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剁椒怎么样做?

回答
剁椒,这名字一听就带劲,红亮亮的,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别看它红彤彤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其实啊,它能让家常菜瞬间脱胎换骨,变得风味十足,是餐桌上的万能调味圣手。今天,咱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剁椒,从最基础的腌制,到怎么让它好吃到舔盘子,一步一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

咱们先来看看剁椒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剁椒就是把新鲜的辣椒剁碎,然后用盐腌制发酵而成的。这个过程里,辣椒的辛辣味儿经过发酵转化,变得更加醇厚,还带有一种独特的鲜美和微微的酸爽。它不像干辣椒那样干干巴巴,也不像辣椒粉那样零碎,剁椒颗粒分明,口感和风味都绝了。

自家做剁椒,那才叫一个够劲!

买来的剁椒虽然方便,但总觉得少了点儿自家琢磨出来的那个味儿。而且,你想做什么样的剁椒,辣度、酸度、风味都可以自己调,多自在!

准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辣椒是灵魂!
品种选择: 剁椒最常用的是二荆条,这种辣椒颜色红亮,辣度适中,而且肉质比较厚实,剁起来口感好。当然,如果你喜欢更辣的,可以混搭一些小米辣或者朝天椒。想要颜色更鲜艳?加点螺丝椒也可以。总之,根据你的喜好来,大胆尝试!
新鲜度: 一定要选最新鲜的辣椒,那种水灵灵、看着就饱满的,做出来的剁椒颜色和风味才最好。
其他配料:
盐: 食用盐,最好是粗盐或者海盐,颗粒大一点更容易掌握用量,而且腌制效果更好。
姜: 新鲜的姜,可以提香,也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蒜: 蒜瓣也是提味的关键,蒜香和辣味结合,绝了!
高度白酒: 这个可是个好东西!一是可以起到杀菌防腐的作用,让剁椒不容易坏;二是能激发辣椒的香味,并且让剁椒的风味更醇厚。最好是50度以上的纯粮食白酒。
糖(可选): 一点点糖可以平衡辣味,让剁椒的味道更柔和,但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发酵。
工具:
刀: 一把锋利的刀是必须的。
砧板: 干净的砧板。
容器: 干净、无油、无生水的玻璃罐子或者陶瓷坛子。这是关键!任何油污或者生水都可能导致剁椒发霉坏掉。

开工啦!剁椒的灵魂腌制法

这部分是整个过程的核心,耐心点,别心急。

1. 辣椒处理:
清洗: 将辣椒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在通风处晾干,一定要确保表面没有任何水分。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用厨房纸擦干,确保万无一失。
去蒂: 把辣椒的蒂去掉。
剁碎: 这是最关键也最费力的一步。将辣椒放在砧板上,用刀剁碎。有人喜欢剁得特别细,有人喜欢留点颗粒感。我个人比较喜欢有点颗粒感,吃起来更有嚼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
去除辣椒籽(可选): 如果你怕太辣,或者喜欢更细腻的口感,可以把辣椒籽去掉一部分。但其实保留一些辣椒籽也能增加风味。
2. 姜蒜处理:
将姜和蒜去皮,然后也剁成细末。姜蒜的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一般姜蒜的量比辣椒少一些。
3. 混合腌制:
将剁好的辣椒、姜末、蒜末放在一个干净的大盆里。
加盐: 盐的用量是关键,直接影响到剁椒的保存和风味。一般来说,辣椒重量的8%—10%是比较合适的比例。你可以先放一部分,尝一下,感觉咸度够了就好。盐不仅是调味,也是腌制的关键。
加糖(可选): 如果你想放糖,就放一小勺提鲜,别太多。
加白酒: 淋入高度白酒,量不用太多,大概占辣椒总重量的1%—2%就够了。主要起到杀菌和增香的作用。
搅拌: 用干净的勺子或者筷子,将所有材料充分搅拌均匀。确保每一粒辣椒都沾上盐和姜蒜。

