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黄牛存在真是因为挂号费低吗?

回答
说黄牛的存在完全是因为挂号费低,这恐怕有些过于简单化了。挂号费确实是一个因素,但它更像是一根导火索,点燃了背后更深层次的供需矛盾和人性弱点。

你想想,当一个大家都想去的地方,但进去的人数却被严格限制时,会发生什么?就像一场演唱会,热门歌手的门票就那么几张,但想听的人成千上万。医院尤其是那些名医、专家扎堆的大医院,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就像是知识的殿堂、健康的灯塔,谁不想在这里找到治愈的希望?然而,医院的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医术精湛、口碑极佳的医生,他们的号就像稀缺的奢侈品,僧多粥少是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挂号费仅仅是象征性的,比如几十块钱,那么对于那些真正急需看病、但又没有门路的人来说,他们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来获得这个机会。黄牛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他们花少量时间和精力,甚至利用技术手段,抢在普通人之前拿到号源,然后以远高于官方定价的价格卖出。这种价格差,对于急切的患者来说,是花钱买时间,买希望,买一份安心。

但如果挂号费本身就很高,比如几百上千,那黄牛的生存空间是不是就小了?理论上是这样。但问题在于,即便挂号费高了,如果名医的号依然一号难求,供需失衡依然存在,那么总会有人愿意支付更高的“中间费”来绕过漫长的等待或者不确定的抢号过程。黄牛的利润不仅仅来自于挂号费的差价,他们卖的是一种“便利”,一种“确定性”。

更何况,黄牛的存在也与一些医院的挂号机制有关。比如,传统的现场排队挂号,本身就容易滋生黄牛。即使现在很多医院推广线上挂号,但如果网络不稳定、操作不便,或者黄牛有更便捷的“刷号”渠道,这种不公平依然存在。有时候,黄牛甚至能与医院内部某些环节产生某种“联动”,虽然我们不希望这样,但现实中这种猜测和怀疑也确实存在。

所以,挂号费低,只是让黄牛的“生意”看起来更诱人,成本更低。但真正让黄牛市场得以滋生和繁荣的,是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现实,是患者对名医的强烈需求,以及在某些时候,挂号机制本身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把原因仅仅归结于挂号费,就好像只看到了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角,而忽略了水面下庞大的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只是看到圣母愤青太多,站出来发发声,没想到成为了最高票,看来知乎里志同道合的人还是很多,一扫之前以为知乎已经沦丧的郁闷。不过从评论里看,还是有很多的“热血青年”,既没有耐心看完,也存在观点逻辑上的问题。我个人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回复和讨论,还望各位想法跟我不谋而合的知友,可以帮我劝劝他们,解释解释。毕竟,能够改变哪怕一个人的误解,也是我们在这里发声的意义,也是知乎存在的意义。另,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

-------------分割线----------------

以下是原文2016/2/4最后一次修改:

我是三甲医生,喊口号讲情怀没用,我来说两句。哎,看了某些高票的答案很无语,除了三观正,剩下的就全是愤青了,基本回答不过脑也没逻辑。这种回答居然还有这么多赞,知乎是不是快沦为微博了?而且各位请不要偏题!不要为了政治正确喊口号了好嘛!受不了!我们讨论的是黄牛出现是不是因为挂号费太低,不是在讨论黄牛对不对?没有人为黄牛洗地,只是在分析现状,带着脑子逛知乎好不好!

政治立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黄牛不对!黄牛不对!黄牛不对!!

首先把我认为的最理想解决方案放上来,虽然我们这次讨论的不是解决方案,虽然这个方案基本上很难实现。那就是:国家掏钱,让老百姓看病不用担心钱,穷人不会因为没钱而失去生命的尊严,同时让老专家等医生一生的奋斗有收入报偿从而不必想着从患者那里找价值回报,然后挂号可以免费(因为那只是叫号的一个形式,跟餐厅那号一样),但哪些人能拿到号是通过强有力而专业、有效而受到监督的分流诊治机制把合适的病人送到合适的医院合适的医生那里,黄牛可能还会存在,但操作成本已经很高很高”。

先表明态度,这是最理想的,其他的一切解决措施都是将就!

但,这只是理想国,就目前,甚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实现,为什么?我一一分析解释(来龙去脉,最后说提价能不能改善黄牛的现象,请保持耐心看完)。

1. 国家掏钱给全民看病为什么不能实现?

