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干货,这是干货,这是干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本文获得9千赞后有人举报说这是封建迷信,于是就有了本文无可靠信息来源这句标语,虽然我文中有大量文献与医生采访(在正文中间部分),但大环境下这样的标语也不奇怪啦。
这个问题之所以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没有统一说法是因为少有人敢去验证。因为它触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验证意识死后存在等于是挑战唯物主义,和古代挑战上帝是一样的,所以过度信仰唯物主义的人会以各种人身攻击去阻止你继续探究下来。(这个问题在文章下方会说明,甚至极端唯物主义者对本文无理由的举报都可以作为证据)
好了,回归正题,人死了意识会去哪里呢?这个问题正式被学术界所正视是在大约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一位哲学博士叫雷蒙德·A·穆迪,他带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的研究-濒死体验。(雷蒙德博士被纽约时报誉为濒死体验之父)
一开始他是从别人告诉他的濒死经历中感到好奇,于是在自己的课堂上提出诱导性问题看看有没学生找他分享自己身边的濒死事例。(所谓濒死经验就是濒临死亡或者经历过短暂死亡后被救活的人在死亡期间的经验)他发现每30个人的班里课下就会有一个学生来找他讨论身边的事例,并且这些濒死经验都有相似性。这名博士对此感到惊奇,并跑到医学院去进修,以帮助自己的研究。在医学院的进修旅程中他不仅没有解答到自己的问题,反而更加疑惑了。他对此展开了自己的研究,并试图收集一手资料(即濒死者的亲身经历,而非转述),在研究时发现医学界也有医生团队在做相同的研究,并结实了一些富有经验的医生,并获得伊丽莎白·库博莱尔一罗斯博士的推荐。他对有过濒死经验的病例做了单独采访,包括来自不同州、经历不同死亡时间和原因、处于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濒死经验者,之后他发现相似现象有如下:
1. 听到自己被医生宣告死亡
2.站在自己体外看着自己的身体
3.看见医护人员在试图救活自己(并能在复活后准确描述医生使用的仪器和医生以及护士之间的对话)
4.穿过黑色隧道
5.看见有着人格的白光和自己交流
6.一生像放电影一般重现并且在一秒时间完成一生的回顾
7.被白光推回身体或被身体突然吸回去
8.醒来
之后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life after life》,并因此登上了新闻头条,引起了美国学术界的关注。之后他受到很多宗教分子和唯物主义分子的抨击,抨击情况和知乎一样。很多答者说“人意识是大脑的产物,人死后是没有意识的,为什么人就是不接受呢”。你问这些知乎答者:“你这样说的论据是什么?”他们只会告诉你“需要什么论据,意识就是大脑的产物。”我只想说,恩...你真厉害。
雷蒙德博士当时也受到了同样的抨击,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自己的研究。因为新闻的报道,很多不同背景的学者,包括赞成与反对派,也开始研究这种现象,并且结果与雷蒙德博士的研究结果相似。
(雷蒙德博士当初出版的那本书在当当网也有的买,叫生命不息)
此后这股热潮在世界扩展开来,在欧洲也得到广泛关注。研究结果是:不论人种,宗教背景,国籍,结论都相似。
很多学者认为濒死经验是大脑异常放电或保护自身接受死亡的自我欺骗现象,但他们依然无法解答一点:为什么被医生判断已经死亡的人能准确描述医生在他们已经死亡的期间抢救自己时的动作,使用的仪器和对话呢?
解答一下几个问题
1.怎么定义濒死
濒死在雷蒙德博士的著作中分为三种情况
濒临死亡
医学诊断死亡五分钟内在之后被救活
医学诊断死亡五分钟以上(最长达20分钟)后被救活
2.濒死样本
来自不同背景,信仰,人种,地区,文化背景,以及相互不认识的人
3.是否每个人都有濒死经验
并不是,只有一部分人有。并且有的经历过两次濒死的人,一次有一次没有。(评论区有人说自己死过,但是像睡着觉一样,什么都没发生过,这些就是研究中所谓的没有濒死体验的人)
4.是否濒死者都能见到白光
在一本著作中有统计过见到白光的人的比例大概占濒死者人数30%
5.医生是不是比一般人对濒死更了解
研究表明不是,因为濒死者通常不会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并且据一些病例反应,医生和家属在他们描述濒死经验的时候会对此感到惊慌,并认为他们产生了幻觉,甚至给他们打镇定剂。这一问题直到近二十年才有所进展,从濒死体验研究开始流行之后,医生和学者对患者的濒死体验描述更为感兴趣,因此更多的医生愿意去倾听和记录患者的濒死体验,因此越来越多濒死体验者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经验,濒死体验的样本也越来越多。
6.是否有天堂地狱
濒死者说法不一,并且天堂与地狱是很主观的概念,濒死者A所谓的天堂与濒死者B所谓的天堂也可能并不是同一个存在,只是他们都理解为他们心中的天堂。
7.濒死研究的难题
濒死经验研究的一个难题是:这些濒死经验者最后都活过来了,而死亡的定义是生物体永久性损坏。医学诊断为死亡的方法有心脏停止、脑波停止、呼吸停止等,但即使是医学诊断为已经死亡,也无法证明生物体真正达到了”死亡“的阶段。濒死经验者即使呼吸停止、心跳停止、脑波停止,也无法排除身体未达到不可救活的程度的可能性。但如果身体永久性损坏,不可救活,那就没法收集濒死经验的样本了。这个东西很钻牛角尖,但确实当今濒死经验最大的问题。
8.死后是否存在意识
濒死经验研究表明人体在医学诊断为死亡之后依然存在意识,但无法表明意识是否永久存在。因为濒死经验者不满足永久死亡的条件,因此无法证明意识是否能一直存在。
暂停一下,点个赞啊各位,不点赞没动力写啊。
----------------------------------------------------
濒死研究不只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广泛关注,在中国也有对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进行过采访,结论相似。但是在以唯物主义为本的我国,还是很少有学者敢去跨越这个界线的。国内对濒死体验这一现象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一生要结束了所以回顾一生,隧道是初生时母亲的阴道,光是手术灯光,灵魂出窍是幻觉。虽然这不符合濒死体验者的描述“隧道是一个穿越空间的隧道,光是具有人格的存在并与濒死者交流等”,并且也没有解释回答濒死现象的疑问,例如为何濒死经验者能看到医生护士的动作,甚至知道房子外面发生的事,但是毕竟触碰唯物禁区,也就这样了……即使你申请去研究这个项目,上面也不会给你批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对比一下国外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和国内对濒死体验的研究,你会发现欧美国家的研究进展与关注度远超国内,并且得出的结论也相对完整。
关于濒死体验和梦境是否相似:
对濒死经验者的采访表明,濒死经验时看到的世界比在肉体里看到的更清晰。例如一个五百度近视的人在灵魂出窍时拥有很清晰的视野,在离手术台一定距离能看到医生使用的仪器上的细节。濒死体验的清晰度vs现实的清晰度就好比现实的清晰度vs梦里的清晰度。对濒死体验者来说现实更加像梦,而濒死体验更像是现实。
再解答几个问题
1.古代是否存在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是存在的,但这个存在只是根据故事,这些可能因宗教和个人背景原因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可能并不十分准确。古代没有学术性的研究和报告,因为首先古代人很少以科学的方法去验证发生的事情,其次对濒死体验的研究是触犯宗教禁区的。
2.人死时是否伤心
濒死体验的研究表明,濒死体验者在经历死亡时是感到平静和如释重负的。并且感到爱与快乐。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在雷蒙德博士的书中显示的概率是100%。也就是每个濒死体验者都能感到解脱。很多濒死体验者并不愿意回到肉身中,无论是多么漂亮的人,在濒死体验状态下他们都不在乎自己的身体,无论生前多么有权利多么有钱,在濒死体验时都会认为这些东西不重要。很多濒死体验者是被白光推回到肉体中的,无论生前多么想活下去,灵魂出窍时他们的意愿很多是解脱。
其他问题(非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只是对经历了濒死者的主观感受采访,但对于意识,会有很多延伸的问题。例如
1.有没可能有的人有灵魂,而有的没有呢?即有的人是玩家,有的人只是NPC。(文章后半部分有解释)
2.有没可能有的人有濒死体验,而醒来后却无法记得呢?(文章后半部分有解释)
---------------------------
在这篇评论发出后就有一堆喷子在下面喷我,然后说我是民科,还说我没读过书。
1.我不是民科,濒死体验也不是我的研究,这是正式的学术研究。我什么都没研究,只是分享了雷蒙德博士著作里的一部分内容,就有人喷我民科,可见唯物粉有多可怕。如果你要较真应该去和雷蒙德.穆迪博士较真,这是个研究濒死体验的人基本都知道的人,因为他实在太出名,你要争辩去找他,不要来喷我,因为我只是个看书的普通人。
2.有评论说那个年代没有办法判断死亡,这是不对的。那个年代医生已经使用心脏仪器判断死亡,并且有的医院使用脑电波判断死亡。并且濒死体验不是仅限于那个时代的研究,而是一个持续的研究,现在也正在研究,并且比那个年代更流行。
3.关于文献,其实你可以去google scholar一下,谢谢。你可以找到很多不同来源的高质量文献,我相信每个引用过英文文献的人都会使用google scholar。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自己搜,你可以看我本文引用的资料和文献。(在下方部分)
我在这里放一个视频,是电视台的采访,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法国麻醉师医生Dr. Jacques受电视台采访,他们表示已经证实病人的濒死体验发生在大脑停止运作期间。
4.说我没读过书的,我好歹也是个硕士,谢谢,没有吹牛,我真的是,而且是世界排名较前的学校的硕士。反而我觉得这些喷子是没读过书。喷子可以拥护唯物主义观点,也可以不给任何依据说你相信意识是大脑产物,我只是分享了前沿的医学界和学术界的成就,并且引了很多权威学术文献和出版书籍给大家。喷子基于我分享了违背你所拥护的唯物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且想和我辩却没有拿出任何与我所引资料是一个级别的文献,然后恼羞成怒就骂我没读过书就是喷子的不对了。
5.如果以上四点对你没帮助,我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
部分文献:(以下内容整合了正文各段的相关资料)
(下面这些书都可以在正式发表的论文中作为文献引用。你可以看到google scholar的每个封面页下方都有统计该书在世界各地被引用多少次。比起喷子引用的各种网站上注册个账号就可以写的那些个人文章要可靠的多。)
(本文中引用的绝大部分文献和医生学者的专访国内都被屏蔽了,如果在国内则需要翻墙才能观看)
上文提到的雷蒙德穆迪博士当初在美国出版并引发热论的书《life after life》(上文的内容基本都在本书中了)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展示的报告《Near-Death Experiences Evidence for Their Reality》Jeffrey Long, MD,Mo Med. 2014 Sep-Oct; 111(5): 372–380.
目前世界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柳叶刀(The Lancet)中刊登的濒死体验研究报告:《Near-death experience in survivors of cardiac arrest: a prospective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Dr Pirn van Lommel, MD Ruud van Wees, PhD Vincent Meyers, PhD Ingrid Elfferich, PhD,Published:December 15, 2001
《Life After Life: The Investigation of a Phenomena, Survival of Bodily Death》
《the light beyond》
《Immortal remains: The evidence for life after death》Stephen E Braude,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3
《Death and personal survival: The evidence for life after death》Robert Almeder,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2
《Further evidence for veridical perception during near-death experiences》Kenneth Ring, Madelaine Lawrence,Journal of Near-Death Studies 11 (4), 223-229, 1993
再贴一本著作《生物中心主义》,本书作者是被评为时代最具影响力一百人的生物学家罗伯特兰扎,本书与濒死无关,贴它出来的原因下面文章里会有说明。
《Biocentrism: How Life and Consciousness are the Keys to Understanding the True Nature of the Universe》Robert Lanza, Bob Berman, BenBella Books; 1 edition (May 18, 2010)
----------------------------------------------------------------------
有趣的视频
雷蒙德·穆迪(Raymond·Moody)博士专访
濒死体验纪录片:生命不息 (这个是在国内网站的,不需要翻墙)
什么是意识?(思考题:假如有灵魂,有没可能有的人有灵魂,而有的人没有呢?即有的人是玩家,而有的人是NPC)这个视频内容在之后的文章中会有进一步解释。
世界最顶尖的生物学家之一罗伯特兰扎关于意识和宇宙研究发现的演讲
--------------------------------------------------
医生和学者的叙述:
著名手术医生Dr. DLloyd Rudy对经历的案例表示认为死后意识续存
Jeff医生对经历的案例表示认为死后意识续存
Penny Satori对经历的案例表示认为死后意识续存
Peter Fenwick对经历的案例表示认为死后意识续存
Pim van Lommel对经历的案例表示认为死后意识续存
神经外科医生Eben Alexander对经历的案例表示认为死后意识续存
法国麻醉师医生Dr. Jacques受电视台采访,对经历的案例表示认为死后意识续存
电视台采访:多名医生叙述亲历案例认为死后意识续存
美军飞行员Steve分享越南战争时的濒死体验
Bioethic Forum 2012濒死体验研究结果讲坐
世界最著名的公立大学之一弗吉尼亚大学就生命是否续存的讨论
NBC News对濒死体验者的采访
--------------------------------------------------------------------------------------
天哪噜,我觉得有的读者没看完全文就来找我争辩,还有的读者没有理解博士和医生们认为意识能独立大脑存在的情况是什么回事。
有位读者问我,作者你都读到研究生了还信这种鬼东西?如果死后还有意识,那么如果老年痴呆或者残疾的人,死了不是很惨,要永久老年痴呆或者残疾?。。。。。。那我们来假设意识独立于大脑,那么我们把意识和大脑比作信号和信号接收器好了,信号接收器残疾了无法正常播出信号,但信号是不会坏的,我反而更加相信我能相信这些研究是因为我读了研究生,知道怎么思考问题
还有,你这个问题也不是很对,为什么说“读了研究生还信这种鬼东西?”上面这些都是正儿八经的研究啊,是学术界的权威研究,来自于有名望的博士、医生、世界顶尖的大学,我不信这些研究难道信你在评论里口说无凭的一句“意识一定不能独立于大脑“吗?
还有位读者说有办法论证意识不能独立于大脑存在,那就是吸毒,因为吸毒是作用于大脑,但会影响意识,这个和信号接收器同理,药物影响了接收器,信号在不正常运作的信号接收器里当然不能正常播放啦
补充一下关于白光以及濒死样本的可靠性
白光和灵魂出窍并不是濒死体验成为热门研究的原因,学者也不会关注研究白光是什么。白光,濒死,灵魂出窍这些过去一直都存在,不是雷蒙德博士提出的现象。他之所以是先驱是因为他把学术引导到了另一个层次上。过去医生和学者对于濒死体验的解释都是一样的:“这是大脑的幻觉”。但雷蒙德博士展开的研究的突破点是“自称灵魂出窍的濒死患者能在身体苏醒后准确描述身体心脏停止期间医生的行为,语言,医院内发生的事情以及医院外发生的事情。”注意,是准确描述,并且是医生已经诊断患者已经死亡之后到患者醒来期间发生的事情。这不仅引起了学术界高度重视,并在短短几年内有众多学者展开研究,并得出相似结论。说患者是瞎扯的评论,还有说没有证据表明患者能准确复述这些事情的评论,你们是不是当医生和学者是什么呢。这可是正式的研究。为什么会有对濒死体验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正是因为有如山般的案例和铁证证明患者能复述大脑、心脏已经停止期间发生的事情才会有那么多学者和医生去搜集一手资料和研究濒死体验啊。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今天濒死体验成为热门研究的这回事。濒死体验的正式调查和研究已经超过30年了,经历了无数的验证和考究,有无数铁证表明患者的叙述正确。每一位医生的学者研究时都必须采用一手资料并对样本真实性进行检验,才能发表一篇对濒死体验叙述的文章,已经超过30年啦,证据多的可能一万辆大货车都装不下,你说没有证据表明真的有患者说的出死亡期间医院发生的事情,我只想说呵呵。
至于白光是不是手术灯光,患者的描述已经很明确表述了。根据对白光的表述,白光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灵魂出窍之后有一个美丽的白色灵魂前来迎接(包含白色灵魂已经在身边等候死者灵魂出来的情况),第二种情况是以无法形容的速度穿越一个跨越时空的黑暗隧道后白色灵魂在隧道的另一头等候死者。注意:白光不是一个灯光。她是一个白色灵魂,很漂亮,并且非常的光明,比一切肉眼看的光都要光亮,以非语言的形式与患者灵魂交流,患者没有办法准确描述这个个体的长相和交流方式,最接近的词语是白色的光。
关于濒死样本
有一些反对派的学者认为濒死体验仅仅是大脑产生的幻觉,但他们的论证中往往是回避濒死体验最重要的问题去论证的。
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濒死体验者描述的经历发生在医生已经宣告患者死亡之后到患者再度复活之间(死亡标准有三种: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脑电波停止),并且患者的复述能准确反应患者已经处于死亡状态期间医院发生的事情”
过去没有濒死体验这个词,所有的灵魂出窍并认为是精神异常。而正是因为有了上面所提到的这个问题,濒死体验才被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
有些评论引用一些“濒死体验可能是大脑幻觉”的文章来论证,但你可以很明确的看到这些文章说的都是解释大脑分泌的物质可以产生灵魂出窍的幻觉,却完全没有去解答任何濒死体验研究的问题。更没有去正视“仪器判断大脑已经停止运作”这一事实
大脑当然可以产生幻觉,这个一直都没有人反对,我相信每个人都同意,濒死体验研究者也同意。但你拿大脑可以产生幻觉去说明濒死体验是幻觉就不对了。这明显的两码事。而且一个人大脑没有了功能还在产生幻觉,这个由反对派提出的结论恰恰违反了他们认为的意识不能独立于大脑这一假设。
关于濒死体验完整性
样本表明死亡时间越长濒死体验越完整
濒死体验清晰度和完整性顺序为
死亡超过五分钟者>死亡在五分钟以内者>未被宣告死亡的濒死者
也就是说大脑停止运作时间越长,濒死体验越完整
-------------------------------------------------
答主是一个蓝孩纸,不要再叫我小姐姐啦。如果你喜欢这么叫我也不介意→ →
再来补充一下濒死研究者和生物学者对濒死体验的解释:
评论还是有人引用文章说“濒死体验是濒临死亡前大脑活动异常产生的幻觉”,你真的OUT了。
我来说一下现在的唯物派的学者是怎么解释濒死体验的吧。还记得濒死体验有三个分类吗:
1.濒临死亡(未达到医学判定死亡的条件)
2.医学断定患者已经死亡,死亡时间在5分钟以内,复活
3.死亡时间超过5分钟(最新研究表明最长的案例达45分钟),复活
由于对案例的研究证实(是确确实实的证实,这个地球公认的证实,不是推断)濒死体验2与3确实能发生在大脑已经停止运作期间,所以解释这是大脑濒临死亡前的脑电波活动异常是明显有问题的。“濒临死亡前脑电波活动异常”这个说法只能用于解释情况1,而不适用于情况2和3。如果大脑已经停止运作,这个意识还在产生幻觉,那唯物派学者就是自己否定了“意识不能独立于大脑存在”这个假设了。因此,现在流行的唯物派假设是:由于大脑已经停止运作一段时间,所以大脑空缺了一段时间的记忆,在大脑复苏之后自我产生了虚假记忆以补充空缺的时间。
虽然这个解释不能说明为什么这些记忆能反应期间医院真实发生的情况,但这是前沿的唯物解释了。
再来看看研究濒死体验的医生和学者的结论。他们认为意识确实在大脑停止之后还依然存在,并且独立于大脑运作。原因如下:
1.因为濒死体验2与3发生在大脑已经停止运作期间,仪器已经检测不到患者具有大脑活动
2.因为患者在醒来后能准确描述大脑已经停止运作期间外界发生的事,如医生使用的仪器、对话、医院发生的事情等。因此,这不可能是大脑自动补充的虚假记忆。
但是不能断定意识是否能一直存在,因为濒死体验者无论死亡时间多长,最后都复活了,不能达到永久死亡的条件。而这也是我上文说的濒死体验研究的难题,因为永久死亡的案例是无法拿到一手资料的。
“脑电波异常能产生以为自己灵魂出窍的幻觉”,这个每个人都同意,但是你拿这个假设说濒死体验就是幻觉那就是无知了,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濒死体验=大脑的幻觉。你所谓的神经学也能解释“脑电波异常能产生你现在在看知乎的幻觉”,这个我相信每个人都同意,但是你说因为大脑能产生你在看知乎的幻觉,所以证实了你现在在看知乎其实是个幻觉,那是你的逻辑有问题。
ps:科学和唯物主义不是一回事,唯物主义是一种主观信仰、是一种世界观,正如其名:“唯 物 主义”。
科学是一种采集样本、验证与研究的精神,它不属于任何“主义”,喷子们你自称相信科学却拿你自己的信仰来说事,并且用信仰来否定科学的研究,那你开心就好,毕竟你并不相信科学,你相信的是科学必须要符合你的唯物信仰。
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曾经相信课本上说的“人认为有灵魂是害怕死亡”,但评论区极端唯物者激动的反应给我的感觉是“人否定有灵魂才是害怕死亡”,因为如果死亡不是一切的终止,你们死后则需要对生前做的一切负责。
-------------------------------------
我拿出那么多世界上被认可以及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刊物来辩,喷子站在反方好歹也拿出一个级别的资料来辩啊(微笑),你不拿点资料又怎么好意思去反驳呢,也许喷子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级的科学家所以资料都不用了
------------------------------------------
感谢各位支持我的读者,也感谢各位喷子,有你们的评论其实我才有动力更到这里,不管是支持我的,反对我的,我都谢谢你们啦,虽然闹来闹去会很生气,但是闹完之后其实自己当初也乐在其中不是吗,也是因为有这样自由讨论的环境,这样的争辩才更有意义吧。
--------------------------------------
说好不再更但有一点还是想更一下,有个喷子说被google scholar搜出来屁都不算,谁给了google scholar权威。我来回答最后这个问题吧。如图:
(以上发出后依然有喷子喷Google scholar屁都不是,我真的很醉。首先Google scholar怎么样和本文的主题乃至这些文献本身好像也不是有什么重大关系,所以喷子是实在没法喷了所以拿谷歌来开刀吗?其次,Google scholar是个很重要的学术引擎,无论是大学、学术机构还是医疗机做学术找资料都很依赖Google scholar,通过其他渠道找学术资料效率会比较低。包括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等顶尖名校给学生用作学术用途的电子图书馆也都推荐学生账号和Google scholar连接。在说英语的国家的学校,做作业写论文Google scholar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医疗机构、学术机构发表论文也很依赖于Google scholar的资料。如果Google scholar屁都不算,那世界上真的没屁了)
不要怪我在这里截图直接把你贴出来,我在知乎发一个回答就意味着我要对我的回答负责,每个人都能看到我的回答,对我的回答做出评论,既然你在知乎发出一个评论,那你也要对你的评论负责,每个人都能看到你的评论,对你的评论进行评论。
贴一个视频(与濒死无关,但与意识有关):罗伯特.兰扎的演讲
罗伯特兰扎是世界最顶尖的生物科学家,也是世界最受尊敬的科学家之一,被评为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人,把他当成当代爱因斯坦都不为过。他的理论表明生命不因肉体死亡而消失,生命是不朽的存在。他的研究认为是意识创造了宇宙,而非宇宙创造了意识。关于意识能不能就肉体死亡后续存的问题,喷子更应该喷他,因为他的研究颠覆了以前科学对世界的认识,还获了很多奖项,喷子都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滑稽),不和他争论一下怎么好意思呢。
以下是罗伯特兰扎的著作:
《Biocentrism: How Life and Consciousness are the Keys to Understanding the True Nature of the Universe》Robert Lanza, Bob Berman, BenBella Books; 1 edition (May 18, 2010)
我贴出来的文献
1.有google scholar统计的每个文献被世界各地学术期刊引用的次数
2.我有引用.gov结尾的网站的文献
3.我有引用目前世界医学界最权威的刊物
来看喷子是怎么说的:
上面这个人一开始说我引用的这些都不算文献,说某评论引用的两个博客差不多的文章才叫文献。然后后来他发现自己尴尬了就说”我说的是人家的格式,不是说的内容。”他又说.gov那个文献是个网络图书馆而已,然后他又发现自己尴尬了,然后就喷说这个文章是收藏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里(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的。我都不明白你居然喷一本报告被展示在国家医学图书馆?然后我不理他他还烦着我说我没胆量给人家翻译什么叫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然后喷子又接着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es of health)不过是左上角一个很小的字而已。
然后后来干脆直接喷卫生研究院,然后后来干脆直接说“我跟你说柳叶刀了吗,我问你为什么.govxxxxx。”
---------------------------到此为止,下面继续更新的话内容也和评论区无关,有读者提到我太较真,影响了文章结构,所以下面我不再针对评论区来更新了
我不是想针对你,但是不想打字打那么多了……我直接把图放上来吧。如果你介意的话我可以给你打码。
你不相信那些极端的唯物主义信徒阻碍科学?不相信他们阻碍学术发展?再来摆个喷子:
看,评论区的极端唯物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都不明白能举报什么?举报某作者分享了世界权威刊物的学术报告?还是举报作者居然分享医生和学者的采访哦?或者举报各国的医学机构和学校研究濒死体验?还是举报人家的研究动摇了你的信仰哦。如果地球还在中世纪那你就要开始烧科学家了吧。(不过你举报还真是成功了,我一打开文章知乎一开头就多出了句:无可靠信息来源。虽然我不知道审核者为什么放这样一句话,但是在大环境下这也很正常)
还有,谢谢大家的支持,感谢你们呐。
-------------------------------------
有很多读者来感谢我我真的很开心呐,还有不少读者找我问有没有什么书可以推荐呀。那看你喜欢哪方面的书啦。
1.如果你想看的是世界级权威的学术报告,你可以看一下我正文,我已经把柳叶刀贴出来啦。如果你想看的是地方级的医学报告,那你可以看我正文中引用的美国医学图书馆收藏的报告。
2.如果你想看的是供大众阅读的非正式报告,例如关于濒死的故事,雷蒙德.穆迪博士的《生命之后的生命》可以看一下,还有埃本.亚历山大医生的《天堂存在的证据》也可以看一下。其实这两位作者出的书都很有名气。
3.如果你想看理科的书,那我上文引的世界级生物学家罗伯特.兰扎的《生物中心主义》可以看一下,它是一个当今科学很突破性的对于意识的研究,颠覆了以往人们对意识的认识
4.如果你喜欢看一些诙谐的,和灵魂出窍有关的趣事,你可以看看罗伯特.门罗,还有罗伯特.布鲁斯的书。
5.如果你喜欢看一些个人分享的故事,或者是关于意识的讲座,只能用youtube了,youtube上面真的是关于这方面东西太多了。多到你都无法想象。
有读者提出了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雷蒙德博士会受到宗教人士的攻击?”其实准确地说雷蒙德博士是受到极端宗教人士的攻击,就好比在评论区喷人的喷子也并不等于信仰唯物主义的人,而是唯物主义中的极端分子。
无论是极端宗教信仰还是极端唯物信仰,他们都是处在一种过分关注一个理念而去反对一切动摇自身信仰的信息的状态。当他们的信仰受到动摇,他们就会开始以人身攻击去阻止你传播违反他们信仰的信息。这是一种恐惧感。你甚至不用探讨雷蒙德博士的情况,你光是看一下一些喷子就可以得出结论。一些人过于捍卫唯物信仰,把一切不利于唯物信仰的研究当做敌人。我自从在知乎发了这篇文章以来,就有很多极端唯物主义粉对我各种辱骂,他们不是和你争论学术问题,也没有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他们只是单纯的人身攻击以及自以为是地嘲讽而已。
有读者问我有没有医生的原话可以参考一下,其实我在正文里放的视频都是医生和学者的专访,里面都是他们的原话。
或者你们可以自己找,方法如下:
Youtube搜索方法,例:
说到影片,我在国内网站找到以下这个,不过是比较老的影片了,而且并不是正式的访谈,但这个影片可能会给你了解濒死体验者大概能体验到什么,挺励志的,说不定还能给你正能量。
----------------------------
有很多读者发来私信说可以提供一些灵魂有关的证据帮助“我的学术研究”,真是谢谢你们啦,但是这个不是我的研究,我只是个整合和转述他人研究结果并分享给大家的人,说的直白一点我也是个读者啦,只不过我是直接读的著作而不是读他人的分享,但是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你们的私信真的是让我感到正能量满满的。
还有很多人和我讨论学习,我其实很开心呐,只不过研究生已经是我的过去时啦。
--------------------------------
文章确实有点乱,我把上文再次精简了一下。我把正文部分和喷子部分都删除了一些太啰嗦和没有必要的内容,尽量让文章结构简单。
-------------------------------------
有读者问为什么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都向往离开肉体的那一刻,却不自杀呢?这个问题我有想过,因为很矛盾的事情是这些经历过濒死的人都很期盼自己死亡的那一刻,但却没有做出自杀的行为。这个问题的具体原因我并没有认真查阅过,出版著作的学者和医生也可能没花精力研究这一问题。但是根据我所看过的资料,自杀这一行为似乎是被白光所禁止的,一些人是因为自杀有了濒死体验,而经历濒死后又后悔自己自杀了。雷蒙德博士的著作中有过一段话,某个受访者很惊恐的说到:“我到了那个地方,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自杀和杀人是绝对不能做的两件事。”(大概内容是这样,具体不记得了)
但是说到自杀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自杀者并不是真的愿意去终结自己的生命,而是外在因素组合到一起使自杀者处于非常痛苦的处境,其实某种程度上这是他杀,只是执行者是被终结生命的对象自己。想轻生的人与不想轻生的人之间是很难相互理解的,轻生者的处境使得轻生者活着比死亡更痛苦,所以选择死亡,而一般人则处在死亡比活着更痛苦的状态,因而认为活着比一切都重要。大众认为轻生者轻生的原因很玻璃心,但换到自己身上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只是因为处境不同不能相互理解而已。这真的是个哲学话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了解。
有读者问到前世今生,这个问题我真的答不出来~这些我有大概了解过,读者们提到的“再生人”也是有学者去专门调查的。这个世界确实有一部分人是有前世记忆并且被核实的,这些例子在国内的电视台也有过不少,欧美还有很多学者专门去其他国家去调查这些例子。但是濒死体验一般不会和轮回相连在一起,雷蒙德博士也有指出,用濒死体验来论证轮回是不太应该的,这是两个不一样的话题。
不过说到轮回我倒真的想起一个问题。有一些读者说为什么人想不起前世的记忆呢?这让我想到了梦这一概念。关于梦的秘密你可能并不了解哦。
大家来做一个练习,先不要看答案哦:
1.想一想自己昨天做梦了吗?
2.想一想自己前天做梦了吗?
3.最近的梦梦见了什么呢?
