,使得麻醉药物能够更均匀地分布,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药物用量的调整: 在产程的不同阶段,对镇痛的需求不同。如果在宫口开一指时就进行麻醉,可能需要调整药物的浓度和剂量来配合产程的进展。而等到宫口开到三指后,宫缩的疼痛强度会明显增加,此时正是需要强力镇痛的最佳时机,使用的麻醉方案也更成熟和标准化。
避免影响宫缩和产程进展:
早期宫缩的促进作用: 在产程的早期,轻微的宫缩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刺激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的因素。过早使用麻醉,理论上可能会削弱这些自然信号的传递,虽然现代无痛分娩技术已经非常精细,对宫缩的影响很小,但为了稳妥起见,医生会选择一个对产程影响最小的时机。
产妇体力的保存: 到了宫口开三指(活跃期)时,宫缩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疼痛也更加剧烈,此时是产妇最需要缓解疼痛、保存体力的阶段。如果在早期就过度缓解疼痛,可能会让产妇对宫缩的感知减弱,影响其在关键时刻的配合。
麻醉师的工作负荷和效率:
麻醉师需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产程进展来调整麻醉方案。在产程早期就进行麻醉,可能需要更频繁的观察和药物调整,这可能会分散麻醉师的精力,影响对其他紧急情况的响应。等到产程进入活跃期,宫缩的规律性增加,麻醉师可以更专注于提供持续有效的镇痛。
胎儿下降的影响:
胎儿在下降过程中,会对宫颈产生牵拉和扩张的作用。宫口开到三指时,胎头已经开始更明显地下降并压迫宫颈,这有助于麻醉药物在硬膜外腔的扩散和作用。

4. 为什么开一指的时候上无痛“不行”或者说“不建议”?

并不是绝对“不行”,但存在上述的风险和顾虑,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开一指的时候上无痛分娩,其效果可能不如在宫口开三指时更稳定和显著,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麻醉效果可能不理想: 如果在宫口开一指时进行麻醉,麻醉药物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佳镇痛效果,或者在产程进展过程中需要频繁调整药物剂量,增加了复杂性。
潜在的风险增加: 如前所述,感染风险、穿刺失败的几率可能略有增加。
资源分配问题: 麻醉科医生和手术室资源是有限的。在产妇最需要无痛的阶段(宫口开三指后),保证这些资源的可用性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来理解:

想象一下,你在等待一场重要的考试,题目还没有完全放出来。如果你这时候就开始做准备(打无痛),可能有些准备是过早的,还没有针对性。当题目全部放出来(宫口开到三指),你再开始集中精力准备,效果会更直接和有效。

特殊情况和个体差异: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普遍的建议,但并非绝对。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度极低,或者产程进展非常迅速,医生可能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提前进行无痛分娩。现代无痛分娩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麻醉的安全性在不断提高。

总结:

总而言之,之所以建议产妇等到宫口开三指后再上无痛分娩,主要是为了最大化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减少潜在的并发症,并确保对产程的干扰降到最低。 在宫口开三指时,产妇的疼痛程度已经非常剧烈,此时给予镇痛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痛苦,帮助产妇保存体力,更顺利地迎接宝宝的到来。

如果你对何时进行无痛分娩有疑虑,最重要的是与你的产科医生和麻醉师进行充分沟通,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最专业的建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觉得有必要科普一下,其实单存从无痛分娩的技术层面上讲,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从潜伏期开始给予椎管内镇痛并不增加剖宫产率,也不会延长第一产程。因此是不需要以产妇的宫口大小作为分娩镇痛的时机,产妇进入产房只要有需要就可以进行无痛分娩。