先分析一下国情。有人说“国家凭什么不给钱!国家这么有钱”。不好意思,国家没钱。美国比中国远远有钱的多,人口又只有这么点,尚且做不到全民医保。中国这点靠人口堆起来的总GDP,还是洗洗睡吧。因为看病不是念个咒语,看病就是花钱,总要有人买单!说到底,国家只是个概念,国家就是无数的家庭,无数的人组成的,我们可以相互扶持,有小病大家彼此帮衬点(这就是基础医疗福利),如果每个人生病大家都为他治疗到底(全民免费医疗),会出现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一场大病可能让一个家庭人财两空,再有钱的人家生病起来如果一直治下去却好不了的话也能拖垮,乔布斯的胰腺癌花了多少钱?人人这么整哪个国家扛得住?因为,医疗是个无底洞好嘛?国家让每个人看得起感冒,不见得能让每个人看得起白血病,治病就是花钱,国家(大家)的钱真心不是印出来的。

有人说:“那国家投入医疗的财政支出比例这么小,不能再大一点吗?”必须承认,国家的财政支出存在分配不均和发展重心不平衡的问题,但悲哀的是,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花钱的地方太多,相对于其他花钱的地方,治病救人对于治国者而言,意义最小,因为投资高回报小(不知道这个好不好理解,很多老人家,生病花了很多钱,但人终究还是要去世,老人家多活两个月,这可能对一个家庭来说,至关重要,但对于治国者甚至其他普通人而言,意义很小)。尤其是对于我朝一Dang制,也不需要用医疗来作为竞选的噱头,所以可能要很久以后才会被当做一个重点问题看待。既然国家不掏钱,而看病就是花钱,没人买单,那穷人最终不能享受足够的医疗是必然的。

2 .国家不给钱,那国家是怎么做的?

目前国家的重心是发展和稳定,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规律,毕竟刚解放 时候基本只有中医和赤脚西医,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多也没人怪政府不扶持医疗。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天朝目前的社会体制下,如何保证稳定,那就是让民众觉得,他们彼此间是公平的。就医疗而言,国家投入一定程度的经费来开展医疗事业的建设(并不是说国家一点不关心医疗),的确让国内部分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有些领域甚至国际领先(所以才有炙手可热的大牛医院和大牛专家),但是数量呢?不多。好了,然后国家承诺民众可以看得起病,于是大力推广基础医疗医保,人为的压低各种基础医疗的费用(比如挂号,胸片血常规B超等基本检查等等,远低于市场,你们可以拿去跟任何一个国家对比,甚至你们去看,这些给人做的检查,低于绝大部分宠物医院),这样就可以让民众花很少的钱看一些类似于感冒发烧的小病小痛,但国家又不用承担大笔的钱,这样就承诺出了一个人人看得起病的美好世界。

3. 那么这么处理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呢?

这种处理,首先吃亏的是医院,因为收入上不去了,而国家对于公立医院的运营是基本没有补助的,也就是说,医院要自生自灭自谋出路。于是医院成了一个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就看经营好坏了。但任何一个企业的本质都是剥削员工的劳动力,即剩余价值。所以医生的工资待遇不会很高,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年轻医生。这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各行各业大家都是凭劳动赚钱,凭手艺吃饭,但这会有一个弊端,就是医生作为一个特殊行业是对生命负责,因此很多国家对于医生的培养都是采取精英式的培养模式(我们国家不是),以求对生命负责,然而在我国,如果医生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那么很多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精英,就不会再愿意学医,人才在无形中流失,医疗队伍的质量越来越差。

这进而又会有什么恶果?对当政者而言,医生工资低没关系,医生总有的,总有读书不好的学渣愿意去做医生的,只要门槛够低!其实生老病死是当政者最不关心的,人总要死的嘛,顺其自然就好(某种意义上讲,医疗就是逆天而行,逆天而行是很费力不讨好的,不容易作出政绩)。当政者只需要医院诊室里有人坐着接诊,维持住稳定就好。里面坐的是谁?水平怎么样?他们并不关心的。只不过,最终吃亏的就是民众,而每个人都是惜命的,谁都不想吃亏,所以最终就会形成如今的现状:对小医院和年轻医生不信任,对大医院和知名专家趋之若鹜,于是大医院和大专家炙手可热,黄牛应运而生。

就这样,当政者把矛盾丢给了医院,黄牛和民众,然后自己躲在后面,充耳不闻,装傻喊口号,而人人都觉得罪魁祸首是医院和黄牛。

4. 黄牛是怎么形成的?