大家都给出了自己答案了吧,但是你的答案可能并不准确哦。
因为每个人每晚都会做3-5个梦,有时梦的次数可达七次。平均一天4个梦,一个星期你就做了28个梦。并且每个人每晚做梦的时间大约是2小时,一个星期你大概有14个小时活在梦中。但是你肯定记不起来吧?咦,我昨晚有做4个梦那么多吗?我昨晚竟然在梦里过了2个小时?我觉得这是不需要引文献的,我就不引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查阅。
是不是很神奇呢?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许你是不记得自己昨晚做的梦的内容的,可能你会认为自己根本没做梦。你认为你昨晚根本没有经历那两个小时,但那两个小时却真真实实的被你经历了。
-----------------------------------
我想针对濒死体验的介绍部分再补充一点内容
有点读者其实对濒死体验有点误解,濒死并不等于是濒死体验。濒死只是濒临死亡,或者达到死亡条件被救活,而濒死体验是濒临死亡或达到死亡条件时经历到这种非比寻常的事情。并非每个濒死的人都能有濒死体验的记忆。至于这是由于这些人没有经历濒死体验还是没能记起濒死体验发生的事情,这是很难考究的。因为濒死体验的样本来源于对濒死者的采访和在场医生的采访,一个人醒来后告诉医生“我刚才去了xxx地方,我刚才跟着救护车飞了一路,我刚才看见你们在xxxxx,我刚才看见警察在xxxxxx。”这是学者和医生获得濒死体验样本的方法,而一个人经历了濒死而醒来后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这是没有办法去考究这个人是否有濒死体验的(除非使用催眠)。
其次,其实还有一些濒死体验时的现象我在上文没有写出来,因为一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抱着随便写写的心态,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读者。其实我不仅要感谢支持我的读者,我可能还要感谢喷子,因为喷子不断喷我我才引了文献,并且再次去查阅濒死体验相关的资料。
上文没有写到的一些现象包括:
1.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感觉,“我”既是“我”,却又不只是“我”,仿佛我是自己,同时又是他人,同时又是其他存在。
2.关于白光,有受访者认为那是个高维度的灵体存在,但也有受访者认为那是更高层次的“我”,因为他对“我”完全了解,“我”一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想法,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感受,导致的每一个后果,“它”完全知道。并有受访者表示一些自己做的后悔的事不想展示于这个白光,但白光却无所不知。这种感觉就好像”我“和”另一个我“。也有一些受访者表示,白光一直都在,并非自己死亡时才到来,只是自己死亡时才能看到它(或它们)。
3.并非每个人经历了濒死体验的人都会看见这个白光,见到白光的人约是30%(具体数字不是很记得,这个是我记得的大概),而另外一部分有濒死体验的人经历的事情虽然都非比寻常,但是印象中是没有这个白光的。
4.有着一种”我“无处不在的感觉,即”我“在病床前,同时也在纽约,同时也在伦敦。
5.时间感变化,即濒死体验中经历的时间与肉体的时间并非同步。
暂时补充这么多,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我会继续写。
有读者说到,怎么知道我不是在玩地球OL呢?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提出这点的著作有很多,我想起一个视频,之后会帖出来。
再给读者一个问题去思考:假如人真的有灵魂,那有没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灵魂呢?
------------------------------------------------
找到这个视频啦,这位油管主说的真的非常有趣。这个视频标题是“什么是意识?” 有713万次观看。
能看到油管的可以自己去看一下,链接在上面。
视频大概内容是,油管主在谈论一个叫Hemispherectomy的手术,即脑半球切除。有些人因为某种原因切除了半个脑球,但这些人却还活着。虽然功能有障碍,但这些人依然有一个自我。这个油管主作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猜想,如果另外一个半球没坏,然后放进了另一个躯体会怎么样呢?如果大脑能产生意识,而这一个半球能产生出一个自我,那另一个半球应该也能产生出一个自我,那当两个半球放入两个身体,是否会出现两个自我呢?然后这位油管主还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他谈到现在很多人喜欢AI,AI和人的最本质区别是“我”。AI可以模仿人的行为,甚至有可能能够像人一样,你可能完全不知道那是一个“僵尸”。但AI再像人,再完美,AI都只是行为和表现像人,他的行为和反应能表现出“我”,但实际是没有“我”的。“我”不是这些反应,而是一个人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我”这个主观的存在。
然后这位油管主问到,是否有可能有的人是没有“自我”的呢?即他们只是像“我”一样,而他们其实只是一具躯体+一个设定好对各种事情作出不同反应的程序,而没有“我”这个主观感知。(你可以理解为NPC)
油管主说“我是有自我的,但这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又怎么知道在看油管的你是一个和我一样有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模仿“我”的躯体呢?“
-------------------------------------------------------
有部分读者问到,如果意识独立于大脑,它是怎么运作的呢?
这个已经不是濒死体验研究的问题了,濒死体验只是关于人死亡经历的课题,而意识如何运作这个已经是另一个领域的事情了。关于意识如何运作,上文引用的罗伯特兰扎的书《生物中心主义》是一本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其实它是量子领域的研究。
这本书可能需要十分开明的态度才能认真看下去,它的结论可以简单理解为“心生万物”。其实罗伯特兰扎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样理念的人,这个理念是很多量子领域的科学家提出的理念。量子力学被人们称为”微观世界的物理学“,但它和人们心中所认为的“物理学”其实并不是一个学科。如果说传统的物理学是一种唯物科学,但量子力学就是很主观唯心的一种科学了。
-------------------------
有的读者还在纠结唯物唯心,有读者说高纬度的自我说不定就是物质呢,灵魂说不定就是物质呢。这已经不是重要的问题了。而且如果你硬要这样说,那按照罗伯特的生物中心主义,宇宙是心像,那是不是物质也是唯心主义了?
我上面写了很多唯物主义者的问题是因为很多人把自己站在唯物主义一边,并且是很极端的唯物主义,其实唯物还是唯心都没有关系,它只是人按照观察到的事情进行分类以方便理解的手段,甚至唯物的定义每个人心中都不一样。
而且读者纠结的“纬度”也不重要,因为它也只是人类对观察的事物进行分类的手段,这种东西或许本就不存在。
人类为什么会推测有四维五维呢,因为人类的观察认为有一纬,二维,三维,因此推测可以有四维五维。人为什么会纠结唯物唯心呢,因为根据人类的观察有人认为物质最先存在,有人认为意识最先存在,因此有了唯物和唯心之分。其实这都是我们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推测的结论而已。点,线,面之所以存在关系也只是我们这样去定义他们而已,也许他们之间的关系根本不是这样的。
如果读者有什么想问的,我下面可以看看找不找得到资料,贴上来。上面一直是我单方面在说,如果读者有什么提议也可以告诉我啦。
讲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2004年,煤气中毒,凌晨两点,全靠潜意识驱动,从床上扑下来,从房里爬出去,爬行中撞翻了火炉,磕伤了腿毫无知觉。
爬到门口,用尽全身打门。被家人发现,抬到通风处,跟中了邪一样又哭又叫。20多年的人生片段,一幕幕在眼前闪回:
曾经伤过的人、曾经犯过的错、藏在心中的遗憾和愤怒,一件一件地在我眼前真实再现,同时一件一件地要求我当场反馈!
对妈说对不起她,让她操心一辈子,下辈子报答她;
对妹妹说要照顾好妈。对弟弟说要照顾好姥姥姥爷;
对死去的爷爷说,没让您看到我考上大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对初恋情人说对不起,我又蠢又自私,配不上你;
。。。。。。
自己憋屈的要死,觉得雄心壮志都没完成就特么被煤气煤死,无力又愤怒。
(二)
后来我才知道,这叫做“了缘”,是快挂了的前奏。
佛法讲我所经历的过程,即“阿拉椰识离体”。宗萨蒋扬仁波切描述这种感觉,就跟有人不断用木棒打你脑袋的一样,是一个极其痛苦、毫无尊严的过程。
后来,别人告诉我这叫劫数,而渡了劫的人,是能看出来的。西藏把这种人叫做“返阳人”,是多少有些特异的人。
这次濒死经验,给我的后遗症有五个:
一、乐观,觉得活一天就是赚一天。蛮好!
二、胆子更大,很多事,一想到老子特么死都经历过,还能有啥可惧的?
三、更喜欢独处和爱家人和朋友。人生太短暂,我要多留些时间给亲人和朋友,多留些时间善待自己。因此有人抱怨我高傲。
有一哥们说过“除了亲人离世和自己身上的病患是真实的,其他都无所谓,价值观而已”。这句话也与大家共勉
四、不做坏事。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信不信,由你!
五、特别恐惧窒息的感觉。如潜水和憋气。
(三)
有一次坐高铁,看对面的大姐在看书,还特意包了书皮。不经意瞥了一眼。开玩笑问她:“越看越害怕吧,大姐”。
我知道,她看的是《西藏生死书》,白天看头皮发麻、晚上看后背发冷的奇书。
弘一法师很推崇藏传佛教的《大日坛经》,认为颇深刻和殊圣。这种书在国内畅销,无论如何,都是进步。
我很喜欢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他因为巴黎出租车司机没有礼貌,就在人家出租车里撒尿。他吃肉喝酒交女朋友拍电影,宁愿来世投胎做妓女。他真实而智慧,指明了人类进化的方向。
有法国摄影师拍了他禅坐的背影,我买来挂在客厅,祈求智慧,早登觉岸。
宗萨讲中阴,我在亚朵酒店、用手机看到凌晨三点,读后赞叹:“这哥们讲得都是真的。”
(四)
今天正好看到梁漱溟老先生的95岁时的访谈录。
梁先生一再纠正,自己并非大儒,内心深处其实是佛教徒。29岁之前,他一直想出家。梁老人家也谈到死亡。他的原话是:
“(从佛家来讲)死亡不会断灭,不是死了就完了,没有这个事情,死亡是“相似相续、非断非常””
佛陀的四法印还是很经典:一切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其根本教义之一就是“缘起”,你连你自己都不曾拥有。苦从何来?
梁漱溟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位孔夫子”。在解释儒和佛的区别上,颇为深刻。
他认为:佛家是非常彻底地破执,我执有两种,一种是分别执,一种是俱生执,这两个执,佛家都破了。而儒家呢?只破分别执,不破俱生执。
比如亲人死了,佛家没事的。儒家会大哭,然后接受。梁先生用8个字总结儒家:“廓然大公,物来顺应”。
(五)
伊壁鸠鲁认为:人之所以会痛苦,最大的症结在于对死亡的恐惧。
去年有些事,有点过不去。有百度的哥们创建了一个潜水俱乐部,叫“十八米潜水”,于是跟着蹭吃蹭喝蹭飞地去菲利宾潜水,逼着自己直面恐惧。难熬的五天过去后,外缘不生,心如墙壁。(参见:在菲律宾,我被拖入水底,手脚冰凉...)
萨特说“人是自我建构的存在”。拥有意识,代表我们能自我凝视的存在。自我凝视,会一直追着自我跑。因此你永远无法成为你自己。
人的内在总是在分裂在变化。被称为“无的分裂”,每个瞬间都是不同的存在。所以不断否定当下的自我,不断走向新的自己。
正是因为人类并非某种特定的存在,反而更加自由。也就是“存在先于本质”的概念。
人类是先存在,然后才创造自己的本质,所以人类是无限自由的。人与社会之间是建构和被建构的关系。不要一味怪环境。有必要时自己要介入。
(六)
贝克莱坚信,存在即是被感知。普特南提出缸中之脑的概念,想说的其实是:正如浴缸中的金鱼一样,人类是无法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外界世界的。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大家为啥总是急吼吼,如果把人生当作一个更长期的旅程。今生、来世、再来世,还会着急吗?
放下心来,一尘不染。
哲学的使命是理解死亡,而死亡是越早学越好的必修课。我很愿意和自己女儿聊一聊死亡和身后事。让她们更加从容。
死亡对于你我,未尝不是解脱。对于众生,未尝不是提醒。提醒我们珍惜缘分。正如刘备我祖先生所说:
以为明日可见,然明日未必可见;以为年华可许,然年华未必可许;以为此情可久,然此人未必可久;以为江山可爱,然而江山未必待人。人所能为者,不负眼前,不负众人而已,勉哉。
THE END
为深度思考点赞,我是陈轩,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洞穿真相!
人和被人吃的鸡鸭牛猪一样,都是动物,
只不过思维比较复杂,感情比较丰富,
所以会在认清现实的边缘挣扎继而创造出一些想法来安慰自己。
你的意识并不是一个物体,它是你大脑里无数神经元互相作用的产物,微观上是无数电子在原子核边运动的表现形式,与星尘万物一样是宇宙物理演化的一部分而已。意识是一种功能,没有复杂的物质结构为基础,功能就会丧失。我们目前不了解这个结构的具体运作过程,一旦我们真的了解,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让全世界的人类举旗子模拟这个运作,然后你就会发现人类整体表现出了意识。当人类停止模拟并删除记录,意识就立即消散。
意识不过是人脑中的一种机能,它有赖于大脑的生物结构和能量供给,是无数神经元作用的结果,所以大脑一旦死亡,意识就会完全消失,并且这种消失是不可逆的,就像一座图书馆被销毁了里面的图书文字都统统消失,就如你的记忆,性格等的所有的一切感受通通都没有了,而即使图书馆重新建立起来,摆放回去的图书和原来的内容一样,那也不是原来的图书馆了。
就像你的意识消失只剩下一个无意识的大脑,即使有原来一样的记忆,再放到你的大脑中,也未必是原来的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东西,一旦中断,就是不可逆的了,你可以作比两个一模一样的躯体,两个躯体都是一样的记忆,但从客观来讲,哪怕这两个人肉体相同,记忆相同,但这两个人绝对不会把对方当做是自己。
意识就是如此,一旦中断它就永远消失,而死后根本没有世界,所以死后的世界真的与你无关。死亡就好像焚毁一座图书馆或砸毁一台音响一样,图书馆里面的信息与音响的功能就永远被毁掉了,无法恢复了,它们没有别处可去。死亡就是你的感知、人格、回忆、控制身体的能力等不可逆地被毁灭。英语中常用拉丁文“遗忘”,将死亡形容为:Eternal oblivion。死人和一块石头一样,并不会感觉到自己陷入了永恒的寒冷黑暗,而是什么感知都不会有,包括时间和空间。
死后只有原子本身能幸存下来。这些原子在未来可能会重新被纳入其他物体的组成部分,也可能被其他生物的基因组合成生物体,重新获得意识的功能。然而连续性一旦断绝,同一性就不可恢复。即使无穷年后庞加莱回归(Poincaré recurrence theorem)重新拼出了我的身体,那个人也不是我。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从土壤空气里来,化为食物,被父母吃进体内,形成精卵,结合生命,几十亿年才博得的好运气,做了人,死后化为有机质,回归空气土壤。
其实我们的细胞或分子一直在这个宇宙空间里或者地球上,只是换了一种组织形式。
我在一年前有过一次自杀尝试后的重度濒死体验,程度应该比这个问题下绝大多数他答案所描述的都要重度。
简而言之,人死后,哪也不去,去往虚无,同时也去往任何地方。
这次更新是为了添加一个《蛋》的视频版本,由Kurzgesagt – In a Nutshell制作的8分钟小视频,就是那个b站经常能看到的出过很多卡片风格的科普视频的up主。
在三天前刚刚发布,目前就达到youtube全网热度第49位,3天点击量600多万。
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一下, 已经自行添加内嵌中文字幕。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694006776549376转载自youtube,地址:https://www.youtube.com/user/Kurzgesagt/videos
作者:Kurzgesagt – In a Nutshell
最近为了解答知乎上一位知友的一些疑惑写了篇回答。但是似乎对很多人的一些困惑也有帮助。并不是什么特定问题的特定答案,只是也许能帮助各位找到属于自己问题的答案。花了一天匆匆写完,估计有不少错误,还请见谅,之后会慢慢修订增删。可以视作这篇回答的补充部分:
回答有这么几部分
2.个人濒死体验部分 (这部分不是严格意义的答案,不代表死后就是那样,纯个人体验分享。)
3.严肃的哲学和科学回答及思考 (不是我的观点,只是陈述目前哲学界和科学界的一些看法和争论)
4. 安迪威尔小说《蛋》
5.对评论,私信和“知乎,分享你刚编的故事”的部分回应及证据
0. 无意义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其实这篇回答并没有意义,它既是错的,又是对的。除非当你从中得到了意义的时候,才会产生对错好坏的各种意义。(像唯心主义吗?并不是,如果觉得是唯心主义的话,请仔细再看一遍。)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和 ”物质的本质是什么?“一样,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且目前不存在答案。
”人死后意识去哪?“ 和 ”奇点之前物质在哪?“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
”没有物质/意识“ 也是一种回答,而且固然在某些角度下,这就是正确答案。只是完整的的答案的剩余部分,不在时间之内,也不在演绎逻辑可触及的范围之内。
1.「」
对本问题的回答,泛灵论和中性一元论的回答一段话可以概括:「生死,只是当物理系统变化幅度过大的时候,人为的一种定义。物理系统本身不存在生死,只存在变化。出生前,死亡后,活着的时候。意识都存在,旧有的“你”的概念和记忆会变为其他,但意识本身会随物理系统一直存在,变化,虽然变化幅度会远超人类想象。按照中性一元论的观点,意识和物质就是一个东西,只要物质存在,意识就存在,反之亦然。不同物质和不同意识存在方式都会天差地别。其间的差距,比从蚂蚁的意识到人的意识到可观测宇宙自身的意识,比从一颗光子到地球到黑洞的物质,差距还要大出非常非常多。如果意识对物理系统复杂度的下限没有要求,那么一颗电子都是有意识的。(强调,"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是一个概念。之间的差别比"雷锋"和"雷峰塔"还大)」(完)
(上面这句话就是所有的答案。其余之后一切都是补充)
>>>强烈推荐提前阅读神经现实专栏的一篇文章,可以对本文的很多概念有个初步了解:
以下为正式答案:
2.「濒死经历部分」
(个人经历,事件和体验的真实性可以保证。至于体验的内容你们觉得是大脑幻觉,是宇宙真理,是精神病,都可以。但是这不是编故事和小说,证据单子之类的,已经私信给几个强烈质疑的知友(后面有隐去私人信息的截图),但是我不会放在公开场合。)
每个割和刺的伤口都很痛但是又麻木,能感觉到黏黏的东西,心脏很不舒服,跳得很快。浑身冰凉,因为吃的一堆药片,胃里面肠道里面也在不断灼烧,抽搐痉挛,一直呕吐但是后来就吐不出来了。勉强能感觉身体在地上蜷缩蠕动。逐渐这些身体感知消失,也不痛和难受了,我闭上眼睛,然后渐渐变得平静。
一开始是非常强烈的空间扭曲感和一堆高速变化的分形,各种非常复杂的几何图形或有意义或无意义地变化闪现。然后我晕厥了,感觉到意识被纳入一个事件集合空间,同时体验着人生从小到大的无数事件,放大了每一个记忆的细节。很多细节平时根本想不起来,但是在那短暂的时间里,感觉整个人生重来了一遍,信息量在体验上比日常现实生活要大出非常非常多。爆炸一般的记忆库大小和细节。似乎做过的每一道题,吃过的每一份食物都能感受,咀嚼的触感,吞咽的声音,笔尖划过纸的力度,窗外的天气,室内的光线。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同时高速地涌入涌出。
更神奇的事情是后面我体验的东西开始越来越偏离我的个体记忆,成为了其他可能的我,无数事件的分叉点开始分歧。2014年夏季某天,我买了iphone的世界,买了小米的世界,买了HTC的世界....... 2012年那天,我在父母面前生气完砸了书的世界,跑出去的世界,在那一天跳楼自杀成功的世界,忍住什么都没做的世界........2001年那天我看到电视上报道911恐袭死亡几千人的世界,我看到报道911恐袭失败飞机郊外坠毁的世界,看到911那天只是平静的什么都没发生的世界.......无数的线交叉出无数个事件点,无数个事件点 从一个个事件往外铺展开无数可能的平行宇宙,无数个世界形成无数构造上更深层次的entity。
最后,我到达了1995年11月我出生的那个分歧点,我作为女孩出生的世界,我作为男孩出生的世界,我胎死腹中的世界,我.......作为不是“我”而出生的世界。
我开始成为了其他人,从身边的认识的人到各个地区各个种族的人,开始经历他们每一个人的日常和悲欢离合。我是路边的乞丐,也是我的父母和同学,是古今未来的赫赫有名的大公贵族们,也是生活在矿沟农田的无数默默求生者。他们的苦痛爱恨和高光时刻,他们的不同人生。他们经历的所有悲哀,杀戮,罪恶,仇恨,悲剧,恶意,所有惨绝人寰的巨大痛苦,我都在经历。但是所有善意和温暖我也在觉知。直到完全脱离我的人类身份。开始有一颗树的体验,各种各样动物的感知和记忆。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有许多根须往泥土里面蔓延吸收水分养分,自己的枝叶在阳光下向上成长和呼吸。那种感觉过于真实,而且完全不同于人类的体感,是过去我甚至觉得连想象都不可能想象出来出来的感知和体验,根本不是什么幻肢的程度。你可以想象自己有几条细细的植物枝叶般的幻肢,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能高信息量地体验到自己成为一片森林的感觉。而且不属于人类的知觉里的任何一种,就像是人类再怎么通过生物学分析蝙蝠的神经结构,也绝对没有办法想象便蝙蝠通过回声和超声波反射感知周围环境是怎样一种体验,不是听觉,不是触觉,不是视觉。我不止是一棵树,一堆草,我是一整片森林,里面的每片叶子,每一个细胞,每个昆虫,风在空间中流过的细节,电磁能量的波动转移都能非常清晰地感知到。
到这个阶段为止,都还是人类思维可触及的具象的体验,类似于你看下面这个视频的感觉,但是只是不是第三人称视角,而是成为视频中的东西,且有这些对象的所有主观意识感受:
https://www.zhihu.com/video/1189935251273670656但是再往后就越来越超越语言和人类思维可以描述的层面,我只能极其勉强地用文字讲个表层。)
我变成了鸟,随风拍动翅膀,羽毛的震动,气流在躯体的流动感,鸟巢里面安心的感觉,都非常清晰。是鱼,是草履虫,是水母,是海草,是单细胞生物,感知到的意识越来越简单,能理解的感受越来越原始,甚至因为过于简单,作为日常人类的我都很难想象。类似于人的潜意识占据人类意识的大部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强烈感受到它们,因为这些过于简单和比较原始的意识,被淹没在强度更高的意识之中了。人无时无刻都在意识到呼吸和心跳,只是绝大多数时刻并不能明显地进行感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原始的简单意识,像是肛肠类动物和变形虫这样的简单动物的意识,我都无比细致地感受到了。随后是变成了各种根本不是地球上见过的生物,而且场景也不是地球。我不知道名字,只能说是各种奇怪的生命形式,从微生物到智能生物到智能远超人类的东西,很多和人类目前的科幻想象也完全不一样。
他们的形象完全不是我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排列组合得出的新形象,是人的我连构思都完全无法构思的存在。人类光是想想一个四维正方体就已经非常困难而且需要大量的数学训练,但是我遇到的东西或者生命,复杂度和维度都远超思简单的四维立方体。其中一个比较好理解的和人类记忆相挂钩的形象的一种生物是,自己长出几百根触手,每一根感觉都无比真实。还有自己经历了核爆,超新星爆发(准确说自己就是爆炸本身),成为一颗星球,反射和吸收周围的恒星辐射,这样的过于奇怪的体验。从可见光到不可见光,从无到生成到变化。说是生物,但是其实和日常语义下的生物很不相同。因为很难想象出表面积无限大的生物是什么感觉。但是我确实感受到了,那种感受没法表达。
要说具体的记忆,我只能描述出我们的四维时空中的那些见到的生物,有机械生命,有类似地球生物的碳基生命,还有寿命非常长,不在极长时间尺度下看就是普通结晶混合物的晶体生命。但是更高维度的生命,用语言没法描述形象,只能以上面的叙述来说明性质。
再后来,我觉得自己变成了球体,矩形,正多面体,三角,无限大平面,四维立方体,函数空间,数集,物理法则,从一维到无穷维的世界等等一系列过于形而上的存在。日常里有“看到声音,听到色彩”这样的异常意识状态,我在体验这一切的时候,应该也类似,只是范围和程度超出它太深太远。最后的最后, 瞬间一切都消失,我感觉自己成为了一个无限大又无限小的存在,像是一个无限大的点。没有光,也不是黑暗,没有任何色彩又好像是任何色彩和图形,没有概念,思维和情感,但是又好像拥有一切情绪,认知和思维。所有可能的善,所有可能的恶,所有的正确,所有的错误,都在我之中。所有信仰的,被信仰的对象。所有存在于在这个世界的,存在于其他世界的。所有爱的,被爱的,恨的,被恨的。所有人类认知内的,人类认知外的。所有形而上的,所有形而下的。都在我之中。
所有所有时间变得无限漫长甚至失去时间的概念,但又好像一切都只发生在一个瞬间。是永恒也是无限小的刹那,时间不存在了。我感觉“我”消失了,但是又存在。说消失是因为感觉“我”不是真实也不是虚幻,而且近乎于全无也近似于全有,说存在是因为觉知到了所有一切,即便是幻觉也好,但是确实在那个无限长的瞬间,主观感受上,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我消失,然后成为了一切。
然后在无限长的时间后,体验了所有的存在后,虽然也像一个时长为0的瞬间内体验完一切。有一个意识/存在,或者说“答案”,进入了我的存在之中,不能以任何语言进行形式描述,但是一定要强行以语言的方式去说明这个瞬间,只能这么勉强描述:α:“你是什么?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世界是什么,存在又是什么?” ,然后,Ω: “我是神,是Singularity, 是Absolute,是真理,也是虚妄。是一切存在,也是虚无本身。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一切皆是意义。真相就是,所有可以存在的东西都必须存在,我就是你”。
我就醒了,时间是晕厥过去的第11个小时,但是感觉像是已经过去了千万年。关于那些体验的记忆高速流失,一滴水从大海溅起,从大海又短暂变成了一滴水。我又变成了“我”,在记忆完全流失前,尽全力记下来的所有重要信息就是上面所描述的。
我可能是无意间触到了世界的真相(的另一部分,因为日常的生活也是真相的一部分)
我这里虽然用了神这个词汇,但是其实和所有宗教的神的定义都大相径庭。勉强地说,是类似于OAA或者“道”一样的,非存在,非非存在的东西。
3.「形而上学及科学部分讨论部分」
我不是唯心主义者,也不是唯物主义者。我相信理念界是真实的,物质界也是真实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真实的,他们的总和也是真实的。对于某些认为哲学观点(特别是心物问题上)除了唯物主义就只有唯心主义的朋友们,我只能说请多了解一下当代哲学,不再只局限于高中政治考研政治,就能够知道现在当代哲学界早已经连唯物唯心这两个名词都已经极少再使用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非错误,只是他们都是limited的perspectives)
世界上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存在,如果有,那只是人为地划分了已知和未知,然后给未知加几个类似“神”,“鬼魂”,“恶魔”的名词。所有精神的,概念的,思想的,心理的,也必然是物理的。既然改变一下硬盘和内存里的电位,就能在某种意义上创造出魔法与刀剑世界,创造出贞子和凶魔,以屏幕电磁波和声波的形式影响人类的精神和生理状态,那么这些东西就是存在的,那么改变人类大脑的神经电位和递质浓度与流量,也可以出现这些现象和存在。其实,数学公式,物理模型,语言,逻辑这些东西,不也是一样的方式存在着吗?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存在。但是理念界的东西确实可以影响物质世界,物质界的事物也可以作用于理念界。因为它们本质上就是一种东西。能和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就是物质。
也就是说,当计算机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生成这样的图像的时候,计算机是可以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这些图像并形成非常原始的感知的。但是它不会有多余的意识,也不会做多余的行为,但是它可以感知。极端一点,一个光子也是有意识的。(注意,"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是一个概念。之间的差别比"雷锋"和"雷峰塔"还大)
很多人认为死后意识就不存在的,举的例子像是,把游戏删了游戏就不存在了,意识也是如此。但是游戏是被储存的信息而不是储存信息的能力和演化能力,对应的是记忆,不是意识。你就算把硬盘烧成灰,压缩成黑洞,它也一样或多或少具备储存信息和物理演化的能力。物质只要存在,就能承载信息,并且进行演化。意识按照目前的科学理论,无论什么流派,比如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理论,或者涌现论,或是其他,都完全达成共识:意识必须是和物质承载的信息演化高度相关联的。只是争议在于这个演化的复杂度的下限有多低,才能产生意识。有的理论认为存在一个阈值,复杂度在数值上低于某个阈值,就没有意识了。有的理论认为,复杂度没有下限,即便是一个光子,也可以体验某些原始的非常简单的意识,持此观点的比如大卫查默尔。无论是从科学角度还是哲学角度,人死后有没有意识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难度远超各位评论区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样。完全认为意识“死”后就不存在,并且当做真理的话。你得首先承认,“死”后,生物的物质系统就不能承载任何信息了,且停止任何物理演化。(这是一个尚未有结论的问题,一切的关键在于物理系统复杂度下限有多低才能产生意识。不要凭人类经验想当然。)
给大家分享一下基于马哲的高中政治(《必修四》)和考研政治对意识的看法:【动物都是没有任何意识的,“人是唯一具有主观意识的动物”】 如果你在高考的时候选择了动物有意识,那么你就要丢分了。我们受到的学校的唯物主义的,客观的教育告诉我们,产生意识的复杂度下限,是人类的大脑系统这样的复杂度。且要人类的劳动和社会参与才能有意识,所以小猫小狗大象是没有任何意识的。那么:你信吗?如果不信的话,请认真思考一下产生意识的复杂度下限的问题,有没有这个下限,或者下限在哪?
