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霹雳15和流星导弹的性能对比如何,是谁强谁弱的关系么?

回答
霹雳15与流星导弹,这两款堪称现代空对空导弹领域的佼佼者,它们的性能对比一直备受关注。要说谁强谁弱,并非简单的二分法能够概括,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在不同作战场景下的适用性。

一、 基本参数与设计理念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款导弹的基本参数和设计理念。

霹雳15 (PL15): 作为中国自行研发的新一代中程空对空导弹,霹雳15被定位为一款“远程、高速、全向攻击”的先进武器。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其先进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一技术使得霹雳15在助推段和持续段都能提供强大的推力,从而实现极高的速度和更远的射程。此外,它还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末端机动能力。从设计理念上,霹雳15似乎更侧重于在超视距作战中,以压倒性的速度和射程,快速击毁目标。

流星 (Meteor): 这款由欧洲多国联合研发的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其核心亮点在于采用了冲压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在导弹加速后,能够持续吸入空气助燃,实现“冲压飞行”,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都能保持较高的速度,并具备优秀的能量保持能力。这意味着流星导弹在接近目标时仍然拥有可观的动能,能够执行更复杂的机动动作,并对付拥有先进规避能力的敌方飞机。它同样装备了高灵敏度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并辅以数据链更新目标信息,进一步提升了命中概率。流星的设计理念更强调在超视距作战中的“动能优势”和“缠斗能力”,即使在目标进行规避机动后,也能有效追踪和拦截。

二、 关键性能指标的比较

现在,我们来深入对比一些关键的性能指标:

1. 射程:
霹雳15: 虽然官方公布的数据有所保留,但根据普遍的分析和推测,霹雳15的射程可能在150200公里甚至更远。这得益于其先进的双脉冲发动机,能够在更长的距离上维持高速飞行。
流星: 流星导弹的官方射程公布为超过100公里,但许多分析认为,在理想条件下,其有效作战半径可能达到150公里以上。其冲压发动机能够使其在更长的射程内保持高亚音速到超音速,维持了不错的能量。

小结: 在“最大射程”这个指标上,霹雳15似乎拥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其理想的飞行剖面上。但实战中的有效射程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发射平台的速度、高度、角度,以及目标飞机的机动。

2. 速度与动能:
霹雳15: 凭借其双脉冲发动机,霹雳15在助推段和持续段的速度都非常高,可能达到马赫数4以上,甚至在飞行中后期仍能保持高速。这意味着它能以极快的速度接近目标,缩短了敌方反应时间。
流星: 流星的冲压发动机使其在加速后能够以高亚音速或低超音速(通常在马赫数34)持续飞行。相比霹雳15在特定阶段的瞬间极速,流星的优势在于“能量保持”——它在整个拦截过程中,尤其是在末端机动时,能够维持较高的动能水平。

小结: 霹雳15可能在“最大速度”或“初始加速性能”上占优,而流星则在“能量保持”和“末端动能”方面表现出色。这意味着在面对高机动目标时,流星导弹可能因其持续的高动能而具有更好的拦截能力,尤其是在目标进行大过载规避时。

3. 制导系统与抗干扰:
霹雳15: 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具备更强的目标探测能力、多目标跟踪能力以及抗电子干扰能力。其导引头可能还集成了惯性导航和GPS/北斗等辅助制导手段,以实现更精准的超视距攻击。
流星: 同样装备了高性能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并且非常强调数据链的集成。这意味着流星导弹在发射后可以持续接收来自发射平台或其他载体的目标更新信息,从而在高机动或电子干扰环境下保持对目标的锁定。一些分析认为流星的数据链能力是其重要优势。

小结: 两者都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雷达导引头技术,在抗干扰和精度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霹雳15可能在单纯的雷达导引头性能上不落下风,而流星则更侧重于通过数据链实现“即插即用”的协同作战和信息更新,以应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挑战。