黄牛的存在,是因为有利可图,这个利的产生,主要由于两个原因:

1. 供求关系不正常,奇货可居(大家迷信大医院和专家的现状)。2.信息资源等社会资源不对等,甚至有垄断(组团抢票,内外勾结都属于这个范畴)。

我们来设想一下黄牛是怎么形成的?跟大学图书馆占过座有点类似。假设突然有一天,世界上没有黄牛了,啊,世界和谐了,然后大家都要自己排队去挂22块的专家号,老专家年纪大了为了不累死在岗位上,一上午就限定了30个号。然后大家就去排队啦,虽然八点售票,但有的聪明的人知道老专家紧俏,为了买到那30张号子中的其中一张,早上五点就去排队了,于是后来人们起的更早,三点,两点,甚至提前一天。什么,医院还没开门?太早排队没用?那好,那就在刚开始排队的刹那,多去点人去抢占有利地形咯。于是全家去排队,五口之家,十口之家。人丁单薄的家庭怎么办?还好有亲戚朋友同学!无亲无故孤家寡人的人怎么办,花钱雇人吧,谁叫咱想看专家呢,五百一天,雇他十个二十个,这下总没人跟我抢了吧?于是终于因为人数上有优势,抢到了票。大家发现好家伙原来这方法最有效,于是也纷纷雇人。后来这几十个被雇的人发现这生意不错啊,于是纷纷辞掉原来的工作,专门帮有需要的人去排队好了! 这就是最初的黄牛!

5. 那么为什么黄牛不好打击和整顿呢?

有人说。黄牛就应该重刑,黄牛就应该罚钱。我也知道黄牛不对。黄牛可恶,但你知道为什么黄牛很少被抓,抓到了也不能重刑也不能枪毙嘛?因为黄牛的帽子不好定义!就拿上面的那个故事举例,哪些算黄牛?分别应该判多少刑?举家排队的家人算不算黄牛?叫来的同学亲戚算不算黄牛?有人说黄牛提高了价格,收了你钱。其实不是,自己排队算不算时间成本?叫家人来排队家人还要请假算不算成本?亲戚同学帮你排队你要不要请客吃饭算不算成本?所以上面这些人,本质是一样的,你说怎么处罚?怎么整顿?黄牛的本质就是买低卖高,出卖劳动。政府和医院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增加黄牛的操作成本,无论是实名制,还是过期不候,都是为了增加黄牛的成本,但供远远小于求的市场需求摆在那里,增加的成本最终还是算在了需要的患者身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人的地方就总有操作办法,以至于越监管越复杂,黄牛票越贵,很多时候这几十倍多出去的钱不是全进了黄牛的口袋,而是黄牛为了打通各路关系层层叠叠的支出,说到底,这些钱,无形中是因为黄牛为了抗衡监管黄牛的机制而被消耗掉了,是最大的浪费,所以供需关系一天不改变,黄牛一天不会消失。手眼通天能垄断的黄牛不在讨论范围内,实际上,哪里有手眼通天的黄牛,都是权钱交错的产物罢了。

6.提高挂号费能不能缓解黄牛问题?

能!既然知道黄牛产生的两个原因,那么提高挂号费(不是象征性的提高,也不是全国统一价的提高,而是让挂号费接近每个医生的市场价值,挂号费就是档次的象征),可以解决1的问题,不能解决2,故不能完全解决黄牛问题,却可以大大缓解。

我稍微解释一下:

提高挂号费的目的是为了分流: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协和的某领域的老专家,在这个领域,全国十五亿人口,比他牛的不出十人。想跟他面对面的交流,理论上,比见一面周杰伦要难。周杰伦的演唱会前台票好几千,运气好也许可以握个手。专家号22块,聊的不高兴还能一顿揍。

为什么300的号子会炒到4500还能卖的出去,因为有市场。300块钱一个号,就跟拍卖的底价一样,黄牛价,才是那一锤定音的价格(当然其中有黄牛非法运作的成本,所以实际价值可能要低于黄牛价)。正如拍卖一样,如果一开始价格就很高。还会有那么多人来竞拍吗?我虽然只是有点咳嗽,但这个呼吸内科的专家如果只要22块钱,我当然找专家,比剪个头发还便宜,我干嘛不找专家。但如果4500,算了,我普通号看看好了,专家留给那些肺癌的吧。如果还有人认为不是这样,那请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什么头疼脑热的时候,为了省点挂号费而自己去药店买个药吃吃的?这就是分流!

