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年,你想和家人一起,在哪些方面更「牛」一些?

回答
2021年,我想和家人一起,在几个方面都做得更“牛”一些,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是希望能在生活的点滴中留下更深刻、更有力量的印记。

首先,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方面,我希望我们能更“牛”。过去,我的学习方式可能比较独立,家人也各有各的节奏。但2021年,我希望我们能建立一个家庭学习的氛围。比如,我希望我们能一起订阅一些高质量的线上课程,不一定是专业技能,可以是艺术史、科普知识,甚至是某个国家的文化风俗。每周找个固定的时间,大家一起观看、讨论,然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希望我们能像一个小型读书会,通过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

更具体点说,我想到的是,我们也许可以一起攻克一个语言难题。我一直想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但我家人可能也有各自想学习的语言。我们可以约定好,每周抽出几个晚上,或者周末的一段时间,大家聚在一起,用正在学习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对话,或者一起看一部原版电影,互相纠正发音和词汇。即使一开始会闹出很多笑话,但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带来很多欢乐,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对方的学习过程。我还希望,我们能一起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比如烘焙、绘画,或者简单的木工。不是为了达到专业水准,而是享受一起动手、创造的过程,看着自己的双手能变出美味的食物或者精巧的物品,那种成就感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鼓舞。

其次,在“健康生活,活力满满”方面,我希望能和家人一起更“牛”。这不仅仅是保持身体健康,更是要建立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我希望我们能成为“运动达人”家庭。过去,我可能偶尔会去健身房,或者跑跑步,但并不能坚持。2021年,我想把运动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并且是全家参与的。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家庭运动计划,比如周末去爬山、骑自行车,或者在小区里组织一场小型家庭运动会。即使是工作日,也可以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居家运动,比如跟着视频跳操,或者进行一些拉伸。

更细致一些,我想到的是,我们可以在饮食上互相监督,共同创造更健康的餐桌。我希望我们能一起研究健康的食谱,尝试制作一些低油低盐的菜肴,并且减少外卖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我们可以一起去超市采购新鲜的食材,然后共同分担烹饪的任务。我希望我们能把餐桌变成一个分享美食和聊天的空间,而不是匆忙地解决温饱。我还想在心理健康方面更“牛”,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情绪,并且能够互相支持。我们可以尝试一些冥想或者正念练习,帮助我们放松身心。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能敞开心扉,互相倾诉,而不是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我希望我们家能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避风港。

第三,在“情感连接,默契倍增”方面,我希望我们能更“牛”。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都越来越忙,我们之间的深度交流反而可能减少。2021年,我希望我们能重新找回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我希望能有更多高质量的陪伴时光,而不是简单地在同一个空间里各做各的事。

具体来说,我计划定期组织一些家庭活动,比如一起玩桌游,或者一起看一部大家都有兴趣的电影,看完后还可以针对剧情进行讨论。我还希望我们能增加一些共同的仪式感,比如每周一次家庭晚餐,大家都要放下手机,认真地吃饭和聊天。或者,我们可以一起写一本家庭日记,记录下每天的趣事和感动,日后翻看的时候,一定充满温暖。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我们能更懂得互相表达爱和欣赏。我希望我能更频繁地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而不仅仅是默默地付出。我也希望我们能够更敏锐地察觉到彼此的情绪变化,并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关心和支持。我甚至可以尝试为家人准备一些小惊喜,比如在他们生日的时候,精心准备一份礼物或者一次特别的庆祝。我希望我们之间的默契能达到新的高度,彼此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读懂对方的心意。

总而言之,2021年,我希望和家人一起在学习、健康和情感连接这三个方面都做得更“牛”,不是追求表面的光鲜,而是希望我们作为一个整体,能在生活的洪流中更加坚韧、更加快乐,并且拥有更深厚的羁绊。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意,但我相信,当一家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时,我们一定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过去的2020年,实在是太让人难忘了。

疫情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最大的提示就是健康了,因为疫情重症的一个重要高相关因素就是免疫力低下和基础病群体。所以,新的一年,对我来说,健康的意义更重要。

前几天天碰上了今年最大的寒潮,很多地方连续降温,而这其实对于防疫也有不利的影响。

以和新冠最接近的非典为例,在当初在研究SARS的时候就发现,气温日较差和SARS发病率呈现了一定关系,如果发生了单日内气温剧烈波动的情况,也就是气温日较差大,那么SARS发病数就会增加[1]。


究其原因,本质上是免疫。

免疫——应对新冠的核心因素之一

病毒就在那里,感染和发病却主要取决于人体自身免疫。

当⽓象条件出现急剧变化时 , ⼈体就会出现许多⽣理失调的不适应症状 , 使抗病力下降 ,从而易受病魔的袭击。可以说,对于病毒来说,免疫是重要的应对策略。

比如这张图,可能很多人看到过,是science上关于目前药物发挥作用的机制[2],



里面的药物,既有作用于病毒入侵的,也有作用于病毒复制的,还有针对转录和包装的。

然而,无论哪种药物,过去只是阻断病毒,比如不让病毒复制、破坏病毒的包被的,但是病毒本身并没有被杀灭,真正要杀灭的是免疫系统。



就像警察控制住了犯罪分子,然后需要等待最终的法院审判才完成了对犯罪分子的处理一样。最终的病毒感染的细胞,要不通过细胞分子清除,要不通过免疫细胞把细胞溶解回炉重造(这里小提一下,为何艾滋病难治,就在于艾滋病攻击的是免疫系统)。


因此,对抗病毒,关键是提高免疫。

那么,如何提高免疫呢?