思考提一个问题:“如果意识只是一种只存在于物质的涌现现象,那么理论上世界应该只有一堆物质,按照动力学系统的规定和波函数演化。你的体验,主观意识,Qualia,根本不应该出现。这是为什么?”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的一种表述) 如果你的回答是类似:“意识就是幻觉,这一切都是幻觉,或者世界就是这样,神经电流,信息整合,涌现现象就是答案,根本不存在意识。”
那么,你现在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你应该是一个philosophy zombie, 即便你的身体按照物理演化进行通过打字进行回应。你自身也不应该有任何情绪,不会从屏幕上看到任何视觉体验,连打字的时候也没有任何触觉。
要么,就是你从小到大经历的一切可以回想起来的东西都是幻觉,因为“意识就是幻觉”。(但是这两个”要么“是基于Eliminative physicalism 这个前提导出的,上面是在反问,得出的结果是我要反驳的不是我要证明的。鉴于评论区部分朋友的阅读能力,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理解偏差,攻击的点完全就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还是特此说明一下)
对于认为死后意识就不存在的朋友,也就是说物质结构改变一下,意识就消失。那我只能说,其实人活着的时候意识也不存在,因为你根本没法完全证明,不信你可以试试,要是能完全严谨能证明给别人看你是有意识的,而不只是一堆肉块化学反应,物理变化后没有任何感官思想地,出现你打出一串字符这一物理现象。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成为人类目前历史上最强的哲学家了,远超从古到今任何一位哲学家。
另外,有人质疑时间无限长又为0是逻辑不通。当一个系统包含一切的时候,时间自然不存在流动(假设有这个系统,但实际宇宙本身不就是包含一切吗?)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时间可以存在,但是时间的流动是个“幻觉”。详见MIT arXiv上的这篇论文:
濒死体验不代表死后,只是从这样的体验中思索到了什么,关于存在和不存在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这个答案下一堆写濒死体验的,答非所问。我同意,某种意义上确实是答非所问,但是某种意义上也是答案的暗示。
我们假设死亡后意识就会化为虚无,将濒死体验其视为人死亡过程中,意识完全消散前,人的大脑经历激烈生理反应时,意识的变化就行。但是写濒死体验确实不能说明死后意识能否继续存在,所以我写自己的经历也只是给各位参考。
目的不是说明死后意识去哪,而只是简单说明人在死亡过程中,你的心智和意识可能会经历怎样的过程。如果将心跳停止视为死亡,人在大脑内停止供血,心跳停止后,还有那么一段时间可以保持生物活性。在这短时间内,大脑的神经递质释放是非常不同于日常的,每个人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什么可能都不一样。(这个问题下很多人用自己低血糖晕倒后(???),外科手术麻醉时,醒来没有记忆来说明死后意识的答案。我觉得不太ok。因为,评论区有一大半的人麻醉和事故后存有濒死体验的记忆,另外一部分清醒后没有濒死体验的记忆。濒死活过来的事后是否存有记忆,和死亡时会经历什么是两个不相关的独立事件。)
绝大多数人都认可人类身体生理上完全死亡后,大脑将不再保有人类生前的记忆,但是这和你死亡时会经历怎样强烈的意识洪流,怎样夸张的“幻觉”,是两码事,并不矛盾。除开事故和麻醉后记忆保存的问题外,大脑有自己的一套机制判断自己是否即将死亡,当判断死亡风险比较高的时候,将会自动开始特殊的生理运行模式,很多神经递质和激素将超过日常非常非常多倍地释放(不是每一种死亡方式都会这样,被在核爆中心死亡应该会直接跳过这一步,但是大部分人的常规死亡方式有较高概率会经历这一切。)。所以不是低血糖晕倒,食物中毒睡了一天就是可以自称“濒死体验”的。为什么很多小孩子发高烧,溺水也能产生部分我所描述的体验。一个猜想,不一定对,幼儿夭折率是最近一百多年才降下来的,之前的时代幼儿非常容易因为一些我们觉得的小事故小疾病死亡。所以由于刻在DNA里的机制,大脑对幼儿死亡风险的判定会比成人阈值低很多,比较容易开启大脑的濒死模式。成人之后发高烧就很少有这样的濒死现象。所以,即便死后是完全的虚无,在到达虚无之前,我所经历的事情,也会部分或完全地,以不同形式在很多人的大脑内经历。
说个题外话,各位觉得绝对的虚无是什么?虚无和存在是无法相互独立而存在的,存在的极限是“一切存在的集合的集合”(包括这个集合本身,这种说法会导出古典集合论悖论,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就行,语言只是工具)。我们将其称为[全],那么,[全]已经是一切万物了。它无法增多任何的东西,也无法减去任何的东西,无法成为更大,也无法成为更小。任何我们能认知的东西,都存在“可变化”,“可拓延”之类的属性。连人类能认知到的物理法则,数学法则也一样(这些规则是人类的归纳与推理认知,不是身为法则背后本体的[全]本身),旧有的法则推导出新的法则,还原论的法则到更上层的不可还原的法则(参照P. W. Anderson的《More is different》)。从底层的基础物理法则,拓延到人类这样的大型社会结构。从奇点到现在的宇宙,从出生到死亡。从一把椅子往外延伸到世界。唯一不具备这样的属性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全],另外一个就是绝对的虚无。“绝对的存在”即是“绝对的虚无”。当绝对之物从内部的相对视角体验时,才会有something存在。那个被人们称为[全]或者[一切]的东西,因为它无法增减也无法改变,它并没有任何去”经验“任何东西的可能性。而且因为它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也缺乏任何相对性,所以因相对性的缺席而无存在,「全」自己的唯一体验,只有绝对的虚无。
"无是可以增多的东西吗?"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人死后真的可以达到绝对的虚无吗?从虚无中诞生的我们,从出生前的[无]转变为存在物的我们。与自[全]中而为[一]的我们,有何不同吗?从死亡前小小的存在物的我们,转变为死后的虚无的我们。和从[一]而化为[全]的我们,又有何不同呢?
当你到达了[全],也就到到达了虚无。作为永恒万有的[全],不可变化,作为一切存在的反面的绝对虚无,两者皆是脱离了时间的,位于时间之外的。主观上的体验来看,人死亡后意识到达虚无时的那个时长为0的瞬间,就马上有另外的生物自虚无出生。甚至可以是,在死亡后到达虚无的瞬间,从另外一个深睡眠中意识到达虚无点的生命的梦中醒来。“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一切生命都在死亡的刹那获得新的生命。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中间的过程就是[全]中的所有的可能的[一]。或者说是虚无与虚无两点间,所有路径曲线的可能。每一个人类,每一朵花朵,每一片云,每一颗恒星,每一个宇宙,每一个分子。轮回与存在真相就是这样的。生与死,全与一,有与无。
有想起费曼的单电子遍历假设吗?宇宙之内只有一个电子,它在时间和空间中来回换穿梭,现象上表现出很多电子的存在。 如何理解费曼的「单电子宇宙」假说?
从无限的过去,到无限的未来,都只有[一]在时间之外循环,在时间之内显现,如此往复,于是便有了被称为世界的东西。
”神“是一个被滥用的名词,如果用来指万物的终极,包含一切信息和一切过去未来所有现实的,全知全能的[全](没有全善,拥有全善属性意味着割除了所有恶,就不配作为[全])。那么从本质来说,无论说它是存在,不存在,都是正确的。
记得《钢之炼金术师》中”神“的话吗: ”我就是稱為世界的存在,有人叫我做宇宙、有人叫我做神、有人叫我做真理,有人叫我做全,或者一;而我,其實即是你自己。“
附上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框架部分,也许能帮助理解:
科学不是一切的真相,数学也不是,哲学不是,宗教不是,物质界不是,理念界也不是。
一切的真相是“一切”。
包括此时此刻你看到的,想到的,回应的。包括所有的”True“,所有的”False“。所有的”现实“,所有的”虚幻“。
4.「小说」
安迪威尔的小说《蛋》相信很多人已经看过了,这里再po上来一下,这是小说,但是部分地暗示了事实:
The Egg
Andy Weir
你死在回家的路上。
是车祸。没有很离奇,但依旧致命。你丢下妻子和一双子女。你死得并不痛苦。急救人员尽了最大努力,但回天乏术。你的身体四分五裂,还不如死了,相信我。
这时候你看到了我。
“怎……怎么回事?”你问,“我在哪?”
“你死了,”我直接地说,一点也不委婉。
“一辆……一辆卡车,它侧滑了……”
“没错,”我说。
“我……我死了?”
“嗯。但是别难过,人固有一死。”我说。
你四下张望,周围一片虚空,只有你我。“这是什么地方?”你问,“这是死后的世界吗?”
“可以这么说吧,”我说。
“你是上帝吗?”你问。
“是的,”我答,“我是上帝。”
“我的孩子们……还有我太太,”你说。
“他们怎么了?”
“他们会没事吗?”
“这一点我喜欢,”我说,“你刚死,却牵挂著你的家庭。这在这里是好事。”
你痴痴地看著我。对你来说我看起来不像上帝,只像一个平常人,也可能是女人。一个模糊的权威形象,可能吧,比起万能的上帝,更像是一个中学老师。
“别担心,”我说,“他们都会没事的。你在你孩子的记忆中会是完美无缺的,他们还没长到蔑视你的年龄。你太太会在人前恸哭,私下里却如释重负。平心而论,你的婚姻已经分崩离析。她会对这种如释重负的心情感到罪恶,如果这对你算是一点安慰。”
“哦,”你说,“那么现在呢?我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或者去别的什么地方?”
“都不是,”我说,“你会去转世。”
“啊,”你说,“所以印度教是对的。”
“宗教都以不同的方式合理著,”我说,“跟我走。”
你跟著我在虚空中穿行,“我们去哪里?”
“不去哪里,”我说,“我们边说边走走就好。”
“那意义何在?”你问,“我转世后,我又会变成白板一块,对吧? 一个婴儿。此生中我经历的一切,我做的事,都不再有所谓。”
“也并非如此!”我说,“所有你前世的知识和经验,都伴随著你。只是此刻你并不记得。”
我停下来握住你的肩膀,“你的灵魂远比你所想的要壮观、美丽和宏大。一个人脑只能承载你的很小很小一部分。就像用一个指头试探一杯水的凉热。你只需投入你的一小部分到这个容器之中,将其取出之后,就获得了它所有的智识。
“你刚为人四十八年,还没来得及伸展自己,感受你巨大意识的其他部分。如果我们在此逗留时间够长,你就会开始想起所有事。不过我们没必要在每世之间这么做。”
“那我到现在转世多少次了?”
“噢,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不同的人生。”我说,“下面这一世,你会是公元540年的一个中国的农家女孩。”
“等等,什么?”你结结巴巴地问,“你要把我送到过去?”
“嗯……理论上是吧。你理解的时间只存在于你的宇宙。我来的地方和你那里是不一样的。”
“那你从哪里来的?”你问。
“这样的,”我解释道,“我来自某处。在别的地方,那里也有像我这样的。我知道你想知道那里是什么样的,但老实说,你不会理解的。”
“哦,”你有点沮丧,“但是等等,如果我可以转世到其他时间,就说明某些情况下我可以遇到我自己。”
“当然。这是一直都有的事。但每世都只有自己那一段生命的记忆,所以你们相遇的时候,你自己是毫无察觉的。”
“那这一切到底意义何在?”
“你是认真的吗?”我问,“不是在开玩笑?你在问我生命的意义?不觉得有点老套了吗?”
“这也是个合理的问题。”你坚持道。
我看著你的眼睛,“生命的意义,我为你创造这整个宇宙的原因,在于为了让你成熟。”
“你是说全人类?你希望我们成熟?”
“不,就是你。我为你创造了整个宇宙。每一世你都成长,变得更成熟,拥有更大更好的宗智慧。 ”
“只有我?那其他人呢?”
“没有其他人,”我说,“在这个宇宙中,只有你和我。”
你茫然地瞪著我,“但这世界上所有其他人……”
“都是你。都是你不同的转世。”
“等等!我是所有人!”
“现在你明白了,”我说,拍拍你的背表示祝贺。
“每个曾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我?”
“现在活著的也是。”
“我是亚伯拉罕·林肯?”
“你同时也是约翰·威尔克斯·布斯,”我补充道。
“我是希特勒?”你骇然道。
“你也是他杀害的千百万人。”
“我是耶稣?”
“你也是他的所有信徒。”
你陷入沉默。
“每一次你伤害他人,”我说,“都是在伤害自己。每一次你行善举,都是在帮助自己。他人经历过或即将经历的一切快乐和痛苦,你都会经历。”
你思索了很久。
“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些?”
“因为有一天,你会成为我。因为这就是你。你是我的同类,你是我的孩子。”
“哇,”你难以置信,“你是说我是一个上帝?”
“现在还不是。你是一个胚胎。你还在成长。当你经历了所有时间里所有人的一生,你就足够成熟,可以出生了。”
“所以这整个宇宙,”你说,“只是一个……”
“一个蛋,”我答,“现在该是你去下一世的时候了。”
然后,我送你上了路。
5.对评论和质疑的部分回应
很多朋友私信评论问:“你是不是觉悟了,得道了,进过真理之门了,有没有获得什么超常的力量,变了一个人,有没有成圣,自身发生巨大变化?”
我的回答是:“开悟前,吃饭睡觉搬砖,开悟后,吃饭睡觉搬砖。”
(世界上并不真正存在开悟这种东西)
有朋友觉得这个答案里的内容是编的,假的。这个我没法证明,只能说我保证自己的描述是完全诚实的。如果有人怀疑你对刚做完的梦的梦境内容描述不真实,你是完全没法证明的。
【2019年6月12日部分补充:评论区很多人觉得这是杜撰的小说或者编故事什么的。确实从王路飞的事情后,这个现象挺普遍的。其实我是不太管这些回复的,因为其存在就必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这篇回答的内容关系到生死的。一位知友私信我,说一开始相信我,但是后来觉得这篇回答是编的扯的,要我自杀的证据。这种回应其实评论区和私信都太多了。我一般不处理,但是这位朋友私信的有些内容让我觉得还是让她相信我一下,不然她可能会非常痛苦和焦虑。然后给她看了证据。我个人是不想在公共平台把自己的肠子撕扯出来问问各位看官到底是几碗粉的。我在这里放一下她看证据前和看证据后的对话和态度转变的截图。私以为这些放出来的话,那些对经历和体验真实性存疑的知友应该能打消疑虑。如果看完截图还觉得是编的话,那您随意,我理解你,肠子到底有几碗粉这个问题,很多时候不是真的想知道有几碗粉,而是只是想看血淋淋的肠子被撕出来。但是这一切也是世界的必然,善意和恶意皆是”道“与”全“的一部分,让一切演化就好。对于哲学部分的讨论也希望理性地讨论,从什么书引用什么内容,对什么论点有不赞同,都清楚地指出。对于一上来就骂一顿的回应,我只能说,我理解你,但是我拒绝和你讨论。
部分已经有抑郁和重度自杀倾向的人,也许会因为我的描述(评论区说是文笔或文学性叙述的引导?)而放开对死亡的恐惧,隐性地让他们对自杀不那么害怕。我觉得这确实是我的回答会造成的不好的可能影响,但是也有很知友在评论区说。这篇回答其实正面影响多过负面影响,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如若有机会希望多年前能给病床前的父亲念这个回答。没有什么东西只有好的一面,没有坏的一面,有的话,应该是宗教和传销吧。这篇文章也是如此,我只能说我做到了十足的诚实,而且希望这篇文章帮助更多人更少抑郁焦虑恐惧地活下去,直到下一个阶段到来。】
其次如果说后半部分关于心灵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是我瞎编的,那么我推荐先搞清楚物理主义,自然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再从头批判。以及推荐先读一本300页不到的小册子,Churchland 的《Matter and Consciousness》(这本书作者认为意识不存在,是我不赞同其观点的哲学家。但是他起码有该有的哲学素养),这是我本科期间心灵哲学的入门教材之一。应该有中文版,读完对意识的定义有个基本了解,再作批判,不然很可能批判的时候,和我这个“民哲”讨论的东西都不是一个。
很多朋友在评论和私信里面都提到了《超体Lucy》这部电影,这电影其实是我上个月才第一次看的。看完我大概知道导演经历了什么,说是一部科幻片,其实就是用一堆科幻和自己造的科学概念包装了自己的思想。知乎上有一篇回答说搞不好就是吕克贝松觉得自己得到了什么启示,然后以电影的方式向大众传授这种启示。我看了吕克贝松关于《超体》的幕后访谈,基本确认这种说法是可靠的。吕克贝松在访谈里强调了很多次CPH4这种东西是完全存在的,只是没有电影里超能力,而且他自己保密CPH4的真实名称。笔者其实知道CPH4是什么,但是我不会告诉你们的,人胚胎逐渐成型过程中这种东西会少量分泌,做梦的时候会少量分泌。平时会以微量存在于人和很多动植物体内,比如含羞草。人正常死亡过程中现实里面对应的CPH4会大量在脑部释放,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我出现的体验和《超体》描述的非常近似。我不告诉大家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能足以面对它的够强大的意志而且完全没必要使用,没法承受使用cph4的后果就会非常糟糕,导致自杀的也不是没有。而且每个人正常死亡的时候自然会大量释放,何必生前去使用呢?
吕克贝松导演的访谈链接如下(另外他也解释了大脑开大百分之几完全是他的一个幌子,他自己从一开始就知道是不科学是错的。但是cph4不是) :
In the science-fiction film Lucy, the titular character takes a drug called CPH4 that increases her brain capacity.
The writer and director of the film, Luc Besson, claims in several interviews that this drug is based on a real chemical compound.
Interview from CraveOnline:
Q:Tell me about the drug that makes Lucy superhuman. Is that based on anything real or is that entirely a fiction?
A: It’s totally real. It’s not a real name. CPH4 is a name that I invented, but it’s a molecule that the pregnant woman is making it after six weeks of pregnancy in very, very tiny quantities. But it’s totally real, and it’s true that the power of this product for a baby is the power of an atomic bomb. It’s real. It’s totally real. So it’s not a drug in fact, it’s a natural molecule that pregnant women produce.
Interview from Vulture:
Q: Some people are complaining about the fact that the science behind your film — the whole idea that humans only use 10 percent of their brains — is not true. What’s your response to that?
A: It’s totally not true. Do they think that I don’t know this? I work on this thing for nine years and they think that I don’t know it’s not true? Of course I know it’s not true! But, you know, there are lots of facts in the film that are totally right. The CPH4, even if it’s not the real name — because I want to hide the real name — this molecule exists and is carried by the woman at six weeks of pregnancy. […]
另外我之前虽然没看过《超体》,但是在自杀确实看过两部电影,第一部是YouTube的《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是Youtube收集了世界各地网友2010年7月24日那一天分别经历了什么样的一日的纪录片。第二部是Ron Fricke的《Samsara》,一部没有任何字幕,没有语言,只有画面和声音的纪录片。不得不说,这两部电影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第二部,什么都没说,但是又什么都说了的一部纪录片。
有什么之后再补充
针对任何问题的讨论,第一件事是澄清概念。
什么是意识?如果这个概念本身都没有澄清,那么后面的回答就是扯淡的。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人类目前还没有定论,而且很多问题都没有澄清。维基百科上面,对意识的解释是,对内在和外在存在的感知或觉知,但是这个回答从哲学和科学上面都非常粗糙。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动物是否有意识,植物呢,微生物呢;计算机和机器人是否有意识;意识和语言的关系;自我意识的来源;等等。
有的人认为,意识和物质一体,只不过随着复杂度上升,意识也逐步升级,直到人脑这样的复杂度孕育出了自我意识。
也有的人认为,只有动物才具有意识,因为只有动物具有认知外界的能力。
还有的人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意识,动物只是具有本能——我想猫奴犬奴们肯定是不同意这一点的。
现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人工智能有意识吗?假如一个人工智能通过了图灵测试,表现得比人类更有人性,那么它具有意识吗?
目前的科学发展,这些都是问题,而且都难以解释。实际上对于意识的研究,一直都在主流科学家的视线之外,因为用客观的实验方法不能正确地研究一种用主观术语定义的现象。
在20世纪70年代,戈登·盖洛普开发了一种自我意识的操作测试,称为镜像测试。该测试检查动物是否能够区分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与看到其他动物。典型的例子是在个人额头附近的皮肤或皮毛上放置一个着色点,看看他们是否试图去除它或至少触摸该斑点,从而表明他们认识到他们在镜子中看到的个体是他们自己。人类(18个月以上)和其他类人猿、宽吻海豚、逆戟鲸、鸽子、欧洲喜鹊和大象都通过了这一测试。换句话说,按照这个实验的结果,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而且还是自我意识,其中还包括鸟类——要知道鸟类的大脑结构和哺乳动物差距非常大。
科学对于意识的研究,一直没有深入,后面对于意识的说明,我都会用佛教唯识的理论,因为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唯识的理论和个人经验是一致的。
心理学家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概念,叫做意识流,认为人类意识像溪流一样流动。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意识是连续的,其实是一种错觉,就好像电视的画面本质是一秒几十次的闪烁,但是在我们的眼里是连续的一样。类似的,意识的流动也是如此,普通人感觉意识的流动是连续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是断续的,只是断续之间的间隙比较小,所以难以体会到。
有偈为证:兄弟八个一人痴,犹有一个最伶俐。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家中作主依。
唯识上面对意识的划分就在上面的偈子里面。五个门前做买卖的是指的人对外的感受通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里的定义和现代定义是一致的。犹有一个最伶俐,这里指的是第六意识(狭义的意识),它可以综合前面五识的信息加以处理和分析,这里的定义也和现代一致。只不过唯识上面,第六意识还有一个功能,称之为独头意识,所谓的独头,指的是第六意识没有接收到前面五识的信息,而是自己自我演化的内容,比如人的梦境,比如打坐中的幻境,比如精神分裂患者的幻觉等。独头意识类似于现代所说的潜意识。另外,第六意识和语言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意识是通过概念来认知事物的,而概念则都是建立于语言之上的,所以意识和语言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方面现代西方的分析哲学研究的非常深入了。语言对人类的意识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上一些案例,比如脱离人群的狼孩,比如从小长期幽闭没学会说话,这些人的意识和智力发育都有严重缺陷。
兄弟八个一人痴,这个痴指的是“第七识末那识”,也是最难理解的一个识。佛教里面称之为“意根”,它是普通人自我意识的根源,所以又称之为“我执”。说到这里,一般人已经比较难以体会了。我用西方笛卡尔的一句名言来做解释。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然而这句话其实是错的,错在把思考的第六意识当成了“我”。实际上如果你比较细心,或者有静坐的经验,你是可以体会到某种没有思考的感觉(可能只有短短几个瞬间,然后又有思想杂念)。这时候你没有思维,但是你还有知觉,你的“我”这个时候也依然存在。这就叫做“我觉故我在”。
上面我提到了,人的意识像是溪流一样的流动,看似是连续的。但其实不然,其中是有空隙的,这种如果你能把握到这种空隙(教你一个小技巧,先坐稳然后大呼一声“呸”,之后一小段时间就是头脑就是空白的),你就能体会到”自我“和意识流不是一个东西,应该是”我觉故我在“而不是”我思故我在“。这个”觉“就是你的自我,就是”末那识“。当你体会到之后,你会发现这个觉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你思考说话行动走路都是在的,所以称之为”恒审思量“。甚至于在佛教所说的五个无心位的时候,前六识消失,但是末那识依旧在。所以即使你熟睡了,而且进入了没有梦的深度睡眠(睡眠无心位),这时候一个闹钟照样可以把你叫醒,就是因为末那识一直都还在工作的缘故。
我自己画了一个图,来解释八识的关系。
末那识那里的椭圆,就是我们的人格,秉性,用佛教的话来说,其实就是染污。我们日常的第六意思,实际上只是一个加工处理信息的工具,而背后的指挥其实是末那识。
最后一个家中作主依的阿赖耶识,可以说最难讲也最难懂,由于涉及到许多”宗教迷信“的因素,我在这里不展开说了。你只要知道,阿赖耶识不是所谓的灵魂,它包括我们内在身心,外在世界的一切就行了。关键是我的个人经验还没到阿赖耶识这块,我也不知道佛教的阿赖耶识的理论是真是假,所以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就我个人来说,我总觉得阿赖耶识理论,是为了与因果轮回理论进行调和而构建出来的。最典型的就是”种子“的概念,按照唯识理论,前六识的造作(也就是业,karma)都被末那识传递到阿赖耶识而形成种子收藏起来,等到某个机缘巧合的时候,种子成熟发起现行,于是之前的因就导致了果。问题是这里的许多概念都没有直观的经验或者事物对应,所以只能存疑了。
最后,按照唯识的理论,前面的五识加上第六意识,肯定都是消失了,实际上当你熟睡或者昏迷或者全身麻醉的时候,前六个识都是消失的,但是末那识会一直都在,包括你死的时候。死后有一段极短的时间处于类似闷绝昏迷的状态,称之为”大闷绝“。然后由于末那识的作用还在,所以前六识又会升起,这时候的状态称之为中阴身,中阴身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做梦,只是比梦里更加糊涂。所以我觉得没什么阎王判官,你下辈子投什么胎,看你经常做什么梦就知道了。
死后前六识都消失了,只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还存在,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他没办法直接和阿赖耶识打交道,所以就算是中阴身或者重新投胎,他也没办法捡回上辈子的记忆了——这些都已经被封存在阿赖耶识之中了。唯一还陪着他的只剩下末那识,也就是上图里面的”人格“,”秉性“。其实你看婴儿就知道,婴儿还真的不是白纸一张,尤其是有的小孩子,刚刚出世没多久,这辈子的第六意识还没发育完全呢,但是你看他的那个表情和行为,就能看出很明显的秉性出来。当然了,少数婴儿的末那识污染比较严重,大多数婴儿还没有这么明显,不过也已经有差别了。BBC的一部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中,科学家对200多名1~3岁的婴幼儿进行了一项试验,结果颠覆认知:宝宝的性格特征多半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在婴幼儿时期就有迹可循。
如果家里有双胞胎的父母可以在这里留言,我敢肯定这种先天的人格秉性差异,和基因无关,即使是同一个家庭环境的同卵双胞胎也是截然不同的。(下面是知乎上找到的例子)
小婴儿能看出来性格吗? - 大脐二橙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816522/answer/1720493351
看到很多回答濒死体验的,我突然想到了我那个心理学硕士的大学同学。
我们是本科同学,学的生物科学专业。
当年谈天说地,一次深夜不眠的长谈,谈及生命、宇宙、灵魂。
我们谈了一夜……
是当初无数个不眠夜,唯一不是因为DOTA。(这可能有些暴露年龄)
谈完之后,只觉得宇宙很大,自己大过于渺小,很空、很虚……
我们想得到生命本质、关于灵魂的,甚至宇宙的答案,但却又根本没有答案。
他说:他要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心理学才能研究灵魂的本质。
当然,那一夜我们谈及最多的就是濒死体验。
这个有着神秘神色的话题,或许也是在那三个又空又大的范畴之下,令我们亢奋了一整夜的根本原因。
后来到了读研期间,他又迷上了超弦理论。
难道他还需要跨专业考宇宙物理的博士吗?
最终他没有。
关于灵魂的内容,一直困扰我们的内心,或许永远没有答案。
我们可以用神学、宗教来解释。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用电磁波、用弦去就解释,甚至有人觉得是暗物质。
关于灵魂和超弦理论: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讨论鬼(灵魂),但从没有人见过它。但,没见过就真的不存在么,所学告诉我们:显然不是。
墨西哥,有7个灵魂学权威的医师、心理学家、科学家组织的研究团体,制造了一套"灵魂测定器",以证实人死后是否真的有灵魂存在。
1996年秋天,这群灵魂学权威测试了一百位死者的体重变化,得到以下结论是:
当人类死亡的时候,水分和瓦斯会从人类的肉体释放出来,将这些因素扣除重量后重新计算人体死前与死后的重量,赫然发现前后相差三十五公克,而且没有胖瘦之分。因此他们认为,这些实验证实灵魂是附着于身体上,属于一种物质既然是物质就会有一定的重量,他们相信灵魂的重量应该就是三十五公克。
而实际上,根据E=MC²,能量守恒,即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当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死亡时,能量去哪儿了。唯一的解释就是,巨大的能量依附在灵魂上。
弦理论是理论物理的一个分支学科,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包括有端点的“开弦”和圈状的“闭弦”或闭合弦)。
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能量与物质是可以转化的,故弦理论并非证明物质不存在。弦论中的弦尺度非常小,操控它们性质的基本原理预言,存在着几种尺度较大的薄膜状物体,后者被简称为“膜”。
直观的说,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可能是9+1维时空中的D3膜。弦论是现在最有希望将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的理论
最新一期的《环球科学》(2007.9)第10页题目为《我们身处十维空间?》中提到美国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在观察MiniBooNE探测器发射μ中微子束,看看到底有多少粒子在飞行途中转变成了电子中微子。
2007年4月,研究人员公布了首批结果,基本上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吻合。不过数据中也存在一个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科学家推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中微子,它能穿越弦理论所预言的额外维度,走出一条捷径。
这种粒子就是比其他三种中微子更诡异,它不像其他中微子那样受到微核力的作用,只能通过引力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他就是于20世纪90年代找到的惰性中微子(假定存在)。
关于人死亡后意识的研究:
国外有学者做了一个死亡后意识暂存的实验,考察心脏骤停的人当时是否有意识,发现不少人能够准确描述死亡时周围发生的事情。学者由此认为,死亡后意识暂存。虽然这一研究还存在死亡界定是否科学、意识判断是否合理等诸多问题,但却让人们重新审视意识的有无。
意识如果是死不带去的,那么它生而带来吗?
此前有学者进行的研究表明,婴儿的意识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当婴儿出生5个月后,才逐步增强对视觉反应的速度。在更早期例如2个月之前并没有对外界的意识。
“意识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目前可以说几乎没有研究进展。”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志力表示,目前的假说多基于推断,并没有标准化的评价指标和实验方法。
除了人为什么会有意识至今是个谜外,意识是什么,它如何产生,有没有物质基础,是可控还是不可控的?大脑又如何控制它呢?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继续研究。
有无意识难判定 我们至今还纠缠在概念界定里
研究意识为什么这么难?先要回答什么样的情况是有意识的。也就是说,有无意识的“边界”标记迄今还没有。
“没有明确的标记,就不能在动物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无法确定实验动物获得意识的边界,更不能知道它们在想什么。”黄志力说,动物实验无法进行,就无法从组织、细胞、分子的层面寻找到意识出现的前后,哪些物质层面的内容起了作用,因此目前的一些结论只能认为是预测、假说。
更复杂的是,有科学家发现了“盲视”现象,表明无意识的大脑处理过程很可能被当作是有意识的行为:一个发生了视觉皮层损伤的人,虽然不能有意识地看见,但仍能够“猜”到视觉刺激的位置,甚至捕捉到向他们扔来的东西。
这个现象使得有无意识在直观判断上,即便是基于人体自身的实验,也难以有说服力,因为无法判断意识的产生、工作与否,这个环节上的不确定性使得无法将实验现象与意识关联起来,基于人的有无意识的判断也就难以准确推论。
仍旧是那个老问题。“生物学方面,他们可能都还在意识概念的界定里纠缠。”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段玉聪说。
“目前发现的脑电波、细胞或者组织,只能说与意识密切关联,但具体的关系并不清楚,唯一性、决定性,就更谈不上了。”黄志力说。
γ波或为意识活动标志 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定论
黄志力说,随着脑电波的发现,脑电波监测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应用中,相关的脑科学研究才得以逐步推进。目前的脑电波检测装置具有较高的时间精度,可以检测毫秒级的电位变化,但空间精度则相对较差。借助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已发现了多种同人脑认知功能相关联的成分。也就是说,人们已经在大量的脑电信号中找到容易检测、变化明显的信号,用于匹配相关的记忆或认知等活动。借助脑电波,意识研究也进行了探索。
脑电波大致分为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不同的电波对应不同的大脑状态。脑电波的细分和精度的大大提高,使得人们在所有脑电波种类中,得以找到哪个与意识关系更加密切。
“脑电波一直存在,但是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的波将成为主体,例如打瞌睡的时候,α波会马上活跃起来。”黄志力说。而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
科学家还发现,人们在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时,常可见一种频率较β波更高的γ波,其频率为30Hz—80Hz,波幅范围不定。
有假说认为,γ波也许与建立统一的清晰认知有关——源自丘脑、大脑的神经元电路,每秒40次扫描(40Hz,γ波特征)吸引不同的神经元电路的同步,进而增强意识、产生注意力。这一假说受丘脑受损的现象支持——丘脑受损后,40Hz脑电波难以形成,意识则无法唤醒,病人也陷入深度的昏迷。因此γ波被视为人脑意识活动的标志,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没有定论。
屏状体能否担当“指挥” 意识的物质基础尚待进一步研究
多巴胺这种脑内分泌物参与神经传导,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因此,它被认为是兴奋的物质基础。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到哪种物质或特定区域的细胞与意识的产生相关,或者由于它的产生而产生意识呢?