有人说,看病跟买东西不一样,人在死亡面前,就不会计较钱了,所以,不能由医生自己定价,也不能由市场调控。我举个例子,比如A是某领域全国排名第十的专家,跟他差不多的专家有四五个,如果其他四五人都是2000的挂号费,他自己开4000,患者自然会去选其他四五位,他也就只能降价了。有人说,那全国第一的那个专家呢,大家想看最好的只能选他,他岂不是漫天要价,我想说,第一就是垄断,第一就是议价权,我就是这么高,你爱看不看,谁叫人家舍我其谁呢?但是,他受不受市场调控,受!你叫他定价500亿一个号试试,肯定没人去看病了,他也就只能降价了。

有些人可能会出来职责,老专家怎么可以这样!老专家的职业道德在哪里?救死扶伤悲天悯人的仁心医德在哪里,且不说第一的老专家如果定价低会被无数患者给累死,也不说多少价格是人家老专家的自由,毕竟人家奋斗一生卖的是自己的本事。更何况,你觉得老专家日夜奋斗成为全国第一的动力是什么?我觉得钱即使不是全部,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有一句我们圈子里广为流传的话“时至今日,还有人在职责医生工作居然是为了赚钱,说的好像他们自己工作是为了中国梦似的”。我承认是有人情怀高尚无私奉献的,老专家如果自己想定价300,我给他深鞠躬拜服他的情怀,但绝不希望是某些强权限定他只能定价300。

7.那挂号费应该定在多少就可以有效减少黄牛了?

如果一个老专家一上午的号是30个人,如果他的挂号费再加一点,哪怕只要多加10块钱,来看病的病人就不足30人了,这种情况,这个挂号费就接近真实了。

有人始终坚信。只要黄牛的存在,4500一定还能炒到9000,有知友的反驳特别好,如果真会这样,那为什么黄牛不现在就直接卖9000?谁会嫌钱太多?那么调节黄牛把专家号定价4500的手在哪里?市场啊!在没有垄断的情况下,4500的价格,就是市场的价格。如果4500的号子黄牛转手卖4600都没人来买了,黄牛还怎么加价?没有加价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不能维持黄牛运营的成本,所以黄牛就会一噘嘴说,不干了!至于“纯市场经济下,为什么长期来看,任何资源哪怕房子,只要价格到了接近市场价值就不能长久被炒起来,除非有垄断”。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学常识。

8. 挂号费 4500 跟黄牛票 4500 对于社会和大众有什么区别和意义?

有人说:“你这样,到最后不还是穷人看不起病吗?”穷人看不起病这件事,很无奈,在社会进步国家和人民收入提高之前,没有任何办法,这是事实,我在前面已经讲的详细了。那么区别在哪里?没有额外浪费掉的钱,

那全国第一的专家为例,黄牛的存在让最后能够买到票的是30个人,而老专家的定价也是最后让30个人买到票,但是区别在于,这些钱,没有进入一些无关痛痒的人口袋里,老专家也有了工作积极性,没准心情一好神清气爽,明天说每天上午看40个号了呢。总之就是,可以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价值,不然老专家每天看完30个就不想再加号了,钱太少没意思啊,老专家是全国第一,随便给有钱人做个咨询都能拿个万儿八千的不是吗?

那么更深远的意义在哪里?那就是,精英医务人员得到了价值补偿,于是人人开始奋斗想成为精英医务人员,而越来越多的有才之人也会愿意加入医疗队伍,久而久之,优秀的专家就会越来越多,即优质医疗就会越来越多,从而供需关系得到改变,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问题。故从长远来看,利国利民。


另外扯一句题外话,提高挂号费也可以改善很多人抱怨的医院的专家及医生态度不好的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去很多公共职能的单位办事,比如盖个章,工作人员态度都不太好?因为你不是送钱的大爷,你只是去增加人家工作量的人。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无亲无故,人家的潜意识里面,是巴不得你不来的好嘛?对多数医生而言(包括专家),又累又不赚钱的门诊仅仅是医院强行派下来的任务而已,所以你怎么要求人家发自内心的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呢?