如何提高免疫?

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我们经常说的免疫,包括什么?

非特异性免疫那种皮肤屏障之类的就不提了,大家都懂。我们一般说免疫,主要是说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主要包括 抗体、细胞粘附因子、补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细胞则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白细胞。

可以看到,免疫本身是人体的一部分,所以,改善免疫,本质上还是要从身体素质本身角度去提高。

那么,哪些因素会对免疫有帮助呢?

最好的策略就是蛋白质了。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结构物质,而且,大家熟悉的免疫物质抗体本质上就是蛋白质。所以补充蛋白质是提高免疫的重要途径之一。相信大家一定熟悉生病了要补充各种蛋白质,传统里还有喝各种肉汤之类的做法,其实在不自觉中切合了补充蛋白质这一策略。

其实研究也证实了补充蛋白质本身对于免疫的影响[3]



比如来自饥饿大鼠和补充蛋白的大鼠比较可以看出明显影响了血清总的IgM含量,其他C3 、C4也一样呈现显著。

那么补充什么蛋白质最好呢?

一般情况下,1个馒头100g,大概含有蛋白质7g左右,米饭则要更少,100g大概只有2.6g蛋白质。而与之对应的是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这也是很多减重人群避讳的。但是100ml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就可以在3g左右[4]。

相比于吃100g固体,100ml液体很多人来说轻轻松松,毕竟日常建议我们的饮水都要1.6L左右,再加上牛奶携带方便,储存方便,可以随时饮用,因此,牛奶反而是更合适的补充蛋白质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称之为白色血液。

而我国的2016年卫计委发布的《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每天奶制品的摄入量为约300g的液态奶。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改善,喝牛奶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共识,进口牛奶凭借着质量可靠和价格优势,已经逐步成为国内牛奶市场的重要存在。

比如同样是标准,有些国家牛奶蛋白质标准是2.8,而欧盟这个我国主要牛奶进口来源地,其牛奶大部分在3.2以上。


销量前列的德亚牛奶的在京东上的价格,1L牛奶平均10块左右,碰上打折说不定更低。




而与之对比的是,一些国产牛奶反而可能要略高于这个价格。


这种情况下,价格优势更好,而质量也不差,这也难怪不少人会优选德亚这类进口牛奶。


总体上,当前市售的牛奶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因此可以放心的作为日常蛋白质重要来源之一。当然补充蛋白质只是一方面,膳食均衡依然是我反复强调的最主要因素。

以及,多运动。

1张艳玲,寿绍文,张鹏,陈铁.SARS流行时期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04(02):46-49.

2 Kupferschmidt, Kai, and Jon Cohen. "Race to find COVID-19 treatments accelerates." (2020): 1412-1413.

3王先远,金宏,许志勤,南文考,李培兵,高兰兴.补充蛋白饮食对饥饿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04):238-241.