据记载,这个科学命题还引发了一个世纪赌局——
1998年,两位年轻人坐在德国不来梅的酒吧里聊天,他们是美国神经学家克里斯多夫·科赫和澳大利亚哲学家大卫·查默斯,科赫认为未来的25年里,有人将在大脑中找到一小批神经细胞,其内在的属性能与某个特定的意识活动联系起来。查默斯则认为这不可能发生。他们以一箱上等葡萄酒作为赌注。
在人类为意识寻找一个物质源泉的努力中,“椎体细胞”“屏状体”等相继登场,但却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例如2014年有报道表明,研究人员首次通过高频电脉冲刺激大脑屏状体区域关闭人的意识,发现暗示屏状体可能是将不同的大脑活动汇集成思维、感觉和情绪的单一组织。但其他科学家对此谨慎地指出,目前只在一个人身上测试了意识关闭,而且实验对象是一名癫痫症患者,海马区受损,她不是一名普通人。
这个研究随着影像科学的发展似乎有所转机,2017年3月,《自然》杂志报导了一项新的数字重建技术和使用该技术带来的新发现——在小鼠脑内发现了3个伸展至全脑的巨大神经元。它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人类从未见过在脑内伸展范围如此之广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来自屏状核——此前就被认为与人类意识高度相关的大脑核团;它连接广泛,似乎连接了大多数乃至全部与感觉输入和行为驱动相关的脑区。
这一发现巧合地满足了意识控制的两个关键,核心深入大脑且连接广泛。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当年DNA发现者之一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的假说:意识需要一个类似乐队指挥的角色,将所有的内外感知统一起来,隐藏在大脑深处的屏状体非常适合担任这项工作。
“屏状体基于影像学的观测,仍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黄志力说,目前的发现也并不能证明这是意识出现的唯一路径,很可能是多系统的共同作用。
那一片不可知之地的真相如何?
不久之前,美国加州大学华裔科学家Edward Chang与他的团队,成功解码了脑电波,并借助于人工智能,直接将大脑的想法(即意识)合成语音!这一成果,意味着人类已经掌握将脑电波以读懂的方式下载到人工智能机器中!
如果意识是以脑电波的状态存在,那么人死后,则以脑电波的方式释放了出去。
如果是以弦的状态存在,那么则会以弦的方式释放出去。
这都能解释濒死体验。
而且两种方式,人的意识都会释放到宇宙深处,和宇宙融为一体。
意识或灭?或永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距离意识的本质也会越来越近。
关于死后意识的讨论,我最喜欢的是安迪•威尔的一个小短篇《蛋》。
安迪•威尔是电影《火星救援》原作的作者,他的文字风格轻、平、冷硬而严峻,《蛋》是他的成名作。
这个小短篇我看了三遍(为了答这个题,我特地把它找了出来并看了第四遍),每一遍都能带给我更多地思考……
The Egg
By: Andy Weir
翻译:Sigma von Zeta
你是在回家的路上死的。
那时你遇上了一场交通事故,没什么特别但却致命。你留下了你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死的时候没有什么痛苦。医生们竭尽所能却也挽回不了你的生命。你的身体血肉模糊,但你的灵魂挺好的,相信我。
就是这时候,你遇见了我。
“怎么……发生了什么?我在哪里?”你问我。
“你死了。” 我如实相告,没必要委婉。
“当时有辆……有辆卡车打滑失控……”
“对。” 我说。
“我...…我死了?”
“对啊。你别难过,人终有一死。”我说。
你环视四周,空无一物,只有你和我。“这是哪儿?”你问道。“这就是来生吗?”
“差不多。”我说。
“你是上帝?”你问。
“没错,”我答道,“我就是上帝。”
“我的孩子们……我的妻子。”你说。
“他们怎么了?”
“他们会好吗?”
“我很欣慰你能这么想,”我说,“你刚刚去世,最担心的是你的家人。这是好事。”
你盯着我出了神。对你来说我看上去不像上帝,我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男性,或者是个女人,也有可能是个形象模糊的权威人士。可以说比起上帝,我看上去更像个小学老师。
“别担心,”我说,“他们会没事的。你的孩子们会记得一个十全十美的父亲,他们还没来得及讨厌你呢。你的妻子在外人面前痛哭,但暗地里却松了口气。老实说,你的婚姻已经破裂。可能唯一让你稍感宽慰的是,她会因此有些罪恶感。”
“噢,”你继续问道:“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会去天堂还是地狱还是?”
“哪儿都不去。”我说:“你要去投胎了。”
“啊,那印度教说的果真是对的。”你说。
“所有的宗教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都是正确的。”我说:“和我走一段。”
你和我一起穿过虚无。“我们现在去哪里?”
“只是随意走走,”我说。“边走路边聊天挺好的。”
“那意义何在呢?”你问:“当我获得新生,我将又是一片空白,对吗?我将是一个婴孩,这段人生里我的经历和所有都无关紧要了。”
“并不是这样的!”我说。“你拥有所有你前世的学识和经历,你只是现在不记得了而已。”
我停下脚步,将手搭在你的肩上:“你的灵魂比你想象中的更宏伟,更美丽,更盛大。人类的大脑只能承载你的一部分灵魂。就好像用手指试探瓶中水的水温,你只是把你身体的一部分伸进容器,而当你抽回手指,你已获得它所经历过的一切。”
“你过去48年的人生不足以让你伸展生命的触角去完全感知你的广阔的深层意识,如果我们停留在这儿足够久,你就会开始记起所有事情。但在你度过两段人生的空隙做这件事毫无意义。”
“这么说来,我已经投胎几次了?”
“噢很多,相当多。每次的人生都不一样。”我说。“这次你将投胎成为公元前540年的一个中国农民姑娘。”
“等等,什么?”你结巴了起来。“你要送我回到过去?”
“这个嘛,理论上说没错。你所认识的’时间’只存在于你的宇宙中。在我的宇宙里,事情有点不一样。”
你问我:“你是哪儿来的?”
我解释道:“没错我是从那儿来的,另一个地方,那里有我的同类。我理解你想知道那儿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但老实说你不会明白的。”
“好吧,”你有些失落:“不过,等等,如果我能穿越时间投胎到不同地方,我可能会和另一个投胎的我相遇?”
“对的,这常常发生。不过这两个生命只能认知自己生命长度内发生的事情,所以就算发生了,他们也不会相认。”
“那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说真的?”我问道:“真的吗?你居然在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会有点太老土了么?”
“但这是个合理的问题呀。”你坚持道。
我直视你的眼睛:“生命的意义,以及我创造这个宇宙的意义在于我要让你成长。”
“你指的是人类?你想要我们这个种族更加成熟?”
“不,只是你而已。我为了你创造出这个宇宙。每一段人生的历练都让你更成熟,在思想上成为更伟大更博学的智者。”
“只是我而已?那其他人呢?”
“没有其他人。”我说:“这个宇宙里只有你和我。”
你盯着我看的眼神有些茫然:“但地球上这么多人……”
“他们都是你,不同轮回,不同人生中的你。”
“等一下,你是说我是所有人?!”
“看来你开窍了。”我说,赞许地拍拍你的背。
“我是每个存在过的人?”
“或是每个或将存在的人,没错。”
“我是亚伯拉罕-林肯?”
“也是约翰·威尔克斯。(刺杀林肯的凶手)”我补充道。
“我是希特勒?”你吃惊地说。
“也是成千上万被他屠杀的人。”
“我是耶稣?”
“也是追随他的每一个信徒。”
你一时无话。
“只要你加害于他人,你也同时在伤害你自己;你的每个善举都会落在你自己身上。你会经历任何人所经历的每一次快乐和悲伤。”
你沉思良久。
“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你要这么做?”
“因为未来的某天,你会像我一样。因为这就是你,你是我的同类,我的孩子。”
“哇,”你有些难以相信这个答案:“你的意思是说我是上帝?”
“不,还不是。你只是个胚胎,还在发育。当你穿越时间活过每一世的生命,这才发育成熟,可以出生。”
“所以这整个宇宙,就好像……” 你说。
“一个蛋。”我答道。“是时候你该前往你下一段人生了。”
然后我送走了你。
我并不一定赞同安迪在这篇小说里的每一个看法……即使是他自己,也未必完全认同,毕竟这只是一个【点子】。
但这个点子足够有趣,并且仍然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
【生】即【死亡】,【我】即【上帝】,【蛋】即【宇宙】,这种认识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宽容地态度对待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因为每一个不完美的事物,都是【完美】的【一部分】。
从量子物理角度来说,202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Roger Penrose 博士和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教授 Stuart Hameroff 博士曾提出“调谐客观还原理论”(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根据理论,意识是大脑的量子活动,并非由大脑的生物组织产生。意识存在于脑细胞“微管”结构内,是量子引力效应的结果。人死后,微管失去它们的量子态,但微管内的量子信息并没遭到破坏,也无法被破坏。这个量子活动脱离肉体,仍可以在宇宙中存在,故被称为“灵魂”,它们由宇宙内的基本物质构成,可能在时间诞生时就已存在,即个体意识是宇宙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在研究中也尝试用此理论解释濒死体验。
小时候溺水过一次。
有一种温泉,里面水会转的那种。小时候不懂,看那个漩涡好玩就憋了口气潜下去,然后被吸住了。
那阵才7岁吧,当时一下蔫了,水其实才1米多深,但是挣脱不开那个吸力。挣扎不出来,水还是一直转圈的,没一会就不知道方向了。慢慢的感觉意识开始模糊,自己的视角从第一人称过渡到了第三人称。
当时感觉世界很安静,有人说话但是水在隔音非常模糊。看着自己的身体随着水转,然后看到了泳池边缘,其它的人在大池子里游泳,坐在高椅上的救生员,二楼的大厅,三楼正在准备餐饮。
这种视角很奇怪,你能看到所有的场景,即使你知道有墙和地板挡着。同时你也看不清所有的场景,除非你想看那一点。
当时心情就是,差不多该结束了吧。结果上升半截,边上突然多了一个有着乳白色光芒的女性,说还不到时候,让我回去。
然后一切景象都消失了,我坐在泳池最边上,脚泡在水里。我家长还在那个温泉外面,救生员也没发现异常,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没有呛水,没有窒息,也没有恐慌。
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灵魂和死后的世界是存在的。而且人不到死期是死不掉的,一切自有安排。感谢当初救我的那位灵体,世界很美好我还没看够呢。
而且现在不再怕死了,因为死亡并非终点。到我时就安然离去,不到我时就坐看花开花落。人生在世活成自己才重要,不留遗憾即是圆满。
我认为人死后首先意识会往上飘,然后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小时候大概七八岁溺过一次水。
是一个人工湖,深一米多。对大人来说大概是半腰以上的位置。意料之外溺水完全没有痛苦,没有想象中呛水的难受,甚至没有恐惧,可能是吓呆了。
一直在喝水,耳边大多是水流的咕噜咕噜声,也听得到妹妹和小伙伴在岸上大叫救命。水是绿色的,视野一直是深深浅浅的绿,一个不大的池子,我感觉自己一直在转圈漂流。就这样一直漂啊漂啊 然后被救上来了。然后我妈把我领回家我看着妈妈的背影害怕回家挨打。
后来他们说我被救上来后已经昏迷,经过按压吐水之后才醒过来。可是我的记忆并不是这样啊。
我明明在水里,但是我感觉自己是在高处俯视着一切,我看到我妈听到消息后从家里后窗翻出来跑过来(没人告诉过我,我自己问的妈妈,得到肯定回复),看得到一群人在岸边议论,看得到妹妹和小伙伴吓哭,没看到我自己。也不记得自己醒过来爬起来,画面就直接从绿色到我跟着妈妈的背影了。长大后越想越觉得恐惧,这难道是濒死时灵魂出窍?
后续 回家之后我妈给我洗了个澡,因为水特别臭之后都好几天了我鼻子里还能闻到那个臭味。我发现我妈没打我,小心翼翼的说想吃奶油雪糕,我妈居然同意了,后来我还是因为无节制提条件被打了一顿。
我有过类似经历。那是十几年前在山东省泰安市,那里的驴肉比较多,我晚上是在火车站的旅馆附近吃的驴杂汤。
忙到比较晚,已经没什么人在吃饭了,看到老板戴起桌上不知道重复用过多少次的塑料手套抓了些驴杂放进一个碗里,然后从一个桶里盛了些汤倒进去烫烫就完事了。
我拿起筷子开始吃,感觉水不热,驴杂还是冷的,但又不愿意给老板添麻烦,就囫囵吞枣咽下去了,然后付钱回了旅馆。
锁好和顶好门,躺床上看了会电视和书,感觉比较疲乏就睡觉了,睡觉前把稍微重要一点的小包,包括出差备用药品等放在枕头边防止被盗。
睡到不知几点,感觉人开始不行了,心脏痛和麻痹的厉害,指头也一点都动不了,就这样还是有点点意识,心里想着可能完了完了,明天要盖白布被旅馆和公安往外抬了,很悲伤,呼吸也渐渐没有了。
忽然间,我发现原本漆黑的房间里开始从上到下充满乳白色的温柔光线,一直穿透房顶向上再向上,然后自己居然也能动了,并且慢慢好像开始站立起来了,以为自己恢复了健康,很有些高兴。
等视线越来越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在像水里一样的漂浮着,而且很难控制身体姿态,直到浮到天花板上,同时看见另一个我正静静的躺在下面床上的白色被子里,熟悉的面孔,安静的卧着,脸有悲容,感受非常真。
浮在天花板上的我就这样长时间静静看着闭眼在床上的我,有些悲戚。
不知过了多久,天花板上的我开始专心努力想下沉到床边,意图看和记的更清,并试图推醒静卧床上的另一个我,就这样一点一点挣扎,先反手反复顶住水一样的天花板,再好像从水面硬往水底扎下去的感觉,终于触及到了床,然后触及到了床上的自己。
最后花了很长时间渐渐融入到一起,再推动床上的我扭头努力去咬枕边的药,药味入口,人渐渐开始好转起来,就这样迷迷糊糊到了天亮,感觉基本都恢复差不多了,也没有去看医生,可能怕医生也无从解决。
我怀疑是晚上的食物中毒引起,然而又是外地人又没有证据,只好以后不再去那个地方吃饭了。地点是山东泰山老火车站南面的立交桥下过去。
从那以后,尽量做到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做好预防准备工作,不惹是生非,也不乱吃东西。
知道死后有没有,到从生命到彻底死去的过程中是有的
个人经历。
大概是玩手机猝死,心脏骤停之后命大又跳了
解释不通,也没办法追溯,但意识感觉就是人死了
先是拿着手机平躺在床上,突然感觉到有东西停住了。心脏,身体,血液,甚至时间,一瞬间停滞了,和怦然心动一见钟情的那种停滞很像吧
然后开始跑马灯。回忆特别特别多的事情。
第一个想起的是最爱的人。剩下的都不记得了,很多人。很多事。多到无法形容
然后想了自己,明白自己要死了,想想这辈子吧。16年(当时16岁)来有没有什么愿望,有没有什么遗憾。知道后悔没用,想想人生就算圆满了。
天天想自杀,这下好了,真死了。后悔么?
后悔。
感知不到身体,失去听觉,失去视觉。
一瞬间,整个思维都离开了身体
做过梦突然从床上掉到地板上吧,大概那个感觉。从身体掉到床板里掉到地下。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
我意识到了。生命的美好。
其实总的来说就一个感觉:孤独
无尽的孤独
可能天天被骂,没人理,之类的算作孤独,但那是活着的孤独
你还能摸到自己,还能呼吸,就算被冷落了,那也是有机会被冷落,那根本就不孤独
当死掉的时候,人消失了,就算小学蹲在操场角看别人游戏,那也是一种享受。因为能感觉到别人的存在,生命的存在。
空气消失了。味道消失了。就算是臭的难闻的也消失了
甚至讨厌的人讨厌的事讨厌的自己也消失了
就连时间都消失了
全世界都消失了。无尽的孤独
然后,最后想的是一个问题。我是什么。
我不是这个人。
我是一团脑电波
我的载体是这个大脑,大脑可以成为我思考的平台
大脑还可以控制一个身体,能感受世界,感受生命。
生命那么美好。
写的很乱,反应没人看
从那以后,是突然有了生的希望
刚恢复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知觉也慢慢恢复,意识也慢慢恢复,都不记得了
但。当别人想死的时候,我会讲这个故事
让他们理解生命的希望
我也希望自己能理解。
2020.5.18
凌晨。思考人生
伤心的人可以吃抗抑郁药开心
普通人吸毒就会快乐
给抑郁症患者用狂躁症的药会让人自杀来达到目的
……剧烈运动,为了运动会分泌让身体亢奋的物质,然后就不会伤心了。
我到底在为了什么活着……到底要干什么……到底要我做什么啊……
我是谁啊……
让我失忆吧……求求你了……
2020.5.18下午
分享在qq空间里看到过的话
你很一个抑郁症说:你怎么这么懒?你不会清醒点?这点事都完不成?哪来这么多负能量?
你怎么不跟残疾人说:你怎么这么懒?你努把力不就站起来了么?你使劲啊,使劲啊?为什么就你不行?
2020.5.20凌晨
或许我应该再死一次。这样就有活下去的动力了。
我12岁时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立马做手术,人比较背,轮到的主刀医生说实习生,麻醉师也是实习生,然后很倒霉的局部麻醉打错位置了,应该是麻醉小腹那一整块,可是其他地方都麻木没知觉了就小腹还非常疼,情况又紧急,我已经阑尾穿孔快要危机到命的感觉了,实习医生不顾一切把我肚子花开了,我一瞬间直接疼晕过去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是疼醒的,有人在扯我肚子里的肠子,还在动手翻搅,应该是在找那根盲肠,实在太疼了,我哼了一下,当时已经全身无力全身冰冷了,我隐约听见医生说血止不住了,然后护士似乎慌慌忙忙的去找血袋,又有护士来给我加氧气,还是怎么都觉得呼吸很费力,很重,就特别想睡觉,飘飘忽忽的感觉自己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周围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属于那种昏黄的色调,没有光但是很亮,听不见声音,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被巴掌打醒了,醒过来又感觉肚子那里疼得好厉害,撑不住了,我套着氧气罩的问能不能喝水,护士说不能喝,护士拼命跟我讲话,叫我不要睡了,我明显的听见自己的心电的那个滴滴声音都越来越弱的了,说真的有点害怕,护士跟我说什么我也听不大清,她在我耳边说话,但我感觉声音好空旷,就像离我很遥远的,然后我觉得自己似乎飘起来了,看见手术台的灯好亮好刺眼,还看见医生在给我割肠子,血止不住的流,我就小小的一只躺那里,看着甚是可怜,突然很想哭,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又看不到这个景象了,好像又晕了,后来醒过来的时候是医生在缝针,我听护士还在旁边说还好推了一只强心针进去,不然今天这台手术会把我们几个的前程都断送掉了。我醒了,睁不开眼,眼皮实在太厚重了,一直昏昏沉沉的,后来过了大概十多个小时,我全身很烫,被烫醒的,高烧不退,醒来我妈用医院里给的冰块给我敷头,敷胳肢窝,还用酒精擦着身子,一边哭的稀里哗啦。见我睁开了一条缝的眼睛,刷的站起来跑出去说医生她醒了她醒了,快来看看。然后一大群医生蜂拥而至,也不晓得说了些啥,总之又推了一只针水,过后我烧慢慢的就退了,那次手术医院不但没收钱,还退了我们好几千块说是给营养费。后来慢慢长大才从我妈嘴里听出来那次手术我险些送命了。我估计我走的那条路就是黄泉路了。
不知道我的经历是不是意识,我只在童年时听年长者讲过灵魂出窍的事,就是身体和灵魂分离。这事无法用现代的科学手段来衡量,所以我无法用科技手段证实。只是是看见这个问题,随便说说。
还有灵魂出窍这几个字,好像和死亡有些区别吧,就是灵魂没走远。
十几岁那年吃磺胺(过敏)中毒。浑身皮肤和内脏渗出紫红色出血点儿。肚子疼痛的无法忍受才去的医院,医生说来的有点儿晚啦,已决定放弃治疗。家人一边求给医生一边烧香拜佛。请求那边的祖先们拦住我。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一切都恢复于平静。不疼痛了,我飘离了另一个世界。。三天后苏醒。醒来后,一点做梦的感觉都没有。我只觉得我去过一个地方,时间很短。我当时看见的景象:没有天地之分,是浑然一体的白。没有太阳和月亮。但很明亮,没有时间感,脚踩在空中有踏实感,但不见脚印,不见身影。反正就是特别舒适、轻松。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感。
就是这一次遭遇之后,我开始莫名其妙的喜欢画画。
这是我后来凭记忆画的油画。放在这里可能能起到语言表达不清楚的地方。因为那个世界难以用人类的语言去表达的情楚。
后来我在书上看到一句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想想就是那个感觉。,,我记得那是一个什么都不存在的世界。 就像掉入一片白色的半透明的牛奶一样空间。通常有人说像进入了一个黑洞,然后前面有一束光,我觉得这个不可信。灵魂还是完全没有脱离躯体。还是人类的思维。因为肉体是可以感知痛苦的,尤其是在生病的状态下,灵魂的世界。是很难用人的思维感受到的。我看见的只是一片混沌。但是井然有序。明亮而干净。周围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嘈杂声。灵魂一旦分离就感觉不到身体的痛苦。
当时的心情分外宁静,无丝毫的恐惧感产生。没有地球的吸引力。但是偶尔有些生命也是在走动呢,但是都很轻,轻飘飘的。一切生物都在向空中漂浮。但方向是主观的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不是太空人那种。感觉和人世就是隔着一张纸,就像一个开关儿一样。开开就是人世间,关上就是灵魂世界。,,,可是双方互相看不见。后来我理解感觉到,其实人们理解的天堂和人间和地狱,就在我们身边。
这是我受到那次的影响多年以后的油画作品。《童年梦呓。》当时发表在《南方周末》惊鸿一瞥栏目上。
生命是不是有思考才会存在,不会思考的石头、树木,大海就没有生命吗?我觉得只是无法踏入那个无思考的宇宙而已,是不是有思想的才可以定义无思想的,而我们认为的无思想难道就没有思想吗?思想是必然的吗?
后来我慢慢清晰。生命不是在你眼睛看到的那刻才存在的,在这之前已有,在这之后依然不灭。只是形态的变化,让我们无从用现在所谓的科学来做记录来做论证。生而有之,所谓恰如人界而已。
这些都是我受那次进入灵魂世界的影响。创作的作品。
生命的价值是在生,还是在死,还是在恐惧和无聊中,还是在宇宙的生生不息中。生命仅仅只是一个个瞬间的组合,人类仅仅是一个微信群而已。
只要你有一点儿看得清物体。比如树木房屋鲜花。那就是人的意识开始苏醒。灵魂是没有这个功能的。感觉阴阳共用一个空间。当时我并不知道应该向哪个方向走。没有同类指给我方向。后来我才知道,我误入这里是个意外。这仅是个意外。所以没有人来接我。我也没有任何欲望。觉得非常舒适愉悦,没有迷路的感觉。也没有记忆,我是怎么到这来的。(因为记忆存在那个人体的大脑里。)灵魂就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有时会有不同的生物从我身边经过。一切都没有颜色。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年长的同类。他好像专门在那里等我一样。他对我说了一句话,没有任何表情。他说了一个治疗我的病的方法。然后塞给我一个什么记不清了,然后指了一个方向,让我回去。我顺着他指的方向转身向回走,我的身边飘过来很多各种不同的物体,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兴奋地顺手去抓了一下,原来是一支铅笔,正开心时瞬间的功夫我就醒了。好像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梦。又不像是梦,第二呢,真的好像是醒了以后是在梦中,方才的境况才是真实的。家人说我睡了三天。后来母亲带我去中医吃中药六个月后身体恢复健康。
那里的世界不仅仅是空,还有灵。就是空加灵。空是无,灵是神灵,灵气。灵魂。(就像我画上这个感觉。)
这一次的遭遇。给我的影响极其深刻。影响了我的整个生命过程。比如对生命的认知:,,,灵魂和肉体。只是双方功能不一样。人的肉体功能,眼睛可以看得见物体,那个物体是意识造成的。当我渐渐恢复到有意识的程度时,也就是渐渐地从模糊到看清了身边的一切物体。思维也就渐渐感受到了局限。民间传说中有穿墙而过的故事。实际指的就是灵魂穿墙而过。这是我后来悟出来的道理。当时灵魂出窍的时候。看见了很多不同的,形形色色的透明的生物。就好像看见了新的生命物体,没有人世间的那种繁忙和吃饭睡觉。也没有主观意识。感觉很自由。后来又渐渐读了一些书。比如《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之类的。大脑里立刻就会想到天人合一的图像。比如多年以前,第一次看见赵无极的作品时。立刻就有意识到他画的是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的运转规律。那一次的遭遇,不再让我对死亡产生恐惧。也不再相信一些迷信的故事。 那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生命能量是超越人类的。其实他们和人类共用的是一个空间。他们可以任意在我们的身体中穿来穿去。人类感受不到那个空间。自然也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比如现在科学界发现的四维空间。我觉得就很像灵魂的空间。用人的思维去想象。那里是虚化的幻觉。不会有固化的可能。是因为人有肉身。人有眼睛,人的眼睛局限了人的思维。人类只重视被固化的事物。吃喝嫖赌。衣食住行。尽管人类提倡想象力。你也必须把那些想像的东西变成实物。比如艺术家画出一幅作品。。。。。比如一个设计师设计出了一个好看的戒指。但是对于灵魂世界。宇宙不是我们看见的这个样子的。人类的世界像是虚拟的。是眼睛逆向出来的。
记得总共在省医院住了六个月,第二个月就可以行动自如,但是由于肾脏受到损害,小便里有红血球,不能出院。在医院无聊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年轻的男医生。他见我到处乱涂乱画,就送给我一个速写本和几本小人书,还有一支笔。让我临摹那些画册上的人物。原来他是一个喜欢画画的医生,我很自然的跟他学了四个月画。。。这是我画画的开始。所以这个小本本我一直舍不得抛弃。
从那以后。我相信人头顶三尺有神明。这个说法。。。。。同时我也发现人间有很多事是偶然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事先设计好的。就像河水向东流,中间无论遇到多少坎坷,拐过多少道弯,一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不会改变的。不是努力的事。自古流传下来的一句话:是你的,早晚是你的。该来的早晚会来。能流传下来细想一定有它的道理。
我也不能完全从理论上解释清楚。还是用我画的画。来解读那边的世界的印象。这次的遭遇影响了我几十年的绘画风格。
认真的看了所有的评论。觉得应该再发几张彩色的画。有的时候在创作上很想改变一下风格。但是那个世界的影响怎么也挥之不去。
童年梦呓系例油画
童年
后记:
人一个转身一个念头就是一个世界。从黑白世界到色彩世界。只是一个“转身"的过程。
愿人人都珍惜生命,尽管世界很薄情,只要我们深情的活着就有温暖。
@痴傻道人 我看到你的回答,所以告诉你些东西。
你说的没错,我知道你的感受,你说你有一根绳子牵引你进入身体,
那个东西其实就是用来连接灵魂和肉体的,相当于脐带,做梦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睡着了你才会忘记你的肉体,灵魂得到解脱,但是只要你一醒来,不管灵魂去哪,
都会快速回来,速度比光速还快,灵魂不是实体,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就是一个字“虚”,
也可以称之为“意识”,人类一直研究比光速快的东西,“意识”就可以做到,你可以站在
地球上,在脑海里想象一下,你现在身处月球,你肉体不会动,但是你的“意识”已经到达
了月球,比光速快太多了,但是你得不到真实的感受,因为都是你想象出来的,全是
“虚”的,为什么没有感受,因为肉体会影响着你的意识,相当于你在游戏里,但是作为一
个玩家,你感受不到游戏人物的疼痛一样,一个虚一个实,为什么你见不到你的灵魂,如果你想见到,除非放弃肉体,把意识转化成游戏里的数据。也就是说如果想见到灵
魂,放弃肉体,死亡是一种的方法,这就相当于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一个虚拟的世界,同
理,肉体和灵魂也是如此,肉体是“实”,灵魂是“虚”,但是换句话来说,你站在你灵魂
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时,这两者的关系就会颠倒过来,你灵魂是“实”,而你的肉体是
“虚”,这就是你灵魂作为第三者角度观看你肉体时,你没有感情,就只是看着,因为在灵
魂的角度,你也就是虚拟世界的一个普通角色,你的”一生其实都是设定好的“,什么时候
死,经历什么事,这是一种体验,灵魂的历练,后面我会解释这个理论。
再回到你说你看见你的自传电影画面了,画面是真的,看见也是真的,前面我说过的问题,
光的速度没有你的意识速度快,光其实就是一个载体,就像是磁带,光记录你的一生,
你的意识比光快,所以你可以翻阅你的过往,因为你比它快,你可以慢放,可以暂停,也就
是常说的四维世界的理论,在你灵魂的角度来看,
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像虫子一样行动,那不是虫子,而是拖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四维
世界看三维世界的画面,相当于一帧一帧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你可以回顾过去,但是不可以
改变,你不能看到你的未来,因为未来没有被记录,但是你的灵魂可以编写你的未来。。未
来就是你自己写给自己的剧本,可以作恶,可以施善,一切都只是自己给自己的剧本,人人
都是自己的上帝,在影片里作恶并不是真的作恶,因为一切都是“虚”的,全是剧本。站在
灵魂的角度可以理解这是个虚拟的世界。拿电影来打比方,完成的影片,如果你要重新改
动,相当于把演员全喊来重新拍一遍,当然你说人都是设定好的,我灵魂随便改一下就好了
啊,我的肉体就不用死了,对,没错,可以改,但是改了之后,旧的影片还会在,只不过会
出现新的剧本而已,这就延伸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在意识的世界里,有无数的肉体,有无
数的剧本,有无数的你,都在进行着你灵魂写的剧本。
前面说的“人的一生其实都是设定好的”。宇宙打个比方,就相当于一个人,有不
同的细胞组成,地球上的每个人,每种动物,每一粒沙子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宇宙在生长,
在膨胀,同时宇宙也在毁灭,细胞在新增,细胞在死亡,星球在形成,星球也在死亡,像一
个完整的新陈代谢系统。宇宙这个“人“在生长,为什么“他”要生长。为什么说我们都是
其中的一份子,宇宙也是在设定中成长的,为什么"它"要成长。为什么我的灵魂要写千千万
万的剧本,我的肉体要经历生生世世的磨练,答案可能就是这个是宇宙生长的需要,灵魂升
华的需要,万物都是上帝,万物都是上帝的一部分,万物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万物都在为这
个宇宙做着贡献,可以说万物有一个本体,超越意识,超越宇宙的存在,而“它”,可能这
就是宇宙的奥秘所在 。
本人不信任和宗教,宗教只是寻找答案的方法,宗教是一本教科书,教科书里也不全是
正确的答案,寻找答案的方法,千千万,宗教经历历代的变化,所保留下来的不仅仅有答
案,有精华,也有糟粕。能引领你走向正确的方向,也会蒙蔽真相。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
帝,寻找答案的方法是要靠自己悟,悟性不行的,下个剧本我们还会相见。
2006年,我家附近是派出所,派出所每年会订阅大量的刑侦期刊,里面很多精彩的大案要案,有一篇我记得特别特别清楚,因为颠覆了我的世界观。
那篇文章是一个中年警察的破案自述,或者说是回忆吧,因为是警察期刊,还是比较严肃的,并不是什么故事会,读者什么的瞎编。这位大哥当年高三的时候,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生,关系很好,看大叔的意思似乎是暗恋她,不过那时候大家年纪小,又是高三不好意思说破的。他和女生一直是每天一起上学,讨论问题,学习。直到有一天,在高考前几个月,女孩突然失踪了,家里有血迹(印象中是知道女生被杀了),警察调查以后认为是失踪还是被杀,不记得了。好好地一个人忽然就没了,大叔很悲愤,于是发誓要当个警察,打击这些坏人。热血的他报考了警官大学,并且毕业以后,他选择了回家乡当警察。
从女生去世,到现在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大叔度过了怎么样的岁月不得而知。但是,忽然有一天,派出所里接到报案,本地发生一起杀人案件,一个女人被奸杀抛尸,警察大叔们开始紧锣密鼓地调查,可是案件却陷入僵局,无法锁定凶手。有一天晚上,大叔做了一个梦,当年青梅竹马的女生哭泣着,对他说:我是被人杀死的,被埋在某某地方的一个水沟里,一定要帮她找到凶手,帮她报仇。大叔惊醒了!他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女生的鬼魂居然来找他!他返回家乡,当了多年的警察,冥冥之中的安排似乎就是为了今天为这个女孩雪恨。按照鬼魂的提示,警察们在那个水沟里全面挖掘,真的找到了一具白骨!警察将这两个案件合并调查,很快找到线索,锁定凶手缉拿归案。
这个故事我基本是复述的,全靠回忆打出来,完全不记得出处和文章名了, 只记得文章开头刊登了警察大叔的照片。因为太过于震撼,所以我反复读了几遍,还有大致的印象。
从那以后我对这些灵异事件开始产生兴趣,并且也注意搜集一些资料,实际上这个案子可不是孤例。被害人托梦找凶手的故事从古到今都有很多。我印象很深刻是在一本国外学者的专著里,记载了康熙年间的一个案子,那时候交通不便,商人旅行在外很不安全,有一位富商在外被熟人杀死夺走财物,鬼魂托梦家人,说某某某见财起意杀我,埋在何处云云。相隔千里的家人找到他的尸首坐实了梦境,马上告知官府,官府将此人缉拿归案。因为是记忆里的,描述可能不准确。但是托梦这件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
人死后去哪里,这曾经是我一直很苦恼的问题。但是,我的家人发生了一些事情,指引着我找到一种答案。
我的爷爷在几年前去世了,他去世后发生的事情,让我相信,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爷爷去世之后的几天,我和家人按照当地的风俗,把爷爷生前用过的可能找到的物品都一起烧给他,包括拐杖,穿的衣服,围巾,常常坐的椅子。烧完之后的一个月内,家里的姑姑某个夜里梦见爷爷,爷爷说他在那边很冷很冷,让我姑姑把一件绿色的军大衣烧给他,那件衣服当初没有烧。我家人听了就回去衣柜里找,发现那件大衣真的还在!!!爷爷还说他下葬那天我们没有烧银元(银色的什么钱),他在那边的其他人都有这种钱,他没有。家里人回想了一下,那天真的没有烧这种纸钱啊!于是,家人又另外买了厚的新外套,和那件大衣,还有那种纸钱一起烧给了爷爷。
还有一件事情,是爷爷去世后我爸爸和小叔回家办理丧事的一次私下谈话(记住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商量爷爷留下的一枚戒指要如何处置,两人决定把戒指留给四叔。之后我姑姑去我们那里的一处问仙,应该就是那种可以和逝去的亲人对话的一种出马仙之类。那个出马仙说,那个戒指不能留给四叔,要留给长孙,也就是我的堂哥。我爸和小叔都很震惊,因为只有他们两个才知道这个谈话啊!后边这个戒指就留给堂哥了。
撒贝宁主持的今日说法,有一期是梦境擒凶,讲的是被杀害的弟弟托梦给姐姐,告诉姐姐他被杀害的细节,姐姐告诉警察,最终借助这些细节,警察抓获了凶手的事情。
见链接
https://www. baidu.com/link? url=PkgVM092fhRL-2wmyJLQ7bDir41YUMeLhEQeNpNAECxHPiMoWY41XMPNQC3kJsKTEYHC7wOADxyElAPVq0Qv7T8WX5EChXOR3a8SHXXNF9q&wd=&eqid=c560363d000e59c70000000656c51fe6以上的事情,让我明白人死去之后还继续在另一个世界存在着,我爷爷所描述的阴冷的环境很像佛经里所说的“中阴身”,或者类似“恶鬼”所存在的环境。正是这些事情,让我逐渐地相信了佛教。
推荐一本南怀瑾先生的书《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一本十几元的薄薄小册子,其中有谈到如何根据人死去时不同部位的温度判断其去处~信或是不信,题主可以作为猎奇故事,可以作为笑话消遣。
豆瓣链接: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豆瓣)【《人生的起点和终站》所记录的就是南先生对生死问题的解说。南先生运用佛法原理,从死亡讲起,解释人的出生,以人类正常生命变化而言说,并不沾染宗教意识,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知识,阐释生死大事,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生死观。南先生还随机提示修持重点,使求学者易于把握关键,进入修持正途。】
当然,我不是来传教的。不论您是否信仰某个宗教,这个世界都不是我们凡人所看到的样子,冥冥之中自有因果,三尺之上有神明,我们能做的就是心怀敬畏,多做善事,莫问前程。
(来自匿名用户的咨询经审核已公开:为什么无名无字的自性(晚期惠能)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呢?好像没有在您的文章中找到明确的论述。)
(更新一下)一般来说,人们对死亡的定义就是人死灯灭、失去意识。如果还有意识,其实就没有死,只是一种特殊的活,例如以鬼魂的形式继续存活,或活在意识到黑暗中,或活在意识到什么也没有里。如果连什么都没有也没有,那就说明人的意识是从无中来,回到虚无中去了。真的有这种无中生有,从不存在突然生出的存在吗?