最后是关于一些评论里的知友的质疑,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1.提高挂号费是最好的办法么?

当然不是!这不过是现在没有办法的最好办法。比如全国某疾病的专家最牛的止只有一个,而这个疾病患者有100万,这一百万患者自然是人人都想找那个专家看。如果说专家的生命有限,也有老婆孩子,也不想累死在岗位上。那么,这一百万患者里,靠什么来筛选出30个人今天看?特权?官位?家境?长相?抽签?还是钱?理想状况下,当然是由完美的分流诊治机制来筛选出最严重最迫切的30位开给这个全国第一的老专家看,只是,这种完美情况要实现起来很难很不现实。分流过程中主观因素太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潜规则,在人性的自私和利益的驱使下,权钱必然交错,最终,还是占有社会资源(包括钱)最多的人成为这30个人。所以,在分流制度没有健全之前,钱成了最直接最可控的衡量标准,当然,如果是老专家和医院,当然是希望这钱最终是自己的,而不是黄牛的。至于给黄牛的那些钱,其实专家不想管也不关心,关我屁事,反正我每个人都是收的300块挂号费。

2.有人拿闹饥荒黄牛哄抬物价来对比,处理掉哄抬物价的黄牛大家可以分着吃,比如一人一粒米。医荒处理掉黄牛,大家每人听老专家讲一个字?可笑的比方。

3.另外有人说,为什么医院不加大力度打击黄牛!我稍微解释下,且不说医院有何德何能,能打击黄牛,毕竟国家都不管,警察叔叔也不管(不管的原因之前说了,不好定义,且供求关系不变,黄牛不会消失),医院领导多数也是普通老百姓,也是怕回家遇到坏人的。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医院说白了就是个企业(不管你多么捶胸顿足叹息社会道德沦丧,目前的医院就是这个状态,因为,祖国母亲不给钱),如果不能涨挂号费,那么既然医院的挂号收入横竖只是几块钱,医院干嘛要再额外付出人力物力财力去打击黄牛?医院难道还有义务去付出额外的钱去打击犯罪维护正义?除非,你让医院把挂号费涨到4500,才会去管这茬事,毕竟,动了医院的奶酪,不然,医院说,反正我几块钱的号子每天都卖光,你们私下抢来抢去卖来卖去,关我毛事

4.写给那些一直呼吁平等的人:

人生而不平等,大自然生而不平等。有的人出生聪明,有的人漂亮,有的人家境好,有不同就有不平等。

试想一下,如果真按照有些人呼吁的优质医疗资源也必须公平均等的原则,那么那些名医专家就不应该待在北京,而是应该全国各地各个地区巡回门诊,不然那些边远地区进京就医的路费也要算在就医成本里,也就是说,那些非北京户口的人,已经要比北京人多花了钱,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公平?

有人说,其实黄牛如果也是排排队赚辛苦钱,我们也就忍了,但你搞勾结,搞特殊渠道,搞关系,我们就不能忍了!绝大多数对于黄牛的愤怒,就像对特权阶级的愤怒一样,是对很明显突兀的不公平的愤怒。很多人就是接受不了突兀的不公平,却能接受润物细无声的不公平。就好像有钱人真想挂到号,即便没有特殊渠道,大家拼排队你也拼不过有钱人,你会发现你前面三十个人后面三十个人,都是那个有钱人雇来排队的。特殊渠道跟找人排队本质上其实没有区别。

有人说,挂号费4500,没钱的人妥妥看不起病。而挂号费22还有可能抢到号占点便宜。这是什么逻辑?有没有想过那些因为一个感冒(当然这种患者一般认为自己可能得的是肺癌)却抢到专家号的人,无形中占去了一个肺癌患者的号子?这难道就是你们要的公平?

有人说,4500就是给有钱人看病的世界了,那请问有没有300的号子都觉得太贵看不起或者咬咬牙就不去看的,实际上却很严重的病人?定价300是否对那些身无分文的乞丐有失公平?如果按照这个绝对公平的理念,是不是所有号子都应该免费才是对所有人公平?