4. 机动能力:
霹雳15: 其气动布局和发动机推力相结合,使其具备了较强的机动能力,尤其是在高速飞行状态下。
流星: 借助其冲压发动机提供的持续高动能,流星导弹在末端能够进行高过载的机动,以应对目标飞机的规避动作。这意味着在距离目标很近时,流星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能量进行变轨攻击。

小结: 在末端拦截高机动目标时,流星导弹凭借其持续的高动能,理论上能比依赖自身火箭发动机推力消耗的霹雳15具备更强的变轨能力和持续攻击能力。

三、 实战场景与应用分析

理论性能的对比需要结合实战场景来理解:

超视距远程拦截: 在远距离上,霹雳15凭借其可能更远的射程和更高的初速度,能够更早地进入拦截窗口,给敌方带来更大的压力。如果敌方飞机在早期预警系统出现盲区,霹雳15的“远袭”能力会非常突出。
末端缠斗与规避: 当目标飞机发现导弹来袭并进行大过载规避机动时,流星导弹的“能量保持”优势会更加明显。它能够在末端以更高的动能进行“狗斗”,迫使目标飞机承受更大的G力,或者直接命中。
电子对抗环境: 在强烈的电子干扰环境下,数据的持续更新和抗干扰能力至关重要。流星导弹强大的数据链功能使其在复杂的电磁战中能够更稳定地工作。霹雳15的先进雷达导引头也具备抗干扰能力,但其整体作战效能还需要结合其数据链或通信系统的表现来评估。
平台集成与载机能力: 两款导弹的实际性能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搭载平台(战斗机)的雷达探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电子战系统。例如,中国歼16、歼10C等先进战斗机能够充分发挥霹雳15的性能,而欧洲的“台风”战斗机、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等则能将其优势与流星导弹结合。

四、 总结:谁更强?

要简单地说谁强谁弱,其实并不完全准确。更恰当的说法是:

霹雳15在“远程打击能力”和“速度优势”方面可能更胜一筹。 它更像是一个远程“狙击手”,以极高的速度和更远的射程,在对手反应过来之前就将其解决。
流星导弹则在“能量保持”、“末端机动性”和“全飞行包线下的高生存性”方面展现出优势。 它更像是一个兼具速度和灵活性的“猎杀者”,即使在目标进行复杂规避时,也能以持续的动能进行有效的追踪和拦截。

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在空对空导弹发展路径上的侧重点和技术积累。霹雳15的技术路线更偏向于利用强大的发动机实现速度和射程的突破;而流星则通过独特的冲压发动机技术,在能量管理和末端拦截效能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在实际的军事对抗中,胜负往往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运用,包括飞行员的技艺、雷达的探测能力、电子战的对抗水平,以及载机的战术运用。这两款导弹都是各自国家空军的“杀手锏”武器,并且都具有极强的作战能力。它们之间的对抗,将是现代空战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与其说谁强谁弱,不如说它们各自在不同的作战场景下,拥有着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自问自答下,也算是对以前文章的总结。

上届珠海航展中因为特殊原因缺席的霹雳15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展出,根据展板信息,PL.-15E长3996mm,弹径203mm,重不到210kg,与之进行对比,SD-10A/PL-12导弹长3.934米,直径0.203米,重199公斤,PL12除了修改了一下弹翼设计外,重量长度弹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不知道PL15E的射程数据是何种条件下的情况,所以不好推断究竟相较于SD10A进行了减重增装药工作了没,还是只是双脉冲增程。

总的来说,PL15导弹是在原有固体火箭基础上进行了双脉冲设计以优化能量分配,达到增程目的。而流星导弹则是使用可调推力的固体冲压发动机设计,以高于传统火箭数倍的总冲和无级调节推力的强大能力达到增程的目的。