如果能量守恒是对的,那么不应有这种魔术或魔法。灯灭是表象,使灯亮的能量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能量无所谓消耗,只有转移或转化转变。
然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终究是不可知的。决定了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客观真相到底是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楞严:见不能及)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主观。经验主义是检验不出什么终极的某某的,都是片面的,暂时的。
所以那些高大上的名词,诸如道,天,Universe, 空性,God,客观,……都是人推想出来的。得道高人,明心见性的至尊,天人合一的圣人,掌握了客观真理的某某,能解释一切的科学权威或其他不会错乃至不容侵犯的神圣,都是些传奇传说。
好比有人认为就没有什么能量,只是个方便我们推算物质的远动与变化规律的概念工具。我们不可能得到脱离物质的所谓纯能量。
没有什么得道,只有觉悟道须臾不可离,我本是道,天人本一,五蕴本空,本空性的妙用。
慧能:动中有不动。这不动的可以是自性或空性之类的须臾不可离的道,也可以是我们的每一个当下。好比飞矢不动。
动是虚妄的,来自我们的自我意识,
或者说来自记忆,来自时间。好比没有视觉暂留,一格格胶片是无法动起来的。
记忆,相对独立,方生方死。现在的我已经记不太起小时候快乐的日子了。
已知的我,渺小,短暂,虚妄愚蠢罪恶,活该痛苦,却是一切意义所在。
(我到底如何,永远未知)
死后所去,永恒,伟大至大,或许全知全能,但是真有什么意义或意思吗?
阿罗汉为什么还有时间?极乐世界成佛为什么还要时间?
没有时间就没什么乐子了。
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有前因后果。
也许意味着全知遍知,但是很无聊无趣。
好比你一旦成为了一本悬疑小说的上帝,它的作者,你就无法好好欣赏它了。
宇宙再宏伟,没有感受其浩渺的渺小的生命,这种宏大也是全无意义的。
上帝必须要造人,因为没有读者的侦探小说家是悲催的。
阿罗汉,佛菩萨,如果没有时间,没有记忆记录,没有历史,没有从前至后来龙去脉的叙述,
好比一卷胶片一眼看到全部,电影还没开始就已经知道结尾了,
还有什么乐趣,这种”极乐“值得羡慕吗?
无量寿,无始无终,无限,永恒,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他们的意义要靠我们这些渺小的短暂的生命赋予。
有位已出名出书的前隐士逸士,对书店中把关于禅的书与励志的心灵鸡汤放在一起颇不以为然。他大约是很得意于自己掌握了原始的基本教义。或许在他看来佛教所谓的觉者都应该是灰心丧气的,因为这是个悲惨世界,人生注定是 miserable的。或者都是个空,虚无,无意义的。那么,为什么自杀的是少数,(有人举动物为例,如何如何地生不如死。但是,自杀的动物几乎没有,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大都还在挣扎求生呢?仅仅出于本能?还是生命自有其美好的一面?不过,应该承认,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我写的这些的确没有鹤翔庄实用。
除了慧能,少有教徒质疑“出离”。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断舍离的不是世界,更不是生命,而是攀援心,(即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本质,找不到原来的真实的自己,而攀附镜中像,例如身体及对身体被损害的恐惧,以及攀附各种对“镜”的猜想,例如“空”“道”“God”“天”“客观", “Universe" .....乃至各种所谓实修来的新奇的梦幻,例如濒死经验,等等等等,不能尽数,反正有所得(以为得根本)即失根本。原来在的、常在、不从外得。)
------------------------------------------------
过去我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非理性的。因此说道理开解往往是没用的,还不如直接教其念阿弥陀佛。
现在我发现,其实对死亡的恐惧是合理的。
越是相信1=1,1+1=2,……
越是依赖西式阴性的逻辑推理,就越会执着于死后必然断灭,
我曾说“连什么都没有也没有,那么我们在怕什么呢?”
其实怕的就是这个“连什么都没有也没有”
既然别人的死表现为人死灯灭,那么轮到我了,1=1,也必然一样是灯灭断灭了。
好在除了西方式阴性的逻辑推理(1=1),还有东方式阳性的类比推想(1=0)。
(自注:在西方,也有东方式的阳性思维,例如基督及基督徒、圣女贞德、的passion )
理智,大脑,肾水,物质,肉……属阴
感情,心血,心火,能量,灵……属阳
西方式阴性的逻辑推理(1=1)是阴中阴
东方式阳性的类比推想(1=0)是阴中阳
恐惧,执着,贪嗔痴,憎,...... 是阳中阴
希望,向往,舍爱放,爱,....... 是阳中阳
《楞严经》“纯想即飞,纯情即堕”是错的。
所谓的纯想,是东方式阳性的类比推想(1=0),阴中阳,并不纯
所谓的纯情,恐惧,执着,贪嗔痴,憎,...... 是阳中阴,也不纯
应改为“阳想即飞(有发狂入魔的危险)阴情即堕(烦恼痛苦的牢狱)
所谓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烦恼来菩提度
就是用阳想(阳性的东方式的理智)来对付阴情(阴性的负面的感情,所谓负能量)
既渡舍舟,要及时地放下妄想,以免发狂入魔
慧能: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达摩:外息诸缘(舍生,放开执着,放开西方式阴性理智,诸如概念定义,某是某,1=1)
内心无喘(忘死,放下妄想,放下东方式阳性智慧,诸如1=0,阴阳和合,某,非某,所以某)
下次有机会讲两个故事,一个舍生忘死了生死,另一个放不下“死”
慧能: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理智,大脑,肾水,物质,肉是由感情,心血,心火,能量,灵来驱动的。
没有阳性的正面的感情,所谓正能量,
是不会有阳想(阳性的东方式的理智)所谓的智慧觉悟菩提
慧能是我所知的佛家人物中最旗帜鲜明地反对修炼成无情的。反对离世觅菩提的。
所以我曾夸奖他胜过佛祖。许多人受不了,急得跳脚。
今天我理顺了这一切后,我要再次地说,当慧能说出“无名无字”并否定弟子命名为佛性自性空性时,他已经超佛越祖了!
断灭与寂灭涅槃的差别:
断灭是推测出来的,未必是事实。是被迫背负的赶不走的恐惧。
寂灭涅槃是每天晚上可以修炼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舍生忘死“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是自愿的。
晚上睡觉可以修炼“寂灭涅槃”。
白天工作学习生活时不能修,也没法炼这个。
可以改成这个: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这么)长”
这偈针对的是“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卧轮的这个伎俩至今还很流行,只是改头换面而已
例如:“对境不动最尊”“延长念与念之间的空白”等等
都是不想好好睡觉,害怕睡死了过去。
沉醉在梦境中
显意识退位,潜意识主事,都是梦,清醒梦,坐着做的梦,几个人一起做的梦(好比电影《盗梦空间》),甚至还有睁着眼做的梦(幻觉)……
一旦用此穷换到了彼富,再要放弃,是很难的。
卧轮沾沾自喜,他如果看到了慧能的跟帖,会是什么反应?大约是“高人的世界你们怎么会懂”
---------------------------------------------------------------------------
过去我一直以为佛学的基本原理是“缘起性空”。
最近才发现搞颠倒了,念反了。应该是“空性起缘”才对。
这里的“空”不是无,不是没有。
不是“缘起性无”。不是“因为众缘所起,所以没有自性”。
这里的“空”,是空白之空,空口袋之空,虚空之空。
《坛经》: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所谓“虚空”就是古文的“宇宙空间”。
古代没有宇宙大爆炸起源说,他们认为宇宙空间是没有边界(无有边畔)的,
所谓“摩诃”是无限大的意思。重点在于“无限无量”,不在于“大”。
所以慧能才说“心量广大”,又说“亦无方圆大小”,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信心铭》: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大到无限大,或小到无限小,就无所谓大小了,达成了某种“圆满”。
因为一定要有比较,才有所谓大小。
我们可以做两个思想实验。
假设你所在房间的墙壁就是宇宙的边界边畔边表。
如果这个房间和房间中的一切及你自身,一起同比胀大或缩小,你会发觉发现这种胀大或缩小吗?
我认为是无法发现的,因为你用来测量的工具或仪器也一起同比胀大或缩小了。
再假设(其实不是假设)你眼前看到的是个平面。这个显示屏与你眼睛的距离大约为0。
就好比人人自带一个一样的平面电视。
你会因为有的在放映《星际穿越》就认为这台电视比较大吗?放《昆虫总动员》的就小?
放农教片的就比较贱?放宫斗片的就贵?放《平凡的……》就真的平凡?放《蜀山》之类的就比较神圣?
之所以能“忘绝境界”,就因为实无差别。
《楞严经》第一卷 第十三章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
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 。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
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
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识精元明”“本明”都是指“空性”“自性”。
是佛家认可的先天第一因。
先天,既然先于天时,又哪来的先与后呢?
第一因,一切未生,包括时空,又超越时空,无从排列,哪来的第一第二第三……
都是假名。
晚期的慧能对“自性”一说有所修正。
知乎用户:《楞严经》里有句“见见之时 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 见不能及 ”怎么理解?
有一天我跟我儿子瞎聊天。我问他“天是蓝色的吗?”“假设来了个外星人,例如超人,他的眼睛是紫外线眼或红外线眼,对他来说,天是蓝色的吗?”。天是无所谓颜色的。没有生命之眼,宇宙再大,再漂亮,也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我们该怀疑的是宇宙的意义,不是人生的意义。
(扯远了,抱歉。)
我们常常过于关注客观事实,客观真相,忘了我们自己。(我也一样,虽然我时常提醒自己)
回过头来说一说“见见之时 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 见不能及 ”
古人客观上在说什么,我是没本事知道的。我只能说点我的主观体会。
我们见到的觉到的知到的,都是所见所觉所知。能见能觉能知,我们是见不到的。
能见(比如眼)是因,所见(比如蓝天)是果,(只是个比方,真正能见的不是眼,眼也是所见)
我们只能见到果,是无法颠倒因果,去看见时间的起点的。
(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空间,媒介,必然增减扭曲信息)
得道高人,在我看来,只存在于传奇传说之中。即便有,也不可能真的“遍知全知”,只是他们自以为自己全知道了而已。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老是泼冷水也不好,说点好消息。
好消息是,虽然我们见不到能见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怎么样,但是我们能知道它在哪里。
它无所不在。好比水对于鱼,空气对于人。人要知道有空气,只要憋住气就可以了。鱼没有手,堵不住腮,所以不知道有水(打个比方而已,请莫较真)。除非它可以跃出水面。而我们没有什么“水面”让我们突破,所以我们不知道有“道”或“自性”。
那么能见的是“道”吗?还是“自性”?
早期的六祖大概会回答是“自性”,是“摩诃”,是“空”,……
晚期的慧能就不同了。
《坛经》: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我曾经开过玩笑,现代拜物教盛行,始作俑者是慧能。
还好他没说吾有一帝,或吾有一主……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有一个从小灌输给我们的故事,叫做盲人摸象。
为什么只能有一头大象,只能叫大象,这头大象为什么不会动,不会变化
万一这就是头变化无端,荒诞离奇的,喜欢给聪明人,给大智慧人,给得道高人们开玩笑的大象呢?
真的不可能吗? 我曾经开玩笑说现代社会拜物教盛行,始作俑者是慧能,因为他说“吾有一物”“我有一物”。
其实“物”这个字有问题。“我”“有”“一”这三个字没问题吗?
一般佛门常用“真性”,不提“真我”,认为那是外道的说法。
我们的自我意识从哪里来呢?《楞严经》: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那就是一种凭空的想象,虚妄的想象,一种执着。
“我”是这样,“有”“一”“物”也一样,都是虚妄的,凭空的想象
空性起缘,缘起性空,哪有什么孤立的独立的静止的全面的“我”,“有”,“一”,“物”呢?
有这些念头也就罢了,念念不忘,念念不休,就太执着了。
请注意“不立文字”四字也是文字。
我们要放下的,要放开的,是执着,不是执着的对象。
不要向文字或念头开战,我们要对付的是我们的执着,
到底是谁在执着,是我们的思想在执着吗?是我们的身体吗?
我们到底是什么?是身体吗?是思想吗?
更确切地说,我们到底在哪里?我们到底该把什么圈定为我们自己?用皮肤圈吗?圈念头吗?圈“无念”这个状态吗?
答案请自己找,找到的才是你的,不是我的。
其实我也没找到。我基本上放弃了。不找了。只有在怕死时,或太烦恼时,才又想起这个话题
听说过“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竟”这个禅门对话吗?
所谓“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就是“空性起缘”。 我们比较能接受“缘起性空”,缘起性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太能接受“空性起缘”,“识精元明能生诸缘”,“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
例如有人这么解释“缘起性空”
如果你看到一座森林,你必须知道这是假象,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单数形
式的东西,所谓一座森林,其实是由无数树木构成的集合体。 那么,一棵
树总该是单个的东西吧? 当然不是,它是树叶、树枝和树干的集合体。
集合形式永远在变,这一刻的森林一定和下一刻的森林不同。
这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
因为我们都是玩积木搭房子长大。
更符合我们的日常生活。
因为如果不聚焦在我们眼前或手中的事物,不用所谓的“攀缘心”,我们怎么生活?
为了一棵树,一根树枝……,遗忘遗漏整个森林,似乎是我们的宿命。
“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所谓“漏尽通”的“漏”一般解释为“烦恼”。
为什么挂一漏万的漏会导致烦恼呢? 。。。。。。。。
懒得写了。
自解其奥的过程比问题的答案更重要。
“我”可以有很多定义。
肉身我,思维我,“不念的我”(以念与念之间的空白为我),……都来自“攀缘心”,是一种执着,一种聚焦(焦虑),一种概括(概念),属于在心镜的像上画圈的行为,来自第一个在岩洞上画圈试图以此定住猎物的人,他可能是受水聚在一起自然形成的圆圈的启发。
共同的特点是有限
自性,空性(如同虚空,如同宇宙空间),法身(以一切法,一切事物为己身),大我,真我,真正的自己……,都来自想象,来自对无限的想象。来自光线的无限延伸。
墙角三条线的无限延伸让我们想象有个无限大的宇宙
看得清变动就是光明,看不清变动就是黑暗。(不知道,想象不出黑暗里有什么给我们带来恐惧。)
像动镜不动,像变镜不变,让我们想象镜的永恒。
不聚焦于眼前、手中,我们就无法生活。“攀缘”执着是我们的宿命
累了,总要闭眼放手,休息,睡不着,就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思索“我”从哪里来,第一因是什么?妄想也是我们的宿命。
为什么是“虚妄”的想象?因为无法证实,只能从果推想因,无法直接颠倒因果见到“第一因”。个体怎么实现无限,怎么得到无限?都是妄想。
知道“不可知”,就该放下妄想。不肯放下,就是“法执”“法我执”。
有位哲学家说,因果关系是最大的迷信。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一切都是巧合。都是老天爷的安排。无论是谁的安排,无论是怎么安排的。
你眼前的一切,所谓的当下,动中有不动,变中有不变,是可以记忆的,记录的,这就说明都是注定的,都是宿命。
各人各有各的哲学信念信仰,妄想或不妄想,执着或不执着,努力或不努力,都是命。
人有人的命,鱼有鱼的命,鸟有鸟的命。因为身体不同。
物质皆执,能量皆想。两者结合,阴阳动态平衡的是生命。 物质,肉,脑,理智,概念(“执着“)属阴
能量,血,心,感情,想象(“妄想”)属阳
过阴,带来烦恼痛苦
过阳,容易发狂入魔
过阴时,一紧一松,一阴一阳,
过阳时,一放一收,一阳一阴,
阴阳动态平衡,苦乐动态平衡
平衡就是完美,莫求极致
风金火水,四大皆空性之妙用
《楞严经》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 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 彼金宝者明觉立坚, 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何期自 性本无动摇...
我们看到是平面,不是立体。
墙角的三条线是后加的。
由像的动摇推知镜的不动不摇。
像一直在动摇,像的不动不摇是假相。
看不出前后的不同,我们就以为不动不摇。
只有镜是真的不动不摇,真的静止。
像的动摇与静止,都是我们的执念(妄念)
不是风动,不是旗动,是……
动静是执妄之念。同异也是,
看不出差别,我们就以为是同一个
……
如此解“摇”。
“坚”是“摇”的反面,看着似乎是静止的,我们就以为是坚固的。
……
估计你们已经学会了,
其他的,诸如生死,来去,得失,取舍,顺逆,肯否,是非,……请自己解吧
“...何期自 性本无动摇...”“不是风动,不是旗动,是……”出自《坛经》
《楞严经》坚觉宝成,摇明风出, 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 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金轮表像之“坚”。
风轮表像之“摇”。
那么为什么火轮表像之“变”呢?
水轮表像之“含”又是怎么回事?
“风”之“摇”,“金”之“坚”是明显的
(古人迷信金身不坏,不知纯金是柔软的)
“火”的变化,“光”的变化并不明显。
“火光为变化性”是指什么?
如果是指把火光视为物体,看到物体的移动晃动,那不是和“风”之“摇”重复了吗?
为什么我们喜欢光明,不喜欢黑暗?
为什么光明意味着希望,黑暗意味着恐惧? 懒得写了。
。。。。。。。。。。。
物质皆执,能量皆想。两者结合,阴阳动态平衡的是生命。 物质,肉,脑,理智,概念(“执着“)属阴
能量,血,心,感情,想象(“妄想”)属阳
过阴,带来烦恼痛苦
过阳,容易发狂入魔
过阴时,一紧一松,一阴一阳,
过阳时,一放一收,一阳一阴,
阴阳动态平衡,苦乐动态平衡
平衡就是完美,莫求极致
“我”可以有很多定义。
肉身我,思维我,“不念的我”(以念与念之间的空白为我),……都来自“攀缘心”,是一种执着,一种聚焦(焦虑),一种概括(概念),属于在心镜的像上画圈的行为,来自第一个在岩洞上画圈试图以此定住猎物的人,他可能是受水聚在一起自然形成的圆圈的启发。
共同的特点是有限
自性,空性(如同虚空,如同宇宙空间),法身(以一切法,一切事物为己身),大我,真我,真正的自己……,都来自想象,来自对无限的想象。来自光线的无限延伸。
墙角三条线的无限延伸让我们想象有个无限大的宇宙
看得清变动就是光明,看不清变动就是黑暗。(不知道,想象不出黑暗里有什么给我们带来恐惧。)
像动镜不动,像变镜不变,让我们想象镜的永恒。
不聚焦于眼前、手中,我们就无法生活。“攀缘”执着是我们的宿命
累了,总要闭眼放手,休息,睡不着,就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思索“我”从哪里来,第一因是什么?妄想也是我们的宿命。
为什么是“虚妄”的想象?因为无法证实,只能从果推想因,无法直接颠倒因果见到“第一因”。个体怎么实现无限,怎么得到无限?都是妄想。
知道“不可知”,就该放下妄想。不肯放下,就是“法执”“法我执”。
有位哲学家说,因果关系是最大的迷信。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一切都是巧合。都是老天爷的安排。无论是谁的安排,无论是怎么安排的。
你眼前的一切,所谓的当下,动中有不动,变中有不变,是可以记忆的,记录的,这就说明都是注定的,都是宿命。
各人各有各的哲学信念信仰,妄想或不妄想,执着或不执着,努力或不努力,都是命。
人有人的命,鱼有鱼的命,鸟有鸟的命。因为身体不同。
物质皆执,能量皆想。两者结合,阴阳动态平衡的是生命。 物质,肉,脑,理智,概念(“执着“)属阴
能量,血,心,感情,想象(“妄想”)属阳
过阴,带来烦恼痛苦
过阳,容易发狂入魔
过阴时,一紧一松,一阴一阳,
过阳时,一放一收,一阳一阴,
阴阳动态平衡,苦乐动态平衡
平衡就是完美,莫求极致
知乎用户: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或世界都有什么?
最近的感想:作为一个比较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现代人,我比较难想象一个无限大的无量寿的永恒的空性。
我比较能想象的是无限多的宇宙
为什么要想象“无限”?请看我即将发表的文章《空性起缘》
---------------------------------------
谢邀。世界是由每个生命每个当下的觉构成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我根据我自己遇到的怪事,设想、想象存在着无数的世界,时空,宇宙,远远不止三千个大千,
(有的唯物,有的唯心,有的二元,有的甚至是荒诞的)
它们并不平行,而是交织在一起的。
我们以为自己一直处在同一个世界,是因为它们看起来差别太小,
但是好比一个定格可以用24帧组成,我们能因为它们看上去一样,而说它们是同一帧吗?
所以,也许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穿越中,只是自己不觉得而已。
以我看(同样是主观的),没人知道客观真相或先天真理。
一切知,都是主观的,后天的。
各家各派都以为自己掌握了客观真理,先天真实
在我看来,不过是各有各的想象而已。
(客观真理,先天真实是不可知的。一切知都是主观的后天的)
想象,就是愿望,
当愿望特别强烈时,就成了信仰
而愿原是第一因。(有两种“第一因”。即楞严经说的“两种根本”,一种是不可知的真正的第一因,严格地说来无名无字,不能称为第一因。另一种就是我们的想象,尤其是我们对第一因的想象,信念,信仰……)因此各家各派的想象都会得到各自的各种程度的“证实”
于是反过来坚定了其信仰。
每一派都各有各的固执的信徒。
外人看来似乎不可理喻,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是有他们自己的“实证”的
而你没有他们的想象,他们的愿,因而“无福”得知这些所谓的“境界”,
在他们看来,你是很无知的,甚至很可怜的
甚至于,连精神病患者也是如此。
他们拥有的想象及其“实证”更独特,往往只属于他们自己
因此才被人视为“疯子”。其实他们是各有各的理由的。
并不缺乏理性,只是缺乏“同道”(共同想象者)而已
现在看来,易经是基于1=0的古代东方科学,现代西方科学是基于1=1的哲学。
两种科学,同样是基于现有的已有的(已知的)证据与现象,按各自的哲学,各自的逻辑,来推测未知,推测知背后的不知,更重要的是推测这些知或已知是从哪里来的。
推测得出的结论都是猜想,还需要小心的实践。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如履薄冰,摸着石头过河,在假设自己的方向(哲学,逻辑,信念)肯定是对的,假设彼岸就在对面。
我现在认为很可能各家各派各宗各教,都在精卫填海,而不是愚公移山,
瞎子摸象在假设只有一头(只有一个名字,不会动,不会变化的)大象
其实未必。
信愿(基于信念的愿望,想法)是因,这个摸,移,填的过程及路上的风景就是彼岸,就是正果。
--------------------------------------------------
知乎用户: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1=1与1=0的区别。
所谓1=1,就是一个苹果=另一个苹果,所以都叫苹果。
1=0比较难解释,套用金刚经的句式,苹果,非苹果,所以苹果。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看看《楞严经》
(我估计楞严不是从印度传来的,是中国人在唐朝写的)
简单地说,可以这样理解
果不是由积木搭成的城堡,是从种子来的。
第一因是什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不可知,因果无法倒置。
又可知,把所有的积木都找到就行了。
1+1=2,是愚公移山呢?还是精卫填海呢?不知道
1=0,坚信苹果是从非苹果而来的,坚信人天本一,坚信五蕴本空(1=0),坚信上帝与我们同在,坚信万物非主唯有真主,……
……
-------------------------------------------------
(下面是以前的回答)
易经不是科学,但可能比科学更接近真理。
现在连我还是蒙童的儿子都会说:"这不科学"
言下之意,不科学就意味着不可能或不正确
好似,科学是等同与真理的。
其实不然
只有可证否的才是科学
所谓可证否,就是可以被检验,可以被推翻
在笔者看来,所有科学理论都注定要被推翻
因为它们是建立在1=1这个逻辑基础之上的
人的理性必然要简化现实,(不然的话,是无法思考的)
然而现实是真的可以简化的吗?