4. 装坛(罐):
将搅拌好的剁椒装入提前准备好的、绝对干净无油无水的玻璃罐或陶瓷坛子。
压实: 装的时候要一层一层压实,尽量排出里面的空气。可以在上面再放一层保鲜膜,然后盖上盖子,把盖子拧紧。
密封: 最好用食品级的保鲜膜盖在瓶口,再盖上盖子,或者用保鲜袋套在外面再拧紧盖子,做到双重密封。

5. 发酵:
将装好的剁椒放在阴凉、避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时间: 一般来说,需要发酵15天到30天。时间越长,风味越浓郁,也越容易保存。你可以根据天气和自己的喜好来调整发酵时间。夏天温度高,发酵会快一些;冬天则需要更长时间。
观察: 发酵过程中,你会看到剁椒慢慢变色,从鲜红变得更深沉一些,表面可能会有一点点浑浊的液体析出,这都是正常的发酵现象。如果你发现有发霉变质的迹象,那就要及时处理,可能是容器不干净或者盐放少了。

自制剁椒的保存与使用

保存: 发酵好的剁椒,如果放的盐够多,是可以长期保存的。吃的时候,一定要用干净的勺子取出,避免带入生水。每次取用后,把瓶盖拧紧,继续放在阴凉处。
用法: 剁椒的用处太多了,简直是百搭王!
炒菜: 比如剁椒炒蛋、剁椒炒肉、剁椒鱼头,都是经典的家常美味。
蒸菜: 蒸鱼、蒸排骨、蒸鸡翅,淋上剁椒,味道立刻提升好几个档次。
凉拌: 凉拌豆腐、凉拌黄瓜、凉拌海带丝,加点剁椒,立刻清爽开胃。
蘸料: 剁椒也可以作为蘸料,搭配烧烤、火锅,或者直接用来拌饭拌面,那味道,啧啧!

小贴士,让你的剁椒更完美!

卫生是第一位! 整个制作过程,从食材到工具,再到你的手,都要保持绝对的干净卫生,无油无水是关键中的关键。
盐的用量宁多勿少。 尤其是在家制作,如果拿捏不准,宁可多放一点点盐,这样更不容易坏。
白酒的选择。 高度白酒真的很重要,能有效延长保存期,而且增加风味。
耐心是好味道的催化剂。 发酵需要时间,别急着吃,给它足够的时日,它一定会给你惊喜。
尝试不同的辣椒组合。 不要局限于一种辣椒,混合搭配能创造出更丰富的口感和风味。
姜蒜的量可以调整。 如果你喜欢浓郁的姜蒜味,可以适当增加用量。

自家做的剁椒,红亮饱满,辣中有鲜,鲜中有香,那种独特的味道,是外面买的任何速成产品都比不了的。下次有机会,不妨自己动手试试,你会发现,原来厨房里的乐趣,也可以这么有滋有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曾经特地打电话给我姑姑,问她做剁辣椒的秘诀,姑姑说很简单,将辣椒洗干净剁碎加点盐与蒜末,倒入干净的玻璃瓶内,在冰箱里面放置一个礼拜就可以了。

姑姑是我家族最会做菜的人,普通的农家食材,经她烹制,都是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然而在「剁椒」这道菜上,姑姑的传经解惑显然太过后现代极简主义。

我开始尝试遵循古法,做这道「原教旨主义剁椒」。



原材料:1斤半左右的小米椒,还有七八两食指粗细的红辣椒,10头新鲜出土的大蒜,巴掌大一块老姜,加起来不到50块钱。

据说用仔姜更好,但我在亚运村方圆三公里之内没有找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整个京城正逐步撤除所有农贸蔬菜市场,还有小区便利店,难怪现在电视里面都不再播放那首《北京欢迎你》了。眼瞅着这座城市日渐恢弘大气,却在细节上不再那么友善了,一座不友善的城池谈何体面?!