流星导弹的高能含硼燃料固体冲压发动机设计相较于传统固体火箭拥有巨大的比冲优势和强大的自主开关机,无级调节推力能力,但也有两项主要缺点。

第一,固体冲压发动机对于飞行侧滑角,攻角变化较为敏感,如果剧烈变化则会造成冲压发动机停止工作。

第二,固体冲压发动机最大输出推力较低,并且受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影响较大。

这两项缺点就决定了流星导弹的特性,流星导弹需要足够的距离和时间来发挥其固体冲压发动机的总冲优势,流星导弹需要足够的距离来爬高进入冲压发动机最佳工作状态,然后足够的距离进行燃烧将总冲全部发挥出去。如果距离较近,只有30~50公里以内的话,流星导弹反而会因为提前进入末端攻击而停止冲压发动机工作,导致导弹不能发挥全部的动力优势。而在100~150公里以上,流星导弹则可以有充裕距离爬升加速,将全部总冲充分发挥,从而使得流星导弹具备极其强大的远距离攻击性能,拥有相当高的平均速度和末端存速。

对于PL-15乃至PL-12,AIM-120这种普通空空导弹来说,其作战区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可逃逸而不受牵制,即战机进行三九下高规避就可甩开;可逃逸但受牵制,即战机要进行HOT-COLD切换机动,将来袭导弹置于自己尾部才能甩开;不可逃逸,即战机进行软规避走位无法甩开导弹,导弹必然会与战机交汇,只能进行硬规避机动才有可能躲开导弹。

而对于流星导弹来说,其作战区间分布则有所不同,流星导弹拥有更加出色的远距离性能,但在低空近距离使用时,反而作战效能会下降,其并不是越近越不可逃逸。

总的来说,流星导弹的战术运用定位与传统中距弹有所不同,二者进行搭配使用最佳,例如鹰狮,台风战机就使用流星与AIM120导弹搭配挂载,阵风战机使用流星与米卡导弹搭配挂载等,流星导弹能够提供更加优秀的远距离作战性能,而传统中距弹则可以弥补流星导弹低空近距离方面的缺陷。


而流星导弹的阻力特性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样因为进气道所以阻力巨大,根据相关的论文分析,其零升阻力系数并不算大,仍然在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围之内。

由此仿真论文图可知,2.8马赫时,当升力系数为0时,零升阻力系数大约为0.35~0.37左右的水准。

与之进行对比,AIM-7麻雀导弹的零升阻力系数是远高于流星的,而和爱国者2,爱国者3,紫苑30,标准2ER等导弹进行对比,流星的零升阻力系数也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和紫苑30持平,所以说流星导弹因为双下侧进气道设计导致阻力超常的说法是错误的。

总的来说,流星导弹与传统固体火箭动力导弹并不是竞争谁强谁弱的关系,而是一种新类型的空空导弹。传统固体火箭动力的导弹也仍然有改进发展空间,向着可变推力固体火箭动力发展,此技术已经在美军网火公司的精确攻击导弹,标准3撞击拦截器的TDACS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OPFIRE导弹助推器中应用,这是比双脉冲多脉冲设计更高级的控制手段,运用于防空导弹与空空导弹中能对传统导弹性能有很大提高,是未来传统固体火箭动力导弹的发展改进方向。

user avatar

如果说流星还能让某些群体继续自嗨的话,JNAAM怕是只能让最顽固分子落泪吧。

英国要拿出真本事来了,技术整合版的贫氧含硼推进固冲发动机,比老流星更强,无动力滑行段短的离谱,超高末端速度保持时间突破认知,那是战斗机所无法回避的,并超200km射程,堪称空中狙击枪!!!