比如1=1,看起来很对,是基本的
但是我们能找到两片相同的树叶吗?
1个苹果+1个苹果真的等于两个苹果吗?
所谓相信科学,这个口号是说不通的
科学的精神就是怀疑
没有怀疑,就没有科学
“相信科学”的潜台词是相信专家,相信权威,相信标准答案,……
这恰恰是反科学的
如果一定要让笔者选择的话,
笔者更愿意相信1=0的逻辑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阳生,阳极阴生,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苦尽甘来,乐极生悲……
实际,笔者任何理论都不会选择相信
迷信经典和迷信权威一样,会扼杀可能性,扼杀梦想
使人失去生活的目标,(常问: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
人虽未死,心先死了,直如行尸走肉一般
----------------------------------------------------------------------------------------------
记得早年,笔者对一位朋友说:关于未来,无非两种可能。
一者你会死,二者你不会死。
如果是前者,死都死了,一了百了,还担心什么呢?
如果是后者,你都不会死了,自古艰难唯一死,除死无大事,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死并不可怕。试问,你可以看着自己死吗?如果可以,这还叫死吗?不是另一种活吗?真正的死亡是无法经历的。可以经历的都不是死亡,而是生活。
有人说,死后会堕入黑暗。你还能看到黑暗,那你就还没死。活在黑暗中
有人说,死后什么也没有,你还能感到什么也没有,那你还是没有死,活在什么也没有里。
如果连什么都没有也没有,那么我们在怕什么呢?
对于死亡,黑暗,未来/空旷的恐惧,都来自对于未知的恐惧
按说这种恐惧是非理性的。
因为不知就不知好了,应该好奇才对,为什么要害怕呢
也许是因为原始人类的环境太恶劣了
那些胆大的,莽撞的,不懂得如履薄冰,摸着石头过河的早死了
没来得及把基因传下来
其实完全可以换个角度看,不知道才有趣。剧透了就没意思了。
不要迷信权威,专家,标准答案,经典,乃至任何理论,
死亡有无数的可能性,未必一定断灭
死后可能什么也没有,连什么都没有也没有,就叫断灭。也可能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比如原来是缸中之脑,或者某高级生命玩的大型游戏NPC。或者我们就是这种高级生命。之所以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为了玩得更投入,更有意思。当然也可能上天堂或轮回。可能性太多了。
人的理性必然要简化现实,(不然的话,是无法思考的)
然而现实是真的可以简化的吗?
比如1=1,看起来很对,是基本的
但是我们能找到两片相同的树叶吗?
1个苹果+1个苹果真的等于两个苹果吗?
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心愿,梦想,理想,志愿……
以至于失去生活的目标,(常问: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
人虽未死,心先死了,直如行尸走肉一般
除了对于未来(未知)的恐惧,怕死还夹杂着对于失去肉身这个外缘的恐惧
这是因为我们迷失自性,难免攀缘妄想
打个比方,当初上帝要造亚当,可能就是因为上帝害怕了
他以为自己的灵行在水上,而在镜面里(水能反射=镜)找不到自己,害怕了,
于是就拼命抓住镜中像这个“外”缘,慢慢形成了身体和安置它的宇宙
明心见性(开悟)不是难事,请看下文。
道即非道,非道即道。某即非某,非某即某。
我(能觉)即非我(所觉),非我(所悟)即我(能悟)。
自(生命/心)他(宇宙/物)不二。
你什么时候学会把立体的看成平面的,大约就离悟道不远了。
(眼前三维外物=圆满平直的心镜)
觉尘不二,离觉无尘,离尘无觉
好比镜像不二,离镜无像,离像无镜
镜=能=我=自=性空=个体=生命=心
像=所=非我=他=缘起=集体=时空宇宙=物
缘起是空间上的因果,因果是时间上的缘起,因果与缘起是一回事
时间和空间也是一回事,空间上的距离就意味着时间上的久远或短暂
(想一想什么叫“光年”,我们看到的星星是过去的,看到的人不也一样是过去的?
只不过是刚过去而已)
时间是从我们产生空间感时开始的,
也就是从我们把平面看成立体时开始的
要想开悟,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开悟的根本在于转变对象化思维
对面的是谁?就是我们自己
好比照镜子,看到的都是自己
又与照镜子不同,并没有另一个自己在镜前
从小到大,你有没有突然会思考“我是谁”,如果人死了,“我”会去哪?然后特别的恐慌?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
楞严: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认为有一个独立于孤立于所觉所明(像,集体整体全体,非我)的单个的能觉能明(镜,自我)是一种妄。
一种虚妄的想象,一种凭空的想象。
所谓自我意识,所谓我自己,从来都不是孤立单独的,(既然有能觉得孤独的我在,必有所觉被觉的一切在对面相伴)
不是自由自在的,不是长在长存(有寿者相,有寿命可计)的,空性起缘,缘起性空(缘:集体,性:个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真正能觉的不是个体的我,而是集体整体全体(一切所知+一切未知)
如果一定要追究这种虚妄的想象的来由,那就是能所的对立感,
只有对立感,没有对立。
能所本不对立,只是像动镜不动,像变镜不变,让我们有了镜像对立的错觉
一旦我们开始想象离开所觉的像(集体)另有一个能觉的镜(个体)
那么就必然要面临“我在哪里”“能觉的心在何处”"个体怎么独立于集体”这个问题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独立的我本就是虚妄的(不独立的我不是虚妄的)
于是我们都像楞严经中的演若达多,疯了一样地攀缘肉身或思维念头或其他任何东西
然而又终究攀缘不住,于是烦恼不断
只有那一天真正觉悟了,才会“狂性顿歇,歇即菩提”,不会再迷再狂
表现为更关心集体,而不是自己,或某一个东西
能觉(个体)=所觉(集体)。真正能觉的不是个体的我,而是集体整体全体(一切所知+一切未知)的非我。空性起缘,缘起性空(缘:集体,性:个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无寿命可计,无寿者相
楞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无论是所见之相(像),还是能见之性(镜),
凡是个体,都是空性起缘,缘起性空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不仅在时间上无寿命可计(无寿者相),
而且在空间上无身可量,无身相(无受者相)
老子说: 及吾无身,又有何患。
我们何曾有身?
真正能见能觉的,真正的本原,是一切因缘的集合,一切众生(甚至可能包括非生物)的一切当下之觉的全部
一切所知+一切未知,不可全知,不可确知。
(但是可以想象。在我的想象里,先天包容一切后天的想象。
无规则包含了所有可能的规则,混沌无序包含了所有的有序)
任何个体,无论是觉,能觉,还是所觉,都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然而没有一滴滴水,哪里来的大海
大海从极远处看,也不过就是一滴水
每一滴水里有大海
不要狂妄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因缘网中不可缺的一环
人们总是在担心AI有一天会产生自我意识。
因为其认为产生自我意识是一种进步,是所谓的进化的必然。
我以为不然。
所谓自我意识,认为有一个独立于孤立于所觉(非我,像)的单个的能觉(我,镜),是一种虚妄的想象。
如果绝对理性的AI也有自我意识,那十有八九(或者说,几乎肯定)是有人故意设定的。
请注意,所谓虚妄,就是根本就没有,从来就没有,怎么都不会有。
并不会因为你有了自我意识,你就成了孤独的单个,自由自在,存在长存(有寿命可计,有寿者相)。
正因为得不到,我们才会那么在意并追求个体的独立,自由,长寿,永生。
空性起缘,缘起性空,诸法无我。
孤立的单个的我从来就没有过,怎么都不会有,根本就没有
(与修不修,悟不悟,没关系。不需要修一个,或悟一个无我出来。本就无我,本就性空)。
那么现前的这个我是什么?
当然是不孤立的不单独的我。
这个不是个体的我,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本就自由,本就永寿
像的变化越大越快,越能体现镜的不变,常乐我净
(再强调一下,这常乐我净,所谓的正果,不属于任何个人,并没有什么单独的解脱或单独的得证)
生命即觉,觉即生命,
生命(能觉),觉,宇宙世界万物(所觉),三无差别。
觉,无大无小,无高无低,无上无下,无贵无贱
好比商场里有同样的电视机,不会因为在放宫斗片而要价更高,
或在放农教片而要价更低,
不会因为放《星际穿越》而大,或放《昆虫世界》而小
生命,觉,就是众生及万物,是作为整体集体全体而存在的,
每个生命每个当下的觉,如果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的话,(一滴水里有大海)
那么这滴水从来也没有离开过大海,也不可能离开大海。
如果还是不能觉悟,执着于离开所觉的万物众生宇宙(非我)
另有个能觉的我。
那就是《楞严经》所谓的“头上安头”“明上加明”了。
这是我们很多烦恼(如果不是所有烦恼)的根源所在。
因为我们回答不了“我在何处”“能觉的心在哪里”"个体怎么独立于集体”这个问题。
我们试图攀缘肉身,或思维,或专注于其他任何某个东西(都是镜中像)
且不说镜中像能不能攀援得住。
有所挂碍,就有会失去依仗的恐惧。
恐惧,念念有住,专注式的想象,烦恼,会遮住我们的“眼”,
使我们无法欣赏这个世界,无法欣赏生命
有的朋友不知其疚在己,反而责怪这个世界,责怪生命,要“出离”,要“寂灭”,岂不谬哉!
反之,如能幡然醒悟(念念不住,超脱式的想象,满怀希望)
那么就如《金刚经》所说:“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希望这对各位看官来说不仅仅只是一行文字而已。)
我以前曾说过:千江有水千江月,只一月。
所有的角色,一切众生,都是同一个演员演的。
现在我觉得这个说法有问题,
容易让人执着于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所谓的真我)
空性起缘,缘起性空,究竟无我(诸法无我)
每一个当下的觉,当下的我,当下的空性,都是由无数无量无边的非我(众因众缘众法众生)一起演的。
如果你足够敏感,你会觉得镜中的自己不是自己。
为什么呢?
因为那的确不是现在的你。
光的反射是需要时间的。
而且,以我自己经历的怪事来看,可能存在着无数无量的“平行”世界,它们实际上并不平行而是交织
在一起的。以薛定谔的猫为例,不是有一只猫处于未定之中,而是有无数个猫,有的已死,有的未死,
而每一个都以为自己是唯一的那个。
也有的人不执着于肉身,但执着于“我思故我在”
真的有一个单个的我在“独立”思考吗?
我看不是。
我常感觉我的许多想法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好似鬼使神差一般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鬼神其实就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空性起缘,缘起性空,因果不空。
如果有人只强调因果不空,不知自性本空。
或者只强调自性本空,不知正是因为因果缘起的不空才使自性本空。那么,其人尚未真正觉悟。
究竟无我,都是集体的因缘使然。
包括我们的觉悟。
看一个人是否真觉悟,可以观察其如何待人接物。
(特别是在网上辩论时,更能暴露一个人的真面目)
六祖:内心谦下,外行于礼
不是什么脱离于觉悟之外劝善之说
如果一个人越修越觉得自己了不起,全无感恩之心(包括对对手乃至敌人的感恩),那么已经入了魔道了。
如果真的有天魔,魔王,那么其最厉害的招数不是恐吓或诱惑,
而是吹捧
慧思“我独坐孤峰顶,一口吞尽十方,一切众生我已度尽。”
我估计这是句反话。
慧思大师是在暗示,为什么我一口能吞尽十方,就是因为其实我不是孤独的,从来就不是孤独的,怎么做都不可能是孤独的。
同样的,当楼主悟透了这一点时,我也觉得没必要再写这个贴了。
但是,我不认为,如果我继续写,就会破坏什么。
写不写,说不说,落不落文字,怎么写,怎么说……,都是有为法。
有为法不碍无为法,怎么样都行。
所谓无为法,就是我们的觉悟。
在无边无量无数的众生中只要有一个无缘无故地产生了所谓的自我意识,以为自己是孤立于独立于非我的,那么必然影响其他人(至少影响其同类)
而如果另有一个生命,碰巧因缘际会觉悟了本来面目,“原来我非我,就是非我的一切。”
那么,就意味着其他所有的生命(尤其是其同类)觉悟的因缘也已成熟,只是个早晚的问题。
不仅能觉的我是缘起缘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缘灭缘起,无寿命可计。(真正的能觉,因缘之全体,不生不灭,不属个人)
所觉的他人,众生,一切事物,同样是缘起缘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缘灭缘起,无寿命可计。
所谓,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因此,无论见到了(觉到了)什么,都是暂时的,片面的,局部的。(包括能见本身。楞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掌握了什么永恒的普遍的真相或真理。
假设有人能于定中见过去未来。以为必成正果。
出定后自居神圣。
那么他就入魔了。老天爷会给他开个玩笑。
因为无论你在定中时间多长,都是有限的。
你不知另有无限的可能。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空性起缘,缘起性空,因果不空。
孤立于独立于非我的我是虚妄的。
不孤立于不独立于非我的我不是虚妄的。
因此,我们应该谦虚谨慎,“内心谦下,外行于礼”
多关心关心集体而不仅仅是自身。
不过,一个连自己都不爱或者说不能宽恕自己的人怎么能爱别人或宽恕别人呢。
往往苛求自己的人也同样会苛求别人。
一个对自己的家乡都没感情的人会有什么国际主义精神吗?
一个连对家人都没感情的人能在世外,山中找到什么大道吗?
更多的内容请看:一位民哲细/戏说《坛经》
上面这个回答是有问题的。
答主还是被从小的洗脑所左右,过分强调集体了。
缘起是空间上的因果,因果是时间上的缘起。两者是一回事。
每个因缘各有各的因缘,那么什么是第一因,第一缘呢?
第一因缘是所有的因缘的集合吗?
不知道。不知道是不是。(很有可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或者说我对第一因的想象而已)
知乎用户:贪嗔痴体验够了是不是就不会再贪嗔痴了?
握着拳不放是执着,僵放着手不握拳也是执着。
为了禁欲先纵欲。
和因为禁欲(积累过多的能量)引发纵欲。
是一样的。
都是在两个极端,两个执着间摇摆。
不要管它是不是外道。(我主观的认为)肯定不是正确的法门。
推荐大家看看《坛经》
六祖说得好,烦恼就是菩提。烦恼来,菩提度。
自性自度,没有止境。烦恼无穷,菩提无尽。
不要妄想一朝大彻大悟,再无烦恼。都是传奇而已。
另外,我们都知道要放下执着,放开执着。
但是要注意,该放下放开的不是手不是拳不是握,不是肉。
该放下放开的是执着。
执着和执着的对象(例如肉)是两回事。
所以冲着碗里的肉使劲,还不如反省一下是谁在使劲,谁在执着,
(答案请自己寻找,找到了才是你的,不是我的。
反正肯定不会是碗里的肉。)
知乎用户:《楞严经》第二章里有一段关于见性的我很不理解,谁帮我解释下? 古人们客观上在说什么,我是没本事知道的。我想借题发挥,谈点个人的主观观点与体会。
唐突之处,还请见谅。
我常对我儿子说:饭要自己吃,书要自己读。
一人吃饭,旁人会饱吗?每个人的每个当下,见与所见,觉与所觉,怎么会不是自己的?
为什么佛的弟子会问出这种似乎弱智的问题。佛还要费那么大的劲解释。
结果似乎还没解释清楚。
(我主观地认为)因为《楞严经》所讨论的“见”“见性”“真性”,只是个例子,一个比方,或者说一个类比。其实要讨论的是第一因。(第一因超越时空,包涵一切时空,所以其实也无所谓“第一”,也是个类比)。
佛学的基本原理是空性起缘“缘起性空”。缘起是空间上的因果,因果是时间上的缘起。两者是一回事。
时间与空间也是一回事,空间上的远近也意味着时间上远近。(年是时间单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所以一切问题都会归结到“第一因”。楞严经也是要讨论的见与所见的源头,真正能见的所谓“真性”到底在哪里?
为什么不是“到底是什么”不是“到底怎么样”,而是到底在哪里呢?
这就是《楞严经》的高明之处。因为第一因是看不到的,见不及的,知不道的。
关于这一点,请看我的其他回答,我转帖在下面。
“见性”在哪里?见性周遍。容易理解。
但是这是我独有的吗?本来似乎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可是第一因,应该是无所不在的。怎么可能被某个人独有。就好比是上帝,上帝只有一个。怎么可能每个人各有一个?
这问题佛能回答。我回答不了。因为对我来说,第一因到底怎么样是不可知的,连名字是什么都不能随便取的。
我曾经开玩笑说现代社会拜物教盛行,始作俑者是慧能,因为他说“吾有一物”“我有一物”。
其实“物”这个字有问题。“我”“有”“一”这三个字没问题吗?
一般佛门常用“真性”,不提“真我”,认为那是外道的说法。
我们的自我意识从哪里来呢?《楞严经》: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那就是一种凭空的想象,虚妄的想象,一种执着。
“我”是这样,“有”“一”“物”也一样,都是虚妄的,凭空的想象
空性起缘,缘起性空,哪有什么孤立的独立的静止的全面的“我”,“有”,“一”,“物”呢?
有这些念头也就罢了,念念不忘,念念不休,就太执着了。
请注意“不立文字”四字也是文字。
我们要放下的,要放开的,是执着,不是执着的对象。
不要向文字或念头开战,我们要对付的是我们的执着,
到底是谁在执着,是我们的思想在执着吗?是我们的身体吗?
我们到底是什么?是身体吗?是思想吗?
更确切地说,我们到底在哪里?我们到底该把什么圈定为我们自己?用皮肤圈吗?圈念头吗?圈“无念”这个状态吗?
答案请自己找,找到的才是你的,不是我的。
其实我也没找到。我基本上放弃了。不找了。只有在怕死时,或太烦恼时,才又想起这个话题
听说过“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竟”这个禅门对话吗?
知乎用户:《楞严经》七处征心第一处如何理解? 我主观地认为,这个“能明了的心灵”指的是第一因(“明了”究竟是从哪来的?) 真正的第一因,包涵一切时空,从而超越时空, 无数列可排,谈不上什么第一,第二,第三…… 所以(能明了的)“心灵”“第一因”都是个比方 究竟是指什么呢?请看我的其他回答,转帖如下: 知乎用户:楞严经里老王观河这段,得出见精死后不灭这个结论,不能理解,求指导? 什么是楞严经讨论的“见精”,能觉之心,能见之眼,能知之我(例如演若达多丢失的头脸面目)? 古人客观上在讲什么我是没本事知道的。我只想谈一点个人的体会,观点。 我主观地认为,这些都是比喻,楞严经要讨论的其实是第一因。(请看我的另一个回答,转帖在下面) 第一因到底是什么,到底怎么样,是不可知的。但我们知道它在哪里。 西方人常说:上帝与我们同在。我们会死,上帝会死吗? 如果会死,他还是上帝吗?还是造物主吗?还是第一因吗? 知乎用户:楞严经中开篇七处征心,都说心不在哪里,那到底心在哪里? 你有没有看到过镜中的自己快速地变化。我看到过。也许只是幻觉。 我见识过更神奇的幻觉。(如果电脑有病,我们看到是乱码。为什么我看到的幻觉很稳定有序呢?例如我见过巨大的纯金色的佛像,大佛像上装饰着小佛像……) 到底是不是幻觉,是不是一种病,并不重要。重要的这事给我的启示。 我在镜中看到的是自己吗?为什么我觉得不像呢? 仔细一想,也不奇怪。因为光的反射是需要时间的。我看到的是另一个时空的我,不是此时此地的我(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在运动中,时间不同,地点还会一样吗?) 那么,我们看到是过去吗?好比我们看到的黑夜中的明星,多少多少光年以外,就意味着多少年以前。 也不是,因为时间空间媒介……会增减扭曲信息。 我们看到的自己或星星来自过去(而不是来自现在),但是不就是过去。 我们看不到现实,在未来看到的是不是现在呢?也不是,未来来自现在,但不就是现在。 金刚经: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 未来,还未来到,是看不到的。 现在,现实也是看不到的。 过去也是看不到的。因果是无法倒置的。 那么第一因是什么呢? 上帝或真主为什么自有永有?物质为什么不灭(不生)?佛,道……为什么永恒? 因为简单的回答(例如“有病,该吃药了。”)另人心安。 但是我是个怪人,狂人,疯子,我不喜欢偷懒的哲学。 《楞严经》里也有个疯子,也是照镜子,发了疯。他也认为镜子里的不是自己, 那么“我到哪里去了?”到处狂走,要找到自己。 回到题主的问题,楞严经所讨论的是能觉能知能见之心,不是心脑之心,更不是心脑的功能--思维意识。 也就是要找到真正的自己,真实的我,所谓真我。要找到第一因。 只有脑,没有心,没有供血,没有能量,会有思维意识吗? 光有心脑,没有其他物质,其他的能量,也不行。空性起缘, 缘起性空,能觉的生命,与所觉的世界,都各有各的因缘, 每个因缘又各有各的因缘。 在思维念头,心脑身体,世界宇宙,……,一切相,一切像,背后的镜到底是什么,是怎么样的, 是看不到的,见不到的,不可知的。(因果无法倒置,三心不可得,真相不可见) 美国电影《Metrix》里那种蓝色或红色的药丸,在现实世界里是没有的。 得道高人们只存在于传奇传说中。 我认识一位高人,据他说,他在收我的一位老师做弟子前打坐入定看了他的过去未来,看了一夜。 我听了以后,就有个疑问,他看到了全部了吗? 假设他要看到全部,他还出得了定吗? 假设定中是能看到全部的,为什么要一夜呢?一夜和一瞬间对于入定这种超越时空的事有意义吗? 如果有长短之别,不说明看到的还是有限的吗? 好在我们的问题不是第一因到底怎么样,而是能觉的心,能知的我,能见的眼,在哪里? 答案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楞严经: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关于无所不在,请看我的另一个回答 补充一下为什么“又无所在”。因为不可指。即便假设指的不是像,是镜,也不可指,时空在运动中,你要指一个地方,等你指时,无论是你的指还是被指都变了。物理世界是这样。意识世界也一样,月与指月之指不是一回事,都在变,文殊,与“文殊”一词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回事,同样都在变。 知乎用户:《楞严经》里有句“见见之时 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 见不能及 ”怎么理解? 有一天我跟我儿子瞎聊天。我问他“天是蓝色的吗?”“假设来了个外星人,例如超人,他的眼睛是紫外线眼或红外线眼,对他来说,天是蓝色的吗?”。天是无所谓颜色的。没有生命之眼,宇宙再大,再漂亮,也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我们该怀疑的是宇宙的意义,不是人生的意义。 (扯远了,抱歉。) 我们常常过于关注客观事实,客观真相,忘了我们自己。(我也一样,虽然我时常提醒自己) 回过头来说一说“见见之时 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 见不能及 ” 古人客观上在说什么,我是没本事知道的。我只能说点我的主观体会。 我们见到的觉到的知到的,都是所见所觉所知。能见能觉能知,我们是见不到的。 能见(比如眼)是因,所见(比如蓝天)是果,(只是个比方,真正能见的不是眼,眼也是所见) 我们只能见到果,是无法颠倒因果,去看见时间的起点的。 (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空间,媒介,必然增减扭曲信息) 得道高人,在我看来,只存在于传奇传说之中。即便有,也不可能真的“遍知全知”,只是他们自以为自己全知道了而已。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老是泼冷水也不好,说点好消息。 好消息是,虽然我们见不到能见的到底是什么,到底怎么样,但是我们能知道它在哪里。 它无所不在。好比水对于鱼,空气对于人。人要知道有空气,只要憋住气就可以了。鱼没有手,堵不住腮,所以不知道有水(打个比方而已,请莫较真)。除非它可以跃出水面。而我们没有什么“水面”让我们突破,所以我们不知道有“道”或“自性”。 那么能见的是“道”吗?还是“自性”? 早期的六祖大概会回答是“自性”,是“摩诃”,是“空”,…… 晚期的慧能就不同了。 《坛经》: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我曾经开过玩笑,现代拜物教盛行,始作俑者是慧能。 还好他没说吾有一帝,或吾有一主……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有一个从小灌输给我们的故事,叫做盲人摸象。 为什么只能有一头大象,只能叫大象,这头大象为什么不会动,不会变化 万一这就是头变化无端,荒诞离奇的,喜欢给聪明人,给大智慧人,给得道高人们开玩笑的大象呢? 真的不可能吗?
二种“第一因”
《楞严经》第一卷 第十三章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
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 。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
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
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
这里提到了“二种根本”,也就是二种“第一因”。
一般来说,我们(包括我在内)总是有一种执念,第一因只能有一个。
所以各教各宗各派各党……才要拼个你死我活。
这个本质上是不是名词之争?我也不知道。
承认无知,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
以为已有的经典或理论或经验已经能解释一切的都是宗教,无论其是否有宗教之名。
(打住,又扯远了)
回到二“种”,不是二“个”。
也就是说,这二个第一因,二个根本,种类不同,是分别在不同领域的各自的第一因,各自的根本。
其一,“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好比镜子,或影像背后的屏幕。但是这面“镜子”“屏幕”太大了
,大到无限(至少它的妙用是无限的),所以才无所不在(又不能在任何一处指定它)。不仅是物理世
界的无所不在。哪怕你睡熟了,连梦都不做,或者冥想入定,看似超越了时空,也不可能脱离它的魔爪
。因为它是能觉能知能见,是一切所觉所知所见(包括无所觉无所知无所见)之因。
因为因果无法倒置,所以我们只能知道果是什么,“影像”是怎么样的。无法知道这“镜子”“屏幕”
到底是什么,到底怎么样,用什么做的,是什么结构……
过去,我喜欢用大海为喻,暗含着(暗到我自己都没意识到)把第一因等同于所有因缘的集合。
这就是想用“不知未知无知”的无限大,知这个过程的无涯,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到底还是不知“道”为
何物。
现在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好,不如“因果不能倒置”这个解释。
为什么不好呢?
因为以前的这个解释肯定了积累,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肯定了有为法,学无止境,实修实证实得无止境,参悟无止境(悟不是追求来的,不需要参,或者说不
需要苦参,差不多就行了。莫求神圣,莫求完美,莫求极致),
肯定了追求生命的长度,追求不死,追求永恒
这些都是基于一个假设,那就是有一头(有且只有一头)固定不动的不会变化的大象,在等着我们慢慢
摸。
有一个(有且只有一个)固定不动的不会变化的真相或真理,在等着我们慢慢接近。
当然,我也不能说肯定没有。
我也不能因为自己没钱没能力,就否定别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反正对我这个懒人来说,因果不能倒置这个借口很好。我也不用努力了。
慢慢地随便地看好一本书《楞严经》,也许就够了。
(又扯远了,下次再来写另一种第一因,另一种根本)
继续写(我打算改变写作风格,写得啰嗦点,尽量避免误解)二种“根本”,二种“第一因”。
前面的(上面的写的)的“第一因”,所谓根本(好比树木的根,万事万物从哪里生长出来?)其实是
个包涵一切时空,从而超越一切时空的概念。
既然没有被包涵在时空内(反过来包涵时空),那么就无从排列,哪里来的“第一”“第二”“第三”
呢?
就像古人解释“先天”时说:既然先于天时,又哪里来的先与后呢?
以前为了说明什么是先天,什么是后天,我打了个比方。
好比一部电影(的胶卷),一格格放映,就是后天。
拆开来,一眼看到全部的胶片,就是先天。
(假设你真有这个本事,那么就等同于还没看开头就已经知道结尾了,
彻底剧透,这部电影的意义何在?你真的要修炼这种本事吗?)
现在我觉得这个胶片之喻与上文提到的大海之喻一样,是有问题的。
昨天我只觉得问题只在于武断地把因缘的集合(集体整体全体)等同于第一因。
今天才发现其实是从根本上搞“错乱”了。更确切地说,是正好颠倒了。
正所谓今是而昨非。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颠覆。
“颠覆”或“颠倒”在哪里呢?
最好是先卖个关子,让你们自己搞明白。
我写的是我的。你们自己想明白,自己悟到的,才是你们自己的。
我究竟客观上要说什么,在说什么,是很难(准确)传达的。
曾经有人抱怨我“偷换概念”。
相信我,我肯定不是故意的。
学过英语的人大多有体会,看美剧要比背单词的效果好。
同样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涵义完全不同。
随时随地随人都在变。
还曾有人指责我为什么不查字典,不按字典的定义说话写作。
(很抱歉,我本是个马虎的人,实在不适合做什么“善知识”,或什么什么“师”。请莫错爱)
字典是死的,语言是活的。
我写的文字是死的,你们自己是活的。
六祖说得好:不是慧能度,各个自性自度。
(待续,我会慢慢写,先给些提示。)
知乎用户:求用心内(了义)法解释一段《楞严经》经文?
...何期自 性本无动摇...