从「仔姜」上升到城市批判了,这种公共知识分子式的突然的自我好不习惯。想我玉面神厨小肥龙,一身已臻化境的做菜功夫,就差点儿蹉跎在嘴炮上了……

将辣椒买了回来,用水洗净,铺在阳台晾晒,目的是将水晾干。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传说,剁辣椒不能沾生水。

据说辣椒这种至刚至烈坚贞如火的食材,与生水一接触,将会产生某种奇怪的反应——变得酸不可言。

为此我还特意向姑姑求证过,姑姑回答我:冇得这么多名堂。

剁椒是最被低估的食物之一,在如许寡淡的世间,用自己的色彩与味道温柔着几乎所有食材,热烈,奔放,又兼容并蓄,与人的味蕾达成某种神秘而又刚烈的契约。社会主义料理大师赵满囤曾经说过:

「辣椒才是我们无产阶级舌尖的代表,而其他食材不过是用来专政肚皮的填充物。」

我决定遵循古法,坚持做原教旨主义剁椒。



为了不在剁辣椒的时候辣疼手,我机智地将小米椒先用剪刀咔嚓一分为二,然后再用菜刀剁碎。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要想避免手被辣椒素灼伤,唯一的办法就是戴橡皮手套,只是这个办法太不原教旨主义了。

与其说是剁椒,还不如叫「切椒」。

在我儿时记忆中,家人都是把辣椒扔木盆里,然后手持双刀,出手如电,很快就将辣椒剁碎了。

我在北京的家里,只能小心翼翼地用刀切。

有两个至关重要建议:

1, 辣椒并不是切得越细越好,要是追求细碎,还不如用料理机省事儿,反正在我记忆里,小时候吃剁椒也有指甲大小一块的。

2,切辣椒的时候要记得戴橡皮手套,千万不要切着手指,毕竟一只手套要好几块钱。



红艳艳的辣椒,再搭配着与其它妖艳贱货大相径庭的蒜瓣,老姜,将三者粉身碎骨后再交织缠绵到一起,放适量的盐,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因过度怀念小时候吃剁椒时,从坛子里夹出一块姜或一瓣蒜式的梦幻感觉,我买的蒜又是新蒜,索性留下部分没有剁碎,与姜片一起,投入到了剁椒的斑斓鲜艳中。

就像是一个梦,不过我投入的是真情。

辣椒与盐的比例是500g:25g,最好用腌制盐,为什么呢?当然是追求原教旨主义的口感呀。

我这次辣椒+姜+蒜,估计得有1700g还要多,所以放了100g的盐。粗盐可以放多些,反正不是太咸,而且让剁椒不容易变质。

关于盐多说一句:盐多不易变质,盐少酸味增加。看你自己的口,感酌情添加。



除了放盐,我还加了二三十颗花椒,以及一小把鸡精,在剁椒里面放花椒和鸡精,对这道原教旨主义剁椒来说是一次非典型的创新。

在万众创新的年代,在互联网艹的风口,带着鸡精与花椒粒的剁辣椒,总是能让我的心暖暖的,就像是一次味蕾的朝圣,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广东人:世间万菜,皆可补肾。又像是一个东北老铁,在一锅乱炖里胡思乱想:是花椒先爱上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最后一道工序,在封罐前加高度白酒,人间至味的剁辣椒,岂能无酒?没有与白酒缠绵过的剁辣椒,吃上去总感觉缺少了那么一丝文化气质,缺少那么一丝传统修养。



把剁椒放到玻璃瓶,加酒密封,最后放到冰箱里面冷藏半个月即可。

按照传统做法,应该放到坛子里,七天之后就食得了,但系放坛子里要惦记着在坛沿加水,以防变质,太麻烦了。

放冰箱还可保质,只不过因温度过低所以发酵慢些。

做完这道剁辣椒,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在做菜上有得天独厚的天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