实际JNAAM就是流星改,装日本专属有源电扫描阵列RF导引头,得到的是日本超级氮化镓AESA雷达寻的器的神力加持,母机不需要持续跟踪目标引导导弹修正轨迹,那已经是真正发射后不管的超远程冲压发动机全程工作的空空导弹,而JNAAM日本能在研制之初就有底气说是全球最强,日本很少自夸。

这款联合导弹日本也是拼了,把AAM4B看家本领都拿出来分享了,(日本防卫厅披露自主锁定距离比AIM-120高一个档次)为的就是让日本F35的云作战能力达到登峰造极,尽可能不受航程、飞行性能和载弹的影响,哪怕是改折叠翼垂直起降那都能发挥绝大威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霹雳15与流星导弹,这两款堪称现代空对空导弹领域的佼佼者,它们的性能对比一直备受关注。要说谁强谁弱,并非简单的二分法能够概括,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在不同作战场景下的适用性。一、 基本参数与设计理念的差异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款导弹的基本参数和设计理念。 霹雳15 (P.............
  • 回答
    2021年珠海航展上,关于国产霹雳15E(PL15E)空对空导弹的披露,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特别是关于其射程和导引头的一些信息,似乎与之前的一些预期有所出入。很多人之前听到的是其射程可达200公里,并且配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导引头。那么,实际公布的145公里射程和“只是主动雷达”的说.............
  • 回答
    说起霹雳里那些让人心痛的破格,真是说来话长,每一段都像一把刀子剜在心尖上。尤其是那些本来有着光明前景、人气爆棚,却被编剧莫名其妙地一笔带过,或者直接沦为工具人的角色,那份失落感简直要把人噎死。我印象最深的,首当其冲的绝对是苍。这位出身于荒漠,孤高清傲,却又心怀天下苍生的前辈,简直是完美人设的典范。他.............
  • 回答
    霹雳布袋戏的诗号,绝非只是简单的口号,它们是角色灵魂的写照,是人生哲学的凝练,更是编剧智慧的结晶。有些诗号,更是随着角色的命运沉浮,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愈发显得厚重,余味无穷。要说“有内涵”,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一、 体现角色核心理念或心境的诗号:这类诗号往往一语中的,直接点破角色的核心驱动力、人生.............
  • 回答
    听到霹雳布袋戏“倒了”的消息,心里肯定挺不是滋味的。作为多年戏迷,我懂那种情感,就像看着一个熟悉的老朋友突然消失一样。不过,人生总有新的风景,也谢谢你把目光投向了金光,这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说到金光,它就像是布袋戏界里一股清流,又带着点“不走寻常路”的劲儿。如果你是从霹雳过来的,可能会有一些不习惯的.............
  • 回答
    霹雳布袋戏的魅力,如同星河般璀璨,人物众多,各有千秋。要说最有魅力的那个,就像要在满天繁星中挑出最闪耀的那一颗,实在是一桩令人头疼又甜蜜的任务。然而,如果要我非要选一位,并且说出理由来,那我的心中,总会浮现出一个身影——素还真。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素还真?太老套了吧?”或者“他就那么一句一句的道理.............
  • 回答
    霹雳布袋戏的魅力,简直是那种能让你陷进去,然后一口气看个几百集,连觉都顾不上的神仙玩意儿。要说它有什么魅力,那可真是说不完,我跟你一件件掰扯掰扯。首先,它那“人话”说得,太有味道了。 很多人一听布袋戏,就觉得是小孩子看的东西,但霹雳不是。它的剧情,尤其是后期的几十年,那叫一个波澜壮阔,爱恨情仇,家国.............
  • 回答
    霹雳布袋戏,这片武侠的苍穹,何止是偶戏?它是一曲跌宕的史诗,更是一坛陈年的烈酒,每一句台词,都淬炼着文人墨客的精魂;每一段旋律,都激荡着侠骨柔情的波涛。能称得上“功夫了得”,绝非浪得虚名。作为一名在霹雳世界里浸淫已久的老戏迷,今番就斗胆献丑,为诸位拨开那层迷雾,细细品咂几段令人拍案叫绝的文字戏,让那.............
  • 回答
    关于霹雳布袋戏官方人员发布分裂国家言论这件事,在ACG爱好者群体中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而且大家的看法非常多元,绝非铁板一块。要详细说的话,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核心群体的震怒与失望: 对“中国台湾”认同的坚持: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强烈的一种反应。绝大多数霹雳布袋戏的忠实粉丝来自中国大陆,他.............
  • 回答