我们看到是平面,不是立体。
墙角的三条线是后加的。
由像的动摇推知镜的不动不摇。
像一直在动摇,像的不动不摇是假相。
看不出前后的不同,我们就以为不动不摇。
只有镜是真的不动不摇,真的静止。
像的动摇与静止,都是我们的执念(妄念)
不是风动,不是旗动,是……
动静是执妄之念。同异也是,
看不出差别,我们就以为是同一个
……
如此解“摇”。
“坚”是“摇”的反面,看着似乎是静止的,我们就以为是坚固的。
……
估计你们已经学会了,
其他的,诸如生死,来去,得失,取舍,顺逆,肯否,是非,……请自己解吧
答主开个微信公众号:“镜中的陌生人”,欢迎关注
五岁左右时,有过一次十分清晰的濒死体验。
在这里我只谈自己当时的主观经验,本人不信教,也不信包括科学神教在内的任何教派。
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早晚会发现生死的真相。
————
小时候的一次溺水,让我细腻而又深刻的体验了人在死亡前,意识领域的真实经历。
我母亲工作单位的广场那里,有一个景观水塘,我就是在景观水塘里被淹的。
景观水塘的中央有假山,可以爬上去,还有一些有趣的石雕,很多小孩都爱去那里玩。
淹我的那个水塘现在来看很浅,可对不会游泳的小孩子来说,相当危险。
记得我落水之后两年,每年那几个小水塘都会淹死一个小孩,两年之后,他们就把广场侧面的那个水池用水泥给填平了。
可能因为当时年纪太小吧,落水之后,没什么特别感觉,就是很黑,超级难受,水疯狂往嘴里灌,突然就失去意识。
等回过神来,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自己身体的侧面,静静的看着自己的身体,在水里面使劲的挣扎。
一片漆黑的小水塘,在那时的我眼里,看起来十分明亮,每一丝光都将水下照得无比明亮,一点都不恐怖和压抑。
我感觉不到身体上传来的痛苦,只是平静的看着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记忆也没有情感。
有的人喜欢称呼这种出体状态为‘灵魂’,就像有一个形体的透明生命,漂浮在这个世界。
但以我的主观感受而言,意识离开肉体后,完全不存在所谓形体,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屹立在虚空中的透明点。
打个形象点的比方,我感觉自己和这个世界是全然一体,如果将这个世界比作一张白纸,我就是这张纸上的一个凸起。
‘看着’自己的身体十分痛苦的在水里挥舞手脚,作为旁观的我毫无感觉,因为那时的我不完全没有所谓的‘感情’这种东西的存在,不高兴也不难过,不焦虑也不快乐。
内心里一片彻底的平静,完全不在意身体的处境到底如何。
看东西的感觉,也和用肉眼看东西完全不一样,看一个东西,感觉像是用意识‘笼罩’上去的,视野范围的话,就是我们人眼现在的视野范围,再往上,往下,往左,往右扩大一倍的这种感觉。
物质的东西阻挡不了视线,是可以完全穿透的,甚至可以看见自己‘后面’。
这个世界在我眼前,就像横着切开了一个横截面,我可以看见水池的构造,水池外面的泥土,还有水面往上的楼房以及天空。
一瞬间能看见的东西很多,但只有用注意力去‘聚焦’的东西,才能清楚的‘意识’到。
总之是一种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奇妙感触,像是可以拉长又可以拓宽,正在不断变化的感觉。
因为水池很浅,我就看见自己的身体挥舞着手脚,慢慢的落到水底,然后又慢慢的往上浮,一直到头顶触碰到水面。
这一瞬间,我感觉像是有一根绳子,将我拖拽着使劲往我身体里扯一样,周围的一切都变成垂直的线条状,伴随一种强烈的坠落感,我瞬间从刚才的第三视角,又回到了第一人称视角。
这种感觉相当难受,有种强烈的不适,脑子里又出奇的清晰,手本能的伸向水池边的护栏,一把抓住了。
当时应该是因为水里胡乱挣扎,消耗了太多体力,右手抓着那根护栏,就已经用尽全力了,左手乱挥了几下,试图抓住第二根,但没抓住,试图抓地上的水泥爬出去,但力气不够,这么一折腾之后,就彻底没力气了。
不知道是被刚才出体的情况给吓懵了,还是愣神了,明明旁边不远处是另一个大水塘,有几个小孩在那边玩,当时完全没想到张口喊人求救。
另外,也不知道修这水塘的家伙是不是脑子抽,当时的那个护栏居然是铁的,还是一根根镶嵌在水泥里的那种圆柱形,外面裹了一层特别滑的绿漆皮,特别滑手。
手是湿的,完全抓不牢护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手,一点点地滑离护栏,一下又滑回到水里。
再次回到水里的时候,我又回到了第三视角。
这一次的感觉更加强烈。
人的情绪和记忆,真的都是完全寄托在这个肉体上的,一旦进入那种意识脱离的状态,连思考和念头都被彻底清空了感觉。
感觉就是从一种生物,彻底变成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生物,连思考模式都变了。
所以,这一次干脆看都不看还在水里挣扎的‘我’了,直接抬头傻傻的看着天空发呆。
可能那时,水里的自己真的已经要死了,连周围的景象都消失了。
很多人不是说,人临死前会经历‘走马灯’吗?
在那种状态下,我感觉意识里就像放电影一样,开始迅速回放从我自己出生以来,一生中的所有时刻。
有趣的是,这些瞬间像是在空中一幅拉开的画面,在从右往左快速滑动,绝大部分画面都是灰色的,只有极少数散发着彩色感觉的。
我甚至可以让自己一头栽进去,回到那些彩色瞬间,再体验一次画面里的记忆,那一瞬间的特殊体验,那是一种充沛着无法形容的自我实现感的画面,让一切景物都在闪闪发光
感觉记忆中好像只有彩色部分,才是‘有用’的部分,其他灰色的部分,一下就跳过了,只有彩色的部分,每一张都会沉浸到其中去重新经历一次。
等到回放完成时,我感觉自己的意识开始往‘上’升,不是方位的上,有点像是不同层面的上。
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下面’变成一幅平坦铺开人生画卷,我甚至有种自己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不止一次的感觉,觉得时间是一个幻相,活着只是一场梦境,自己从梦中突然惊醒,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
又是一次强烈的坠落感阻止了我,我发现自己重新回到第一人称视角,手掌毫无迟疑的再次抓住护栏。
这一次是真的累得不行,我吊着护栏奄奄一息的喘气,这时候才终于想起要张嘴求救,结果张嘴发出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大小,连自己都听不见。
看着自己的手一点点的再次往后滑落,我忽然有种直觉,这次松手就没有下一次了。
手就剩几根手指勉强拉着护栏的最后一瞬间,一只手忽然抓住我的手腕,唰的一下把我从水里抓了出来。
那一瞬间,真的感觉整个世界都在闪闪发光,是一个背着书包,脖子上带着红领巾的小哥把我从水里拉出来了,得救了。
红领巾小哥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小孩,他再说:
“我刚才看见他在水里头。”
红领巾小哥问我:“小弟弟,你有事没有?”
我摇了摇头,说了声谢谢,就浑身湿漉漉的去单位大楼找我妈去了。
我的这个故事是绝对真实的,这些细节,我都记得相当清楚,可以说是印象非常深刻了。
后续影响就是我每年夏天都去游泳池玩,到今年24岁了依然不会游泳,一下水浑身就硬得像个木头。
我想说,后来我也会看看世界上其他人的濒死体验记录,目前还没见过和我一样真实客观而又完整的体验。
可能因为那时候年纪太小了,我的濒死体验算是相当客观了,没有受到后天知识的影响,毕竟那时候太小了,宗教传说之类的东西,完全没听过。
濒死体验中,我没有看见任何神站在光里迎接我,也没有看见任何去世的亲人过来欢迎我。
没有任何特殊的玄学体验,只有一种我从一个存在转换到另一个存在的感受,和这个世界彻底融为一体的感觉。
所以,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我的答案是:
人死之后,意识便离开了身体,前往另一个维度。
——————
你们觉得我这体验,是临死前人脑的幻觉也好,是妄想也好。
我想说的是,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说,死后压根没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各位可以彻底放心了。
我从中得到的收获是:
一定要多给自己的人生,收集那种‘彩色瞬间’,在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的财富、名利、记忆、思维、情感、知识这些东西,在生死面前都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那些充斥着强烈的自我实现,充斥着无比幸福的‘彩色瞬间’,才有一些,我也不清楚的意义存在。
在这里分享这个体验,只是如实陈述,我很少和身边人提这个体验,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后来,我在网上看了一些国外某些病死体验的报告,甚至还有人写出的书之后,我才突然想到。
比起他们那些神神怪怪的东西,我是不是在幼时,无意间触碰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这个答案,我是单纯的写给那些一直好奇死后又得不到确切答案的人。
至于对那些想自杀的人,我只想说。
死亡有点像一场游戏结束时的积分结算,不是你所幻想的那种一无所有的理想乡。
把你放入绝望境地的,不会是你生命历程中的任何一位加害者,无论他们对你做了什么。
把你放入绝望的,永远只是你自己的选择。
我的体验可能会触碰到某些科学神教人士的敏感神经,会想批斗我,喷我,或者用临死幻境来鄙视一番。
但是,我在这里想说的是。
每个人都会死的,不论是你,还是我。
无论客观上,你如何坚信你的观念,到了临死前,相信我,你甚至连想都想不起这些玩意的存在。
对你们未知的体验,还请保持一点敬畏,这没什么坏处,因为你也是人,也会在临死前,碰见和我类似的主观经历。
哪怕你认为这只是一个意识幻觉,也是你那时将会经历的幻觉。
--------2018年11月17日--------
对于某些朋友的质疑,我恰好看见一个视频,贴上来,让各位看看,物理学家们对这个世界的前沿研究成果,是怎么说的。
针对第一位朋友的回答:
人死后的感觉,就像一个没有形体的信息体,从这个世界上生生给剥离出来了,要形容的话,就像是画面上的人被从画面中一下给挖了出来。
鬼压床和清明梦我都体验过,感觉的能级和清晰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要说区别的话,我问你,你做梦的时候会觉得它不真实吗?很少,即使有绝大多数也只是你醒来之后才出现的感觉。
可又有多少人,会在醒来一小时后,依然分不清楚自己是在梦里还是现实,然后直接从十层楼一跃而下? 只要没有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完全不可能发生。
另外,人的意识和记忆关系真的不大,主要和人脑的神经发育程度相关,你所谓的记忆只是存储在人脑神经里的一些信息而已,那些信息不是你。
如何定义真正的‘你’,这里有句话可以送给你。
“出生之前的你是谁,死亡之后你就是谁。”
这个比较难以解释,你觉得你是记忆,是因为你自己将自己定义为记忆,但是这个定义是你的大脑给定下的,不是你生来带有的属性。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记忆就不能感受了吗?显然不是,即使没有记忆的婴儿,依然能够依靠大脑的结构和最初的意识,去感受饥饿、疼痛以及不适。
这个时候的你,没有任何记忆,你就不是你了吗?所以意识本质上的存在形式,和记忆的关系不大,更重要反而是那个‘能觉’的你。
针对第二位朋友的回答:
天堂和地狱是真没有,神祗也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信息,一切也都是光与振动的组成,就算真的有所谓的神存在,那也只可能是一个和我在组成上,没有任何差别的东西。
可问题来了,当时的我已和这个真实世界完全不在同一个维度,没有形体也没有所谓的善恶,更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甚至连痛苦和欣喜都没有。
只是没有情绪的平静,毫无波动的奇妙感触。
没有肉体、没有恐惧、也没有疼痛,把我丢进地狱能干嘛?
更何况,什么叫天堂?什么叫地狱?总有一个能够审判我的更高存在,一个比我更有力量的存在,才能对我进行操纵。
谁能来审判我?谁能把我投入天堂和地狱?
比如你,你现在能隔着电脑,立即瞬移到我面前,一脚把我踢进地狱里永世不得超生吗?
显然,不能。
那坐在电脑面前的我,能100%否认这种可能的存在吗?
当然,肯定可以。
如果你真正体验过那个状态,你会明白,谁能把谁送进天堂与地狱的想法,会是一种多么怪异的想法。
或许,在这个世界,正是想进天堂的家伙太多,才会创造出这么多的地狱。
————2019年5月30日,接近千赞的分割线———
如果你只是好奇死后情景,看到这里足够了,不要继续往下看了,后方超长。
这个答案,已写了大半年,有很多人评论,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这篇回答的真实性,答案也已接近一千个赞。
所以,虽然我很懒,比如一个同样的回答,在不同问题下复制三次。
即使这样,我也觉得有必要,上来更新一下回答。
评论区中,有极少数人,属于鸵鸟类型。
他们拒绝接受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处于本能的捍卫脑海中的‘世界观’,并选择一些看起来很无奈的切入点,来驳斥我。
这类人,生活里不少,他们通常有以下四个特征:
1、无条件信仰科学神教,相信他们大脑中所存储的科学数据比不同领域的前沿科学家都多,无条件相信他们脑海里的科学储备就是诠释世界的绝对真理,不可能被改变分毫。
2、这些人没有濒死体验,一切猜测只停留于原地想象,在记忆中寻找任何可能的证据来反对,只因我的经验动摇了他们脑海中‘科学神教’的无上权威,以及他们内心对死亡的潜在恐惧。
3、思维二元化,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十分容易相信‘权威’讲述的事实;无法理解现实是多元化的,问题是多维度、多层次以及复杂化的。
4、‘科学神教’教义:他们认可的科学才是科学,否则就是伪科学与非科学;若将这些人放到中世纪,他们会是驳斥哥白尼,并把布鲁诺送上火刑架的中坚力量。
其实,越是提出这种类型质疑的人,你越是能从言谈看出,他们自身的科学素养以及学识修养以及逻辑辩论分析能力的薄弱。
他们不懂量子物理与前沿物理,不阅读科普书籍、前沿论文,也不更新自己脑海中陈旧的知识体系,只坚信那一套被他们不断学习和固化的过时教育,和从小被社会与家庭告知的认知方式,以一种极其狭隘和个人的自私视角,看待整个世界。
什么是唯物主义?灵魂如在未来被科学理论解构,得到证实,确定是一种不可观测的隐形物质,就像是暗物质一样。
那么,灵魂这种东西,究竟是唯心,还是唯物?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本身,就是一对相对辩证而又统一的存在,就像太极阴阳鱼的思想,就像1和0组成的计算机世界。
说到底,这两种主义也只是停留于人脑的主观划分,无法代表绝对真理。
因为,真理不是绝对,永远是相对的。
资本主义可以学习社会主义的退休、假期、奖金等等社会福利政策;社会主义自然可以运用自由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事实上,如今的夸克继续往下的微观理论——超弦,还有暗物质,以及人脑中的量子微管效应,全都部分涉及或证明了我所表述的经验。
我的经验是我的真实体验,我不像你们一样需要去相信,这对我而言就是事实。
你们信不信这个事实,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不在乎。
这个世界足够大,能容纳下足够多的认知世界方式。
‘科学神教’这个名头,其实不太好。
这对‘科学’这一不断自身变革和更新,追求客观并摒弃偏见的学科,是一种很大的诋毁。
所以,我还是亲切的称呼这些人,为旧时代的‘伪科学神教’信徒,这样更贴切。
好了,对于‘伪科学神教’信徒们的提醒,我只说到这里。
之后,我不会再去关注,毕竟他们只相信他们想相信的一切,并用任何证据去否认事实。
争辩本身,是毫无意义的。
不过,评论区的很多朋友,倒是向我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我选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去试着回答。
首先,我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存在。
我是原始星球上,装载有原始猿猴的情绪体征——诸如好斗,占有欲强烈、大脑认知狭隘,寿命极其短暂的一个渺小意识体。
我无法保证,我能正确的回答每一个问题。
我只能站在一名人类的认知角度,尽量全面、细致而又诚恳的回答问题,分享我的片面性感悟。
你不必认同我的看法,你也可以反驳它。
不过,请不要出于狭隘的原始动物情绪而进行发泄式评论;因为,这会让你在网络上表现得像一只大脑刚完成退化的猴子。
以下,是朋友们提出的几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我只提取了必要信息:
1、彩色瞬间是什么?彩色和灰色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是谁在评判?
2、为什么在濒死体验中,没有看见其他人,比如后来救人的那个红领巾小哥,以及周围玩水的孩童?
3、如果体验是真的,地球上的人口一直增加,新的意识又从哪来?
4、明明没有亲身经历过地狱、天堂、极乐……(+你所能想到的任何名字),你怎么知道地狱、天堂、极乐世界真的不存在?说不定这一世所做的事情,会影响下一世的生命,才是所谓的天堂、地狱、极乐的影响。
每个问题涉及的方面都很多,信息量都特别大,这会是一个特别长的回答。
所以,我会从第一个问题开始答起,今天没时间了,改天有空再更新。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想让我早点更新,就请按一下赞吧。
当然,如果看的人不多,我就会很随意,像之前那样,隔个半年左右,等什么时候想起我有这个答案了,我什么时候再更新。
————2019年5月30日,近两千赞分割线————
我出去几个小时回来,突然就多了一千的赞,这么长的答案,你们真的看下来了?
好吧,看来,给我点赞的人里,有不少聪明人。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彩色瞬间是什么?彩色和灰色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是谁在评判?
很多人,都敏锐的意识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如果我的个人体验是真实的,那些对灵魂至关重要的彩色瞬间,究竟意味着什么?什么才是彩色瞬间?
这个问题,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变形。
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各位需要先清空一下自己的大脑,颠覆一下日常的思考方式,你用寻常的思维模式,是绝对看不懂,也感受不到,我之后所要讲的东西。
这里有两个社会上常见的迷思,我试着带大家去自我超越一下:
1、努力的人一定成功,不努力的人才不成功。
2、有钱有权有名声有爱情,最好还有一个完美的后代就是成功,没有这些就是不成功;成功=幸福,不成功=不幸福,成功=拥有的多=幸福。
如果你看这两句话,下意识的觉得正确。
那么,说明你完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你需要超越一下自己思维的局限性,才能理解我之后给出的答案。
先来进行,是对第一个迷思的超越:
努力的人一定成功,不努力的人才不成功。
1、用一辈子努力挑粪的人,真的能成功吗?
2、用一辈子专注挑粪的人,无论别人怎么评判,他都始终乐在其中,你觉得他不成功吗?
3、一个生来没手没脚的盲哑人,他不如你成功,你能怪他不如你努力吗?
4、那么,什么是成功?
下一个迷思:
成功=幸福,不成功=不幸福,成功=拥有的多=幸福
1、一夜暴富,继承10亿财产,是不是成功?
2、给你10亿,条件是你所有亲人当场去世,你一辈子瘫痪在床,动弹不得,孤老终生,你还要不要这10亿?
3、同样的问题,将10亿换成权利、名声、异性等,这个社会用来定义成功的东西,你是否愿意交换?
4、如果你回答是不,那么,为什么?
5、你所需要,不仅仅是拥有成功吗?
6、或许,你会说,你要的不是这种有缺陷的成功,你要什么都有的那种完美成功;比如自由、健康、白头偕老、子孙满堂、家族兴旺、权势滔天、名满天下等等。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大人全部都要。
7、你觉得,可能吗?
如果你觉得不可能,那么你的思考可以到这里暂停一个段落,你可以好好深思一下这个问题。
当然,为了迎合少部分很喜欢硬刚的朋友,我会继续再来几个步骤。
8、你觉得有可能?那么,找出你认为这个世界拥有以上所有一切的那个最‘幸福’的人类,拥有这一切的人,显然不可能籍籍无名,你肯定一下能说出来的,不是吗?
9、如果你找不到,那你怎么觉得那是完全可能的?
10、如果你找到了,问自己一句,这个人从现在到死去为止,一定不会有任何烦恼和不快乐了吗?他什么都不需要了吗?
到这里,稍微有点悟性的人,都能深深明白,自己的思维,有多么的狭隘和片面了吗?
事实上,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由于获得某种他们一直没获得的东西,而从此永远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完美童话故事。
如果还有人说,他身边的某某某就因为有钱有车有房有娇妻和孩子,而挺幸福的。
那说明你对他们不够了解,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人总是会去寻求更多,不断将自己置于新的焦虑中。
那些真正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不一定是什么都拥有的。
因为幸福和拥有的多少,没有关系。
这是一个少有人知的秘密,你或许会说你知道,又是某某鸡汤。
那我问你,你此刻幸福吗?
不幸福,你为什么说你知道?你如果真的知道,你就不会因为外界事物而不幸福,不是吗?
你看,这又是一个人类本身存在的巨大迷思与傲慢——‘我知道’。
任何一件事物,当你说出‘我知道’这句话时,你就永远失去了进一步了解的机会。
任何事物,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亦或是从哲学角度,都是可以不断地拓展认知的。
可是,当你说出‘你知道’的一瞬间,你就变成了真正的‘不知道’,因为你不再去继续了解它,你将这件事物冠上一个名词与狭隘的定义,从此放在你脑海的记忆库里,并归类于‘已知’,再也不去深入。
你永远失去了了解真相的机会,这就是某些人,不断地在评论区里,重复做的事情。: )
真正幸福的人,往往不是因为先获得某种外物而获得幸福的,而是因为他们自己先从某些平常事物中,或者从做某些事中感到幸福,而从此放下焦虑。
随着时间流逝,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拥有了很多。
很多‘伟大’的人,都有这样的精神特质;因为,这就是这个世界如何运作的秘密。
现在,你是否承认,你自己对成功的所有定义,存在某些问题?
因为,这里有一个极其明显的事实。
你无法通过单纯换取你脑海中想象的那种成功,让你真正的感到满足。
无论你多大程度的达成了心目中对成功最好憧憬,你也始终无法得到彻底的满足。
你始终会去需要更多,寻求更多,并一直贪婪的寻找下去,直到再也不能寻找为止……
好了,前置的思维提升,置入完毕,你可以多回去思考一下,为之后的答案打基础。
关于彩色瞬间的进一步回答,明天,我再继续写。
现在已经打字累了,明天还要送朋友去机场,要早点休息了。
在这里,我不得不啰嗦几句。
事实上,我是一个写小说的,最近我突然想起,自己在知乎的还有一个久远答案。
便上来随便更新了一些,没想到,点赞数一天内爆发。
我知道,有的人看到这里,要么心头一紧,要么就是嘴角微微上翘,准备得意洋洋的来一句:
‘知乎,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可惜,我很遗憾的告诉这些人——对不起,你们要失望了。
小说是小说,现实是现实,有时候,现实经历,就是比小说还要神奇。
写小说,最让我感到难受的部分,就在于我总会无意识地模仿,完全无法超越自身的认知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这个回答中,刻意以一种极其客观的笔触,去尽力描绘出大量细节的原因。
写过东西的人都明白,当你虚构某个事物的时候,你描写的细节越多,给读者的真实感自然越强,可你也越需要去做大量的考据和信息收集。
细节越多,越容易出bug,也越容易犯下一些别人眼里的常识性错误,这些错误通常甚至需要读者才能来帮你自己指出来。
这就为什么,很多编故事的人,会刻意模糊许多细节,让读者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跌宕起伏的故事剧情上,不让他们过多的关注剧情以外的信息。
那么,我的答案里,有什么剧情吗?
落水,起来,再进去,再出来,被人救起;所有剧情,就这一句话。
其中大篇幅的内容,是否为我对当时‘所见’的客观叙述?
作家的描写,为什么会给人真实感?是源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细腻观察。
我的出体经验,我在现实中去哪里观察?
任何一名作者,他扪心自问,给他一堆濒死体验的资料,把这个答案让他来编。
他能编出我这种,每一句形容都违背大脑分析的逻辑,每一句话的描写都极其荒谬,却又让人有一种仿佛亲身经历般,不知不觉就信服的实感吗?
小说模拟现实,给人的真实感,是有一个界限存在的。
想象的东西,终究存在一个不可超越的认知范畴;一个人,很难写出那些他从未见过,从未意识到,也从未想过的东西。
我在濒死时所体验到的东西,远超乎我当时的想象,相信看过答案而有种感觉的各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是我在阅读任何他人的濒死体验,以及所谓的灵魂感悟之前;就有的童年记忆,我对此没有进行任何渲染,而是在如实陈述。
事实上,我对其他人的濒死经验也一直不感兴趣,看过的内容极少。
直到分享出这些内容后,老是有人向我推荐其他人的濒死经历,说多么多么像,可我真的不怎么感兴趣。
年幼时的我而言,也只是将这些记忆封印在记忆中,后来才会偶尔想起。
直到我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我才开始越来越强烈的回忆一切,并终于明白这一切体验所带给我那黑暗童年,极其深远的救赎意义。
是的,这段体验不会让人想要结束生命,然而让人在绝望中感激生命,这就是奇迹。
除了去那些并未真正进入死亡,只是一次普通惊吓的人。
真正有过真实而又深刻濒死体验的人,都会本能的对生命有一种与周围人截然不同的特殊感悟。
评论区有人会担心,这个答案将助长某些人自杀的想法。
事实上,不是的,人之所以会选择自杀,是因为他们认为死后就能永远解除当前的痛苦,自己的死亡可以报复那些一直对他们作恶的人,或者害怕面对这没有止境的痛苦人生。
有的自杀者, 甚至一想到亲人在面对自己尸体时的痛哭,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快意和报复感。
可如果他们知道,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人来到世间不是为了体验苦难,而是为了超越苦难。
这个真相, 就会给予自杀者活下去的勇气,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无限美好。
因为,我也曾在黑暗的童年时代,差点结束自己的生命,正是这段濒死体验拯救了我。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分享这段私人经历,哪怕明知它会引起大量争议。
至少,它能给那些在绝望中徘徊的生命,以一束希望的光芒;当走出那片黑暗时,他们将会痛哭流涕,感恩生命的奇迹,感激这场奇迹的邂逅。
很多人,都能直觉地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真实与震撼。
事实上,我一直在以回忆的方式,去尽力客观的如实描绘这段经历,没有文笔渲染,只有诚恳认真的描述。
是的,这次体验是真的;起码对我而言,是无需怀疑,也无需相信的绝对真实。
就像去过外太空,见过地球是圆的古代人;无论周围的古代人如何反驳他,列举出多少证据,也永远改变不了他对地球是圆的认知。
——————2019年5月31日,七千赞分割线————
睡一觉起来,发现渴求真相的人居然还不少……,下面的数据分析图,充分表现出大家的疯狂。
答案写到这里,已经太长了,如果你只是对死亡好奇,对我上面的讨论没有兴趣,不建议你浪费时间继续往下看。
如果,你觉得我之前讨论的那些东西有点意思,你甚至能从我的回答里,隐隐感觉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妙感受。
那么请继续往下看,之后我分享的每一个东西,都足以让你狂喜。
既然前置思维已经完成,当然,如果我上面讨论的东西,是你本来就知道的,那自然更好。
相信,现在的你已能明白,你对世界那种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并不总是正确的。
正如你们之前所知的,成功不等于幸福,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不等于彩色瞬间。
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彩色瞬间。
当我的人生开始回放时,离体的我还专门进入了一个彩色瞬间,再次全然体验了一遍当时的回忆与感受。
那种感受很神奇,就是‘埋进去’之后。
便直接进入了彩色瞬间的时间,如果将时间比作电影院里的胶片,就像将一小截内容,从胶片机上截下来,重复播放了一遍。
‘我’重新把那一刻的情景,以第一人称视角,再次真实的体验了一次。
‘我’重新体验的那个彩色瞬间,是怎样的呢?
对于那个彩色瞬间的细节,说实话,我记得不是很清楚。
我对彩色瞬间的回忆,与我对溺水的回忆不一样。
溺水的回忆,虽然我回想的次数不多。
可小学的时候,我差点自杀时,想起来过一次;初中时和别人讲过两次;大学的时候也在天涯论坛上发过一次回忆的帖子。(那个帖子,几年后就被我删掉了,我也是从那时起,发现写东西获得别人的认可,是一件让我快乐的事,就去试着去创作小说了。)
所以,我对溺水的回忆,印象算是比较深刻。
彩色瞬间,我每次讲述溺水经历的时候,都会想起一点,可真正详细的讲出来,在我人生中。
还是头一次,为了避免我对模糊回忆时的主观捏造,记不清楚的东西,我就直说记不清。
因为,对‘灵魂’状态的我来说,彩色瞬间里的细节,似乎并不怎么重要,有种被忽视的感觉,留在我印象里对于细节的记忆,也不是很清晰。
扯远了,回到主题。
彩色瞬间,是我五岁之前一个寻常回忆。
但是,我正与另一个小孩,似乎是个小女孩,在一块大石头上玩耍。
由于某件事,我不记得是因为她抢了我的玩具,还是弄坏了我的什么东西,记不清具体是什么事了;反正当时她把我惹得特别特别生气,气得完全不想搭理她,恨不得打她一耳光。
我们相互不理对方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这样似乎不太好。
我慢慢放下心里那种气到快要爆炸的情绪,选择原谅对方,并主动向对方道歉,对方也向我道歉。
当笑容在我们脸上绽放的一瞬间,在灵魂视野里,两个小孩周围一切的景色,包括那些树叶、小草、天上云朵,到处都被点亮了闪光的星星,处处闪闪发光,十分耀眼。
这一刻,灵魂从第一人称回到第三人称,又从这段时间中脱离出去,回到我溺水濒死的时间。
这个彩色瞬间,也从那些成片的灰色瞬间里,脱颖而出。
彻底融入‘灵魂’之中,有一种准备‘带走’的感觉。
很有意思吧?
彩色瞬间不是我五岁前,任何特殊的时刻,或者任何特殊的事件,也不是我取得了多大的成功。
比如小时候画鱼画得像,第一次被老师表扬;或是因为不听话而被老师罚站,或是我妈把我送去外婆家,自己出去读了一年的书,等她回乡下接我时,我差点没认出她来的等等事件。
明明有这么多看起来‘更重要’的时刻,明明有这么多‘更特殊’的事件。
可我体验到的彩色瞬间,只是我和别人生气,最后和解的瞬间。
为什么?为什么这样普普通通的时刻,会成为我的彩色瞬间?
要知道,其他一切事情,在回放中全都是灰色的。
包括那些和我亲人相关,关于痛苦与快乐的许多深刻回忆。
可在‘我’的回放中,那些时刻,都属于和我正在水里浸泡的肉体一样,是‘灵魂’毫不关心的无关事项。
现在,有头绪了吗?
彩色瞬间是什么?灰色瞬间又是什么?谁决定的?
彩色瞬间中的我,是一个年龄小于五岁,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那个孩子,在短暂的人生中,第一次超越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宽恕别人。
当小孩子的我,选择宽恕对方的那一瞬间,那一刻,取代愤怒,心底涌现出的是一股强烈幸福,以及一种说不出的自我实现感。
这是彩色瞬间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那也是我濒死时,短短五年光阴中,最为珍贵的‘彩色瞬间’。
其实,这个世界有很多人,活得像个机器人,活得像一个被生理条件和外界环境设置好反应模式的‘机器人’。
他们无法在愤怒中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决定自己的嗜好,无法在面对尖锐批评时平和对待。
他们只能根据自己被外界设定好的人格,随波逐流,或是假装自己在‘逆流而行’的叛逆,但叛逆的根源还是来自于他们童年时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某些负性影响,无法让自己从悲伤之中走出来。
我这里,有一个真相,不知道看回答的‘机器人’、‘准机器人’、‘即将脱离机器人队伍的机器人’们,能不能去试着理解。
你们,总是喜欢本能的去追寻生活的意义,仿佛没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一片虚无空洞的无尽沙漠。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
一个普通人,人生中所有的时刻,都是‘灵魂’中的灰色瞬间,是毫无意义的。
为什么?
因为生活本身,本来就没有任何意义!
下一次,再连续遇见各种倒霉或是绝望的事,不要再去怒斥老天为什么把这事放在你身上;
下一次,看见恶无恶报,善无善报时,不要再去怒斥天道为什么没有因果报应和声张正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善恶、好坏这些相对定义,和宇宙真的没有任何关系。
世间的一切,本就是毫无意义的发生,毫无意义的反应,毫无意义的结束。
你的情绪特征、人格特质、思维特质等等一切,都决定了你的应对事物的反应模式,决定了你的‘命运’,只是选项如此之多,以至于你误认为自己拥有所谓的‘自由意志’。
然而不是的,你只是一个在框架中运行的普通‘机器人’而已。
这里的难度在于,除非你意识到你是一个‘机器人’,否则你绝对无法脱离‘机器人’;可因为你是一个‘机器人’,你很难认识到你对事件的所有反应,都是被设定好的‘偏好程序’。
这个生活毫无意义的视角,是否很悲观?是否会让你感到绝望?
然而,结果与你所以为的,恰恰相反。
一切毫无意义,才是它们最大的意义。
除非,你意识到生活中的一切是毫无意义的,否则你无法真正的脱离‘机器人’思考。
只有当你拥有这个独特的视角时,你才能真正的开始创造‘彩色瞬间’,你才能真正明白‘彩色瞬间’之所以能成为彩色瞬间,是为什么?