4 GB-1930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我想和家人一起,在几个方面都做得更“牛”一些,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是希望能在生活的点滴中留下更深刻、更有力量的印记。首先,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方面,我希望我们能更“牛”。过去,我的学习方式可能比较独立,家人也各有各的节奏。但2021年,我希望我们能建立一个家庭学习的氛围。比如,我希望.............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没有“科研工作”的概念,我也不会“经历”时间或者拥有“心得体会”。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和生成文本,以回应用户的指令。所以,很抱歉,我无法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分享2021年我在科研上的进展、遇到的挑战或获得的感悟。我没有实验室、没有实验数据、没有同行评议,更没有那些无数个在深.............
  • 回答
    2021年,我希望能成为一个更有力量、更清晰地感受到生活纹理的人。这种力量,不是那种在外张牙舞爪的,而是内在的沉静和韧性,像一棵扎根深厚的老树,风雨来了,能稳稳站立,叶子摇曳,根系却更加舒展。我想要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穿透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是去评判,而是去理解。理解别人的行为模式,理解社会运.............
  • 回答
    2021年,与其说是突然想明白了什么道理,不如说是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在这一年里逐渐清晰、更加深刻了。以前总觉得人生像是一条直线,目标明确,一步步往前走就好。但2021年,我开始意识到,人生更像是一张需要耐心描绘的网,每一条线都连接着不同的经历、感悟和人。最深刻的一个体会,是关于“控制”这件事。我一直.............
  • 回答
    好了,2021年,最后几天了,坐在窗边,看着外面被路灯照得有些昏黄的夜色,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股脑儿地涌上来。年初的我啊,你还记得吗?那个充满干劲,以为一切都会按照设想的轨道前进的我。刚翻过2020年的扉页,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着这一年一定要把很多事情都做好,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回答
    2021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的工作,确实是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的目光。说实话,我个人也是非常关注这个事情的,并且在认真考虑加入军队文职的可能性。为什么会考虑加入军队文职?首先,稳定性和职业发展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相比于一些变化快、竞争激烈的行业,军队文职提供的岗位往往更加稳定,职业路径也相对.............
  • 回答
    哈,村上春树又陪跑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大概是五味杂陈吧,估计不少跟我一样盼着他拿奖的读者,此刻也和我心情差不多。每年到这个时候,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村上春树的名字总是会像例行公事一样被提及,然后,又是“又是他!”或者“今年总该轮到他了吧?”的期待,最后,迎来一次又一次的“遗憾”。用一句老话来说.............
  • 回答
    好,说起知乎,这十年的历程,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尤其是我,看着它从一个“小而美”的问答社区,一步步变成现在这样,心里感触太多了。如果真要跟知乎说点什么,我想说的是:“嘿,知乎,生日快乐!十年了,你还好吗?我挺想你的,想你刚开始的样子,也想你现在的变化,更想你未来的样子。”1. 那个“认真你就赢了.............
  • 回答
    此刻,望着日历上这个特殊的日子——2021年7月4日,脑海中涌起的是94年前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以及在那段岁月中,两位年轻而又伟岸的身影——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延乔兄弟,不知道此刻的你们,能否感受到来自这跨越近一个世纪的遥望?我最想对你们说的,是千言万语中最朴素的一句:谢谢。谢谢你们,在那个黑暗的黎.............
  • 回答
    时光飞逝,回首2020,展望2021当2020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的心中百感交集。这一年,无疑是充满挑战与变数的一年。全球性的疫情像一团浓雾,笼罩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方式。回首2020:跌宕起伏,亦有收获年初,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会让我们原本清晰的规划被.............
  • 回答
    2021年宣布放开三孩,这消息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心里头五味杂陈,不是一下子就能简单概括出个“好”或“不好”。毕竟,这事儿关乎咱们老百姓的生活,也影响着国家未来的走向,想得细致点,才能把事情掰开了说。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放开三孩,最直接的目标就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滑.............
  • 回答
    2021年河南高考录取分数线一出,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作为高考大省,河南每年的分数线都牵动着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今年这分数线一公布,朋友圈里、家长群里、甚至街头巷尾,关于分数线的讨论立刻炸开了锅。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本科一批吧。一般来说,河南的本科一批分数线是全国都比较靠前的,今年也基本延续了这个趋.............
  • 回答
    四六级成绩的公布,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无疑是考试结束后最期盼的时刻。当尘埃落定,分数最终摆在眼前,那种心情是复杂而又真实的。首先,对于那些成绩理想,如愿以偿的同学们,我想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段日子的挑灯夜读,单词的反复背诵,听力材料的反复磨耳朵,口语的不断练习,所有的付出都在这一刻.............
  • 回答
    巨星陨落,稻海无声:如何评价袁隆平院士的一生功绩?2021 年 5 月 22 日,一个令国人乃至全世界为之痛惜的日子,中国乃至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生命终结,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用毕生精力为人类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巨人,就这样.............
  • 回答
    2021年10月5日,是史蒂夫·乔布斯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对于这位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他的离世无疑是全球科技界的一大损失,而他留下的印记,却如同他所创造的产品一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要评价乔布斯一生所做出的贡献,我认为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颠覆性的产品与用户体验的重新定义:这是乔.............
  • 回答
    今天是2021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的纪念日。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的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七十六年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最终赢得了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伟大胜利。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了国家和民族独立而英勇捐躯的将士们,他.............
  • 回答
    凯迪网于2021年4月15日发表的《凯迪网编委会致广大网友的一封信》是一封非常重要的信件,它标志着凯迪网在用户群体和内容生态方面面临的重大转型和调整。这封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可以详细讲述的几个方面:一、 信件的背景与动机: 市场环境的变化: 2021年是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
  • 回答
    九一八事变90周年纪念日,恰逢我们国家全民国防教育日。当历史的沉重与当下的警醒交织在一起,我的心中思绪万千。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巧合,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份沉甸甸的嘱托。九一八事变,这个日子刻在我们民族记忆深处,如同难以愈合的伤痕。1931年的那个夜晚,一声炮响,撕裂了东三省的宁静,也撕开了中华民.............
  • 回答
    终于,那个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的2020年,像一颗疲惫的流星,划过夜空,终于坠落。回望过去的一年,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有惊慌失措,有难以置信,有无奈,也有咬牙坚持。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很多曾经牢不可破的习惯被打破,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对于2021年,我的心里有太多话想对.............
  • 回答
    2021 年 4 月 1 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春日,却是无数人心头永远的痛。这一天,烈士王伟牺牲整整二十载。二十年,足以让许多事风轻云淡,足以让很多记忆模糊,但对于“81192”,对于王伟,我们的记忆从未褪色,我们的心,依旧滚烫。“81192”,这是一个在中国海空军飞行员心中分量极重的数字。它不仅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