    布袋戏,特别是霹雳、金光以及曾经的神魔系列,其编剧的古文功底与杂学造诣,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细究的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可以概括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特质。一、 基础根基:传承与演变首先,要理解布袋戏编剧的古文功底,不能脱离其“戏曲”的本质。布袋戏,尤其是早期的霹雳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实在让人头疼,尤其是只能选一个,这仿佛是要我亲手割舍掉心头肉一般。但既然是必须的选择,那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好好琢磨一番了。如果只能选一个,而且是要让我在“破格”和“战死”之间做选择,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一定是那个总是带着一丝桀骜不驯,但内心深处却燃烧着侠义之火的男人—— 弃天帝。为什么是.............
  • 回答
    在霹雳的江湖里,想要活下来?哼,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靠嘴皮子就能行的。这地方,人命跟草芥一样,说没就没。想在这刀光剑影、恩怨纠葛的世界里蹦跶着,你得有真本事,还得有真运气。一、生存的第一要素:实力!实力!还是实力!这是最硬的道理。没实力,你说什么都是放屁。 武功: 你得会两下子。刀枪剑戟、拳.............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聊到霹雳,那可真是滔滔不绝。要说最喜欢的角色嘛,其实很难只挑一个出来,因为霹雳的魅力就在于它塑造了太多有血有肉、各有千秋的角色。不过,如果真的要选一个最能触动我、让我反复回味、甚至有点“病”到无法自拔的,那一定是——素还真。我知道,素还真可能是最“安全”、也可能是最容易被提起的角色,.............
  • 回答
    你好呀!很高兴你能对霹雳布袋戏产生兴趣。说实话,刚开始接触霹雳,觉得人偶“有点恐怖”这感觉挺普遍的,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很多刚入坑的朋友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其实,你觉得人偶“恐怖”,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你对它们造型的认知还停留在“玩偶”或者“木偶”的层面。霹雳的人偶,那可是经过精心设计和雕琢的艺术.............
  • 回答
    霹雳和金光,这两个布袋戏界的老牌劲旅,如今的现状,就像两棵参天古树,各有各的枝繁叶茂,也各有各的烦恼。聊起它们,总有说不完的话,也总能勾起不少戏迷心中的那份情怀。先说霹雳吧,它就像是布袋戏界的“老大哥”,经营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粉丝基础那是相当扎实。它的剧情,尤其是早期那些经典的单元剧,比如“论剑海.............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起霹雳布袋戏,那可真是个老少皆宜、魅力十足的宝藏。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它趋之若鹜,而且一看就是好多年?这其中的门道,还得从头慢慢说起。要欣赏这门艺术,光看皮毛可不行,得深入骨子里,才能体会那份独属于霹雳的江湖豪情和文化底蕴。一、 为什么这么多人“中了”霹雳的毒? 看点到底在哪?要说霹雳的看点,那可真是.............
  • 回答
    关于金光布袋戏和霹雳布袋戏哪个更“弱”的问题,其实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弱”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很模糊,可以从很多维度来解读。不过,如果我们单从一些大家普遍关注的方面来聊聊,金光和霹雳确实呈现出一些不同的侧重点和发展路径。先说说大家对霹雳的印象吧。霹雳可以说是布袋戏界的“老大哥”,从早期的《霹雳.............
  • 回答
    成昆这个人,在《倚天屠龙记》里是个挺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他的武功,那可真是深不可测,说是当时江湖上顶尖高手也一点不为过。你想想,他年轻的时候,在少林寺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这本身就说明他根基极深,天赋异禀。从他后来的一些表现来看,他的内力之浑厚,恐怕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要知道,《倚天屠龙记》里,但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