当然,我一直说的,在我朝,让挂号费市场化是不太可能的(也不是最佳方案),让我朝承认的确是有钱有资源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无非是在打脸。所以,只能指望,分诊制度,分流机制,预约就诊等改革更加完善吧(最佳方案,可惜难度大)。

还有,大家别再捶胸顿足喊什么这个社会怎么这样,难道只有有钱有势的人才能挂到号嘛?拜托,真正有钱有势的人,实际上根本不需要挂号好嘛?

不好意思,讲话有点直接。

user avatar

这姑娘听说挂号300就千里迢迢来到医院了,她的需求是“今天看上病”,别家医院挂号再容易那也是明天的事了。挂号资格都在黄牛手里,这就是医院的供应。结果就是黄牛可以随便报价。

这4500体现的不是真的医患供需关系,而是特定情景下的趁人之危。

原价再高,都避免不了这种状况。


黄牛广泛出现在兼具时效性与稀缺性的交易中,例如演唱会、球赛、火车、医院门诊,其中前两样普遍是市场经济,一样有黄牛卖天价票。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有时效性,价格就很难反过来影响供应与需求。

而黄牛一旦内外勾结,就可以自己来影响稀缺性。

10年前我曾有过以3倍价格买了张黄牛火车站票,因为我有急事儿但火车站没票,结果一路上车上满是空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黄牛的存在完全是因为挂号费低,这恐怕有些过于简单化了。挂号费确实是一个因素,但它更像是一根导火索,点燃了背后更深层次的供需矛盾和人性弱点。你想想,当一个大家都想去的地方,但进去的人数却被严格限制时,会发生什么?就像一场演唱会,热门歌手的门票就那么几张,但想听的人成千上万。医院尤其是那些名医、专家扎.............
  • 回答
    “黄帝真的存在吗?”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核心,也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话题。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一、 黄帝在传统史籍中的形象和地位在中国传统的历史叙事中,黄帝(轩辕氏)的地位极其崇高。他被认为是: 华夏民族的始祖: 传统观点认为,黄帝统一了中原地区,奠定.............
  • 回答
    黄万里先生对三峡工程的担忧,是一个在中国水利界乃至社会上都引起广泛关注和持续讨论的话题。要评价他的担忧,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的观点、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情况。 黄万里先生的担忧:黄万里先生是新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也是一位敢于直言、坚持科学真理的学者。他对三峡工程的担忧并非空穴来.............
  • 回答
    提到“语言黄金期”,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个时代,人们仿佛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魔力,出口成章,字字珠玑。这可不是偶然,更不是什么神秘的恩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共同催生出的繁盛景象。首先,得说时代背景。一个社会若想让语言大放异彩,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大家有闲暇去思考,去钻研,去表达。如果.............
  • 回答
    最近关于黄毅清被警方通报涉嫌贩卖和吸食毒品,并已被提请批捕的消息,可以说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特别是对于熟悉他的人来说。 这事儿一旦曝光,立刻就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咱们先从“警方通报”这个层面来看。 官方的通报,那是有一定的信息量和权威性的。 它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随口一说,而是基于警方前期调查取证的.............
  • 回答
    关于大禹治水这件事,以及当时黄河上是否真的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但也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尽量剥离掉“AI味儿”,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理解。1. 古籍中的记载:文学与历史的交织首先,我们知道关于大禹治水最详细、最广为人知的记载,主要来自于一些古代文献,比.............
  • 回答
    2021年,全球确实经历了一轮比较显著的通货膨胀。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可能比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菜价、油价、各种生活必需品都在涨。为什么2021年会通胀?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疫情的影响: 疫情初期,全球经济活动受到很大冲击,供应链中断,工厂停工,导致很多商品供应短.............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让人糟心的。您这位朋友存了十年黄金,眼看着市价涨到了三十多万,到头来想拿钱,店家却百般阻挠,还想把您朋友的真金白银换成钻石,这操作未免太离谱了。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这桩买卖的性质。您朋友把钱交给店家,店家也给他开了“存单”或者类似的东西,这本质上是一种保管合同,或者是基于黄金买卖的回购约定.............