但是实际情况确实产科在其中作为开始的主导地位,因为毕竟麻醉医生不是随时在产房的,麻醉医生的工作量也很大,除了一些专科的大规模的妇产医院,很少有麻醉医生常驻产房的,这就决定了产妇需要开始无痛的时间是由产科医生来决定的。但是很多医院或是地方上的产科要求可能是宫口开3指才可以上无痛。所以呢就坚持要求3指。一定要差不多了才会给麻醉科打电话,麻醉科也不是随叫随到,毕竟手术室里也会有很多工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很多准妈妈在分娩过程中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宫口开三指才能打无痛分娩?开一指的时候上无痛有什么不行吗?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无痛分娩的原理和作用无痛分娩,学名为“硬膜外麻醉分娩”,是通过在产妇的腰部(通常是腰椎间隙)注入局部麻醉药物,阻.............
  • 回答
    关于动漫为何在日本而非西方等发达国家率先发展成熟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问题。如果将动漫视为历史发展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载体,那么它在日本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历史、社会、技术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动漫”这个概念的内涵。广义上,动画(Anim.............
  • 回答
    关于“发烧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对发烧机制的 误解。准确来说,发烧时是 机体主动调高了体温调节的“设定点”,但在这个新的、更高的设定点下,产热量和散热量会再次趋于平衡。 这并不意味着在整个发烧过程中,产热量就和之前的正常体温时的散热量相等。为了讲清楚这一点,我们得先理解一下身体是如.............
  • 回答
    卡特尔,就像一个由多个独立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目标是共同提高整体利润,进而让每一个成员企业都能从中获益。要实现这个目标,卡特尔需要一个精密的产量分配机制。而“等边际成本原理”正是这个机制的核心,它能帮助卡特尔巧妙地引导成员企业,使得总产量在能够最大化卡特尔整体利润的同时,也让每个厂商的利润得到最大.............
  • 回答
    自习课或图书馆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当出现一片嘈杂后又突然集体安静下来,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趣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涉及了多种心理学和社会学原理的综合作用。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1. 社会规范和期望(Social Norms and Expectations) 内在化的规范: 在自习课、图书.............
  • 回答
    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跳出“国企就是低效”的单一视角,更细致地剖析不同类型国企的运作模式、历史背景以及特定领域(如航空、船舶、军工)的特殊性。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并非所有国企都“效率低下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严重”。 这种说法往往是对一个庞大且多样化的群体的一种概括,忽略了其中存在的巨大差异。 .............
  • 回答
    普联(TPLINK)作为一家在全球消费级网络设备市场占有重要份额的厂商,其路由器产品种类繁多,覆盖了从入门级到高端的各个细分市场。然而,确实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相较于一些科技爱好者或者发烧友群体所期待的详细硬件规格,普联在公开宣传和产品信息中,往往对路由器核心的CPU、运行内存(RAM)、闪存(RO.............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精准,直击了农民合作社在产业选择上的一个显著倾向。确实,我们观察到大多数农民合作社在我国的布局,更倾向于围绕蔬菜、水果、粮食、生猪和家禽这些品类,而像花生、油菜这类油料作物相对较少成为合作社的“主力军”。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咱们一起来掰扯掰扯。首先,得.............
  • 回答
    剧本杀等桌游店提供的“黑执事”服务,这玩意儿嘛,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戳中一些人的心窝子。你想啊,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都挺累的,偶尔想找个地方放空一下,被人伺候着,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这不就是一种特别舒服的放松方式吗?“黑执事”服务到底是个啥?首先得明白,这“黑执事”可不是指真的管家,更不是.............
  • 回答
    气候暖化,这个我们时常听到、但有时又觉得与自身生活距离遥远的话题,确实牵动着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鲸鱼,无一不深受其影响。而在众多导致气候暖化的因素中,畜牧业,特别是其产生的甲烷,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令人费解的是,这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议题,似乎并没有像其他环境问题那样,激.............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很实在。当我们提到冼星海、聂耳、何占豪、陈刚、贺绿汀这些名字,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黄河大合唱》磅礴的气势、《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婉转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璀璨群星,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那个时代精神的载体,深深地烙印在民族的记.............
  • 回答
    中美贸易战是一场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博弈,其影响深远且多维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对美国在贸易战中的一些做法“叫好”,其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并且往往涉及对国家利益、全球经济秩序、技术发展路线以及意识形态等不同层面的考量。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部分人(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观察者)对美国在贸易战中采取.............
  • 回答
    你想知道为什么做产品的要讲产品思维,以及产品思维到底是个啥?这问题问得可太关键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你做出的产品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爱不释手,还是默默无闻、无人问津。为什么做产品的要讲产品思维?简单来说,产品思维就是一种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如何通过产品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需求,并最终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思考.............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关键,也触及了电动汽车推广背后的核心矛盾和长期战略。你说的没错,目前中国火力发电的比例确实不低,大约在60%左右。这让很多人产生疑问:既然电动车充电需要消耗电力,而这些电力的主要来源又是火力发电,那发展电动车到底环保不环保?是不是只是把污染从尾气管转移到了发电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
  • 回答
    每天,地球的生命画卷都在经历着细微而深刻的变迁。我们听闻,有些色彩正在悄然褪去,有些则以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方式崭新登场。在这种自然的生生不息中,有人不禁要问:既然物种的出现与消失是自然演替的一部分,我们为何还要费尽心思去挽救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灵呢?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我们与地球生命系统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 回答
    索尼做 HiFi 产品,这事儿可不是一天两天的热情,里面门道可深着呢。要我说,他们做 HiFi,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厨师,总想给你做一桌最地道的菜,不光是填饱肚子,更要让你品出那份真味来。首先得明白,索尼这家公司,骨子里就带着对“声音”的执着。你想想,从最初的磁带录音机,到Walkman的横空出世,再.............
  • 回答
    德思礼一家对哈利的凌虐,根源在于他们内心深处对魔法世界的恐惧、排斥以及由此滋生出的嫉妒和不安。这种复杂的情感让他们无法接受哈利的存在,更不用说他身上所代表的那个他们所不理解甚至害怕的魔法世界了。从源头来看,佩妮·德思礼对魔法世界有着刻骨铭心的憎恨。她的妹妹莉莉是一位女巫,并且与她关系冷淡,这种家族的.............
  • 回答
    中断处理必须在内核空间进行,这并非一个可以随意调整的“一定”,而是由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决定的。如果强行将中断处理推向用户态,将会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足以让整个系统瘫痪或变得极度不稳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中断”究竟是什么,以及它为何需要如此特殊的待遇。中断:计算机.............
  • 回答
    《竹取物语》中辉夜姬对地球产生的留恋,以及她为何将不死之药赠予天皇,这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拨开层层迷雾,仔细梳理故事的脉络和辉夜姬内心的起伏。辉夜姬为何留恋地球,不愿回归月宫?辉夜姬并非一开始就对地球产生眷恋。她最初的命运是被送往月宫,过着一种与凡间截然不.............
  • 回答
    b站推出必剪和不咕这两款剪辑产品,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多做一个”那么简单,而是有着它自己的一套逻辑和考量,甚至可以说是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需求埋下的棋子。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必剪?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往前拉一点。b站起家是 UGC(用户生成内容)社区,而 UGC 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用户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