是因为:
只有当一切事物毫无意义时,你才能自由的给它们赋予任何意义!
只有当一切事物毫无意义时,你才能自由的给它们赋予任何意义!
只有当一切事物毫无意义时,你才能自由的给它们赋予任何意义!
这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最终奥义,也是你生命的终极意义,这才是你真正的灵魂自由。
我知道,有的人看了这句话,隐隐有所感触,但还是不懂。
让我告诉你,当你遭遇任何一次负面事件时,负面事件本身是完全中性的,是毫无意义的,是不分善恶好坏,也不分优劣尊卑的。
无论你在经历什么,无论你的处境又多么绝望,无论你面对着来自他人与社会多大程度的恶意。
你永远都能在这里做一个选择,做一次决定,来决定这个事件对你的意义,决定它到底是以积极的方式为你运作,还是以消极的方式为你运作。
依据你的决定,这一刻将成为你有生以来,最富有意义的彩色瞬间!也将成为你人生中最大的奇迹!
曾经有人体悟这个道理,他开始说出来,讲述爱与宽恕,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可他的爱,让那些被他感动的学生自发的传播,让它成为影响世界的三大思想之一。
曾经有人体悟这个道理,他开始说出来,讲述觉与修行,那些被他感动学生自发传播,让它成为这个世界的三大思想之一。
曾经有人体悟这个道理,他开始说出来,讲述德与天道,他留下的书成为华夏文明的精神地基,让华夏文明成为包容性最强的文明,他的学生自发研读和传播,让它成为影响世界的三大思想之一 。
历史上,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很多很多,他们因此迸发出的智慧光辉,深深震撼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他们的智慧,如今依然照耀在我们人类文明思想与认知的每一个角落。
是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来做这个决定的。
它来到这个痛苦的世界,是为了超越痛苦!
生活是灰色瞬间,将这些灰色去赋予你所要的意义,便是彩色瞬间!
人之初,性本善。
世上没有天生的罪犯,所有罪犯都是被自身环境塑造出的机器人。
这个世界,就是有善有恶的相对世界。
无论再怎样邪恶的环境中,人也可以选择善;无论再怎样善良的环境中,人也可以选择恶。
谁来决定灰色瞬间?宇宙一直在这么做。
谁来决定彩色瞬间?你一直在这么做。
这个答案真的太长,之后还会更长。
总是有人不断的向我提问,一看见有意思的问题,我就想回答一下,也算是对自身思考的一个梳理。
等我有空,慢慢的答下来吧。
小说停更太久,回去继续写小说了。
我的爱好,是写小说,而不是在写回忆录。
之后的问答,等有空,再慢慢更新。
我知道,有的人肯定不认为他是个容易被影响和被操纵的机器人,对我的话很不服气。
不如,我与大家分享一个小系列的视频。
各位不如去挑战一下你的大脑,看看你的大脑认知,是否真如你所认为的一样,时刻真实、客观而又正确的反应了现实。
这三集视频里,同样隐藏了魔术的奥秘。
对了,评论区里,还有一位在美国搞物理研究的朋友,她由于一次濒死体验,惊鸿一瞥到的某个超越人类想象和认知的宏大真相。
之后,我会在回答时,从我的认知角度,帮大家解释一下她濒死时所认知到的那个不可思议的宏观经验。
评论区也给她推荐了,在这里留个回答的链接,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来自2019年6月27日黑体字的乱入)在这里,我插入一小段题外话。
我注意到,写下这篇答案的作者,她似乎觉得自己有了这次巅峰经历,就‘开悟’了,解决一切问题了。
‘悟前,砍柴挑水吃饭;悟后,砍柴挑水吃饭’
事实上,她并没有‘开悟’,她觉得悟前悟后一样的原因,是因为她由于自身经历,对这句话产生了误解。
事实上,她本人只改变了观察的视角,并未真正改变她的精神本质。
没关系 ,过段时间,她就会被生活给打回原形的,再经过几次比较大的生活磨练,才能放下她性格中,深藏的傲慢与自满,在生命中继续前进。
这,算是我这次回来,留下的一个小预言~
等这位回答者,过很久之后,她回来重温我的答案时,看到这段黑体字,她会明白的。
笑~
最后,评论区与我有同样濒死经验的人太多,为避免评论区太乱,我只随便置顶了几个之前讲得细致的朋友,其他朋友,请原谅我吧。
少数几个有过‘濒死经验’而反对我的,显然还没到真正的‘死亡线'。
————2019年6月8日,近九千赞分界线————
基本上,评论区里所有评论,我都看过一遍。
感谢每一位赞同本答案的朋友,也感谢每一位对答案产生深深共鸣的朋友。
这个世界上,我们这样的思考者,虽是人类社会中的极少数,却也绝不会是独行。
这个答案的几千个收藏,说明了聪明人真的不少。
评论区的部分反对者,他们的意识与思考层次之低,为了拒绝而拒绝,为了发泄而发泄,让我毫无交流的欲望。
许多批评,甚至让我忍不住想笑,感慨真是可爱的人类。
唯独两三个,明显不是自杀者的人,伪装为自杀者来控诉我的答案,警告我编故事让自杀者想去死的,我只能回以一声叹息。
连我的答案都不看完就跑来指责,说明智力堪忧;
如果看完我的答案还跑来指责,说明理解力堪忧。
不谈那些真正准备自杀的人看完我的答案后,会带给他们带去怎样的震撼,将会如何改变他们对人生与生命的想法。
也不谈我作为一名濒死与自杀的过来人,为那些抑郁症患者、亲人去世者、自杀者、癌症患者们留下的信息,将如何疗愈他们的痛苦,给他们带去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在这里,我只谈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良知、善良和真诚。
这些人,完全看不见我蕴藏在回答之中,对生命的爱,对世界的爱,对那些绝望者的爱。
他们出于自己狭隘的认知,出于个人对死亡的恐惧,出于对他人充满恶意的主观猜测。
便用自己的生命去威胁别人,用别人的生命去威胁他人。
这种举动,无论真假有效与否,都是他们一辈子所能干出的,最愚蠢、最疯狂也最邪恶的事情。
因为这是他们在对他们的生命,做出了一个最大也最可怕的否认宣言。
他们,居然把他们的生命责任,当做一种负担,完全推卸给别人?
他们要其他人,要为他们的生命负全责!
这种骚操作,真的让我目瞪口呆。
孩子,有你没你,这个世界都是要继续转的;你寻死寻活,其他人该怎么活还是怎么活。
多一个你,少一个你,只会对你的亲人有影响,对其他人的生活,毫无影响。
一个认真寻死的人,救回来再多次,他也总能寻到一个无人的楼顶或者桥梁往下跳;不寻死的人,把他从楼顶扔下去,他也要想办法极限求生。
一个人死不死,与我说过话没有任何关系;与我分享的信息,也没有任何关系。
只与他们的思想和选择有关系。
每个人,都必须对他们自己生活中每一刻负责!时时刻刻为他们的每一个思想,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想法,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
为什么有人总是厄运缠身?为什么有人总是怀才不遇?为什么总是有人埋怨世界对他们不公?为什么总是有人绝望的怒斥人生?
事实上,因为这些人,将一切不幸都进行了外归因;他们认为一切不幸都是外界客观因素导致的,和他们自己毫无关系。
所以,你常常能在网络上见到很多无能狂怒的意识个体;他们认为将他们生活搞砸的,不是他们,而是这个世界。
该对他们生活负责的不是他们,而是这个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俗语总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讲真,在网络上,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观感:
明明现实里,自己身边大部分人都挺正常的。
为什么一到网上,就好像突然多了很多精神狂暴、思维混乱、情绪爆炸的精神病人,于网络上四处游荡发泄?
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用社会常规把自己隐藏得很好。
一到网络上,再无约束的他们,就开始肆无忌惮的暴露内心中所潜藏的那些偏执与疯狂。
如果你不是一个网络键盘侠,不去胡乱批判和攻击他人,总是用宽容开放的态度去对待周遭的一切,总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发生在你身上的坏事。
恭喜你,你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你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你的人生也会越来越顺。
这里,是另一个生活秘密:
人,永远在召唤那些和他们频率相同的生活事件。
这不是哲学,也不是思维,只是一个普通的物理现象。
一个从哲学、心理学或是物理学都能清楚诠释的客观现象。
有的人,真的很可怜。
他们负能量爆棚,在网络上到处发泄。
却不知道,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思想,每一个行动都是在表明他们自己的生命振动频率。
他们在网络上,每一次对他人发起的攻击,每一次对他人的发泄,每一次宣泄的负能量,都会一分不少的回到他们的生活中,让他们继续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
这不是所谓的因果报应,而是每个人用言行,对生命做出的宣言和选择。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科普电影,是国外的人前几年众筹拍摄的,这部科普电影当时引起极其广泛的社会反响。
看完这部90分钟的电影,你会对我在这里所讲的,有更深的感触。
我说的,是真实不虚的物理事实,而非一种主观猜测。
强烈建议你看完这部科普电影后,再继续往下看。
如果你看完了我推荐的电影,让我们回顾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在濒死体验中,没有看见其他人,比如后来救人的那个红领巾小哥,以及周围玩水的孩童?
答案,这部科普电影,其实已经替我解答了。
因为,在本质层次上,没有其他人,所有人都是全然的一体。
一切事物的本质存在,只是能量振动频率的区别。
回归到死后的本质层次时,我瞬间明白了,在我的世界中,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
这个现象是如此的理所当然,以至于在看见这个问题之前,我真的完全没有在意这个关于其他人存在的问题。
包括我在知乎,算是第二次写这个答案,我都没有意识到灵魂视野里没有任何存在,有什么不对。
这种感觉就像,有人突然问我,空气存在吗?
我才意识到,我时时刻刻都在呼吸空气。
在灵魂状态,我的视野可以穿透一切物质,但是却没有其他人存在。
说到这里,濒死经验中,还有两个我并未写进去的小细节,可以分享给各位。
第一个细节,就是我进入‘灵魂状态’时,我一个想法,就看见了我爸妈在哪里,又在干什么,这个‘看见’,我爸妈当时在做的事,是以一种影像的方式,被我看见的。
第二个细节,当我被人从水里拉出来时,我整个人的脑子里都是懵的,思维已经完全停止。
走在去单位大楼,找我妈的路上,我看见一个老奶奶拎着菜篮迎面走过来,我周围还有其他人在来来去去,所有人都一脸诧异的看着浑身滴水的我。
我毫无任何尴尬的感觉,只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强烈平静。
我对物理世界的知觉,也发生了变化,感觉一切都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在时时刻刻的运动,扭曲。
结果,下一瞬间,我眼前的人,还有周围的物质世界,一下消失了。
一切都变为五光十色的绚丽光彩,一切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流动的液态光华。
在这遍布光芒的世界里,没有我也没有别人的存在。
那种感觉,真的十分奇妙,仿佛这个世界都不是真实的。
只是一刹那,一切又恢复正常。
亲眼目睹那样的瞬间,给我的感觉十分震撼。
当时的我,忽然记起,我来到这个世界不止一次,而是无数次。
心里甚至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沧桑感,从我的心里蔓延出来。
后来,我妈见了我之后,特别吃惊,赶紧请假带我回家,给我洗澡。
她一边给我洗澡,一边不停的生气骂我,我的情绪全程都很稳定,甚至还能理解我妈的责怪,是出于爱和关心。
这种心态真的特别神奇,要知道,那时我才五岁,作为小孩子,我最讨厌的是我妈说我的不是,每次都气得暴跳如雷。
总之,那种天不怕地不怕,无所畏惧的平和感觉,大概持续了两三天吧?记不清了。
当时连续几天都不想和别人说话,后来才慢慢恢复为一个正常小孩的样子。
也是从那之后,幼儿园里的滑滑梯和各种玩具,对我失去了兴趣。
我特别喜欢坐在花坛里,安安静静的看花,看蜜蜂,看蚂蚁爬,只觉得里面的每一朵花,每一颗草都美妙极了,也幸福极了。
一有时间就喜欢观察花坛,看花看小草的习惯,直到我小学四年级左右,才彻底消失。
然后是第三,还有第四个问题:
3、如果体验是真的,地球上的人口一直增加,新的意识从哪来?
4、明明没有亲身经历过地狱、天堂、极乐……(+你所能想到的任何名字),你怎么知道地狱、天堂、极乐世界真的不存在?说不定这一世所做的事情,会影响下一世的生命,才是所谓的天堂、地狱、极乐的影响。
地球上的人口为什么一直增加?这个问题很简单呀。
万物一体,宇宙相连,死亡之后回归底层的能量海洋,你从一个能量海洋上某个位置消失,重新凝聚在能量海洋的另一个位置,是不需要时间的,是瞬间移动。
为什么?
时间是依赖于空间存在的,时间是什么?
光在空间中的移动速度,我们将其称为时间!
为什么宇宙中的黑洞会扭曲时间?
是因为黑洞的强引力扭曲了原本均匀分布的空间,当光经过黑洞附近的空间时,路径也同样被扭曲了,所以时间就被扭曲了。
可在构建整个宇宙的底层能量构造上,空间不存在,时间也同样不存在。
过去、未来与现在都在同时发生,前世、今生和未来都是一个时刻。
可能你觉得难以理解,那么我打一个比方。
我将宇宙比作一个记录了开始到结束的单机游戏,这个游戏刻录在一张DVD上。
你在游戏里,体验到从开始到结束的无数亿年的时间流程。
可对于DVD而言,从开始到结束的所有游戏时间,都是刻录一张DVD上的信息,是同时存在的。
唯一的区别,是你如何播放这张DVD。
现在,能明白了吗?
死亡后,前往另一个维度,便是从这个宇宙DVD里出来。
这便是为何,我死后瞬间明白了,我无所不能,我想去哪就可以去哪。
除了我的决定,没人能够限制我绝对和无限的自由。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口咬定,没有天堂和地狱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口咬定,不要害怕和在乎宗教恐吓的原因。
控制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他们对未知的恐惧。
地球上宗教就在这样做,因为地球上所有宗教成立的基础,就是基于扩大的恐惧。
这个回答,也回答了为什么,我对佛教的因果业力,对基督教的原罪说,对道教的天庭众神,毫无认可与畏惧的原因。
佛教不等于释迦摩尼的思想,基督教不等于耶稣的思想,道教不等于老子的思想。
如果,连这个最简单的事实都无法承认。
也难怪,很多人会在宗教这种——由一群普通人创立、完善并不断复杂化的商业化跨国公司里,不停的上交智商税了。
信奉任何宗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信仰一个宗教,只是将你对自己人生的迷思,从名为社会的迷宫转移到另一个名为宗教的迷宫里。
你的生命,没有得到丝毫的进步,反而在退步。
不信?
不如扪心自问:
现实中有多少基督徒,做到了耶稣的‘爱和宽恕’?
他们是怎么宽恕异教徒的?十字军东征?圣战?传销式拉人?他们如何宽恕自己的?用充满恐惧的祷告与自责?
以下,是耶稣原话:
《马太福音》 7:3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马太福音》5:39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要知道,耶稣连那些将他送上十字架的人也一并宽恕了,圣经里他即使复活了也没有去找仇家报仇,只是默默的在山顶与他的弟子们,见了一面。
多么伟大的故事!
然而,号称学习他思想的学生们,自作主张的往圣经之中添加很多莫名其妙的解读,营造出一个爱发脾气的小气鬼上帝形象。他们甚至宽恕不了自己身边的异教徒,真的很有意思。
现实中又有多少佛教徒, 做到了‘无我与慈悲’?
他们是如何面对他人指责的?他们又是如何将慈悲运用到生活中的?
强制吃素?无脑传教?烧香拜泥?放生式物种屠杀?秀智商优越感?我要上极乐你要下地狱?
释迦摩尼不是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吗?这些学生们,怎么就这么执着于持戒、烧香、拜佛,没办法容忍具备‘如来智慧德相’的外道众生,以其他方式证入涅槃呢?
道教徒则是更好玩,求长生,求仙位,求法力,求神通;搞房中双修,搬运精气,采药炼丹,吞铅服汞。
《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老子讲的明明是真正的无为,他们学习老子的思想,却把有为弄到登峰造极。
事实是:
耶稣没有创建基督教,是他的学生在他死后,自己捣鼓出来的。
释迦摩尼没有创建佛教,人家当时有什么吃什么,没有现在所谓的吃素戒律。
老子更没有创建道教,是后人根据对道德经的理解,弄出来的宗教组织。
我个人推荐大家,去深刻学习这三位的思想,但绝不建议你们去信仰任何宗教。
当你全然信奉一个宗教,你的思维就闭合了,可能性就减少了。
你会更难目睹真相,更不可能亲眼见证到几位人类史上的意识进化的最前沿者,他们所亲眼见证到的实相。
事实上,三教本源于同一个共同的源头。
‘佛’‘道’‘上帝’,也只是某个实相在不同意识视角下的命名形式的区别而已。
归根到底,还是同一个东西,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连这一点都不知道,说明意识level太低了。
认出这个三教共同的源头,是任何一名合格的宗教徒,都应做到的最低门槛。
所以,各位各教的宗教徒们,别再试图向我传教了。
你们对佛、道、上帝的理解,连最低标准都没达到,不知道是哪来的自信,夸夸其谈。
或许,是来自于某种深层次无知吧。
毕竟,无知者无畏。
如果真的知道得越多,反而越是对其深邃而发自内心的感到谦卑,觉得自身意识是如此渺小而又可笑。
这里,我已将第四个问题一并回答了。
时间不是客观绝对的存在,前世今生同存于此刻。
你选择相信什么,你就会体验到什么。
你没有原罪,没有前世的业力,没有后世的恶报,你的习气和环境,只是你今生做出的选择。
每时每刻,你都在定义全新的自己;每时每刻,旧的自己都在不断死亡。
如果,你能无条件的接纳自己,你便能超越出生前给自己选择的各种局限。
不要将生命,交给外在的任何存在去评判和审判,死亡没有所谓天堂地狱的审判。
死时,只有你对自己的审判。
这是一次获得很多彩色瞬间,充满狂喜与奇迹的彩色人生?
还是一次全程灰色,毫无任何意义与成长的无聊人生?
下一次,你想怎么做?
再挑战一次?加大人生难度?降低人生难度?
宇宙,永远在对你反复问出这个相同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死亡,是毫无恐惧的。
也正因为,我对死亡毫无恐惧。
所以,我活得比这个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要洒脱,快乐和尽兴;我生活里到处都充满难以置信的好运和各种奇迹。
这篇回答,也是如此。
你,也想选择这种思想上,彻底自由无拘的美妙人生吗?
: )
————最后,给那些渴望意识进化的诚心人,推荐的好东西————
《当下的力量》1、2;德国人写的,抑郁、躁狂、烦躁、自杀者的救星。
《与神对话》1;基督徒的救星,灵修者的圣经。
《山居性纪》除开头直接刺激你的‘小我‘以外,全书无剧情,优美文字与通篇议论,只需阅读文字,即可洗涤心灵,消除内心戾气。(本书是我的引路老师所写,其半生的心血倾注而成,对有诚心的人而言,反复阅读本书能够打开心量,扩宽心胸,提升根器,有缘者珍视。)
《与神对话》2、3。
Bashar——巴夏视频系列,外星人通灵的,你不必管外星人的部分,只需学习那种看待事物的思考方式。事实上,这世上真的有外星人,我觉得它们应该会更贴近于视频里 那种高维思考模式,而非好斗猴类,根据自身认知而幻想出的‘自毁型猴子宇宙’和‘黑暗猴林’体系。
《与神合一》
《深入浅出说心经--释戒悲》,将心经解得最好的人。
选自己喜欢的去看,中间穿插巴夏的短视频。
这些资料,是整篇答案中最精华的部分。
能回答你们心里想向我提的任何问题,这些是可以用一生去慢慢学习和体悟的。
这个学习过程中,你将以肉眼可见的方式,深远地改变你的一生命运。
不要再私信我,关于实相到底如何的各种问题。
人的问题是没有穷尽的,挖掘你内心的智慧,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回答里写得足够多,给的信息也足够多,看不懂理解不了,说明你的意识清晰度还不足。
如果,你完完整整的看完答案,看了我推荐的视频和书,并有自己的深入思考。
相信我,再没有任何所谓的‘大师’、‘大德’、‘灵性小清新’能糊弄你,收你的智商税。
现实实相,无论你信不信,在你真正亲眼见证之前,对你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就像这个濒死答案,除了和我有过同样濒死经验的人,你怎么说服自己想去相信,你也不可能做到真正信任。
若只当成故事看看,也没什么。
不要从别人的嘴里获得真理,包括我的,要从你的心里去挖掘真理。
如果,你提升意识足够认真;那么,你不仅能实现人生各方面的圆满。
同时,你还能在某一刻,真正的‘亲眼目睹’一切真相。
那会让你自然而然的升起,那种无法被任何人动摇的信任。
濒死感悟,不一定非要濒死才能体会。
活着,也可以体验到一切真相。
不需要相信的相信,才是真正的信任。
PS:
一些人在私信和评论里,反复问我在哪写小说。
说实话,看我的小说,能给你们意识带来的收益,并没有认真研读我所推荐的书与视频来得大。
这篇回答到此结束,你们爱信不信,我不在乎。
我唯一能说的是,在这个回答里,我未说过任何谎言。
同时,我是绝对真诚、开放和无私的。
如果,看了这么多,你还无法相信我是一个纯粹善良的人,还认为我是一个邪恶或别有用心的人,想用这个答案去‘谋利’,想吃‘人血馒头’。
说明,你在现实里,绝不是一个良善之人!
只有不善良的人,才会难以理解,世界上怎会存在真正的无害、无私又善良的人。
所以,你是一个大坏蛋!
我向你甩了一个白眼,并拒绝和你继续交流。→_→.
总之,祝愿每一位看完本答案的人,都能以一种全新的积极态度,去面对人生!
请尽情的开心吧!
毕竟,连死亡都是另一个开始。
人生,好像没什么理由不开心,不是吗?
欧耶!
回答结束,封贴!
————2019年6月21日,最后的题外话————
知乎最近给我的回答,贴上一个‘内容真实性存疑’的标签。
作为对此标签的回复,我已将之前回答里,曾提到过我在哪写小说,叫什么的部分全部删除。
相信,是对该标签的完美回应。
各位也别继续发私信问我写的小说是什么,作者名叫什么,不会再回。
若还是觉得,即使我什么都不求,写这个回答只为了骗人也没关系。
你可以多点几次下方的举报,让知乎删了我这篇回答。
对此,我无所谓。
截止到目前,我回复了大量私信。
除去少数漏掉的,每一位给我私信的人,我都做出了认真的回复,即使大部分问题,都让我感觉很无聊。
同样,我也看到各种各样的意识状态,有人虚心请教,有人傲慢质疑,有人盲目取经,有人愤怒驳斥……
与任何一位私信者,我始终以同样的语气,同样的态度回复。
有的人觉得我的话如沐春风,有的人觉得我冥顽不灵,有的人觉得我充满智慧,有的人觉得我心虚无力。
其中一位,上来便要我证明自己,我回了两句,说这种问题让我觉得很无聊后,似乎深深刺痛到这位朋友的自尊,仓促对我发出一段言语攻击之后,迅速将我拉黑,让我不能继续回复。
似乎,十分害怕我会像他攻击我这样,去回击他……
有意思,真的很有意思。
我可以清楚看见,不同人的心念,通过语言和文字,在屏幕前浮动,供我读取。
基本上,提问者无意识地向我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们就恰好会看见一个怎样的我。
这再次印证:人只会看见自己想看见的,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任何人,都是一模一样;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
唯独不同的是,我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我平和的看待这一切,接受那些与我处于相同或不同视角的人。
即使,这些人讨厌我、憎恶我、诋毁我、攻击我,我也不会去选择讨厌他们、憎恶他们、诋毁他们、攻击他们。
或是去批判他们,像他们批判我一样。
事实上,这篇回答里,我刻意在全文里表现出一种不容质疑的强烈语气,与反对者逐一‘辩论’。
也只是为了给那些,对心灵成长充满困惑的潜力选手,注入一股强大信心。
我用语言,在这个答案里,树立出一个活生生的榜样。
让他们明白,生活并非一定要如此痛苦无趣,他们只是被社会与后天的教育压抑了真实天性。
真实世界,远超他们所想象的宏大。
写答案的全程,包括反驳反对者们的部分,我心中依然充满安详与平静。
我知道反对者不会轻易改变观念的,我反驳的意义,在于给那些与我产生共鸣的人。
不过,有几人,能看见这一层?
总之,该看见这个答案的人都已经看见了,摆在面前还看不见的人,这一生估计是没什么机会看见了。
毕竟,时代不一样了,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人类,他们身体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精神上却会逐渐趋向于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
这是一次人类意识进化的转折点,意义上,相当于远古时的猴子变成了人。
事实上,意识进化后的人类,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一种全新的‘物种’。
如果你对历史有所了解,你会明白,猴子们极其无聊的好斗历史,万年来没有任何变化。
科技的进步,只会让猴子们把自己送入坟墓。
这些话,随着时间推移,你们中很多人,对此会有越来越深刻的感受。
交流窗口期已过,为避免我不想看见的心灵崇拜,与可预期的更多无聊与无效的问题。
我将关闭私信,不再进行任何的私下交流。
看了我答案,若是有共鸣,里面写的这些,分享的这些信息渠道,够你用上很多年,都看懂了,你也不需要任何人来‘教’了。
若是还不懂,问我再多,也没有区别。
我给你讲不了,也没兴趣讲。
发在另一个问题下,复制这片回答的早期版本,我会删除。
这篇回答若是被知乎删除,我不会重发,也不会解封,完全没兴趣这样做。
讨厌我的,可以去尽情举报了,区区几个赞而已,完全不在乎,笑~
识货的,想收藏起来多看几遍,自个截图保存。
不会放开禁止转载的限制。
不希望公众号,截取我的任何内容,加上一些肤浅的理解,推销他们的私货。
我在知乎上平均一年也写不了两篇回答,关注我,意义不大。
那些错过和我交流机会的人,你们不必在意。
一切问题的答案,你自己心里都有,如何发掘这种能力?
最后一次提醒你,去看我推荐的那些书。
无论能和我交流,还是没能和我交流,对你个人的意识进化之旅,不会有任何影响。
愿各位,都能有一个充斥着彩色瞬间的幸福人生。
无条件的爱赠予每一个人,包括那些恨我的人。
~^_^~
------对作恶者的劝告------
没人能从剥离自己的器官,撕裂自己的血肉,和感受自己撕心裂肺的痛苦中,获得自我实现感。
世上最变态的受虐狂,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连受虐狂们追求的,也只是痛苦后,随之而来的刺激、快感与发泄。
源于对自己现实生活的扭曲,和心灵痛苦的短暂遗忘,而不是为了获得更多无法承受的痛苦。
人死后,将重新回顾自己的一切作为。
不仅是第一视角的我,第三视角的他,同样还有第二视角的你。
杀人犯,将会重新经历所有被他所杀之人,被他所伤害之人的切身感受。
仿佛,他才是无辜受害者,凶手是别人一样。
去亲身经历,切身体会痛苦绝望中的每一秒。
也是为何,世间所有宗教,都在反复劝人向善。
善是本性,恶是逆流。
你对外界所做的一切,都会一分不少的回向到你自己。
你对别人所做的一切,也是对你自己所做的。
那一刹,不是地狱,不是处罚。
客观上,却比地狱,可怕得多。
有一架收音机,里面有一个线圈可以接收一个固定的频率的无线电台电波,然后可以驱动喇叭发音,收音机就活灵活现的播放各种有趣的新闻和广播剧还有音乐。60年代刚有收音机在农村的时候,收音机被称为话匣子,有不懂的老太太坚信里面藏着一个人在说话。突然有一天,收音机出现致命故障,再也不工作了,请问话匣子里面的人去哪里了?
答案:哪里也没有去,让收音机活起来的是无线电波,收音机固然要坏掉总有一天,不再感应出信号电流,不再发声,但是无线电波始终充斥在空间中。
人的意识也相仿。人的大脑皮层就是一个天线,可以接收源场的振动,感应出电流,这就是意识,大脑其余部分把世界的变化调制到意识电流上,通过线圈与源场产生回路,源场以此来体验世界。
所以,人死了,意识哪里去了?意识消失不见了。意识只是源场感应出来的电流,是源场体验世界的工具。
但是不要悲哀。你并非肉体,也非意识,你自己就是源场在世界中的一个独特展现。换句话说,一切都是虚拟现实游戏,唯一真实的只有你的本我。
补充:
源场是什么?
源场是无限虚空当中诞生的无限智能。
与宇宙合一?
这个问题下面有个朋友写的一个濒死体验很精彩。在他的体验当中,感觉死后自己与宇宙合一的感觉,这其实就是摆脱肉体和意识的束缚之后,本我重新体验到自己的过程。
有些同学还不明白,我就简单说下这个宇宙的真相:
起初,什么都没有,绝对的虚空,没有时间、空间、物质、能量。这种绝对真空也是一种无限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可以有无限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在这种无限的条件下,随机出现的量子涨落能量最终形成了一个无限的智能,不管概率有多小,这都是必然的,因为时空都是无限的。最终这个智能成为无限的智能,因为虚空当中一切都是无限的。无限智能拥有智能之后,无限空虚啊!干点什么呢?于是就创造了宇宙这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并且置身其中,消磨时间。宇宙,其实就是无限虚空的一个幻想。一个超大号的VR虚拟现实游戏。只不过这个VR的制作者,玩家,NPC,都是无限智能自己而已。所以,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是一种幻象,你只是你游戏当中的一个角色。记住,万物一体,人生只是一场梦。你所谓的独立的意识,只是你在你的肉体这个生化VR机器上得到的一种体验。
换个角度说:无限虚空像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湖,宇宙是湖面偶尔产生的涟漪。
用宗教角度说:人是身心灵三者复合体。身就是肉身,心就是你的记忆和情绪,灵就是灵魂也就是本我。基督教说:神是一个灵。又说:让人活着的乃是灵。还说,人死了,灵还会回到赐予灵的上帝哪里去。这非常深刻简洁的解释了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也就是:神= 灵 =让人活着的原因 。也就说只有灵的参与,你才有自我的意识。你这个自我的意识,其实就是神自己在某个肉体的体验。也就是说,真实存在的只有灵和肉体,你这个人的自我意识只是一种幻象——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你”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我直接说吧:你就是神自己。所以为什么上帝爱你?因为上帝没法不爱他自己。
上帝就是源场,就是无限虚空当中迸发出来的无限智能。宇宙也是上帝创造的VR游戏,里面所有的角色也都是上帝自己。真实情况除了上帝自己,其他都是幻影。甚至连上帝自己都是一个幻想,无限虚空的一个幻想。佛教说:万物皆空。这是对的。
至于无限虚空里为什么会产生幻想?量子涨落也做出一点解释。但是具体这个谁也无法参透,谁也无法理解,反正就是有了。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