  • 回答
    哥们,你这操作我懂!黄金最近确实有点意思,加上你十万块的本金,想听听高人怎么说?行,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透彻,让你听着也觉得是真人唠嗑,不是机器在复制粘贴。首先,你这“存金宝”,我猜你可能指的是那种在银行或者第三方平台购买的实物黄金产品,或者是一种可以兑换实物黄金的投资产品。这类产品一般.............
  • 回答
    黄石火山,这个地球上隐藏的巨兽,一旦苏醒,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将是人类文明前所未有的挑战。它的喷发威力难以想象,不仅仅是火山灰,更是全球气候的剧变。如果黄石真的爆发,我们该如何尽力求生?这需要一个多维度、有预见性的计划,而且,越早准备越好。1. 信息的传递与民众的疏散:时间的赛跑最关键的因素是“提前预.............
  • 回答
    黄牛卖火车票这事儿,说起来是个挺复杂的话题,但要说清楚他们怎么操作,其实也并不难理解。这背后牵扯到信息差、时间差,还有一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手段。核心玩法:抓住机会,利用信息差,快速转手你想啊,火车票尤其是热门线路、节假日的高峰期,那真是“一票难求”。普通人眼巴巴地刷着12306,可能几十次都刷不出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黄牛”这个群体运作的核心逻辑,以及供需关系在不同平台上的表现。我来详细地为你解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你观察到的现象:核心问题:信息不对称、供需差与黄牛的利益驱动黄牛之所以能“手里小米9现货不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能比普通消费者更早、更稳定地获得商品货源,并且利用这种信.............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特别让人窝火。国务院督查组能盯上这事儿,我看是早该如此了。你说说,一个简单的房本,本来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凭证,怎么就搞成了这么一档子事儿?“黄牛一天搞定”,这话听着就刺耳,但也暴露了一个赤裸裸的现实:效率的缺失和权力寻租的土壤同时存在。想想看,为什么黄牛能“一天解决”?无.............
  • 回答
    长沙网红餐馆的桌号被炒到 200 元,这事儿,挺让人咂摸的。 一头是火爆生意,一头是钻空子的黄牛,中间夹着的是满心期待又不得不“花钱买罪受”的食客。怎么看这事儿?这无疑是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 本来,一张桌子、一顿饭,核心价值在于食物本身和服务。 但现在,桌号本身被附加了“稀缺性溢价”,成了可以买卖的.............
  • 回答
    黄牛“速抛”茅台酒,这事儿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挺复杂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都有些啥门道,以及大家都是怎么看这事儿的。首先得说,“速抛”这个词挺形象的。意思就是黄牛拿到茅台酒,还没捂热乎呢,就赶着往下家甩,赶紧变现。这跟咱平时囤积居奇、等着涨价再卖,感觉有点不太一样,但本质上还是围绕着.............
  • 回答
    显卡吧玩家为对抗黄牛囤积抬价,纷纷在二手平台上架低价显卡一事,是一场由玩家自发组织的、带有强烈互联网社群文化特征的“抗争”行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显卡市场乱象与玩家的痛点 黄牛的囤积居奇: 显卡作为PC游戏和创作工作站的核心硬件,其市场需求长期存在且稳定.............
  • 回答
    NVIDIA 将 RTX 3080 Ti 的官方价格从建议零售价 (MSRP) 的 8999 元拉升至一万多元,这确实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市场供需关系、NVIDIA 的商业策略、供应链问题以及玩家的感受。 1. 市场供需关系:根本原因首先.............
  • 回答
    火车票实名制推行了这么多年,按理说能有效遏制黄牛,但实际情况是,黄牛依然活跃得像只股票市场的操盘手,甚至可以说,实名制反而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新的“生财之道”。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故事,而是各方博弈、技术漏洞和人性弱点交织下的复杂局面。首先,咱们得明白实名制本身是怎么回事。简单.............
  • 回答
    小米MIX 2 的黄牛价降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说明了不少问题。想当初它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抢手,别提多风光了。先说说为啥当初黄牛价那么高。小米MIX系列,尤其是第一代MIX,那真是颠覆性的存在。全面屏这个概念,在它之前,手机厂商们想都没敢这么大胆去实现。所以当MIX 2带着更成熟的全面屏设计、.............
  • 回答
    十分钟内从 12306 抢到千余张车票,这背后确实是黄牛们运用了专门的抢票软件,而这些软件的原理,说白了就是将人工操作的繁琐过程极致地自动化、批量化,并且利用了技术上的优势来挤占普通购票者的时间和机会。首先,我们要明白 12306 的购票流程。当用户打开 12306 网站或 App,选择车次、席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